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认识

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认识
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认识

对西部大开发的几点认识

李恩生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东、西部在经济发展上存有较大差距,2000年不少沿海城市年人均GDP都已超过3000美元(深圳、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广州等),而云南省年人均GDP仅约570美元(昆明市为1500美元)。因此一方面在西部地区应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带有一定高科技含量的特色经济,努力缩小这一差距,但另一方面也应冷静地看到缩小这一差距需有一个过程,决不是几年就可以办到的,更不应以牺牲环境、生态和资源为代价而追求一时的“繁荣”或“政绩”。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之美称,特有的气候条件使拥有的生物资源物种名列全国第一。由于历史原因和“大跃进”、“十年浩劫”,致使森林覆盖率由1957年的38%降至25%左右。国家去年开始实行的禁伐天然林的政策正是出于对子孙后代长远利益负责、对长江母亲河不再重蹈黄河复辙这一惨重历史教训而制定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尽管对上游林区的经济在短期内会有一定影响,但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且国家已制定“天保”工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必要的补偿。当地也正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和改伐木为育林等以逐步开拓和改善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但也有少数人抱有急于脱贫的心理,置国家政策方针于不顾,采取明显违背国家法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办法发展当地经济。如最近国际上发现紫杉醇具有较显著的抗癌、防癌疗效,有人就不顾后果地乱伐天然紫杉林(紫杉林只有在极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需40-50年才能成林);再如由于国际上某些有色金属价格较坚挺(如锌、锡等),也有人出于短期利益而采用“选择性开采”——实际上是在整个矿体、甚至矿段内只采富矿即掠夺式开采,一时土法小冶炼厂遍及各地。(硫化矿需脱硫后才能进一步冶炼提纯,由于无力承担回收硫制酸的资金和技术,致使二氧化硫烟雾弥漫,酸性水乱流严重污染环境,导致周围植物群落遭受毁火性损失;氧化矿虽不需焙烧脱硫,但对品级要求较高,为了一时的效益只能专采富矿,以致破环整个矿体甚至矿段而留下大量采空区并形成严重安全隐患而无法再进行工业化开采。一般现代化工业的采、选、炼资源总回收率可达55--65%,而土法冶炼再加上掠夺式的开采最多只有15--20%)。由于矿产资源是无法再生的,如再蔓延下去不仅违反“矿产资源法”,明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不但破坏了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就更无从谈起。

生态系统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花大力气需几十年才能恢复(甚至根本无法恢复),要影响几代人的正常生活。如高原明珠——滇池自六十年代末“围海造田”、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年未加处理的排放,原有渔业资源已几近枯竭。近年虽经大力抢救,全流域的工业废水已做到达标排放,耗资近30亿元,但因生活污水尚未全面处理达标,农田施用的氮、磷肥经雨水冲人滇池后,水质仍然未明显好转(基本上是富营养化的四类,部份五类水质)。且滇池无常流水注入,完全依靠天然降雨,若无新水源补充,虽然也可将治理达标后的工业和生活污水不再排人滇池而排至下游河道,但因水量平衡和生态系统人为地改变,几十年后滇池水位将进一步下降,面积将会缩小,可能引起生态和环境的重大变化。

我国西部除少数地区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沿河西走廊至中亚的古丝绸之路上像古楼兰国的遗址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荒漠、戈壁、沙漠和缺水是制约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南方如桂西,黔西、滇东南喀斯特岩溶地区的石漠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与美国西部的情况完全不同(西部有太平洋沿岸出海口,除西南一隅如科罗拉多、亚利桑纳、新墨西哥等州有部份缺水荒漠外,其余皆为宜农、宜林、宜牧的平原、山地和大草原等),因此不能照搬别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的发展模式,应按照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开发道路,以求做到生态、人口、环境与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而不顾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去迎合少数人的“快速致富”甚至“暴富”的心理。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和执法力度,尽快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的教育、文化和科技知识水平,使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深入扎根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时特别需要请有关生态、环境、农林、水利、地质、气象、地理、冰川、沙漠……等专业的专家会同相关产业及经济方面的专家反复论证,力求能达到科学、合理和更经济的开发效果。

