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试题整理汇编(基础学习知识题)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整理汇编(基础学习知识题)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整理汇编(基础学习知识题)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比较《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

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

3.“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答: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山之.僧智仙也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谁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晦明.变化者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四.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饮少辄.醉: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乐:④射者中,弈.者胜:

20.下面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22.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

23.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五.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 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妙手回春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1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蔚然: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1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六.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指法训练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颓然乎其间.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而不知人之.乐/妾之.美我者,畏我也8.填空。(4分)

⑴选文①中写夏季之景的句子是(1分)

⑵选文②写到了“滁人游”等四种情况。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它三种情况,且与“滁人游”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①滁人游②③④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10.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3分)

答:

七.[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

(2)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4分)

17.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九.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j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掇:(duō)拾取,采取。(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临于泉上者()(2)遂书以名.其亭焉()(1)有亭翼然

..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译文:

17.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2分)

十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饮少辄醉。辄: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

20.翻译下面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21、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十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文:

6.第①段描写山间不同时间的景色,表现作者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

十四.(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选自《醉翁亭记》)

18.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每题1分,共4分)

(1)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

..

(3)日出而林霏开.:

(4)佳木秀.而繁阴:

19.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甲) (乙)

20.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

(2)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

21.(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3分)

答:

十六.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3.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负者歌于途负:②杂然前陈者陈:

③觥筹交错觥:④山肴野蔌蔌: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十七.

8、本文作者欧阳修是代的文学家。(1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0、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2分)

1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

1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十八.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云归.而岩穴暝.

提携④觥.筹交错

③伛偻

..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18、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答:

十九.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壑:(2)意: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二十.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环:(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3)野芳发而幽香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

8.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醉翁亭”等景物。(2分)

9.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答:

二十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D);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

(A) (B) (C) (D)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暝:②临溪而渔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陈: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文: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答:

二十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答: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

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二十四.(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

二十六.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暝:

(2)佳木秀而繁阴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二十七、(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林泉高致》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译:

9.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2)

10.(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答:

二十八.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2)野芳发.而幽香

(3)朝而往,暮.而归(4)弈者.胜

18、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

三十.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白发()(2)醉翁之.意()

(1)苍颜

..

(3)树林阴翳

()(4)述以.文者()

..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12.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

三十一.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觥筹交错交错: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

8.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