对人类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对环境社会学家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作业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作业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第三章完一、单项选择题1.【109976】社会解组的形式有(失范)。

2.【109972】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照对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对象世界,验证对象世界,这种方法叫做(理性)。

3.【109975】把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叫做(社会整合)。

4.【109982】《新人口论》的作者是(马寅初)。

5.【109973】(环境问题)是全球各国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

6.【109952】社会保障就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7.【109923】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比例中是呈什么趋势(比例逐渐减小)。

8.【109921】现代化最早起源于什么时间?(16世纪)9.【109933】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是(波浪式的前进)。

10.【109934】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集中度高)。

11.【109935】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

12.【109899】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社区叫做(传统社区)。

13.【109904】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结构里普遍存在着(二元结构)。

14.【109900】专门从事某些活动的人们形成了一定地域空间的聚集区,我们叫它为(专能社区)。

15.【109902】我国人口的密度分布状态是(东部人口密度高,城市多)。

16.【109705】呈(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的社会运行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17.【109708】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研究对象,收集第一手的感性资料,然后经过自己的加工整理,探索事物发生状况和内部规律性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18.【109706】通过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了解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及其相互联系,从而对社会的认识达成从现象的描述到本质的说明,这就是(机制)。

19.【109710】从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取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并从这些调查中获得可以代表总体的资料和数据,叫(抽样调查)。

民族志方法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志方法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志方法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Marie Stender 王伊倜 译作者单位:丹麦Hausenberg咨询公司(丹麦,哥本哈根)译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10-12-18摘要/ 以丹麦的设计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以及社会学家共同合作,从社会学研究领域,特别是“民族志”方法中汲取灵感,提供更好的公共空间的过程。

关键词/公共空间 社会生活 人类学 民族志 学科交叉ABSTRACT/ Based on experiences from Denmark,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rchitects and urban planners can profitably collaborate with ethnographers and draw inspiration from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s in order to develop better public spaces.KEY WORDS/ public space, social life, anthro-pology, ethnogrophy, Inter-discipline1 城市规划走向“民族志”方法作为城市中一个基本物质空间单元,公共空间与复杂的社会过程交织在一起,它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在社会研究中,比如人类学和社会学,公共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作现代社会中社交空间的一个原型。

社会生活在这里发生,不同社会阶层的市民在这里相互接触融合。

近年来,媒体、信息和交流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基础设施、私人汽车和购物中心的兴起对公共空间作为共同文化和社会凝聚的载体这一特性形成了挑战,于是公共空间的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Sennett 1977, Bauman 1998)。

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应该反映出这些新的发展,也被用来形成能够满足和凝聚不同市民群体需求的城市,而且能够吸引私人投资者和旅游者。

《环境社会学》试卷(B)及答案

《环境社会学》试卷(B)及答案

环境社会学试卷(B ) 考试日期: 专业: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 3分,总计24 分) 1、环境社会学: 2、固体废物: 3、湿沉降: 4、酸雨: 5、温室效应: 6、《京都议定书》: 7、低碳经济: 8、碳补偿: 二、填空题 (每空 1分,总计 26 分) 1、所谓环境问题,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 、 、 。

2、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 经过了四年的调查,搜集了大量官方和民间有关杀虫剂使用危害情况的报告,撰写了 。

3、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是引起人类苦难和和环境退化的根源。

4、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 、 、 三个指标。

5、固体废物可分为 、 、 三类 6、马克思主义者对于 的观点进行了猛烈的批评,认为 是导致人类苦难的根本原因。

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7、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有、、、。

8、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的主要原因为和两种。

9、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属于。

10、人类活动和大自然排放温室气体,它们主要是:、、、和。

四、问答题(4小题,共20分)1、简述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2、简述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

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4、简述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论述题(30分)1、叙述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危害?(15分)2、建构主义理论对于中国的环境社会学研究有多大的意义呢?(15分)环境社会学试卷(B )答案 考试日期: 专业: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 3分,总计24 分) 1、环境社会学:从7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社会学者,如人口学者、农村社会学者、城市社会学者、发展社会学者和政治社会学者等等,围绕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对传统社会学进行反思,以期创立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环境社会学。