二、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自己优势的特色经济发展目标

西部各地区之间情况不尽相同,除少数地区(如陕西关中地区和成渝线)外科教水平相对也较低,但总体上看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只是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还必须有其他条件配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优势,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目标,以避免地区间的趋同性,以达到各地区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不可能也无必要改革开放后再在各地区建成“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七十年代曾出现过)。

云南省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拥有的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原则,制定出带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支柱产业群体。

云南拥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包括寒、温、亚热和热带在内的立体气候条件),宜于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栖息、生长,生物资源物种居全国之冠,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发展生物创新工程依赖的基础,云南省山川秀丽、地处云岭之南,境内横断山脉延绵、森林茂密、河流众多,既有低纬度的雪山、草原、也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温泉和寺庙遍及全省,还有世界上罕见的怒江大峡谷(两岸从4000多米海拔的雪山沿山坡而下依次出现各种气候带的植物群落直到河谷底芒的热带植物,在峡谷内就是一个拥各种气候带的天然植物园),除汉族外还居住生活着勤劳朴实的25个兄弟民族,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云南还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美称,有色金属品种齐全,储量丰富,保有平衡表内的金属储量名列全国前矛(铅、锌、富铁矿、锡、铜、镍等),磷资源也极为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已具有相当基础,科研院所较多,已拥有一批骨干力量。

云南地处高原,境内河流多,落差大,可供利用开发的水能资源位居全国第三,与其他省区相比,还具有梯级开发优势。有淹没农田面积小、搬迁人口少、单位容量造价较低的特点(装机600MW以上水电站仅4000-7500元/KW),开发水电不仅可实现“西电东送”,甚至“云电外送”(至泰国、缅甸等国)。还因水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节省大量矿物(不可再生)能源并可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而改善环境,因此还具有良好的环境、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也可带动高电耗工业的发展(如电钮、铁合金、烧碱等)。

云南曾是南方丝绸之路古道,又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国接壤,是通向东南业和南亚最近的陆路五道。随着东南亚联盟各国的发展,我国与东南亚名国的交往联系将更为广泛,云南将处在最近的有牙位置。

正是基于对以上优势的科学分析,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冒亚和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发展目标。具体产业上则另在巩固提高现有烟草、糖、茶的基础上,再形成生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业、磷化工和有色金属罗重点的矿业,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等支柱产业为此又涉及到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人口控制、资金筹措、财税及金融卑各方面的问题。而咨询业(不仅仅是工程咨询业)则需围绕中心议题,尽早作好项目前期工作,按照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要求,切实作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及时提出建议,力求能做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大力气提出一批可供选择的备选项目,以便进行对比、分析、筛选,为下一步实施作好充分准备。

三、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毋庸置疑,新世纪是一个充满科技创新的时代,过去的二十世纪已创造出自人类历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科技奇迹,以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将更会大放异彩,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将会创造出比上世纪更为辉煌的业绩。

