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研究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研究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研究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施肥是保证其高产稳产质优的关键。

本文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了长沙市一块玉米田进行。

施肥量分为四组:对照组不施肥,处理一组施氮肥150kg/hm2,处理二组施氮肥150kg/hm2+磷肥75kg/hm2,处理三组施氮肥150kg/hm2+磷肥75kg/hm2+钾肥60kg/hm2。

在播种前,采取了一次全面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情况如下:处理组施肥量一有机肥1500kg/hm2+复合肥300kg/hm2二有机肥1500kg/hm2+复合肥300kg/hm2三有机肥1500kg/hm2+复合肥300kg/hm22. 实验方法2.1 播种与管理在每组施肥后,等待土地表面变干后即开始播种,每亩播种5-6kg的种子,覆盖一层土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玉米生长期间,彻底除草,增施适量的有机肥、复合肥和驱虫剂等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保持土壤肥力水平。

2.2 采样在各个处理组的成熟期,分别采取成熟玉米15株,分别测量其高度、叶面积、株高、鲜重和干重等指标,并计算平均值。

2.3 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方法,比较不同处理组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3. 实验结果3.1 影响玉米生长的因素从表格1中可以看出,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长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

处理三组的玉米生长状况最好,其叶面积和株高均高于对照组、处理一组和处理二组,处理三组的叶面积和株高约分别比对照组、处理一组和处理二组增加了20%和25%左右。

处理二组的叶面积和株高也高于对照组、处理一组,但仍低于处理三组。

处理一组的叶面积和株高仅高于对照组。

表格1 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处理组叶面积(㎡) 株高(cm)对照组0.89±0.12 103.12±6.21处理一组 1.09±0.15* 119.24±7.32*处理二组 1.26±0.17*# 135.31±8.12*#处理三组 1.31±0.18*# 148.36±9.21*#注:同一列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其上字母表示与其差异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处理一组差异显著(P<0.05)。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对 比试 验各 1个 , 河谷地“ 3 4 1 4 ” 试 验 和对 比试 验
各 3个 。


2 试 验 方 法
2 . 1 试 验 概 况
协 调好作 物 产量 、 农产 品 品质 、 土壤肥 力 和作物 环 境 的相 互关 系 的一项 科 学 施 肥 技 术[ 3 3 。 目前 , 测
肥 区和 常规施 肥 区 , 小 区面 积 6 6 . 7 m , 试 验 因素
水平 见表 6 。注 : 1 —1 4指试 验 中的处 理号 。
表 2 2 o l o年 玉 米 测 土 配方 施肥 田 间 试验 因 素 水 平 设 置
2 . 4 试 验 施 肥
2 . 6 试 验 产 量
单 产水平 逐 年提高 , 对 土壤 养分 的消耗 逐年 加 大 , 使得 土壤 缺素 现象 日益 明显 l _ 1 ] 。科 学合 理补 充 土 壤 养分 , 提 高化 肥 利用 率 , 对 确 保 耕地 高 产 , 稳 产
和可持续 利用 具有 重要 意义 r 2 ] 。测 土 配方施 肥 是

握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 的影响 , 分 别 针 对 陇 县 区域 的 低 山 丘 陵 区 、 浅山梁塬 区、 河 谷 地 进 行
2 1 u