2、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NEW)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大气环境第三章 水体环境第四章 土壤环境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七章 环境规划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大气污染第三章 水体环境第四章 土壤环境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七章 环境规划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研]答: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工程环境[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答:工程环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

它们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3环境问题[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它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题库最最完整版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题库最最完整版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题库一、填空题1 1975年,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撰写的一书(《动物解放》),用大量残酷的动物实验案例展示了受试动物所遭受的巨大痛苦。

(填空) p2282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大学教授一年必须有(9)个月时间为学校效力。

(填空)p1763 对研究参与者的风险评估包括伤害、隐私、保密和研究方法的设计。

4 工程师作为一种专业角色有其角色—责任,它又可分为(义务-责任)和(过失-责任)。

(填空)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2月10日。

(填空)p3106 科技的专业目标大致分为(知识性)目标和(应用性)目标。

(填空)p877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开放性的累积活动,新的科学发展是对旧有知识传统的(继承、发展、超越_)。

8 科学精神气质中的(公有性)原则要求科学家公开科研成果,即科学家只拥有科研成果的优先权,而不享有占有权。

579 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可分为(预防的)基本伦理原则和(倡导的)基本伦理原则。

(填空)p10410 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可分为尊重与无害基本伦理原则和客观性与公共福祉优先基本伦理原则。

11 科学哲学家库恩将科学发展划分为(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

4912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制度包括调查方式、(调查机构)和(调查程序)。

P31913 科研不端行为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处理的责任主体有(申请者)、评议评审者、(研究者)、项目依托单位、项目推荐者。

(填空)P31814 美国的实验动物立法有(动物福利法)、《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指南》、《人道主义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的公共卫生服务方针》等。

(填空) 23515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中,尊重个人包含的道德信条有:一是个人享有(自治权),二是保护丧失(自治力)的人。

14116 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研究伦理原则包括(尊重原则)、风险(伤害)最小化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填空)p21217 现代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聚落环境B.地理环境C.地质环境D.人类环境【答案】D【解析】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及科学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学科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

因此,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环境。

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方法介于土地处理和水生生物处理之间。

A.慢速灌溉B.快速渗滤C.表面径流D.人工湿地【答案】D【解析】人工湿地方法介于土地处理和水生生物处理之间。

其构造为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坡度的洼地中,按一定的坡度填充一定规格的填料(如土壤、碎石、沙等)形成填料床,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构成一个湿地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具有调节气候、促进土壤发育、保护水资源、分解和吸收污染物等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备择价值D.存在价值【答案】B【解析】生物多样性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价值包括:①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和科学研究素材等方面;②间接价值,体现在环境和生态价值等方面,具有调节气候、促进土壤发育、保护水资源、分解和吸收污染物等生态功能;③备择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为人类适应自然变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④存在价值,生态学强调生物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任何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利,与人类需求无关。

4.中国未来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

A.城市区域属于人口的自然负增长区域B.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降低C.人口低增长率状况会持续较长时间D.中国未来10年就可实现人口总量下降【答案】C【解析】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最突出的两大特点是:①人口总量剧变。

人口总量高峰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高峰即将到来,高峰过后人口总量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迅速下降,并且减少的幅度非常巨大;②人口结构恶化。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地球物理现象B. 生态系统及其组成C.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A. 经济可持续性B. 社会可持续性C. 文化可持续性D. 环境可持续性答案:C3.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哪些?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农业活动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4.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重金属污染B. 有机污染物过多C. 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D. 微生物污染答案:C5.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B. 海平面上升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人类健康改善答案:D二、填空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学科。

答案:环境、经济、社会2. 绿色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________影响较小的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环境、太阳能、风能、水能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4.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现象,说明了污染物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答案:食物链、生物富集三、简答题1.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

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此外,土地利用变化如森林砍伐、湿地消失等也加剧了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农业生产受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化学》(第二版)知识点总结和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共18页)

《环境化学》(第二版)知识点总结和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共18页)