西部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当然也不能置身于这一发展潮流之外,需要认真落实和加强科教兴国的方针,应与沿海发达地区广泛合作或通过与国外交流,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努力缩短现有的差距,以赶上时代的步伐。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任何事物发展都不可能是绝对平衡的。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水平(除个别地区外)普遍低于沿海地区,20岁以上年龄段人口受过高等教育(含成人高教等各种形式高教)的比例仅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9%,而印度已达7.5%)。原有产业多数也以农产品加工、能源、原料及一般加工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占的比例较低。(如云南1999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及销售额只占工业总产值及其收入的3.5%,远低于深圳、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西部除陕西关中、四川成都、重庆市等少数地区拥有门类较齐全的科研院所(含国防军工业)和较多的重点高等院校以外,其余地区科技人员的比例较小,门类也较缺。虽也不乏实力较雄厚的某些科目、门类的院所,但总体上不配套,实力也相对较弱,特别是人们的观念需要改变,思想上还应进一步开放,且需有一套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从事研发工作所必需的环境,因此对西部多数地区而言,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不宜盲目地进行攀比,一味追求高科技产业的比例,各地的情况不同,起点和现有水平也各异,不宜采用一个标准进行衡量。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家都在力求创新,都在发展,所谓“后发制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齐头并进。宜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或少为)的方针,结合自己的优势,努力发展符合实际又有市场前途的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一定各地都大干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除外),非要在近期内赶上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比例已占工业产品总收入的40%以上,其中信息产业约占其中的72-75%)、北京和上海不可,以免再重复前几年各地出现的蜂拥而上彩电、VCD生产线的现象。云南省就是根据生物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以天然药物为重点的现代化医药和绿色保健食品、花卉、香料和林产品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为手段改造传统产业两手并举的方针作为近中期的发展目标。传统产业特别是农林产品加工、原材料、能源和加工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占有的比例较高,容纳的劳动力较多,这种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改变。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采用现代高科技加以改造、升级,开发新产品,以达到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消耗和加强

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在改造传统产业上高新技术也大有用武之地,目前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消耗大、效率低和浪费资源的传统行业小型企业的任务还相当繁重,需花大力气改造、提高和进行整顿。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棉、毛纺织业)在西部原料产地(如西北地区)也需大力整顿、调整,技术起点一定要高,产品需符合世界需求时尚,也有大量的技术更新内容。再如开发新材料(金属、塑料等)和新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装备……等同样也都需要较高的科技含量,因此不能把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对立或分割开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西部地区更是如此,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也离不开以分子生物学及基因为主导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拥有生物(含微生物)资源优势只是开发创新的基础条件之一,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研发手段和环境,同样也需要进行国内外的广泛科技合作,不是仅靠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就能奏效的。

四、整个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需经几代人努力才能见效的渐进过程,但有部分地段则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鉴于我国西部地区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就整个西部地区大开发而言是一个庞大的世纪型系统工程,需花费几十年和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渐进过程。纵观国外的发展过程(如美国自十九世纪南北战争结束后历时半个世纪才初具规模,自到上世纪二战后才形成较完整的开发格局;巴西自迁都开始自上世纪末也才初具规模;更不用讲前苏联对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开发因种种原因迄今仍未见显著效果)也大都如此。因此就西部大开发的全局讲,既应抓住大开发的有利时机,锲而不舍地努力,适时做好西部开发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应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可能在一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已有明显改观,但与东部地区和大开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按中央的部署,今后在一定时期内西部地区仍需花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完善交通、现代化信息手段、能源、水利等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即使对硬件投资相对较少,西部又拥有的优势旅游资源而言,也需要努力进行配套,妥善解决硬、软环境的协调发展,认真进行论证分析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否则一些地区的中然人文和历史景点也未必能承受得起一拥而来的旅游大军的冲击。

笔者很同意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陈文晖同志的一些观点,对西部地区的某些条件较好,已有一定的基础,智力优势相对较明显(如陕西关中平原、四川成渝地区),社会经济发育较良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在西部地区有举足轻重并起带动作用的地段,可利用已有的优势条件,再配合相应的方针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可率先开发,并向周边地带加强示范和幅射作用,带动一片地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能在相对较短的期间内实现预期目标,这类地段是西部大

开发中第一层次的先期开发重点。

第二层次的重点则以西部各省、区的中心城市为依托,以连接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城市的交通干线为轴线,实现“点轴式”的开发模式,如甘肃兰州——武威、天水地段(即黄河上游地区)、西南攀西——六盘水地段、云南滇中——滇池西——大理东——曲靖南——个旧的地段、陕北神木——榆林——延安富煤及天然气地段、新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塔里木油气田地段。可在一段时期内集中力量以中心城市作为发展重点,逐步再扩散到沿交通干道为轴线的各中小城市。

