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考试大纲

兽医寄生虫学考试大纲
兽医寄生虫学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009年4月修订版)课程代码:1048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课程代码:1048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学科,是以多种学科为基础的综合科学。既是本专业的必修理论课,也是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二、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达到:

1、了解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危害。

、掌握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控制。23、了解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及常规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4、掌握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等寄生虫的基本外部形态、生殖系统的形态构造及防治方法。

5、掌握猪、家禽、牛、羊、马、犬、猫等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6、掌握动物园动物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畜牧兽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如家畜遗传育种、家畜繁殖、家畜外科、家畜内科相关,特别与养牛、养羊、养猪、养禽密切相关。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篇总论

寄生虫与宿主第一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寄生、宿主的概念及分类,领会宿主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影响;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寄生生活(一般)

识记: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

理解:宿主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影响;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二)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与类型(次重点)

识记:寄生虫;寄生虫类型;宿主;宿主类型。

(三)寄生虫生活史(重点)

识记:寄生虫完成生活史具备的条件。

理解:宿主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影响;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第二章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国际公认的生物命名规则。

页9 共页1 第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009年4月修订版)课程代码:1048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一般)

识记:与兽医有关的寄生虫的分类轮廓;国际公认的生物命名规则。

第三章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危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寄生虫病、寄生感染、慢性感染、隐性感染等的概念,领会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及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寄生虫病的流行(重点)

识记:寄生虫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环节;寄生虫病;寄生虫感染;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感染来源。

理解: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二)寄生虫病的危害(一般)

应用:寄生虫病的危害有哪几方面?

第四章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寄生虫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及综合性防治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控制(重点)

应用:寄生虫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寄生虫病的控制应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第五章常规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常规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粪便寄生虫学检查(重点)

应用:常用的粪检实验室技术。

(二)血液及组织脏器寄生虫学检查(重点)

应用:血液寄生虫检查技术;泰勒虫、弓浆虫、旋毛虫的检查方法。

(三)体表寄生虫学检查(重点)

应用:螨的检查方法。

(四)寄生虫学剖检技术(次重点)

理解: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术。

(五)寄生虫免疫学诊断技术(重点)

识记:目前用于寄生虫病免疫诊断的主要方法。

第六章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人畜共患寄生虫的概念,掌握影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念(次重点)

页9 共页2 第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009年4月修订版)课程代码:1048

识记: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

(二)影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及防治措施(重点)

理解:影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第七章免疫寄生虫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领会免疫的一般机制,掌握免疫预防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念(一般)

识记:动能抗原;非动能抗能;免疫逃避;寄生虫病免疫的特点。

(二)寄生虫的免疫特点与免疫预防(次重点)

理解:寄生虫抗原的分类;免疫的一般机制;免疫预防的方法。

第二篇兽医寄生虫学基础

原虫学第一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与排泄,领会艾美耳科、弓形虫属、巴贝斯属的形态构造与生活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虫的一般形态结构(重点)

识记:原虫的细胞结构;原虫运动器官的种类;原生动物特殊细胞器的种类。

(二)原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重点)

识记: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与排泄;原虫的生殖方式;包囊。

(三)分类描述(次重点)

识记:与兽医有关的原虫包括哪几门;艾美耳属与等孢属形态构造的主要区别。

理解:艾美耳科的形态构造与生活史;弓形虫属的形态构造与生活史;巴贝斯属的形态构造与生活史;组织滴虫属的形态构造;肉孢子属的形态构造与生活史;泰勒属的形态构造与生活史。

第二章吸虫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吸虫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领会吸虫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吸虫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基本发育过程(重点)

识记:吸虫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吸虫的基本外部形态;体壁的基本构成;吸虫纲下分为几个目。

理解:吸虫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分类描述(次重点)

理解:肝片吸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卫氏并殖吸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华枝睾吸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姜片吸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胰阔盘吸虫及虫卵的体态构造;日本分体吸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前殖属寄生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

第三章绦虫学

页9 共页3 第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009年4月修订版)课程代码:1048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绦虫的基本外部形态、生殖系统的形态构造,领会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的基本构造及绦虫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绦虫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基本发育过程(重点)

识记:绦虫的基本外部形态;生殖系统的形态构造;绦虫体壁与实质的基本构成;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的基本构造。

理解:绦虫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分类描述(次重点)

理解:莫尼茨属绦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猪带绦虫及虫卵、泡状带绦虫、无钩绦虫的体态构造;棘球属绦虫、戴文科绦虫的形态构造;迭宫属绦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曲子宫属绦虫及虫卵、无卵黄腺属绦虫的形态构造;多头带绦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犬复孔绦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

第四章线虫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线虫的生殖系统、生殖方式及发育一般模式,领会鞭虫及虫卵、捻转血毛线虫、后圆属线虫的分类与形态构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线虫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基本发育过程(重点)

识记:线虫的基本形态;体壁与体腔的构成;消化系统的构成;线虫的神经系统与排泄系统;线虫的生殖系统;线虫的生殖方式;线虫发育一般模式。

(二)分类描述(次重点)

理解:旋毛虫的分类与形态构造;猪蛔虫的分类与形态构造;奥斯特属线虫的形态构造;夏伯特属线虫的形态构造;食道口线虫的形态构造;气管比翼线虫的形态构造;牛新蛔虫的形态构造;鞭虫及虫卵的分类与形态构造;捻转血毛线虫的分类与形态构造;后圆属线虫的分类与形态构造。(三)分类描述(一般)

识记:有齿冠尾线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犬弓首蛔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猫弓首蛔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鸡蛔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鸡异刺线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多乳突付丝虫的形态构造;马尖尾线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

第五章棘头虫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棘头虫的基本形态及体壁的构成,领会棘头虫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棘头虫的基本形态及基本发育过程(次重点)

识记:棘头虫的基本形态及体壁的构成;棘头虫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分类描述(一般)

理解:蛭形巨吻棘头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大多形棘头虫及虫卵的形态构造。

第六章蜱螨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蛛形纲形态主要特征,领会硬蜱、软蜱、皮刺螨、疥螨、痒螨、页9 共页4 第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009年4月修订版)课程代码:1048