了田 间 试验 。 试 验 结 果表 明 : 低 山丘 陵 区 的 最佳 施 肥 量 为 : 6 6 7 m 施 纯氮 1 3 . 0 k g , P 2 O 5 6 . 0 k g , K2 O 1 . 8 ,
施 肥按 试验 设计 方案 , 肥 料按 小 区称好 , 装袋
标记, 田间按 排列 图对 号人 座 , 6 0 的氮 肥及 全部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3试 验 方 法 。 验设 3 处 理 , 重 复 , 区 面 积 2 . 试 个 3次 小 0平
产 , 肥施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 有 些 农 民 的 心 里 化 肥 施 的越 多 化 在
产 量 越 高 , 调 查农 民种 玉 米 施 磷 肥 ( 酸 二 氨) 纯 磷 3 1 据 磷 需 . 9 千 克/ , 果 施 入 5千 克 / 以上 。 氮肥 ( 素和 碳 氨 1 合 亩 结 亩 施 尿 折
不 同处 理 对 玉 米 的影 响 由试 验 调 查 情 况 可 以 看 出 肥 氮 施 用 越 多 , 苗 生 长越 快 , 子 也 大 , 于 贪 青 , 子 高 , 倒 禾 棒 由 个 易 伏 。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处 理 1比 处 理 2增 产 1.% 。 理 1比处 09 处 理 3增 产 2 . % , 市 价 0 78 按 0 . , 克 , 理 1比处 理 2每 亩 7元 千 处 增收 4 2元 , 理 1比处理 3每 亩 增 收 9 元 。 处 1 ’
方 米 , 理 l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据 前 三 年 土壤 测 试 结 果 。 处 ( 根 由专 家 推 算 , 亩 施 纯 氮 I.2千 克/ , 氧 化 二 磷 为 1 . 每 1 7 亩 五 05 9千 克 / ,土壤 提供 的 纯钾 1 . 亩 3 6千 克 / ,而 以 目标 产 量 6 0 2 亩 0
千克/ 所需的纯钾含量为 1. 亩 28 4千 克 / , 以此 试 验 田钾 亩 所 不 用 从 化 肥 里 补 。 施 用方 法 , 部 磷 肥 和 折 合 纯 氮 的碳 氨 为 全 11 3千 克 / 作 基 肥 , 合 纯 氮 的尿 素 5 . 4. 0 亩 折 21 2千 克/ 作 追 亩 肥 , 3次 进 行 , 理 2 常 规 施 肥 ) 常 农 民施 肥 常 用 量 , 分 处 ( 通 每

代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代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N1 I ’ 2 K2 , N2 P 0 K2 , N2 Pl K2 , N2 I ’ 2 K2 , Ne P  ̄ K2 , N2 I ’ 2 K0 , N2 P 2 Kl , N2 ’ 2 K3 ,
N 3 P 2 K 2 , Nl P 1 K 2 , N1 P 2 K l , N2 P l K l 。
机排列 , 不设重复。
耕地后划小 区做畦 , 按各小区施 肥量撒 人底肥 , 用铁
锹将肥料 翻入 2 0 c m深 的土中。 试验地址和品种 :下阳阁村 的玉米 品种为永玉 3号 ,
小梨 园村的为潞玉 1 3 号, 长畛村的为品玉 8 号。 留苗量均
为3 2 0 0株 / 0 . 0 6 7 h m z 。采取人工 点播的方式播 种 , 每穴
解 土壤养分变异是管理好土壤养分和合理施肥 的基础翻 。 研 究玉米测土配方施 肥 , 实施施 肥分区与区域配肥, 旨在
为每 0 . 0 6 7 h m 施纯养分 的量 ,试 验地不施有 机肥 。N,
P / O , K 2 0分别 由尿素( 4 6 %) 、 普通过 磷酸钙 ( 1 2 %) 、 硫 酸 钾( 5 0 %) 提供 。 其 中, 尿素的 2 / 3 量用于基施 , 1 / 3 量用于追 施; 磷肥 、 钾肥全部基施 。小 区面积 4 0 m 2 保护行 1 m, 随
例为 1 . 0 0: 0 . 4 9: 0 . 5 6 。
关键词
玉米
测土 配 方施 肥
研 究 A d o i : l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8 7 X. 2 0 1 3 . 0 7 . 0 2 8
中图分类号
S 5 1 3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探讨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探讨