环境化学第一章绪论1、环境:环境是指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相适应)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中心事物是指被研究的对象。

对人类社会而言,环境就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2、构成环境的四个自然圈层包括土壤、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3、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定位世界地球日,6月5日定位世界环境日。

4、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两个方面。

5、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称为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力引发,也称第一类环境问题,火山喷发、地震、洪灾等。

次生环境问题: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也称第二类环境问题。

目前的环境问题一般都是次生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该变,如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等。

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几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6、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个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环境污染物定义: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

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镉Cd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 Hg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重要污染物(1)元素:Cr,Hg,As,Pb,Cl(2)无机物:CO,NOx,SO2,KCN(3)有机化合物和烃类:烷烃(饱和)、芳香烃(苯环)、不饱和非芳香烃(不饱和,不带苯环)、多环芳烃(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四乙基铅、三丁基锡(5)含氧有机化合物:环氧乙烷、醚、醇、醛、酮、酚、有机酸等(6)有机氮化合物:胺、腈、硝基苯、三硝基苯(TNT)(7)有机卤化物:氯仿(四氯化碳)、PCBs、氯代二恶英、氯代苯酚(8)有机硫化合物:硫醇类(甲硫醇)、硫酸二甲酯(9)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磷农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乙酯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类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对环境社会学家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但一项有关跨学科研究范式和管理机构的调查表明,社会理论的一个关键变量-能量在社会学前景作用的研究可能是相当有限的。

在过去的20年中,各种各样的措施已经成功地用于能源分析以减少其社会重要性,以及边缘化其对社会科学的贡献。

从社会学在研究能源系统学科理论建设和跨学科的环境决策制定上来说这是不幸的。

这些对社会外部限制的分析只是一部分。

社会学理论本身对技术和物理世界的不安,及其在其他学科方面孤立的倾向明显导致了能源环境话题在过去的十年的衰落。

考虑到自然科学家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的范围越来越感兴趣,现在似乎是社会学家更新能源研究的好时机。

但是主动权必须来自学科内部。

环境变化在规模上日益全球化。

这为社会学家观察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环境问题建设,环境运动和资源开采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公共政策的演变等问题提供了不寻常的机会。

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学也可能有助于环境话语的构建。

研究成果从发现人类环境变化原因和后果,到对旨在改变破坏人类环境互动的政策的评估。

许多环境问题来自现代社会的能源使用。

与能源相关的问题分析已经成为环境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1980年代中断之后,对能源和其他影响人类的问题的日益增长的兴趣似乎表明社会学在环境科学中的扩大作用。

事实上,最近国家科学院小组呼吁增加环境社会科学研究和一个“第二环境科学”的论点关注人类环境出现在《英超美国科学杂志》上。

所有这些发展鼓励环保社会学家进行广泛的思考。

一点点想象力是必需的,例如,正如1960年代末,当时社会学在寻求解决贫困,暴力、种族主义、城市骚乱等问题的洞见。

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任何社会科学实际上在环境研究和政策的辩论中扮演的角色可能会相当有限,这也取决于社会科学本身的主动性。

与1960年代的社会危机一样,在1990年代,自然科学机构和范例,主导环境话语中有明显的非社会性的取向。

能源分析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能源开采对现代社会转换、控制、分配和消费具有重要性;而且,如上所述,我们的许多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是由能源系统操作引起的。

这些包括从酸雨湖泊和森林的死亡,其中球状的二氧化碳积聚,臭氧损耗、石油泄漏、城市空气污染、放射性废物,破坏野生之地,灭绝的鱼,和核事故。

能源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学家感兴趣的话题,其研究有助于阐明已被证明生态、工程和经济学难以捉摸的能源相关问题。

但是社会学,通过不作为和排斥,在能源研究实际上已被边缘化,尽管认识到要重视社会科学的能源环境价值分析系统。

能源可能给环境社会学出了一个难题。

因为除了自然科学控制环境研究的领域,能源分析也是由物理学家,工程师和经济学家主导的。

社会学的贡献肯定是在其他领域的边缘环境分析,大量的社会工作是主要关心社会人员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跨学科科学人文环境的互动, 社会学家能够更公开的贡献更多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后果吗?而且有迹象显示一些自然科学家会欢迎这样的贡献。