蠕形螨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一般形态特征(次重点)

识记:蛛形纲形态主要特征;硬蜱、软蜱、皮刺螨、疥螨、痒螨、蠕形螨、恙蟎的基本形态特征;常见的硬蜱种类、软蜱种类;疥螨科、痒螨科各下分几个属。

(二)基本发育过程(次重点)

理解:硬蜱、软蜱、皮刺螨、疥螨、痒螨、蠕形螨的基本发育过程。

第七章昆虫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昆虫纲的形态特征,领会蝇、蚊、虱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一般形态特征(次重点)

识记:昆虫纲主要形态特征;昆虫的基本形态构造;虻、蝇、蚊、蚋、蠓、白蛉、虱的主要形态特征;狂蝇属和皮蝇属的分类。

(二)基本发育过程(一般)

理解:蝇、蚊、虱的基本发育过程。

第三篇兽医寄生虫病

第一章猪的寄生虫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猪蛔虫、疥螨、猪带绦虫、旋毛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华枝睪吸虫等的生活史,领会猪蛔虫、疥螨、猪带绦虫、旋毛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华枝睪吸虫等的流行特点及症状,掌握猪蛔虫、疥螨、猪带绦虫、旋毛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华枝睪吸虫等的诊断与防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猪蛔虫、疥螨、猪带绦虫、旋毛形线虫病(重点)

识记:猪蛔虫、疥螨、猪带绦虫、旋毛形线虫的生活史。

理解:猪蛔虫病、疥螨病、猪囊尾呦病、旋毛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

应用:猪蛔虫病、疥螨病、猪囊虫病、旋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二)蛭形巨吻棘头虫、附红细胞体病(次重点)

识记:蛭形巨吻棘头虫的生活史、附红细胞体的形态特征。

理解:刺头虫病、弓形虫病、细颈囊尾呦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与病变。

应用:刺头虫病、弓形虫病、细颈囊尾呦病、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三)华枝睾吸虫、鞭虫、后圆线虫、姜片吸虫病、有齿冠尾线虫病(一般)

识记:华枝睾吸虫、鞭虫、后圆线虫、姜片吸虫病、有齿冠尾线虫的生活史。

理解:华枝睾吸虫病、鞭虫病的症状;后圆线虫病、冠尾线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姜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

应用:华枝睾吸虫病、鞭虫病、后圆线虫病、姜片吸虫病、冠尾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第二章家禽的寄生虫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页9 共页5 第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009年4月修订版)课程代码:1048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鸡球虫、鸭球虫、載文科绦虫的种类及寄生部位,领会鸡球虫、鸭球虫、載文科绦虫的流行特点及症状,掌握鸡球虫、鸭球虫、載文科绦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鸡球虫、鸭球虫、住白细胞虫、戴文科绦虫病(重点)

识记:鸡球虫、鸭球虫、住白细胞虫属的种类、形态特征、寄生部位;戴文科绦虫的种类、寄生部位。

理解:鸡球虫病、戴文绦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

应用:鸡球虫病、鸭球虫病、戴文绦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二)组织滴虫病、前殖吸虫病、禽比翼线虫病、禽蛔虫病(次重点)

理解:组织滴虫病、前殖吸虫病、禽比翼线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禽蛔虫病的流行特点与症状。

应用:组织滴虫病、前殖吸虫病、禽比翼线虫病、禽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三)鸡异刺线虫病、禽皮肤寄生虫病(一般)

识记:鸡异刺线虫病、禽皮肤寄生虫病的病原种类、症状及防治措施。

第三章牛、羊、骆驼的寄生虫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棘球蚴病、日本分体吸虫、阔盘吸虫等的生活史,领会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棘球蚴病、日本分体吸虫、阔盘吸虫等的流行特点及症状,掌握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棘球蚴病、日本分体吸虫、阔盘吸虫等的治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反刍兽毛圆科线虫、双芽巴贝斯虫与牛巴贝斯虫病(重点)

识记: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反刍兽毛圆科线虫、双芽巴贝斯虫与牛巴贝斯虫

的生活史。

理解: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棘球蚴病、反刍兽毛圆科线虫、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

应用:肝片吸虫病、莫尼茨绦虫病、棘球蚴病、反刍兽毛圆科线虫病、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二)阔盘吸虫、环形泰勒虫、日本分体吸虫、贝氏贝诺孢子虫、疥螨与痒螨(次重点)

识记:阔盘吸虫、环形泰勒虫、日本分体吸虫、贝氏贝诺孢子虫、疥螨与痒螨的生活史。

理解:阔盘吸虫病、环形泰勒虫病、日本分体吸虫病、贝氏贝诺孢子虫病、疥螨病与痒螨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

应用:阔盘吸虫病、环形泰勒虫病、日本分体吸虫病、贝氏贝诺孢子虫病、疥螨病与痒螨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三)犊新蛔虫病、食道口线虫病、夏伯特线虫病、东毕吸虫病、羊鼻蝇疽病、牛囊尾呦病、牛皮蝇疽病(一般)

理解:犊新蛔虫病、食道口线虫病、夏伯特线虫病、东毕吸虫病、羊鼻蝇疽病、牛囊尾呦病、牛皮蝇疽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

应用:犊新蛔虫病、食道口线虫病、夏伯特线虫病、东毕吸虫病、羊鼻蝇疽病、牛囊尾呦病、牛皮蝇疽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页9 共页6 第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009年4月修订版)课程代码:1048

第四章犬、猫的寄生虫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犬、猫绦虫的种类与危害,领会蛔虫病、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及症状,掌握蛔虫病、并殖吸虫病的治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犬、猫主要绦虫、蛔虫病、并殖吸虫病(次重点)

理解:犬、猫主要绦虫的种类与危害;蛔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特点、致病作用与症状。

应用:绦虫病、蛔虫病、并殖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二)犬心丝虫病、蠕形螨病、疥螨病(重点)

理解:犬心丝虫病、蠕形螨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变;疥螨病的流行特点与症状。

应用:犬心丝虫病、蠕形螨病、疥螨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第五章实验动物寄生虫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兔球虫病、豆状囊尾蚴、疟疾的病原,领会豆状囊尾蚴、疟疾的流行特点,掌握兔球虫病、豆状囊尾蚴、疟疾的治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兔球虫病、豆状囊尾蚴病、疟疾、兔蟎病(次重点)

