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827信号与系统》-基础提高第3-4讲

西北工业大学-《827信号与系统》-基础提高第3-4讲
西北工业大学-《827信号与系统》-基础提高第3-4讲

第3讲

第二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一)

2.1 经典时域分析方法---微分方程、传输算子、系统框图、h(t)

2.1.1 系统的微分方程:

回路1:

回路2:

2.1.2、传输算子

1、 微分算子

2、算子形式的方程及电路模型

2.2、算子形式的方程及电路模型

为算子形式的感抗

为算子形式的容抗

由算子形式的电路,可以用KCL、KVL、节点法、回路法等列方程求解某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2.3、传输算子

2.4、利用传输算子写出微分方程

自然频率

1、定义:系统对应特征方程的根称为自然频率或固有频率。

系统固有参数,与激励无关。

2、意义:反映系统时域特性。

2-2 系统微分方程的解-系统的全响应

1.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线性的证明

线性系统必须同时满足齐次性与叠加性。所以,要证明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是否是线性的,就必须证明它是否同时满足齐次性与叠加性。

2.系统微分方程的解-系统的全响应

求系统微分方程的解,实际上就是求系统的全响应。系统微分方程的解就是系统的全响应。系统的全响应可以分解为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叠加。

2.3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经典法把全响应分解成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

全响应的另一种分解,全响应等于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之和2.3.1.零输入响应

零输入响应形式上与微分方程齐次解完全相同,待定系数不同。

初始条件的确定:

对于n阶系统:

2.3.2.零状态响应

系统状态为零时齐次方程的解。求解方法可以用经典法。

例1:某LTI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已知,求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

2.4 阶跃的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两个重要的响应

一、单位阶跃响应

激励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求解方法:

一阶电路:三要素法

高阶(电路)系统:经典法

例1:已知描述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求f(t)=U(t)时的零状态响应y(t)。

二、单位冲激响应

激励为单位冲激信号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1)阶跃响应法

2) 等效初始值法(一般用在电路中)

(1)单个元件等效初值:

(2)冲激作用下等效初始值求法

3) 经典法---设出正确的h(t)的通解形式

4)部分分式法

传输算子:

特征方程:

第4讲

第二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二)

2-5 卷积积分

一、卷积:

1、定义:

2、几何意义:(深刻理解)

二、连续时不变系统零状态响应

三、常用信号的卷积积分

1、f (t)与冲激信号卷积

2、f (t)与冲激偶信号卷积

3、f (t)与阶跃信号卷积

4、常数与f (t)卷积

5、斜坡信号与阶跃信号卷积

6、时移性

四、卷积积分的性质

(一)运算性质

1、交换律

2、分配律

3、结合律

(二)微分积分性质

1、微分性

2、积分性

3、微积分性

五、卷积积分的计算

1.利用定义计算

2. 利用常用信号卷积与有关性质计算

3. 利用卷积积分表计算

4. 利用图解法计算

1)f(t)、h(t) f()、h()

2) h() h(-) (折叠)

3) h(-) h(t-) (平移)

4) f() h(t-) (相乘)

5)计算积分

5. 利用数值积分法计算

六、利用卷积积分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附:LTI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的时域判定:

1、因果性(对于LTI系统,响应出现在激励之后)

连续LTI系统具有因果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2、稳定性(有界激励产生有界响应)

连续LTI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单位冲激响应绝对可积。

本章要点:

1、时域经典法:

二阶电路时域模型与分析:几种瞬态(阻尼)过程

系统时域模型与分析: 微分方程与传输算子

微分方程求解:齐次与非齐次

系统自然频率及其求解方法、 全响应三种分解形式。

2、时域卷积法:

g(t)与 h(t)求解方法、

零状态响应卷积积分计算:(卷积积分定义、运算规律、主要性质、计算方法)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讲解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题2-1 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 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 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尽管此 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 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 故 3=n 3=l p 1=h p 01423323=-?-?=--=h l p p n F 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 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 面高副(图2-1d)。 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 )(c )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 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 )所示。 题2-2 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 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试绘制其机构 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分析机构的组成: 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2、滑杆3、摆杆4、齿轮5、滚子6、滑块7、冲头8和机架9组 成。偏心轮1’与机架9、连杆2与滑杆3、滑杆3与摆杆4、摆杆4与滚子6、齿轮5与机架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 滑杆3与机架9、摆杆4与滑块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与齿轮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 副。故 解法一:7=n 9=l p 2=h p 12927323=-?-?=--=h l p p n F 解法二:8=n 10=l p 2=h p 局部自由度 1='F 1 1210283)2(3=--?-?='-'-+-=F p p p n F h l 题2-3如图a 所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阀式真空泵。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A 转动,与外环2固连在一起 的滑阀3在可绕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5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 ----------------------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卷)试题编号:832 说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 1 页共 3页 一、简答题(每题8分) 1. 请简述二元合金结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 同素异晶转变和再结晶转变都是以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请问两者之间有何差别? 3. 两位错发生交割时产生的扭折和割阶有何区别? 4. 请简述扩散的微观机制有哪些?影响扩散的因素又有哪些? 5. 请简述回复的机制及其驱动力。 二、计算、作图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1. 在面心立方晶体中,分别画出、和、,指出哪些是滑移面、滑移方向,并就图中情况分析它们能否构成滑移系?若外力方向为[001],请问哪些滑移系可以开动? 2. 请判定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若能够进行,请在晶胞图上做出矢量图。 (1) (2) 3. 假设某面心立方晶体可以开动的滑移系为,请回答: (1)给出滑移位错的单位位错柏氏矢量; (2)若滑移位错为纯刃位错,请指出其位错线方向;若滑移位错为纯螺位错, 其位错线方向又如何? 4. 若将一块铁由室温20℃加热至850℃,然后非常快地冷却到20℃,请计算处 理前后空位数变化(设铁中形成1mol空位所需的能量为104675 J,气体常数为 8.314J/mol·K)。 5. 已知三元简单共晶的投影图,见附图, (1)请画出AD代表的垂直截面图及各区的相组成(已知TA>TD); (2)请画出X合金平衡冷却时的冷区曲线,及各阶段相变反应。 三、综合分析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 1. 请对比分析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复相强化和固溶强化的 特点和机理。 2. 请根据所附二元共晶相图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分析合金I、II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冷却曲线; (2)说明室温下I、II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的相对含量; (3)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和5%的β初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 (4)分析在快速冷却条件下,I、II两合金获得的组织有何不同。 2006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西工大16秋《机械原理》在线作业

奥鹏17春西工大16秋《机械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2.5 分。) 1. 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是()。 A. 机械 B. 机构 C. 机器 D. 构件 正确答案: 2.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是指该两齿轮的()之比。 A. 大小 B. 质量 C. 加速度 D. 角速度 正确答案: 3. 两构件以面接触所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A. 副 B. 高副 C. 低副 D. 运动副 正确答案: 4. 两构件以点或线接触所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A. 高副 B. 低副 C. 运动副 D. 转动副 正确答案: 5. 机械中各执行机构、执行构件完成工艺动作的时序协调,是由()来解决的。 A. 机构简图 B. 机构运动简图 C. 机械运动简图 D. 机械运动循环图 正确答案: 西工大16秋《机械原理》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20 道试题,共50 分。) 1. 根据力对机械运动影响的不同,可分为()。 A. 驱动力 B. 有效阻抗力 C. 有害阻力 正确答案: 2. 影响重合度的主要参数有()。 A. 齿数 B. 模数 C. 啮合角 D. 齿顶圆压力角 正确答案: 3.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主要步骤是()。 A. 搞清机械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 B. 查明该机构是由多少构件组成的 C. 各构件之间构成了何种运动副 D. 恰当的选择投影面 E.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进行绘制 正确答案: 4. 机械是()的总称。 A. 机器 B. 机构 C. 自由度 D. 运动副 正确答案: 5. 机构速度分析的图解法可分为()。 A. 绝对瞬心 B. 相对瞬心 C. 矢量方程图解法 D. 解析法 正确答案: 6. 在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选配需满足的条件有()。 A. 尽可能近似地实现给定的传动比 B. 满足同心条件 C. 满足均布条件 D. 满足邻接条件 正确答案: 7.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主要优点有()。 A. 动载荷小 B. 无刚性和柔性冲击

机械设计第九版课后答案(西北工大)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习题答案 3-1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MPa 1801=-σ,取循环基数60105?=N ,9=m ,试求循环次数N 分别为7 000、25 000、620 000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 [解] MPa 6.37310710 5180936 9 10111=???==--N N σσN M P a 3.324105.210 51809469 20112=???==--N N σσN M P a 0.22710 2.610 51809569 30113=???==--N N σσN 3-2已知材料的力学性能为MPa 260=s σ,MPa 1701=-σ,2.0=σΦ,试绘制此材料的简化的等寿命寿命曲线。 [解] )170,0('A )0,260 (C 0 12σσσΦσ-= - σ Φσσ+= ∴-121 M P a 33.2832 .01170 21210=+?=+= ∴-σΦσσ 得)2 33.283,2 33.283(D ' ,即)67.141,67.141(D ' 根据点)170,0('A ,)0,260 (C ,)67.141,67.141(D '按比例绘制该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如下图所示 3-4 圆轴轴肩处的尺寸为:D =72mm ,d =62mm ,r =3mm 。如用题3-2中的材料,设其强度极限σB =420MPa ,精车,弯曲,βq =1,试绘制此零件的简化等寿命疲劳曲线。

