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灌溉农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农业灌溉供用水情况的通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农业灌溉供用水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公布日期】2022.08.10•【字号】•【施行日期】2022.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农业灌溉供用水情况的通报各县(市、区)水务局,厅属各渠道管理单位,宁西供水公司:今年以来,全区气温偏高,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过程(日最高温度≥35℃),灌区粮食播种面积为近三年之最,各级水利部门积极应对高温干旱气候和异常繁重的灌溉供水任务,全区总体灌溉形势良好,春粮喜获丰收。
当前正值夏秋灌最后一轮用水高峰期,农业灌溉用水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用水量显著增加、用水时段集中、供需水矛盾加大。
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当前供用水情势,进一步做好农业供水各项工作,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确保灌区农作物不受旱和粮食生产安全。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取用水情况(一)各干渠取水情况。
今年下达引黄灌区各大干渠春夏灌取水计划50.532亿立方米,扣除1-6月生态指标未用量后,农业灌溉计划引水48.254亿立方米。
截至7月31日,实际取水34.44亿立方米,占计划的71%;较去年同期少1.62亿立方米,少4%。
其中,自流灌区共取水27.49亿立方米,占计划69%,较去年同期少2.5亿立方米,少8%;扬水灌区共取水6.95亿立方米,占计划80%,较去年同期多0.88亿立方米,多14%。
固海、红寺堡、盐环定三大扬水满负荷大流量持续运行长达50天以上。
(二)各县(市、区)用水情况。
2022年春夏灌各县(市、区)计划用水42.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计划用水40.841亿立方米,截至7月31日,各县(市、区)实际用水28.99亿立方米,占计划71%,较去年少2.57亿立方米,少8%。
中南部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盐池县、原州区今年用水较去年同期均偏多13%~25%,初步预测,春夏灌结束前,同心县、红寺堡区用水指标十分紧张,存在超计划风险。
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宁夏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受限于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农业灌溉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一直存在。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方案至关重要。
一、水资源调配。
首先,我们需要对宁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
通过建设水库、水塘、引水渠等水利工程,实现水资源的集中调配和合理分配,确保农田灌溉的需水量得到满足。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水情变化,做好水资源的动态调度,保证农田用水的稳定供应。
二、灌溉设施升级。
其次,应该对农田灌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同时,加强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施老化、损坏等原因导致的水资源浪费。
三、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也是提高农田用水效率的重要措施。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农田灌溉水的流失和渗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因此,应该根据农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避免施肥过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此外,需要对宁夏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推广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抗逆性,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特色农业,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宣传和培训。
最后,还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同时,开展农民节水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
总之,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民等各方都应积极参与,共同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为宁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保障农田用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宁夏农业特色技术

宁夏农业特色技术
宁夏是一个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发展了许多农业特色技术,以下是其中的几种:
1. 沙漠灌溉技术:宁夏是一个干旱的地区,但通过沙漠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将沙漠变成绿洲,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 沙枣栽培技术:宁夏的沙漠地区生长着许多沙枣,这种水果富含营养,味道鲜美。
宁夏通过掌握沙枣栽培技术,将其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3. 枸杞种植技术:宁夏是中国枸杞的主产区之一,通过先进的枸杞种植技术,可以提高枸杞的产量和品质,开发出更多的枸杞产品。
4. 牛羊粪肥化技术:宁夏的畜牧业非常发达,但畜禽粪便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