理解:兔球虫病病原体的种类、流行特点与症状;豆状囊尾蚴病、疟疾的病原体、流行特点与症状;原体种类、流行特点与症状。

畜牧兽医专业自考病理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兽医病理学》题库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括号内划√,不正确的划×) 1、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Y ) 2、结核病导致的干酪样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的一种类型。( X) 3、凡是使动脉血流中断、血管阻塞的因素都可造成梗死。( Y) 4、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X) 5、发生炎性水肿时,有大量的白细胞渗出。( )Y 6、良性肿瘤组织学特点,分化良好,无明显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相。(x) 7、体温升高就是发热。( X) 8、肺气肿是指肺组织含量异常减少而致体积过度膨大。( X) 9、休克是生命重要器官循环灌流量危急性锐减,使机体发生严重的机能代谢障碍和细胞损害的病理过程。( Y) 10、急性肾小球性肾炎通常以增生为主。眼观肾体积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表面与切面光滑潮红,俗称“大红肾”。y 11、蜡样坏死是特指心肌的坏死。( x) 12、动脉性充血是指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x ) 13、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y14、脓细胞是从血液中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x) 15、肿瘤的实质就是肿瘤细胞,它决定肿瘤的性质。y 1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NaHCO3 原发性减少,致血液pH 值趋向低于正常。( y) 17、心脏在缺氧时出现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和输出量增加提高全身供氧量,对急性缺氧有一定代偿意义。( y) 18、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性假膜,例如猪瘟。( x) 19、疣性心内膜炎时,其疣状物是由纤维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构成。(y ) 20、慢性出血性贫血时间久了,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液中有核RBC和小RBC增多。( y) 2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是有一定的潜伏期。( y) 22、栓塞仅指血栓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x )。 23、转移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x) 24、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亢进和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可见于炎症的全身反应。y 25、良性肿瘤生长方式多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常无包膜。(x) 26、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使机体散热障碍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x ) 27、当大量溶血所形成的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胆红素定性试验为直接反应阳性。(x ) 28、血液中白细胞从轴流进入边流,靠边的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称为白细胞附壁。( y) 29、支气管肺炎时,肺组织眼观变化呈现多色彩景象。( y) 30、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的纤维素假膜,例如猪瘟。( x) 31、防御机能包括屏障机能、吞噬杀菌作用、解毒机能、排毒机能。(y ) 32、血栓与血管壁黏着,死后血凝块易与血管壁分离(y ) 33、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x ) 34、白细胞朝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 y) 35、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以通过血浆缓冲、呼吸和肾脏进行代偿调节的。( y) 36、发热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以抗损伤为主的防御适应反应。因此,发热对机体是 有利无害的。(x ) 37、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 y) 38、“虎斑心”属于实质性心肌炎,心肌有灰黄或灰白色斑状纹,外观形似老虎皮。(y ) 39、慢性肠炎,肠壁结缔组织增生和单核细胞浸润,进一步发展肠腺萎缩。( y) 40、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和食盐中毒性脑炎的组织学病变有其各自的特点。( y)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

兽医病理学全真模拟题

兽医病理学全真模拟题 来源:来自互联网编辑:兽药招商网发布时间:2010-6-25 12:19:43阅读数:1116 《兽医病理学》(分值:20%) 1.病理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胚胎形成 B.病理变化 C.病因学 D.发病学 E.临床转归 2.家畜、家禽等动物疾病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A.机械性因素 B.物理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生物性因素 E.营养因素 3.胞浆脂肪滴增多是 A.颗粒变性 B.水泡变性 C.脂肪变性 D.脂肪浸润 E.透明滴状变 4.发生于深在的开放性创伤(如阉割、战伤等)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 时,易出现 A.干性坏疽 B.湿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干酪样坏死 E.液化性坏死 5.体嘌呤代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伴有尿酸盐(钠)结晶沉着在体一些 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是 A.钙化 B.结石形成 C.黄疸 D.糖原沉积 E.痛风 6.下列不能发生钙化的是 A.血栓 B.坏死灶 C.息肉

D.异物 E.死亡的寄生虫 7.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发生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8.在皮肤、黏膜、浆膜,以及肝、肾等器官表面出现针尖大至高梁米粒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的病变是 A.血肿 B.瘀点 C.瘀斑 D.出血性浸润 E.出血性素质 9.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称为 A.血栓 B.死后血凝块 C.动脉石 D.静脉石 E.脂肪性栓子 10.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是 A.心血管膜损伤 B.血流缓慢 C.血流加快 D.血液凝固性增高 E.血液凝固性降低 11.下列病灶不能被机化的是 A.血栓 B.坏死灶 C.息肉 D.异物 E.纤维素性渗出物 12.在微循环小静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形成的,主要由纤维蛋白凝集而成的 血栓是 A.白色血栓 B.混合血栓 C.红色血栓 D.微血栓 E.组织性栓子 13.后肢发生骨折,骨髓腔中的脂肪滴进入血液所形成的脂肪性栓子,栓塞的部位主要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4.最容易发生红色梗死的器官是 A.心 B.肝 C.脑 D.肺 E.肾 15.休克过程中,受影响最早的器官是

2017兽医基础兽医病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7年兽医病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发病学2淤血3梗死4血栓5脂肪变性6坏疽7肥大8再生9炎症10肿瘤 二、填空题(每空0.5分,5分) 1、白细胞渗出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炎症发生时其局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大特征。 3、盐中毒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 4、发热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IC的功能代谢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5分) 1、下列哪种变化属于渗出性炎症________。 A绒毛心B火腿脾C虎斑心D槟榔肝 2、巨噬细胞在发生效应时主要通过________来杀伤被吞噬的细菌。 A吞噬作用B呼吸爆炸C坏死D消化和吸收 3、下列因素中不可以引起神经炎的是:________。 A.维生素B1缺乏 B.病原微生物感染 C.维生素C缺乏 D.中毒 4、巴氏杆菌感染时主要表现为哪种细胞渗出:________。 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 5、肝硬化往往导致________。 A腹水B心跳加快C呼吸困难D血液中红细胞减少 四、简答题(15分) 1.比较肉芽组织和肉芽肿的主要区别。(5分) 2.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组织学变化。(5分) 3.DIC的分期及其特点。 五、论述题(30分) 1.论述肾小球肾炎的分类及其镜下变化。(10分) 2.论述水肿发生的机制。(10分)