[解] 因 2.14554 ==d D ,067.045 3==d r ,查附表3-2,插值得88.1=ασ,查附图3-1得78.0≈σq ,将所查值代入公式,即 ()()69.1188.178.0111k =-?+=-α+=σσσq 查附图3-2,得75.0=σε;按精车加工工艺,查附图3-4,得91.0=σβ,已知1=q β,则 35.21 1191.0175.069.1111k =???? ??-+=???? ??-+=q σσσσββεK ()()() 35 .267.141,67.141,0,260,35.2170,0D C A ∴ 根据()()()29.60,67.141,0,260,34.72,0D C A 按比例绘出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如下图 3-5 如题3-4中危险截面上的平均应力MPa 20m =σ,应力幅MPa 20a =σ,试分别按①C r =②C σ=m ,求出该截面的计算安全系数ca S 。 [解] 由题3-4可知35.2,2.0MPa,260MPa,170s 1-====σσK Φσσ (1)C r = 工作应力点在疲劳强度区,根据变应力的循环特性不变公式,其计算安全系数 28.220 2.03035.2170 m a 1-=?+?=+= σΦσK σS σσca (2)C σ=m 工作应力点在疲劳强度区,根据变应力的平均应力不变公式,其计算安全系数 ()()()() 81 .1203035.220 2.035.2170m a m 1-=+??-+=+-+= σσσσca σσK σΦK σS

西工大机械原理第八版答案版

免费 版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如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 1)取比例尺l μ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图 a ) 由图b 可知,3=n ,4=l p ,1=h p ,0='p ,0='F 故:00)0142(33)2(3=--+?-?='-'-+-=F p p p n F h l 因此,此简单冲床根本不能运动(即由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要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图 b ) 3)提出修改方案(图c )。 为了使此机构能运动,应增加机构的自由度(其方法是: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者用一个高副去代替一个低副,其修改方案很多,图c 给出了其中两种方案)。 图 c1) 图 c2) 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图a ) 解:3=n ,4=l p ,0=h p ,123=--=h l p p n F 图 b ) 解:4=n ,5=l p ,1=h p ,123=--=h l p p n F 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3-1 解3-1:7=n ,10=l p ,0=h p ,123=--=h l p p n F ,C 、E 复合铰链。 3-2

解3-2:8=n ,11=l p ,1=h p ,123=--=h l p p n F ,局部自由度 3-3 解3-3:9=n ,12=l p ,2=h p ,123=--=h l p p n F 4、试计算图示精压机的自由度 解:10=n ,15=l p ,0=h p 解:11=n ,17=l p ,0=h p (其中E 、D 及H 均为复合铰链) (其中C 、F 、K 均为复合铰链) 5、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又如在该机构中改选EG 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是否与前者有所不同。 解1)计算此机构的自由度 2)取构件AB 为原动件时 机构的基本杆组图为 此机构为 Ⅱ 级机构 3)取构件EG 为原动件时 此机构的基本杆组图为 此机构为 Ⅲ 级机构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ij P 直接标注在图上)。 2、在图a 所示的四杆机构中,AB l =60mm ,CD l =90mm ,AD l =BC l =120mm ,2ω=10rad/s ,试用瞬心法求: 1) 当?=ο165时,点C 的速度C v ? ; 2) 当?=ο 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的大小; 3)当C v ? =0 时,?角之值(有两个解)。 解1)以选定的比例尺l μ作机构运动简图(图b )。 b) 2)求C v ? ,定出瞬心13P 的位置(图b ) 因13p 为构件3的绝对速度瞬心,则有: 3)定出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E 的位置 因BC 线上速度最小之点必与13P 点的距离最近,故从13P 引BC 线的垂线交于点E ,由图可得: 4)定出C v ? =0时机构的两个位置(作于 图C 处),量出 ?=6.2262? c)