社会分析提供了一个对跨学科环境乐观的精神科学。

然而,它还提供了一个优点即看好学科扩张的前景。

本文分为4个部分。

首先简要回顾了社会学在能源和工作环境的相关分析。

第二部分论述排除社会因素在能源环境模型的倾向。

第三能源格局的制度特征和规范限制了社会学学科对能源政策的研究能力。

最后一节提出了一种改变学科前景方法,并概述了一些机构对要求获得更多社会学的中心位置对能源和环境分析的响应,能源、社会学和环境政策为什么能源对社会学来说是重要的?能量在物理学中被定义为“工作的能力”。

最终来自太阳和通常存储在植物和动物,人类的身体,水,风,和化石燃料。

能源的使用是社会组织的也是技术上的。

它使自然资源可以方便地使用(食品、消费品、等等)。

简而言之,能源的使用允许社会是的自然资源能以合理的方式配置和分配,既能增强和限制人类社会的进化。

弗雷德科特雷尔最出名的是开发能源作为社会学关注的理论问题。

他追踪它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从“低能”社会,(仅取决于生物能源),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性依赖于持续的高质量的能源供应维持城市设施所需。

大多数社会理论家们所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引起社会学的出现涉及运动从低能量低剩余到高能量高剩余的对应能量状态。

在他的更大的理论技术和文化生态背景下,科特雷尔也观察到能源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天生的进步,而是支持组合模式的发展,因为社会的能源可能用于社会控制和对物质生产或进一步扩大能源供应。

在二十世纪后期,社会技术都能够获取多种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电力,和核)和逐步提高能源效率使用。

但最后,所有都受到自然的限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限制了通常可用的能量。

但除了其基本理论的相关性,直接能量社会学的重要性在于我们的当代主题的相关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社会将越来越多地体验与能量消耗,能源成本的上涨,人口增长的压力,以及能源系统和生态系统衰退的结果遭到的损失。

能源系统正在改变社会的自然环境,不断发展的能源技术依赖性越来越塑造和限制社会改变的可能。

许多当代社会学家已经帮助我们提高了对能源和社会的理解,例如在核能领域和风险,能源发展的影响,政治经济的能源和技术,在揭示跨国比较的能源使用和社会福利两个1970年代“能源危机”,由于中东石油供应减少,引起许多研究舆论和能源态度以及工作的一个重要身体节能的社会心理维度。

到1980年代中期,日益系统化和详细的研究进行跨学科团队开始出现。

然而,到了1980年代中期,社会学关于资源的研究变得可以获得,对能源价格下跌和损失的研究得到了里根政府的支持,导致了社会科学对能源研究的兴趣逐渐下降。

邓拉普和Catton注意到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环境社会学的其他领域。

环境社会学对公众兴趣点的敏感性是的其在以能源为基础的研究上落后于其他学科的研究。

因此,社会学未能对二十世纪后期能源依赖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十年前,能源的重要性还不被大多数的环境社会学家所理解。

为什么是能源社会学对环境政策和研究很重要?尽管有这些限制,其他学科通常提供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起着较薄弱的作用。

事实上,努力下,工程和经济学来自宏观层面的研究过程通常会歪曲误导分析微观层面的社会过程。

尽管美国能源使用的效率在过去的20年里已经提高了,扭转了几个世纪之久的趋势,增加能量消耗,无论是市场还是政策干预尤为成功地减少能源流向接近的理论最小值,能源分析师估计可以维持生活质量。

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在于其能力调查宏观社会程序,有效促进消费和约束效率的变化,被社会科学家反复强调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性。

同样清楚的是,此过程涉及的能源地缘政治、全球能源系统的污染,和先进的能源技术依赖社会未来几十年增长日益重要的宏观社会过程。

几个关于全球环境变化的相关的社会学分析在这个地区最近出现。

但这只代表一个非常小一部分,一个快速增长的研究机构在环境过程的问题许多基于能源系统。

如果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什么只起这样的一小部分作用呢?因为纪律定义了能源和环境的分析基础的社会边际社会企业,而且因为环境科学的角度和项目有效地边缘化的社会分析。

