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特殊群体班级工作计划

关爱特殊群体班级工作计划
关爱特殊群体班级工作计划

关爱特殊群体班级工作计划

根据我校实际,结合我班留守儿童及外来打工子女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及外来打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定位

“留守儿童及外来打工子女”教育工作是我校德育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学校“特殊群体学生”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依托少先队组织采取游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开设心理交流、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及外来打工子女,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建立必要时求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提高留守儿童及外来打工子女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特殊群体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德育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特殊群体儿童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三、主要内容

1、注重特殊群体学生心理保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及外来打工子女心理成长任务、特点、规律及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帮助特殊群体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态与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帮助他们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培养对自身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求助意识。同时要尽可能地吸纳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2、根据新学期的情况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及外来打工子女”的档案登记工作。

3、进行“特殊群体儿童”志愿者登记工作,确定志愿者的帮扶对象。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特殊群体学生选配了任课老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及外来打工子女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

请特殊群体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4、切实做好“四个一”工作:每周一谈、每月一通、每季一访、每期一聚。既是每个星期与特殊群体儿童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每个月与特殊群体儿童的监护人通一次电话,每一个月或一段时间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家访,告知家长学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在社会上的生活及行为习惯等等,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探讨,并讨论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