西工大材料科学基础2017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材料中的原子排列 第一节原子的结合方式 1 原子结构 2 原子结合键 (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原子结合:电子转移,结合力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离子晶体;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导电性差。如氧化物陶瓷。 (2 )共价键与原子晶体原子结合:电子共用,结合力大,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晶体:强度高、硬度高(金刚石)、熔点高、脆性大、导电性差。如高分子材料。 (3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原子结合:电子逸出共有,结合力较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晶体: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熔点较高。如金属。金属键:依靠正离子与构成电子气的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引力而使诸原子结合到一起的方式。 (3 )分子键与分子晶体原子结合:电子云偏移,结合力很小,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低。如高分子材料。 氢键:(离子结合)X-H---Y (氢键结合),有方向性,如O-H —O (4 )混合键。如复合材料。 3 结合键分类 (1)一次键(化学键):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 (2)二次键(物理键):分子键和氢键。 4 原子的排列方式 (1)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内的周期性规则排列。长程有序,各向异性。 (2 )非晶体:--------------------- 不规则排列。长程无序,各向同性。 第二节原子的规则排列 一晶体学基础 1 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 (1)空间点阵:由几何点做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图1-5 特征:a 原子的理想排列;b 有14 种。 其中:空间点阵中的点-阵点。它是纯粹的几何点,各点周围环境相同。描述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之为晶格。空间点阵中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之为晶胞。 (2)晶体结构:原子、离子或原子团按照空间点阵的实际排列。特征:a 可能存在局部缺陷;b 可有无限多种。 2 晶胞图1-6 (1 )―――:构成空间点阵的最基本单元。 (2 )选取原则: a 能够充分反映空间点阵的对称性; b 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 c 具有尽可能多的直角; d 体积最小。 (3 )形状和大小有三个棱边的长度a,b,c及其夹角a , B表示。 (4)晶胞中点的位置表示(坐标法)。 3布拉菲点阵图1 —7 14 种点阵分属7 个晶系。 4 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晶向:空间点阵中各阵点列的方向。晶面:通过空间点阵中任意一组阵点的平面。国际上通 用米勒指数标定晶向和晶面。 (1)晶向指数的标定 a建立坐标系。确定原点(阵点)、坐标轴和度量单位(棱边)。 b 求坐标。u' ,v ' ,w '。 c化整数。u,v,w. d 加[]。[uvw]。 说明: a指数意义:代表相互平行、方向一致的所有晶向。b负值: 标于数字上方,表示同一晶向的相反方向。

西工大2017年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课实验一

实验四 译码器的设计及延迟估算 1、 设计译码器并估算延迟 设计一个用于16bit 寄存器堆的译码器,每一个寄存器有32bit 的宽度,每个bit 的寄存器单元形成的负载可以等效为3个单位化的晶体管(后面提到负载都为单位化后的负载)。 译码器的结构可参考典型的4-16译码器 译码器和寄存器堆的连接情况(Output 输出为1的一行寄存器被选中) ① 假定4个寄存器地址位的正反8个输入信号,每个信号的输入负载可以等效为10。确定 译码器的级数,并计算相关逻辑努力,以此来确定每一级中晶体管的尺寸(相当于多少个单位化的晶体管)及整个译码电路的延迟(以单位反相器的延迟的本征延迟Tp0为单位)。 解: 96332,10int =?==ext g C C C ,9.696/10F ==? 假定每一级的逻辑努力:G=1,又因为分支努力(每个信号连接8个与非门): 81*8*1B ==, 路径努力8.7686.91=??==GFB H 所以,使用最优锥形系数就可得到最佳的电路级数39.36.3ln 8.76ln 6.3ln ln ===H N ,故N 取3级。 因为逻辑努力:2121G =??=,路径努力:6.15386.92=??==GFB H 则使得路径延时最小的门努力 36.5)6.153(3/1===N H h 。 所以: . 36.5136.5,68.2236.5, 36.5136.5132211=========g h f g h f g h f

故第一级晶体管尺寸为7.68 1036.5=?; 第二级尺寸为956.1768.27.6=?; 第三级尺寸为96244.9636.5956.17≈=?。 故延迟为:0008.22)36.5136.5436.51(p p p t t t =+++++= ② 如果在四个寄存器地址输入的时候,只有正信号,反信号必须从正信号来获得。每个正信号的输入的等效负载为20,使用与①中同样的译码结构,在这种条件下确定晶体管的大小并评估延迟(以单位反相器的延迟的本征延迟Tp0为单位)。 解:因为输入时通过两级反相器,使这两个反相器分摊原来单个反相器的等效扇出,将两级反相器等效为一级,故其逻辑努力32.236.5h ==, 故36.5,68.2,32.2,32.24321====f f f f 所以: 第一级尺寸为:()9.2832.210=?; 第二级尺寸为:728.632.29.2=?; 第三级尺寸为:03.1868.2728.6=?; 第四级尺寸为:65.9636.503.18=? 正信号通路的延迟为:()0036.2236.5136.5436.5132.2132.2p p p t t t =++++++++= 反信号通路情况与上问相同,延迟为0008.22)36.5136.5436.51(p p p t t t =+++++= 2、 根据单位反相器(NMOS:W=0.5u L=0.5u PMOS:W=1.8u L=0.5u),设计出实 际电路,并仿真1题中第一问的路径延迟。 设计出实际电路如下: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习题答案教材