通过牛羊粪肥化技术,可以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地的肥力,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5. 花生种植技术:宁夏的花生种植技术非常先进,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收获技术,可以获得高产、高品质的花生产品,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地下水、河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青海新疆等地干旱半干旱的河湖沿岸山麓冲积扇地带坝子农业:云贵高原坝子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河谷农业:在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地带气候、降水、灌溉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灌溉农业:在干旱时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
在现阶段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①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
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
主要通过各种农用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温度、湿度和土壤空气、养分,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
故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
中国的灌溉农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
早在战国初期,即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得到灌溉,至今仍在发挥效益。
②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
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引黄河水,有“塞外江南”之称。
河西走廊依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
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干旱荒漠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开垦宜农地,形成新绿洲。
多呈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较普遍。
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和沃洲农业。
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的农业。
有新老之分。
老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宁夏唐徕渠井渠结合灌溉实践与

宁夏唐徕渠井渠结合灌溉实践与探索【摘要】采用井渠结合灌溉方式解决引黄灌区由于黄河水量减少造成的灌区用水紧张的问题,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和用水保证率。
【关键词】引黄灌区;节水灌溉;井渠结合;发展方向一、灌区概况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289毫米,当地水资源严重匮乏,国家分配的40亿立方米黄河水资源,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656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水资源最缺乏的省区之一,全区生产和生活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唯黄河而生存、唯黄河而发展。
自秦汉以来,历代各族人民修渠筑坝,引水灌田,将宁夏平原建成黄河上游最大的灌溉绿洲之一,久享“塞上江南”的美誉。
唐徕渠是宁夏引黄灌溉区最大的渠道,最大引水流量150秒立米,灌溉面积123万亩(2009年遥感院遥测面积),占宁夏引黄灌溉面积的四分之一,为宁夏灌溉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的战略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制约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
宁夏十年久旱,缺水严重、生态脆弱是基本区情。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美丽宁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在水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仅唐徕渠灌域恢复湖泊湿地近8万亩,2009-2012年年均湖泊湿地补水量7100万立方米。
这一补水量又增加了唐徕渠的总需水量。
同时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气候变暖,干旱加剧,黄河上游来水持续减少,唐徕渠引黄水量从1999年的17.8亿立方米减少到2011年的10.5亿立方米。
水资源管理局分配我处的黄河水量指标已不能满足我灌区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的基本用水需求,如何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由于输水渠道工程标准低、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渠道衬砌率低,渠系输水渗漏严重。
宁夏旱作农业区集雨(水)补灌技术体系的构成与模式

宁夏旱作农业区集雨(水)补灌技术体系的构成与模式一、集雨(水)补灌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集雨(水)补灌技术体系基本包括集、贮、供、管四个方面。
(一)集集就是收集雨水,包括修梯田、条田等保证降雨贮存于土壤之中,不致形成径流而流失;将径流存贮于适当部位,包括自然径流面(如荒山坡地、道路)、人工集流面(如混凝土集水场、固化剂集水场、土工布、塑膜等)。
(二)贮贮就是建设适当的贮水器把收集起来的雨水贮存起来备用,一般采用塘、池、窖多种形式。
(三)供供就是把贮存起来的水,在作物生育期的旱段和需水关键期,采用高效供水技术(滴灌、渗灌等)进行补充灌溉,达到以较少的供水实现增产的目标。
(四)管管就是管好集水供水设施,充分发挥其效益,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投入成本。