兽医病理学试题

兽医病理学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兽医病理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 正考题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动物医学2006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本试题一共五道大题,共三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35分) 1.下列哪项不符合一期愈合( C) A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 B 愈合时间短C.形成明显瘢痕 D.伤口缝合严密 2.炎症的重要的标志是(C) A.变性B.坏死C.渗出D.充血 3.以下哪种坏死属液化性坏死( D) A.心肌梗死B.脾梗死C.肾梗死D.脑梗死 4.“火腿脾”是指脾脏发生何种病变所致( D) A.水泡变性 B.脂肪变性 C.透明变性 D. 淀粉样变 5.气球样变的细胞最常见于( B) A.心B.肝C.脑D.脾 6.“虎斑心”是指心肌细胞发生下列哪种病变的眼观表现( D )A.水肿B.细胞肿胀C.淀粉样变性D.脂肪变性 7.蓄积于细胞质中的脂肪滴可被下列哪种染色方法染成红色( C)A.锇酸染色B.H.E染色C.苏丹Ⅲ染色D.美兰染色 8.光镜下判定细胞是否坏死主要观察(B) A.细胞形态B.细胞核形态C.核仁形态D.染色质形态

9.下列细胞中哪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弱(C) A.肝细胞B.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C.心肌细胞D.血细胞 10.由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A)A.再生B.增生C.化生D.机化 11.肉芽组织眼观呈颗粒状的主要原因是( A ) A.新生的毛细血管呈袢状弯曲 B.大量炎性细胞呈灶性聚集 C.成纤维细胞灶性聚集 D.感染、炎性水肿 12.凝固性坏死好发于下列器官,但除( D )之外。 A.肝B.脾C.肾D.脑 13.湿性坏疽多见于下列那些器官中(D) A.肝、胃、肠B.胆囊、肾、胰C.脾、子宫、肺D.肺、子宫、小肠 14.“心衰细胞”见于( A ) A.左心衰时肺泡腔内B.右心衰时肺泡腔内C.肺水肿时肺泡腔内D.肝淤血时肝血窦内 15.“槟榔肝”是由于( D) A.肝小叶间静脉淤血和结缔组织增生B.肝脏出血和肝细胞坏死C.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 D.中央静脉与肝窦淤血和肝细胞脂肪变性 16.禽霍乱时,肝脏表面出现的灰黄色针尖大病灶的病理本质为( B)A.脂肪变性B.坏死灶C.肉芽肿结节D.小的化脓灶17.急性炎症时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 D ) A.组织细胞变性坏死B.局部组织充血水肿C.组织分解代谢增强D.渗出物压迫、炎性介质刺激 18.在细菌感染的炎症中,最常见的炎性细胞是( A) A.嗜中性白细胞B.浆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19.关于萎缩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 A萎缩的器官均匀性缩小. B萎缩的器官重量减轻.C.萎缩器官的实质细胞数量减少D.间质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数量减少 20.白细胞自血管内游出,在组织内作定向运动的现象称( D )A.白细胞吞噬B.炎性渗出 C炎性漏出 D.趋化作用

兽医病理学

家畜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本规律,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章 动脉性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使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简称充血。 充血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充血一般为暂时性的血管反应,病因消除后充血消散。如果病因持续作用,有充血可以转化为淤血,甚至引起水肿和出血等变化。充血是机体的一种防御适应性反应,通过充血能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的代谢、机能和抗病能力增强。但充血也有不利影响,充血发生在脑组织或脑膜可使颅内压升高而引起神经症状;已发生硬化的小动脉充血常导致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 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和器官中血流量增多。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病因:1.静脉受压迫(管腔狭窄或闭塞) 2.静脉管腔阻塞(静脉内血栓,栓塞或静脉血管壁增厚时,使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发生淤血。) 3.心力衰竭 4.胸腔和肺脏的疾病 病理变化:淤血的组织和器官肿胀,重量增加,因血液的含氧量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活体淤血的局部温度降低 镜检:淤血的组织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时间较长的淤血伴有组织器官水肿、出血、萎缩和变性等。 肺淤血: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 肝淤血:右心衰竭时,因肝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常引起肝淤血 结局和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决取于淤血的范围、程度、发生器管、发生速度、持续时间及侧支循环建立状况。淤血的组织和器官机能和代谢都发生障碍。长期淤血的器官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其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是淤血的组织器官变硬,即发生淤血性硬变,如淤血性硬变。轻度:淤血性水肿;重度:淤血性出血,淤血性坏死 缺血:由于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又称局部贫血 病因:1、动脉痉挛2、动脉管腔阻塞或动脉受压迫

兽医病理学重要复习名词解释

家畜病理学 名词解释 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从而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基 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疾病:病因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和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里,引起局部组织中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心力衰竭细胞:当左心衰竭引起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出现了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的巨噬细胞。 槟榔肝:由于淤血的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 血栓:在活体的血管或心脏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 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各种病理产物的过程。 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坏死,称为梗死。。 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出血: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 瘀点:漏出性出血时,在皮肤、粘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呈点状出血,称为血点或瘀点。 瘀斑:严重时,呈斑块状出血,称为血斑或瘀斑。 休克: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时所发生的,伊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器官 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为特征,并由此而导致的各种重要器官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的变化称为变性。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兽医病理学试题与答案汇编

