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医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摘要】目前,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中使用广泛,为了使其在临床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细菌耐药性。
对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
方法:从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300张处方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使用率、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三百份处方中抗菌药物120张,占4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70例,占23.3%。
略高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频率较高,无指征用药等。
【关键词】儿科处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64-011、资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0月1号—2011年12月31号儿科门诊处方,共56428张,从中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共计300张处方。
对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种类、使用频率、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300份处方中男180名,占60%,女120名,占40%。
上呼吸道感染111占37%,支气管炎38例,占12.67%,其中抗菌药物处方共计120张,占40%,抗菌药物品总共7类,20种详见表一、表二。
用药合理性统计:本次儿科处方调查显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3、讨论我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率为40%,略高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由于随机调查样本数量有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但为今后儿科门诊处方进一步调查提供借鉴。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
其中β—内酰胺类主要以一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跟三代头孢菌素为主。
一代头孢使用中疾病主要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由于免疫功能底下,消化系统紊乱,呼吸道未发育完全,易反复引发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但以病毒为多见,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1],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头孢羟氨苄抗菌谱包含上诉疾病抗菌谱,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症病例。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目的对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儿科门诊部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的处方3 500张,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
结果 3 500张处方中,2 850张含有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81.43%;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分别为43.40%、33.01%;静脉滴注给药比例为41.58%,口服与注射联合给药比例为35.10%;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比例最高,达到了65.16%。
结论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主,同时静脉滴注给药的比例过高,单联用药比例较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较为明显,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标签: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the pediatric clinic. Methods 3 500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and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rveyed. Results In the 3 500 pieces of prescription,there were 2 850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including the antibacterials,accounting for 81.43%,and the use ratio of cynnematin and penicillin antibacterials was respectively 43.40% and 33.01%,and the intravenous drip administration ratio was 41.58%,and combined oral administration and injection was 35.10%,and the two-drugs medication ratio was the highest,reaching 65.16%. Conclusion The use rate of antibacterials in the pediatric clinic in our hospital is higher,and the cephalosporins and penicillins are the main,and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overhigh ratio of intravenous drip administration,lower ratio of single-drug and irrational medication.[Key words] Pediatric clinic;Antibacterials;Use survey據统计,全球每年约有上千万儿童死亡,其中2/3死于药物使用不当。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给 药 途 径 、 用 、 用 情 况 。 儿 平 均 年 龄 为 2 .个 月 。 单 联 患 98 2 结 果
2 1 抗 菌药 物 应 用情 况 . 由表 l 以 看 出 , 菌 药 物 使 用 率 为 5 . % , 中抗 菌 药 单 用 可 抗混 悬 液 等 为 主 , 些 药 物 疗 效 确 切 、 菌广 谱 、 这 抗
3 1 抗 菌药 应用 率 .
用为主 , 虽这 种 联 用 方式 对 敏 感 菌和 耐 药 菌起 到一 个 双 管齐 下的
作 用 , 起 点 较 高 。 不 仅 增 加 了药 物 的 不 良反 应 , 且 增 加 了患 但 这 而 者 的 经济 负 担 , 同时 还 可造 成 后 期 治 疗 的 困难 和 耐 药 菌的 传 播 。 另
适 合 患 儿 口味 。
3 2 抗 菌 药联 用 分析 .
联 用 抗 菌药 物 处方 占抗 菌药 物 处方 的 5 . % , 于单 用 抗 菌药 26 高
处 方 , 有 遵 循 可 用 1 药物 治 疗 就 不 用 2 药物 治 疗 的 原 则 [ 由 没 种 种 1 ] 。 表 2 示 以 p一内酰 胺 类 和 p 所 一内酰 胺 类 加 酶 抑制 剂 复 合 制 剂 的联
表1儿科门诊含抗菌药物处方统计情况[ ( ] 例 %)
表 2采 用静 滴 给药 方 式抗 菌 药联 用 统计
点 , 许 多 药 物 极 为 敏 感 , 应 用 不 当 则会 后 患 无 穷 , 对 若 因此 , 理 合 有 效 地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是 儿 科 用 药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常 见 问题 。 1 临床 资料 随 机 抽 取 本 院 儿 科 门 诊 2 0 年 每 个 季 度 中 每 个 月 连 续 3 处 09 d 方 , 计 5 3 张 , 录 患 儿 年 龄 , 计 处 方 中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比例 、 共 42 记 统
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王国俊;罗宏丽;曾秘【摘要】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the children patients with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943 pediatric outpatients with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a 3A hospital and performed the statistical survey on the rate with antimicrobial drugs use, drug administration modes, drug categories and combination us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Results The rate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us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75.36% in 0-6 months, 80. 36% in 6-12 months, 73. 89% in 1 -2 years,77. 50% in 2-3 years,92. 86% in 3-7 years and 86. 72% above 7 years,average 83. 03%.The drug administration modes were oral administration 91. 44% ), intramuscular administration( 2. 55% )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6. 00% ). The drug categories were mainly cephalosporins(74. 71% ) and penicillins(20. 05% ). The two-drug combination use rate was 10. 34%. Conclusion The antimicrobial drugs should be rationally used i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ccording to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ituation of pediatric outpatients.%目的促进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随机调查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43例,调查统计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给药方式、药物类别、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各年龄段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0~6个月为75.36%,6~12个月为80.36%,1~2岁为73.89%,2~3岁为77.50%,3~7岁为92.86%,7岁以上为86.72%,平均83.03%;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占91.44%,肌肉注射给药占2.55%,静脉注射给药占6.00%;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多为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头孢类占74.71%,青霉素类占20.05%;二联用药率为10.34%.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应注意根据患儿生理病理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2(021)016【总页数】2页(P64-65)【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调查分析【作者】王国俊;罗宏丽;曾秘【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R978上呼吸道感染为小儿常见疾病,约占儿科门诊患儿的60%以上,90%的病原是病毒[1]。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卫生领域出现了耐药性增加的现象。