在西部开发中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巩固边境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既无论是从民族聚居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巩固边防,还是从加强对外开放来看均具有重大意义。尽管西部地区的口岸都是陆路通道,交易额和近期发挥的经贸作用还不及沿海口岸,但从长远看决不能低估其作用。最近东盟国家和亚洲开发银行已将湄公河(澜沧江)流域开发和泛东南亚铁路、昆明至曼谷高等级公路等项目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我国已声明愿积极参与该项建设内容。与新疆相似,云南与周边国家也有较悠久的交往历史,经济上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互补性,历史上曾留有较多的通商口岸,对外开放的条件是其他内陆省区无法比拟的。虽然周边的东南亚各国除新、马、泰外,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潜力较大,也都在进行经济改革。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对新疆和云南这两个口岸较多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省区应作为特殊战略重点地区对待,不仅是出于一两个省区特殊开发条件的考虑,也是符合我国友好外交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作者单位:昆明兴滇技术经济咨询公司)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7月5日至6日,中央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西部大开发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刻阐述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同时,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指明了西部大开发的方向。 重要经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 总体战略定位: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位置,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指导思想: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

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可概括为“上三个大台阶”,即:今后10年,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初步规划到2015年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上),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到2020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要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水利建设规划,推进油气管道和电网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是坚持为民谋利,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目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四是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完整版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安康地区计划局(2000年7月) 在世纪之交,全国进入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夺势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安康加快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给合安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市场需求预测、资源开发潜力和经济发展要求,特提出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纲要。 一、安康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独特地位和市场条件 (一)优势条件和独特地位 安康地处我国西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特殊气候、地理、地貌造就的三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模式。依据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相对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从陕西、西北和西部的全局看,我区立体性的气候,多样性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顺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1、安康是西北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是西部多样性生物、矿产资源的密集区。全区汇集各类经济植物3000多种,树种2000多种,药源种类1300多种,动物430余种,是陕西及西北重要的林特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大宗的茧丝、生

漆、茶叶、烤烟、药材、木材在全省及西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资源加工产品如丝绸、绞股蓝总甙、葛根素、薯蓣皂素药品、精制茶、魔芋和富硒食品在西部、全国及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全区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32种,其中汞、锑、铅、锌、黄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水泥灰岩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这些资源大多数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市场前景看好的资源。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极具开发潜力。 2、安康是陕西乃至西北独有的水资源密集区。全区年总水量252亿立方米,人均自产径流量3964立方米,是全省的2.6倍,全国的1.5倍。汉江水质好,流量大,为国家和陕西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汉江干流和九条支流水能蕴藏量469万千瓦,可开发量263万千瓦。规划的汉江梯级开发共7座电站,6座在安康境内。已建成安康、石泉两座,装机98.5万千瓦。在水资源短缺的大西北和极度缺水的陕西,宝贵的水资源优势,不仅是大开发的“瓶颈”性资源,也是建立水产业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时由于秦巴汉水形成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更具开发潜力。水资源的开发是安康、陕西大开发的关键、潜力和希望所在。 3、安康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东西南北大开发的区位承接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构成了安康便捷的立体交通。西康、阳安、襄渝三条电气化铁路交汇安康,贯穿区内7个县市,2000年完成阳安线扩能,襄渝铁路扩能即将开工,316、210两条国道横贯境内,区内“三横六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汉江航运规划最大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安康港是西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扩建后的安康机场复通西安航线。随着西康铁路建成通车,阳安、襄渝铁路扩能,西安—安康—重庆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汉江航道开发整治,安康连接东西、沟

毛概 关于西部大开发

毛概讲演提示手稿 演讲主题:“三个代表”指导思想下的西部大开发 ——两座城的故事 PPT-1 选题说明西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 PPT-2 西部大开发所涉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越往西所涉及的地区发展难度越大开发进程也相对缓慢【沿海和内地均衡的发展是战略目的,成都-西安-西宁】

PPT-3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原副总理现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那一年我是三年级】 PPT-4 "西部大开发西安大发展" 【讲演者自述】: 2000年院子的大门口的黑板上写着“西安大发展”的标语。由此思考:怎么发展?如何发展?发展什么? 如果说2000年这一句宣传口号的标语背后所孕育的当时西安市政府领导的决心,以及老百姓的期盼那么2010年西安提出了“重回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 【简述】