一、选择 1、淤血的病理变化是:() A.体积增大,颜色鲜红,局部温度降低,机能加强B.体积增大,颜色暗红,局部温度降低,血流缓慢C.体积增大,颜色鲜红,局部温度升高,代谢旺盛D.体积增大,颜色暗红,局部温度升高,血流缓慢 2、肺淤血时,肺脏内出现的细胞浆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 A.尘细胞B.心力衰竭细胞C多核巨细胞.D.单核细胞 3、肌肉组织所发生的坏死一般称为 A、蜡样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湿性坏疽 4、下列因素中,哪个属于化学性致病因素() A.病毒B.刀伤C.电离辐射D.农药 5、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时肺脏病变属于:() A、肺气肿 B、纤维素性肺炎 C、肺肉变 D、肺萎陷 6、急性炎症组织以哪种细胞浸润为主() A.巨噬细胞B.嗜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 7、当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有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 A.急性炎症B.慢性炎症C.增生性炎症D.寄生虫感染 8、造成纤维素性肠炎的主要病因是以下哪种疾病() A.猪肺疫B.猪的败血型链球菌C.猪瘟D.猪蓝耳病 9、右心衰竭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A.肺、脑及胃肠道B.肺、肝及胃肠道C.、脾、肺及胃肠道D.肝、脾及胃肠道10、病毒性肝炎的间质内浸润的炎性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嗜中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1、渗出性出血的原因:() A.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B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C血流加快D血管破裂 2、等渗性脱水是以下哪种情况() A.以失水为主,失水大于失钠B.失盐与失水比例大致相等,血浆渗透压未变 C.失钠大于失水D.低渗性体液在细胞间隙积聚过多 3、肺脏发生的凝固性坏死一般属于() A、蜡样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干性坏疽 4、当机体发生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所发生水肿的机理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C.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透性增高D.淋巴回流受阻 5、鸡败血性大肠杆菌病时其肝脏所发生的炎症属于:() A、固膜性炎 B、浆液性炎 C、浮膜性炎 D、卡他性炎 6、嗜中性粒白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哪种情况() A.急性炎症B.病毒感染C.寄生虫感染D.慢性炎症 7、炎症的变质是指局部发生() A.萎缩和变性B.萎缩和坏死C.变性和坏死D.变性和再生 8、造成肝脏出现小的灰白色坏死灶的主要病因是以下哪种疾病() A.鸡霍乱B.猪的败血型链球菌C.猪瘟D.猪蓝耳病 9、外周血液中血细胞衰老、死亡后,可不断地从造血器官血细胞得到补充,这个过程是()A.完全再生B.生理性再生C.不完全再生D.病理性再生 10、脂肪变性常发生于哪个器官()

《兽医病理学》病理总结

病理总结 1、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端血液流出量正常动脉端血液流入量增多,从而使得动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 2、静脉性充血:局部组织器官内动脉端血液流入量正常,静脉端血液流出受阻,使静脉血蓄积的病理现象。又叫被动充血,简称淤血。 3、肺脏褐色硬化:肺长期淤血时,可引起肺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常伴有大量含铁血黄素在肺泡腔和肺间质内沉积,使肺组织呈棕褐色,使肺脏发生褐色硬化。 4、槟榔肝:肝淤血时,切面肝小叶中心淤血呈紫红色,周围常因脂变呈黄褐色,有红黄相间的结构 6、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凝结成块或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 7、栓塞:血液中不易溶解的物质,随血液运行至其它血管,而阻塞其它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管腔的物质称为“栓子”。 10、变性:变性是机体受到不同病因的损伤,引起实质细胞或间质发生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或间质出现了正常时见不到的异常物质,称为变性。 11、细胞肿胀: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多发生于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也可见于皮肤和粘膜的被覆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细胞变性。 12、脂肪变性:脂肪变性是指在变性的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小滴为特征的一种变性。 13、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在心外膜下和心室乳头肌及肉柱的静脉血管周围,可见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色彩正常的心肌之间,外观上呈黄红相间的虎皮状斑纹,这就叫虎斑心。 15、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坏死后,其蛋白质在凝固酶的作用下发生凝集,凝固性坏死的组织呈黄色或灰黄色,稍突出于脏器表面,质地干燥、坚实、无光泽与周围组织之间有一圈充血的炎性反应带。 16、干酪样坏死:是一种凝固性坏死。除凝固的蛋白质外,坏死组织还富含脂类物质,呈松软、乳黄色,似豆腐渣或干酪。 17、蜡样坏死:肌肉发生凝固性坏死后,肌纤维浑浊呈黄灰虲或灰白色,干燥而坚实,如石蜡一样。。 20、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并伴有功能增高称为肥大。 21、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22、化生:化生是机体内一种成熟的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下完全改变其机能和形态特征而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 23、机化: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增生,取代体内的坏死组织,炎性产物,血栓或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24、肉芽组织:由旺盛增生的毛细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和各种炎性细胞组成,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25、炎症:是动物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及其所引起的损伤产生的防御性反应。 26、变质:物质代谢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部组织的变性和坏死。 27、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28、蜂窝织炎:当皮下组织、肌膜或肌肉内发生化脓性炎时,脓汁沿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地扩散,形成广泛性的脓性浸润。 29、脓肿:当局部组织器官化脓时,由于中心坏死称为脓肿。 30、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动物的生产力降低。 31、完全痊愈:病因消除后,疾病的所有症状消失,机体由病理性调节转化为生理性调节,受损器官的形态结构、机能活动、物质代谢恢复,动物的生产力恢复。 32、不完全痊愈:病因消除后,疾病的主要症状虽然消失,但受损器官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还没有完全恢复,还遗留有疾病的目些残疾或永久性病变。 33、死亡:生命活动终止,完整机体解体。也即在疾病过程中,损伤作用过强,机体的调节作用破坏,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适应力耗尽,呼吸和心跳等生命活动停止。 34、临床死亡(相对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反射活动消失,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抑制,但大脑神经细胞还没有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是一种可逆性死亡。 35、生物学死亡(真死):脑组织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不能复活。尸体逐渐出现尸僵、尸冷、尸腐、尸斑等死后变化。 36、应激:机体在应激原的作用下,处于紧张状态时发生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借此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37、反应性:指机体对各种刺激物(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能以比较恒定的样式发生反应的特性。