产 ,因此 我们就需要 确定本 地区水稻对 土壤的依存 率。其 计算表达式为 : 依存 率 ( %)=无肥 区农作物 产量 / 完全肥 区农作 物产
量 X 1 0 0%
1 . 8试 验地 气 象状 况 当地 年积 温 2 8 2 8 . 1 o c, 降水 量 4 1 6i T I I T I , 日照时数 1 7 6 6 小时 , 湿度 6 7%。 2 实 验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2 0 0 7年各处理水稻长势分析 首先 ,在 2 、3 、6 、1 1 四个处理 以 P 2 K 2 水平为基础 的肥 料效应方程中,产量最高的是处理 6 ,处理 1 1 虽然前期施氮量 增加 了,但是肥料效应并不明显产量反而降低了,这说明当地 水稻生产前期并不需要施用过量的氮肥 。在 4 、5 、6 、7四个 处理 以 N 2 K 2为基础的肥料效应方程中处理 6的产量最高 。 其次 ,处 理 2 、7 、1 1 、1 2以 K 2 水 平为基 础 的氮 、磷 二元 二次肥料 效应方 程 中,处 理 6的产量最 高 ,说 明施 肥 料适 宜 ;处 理 N1 P 2 K 2的产量 最低 ,原 因是 前期 氮肥施 氮 量较少 , 中期磷肥施用量较多 , 施肥量的不适导致产量最低 在处理 N 2 P 1 K 2和处理 N3 P 2 K 2两个处理的产量基本相同 , 各项 指标也 比较相近 ,说 明这两个 处理在肥料 效应 中是 等 效的 , 所 以从施肥 成本 上考虑应该采用 N 2 P 1 N 2的施肥量 。 2 . 2“ 3 4 1 4 ”常规 5处理 的结果 统计与分 析 无肥 区处 理明显 比其他 四个处理 的产量低 , 正常施肥的处理产量最高 ,
肥技 术变为直接 简便 的科 学施肥 系统。
关键 词 :水 稻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技 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等 ;有 效锌 05 /g . mgk ,低 。 3
3 结果与 分析
磷 、钾 的 最适 用量 和 最 佳 比例 ;三 是 配 肥 ( 肥) 供 。 按 照 配 方 要 求 选 择优 质 单 质 肥 料 或 专 用 肥 、 复 合
肥 、有 机无 机 复混肥 等肥 料 品种进 行 科学 搭配 ;四
水稻 是凌 海市 的主 导产 业 ,然 而近 年来 为达 到 更 高的产 量 ,稻农大 多 加大 化肥 的施 用 量 ,投入 产 出L N大 的 同时 ,对 环境 也造 成 破坏 。为结 合测 土 I ' ,
取样检 测结 果 ,摸索 出最 佳施 肥 方案 ,检 验测 土配 方 施肥 方案 的准 确性 , 以便达 到最 佳施 肥 模式 ,从
配方试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 以土定产 、以
产 定肥 、因缺补 缺 、有机 无机 相 结合 、氮 磷钾 平衡 施 用 的原则 。一 是要 测土 。测 土 是测土 配 方施 肥 的
前 提 ,通 过对 土壤 养分 分析 测 定 ,较准 确地 掌握 土 壤 养 分 状 况 及 供 肥 性 能 ,为 配 方 施 肥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二是要 配好 配 方 。配方 是施 肥 的关键 。在测 土 的基础 上 ,根据 土壤 特性 、栽 培 习惯 、作 物 的需肥
而更 好地 发挥 品种 的增 产优 势 ,特进 行 了水 稻测 土
铵 、钾肥 全 作基 肥 ,尿 素 5 %作基 肥1 0 ;5月 2 0日
移 栽 :密 度 2 2万 穴 /m h ,每 穴 2~3棵基 本 苗 ;5 月2 3日施尿 素 的 3%作 返 青肥 ;6月 2 0 8日施穗 肥
规 律 、生产水 平和 气 候等 条件 ,结合上 年 的产 量水 平 ,确 定 目标 产量 ,再 根据 肥 料 的 效应 ,提 出 氮 、

油菜高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菜高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菜高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5期油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多益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也随之增强,而油菜作为一种健康的绿色食品,其生产快速发展。

油菜测土配方技术可以良好改善种植油菜的土壤养分,解决油菜生长发育中养分不足的问题。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内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和有机肥合理施加等情况提出基础化肥施用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式的技术。

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环境因素及土壤情况及时调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细节,避免过多不相关因素的影响。

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时,要根据油菜的种植条件与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准确掌握土壤养分情况,以确定采样单元、选取代表性采样点采集土样为基础,以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掌握耕地地力供肥情况为依据;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以合理确定施肥量为前提,关键在于正确掌握施肥时间,从而保证选用科学施肥方法。

对土壤进行检测准确掌握土壤的营养情况,为施肥配方提供现实依据,所以准确掌握土壤养分情况是能够更高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前提与基础。

在掌握土壤情况及了解油菜的生长环境特点和所需肥料后,利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使得各种成分达到最佳适用量。