PPT-5 骅看到的10年 ●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 1999年,西安的生产总值仅为577.29亿元,到2008年,生产总值已达2190.04亿元,翻了近两番。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安经济更是以年均13.7%的速度递增,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生产总值连续8年保持了13%以上的速度。 洗澡(公共澡堂、凭洗澡票)米面油(凭票)生活质量提高(房子大了、手机不再稀奇、电脑家家都有、有车一族不再是大老总的代名词) ●注重与周边地区合作,生产资料共享加快陕西省的整体综合提高/市区交通有效缓解 改变西安人所有命运的宏伟计划:向西--两大古城的交融--西咸一体化(西咸新区)、向东渭河---泾渭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与航空基地、南部人文科技区、中国内陆构建新的经济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继京津冀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州经济区)环城路、二环路、三环路的贯通,城区中心主要道路的拓宽修建、背街小巷的全面改造有效地缓解了市区的交通紧张。地铁开通贯穿东西南北。 ●社保逐渐完善,基础设施更加人性化 2005年,西安启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到2007年实现了全覆盖。2007年,西安启动实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摘要: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而人文环境的建设将是这个宏伟战略的重点和基础,也是一个难点。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人文精神缺席的西部大开发可能会落入乌托邦计划。西部大开发的难题在于“人、自然、经济”三元关系的问题,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精神需要普及化、大众化,这就需要创新教育体制,开辟社会化教育渠道。只有把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文环境建设问题处理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人环境;意义 正文: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我国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国家提出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

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在总体规划下,今年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大工程,继而循序渐进,遵循经济规律实施,避免一哄而起。 本文的“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总体的表现。从整体意义上说,人文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人文环境状况是控制西部大开发深入持久发展的瓶颈,人文环境的建设是西部开发工程大厦的社会地基也是其拱心石。把人文环境建设摆到基础性地位上来,有广泛的依据,也有其重要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中人文环境建设的历史意义 我们应当从历史实践出发,尊重历史的必然性,始终遵守历史统一的原则。从中西历史比较来看,没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创造的人文环境,就很难培植出西方近化自然科学和近代社会文化转型;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1600年-1900年之间中国却变得大大落后于西欧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停留在过去人文观念上无所事事、缺乏创新。处于中西盛衰消长之际的明代是关键时期。当时人文新陈状况如何呢?明代思想家中王阳明的影响最为著名,但他与同时代的西方人文主义大师比起来显得未免寡浅。明朝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个性化、异端化倾向颇重的思想家,但他们的思想种子最终的结局象当时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样不能形成气候。因此传教士传到中国的科学、西学终究未能很快地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森林。两相对照,我们可以说没有人文精神创新的引导及其肥沃士壤,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如果我们漠视进步的人文精神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规律,西部大开发就将步入实践的误区。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

第四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新疆是西部开发的一部分,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该区是热点省区,与生活、时事联系密切(如:西气东输等。) (3)该区独特的位置导致气候、地貌、经济部门等有独特之处,有助于 培养“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 2、本节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内在联系 3、教学目标(以新课标要求为依据)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新疆干旱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2)认识到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根据资料分析问题,提取有用地理 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教学重点、难点:(1)干旱的特点及绿洲农业 (2)西气东输及其意义 5 、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方法: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过程探究化 三、学法指导:

1、读图分析法: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初步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2、合作探究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3、动手实践活动: (1)亲自动手绘图,直观感知地理事物的分布. (2)根据学情,提供相关网站,启发学生利用上网等活动,拓展知识, 提高能力。 四、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从以下五个板块展开: 我说新疆—谈认识,说感触 我来活动—学位置,看地形 我来探究—看现象,析影响 我来关注—找优势,谋发展 我在思索—寻问题,求长远 同学们: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了,请问大家有没有外出旅游呀?没有呀,不要紧,老师现在就带大家去旅游,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游览的时候要认真,游完之后要积极发言,能做到吗? 播放视频:新疆系列风光。 我们刚刚游览的是哪里呀?新疆,这里既美丽又神奇,为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我说新疆:谈认识、说感触 结合刚才的游览,你能告诉大家说起新疆,你都想到了什么? 干旱、瓜果多。。。。。。