大学兽医学习资料--兽医病理学的试题

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兽医病理学全真模拟题 《兽医病理学》(分值:20%) 1.病理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胚胎形成B.病理变化C.病因学D.发病学E.临床转归 2.家畜、家禽等动物疾病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A.机械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 D.生物性因素E.营养因素 3.胞浆内脂肪滴增多是 A.颗粒变性B.水泡变性C.脂肪变性 D.脂肪浸润E.透明滴状变 4.发生于深在的开放性创伤(如阉割、战伤等)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 时,易出现 A.干性坏疽B.湿性坏疽C.气性坏疽 D.干酪样坏死E.液化性坏死 5.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伴有尿酸盐(钠)结晶沉着在体内一些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是 A.钙化B.结石形成C.黄疸

D.糖原沉积E.痛风 6.下列不能发生钙化的是 A.血栓B.坏死灶C.息肉 D.异物E.死亡的寄生虫 7.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发生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8.在皮肤、黏膜、浆膜,以及肝、肾等器官表面出现针尖大至高梁米粒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的病变是 A.血肿B.瘀点C.瘀斑D.出血性浸润E.出血性素质 9.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称为 A.血栓B.死后血凝块C.动脉石D.静脉石E.脂肪性栓子 10.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是 A.心血管内膜损伤B.血流缓慢C.血流加快 D.血液凝固性增高E.血液凝固性降低 11.下列病灶不能被机化的是 A.血栓B.坏死灶C.息肉D.异物E.纤维素性渗出物 12.在微循环小静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形成的,主要由纤维蛋白凝集而成的

兽医病理学名词解释

家畜病理学:就是一门通过研究疾病得原因、发病机理与患病机体所呈现得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得变化,来阐明动物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得基本规律得学科。 疾病:就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得一个损伤与抗损伤得斗争过程。√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使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得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淤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发绀:在可视黏膜与皮肤发生淤血时,由于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使得淤血部位呈蓝紫色得一种表现。 心力衰竭细胞:在肺淤血时,可吞噬肺泡腔中得红细胞,将血红蛋白分解为含铁血黄素得一种巨噬细胞。 肺褐色硬化:长期得左心衰竭与慢性肺淤血使肺间质结蹄组织增生,肺组织被结蹄组织取代而硬化,加上大量含铁血黄素得沉积使硬化得肺组织呈棕褐色,故称肺褐色硬化。 槟榔肝:慢性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与窦状隙淤血呈暗红色,肝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因淤血性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呈现灰黄色,所以在肝脏切面形成暗红淤血区与灰黄色脂变区相间得纹理,眼观形似槟榔花纹,故称“槟榔肝”。 破裂性出血:就是指因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引起得出血。 渗出性出血(漏出性出血):就是指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与损伤得血管基底膜漏出到血管外。 出血性浸润:就是指漏出性出血时,在组织器官出现得弥漫性出血。 血栓形成:就是指在活体得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得过程。 血栓:就是指活体得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凝固成得固体质块。 血栓得机化:就是指血栓形成后1~2d,开始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由内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组成得肉芽组织,并逐渐取代血栓得过程。 血栓得钙化:就是指血栓形成后,如没有被溶解吸收或完全机化,在其中可发生钙盐沉积使血栓变为坚硬得钙化团块得过程。 栓塞:就是指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得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得过程。 栓子:就是指阻塞血管得异常物质。

兽医病理学思考题

兽医病理学思考题(总论部分) 绪论 1.什麽是动物病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如何? 2.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 第一章疾病学总论 1.疾病的现代概念是什么? 如何理解? 2.疾病是在时间上的延续过程。可分为哪四个基本阶段? 各有何特点? 3.解释下列名词:症状(symptom),恶化,减轻,完全痊愈,不全痊愈,病理状态,再发/复发 4.什么叫尸体? 尸体有哪些变化? 5.疾病是如何分类的? 按病程分类时各型的特点? 6.病因各包括哪些? 原因,诱因和素因的定义及其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7.什么是发病论? 研究什么内容? 8.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有哪些?(详细内容) 9.什么是发病机理?包括哪三方面? 10.举例说明病因学和发病学防治的内容?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什么叫萎缩?有哪些病理变化,结局如何? 2.什么叫病理性萎缩?根据引起萎缩的原因和萎缩波及的范围,可将病理性萎缩分为哪几种类型? 2.什么叫变性?包括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3.简述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的发病机理? 4.许多原因可引起脂肪变性,中毒和缺氧所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在显微镜下何特点? 5.解释下列名词: 槟榔肝,琥斑心,脂肪肝,粘液水肿,西米脾,火腿脾,蜡样坏死,干酪样坏死,脑软化,中央脂肪化,边缘脂肪化,cell swelling,hyaline degeneration,amyloidosis,fibrinoid degeneration/necrosis,liquifaction necrosis,coagulation necrosis, 6.什么叫坏死?坏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如何? 7.引起坏死的原因有哪些? 8.坏死有哪些类型? 9.坏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0.如何区别萎缩,变性和坏死? 11.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常见病变有哪些?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什么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什么表现形式?

兽医病理学

单项选择题 1. (B)右心衰竭患畜可引起: A.肺瘀血 B.肝瘀血 C.炎性充轿 D.减压后充血 2.(C)心瓣膜上的疣状赘生物是 A.凝血功能障碍 B.出血 C.白色血栓 D.梗死 3. (A)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 A.凝血功能障碍 B.出血 C.白色血栓 D.梗死 4.( A )做病理实验时,从免耳缘静脉注入空气,其栓塞主要部位是 A.右心、肺动脉及其分支 B.脾动脉 C.肝内门静脉分支 D.左心 5. (D)脑梗死时 A.梗死灶灰白色,呈锥体形 B.梗死灶呈地图状 C.梗死灶紫红色,呈锥体形 D.梗死灶发生软化、液化 6. (A)脾梗死时 A.梗死灶灰白色,呈锥体形 B.梗死灶呈地图状 C.梗死灶紫红色,呈锥体形 D.梗死灶发生软化、液化 7. (C) 肺梗死时 A.梗死灶灰白色,呈锥体形 B.梗死灶呈地图状