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不仅要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要清楚了解其影响与意义,能够使该技术在油菜种植中更加合理运用,增加对油菜种植的积极影响。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影响有:第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将各地土壤信息进行了汇总收集,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加高效了解土壤情况及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了解更加深入,使得工作人员根据具体土壤情况制定施肥计划,为油菜生长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促进油菜发育成长,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积极作用。

崇明县2012年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崇明县2012年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保试验精确度 。本试验各处理 除肥料 用量 不同外 , 栽培管理 疗法 同常 规水稻管理措 施 , 所有试验点 、 处理 间的田间管理
1 . 2 试 验 方 法
及病虫草 害防治均 一 致 。试验点肥 料运 筹 ( 见表 2 、3 ) 。 2 结果与分析
( 单位: k g / 6 6 7 m )
表1 试验点供试 土壤基本理 化性状
处理 不设重复 , 每小 区面积 为2 0 0 m , 随机 区组排列 。小 区
间设 田埂 走道 , 田埂 用 塑 料 黑 膜 包 裹 , 小 区 间设 单独 进 水 口 ,
四周设 2 m保护行 , 确保小 区单灌单排 ,防止肥 水混合, 确
上海 农业科技
验点的产量均 为配 方区>常规 区>空白区。堡镇点配方 区比
常 规 区增 产 5 5 . 2 k g / 6 6 7 m , 增 幅最 大 ,为 9 . 7 7 %;三 星点 配 方 区 比常 规 区增 产 3 9 . 2 k g / 6 6 7 m: ,增 幅 为 8 . 0 2 %;城 桥 点 配 方 区 比常 规 区增 产 3 8 . 0 k g / 6 6 7 m , 增幅为 7 . 1 4 %; 3个 点 的 配 方 区平 均 比常 规 区 增 产 4 4 . 1 k g / 6 6 7 m .平 均 增 幅为8 . 3 5 %。 空 白 区 与 常 规 区 、 配 方 区 的 产 量 差 异 均 达 极