1—1填空题: 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内容是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问题。 2.各种机构都是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的装置。 如:齿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3.凡用来完成有用功的机器是工作机。 如:机床、起重机、纺织机等。 凡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是原动机。 如:电动机、蒸气机、内燃机等。 4.在机器中,零件是制造的单元,构件是运动的单元。 5.机器中的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多个零件装配成的刚性结构。 在机械原理课程中,我们将构件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 6.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7.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如移动副、转动副等。 点或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凸轮副、齿轮副等。 8.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连接而构成的可相对运动的系统是运动链,若组成运动链的各构件构成首尾封闭的系统称为闭链,若未构成首尾封闭的系统称为开链。 9.在运动链中,如果将其中一个构件固定而成为机架,则该运动链便成为机构。10.平面机构是指组成机构的各个构件均在同一个平面上运动。 11.在平面机构中,平面低副提供 2 个约束,平面高副提供 1 个约束。1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机构的自由度。1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应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1—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并计算自由度(步骤:1)列出完整公式,2)

带入数据,3)写出结果)。其中: 图a) 唧筒机构――用于水井的半自动汲水机构。图中水管4直通水下,当使用者来回摆动手柄2时,活塞3将上下移动,从而汲出井水。 解:自由度计算:画出机构示意图: n= 3 p L= 4 p H= 0 p'= 0 F'= 0 F=3n-(2p l+p h-p′)-F′ = 3×3-(2×4+0-0)-0 = 1 图b) 缝纫机针杆机构原动件1绕铰链A作整周转动,使得滑块2沿滑槽滑动,同时针杆作上下移动,完成缝线动作。 解:自由度计算:画出机构示意图: n= 3 p L= 4 p H= 0 p'= 0 F'= 0 F=3n-(2p l+p h-p′)-F′ = 3×3-(2×4+0-0)-0 = 1 1—3试绘出图a)所示偏心回转油泵机构的运动简图(各部分尺寸由图中直接量观察方向 3 2 4 1 4 3 2 1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课程试题集_百度文库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工程材料中的原子排列 (1)原子键合,工程材料种类; (2)原子的规则排列: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陈,晶向及晶面的特点及表示,金属的晶体结构,陶瓷的晶体结构。 (3)原子的不规则排列:点、线、面缺陷的类型及特征,位错的弹性性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2.固体中的相结构 (1)固溶体的分类、性能及特征 (2)金属间化合物的分类、性能及特征; (3)玻璃相性能及特征。 3.凝固与结晶 (1)结晶的基本规律、基本条件; (2)晶核的形成与长大; (3)结晶理论的应用。 4.二元相图 (1)相图的基本知识; (2)二元匀晶相图及固溶体的结晶,共晶相图及共晶转变,包晶相图及包晶转变; (3)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其他类型二元相图及其应用,相图的热力学基础。5.固体中的扩散: (1)扩散定律及其应用; (2)扩散的微观机理,影响扩散的因素; (3)扩散的热力学理论; (4)反应扩散。 6.塑性变形: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3)合金的塑性变形; (4)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超塑性。 7.回复与与结晶: (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 (2)回复机制; (3)再结晶及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

(4)金属的热变形。 二、参考书目 1.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刘智恩,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材料科学基础》,胡庚祥,蔡珣,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 《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 《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仝健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004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 题 一、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1、请简述间隙固溶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异同点? 2、请简述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临界晶核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形成临界晶核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4、有哪些因素影响形成非晶态金属?为什么? 5、合金强化途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二、计算、作图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1、求[11]和[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并绘图表示出来。 2、氧化镁(MgO)具有NaCl型结构,即具有O2-离子的面心立方结构。问: (1)若其离子半径Mg=0.066nm,=0.140nm,则其原子堆积密度 为多少? (2)如果=0.41,则原子堆积密度是否改变? 3、已知液态纯镍在1.013×105 Pa(1大气压),过冷度为319 K时发生均匀形核,设临界晶核半径为1nm,纯镍熔点为1726 K,熔化热ΔHm= 18075J/mol,摩尔体积Vs=6.6cm3/mol,试计算纯镍的液-固界面能和临 界形核功。 4、图示为Pb-Sn-Bi相图投影图。问: (1)写出合金Q(wBi=0.7,wSn=0.2)凝固过程及室温组织; (2)计算合金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西工大数字集成电路实验报告_实验2反相器(上)代码

1. 2. 计算出这个电路的V OH V OL 及V IH V IL 。(计算可先排除速度饱和 的可能) V in =0时,V OH =2.5V V in=2.5时,假设NMOS 工作在临界饱和区: A I V R I v V V V A I V V L W K I D out L D T in out D T in D 61142`1073.55.207.243.05.21039.7)(2/--?=?+=?????=-=-=?=?-?=这样的话根据 D D I I <1,器件实际工作在线性区 ?????????=+=--=v V V R I V V V V L W K I in OL L D OL OL T in D 5.25.2]2)[(2` 6`10115-?=K 将, 5.0/5.1=L W ,43.0=T V 代入kohm R L 75= 解得: =OL V 0.04633V