C.梗死灶紫红色,呈锥体形 D.梗死灶发生软化、液化 8.(C)微循环小血管内的微血栓是 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 C.透明血栓 D.红色血栓 9. (C)颈静脉破裂可引起 A.氮气栓塞 B.血栓栓塞 C.空气栓塞 D.脂肪栓塞 10. (A)静脉血栓形成,侧支循环建立不足可引起 A.瘀血 B.梗死 C. 动脉性充血 D.肺动脉栓塞 11.(D)脑动脉充血时可能引起的最严重后果是 A.颅内压升高 B.脑水肿 C.头痛头晕 D.脑血管破裂出血 12.(B)左心衰竭时发生瘀血的器官是 A.肝 B.肺 C.肾 D.脑 13.(C)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心力衰竭时出现的 A.含脂褐索的心肌细胞 B.尘细胞 C.胞浆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 14. (D)槟榔肝是指: A.肝脂肪变性B.肝细胞肿胀C.肝细胞萎缩D.肝慢性瘀血 15.(B)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中性粒细胞 D.纤维蛋白 16. (C)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中,哪一项对机体有利: A.阻塞血管 B.瘀血 C.止血 D.栓塞

大学兽医学习资料--兽医病理学试题

兽医病理学试题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括号内划√,不正确的划×)(20分) 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是有一定的潜伏期。() 2、栓塞仅指血栓随着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 3、转移性钙化是指钙盐沉着在变性、坏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中的过程。( 4、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亢进和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可见于炎症的全身反应。() 5、良性肿瘤生长方式多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常无包膜。() 6、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使机体散热障碍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7、当大量溶血所形成的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胆红素定性试验为直接反应阳性。() 8、血液中白细胞从轴流进入边流,靠边的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称为白细胞附壁。() 9、支气管肺炎时,肺组织眼观变化呈现多色彩景象。()6c%s:R j;e!{ 10、浮膜性纤维素性肠炎时,肠粘膜表面形成凝固的纤维素假膜,例如猪瘟。()答: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名词解释(20分) 1、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答:c猪因饲喂含食盐过量的饲料引起的一种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 2、机化 答: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血凝快和血栓等病理性产物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3、坏死 答: 是指活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病理性死亡,坏死细胞的物质代谢停止,功能完全丧失,是不可恢复的。 4、病理性钙化 答: 除骨骼和牙齿外,在机体其他组织发生钙盐沉着的现象,称为病理性钙化。 5、栓塞

答: 在血液循环系统内形成或由血管外侵入的异物,随血流动行,阻塞较小的血管腔,这个过程,称为栓塞。 6、发绀 答:瘀血时,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缓慢,血氧消耗,结果还原的血红蛋白增多,在可视粘膜和少毛浅色皮肤上所呈现的暗红或蓝颜色,临床上称为发绀。 7、卡他性炎 答: 粘膜或浆膜表层轻微的急性渗出性炎,叫卡他性炎。 8、虎斑心 答: 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在正常心肌之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外观上呈黄红相间的虎皮状斑纹,称为虎斑心。 台,d1M6G8K 9、炎症 答: 炎症是指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损伤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在血管、神经、体液和细胞的参与下,炎症局部有变质、渗出和增生等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10、淤血 答: 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简称淤血。 三、填空(20分) 1、炎症局部组织基本病理变化包括______、______和。 2、梗死的类型有 ______和______。 4、缺氧是由于______和______所致。按发生的原因缺氧可分为______、______、和四种类型。 5、肉芽组织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6、病毒性脑炎病变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 1、变质、渗出、增生 2、出血性梗死、贫血性梗死 3、氧供不足、用氧障碍、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4、抵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填补组织破损

兽医病理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完整版(含所有知识点)

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从而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疾病:病因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而流入局部组织和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里,引起局部组织中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心力衰竭细胞:当左心衰竭引起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出现了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的巨噬细胞。 槟榔肝:由于淤血的肝组织伴发脂肪变性,故在肝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与土黄色脂变肝细胞区相间,眼观似槟榔状花纹,故称为“槟榔肝”。血栓:在活体的血管或心脏,血液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各种病理产物的过程。 12、发绀:瘀血发生在可视粘膜或无毛的皮肤时,瘀血部位呈蓝紫色,此变化称为发绀。 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坏死,称为梗死。。 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出血: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称出血。 瘀点:漏出性出血时,在皮肤、粘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呈点状出血,称为血点或瘀点。 瘀斑:严重时,呈斑块状出血,称为血斑或瘀斑。 休克: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时所发生的,伊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为特征,并由此而导致的各种重要器官代障碍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的变化称为变性。 4、脂肪变性:在变性的细胞的胞浆中出现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滴的病理变化过程。 5、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或透明化,是指在间质或细胞出现一种光镜下呈均质、无结构、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的现象。 6、淀粉样变性:也称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坏死:活体局部组织或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8、干酪样坏死:是一种凝固型坏死,其特征为坏死组织崩解彻底,变成松软易碎、灰白色或灰黄色、似干酪或豆腐渣样物质。如乳房结核、肺结核、肝脏干酪样坏死等。 9、坏疽:当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杆菌感染而形成的黑褐色或黑色的坏死灶的特殊的病理变化,称为坏疽。西米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白髓,切面上皮小体如高粱米大小,灰白色,半透明,与煮过的西米相似。 火腿脾: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红髓,切面上红褐色的脾组织与黄色的淀粉样物质相间混杂,似火腿样花纹。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或机体对于外环境持续性的有害刺激所做出的应答反应,这种反应一般是非损伤的。 萎缩:由于物质代障碍,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24、再生:体细胞或组织损伤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细胞分裂增殖来修补的过程。再生可分为生理型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18、弥散性血管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引起的以血液凝固性增高,微循环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包炎时,心脏表面覆盖有易于剥落的黄白色薄层纤维素。病程稍长的病例,这种纤维素因心跳动而摩擦牵引、形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化生:是指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上和功能上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肥大: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的增强,称为肥大。 包囊形成:肉芽组织包囊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栓子等病理产物的过程。 修复:机体对死亡细胞、组织的修补性生长过程及对病理产物的改造过程。 肉芽组织:是由毛细管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虎斑心:发生脂肪变性的黄色心肌纤维和正常的红色心肌纤维间隔排列,在心腔表面和切面见到虎斑样的花纹。 渗出: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炎区的过程。 炎症:机体在致炎因素作用下产生的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 炎症介质:在致炎因素的作用下,由细胞或血浆产生的参与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质。 脱水:机体水分因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所造成水的负平衡,称为脱水。 低渗性脱水:动物脱水时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均降低,称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动物体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升高,称高渗性脱水。 酸碱平衡紊乱: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度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 代性酸中毒:是指由于体固定酸增多或碱性物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NaHCO3 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由于CO2 排出障碍或CO2 吸入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代性碱中毒:是指由于体碱性物质摄入过多或酸性物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NaHCO3 浓度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CO2 排出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医学类试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病理学)模拟试卷9.doc