3 0 0 . 7 k g / 6 6 7 m ,常 规 区 产 量 在 4 8 8 . 5 ~5 6 5 . 1 k g /
6 6 7 n q ,配 方 区产 量 在 5 2 7 . 7 ~6 2 0 . 3 k g / 6 6 7 m ,3个 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总 第 2 2期 期 1
21 0 2年 2月
农 业科技 与装 备
c lu a S inc &Te hn l , a u D n u t r l ce e c o o ̄ nd Eq i me t v
N O. tlN O21 2 To a . 2
Fe 2 2 b. 01
关键词 : 测土配方施肥 ; 施肥模型 ;3 1” “4 4 试验设计方案 ; 理论依据 ; 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 : 17 S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 16 (0 2 2 0 0 — 3 17 — 1 1 1) —0 8 0 2 0
测 土配 方施 肥是指 综合 运用 现代农 业科 技成 果 。 根据 土壤 供 肥性 能 、 物需 肥 规 律 与肥 料 效应 , 作 在施 用有机 肥 的条件 下 , 前提 出氮 、 、 及微 肥 的适宜 产 磷 钾 用量 与 比例 , 以及 相应 的施 肥 技 术 , 以满 足作 物 均衡 吸收 各 种 营养 , 持土 壤 肥力 水 平 , 少 养分 流 失 和 维 减 对环境 的污染 , 达到高 产 、 质 、 优 高效 的 目的 。
壤 肥力 的重 要措 施 。
22 最 小 养分律 . 最小 养 分 律是 李 比希在 试 验 的基 础 上最 早 提 出
收稿 日期 :0 10 — 4 2 1- 5 2
3 确定肥料 配方 的基本方法
平衡施 肥是 一项 科学性 、 用性很 强 的农业 科 学 实 技术 , 施肥模 型是 施肥 技术 的核 心 内容 之一 。在 农作
测 土配 方 施 肥 方 法研 究
施 骥
(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 阳 103 ) 沈 10 4
摘要 : 简述我 国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的理论依据 , 出确定肥料配方 的各基本方法 的局 限性 , 指 分析 目前 广
泛采用 的“4 4 试验设计方案 的基本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并进行综合评价 , 31” 提出今后定量施肥研究 的关键问题。
重要依据。
23 报 酬递 减律 .
报 酬递 减律最 早 是作为 经济 法则提 出来 的 。 内 其
涵是 : 在其他技术条件 ( 如灌溉、 品种 、 耕作等 ) 相对稳 定的前提下 . 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 , 作物产量也随 着增 加 。当施肥 量超 过一定 限度 后 , 增加 施肥 量 反 再
而还 会造成 农作 物减 产 。可 以根 据这些 变化 , 择适 选 宜 的化肥用 量 。据上 述二者 的变 化关 系 , 明施 肥量 表 与作 物增产 之 间呈 曲线变化 。选 择最佳 施肥 量 , 可采
2 测土配方施肥 的理论依 据
测 土配 方施 肥 技 术 以养 分 归还 学 说 、最 小 养分 律 、 需 营养 元 素 同等 重 要律 和不 可代 替 律 、 酬递 必 报
其主要论点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带走养分 , 使土 壤 中的养分越来越少。 因此 , 要恢复地力 , 就必须向土 壤施加养分 。 配方施肥体现了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
肥 的矛 盾 。作物 的生 长不 但 消耗土 壤养分 , 同时也 消
耗土壤有机质。 因此 , 合理适当补充肥料 , 正确处理好 肥料( 有机与无机肥料) 投入与作物产出、 用地与养地 的关系 , 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 品质 、 维持和提高土
的。 最小养 分律 是指作 物产 量 的高低受 作 物最敏 感缺
乏养分制约, 在一定程序上产量随这种养分的增减而 变化 。 中心意思是 : 其 植物生长发育吸收各种养分. 但 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 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 养分 。有针 对 性地 解决 限制 当地 产 量 提 高 的最 小养 分, 协调各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关 系, 纠正过去单一 施肥的偏见 , 实行氮、 、 磷 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
减律 、 生产因子综合作用规律 为主要理论依据 , 遵循 有 机 无 机肥 相结 合 、 磷 钾 和儆 肥配合 施 用 、 地养 氮 用 地 结 合 的基 本原 则 。
21 养分归 还学 说 .
用建立回归方程的方法 . 求出边际效益等于零时的施 肥量即为最佳施肥量。因此 , 确定最经济的肥料用量 是配 方施肥 的核 心 。 24 生产 因子综 合作 用规律 .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综合性技术体系。 它虽然以 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为主要 内容 。 但为了充分发 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 。 施肥必须与选用 良种 、 肥水 管理耕作制度 、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 的诸 因素相结 合。配方肥料生产要求有严密的组织和系列化的服 务, 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用, 发挥 诸养 分 之 间 的互 相促 进作 用 。 是配 方施 肥 的
1 测 土配方施肥发展现状
2 0 以来 , 05年 国家启 动测 土配方 施肥 项 目。通过 不断 的试 验 研究 , 已逐 步完 善 了技 术 规 范 . 现 取得 了 明显 的社会 经济 效益 , 初步 建立 了有效 的工 作机 制 和 规范 的技术 体系 ,提 升 了项 目管 理 和技 术 服务 能力 , 在促进 全 国粮食 连续增 产 上发挥 了应有 作 用 。
物推荐施肥研究和实践 中。 有多达 6 种施肥模型。 0 分 属肥料效应函数法、 测土施肥法和营养诊断法三大系 统。 我国科研工作者将 国内外施肥模型或方法概括总
作者简介 : 施
骥 (99 )男, 士, 17一 , 硕 农艺师, 从事农业资源利
用 方 面 的研 究 工作 。
2 1 第 2期 0 2年

பைடு நூலகம்
骥 : 土配 方施 肥 方 法研 究 测

结为三类六法 , : 即 第一类是地力分区( 法 ; 级) 第二类 是 目标产量法 , 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 ; 第三 类是田间试验法 , 包括肥料效应 函数法 、 养分 丰缺指 标法 、 氮磷钾 比例法 。 但是 .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 中都存在一些局 限 性 。 如 : 力分 区配 方法 主要是 经验 性 的施 肥方 法 ; 例 地 养分平衡法因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变异大 , 对土壤供肥 量难以估算准确 ;地力差减法难以反映营养丰缺 , 测 算 出的土壤供肥量不是施肥区的真实需要 ; 肥料效应 函数法 的多 因子 正交 回归设 计存在 空 间局 限性 , 模型 中没有土壤和肥料 因素 ,难 以实现测土按地施肥 目 的; 养分 丰缺 指 标法 半 定量 , 建 立 在 土壤 养 分测 定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