由图得:V OH =2.5V, V OL =0.0356V. 当out in V V =时,NMOS 工作在饱和区 ?????+=-?=out L D T in D V R I V V L W K I 5.2)(2/2` 反相器阈值电压===out in M V V V 0.7932 此时 -6.8978)43.0(875.255.2,)43.0(9375.125.22=--== --=in Vin Vout in out V d d g V V ???????=--==+=0.5458||0.9082||g V V V V g V V V M OH M IL M M IH

西工大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2015

西工大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2015 一、判断题(10分)[对者画√,错者画× ] 1、对心曲柄滑块机构都具有急回特性。( )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与节圆相等。( ) 3、当两直齿圆柱齿轮的安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时,为保证无侧隙啮合,应采用正传动。( ) 4、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的速度有有限量突变时,存在柔性冲击。( ) 5、用飞轮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时,可将机械的速度波动调为零。( ) 6、动平衡的转子一定满足静平衡条件。( ) 7、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压力角大于端面压力角。( ) 8、加工负变位齿轮时,齿条刀具的分度线应向远离轮坯的方向移动。( ) 9、在链四杆机构中,固定最短杆的邻边可得曲柄摇杆机构。( ) 10、平底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常数。( ) 二、填空题(10分)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面八杆机构共有-_________瞬心。 3、渐开线齿廓上最大压力角在-________圆上。 4、当行程速比系数K=1.5时,机构的极位夹角q=-__________。 5、举出两种可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偏置滚子(尖顶)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表达式tga=______。 7、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状与哪些参数有关?_____________。 8、机械中安装飞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9、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__________。

10、在连杆机构中处于死点位置的g=__________;a=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分) 1、为了实现定传动比传动,对齿轮轮廓曲线有什么要求? 2、计算机构自由度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3、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有哪些步骤? 4、链四杆机构中存在双曲柄的条件是什么? 5、机构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四个等效量有哪些?分别是根据何种原理求得? 【参考答案】 一、1.×;2.×;3.√;4.×;5.×;6.√;7.×;8.×;9.×;10.√。 二、1、机构的自由度数=机构的原动件数。 2、28。 3、齿顶。 4、。 5、槽轮机构、棘轮机构。 6、tga=。 7、m、Z、a。 8、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 9、。 10、 三、1、齿廓在任意位置接触时,其啮合点的法线与中心线的交点必为一定点。 2、复合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 3、1)正确区分基本轮系;2)列出所区分出来的各基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3) 找相关条件,即找出各基本轮系之间的联系条件;4)联立方程式求解未知量。 4、当“最短杆长度加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固定最短 杆,可得双曲柄机构。 5、等效力矩,等效力,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等效力矩和等效力是根据机械中 瞬时功率相等的原则求得的,而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是根据机械中瞬时动能相等的原则求得的。

西工大材料科学基础0413年真题

西北工业大学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 卷) 试题编号:832 说 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第 1 页 共 2 页 一、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1.请简述间隙固溶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异同点? 2.请简述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临界晶核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形成临界晶核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4.有哪些因素影响形成非晶态金属?为什么? 5.合金强化途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二、计算作图题(共60分,每小题12分) 1.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并绘图表示出来。 2.氧化镁(MgO )具有NaCl 型结构,即具有O2-离子的面心立方结构。问: 1)若其离子半径 +2Mg r =,-2O r =,则其原子堆积密度为多少? 2)如果+2Mg r /-2O r =,则原子堆积密度是否改变? 3.已知液态纯镍在×105 Pa (1大气压),过冷度为319 K 时发生均匀形核, 设临界晶核半径为1nm ,纯镍熔点为1726 K ,熔化热ΔHm=18075J/mol , 摩尔体积Vs =mol ,试计算纯镍的液-固界面能和临界形核功。 4.有一钢丝(直径为1mm )包复一层铜(总直径为2mm )。若已知钢的屈服强 度σst =280MPa ,弹性模量Est =205GPa ,铜的σCu =140MPa ,弹性模量E Cu =110GPa 。问: 1)如果该复合材料受到拉力,何种材料先屈服? 2)在不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该材料能承受的最大拉伸载荷是多少? 3)该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多少? 三、综合分析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 1.某面心立方晶体的可动滑移系为]101[ )111(、 。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题答案

1. 有关晶面及晶向附图2.1所示。 2. 见附图2.2所示。 3. {100}=(100)十(010)+(001),共3个等价面。 {110}=(110)十(101)+(101)+(011)+(011)+(110),共6个等价面。