西部大开发

论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设施问题 10经济学(1)班D1******* 戴丹 摘要: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事实证明,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它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基础设施的薄弱便是很重要和严峻的一项。此次,本论文便是来探讨这一项内容,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期早日解决它,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关键字: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解决措施 前言 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以及国内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正是由此而来。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众人对它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相对落后的西部经济带去了一股迅速发展的势头。因而随着又一个五年计划的过去,此次“十二五”规划也定下了西部大开发的下一个目标,即: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体制机制较为健全、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发展相对协调、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使之成为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的战略高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区、服务全国的内陆边境国际区域合作区和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的地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此次,借着“十二五”规划的东风,本论文就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设施薄弱一项粗鄙地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表达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 正文 西部大开发是党在国家现有情况下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政策。而事实证明,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社会事业进展顺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仍以资源开采和

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背景资料: 1.中国西部是指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被称为“10+2+2”。面积为 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人口3.64亿,占全国的28.6%;国内生产总值18245亿元,占全国17.1%。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疆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2.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很大。改革开放以来,面貌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相对落后。1988年邓小平针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一个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1999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三年来,经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有了一个良好开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建设等大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教和人才开发力度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 3.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有利于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稳定。 4、2002年10月11日国务院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朱镕基总理在会上强调指出,西部大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西部大开发扎扎实实推向前进。 5.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在十年内有突破性进展。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培养用好人才。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改善投资环境。西部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在提出西部大开发任务的同时,十六大对东部和中部也分别提出了新的要求。还对一些特殊地区,如东北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考点 1、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2、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3、西部大开发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 4、西部地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5、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青年学生应如何做。 初二: 1、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说明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2、“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和“基本国情”知识,说明西部地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关于西部的资料

关于西部的资料 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以及内蒙古、广西、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从地理来看,西部指西南、西北地区,不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由于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随着西部大开发计划的提出,这个地理概念渐渐明晰。按西部大开发计划概定以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协调的范围,西部由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3个自治州构成。"10+2+2"是西部地区最新定义。其土地面积约69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目前有人口约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 (1)和东部相对应的地方。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在这里。例如中国西部,是世界上最大,范围最广的,它在世界上排第一。 (2)特指中国西部地区。中国按东西方向可以划分为东部和西部或东、中、西三个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包括中国的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除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等少数精华部分外,其余地区人口较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

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多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其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 %,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7%,但开发利用尚不足1%。其矿产资源的储量十分可观,西部地区的煤炭占全国的60%,石油占45%,天然气占53%。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 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较大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如此之长的陆地边境线,无疑为西部地区发展边境贸易展现了诱人的前景,有历史上穿越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曾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一条通道,也有用汗水和智慧修建的天路——青藏铁路。今日的西部地区定然会伴随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日益繁荣,再现辉煌。 西部不仅有许多历史文化,还有美丽的大草原,如今也因为这些美丽的景色,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被世界称赞,获得不少的荣誉。西部开发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

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摘要】西部大开发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也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它 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西部乃至全国的民族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 积极的影响。本文围绕这一主题来论证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所 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民族、经济 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动因问题: 第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另一方面,西部巨额的社会需要与因购买力极低而导致的极有限的市场需求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南地区产品的内销。因此,不论是为了东部的再发展,还是为了缩小差距使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必须进行西部大开发。 第二,社会原因。一方面西部的社会秩序开始不稳定,另一方面西部人大批涌入东部,给东部的社会稳定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于是在经济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文明的极大差异。所以必须让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富起来。 第三,环境原因。经研究,人们发现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西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恶化的原因在于过度开发。过度开发的原因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科技不发达。西部老百姓只有通过对自然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大规模的初级开发来获取利益,既没有能带来收益,而且是环境更加恶化。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民族地区(指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774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4293元提高到2008年的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地理因素,初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重要性。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形分布特点,学会用简图表示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 “三山夹两盆”、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是本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征,形成本区高山、荒漠、山地牧场及绿洲等自然景观。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 如何从“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和绿洲”图中获取新疆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及绿洲在干旱地区的作用,并迁移到整个西部地区,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问题。 教学方法