因此,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
本文将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希望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我院儿科门诊的记录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约占总使用药物的三分之一。
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呋辛和青霉素V钾。
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治疗药物,而且很多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敏感性检测。
总体来看,我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相应水平,且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
二、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分析1. 对细菌感染的误诊很多患者因为对病情不了解,往往会将症状简单的归结为细菌感染。
实际上,很多疾病都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流行性感冒、急性喉炎等,这些疾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刺激细菌株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加剧医疗卫生领域的耐药性问题。
2. 按照经验治疗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许多医生会凭借经验或者惯用的方法来选择抗菌药物。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不了解患者的病情,使用药物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抗菌药物自行购买一些家长为了便捷或者觉得便宜,在没有医生建议或者处方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这种使用抗菌药物的方式非常不可取,因为很多抗菌药物都是属于处方药,对患者需求量与用量的掌握度也很难掌握,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副作用。
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措施1.临床医生需要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应该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各种疾病和疾病的识别能力。
根据临床实践情况,及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要严格执行用药指导,出示处方,进行要求的敏感变异性检测等。
2. 加强宣传增强患者对细菌感染和抗菌药拥堵的认识。
告诉患者抗菌药物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细菌感染。
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范本模板】

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摘要]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
方法抽查2013年该院门诊处方5500张,评价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抽查的5500张处方中,门诊应用抗菌药物使用处方108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19。
6%;使用品种主要以头孢类为主,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抗真菌类。
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不合理、无指征用药情况等,应继续加强督导检查.[关键词]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4—0110—03近年来,抗菌药物误用或滥用日益严重,细菌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死亡率逐渐升高[1]。
因此,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显得刻不容缓。
为评价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文对某三甲医院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分析,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资料,供业内同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某三甲医院2013年门诊药房药品使用情况,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抽查门诊处方5500张,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
1.2 方法通过该院药品管理系统调取2013年门诊药房药品使用金额、抗菌药金额;抽查5500张处方,汇总处方金额和抗菌药物使用的品名、规格、类别、用法、不合理用药等信息。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参考文献评价标准[3],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2 结果2013年该院门诊药房药品使用总金额为3130万元,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为308.8万元,占9.87%。
每张处方平均金额101.59元,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08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19。
6%(1080/5500).门诊药房使用前10位的抗菌药物金额为201万元,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65.09%(210。
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分析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分析抗生素作为治疗儿科常见病的重要药物,其合理应用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康复效果和医疗质量。
本文基于对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为了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情况,我们根据每日门诊流水号调查了2019年1月至12月儿科门诊每日的抗生素处方情况,并据此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分析1.抗生素的使用率调查结果显示,儿科门诊中抗生素的使用率约为20%。
其中,使用频率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
这三种药物合计占所有使用抗生素处方的80%以上。
2.常见疾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统计发现,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是我院儿科门诊中常见的疾病。
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疾病中常规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95%、81%、72%。
其中,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也是最常用的药物。
3.合理用药情况合理用药指使用抗生素时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病史等多种因素作出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注意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使用时机等。
但我们的调查发现,有近20%的抗生素处方并没有完全符合合理用药标准。
三、改进意见1.加强药师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抗生素的使用集中在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
因此,我们应加强药师的参与,以指导医生合理选药和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2.加强病原学检测对疑似感染患者可以进行病原学检测,以确诊病原体和其耐药性,为个性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儿童的免疫预防,尽可能避免感染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3.加强病史记录记录患者的个人病史和用药史,以便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抗生素在儿童用药中的特殊性质,注重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儿童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四、结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抗菌药物在儿科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8年1~12月每月儿科处方500张,共6 000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6 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3 642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0.7%,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68张,不合理使用率为1.87%。