{111}=(111)+(111)+(111)+(111),共4个等价面。 )121()112()112()211()112()121( ) 211()121()211()211()121()112(}112{+++++++++++= 共12个等价面。 4. 单位晶胞的体积为V Cu =0.14 nm 3(或1.4×10-28m 3) 5. (1)0.088 nm ;(2)0.100 nm 。 6. Cu 原子的线密度为2.77×106个原子/mm 。 Fe 原子的线密度为3.50×106个原子/mm 。 7. 1.6l ×l013个原子/mm 2;1.14X1013个原子/mm 2;1.86×1013个原子/mm 2。 8. (1) 5.29×1028个矽原子/m 3; (2) 0.33。 9. 9. 0.4×10-18/个原子。 10. 1.06×1014倍。 11. (1) 这种看法不正确。在位错环运动移出晶体后,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相对移动的距离是由其柏氏矢量决定的。位错环的柏氏矢量为b ,故其相对滑移了一个b 的距离。 (2) A'B'为右螺型位错,C'D'为左螺型位错;B'C'为正刃型位错,D'A'为负刃型位错。位错运动移出晶体后滑移方向及滑移量如附图2.3所示。 12. (1)应沿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施加一切应力τ0,的方向应与de 位 错线平行。 (2)在上述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线de 将向左(或右)移动,即沿着与位错线de 垂直的方向(且在滑移面上)移动。在位错线沿滑移面旋转360°后,在晶体表面沿柏氏矢量方向产生宽度为一个b 的台阶。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西工大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西工大版)

第一章 前面有一点不一样,总体还行~~~ 1-1.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为零件选材时应考虑哪些主要要求? 解: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钢(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铸钢),铸铁,有色金属(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工程塑料。 为零件选材时应考虑的主要要求: 1.使用方面的要求: 1)零件所受载荷的大小性质,以及应力状态,2)零件的工作条件, 3)对零件尺寸及重量的限制, 4)零件的重要程度, 5)其他特殊要求。 2.工艺方面的要求。 3.经济方面的要求。 1-2.试说明下列材料牌号的意义:Q235,45,40Cr,65Mn,ZG230-450,HT200,ZcuSn1 0P1,LC4. 解:Q235是指当这种材料的厚度(或直径)≤16mm时的屈服值不低于235Mpa。

45是指该种钢的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四十五。 40Cr是指该种钢的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四十并且含有平均质量分数低于1.5%的Cr元素。 65Mn是指该种钢的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六十五并且含有平均质量分数低于1.5%的Mn 元素。 ZG230-450表明该材料为铸钢,并且屈服点为230,抗拉强度为450. HT200表明该材料为灰铸铁,并且材料的最小抗拉强度值为200Mpa. ZCuSn10P1铸造用的含10%Sn、1%P其余为铜元素的合金。 LC4表示铝硅系超硬铝。 1-6.标准化在机械设计中有何重要意义? 解: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减轻设计工作量,便于零部件的互换和组织专业化的大生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简化了设计方法,缩短了设计时间,加快了设计进程,具有先进性、规范性和实用性,遵照标准可避免或减少由于个人经验不足而出现的偏差。

西工大材料学院2008年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及答案

西北工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 卷) 试题编号:832 说 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第 1 页 共 3 页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固态下,无相变的金属,如果不重熔,能否细化晶粒?如何实现? 2. 固体中有哪些常见的相结构? 3. 何谓平衡结晶?何谓非平衡结晶? 4. 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扩散第一 定律? 5. 何为织构?包括哪几类? 6. 什么是成分过冷?如何影响固溶体生长形态? 二、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请分别写出FCC 、BCC 和HCP 晶体的密排面、密排方向,并计算密排面间距和密排方 向上原子间距。 2. 请绘出面心立方点阵晶胞,并在晶胞中绘出(110)晶面;再以(110)晶面平行于纸面, 绘出(110)晶面原子剖面图,并在其上标出[001],,晶向。 3. 已知H70黄铜在400℃时完成再结晶需要1小时,而在390℃下完成再结晶需2小时,请计算在420℃下完成再结晶需要多长时间? 4. 一个FCC 晶体在方向在2MPa 正应力下屈服,已测得开动的滑移系是, 请确定使该滑移系开动的分切应力τ。 三、综合分析题(30分) 1. 请根据Fe-Fe 3C 相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 请分析2.0wt.%C 合金平衡状态下的结晶过程,并说明室温下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 2) 请分析2.0wt.%C 合金在较快冷却,即不平衡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结晶过程,并说 明室温下组织会发生什么变化。 3) 假设将一无限长纯铁棒置于930℃渗碳气氛下长期保温,碳原子仅由棒顶端渗入(如 图所示),试分析并标出930℃ 和 缓冷至室温时的组织分布情况。(绘制在答题纸上) 2. 图示Cu-Cd 二元相图全图及其400℃~600 ℃范围的局部放大:(13分) ]231[]011)[111(防护 C 930℃ 室温