地理图像导学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学生搜集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资料 教师:新疆挂图、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有哪些呢? 学生:《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 教师: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回合,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大战铁扇公主,他们交战的地点在哪呢? 学生:火焰山。(出示火焰山幻灯片) 教师:火焰山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呢? 学生: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神秘的新疆。 (讲授新课) 一、高山荒漠和绿洲 1、位置、面积、人口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并在新疆所在的位置闪烁。学生活动:读图描述新疆在全国的位置。 阅读地图册P28,说出新疆的面积、人口和民族特点。 学生归纳: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西部大开发资料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边州):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城市面积编辑 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5%。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已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决策历程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两年多来,青藏铁路公司投入4800多万元用于高原铁路卫生保障工作,实现了“职工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患病旅客得到及时救治”的卫生保障目标。 青藏铁路公司有关负责人李力介绍说,结合青藏铁路在高原运营的特点,青藏铁路公司严格实施进出藏旅客《健康申报卡》制度,把不适宜高原旅行的旅客劝阻在车下。在车站和列车上配备了相应的医疗设施和应急预案,由列车工作人员组成的卫生小组可以为出现高原反应的旅客及时提供医疗咨询和救助;建立起覆盖全线的医疗体系,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协调机构,确保患病旅客得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 到最及时的医疗救助。 据了解,在配备有供氧装置的进藏列车上,车内氧气浓度可达23%到25%,完全能够满足旅客高原旅行对氧气的需求。(完)从西部地区“十大工程”,到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从西气东输,到西电东送工程的稳步实施;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机场建设,到铁路、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从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西部大开发——这一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正在广大西部地区扎扎实实地推进。 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工。2002年实现了西藏拉萨与青海西宁之间的连接。这条铁路长达1963 公里,最高海拔5072米。青藏铁路将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而成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 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同时也成为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电东送”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云南宝峰至罗平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于2000 年11 月8 日同时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开工建设。此前,对“西电东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庆万州至三峡电站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和云南宣威火电厂也开工建设。“十五”期间,从贵州、云南、广西和三峡将向广东输电1000 万千瓦。 “西气东输”开始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会

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目录 一、西部大开发简介 (2) (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2)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3) (三)西部大开发的突出成绩 (4) (四)关于做好2012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举措 (5)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5) (一)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决策依据 (6)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6) 2.产业布局的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6) 3.产业梯度发展理论 (6) 4.可持续发展理论 (6) 5.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 (6) 6.先富与共富理论 (6) (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确立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依据 (7) 1.西部大开发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 (7) 2.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7) (三)“大推进”理论成为大规模开发西部的重要理论依据 (7) (四)城市化理论和发展极理论成为西部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 (7) 三、展望 (7)

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反差也日益突出。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和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它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实现我国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突出成绩理论依据展望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the contrast of the east-w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ur government put forword and start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is to promote coordinat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consolidating border defense, to realize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words: The develoment of the western,Strategic significanc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Theoretical basis,Outlook. 一、西部大开发简介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以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国务院和中央19个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以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2] (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上,邓小平