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存在着不合理使用现象,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和培训,促进合理用药。
标签: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抗菌药物是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可以治疗由细菌、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普遍、数量大、范围广、存在着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1]。
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8年1~12月每月儿科处方500张,共6 000张,统计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量、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情况,并进行讨论分析。
2 结果2.1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给药途径6 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3 64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7%。
其中静脉给药1 176张,肌肉注射62张,口服给药2 396张,外用8张。
2.2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3 642张处方中,单一用抗菌药物2 970张,双联用抗菌药物处方665张,三联用抗菌药物处方7张,未见三联以上联用情况。
2.3 抗菌药物品种使用情况3 642张处方中,口服给药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头孢克肟颗粒、乙酰麦迪霉素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丙烯颗粒、阿奇霉素颗粒;注射给药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头孢曲松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阿奇霉素。
2.4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在3 64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使用有68张,占1.8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三级医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三级医院2011年11月份门诊儿科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该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份儿科门诊处方1000张,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共302张,占统计处方的30.2%,多数只用一种抗菌药物。
使用频率较多的为头孢类抗菌药物。
结论该院门诊儿科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应发挥自身作用,确保儿童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关键词】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合理用药;门诊儿科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殊性,较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因此,儿童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更应该谨慎。
的使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医院临床医生和管理者及社会公众的关注。
分析儿童这一特殊人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使儿童用药趋于安全、有效、合理,对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调取该院门诊儿科2011年11月份全部处方8752张。
1.2采样方法总处方数除以所需抽取的样本数1000张,得8.752,得数取整为8,每隔8张处方抽取一张作为样本,以此类推,直至抽足所需样本数为止。
1.3调查方法以抗菌药物监测网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表》作为调查表进行统计。
并对其中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评价[1]。
2结果
2.1处方情况抽查的1000张处方中,处方用药总品种数为2361;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为363;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为419;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为302;处方总金额为86274.5元;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金额为2684
3.7元;每张抗菌药物处方平均金额为126.55元;通用名品种使用率为100%;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处方数为7;此次抽查率为11.43%。
2.2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在302张抗菌药物处方数中,单用抗菌药物处方数:267张,占抗菌药处方的88.41%;二联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35张,占抗菌药处方的11.59%;没有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处方。
处方中选用了包括口服、注射共16个品种的抗菌药物。
使用频度较高的为:头孢克肟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和琥乙红霉素颗粒。
3分析讨论
3.1宏观指标该院儿科门诊注射剂处方的百分率已达42.9%,处于较高的水平。
抗菌药物使用注射剂的情况与此近似。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为30.2%,高于《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中“儿童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5%”,说明该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就高。
抗菌药物的总金额抗菌药物的总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比率达31.11%,同样处于较高的水平。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平均金额(126.55元)大于处方平均金额(86.27元),说明抗细菌感染治疗费用会高于其他疾病。
3.2应用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中,临床诊断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发热原因待查”,可能与季节存在一定的关系。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原因待查”并非一定为细菌感染所致,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是用来区分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的很好的方法[2]。
3.3药物选择处方中为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
使用最多的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其属于第
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及耐青霉素酶等特点,口服剂型也是其在儿科门诊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在症状较重的患儿中使用较多,其广谱、耐酶是使用的主要原因。
琥乙红霉素颗粒及阿奇霉素,也被广泛使用。
由于其在呼吸道中分别浓度较高,对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典型病原体有效,被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磷霉素多用于儿童肠炎,其疗效也是被认可的[3]。
但存在一天一次给药及5岁以下小儿使用的现象。
一天一次给药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并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磷霉素说明书中“5岁以下小儿应禁用”,其通过干扰钙磷代谢来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
以上现象,药师应予以警惕,并与医生及时沟通。
3.4联用情况多见于:阿奇霉素注射液+头孢克肟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琥乙红霉素颗粒。
属于繁殖期杀菌加快效抑菌剂联用,有发生拮抗的可能,但临床认为效果良好[4]。
建议间隔给药,避免两种药物的达峰时间重叠以减少拮抗的可能。
3.5其它处方中,溶媒种类选择及溶媒量未见不合理。
用法用量中,“制霉菌素外用”说明书中无此类用法,属超说明书用药。
而制霉菌素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皮炎,在临床中早已广泛存在[5]。
迫于制霉菌素无外用剂型限制,且费用低廉,此种用法暂无替代方案,但应依据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管理予以备案。
4结论
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问题:①抗菌药物使用率高;②治疗费用较高;③用法用量存在不合理现象;④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隐患。
儿童正处于人生的起点,一旦出现严重的用药不良事件,就有可能影响其成长,甚至影响其一生。
药师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对患者或家属的用药教育,确保儿童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永信.儿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原则[J].儿科药学杂志,2008,4(14):3-5.
[2]魏建威,等.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C反应蛋白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66-2467.
[3]鲍福全,张俊荣.磷霉素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82.
[4]戴云,林秋荣.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儿童肺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8):963.
[5]欧阳锦华,等.炉甘石洗剂与制霉菌素治疗老年肛周皮炎[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460-2462.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