西工大19春《电路分析基础》在线作业【标准】

(判断题)1: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稳态分析有2个步骤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和叠加出最后结果。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2: 用相量对正玄电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称为相量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3: 一个实际的电压源可以用一个电阻和一个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组合来做为它的模型,称为电压源模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4: 将耦合电感两个线圈的同名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称为反向并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5: 凡随时间变化并带有信息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称为信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6: 向外部有两个引出端且两端上的电流为同一电流,这样的两端构成的电路称为一端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7: 耦合电感元件是指批次靠近放置且认为电阻为零的两个线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8: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记为KCL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9: 滤波器只允许某一频率的电信号通过。 A: 错误

满分: (判断题)10: 叠加定理是指线性电路中所有独立电源同时作用在每一个之路所产生的响应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响应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11: 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的两端所产生的感应电压,称为互感电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12: 当所有独立电源都同时扩大N倍时,每个支路电流和电压也都随之扩大N倍,称为线性电路的齐次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13: 滤波器只在通信工程领域内有所应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14: 用来变换电压的电器就是变压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15: 等效电源定理包括电压源等效(戴维南定理),和电流源等效(诺顿定理)两个定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16: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有电流、电位、电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判断题)17: 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电功率。 A: 错误

2005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基础 及答案

2005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 试题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8 分,共40 分) 1. 请简述二元合金结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热力学条件ΔG < 0 结构条件:r > r* 能量条件:A > ΔG max 成分条件 2. 同素异晶转变和再结晶转变都是以形核长大方式进行的,请问两者之间有何差别? 答:同素异晶转变是相变过程,该过程的某一热力学量的倒数出现不连续;再结晶转变只是晶粒的重新形成,不是相变过程。 3. 两位错发生交割时产生的扭折和割阶有何区别? 答:位错的交割属于位错与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其结果是在对方位错线上产生一个大小和方向等于其柏氏矢量的弯折,此弯折即被称为扭折或割阶。扭折是指交割后产生的弯折在原滑移面上,对位错的运动不产生影响,容易消失;割阶是不在原滑移面上的弯折,对位错的滑移有影响。 4. 请简述扩散的微观机制有哪些?影响扩散的因素又有哪些? 答:置换机制:包括空位机制和直接换位与环形换位机制,其中空位机制是主要机制,直接换位与环形换位机制需要的激活能很高,只有在高温时才能出现。 间隙机制:包括间隙机制和填隙机制,其中间隙机制是主要机制。 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温度约高,扩散速度约快);晶体结构与类型(包括致密度、固溶度、各向异性等);晶体缺陷;化学成分(包括浓度、第三组元等) 5. 请简述回复的机制及其驱动力。

答:低温机制:空位的消失 中温机制:对应位错的滑移(重排、消失) 高温机制:对应多边化(位错的滑移+攀移) 驱动力:冷变形过程中的存储能(主要是点阵畸变能) 二、计算、作图题:(共60 分,每小题12 分) 1. 在面心立方晶体中,分别画出、和、,指出哪些是滑移面、滑移方向,并就图中情况分析它们能否构成滑移系?若外力方向为[001] ,请问哪些滑移系可以开动? 2. 请判定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若能够进行,请在晶胞图上做出矢量图。 ( 1 ) 几何条件: ,满足几何条件 能量条件: 满足能量条件,反应可以进行。

西工大16秋《电路分析基础》在线作业

奥鹏17春西工大16秋《电路分析基础》在线作业 一、判断题(共4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正弦激励在零状态电路中产生的响应称为正弦响应。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耦合电感的串联有两种方式——顺接和反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由线性时不变无源元件,线性受控源和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线性时不变电路,也称线性定常电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去耦就是指的去耦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滤波器只允许某一频率的电信号通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滤波器只有底通和高通两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的两端所产生的感应电压,称为互感电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叠加定理能用来计算电路功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网孔法适用于立体电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1. 叠加定理是指线性电路中所有独立电源同时作用在每一个之路所产生的响应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响应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2. 用相量对正玄电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称为相量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3. 无源三端电路只有一种即三角形电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4. 若加在各个颠倒两端的电压为同一电压,则称为并联。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是关于使含源线性阻抗单口网络向可变电阻负载传输最大功率的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6. 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电功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7. 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称为定常电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8.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稳态分析有2个步骤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和叠加出最后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9. 用导线在某种材料做成的芯子上绕成的螺旋管称为电感线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