二、集雨(水)补灌技术的配套技术(一)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以区域气候、水资源、土壤、地形、地貌、种植方式、人口、产业结构为基础,确定区域特色作物的种植类型。
半干旱区以马铃薯、玉米、冷凉蔬菜、中药材为主。
半干旱偏旱区以西瓜、甜瓜、马铃薯、向日葵、中药材为主。
(二)覆盖技术选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麦草+地膜二元覆盖技术。
(三)耕作技术采用机械深松耕、镇压保墒等耕作技术熟化土壤,并采用膜侧栽培、全膜双垄覆盖垄侧播种、全膜覆土穴播等集雨技术,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四)选择抗旱作物品种重点选择玉米、向日葵、马铃薯、西瓜的抗旱优良品种,以实现集雨(水)补灌技术效益的最大化。
(五)化学抗旱技术选用旱地宝、吸水剂、FA 旱地龙,采用拌种、包衣、移栽蘸根与营养土混用的方法,提高作物的抗旱节水能力。
三、集雨(水)补灌技术模式(一)集水场+集水窖+地膜覆盖+特色作物+配套农艺技术模式一是建设人工集水场。
人工集水场主要有混凝土集水场、固化剂集水场、土工布、玻璃纤维布、塑膜等。
混凝土集水场、固化剂集水场具有投资低、施工技术简单、工业技术成熟、使用寿命长、集水效率高等优点。
据资料介绍,混凝土集水场集水效率为80%~85%,固化剂集水场集水效率为61%~73%。
宁夏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编制说明

畦 灌
表2
宁夏不同灌区各种作物田间灌溉定额表 北部引黄灌区 中部干旱带 扬黄 灌区 490 70 560 310 70 380 355 70 425 井灌区 节水补灌区 400 70 470 270 70 340 引黄灌 青铜峡 青铜峡 青铜峡 卫宁灌 区周边 河东灌 河西银 河西银 区 小扬水 区 南灌区 北灌区 灌区 440 440 70 70 510 510 280 260 310 70 70 70 350 330 380 330 330 400 70 70 70 400 400 470 220 40 260 220 270 220 220 220 70 70 70 70 70 290 340 290 290 290 160 180 160 160 160 70 70 70 70 70 230 250 230 230 230 270 270 270 270 270 70 70 70 70 70 340 340 340 340 340 180 180 180 180 70 70 70 70 250 250 250 250
单位:m3/亩 南部山区 库井 灌区 120 70 190 120 120 120 节水 补灌区
编号
作物名称
灌溉方式
生育期 10 牧草 畦 灌 冬灌 小计 11 甘草 黄芪 秦艽 柴胡 油葵 胡麻 日光温室 蔬菜 塑料拱棚蔬菜 畦 灌 畦灌 畦 灌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生育期 生育期 种前灌 小计 14 15 16 畦灌 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 生育期 17 蔬菜 垄作沟灌 种前灌 小计
单位:m3/亩 南部山区 库井 灌区 方式
畦 灌 6 枸杞 沟 灌 沟 灌 7 葡萄 滴 灌 畦 灌 8 红枣 沟 灌 畦 灌 9 果树 沟 灌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生育期 冬灌 小计
宁夏灌区农田退水污染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年7月 第16卷 第4期C h i ne s e J ou rna l of Ec o2A g ri c u ltu re,J u l y2008,16(4):1037-1042 DO I:10.3724/SP.J.1011.2008.01037 33宁夏灌区农田退水污染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3张爱平 杨世琦 张庆忠 杨淑静 杨正礼3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摘 要 对宁夏引黄灌区退水污染现状分析发现,宁夏引黄灌区200条大小排水沟中,13条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氟化物、COD、BOD等,且均超标严重。
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落后的排灌工程体系以及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是导致灌区农田退水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黄河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这种现状提出了加强灌区退水污染综合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等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为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灌溉退水 污染 影响因子 生态农业中图分类号:X522;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90(2008)04-1037-06I nfluenc i n g factors and coun term ea sures of irr iga ti on return flow polluti oni n N i n gx i a Y ellow R i ver W a ter Irr i ga ti on D istr ictZHANG A i2Ping,Y ANG Shi2Q i,ZHANG Q ing2Zhong,Y ANG Shu2J ing,Y ANG Zheng2L i(I nstitute of Envir on 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in Agriculture,Chinese Acade 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 I n this paper,the fact ors influencing polluti on fr om irrigati on return fl ow in N ingxia Yell ow R iverW ater Irrigati on D is2 trict(NYR W I D)was analyzed.Analysis on polluti on in NYR W I D fr om irrigati on return fl ow indicates that a mong the200barrel2 drains investigated,13are seri ously polluted.The main pollutants include NH+32N,TP,fluorides,COD and BOD,all of which exceed safety li m its.The results further show that the