[医学类试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病理学)模拟试卷9 1 白色血栓常见于( )。 (A)心瓣膜、大动脉和静脉血栓的头部 (B)心瓣膜、大动脉和静脉血栓的体部 (C)心瓣膜、大动脉和静脉血栓的尾部 (D)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最常见的栓子类型是( )。 (A)血栓栓子 (B)细菌性栓子 (C)肿瘤细胞栓子 (D)寄生虫及其虫卵 3 肠系膜静脉或脾静脉的栓子引起( )。 (A)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 (B)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 (C)体循环静脉栓塞 (D)体循环动物分支栓塞

4 来自肺静脉、左心和体循环动脉的栓子通常引起( )。(A)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 (B)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 (C)体循环静脉栓塞 (D)体循环动脉分支栓塞 5 关于白色梗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组织致密、侧支循环少是其发生条件 (B)心、肝、脾、肾容易发生 (C)梗死区呈白色是因贫血所致 (D)又称为贫血性梗死 6 关于红色梗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梗死区呈红色是高度淤血所致 (B)主要见于肺和肠 (C)易发生在组织疏松且有双重血液供应的器官(D)常常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 )。

(A)出血 (B)休克 (C)多器官系统障碍 (D)全身性充血 8 凝血块随血流运行阻断相应血管管腔的过程称为( )。(A)血栓形成 (B)血栓栓子 (C)血栓栓塞 (D)血栓 9 关于慢性肝淤血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可引起肝细胞大范围坏死 (B)可引起肝细胞萎缩 (C)可引起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 (D)可发展为褐色肝硬化 10 下列梗死灶呈节段状的器官是( )。 (A)肠

动物病理试题

《兽医病理学》(分值:20%) 1.病理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胚胎形成B.病理变化C.病因学D.发病学E.临床转归2.家畜、家禽等动物疾病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A.机械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 D.生物性因素E.营养因素 3.胞浆内脂肪滴增多是 A.颗粒变性B.水泡变性C.脂肪变性 D.脂肪浸润E.透明滴状变 4.发生于深在的开放性创伤(如阉割、战伤等)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易出现 A.干性坏疽B.湿性坏疽C.气性坏疽 D.干酪样坏死E.液化性坏死 5.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伴有尿酸盐(钠)结晶沉着在体内一些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是 A.钙化B.结石形成C.黄疸 D.糖原沉积E.痛风 6.下列不能发生钙化的是 A.血栓B.坏死灶C.息肉 D.异物E.死亡的寄生虫 7.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发生淤血的器官主要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8.在皮肤、黏膜、浆膜,以及肝、肾等器官表面出现针尖大至高梁米粒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的病变是 A.血肿B.瘀点 C.瘀斑D.出血性浸润E.出血性素质9.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称为 A.血栓B.死后血凝块C.动脉石D.静脉石 E.脂肪性栓子 10.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是 A.心血管内膜损伤B.血流缓慢C.血流加快 D.血液凝固性增高E.血液凝固性降低 11.下列病灶不能被机化的是 A.血栓B.坏死灶C.息肉D.异物E.纤维素性渗出物12.在微循环小静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形成的,主要由纤维蛋白凝集而成的血栓是 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C.红色血栓D.微血栓E.组织性栓子13.后肢发生骨折,骨髓腔中的脂肪滴进入血液所形成的脂肪性栓子,栓塞的部 位主要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14.最容易发生红色梗死的器官是 A.心B.肝C.脑D.肺E.肾 15.休克过程中,受影响最早的器官是 A.心B.肝C.脑D.肺E.肾 16.关于萎缩,正确的选项是

兽医病理学资料

家畜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得原因、发病机理与患病机体所呈现得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得变化,来阐明动物疾病得发生,发展与转归得基本规律,为疾病得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章 动脉性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使局部组织或器官中得血量增多,简称充血。 充血对机体得主要影响:充血一般为暂时性得血管反应,病因消除后充血消散。如果病因持续作用,有充血可以转化为淤血,甚至引起水肿与出血等变化。充血就是机体得一种防御适应性反应,通过充血能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得代谢、机能与抗病能力增强。但充血也有不利影响,充血发生在脑组织或脑膜可使颅内压升高而引起神经症状;已发生硬化得小动脉充血常导致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 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与器官中血流量增多。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病因:1、静脉受压迫(管腔狭窄或闭塞) 2、静脉管腔阻塞(静脉内血栓,栓塞或静脉血管壁增厚时,使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发生淤血。) 3、心力衰竭 4、胸腔与肺脏得疾病 病理变化:淤血得组织与器官肿胀,重量增加,因血液得含氧量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活体淤血得局部温度降低 镜检:淤血得组织内小静脉与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时间较长得淤血伴有组织器官水肿、出血、萎缩与变性等。 肺淤血: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 肝淤血:右心衰竭时,因肝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常引起肝淤血 结局与对机体得主要影响:决取于淤血得范围、程度、发生器管、发生速度、持续时间及侧支循环建立状况。淤血得组织与器官机能与代谢都发生障碍。长期淤血得器官实质细胞萎缩、变性与坏死,其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就是淤血得组织器官变硬,即发生淤血性硬变,如淤血性硬变。轻度:淤血性水肿;重度:淤血性出血,淤血性坏死 缺血:由于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局部组织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又称局部贫血 病因:1、动脉痉挛2、动脉管腔阻塞或动脉受压迫 对机体得主要影响:短暂轻度得缺血,病因消除后可迅速恢复组织得机能;长期严重得缺血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