关于西部大开发论文西部大开发 论文

32 〉〉〉短 信政研前沿 栏目主持/黄莎莎 邮箱/suosha@https://www.360docs.net/doc/84971861.html, 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协办 当代贵州 2010年11月上 第21期 今年7月,中央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重大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指出:“我们正处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开端,即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端,我省面临着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最近,省委召开十届十次全体(扩大)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因地制宜地作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省应突出抢抓西部大开发新机遇,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新机遇,为加快发展夯实基础。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提高,提出要加快构建西部地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此,我省应力争在快速铁路、高速公路、解决工程性缺水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上获得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实现贵州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快推进贵阳通往全国七小时快铁交通圈建设,抓紧落实近期铁道部与我省签署的总投资达3990亿元的部省纪要,部省纪要确定的29个 铁路建设项目实施后,将使贵州成为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的重要节点,并进一步强化我省在西部地区重要出海通道的地位。加快贵阳机场扩建工程和支线机场的建设步伐,加速推进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形成覆盖全省的立体交通网络,从而有效破解我省发展瓶颈。在水利建设方面,结合国家实施的贵州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系统谋划、科学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省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滋黔”一期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推进贵州现代水利体系建设。 二要抓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新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央要求,要在西部地区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作出了推进西南石漠化防治区等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继续推进贵州毕节试验区建设等部署。我省既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同时也是西南石漠化防治区的重点区域,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当前,应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 我省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利用贵州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争创生态环境新优势。 三要抓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央强调,要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我省在气候、能源、矿产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为我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来巨大生机与活力。当前,我省应把握良机,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充分整合资源,着力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贵州经济加快增长。充分发挥我省能源、军工等传统优势,在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 ■ 文/省委政研室课题办 抢抓西部大开发新机遇 推进贵州更好更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省应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扶贫开发、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七个重要机遇,推进贵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剑河县已建成沼气近1万口,年产沼气170万立方米,保护森林资源1900公 顷,沼气使用户年可节支增收1200元。(剑河县政府办公室 夏永忠)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我国西部占了国土三分之二的面积,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最多的地区,因而,其在我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如前主席胡锦涛所说,西部地区繁荣、发展、稳定,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实行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有着极其深远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跛足前行,西部大部分的国土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区域经济的理论告诉我们,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经济的总体发展效应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否则低水平的地区将会制约高水平的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从而制约全国的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事实上,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极大障碍,既制约了全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进程,又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整体统一性,对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极为不利。因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提高西部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变潜在的消费需求为巨大的有效需求,以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增强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进而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其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把西部地区具有的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投资成本低廉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利于振兴西部地区经济,更重要的是,它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我国西部地区与周边十多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聚居的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造成我国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地区,东西之间贫富差距异 常之大、社会公平目标被损失太多。这种极不平衡的状态,会引起落后地区人民强烈不满情绪,激化民族矛盾,很容易演化为严重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问题乃至中国整个战略上失衡。东西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无疑已动摇了我国的稳定性目标,这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严峻现实。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国家应当把解决东西部地区差距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观调控措施逐渐缩小这种差距,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 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告别贫困,实现各民族 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只有这样才能让西部各民族都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整体利益和每个民族利益的一致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从自身获得的实惠中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进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巩固和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稳定。 总而言之,西部大开发加快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急切要求。

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云南省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若干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对外对内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的情况与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为了进一步改善、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我省的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参与云南的开发和建设,实现我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确定的三大战略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 (一)进一步改善我省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动力,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从我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实际出发,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改善政务管理,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条件,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推出更加有吸引力的项目,使云南省成为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二、最大限度地放宽对外来投资的各种限制 (二)外来投资企业在云南省投资的领域和行业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范围外不受限制。允许外来投资企业(指在云南省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侨投资企业和省外来滇投资企业。下同) 对云南珍稀生物资源进行培育性开发;充分用好国土资源部授权云南省的试点政策,鼓励外来投资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采和加工;鼓励利用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外来投资企业投资服务贸易领域,包括进出口贸易、商业零售、信息、金融、保险、旅游、运输、律师、会计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其中,属于国家允许在沿海地区进行利用外资试点的,云南省可参照进行试点。 (三)外来投资者在云南省投资设立企业的条件、经营地域和持股比例不受限制。放宽外来投资者(指省外和境外的企业和个人,下同)进入种植业、水利、基础设施、制药、矿业、商业零售、旅游等领域设立企业的条件;外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限,由合资各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商定;外来投资者以专利和高新技术进行投资,其所占股份比例可适当放宽;外来投资企业在云南省内跨地域依法开展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