subjective natural conditi ons,used agricultural che m icals,obs olete irriga2 ti on p r ojects and traditi onal p r oducti on modes,enhance large a mounts of pollutant move ment tr ough irrigati on return fl ows int o the Yell ow R iver.Polluti on p reventi on and counter measures advanced are referenced t o further research.Preventi on measures like strengthening manage ment of irrigati on return fl o w,intensifying scientific research,increasing financial invest m ent and e mphasi2 zing water res ources saving and p r otecti on can go a l ong way t o abating polluti on in NYRW I D.Key words NYR W I D,Irrigati on return fl ow,Polluti on,I nfluencing fact or,Ecol ogical agriculture(Received Oct.15,2007;accep ted Feb.15,2007) 黄河上游宁夏灌区是我国西北最重要的、历史悠久的农业精华区,但当前生产上仍然采用“大引大排”和过量施用化肥等粗放农作方式,造成的面源污染对黄河水质构成了极大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宁夏灌溉区面临的问题
• • • •
灌溉设备体系落后,设备陈旧 农田的外排水量大 土地盐渍化严重 黄河作为宁夏灌溉农业区的主水系, 已经面临着断流的现象 • 灌溉农业缺乏全面的规划
七 解决措施
• 控制引进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量, 加强排水,改善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盐渍化现象, 并使其减少或杜绝土地盐渍化的增 加幅度. • 改善灌溉制度,改进灌溉设施,利 用先进的灌溉措施。 • 利用生物方法,如种植喜盐性植物, 进行对盐的吸释,把盐渍地作为一 种特殊的土地加以充分利用。
back
四 宁夏现代农业的发展
• 设施农业与节水农业结合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设施农业
• 节水灌溉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硒砂瓜产业
• 特色农业与品牌农业建设
“宁夏红”为代表的特色品 牌产业模式
• 农业和养殖业相结合
宁夏盐池县滩羊产业
五 宁夏农业灌溉区的优越性
• • • • • • 水力资源充足,灌溉条件优越。 土地生产性能较好,宜农业耕作。 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 平原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增产潜力大。 政府对灌区的土地建设占有做了相 关限制,保证粮食种植面积有很好 的优势。
back
二 宁夏灌溉农业的分布
• 属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日照 充足,温差较大, 热量丰富,无霜 期较长。因而, 由于黄河从这里 经过,给这块干 旱的土地能生长 农业而注入了血 液。
back
二 宁夏灌溉农业的分布
• 宁夏农业灌溉区位于自治区的东北部, 南界中卫县南山台子、牛首山,东邻鄂 尔多斯高原,西倚贺兰山及腾格里沙漠, 北止石嘴山市,行政区划包括青铜峡、 银川市、永宁、贺兰、平罗、吴忠、陶 乐及中卫、中宁、灵武的引黄灌区部分。 灌区南北长320余公里,最宽约40公里, 呈一狭长地带,黄河流经期间,地势大 致与河势一致,海拔由1070m到1234m。
农业区划及简介
甘新区
Ⅷ.甘新区
包 头 祁- 连盐 山池 -- 阿天 尔祝 金一 山线 以以 北西 ,
主要特点
• 国境线长、气候干旱、地广人稀、少数民族聚居、 以依靠
灌溉的沃州农业和荒漠放牧业为主 • 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大部分较好,晴天多,辐射强,
作物生长期气温日较差大
• 年降水普遍小于250毫米,其中一半以上小于100毫米 • 永久积雪和现代冰川, 成为高山区的固体水库,夏季则部 分消融补给河流, 成为山麓地带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三 宁夏灌溉农业的特点
• 过渡性:宁夏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交错过渡 带,其西北边缘的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草原区与荒漠区、内流域与外 流域的分界线,夏季风对宁夏平原的影响 等均显示出明显的过渡性。 • 干旱性:宁夏地处内陆,距海遥远,湿润 的夏季风受层层山岭阻挡,长途跋涉到达 宁夏时势力已大大减弱,致使宁夏降水稀 少,加之宁夏地处我国冬季风南下的通道, 海拔高,地表缺乏植被覆盖,蒸发强烈。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水源, 改良盐碱地;
• 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 • 造林种草、 防风固沙。
3个二级区
Ⅷ1.蒙、宁、甘农牧区;
Ⅷ2.北疆农牧林区;
Ⅷ3.南疆农牧区。
一 宁夏引黄灌区简介
• 宁夏平原海拔1074m--2234m,面积7800km2, 以青铜峡为界,南部是中卫—中宁平原,北部 是银川—吴忠平原。年平均气温80C--90C,昼夜 温差大,无霜期较长,土地肥沃。 • 宁夏平原引黄灌区农业文明是黄河文明的典型。 “天下黄河富宁夏"和“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 说。所谓“套”,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黄 河上游的“河套”段,包括宁夏、内蒙古、陕 西三省的引黄灌区,总称为“河套灌区”。 • 这一带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历史悠久,农业发展 水平很高。
• 土地资源丰富:全区现有耕地1650万亩, 人均2.8亩,宜农荒地1000多万亩,宜 渔湿地200多万亩,是西北地区重要的 淡水鱼生产基地。天然草原3411万亩, 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 • 清真品牌优势独特:宁夏是全国唯一的 回族自治区,独特的伊斯兰民族风情, 悠久的清真饮食文化,面向全世界1/6的 伊斯兰人口,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清 真”品牌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