外部约束:非社会性的模式主导,边缘化社会学视角非社会性的学科在能源分析上有历史优先地位,已经定义了该领域,并且组织了大规模、能源环境研究项目,在1970年代社会学到达之前。

这些学科的统治地位,他们继续遏制社会是通过明显的非社会性的范例和一个复杂的制度的支持。

在这一节中,我回顾使用最广泛能源环境模型,并检查他们集中在技术、经济和环境变量的方式,俯瞰和扭曲了此流程和微观社会行为。

我讨论他们的限制和经验失败,以及努力把社会制度和人类机构带入能源环境分析。

这通常是通过经济和心理模型的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取得的,尽管这样的修改有自己的实证问题。

社会学对改进现有的模式进行了探讨,以及一些多学科方法似乎提供社会和技术科学之间的合作途径。

全球生态系统:大的自然和小的人类在大多数宏观层面,能源自然分析包括基于土地的和基于自然的模型。

他们关注地质、生物,和气候过程。

基本的分析重点是大型的非人类系统的变化,经过了长时间间隔。

例如,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型关注的是碳水化合物食品,一种涉及到地质、生物和气候过程,是评估由空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引起的相当重要的全球变暖的后果治疗全球碳流作为一个投入产出问题,“源和汇”模式(NAS 1991)可用于库存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主要从自然资源)及其后续去除(prima办法通过碳汇的自然“封存”等植物和动物尸体,热带森林和海洋浮游生物)。

人类碳移动(从工业燃烧、电厂、森林燃烧,等等)是重要的问题,但这些通常相比大气本身和自然发生的输入和输出的规模是很小的。

一些争议围绕着人类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性影响。

在“源和汇”和其他全球性环境心理模型,人类行为工作通过放大和抑制的影响较大的自然过程。

尽管自然科学共识,这些“人为”来源的环境变化是最严重的,大部分的科学兴趣,发现和行动都是在自然系统研究的内部的。

在全球变暖的研究中,例如,他们正在努力生产更复杂的模型的自然碳循环的工作原理-地球系统模拟,将雇用几代的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新一代的超级计算机的发展。

在自然科学界,几乎没有兴趣发起调查的人类在能源环境的角色方面动态规模。

即使在那些历来最关心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影响的环保主义者看来,人类行为大体画和原型的概念,如“富裕”,“消费主义”,“技术”和“人口”显然重要的变量,但不发达,需要相当大的精化之前他们可以使用完全有助于关于环境变化的讨论。

而我们应该对人为改变现在是我自然科学社会鼓掌,很明显,社会科学的参与一直是最小的争议。

社会科学当然承担这种情况的一些责任,但他们几乎一手创造了科学的制度化顺序。

快速阅读320年“世界著名的签署国科学家警告人类”(忧思科学家联盟,1993)发现只有7个社会科学家包括五个经济学家和两个地理学家。

区域模型:将机器带入自然生态系统在subglobal区域,可能会更加关注社会因素。

工业生产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影响,发电、运输系统,和分散能源使用是最明显的,例如,在一些地区(国家、省或州生物区,分水岭),在那里人类引起的环境变化的随时可以看到来自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操作。

这是一个社会学家有很多话要说的话题。

但是社会学模型还没有被应用于环境分析的区域系统,而许多工程学方法已经运用了。

一个有趣的“工业我有助于”比喻,例如,促进国家工程院作为描述的设备内的能源和材料流动的生态系统。

模型也说明了社会的设施可以排除通过选择性关注区域系统的技术元素。

“工业生物”调用模型中证明是完全由技术组成元素(硬件、能源、材料、污染物)及其“新陈代谢”与环境交互的方式没有明确涉及人类控制或消费。

当作为一个描述性的工具用于物流会计、模型显然做有用的工作和最近的讨论区域“印度河审判生态“提到组织学习、制度约束、文化和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