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一)
叶片泵工作原理及应用

(3)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 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
图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压油口 2-转子 3-定子 4-叶片 5—吸油口
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单作用泵的结构特点: (4)改变转子和定子间的偏心 距,可以改变泵的排量。故单 作用叶片泵都是变量泵。
图3.3.2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1-变量活塞 2-调节弹簧 3-压力调节螺钉 4-流量调节螺钉
3.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
当F<Ft,定子处于左极 限位置,偏心距最大,泵输
出流量最大。当泵的出口压
力p增大,定子将向着使偏
心减小的右方向移动。设位
移为x,则弹簧弹力增加到
Ft=k(x+x0).当弹簧弹力与 液压力平衡时,定子和转子
2 改善叶片受力状况 (1) 字母叶片方式 (2) 双叶片方式 (3) 柱销叶片方式
图3.3.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片泵
1-定子 2-压油口 3-转子 4-叶片 5-吸油口
(三).排量与流量计算
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为
Vp
2B(R
r)[(R
r)
SZ
cos
]
式中,R,r-分别为定子圆弧部分的长短半径 θ-叶片的倾角 S-叶片的厚度
(三).排量与流量计算 双作用叶片泵的实际流量为
q
2
三、提高叶片泵工作压力的方法
为了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可靠接触,形成密封容 积,使泵正常工作,叶片根部一般通以压力油。
当叶片处于排油区时,其顶部受高压作用,叶片靠 离心力被甩出贴向定子内表面;当处于吸油区时,顶部 为吸油压力,根部为排油压力,这一压差使叶片以很大 的压力压向定子内表面。随着运行,这一压差增大,加 速了定子内表面吸油区的磨损。
叶片泵的原理与应用

叶片泵的原理与应用1. 叶片泵的定义叶片泵是一种能够通过旋转叶片的工作原理来产生流体运动并实现液体输送的设备。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家庭领域。
2.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主要由泵体、叶片和驱动装置组成。
当驱动装置启动时,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泵体,使叶片旋转。
当叶片旋转时,叶片与泵体之间形成一系列封闭的工作腔,在叶片的作用下,这些工作腔逐渐扩大并将液体吸入腔内。
随着叶片的旋转,腔内的液体被迫排出并向出口输送。
3. 叶片泵的特点•高效率: 叶片泵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可以实现高效能的液体输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调节性: 叶片泵的流量可以通过调整驱动装置的转速来实现精确控制,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
•用途广泛: 叶片泵可以用于输送各种液体,例如水、石油、化学品等,适用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和建筑领域。
4. 叶片泵的应用领域4.1 工业领域•化工: 叶片泵可以用于输送各种化工介质,例如酸、碱、溶剂等。
•制药: 叶片泵在制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输送药液、溶液等。
•食品: 叶片泵可以输送食品原料、添加剂等。
4.2 农业领域•灌溉: 叶片泵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水源。
•浇灌: 叶片泵可以用于温室、花坛等地的浇灌任务,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4.3 建筑领域•排水: 叶片泵可以用于建筑工地的排水任务,保持工地的干燥。
•供水: 叶片泵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供水,满足生活和使用的需求。
5. 叶片泵的优缺点5.1 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携带;•通过旋转叶片的工作原理,实现高效液体输送;•输出流量可调控,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5.2 缺点•叶片泵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部件;•对液体的粘度和清洁度要求较高,不能输送粘稠或有颗粒物的液体。
6. 叶片泵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洗泵体、叶片和进出口管道,确保流体通畅;•检查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定期更换泵体密封件和润滑油,确保其正常密封和润滑。
新版叶片泵工作原理和构造详细介绍

泵壳一般铸成蜗壳形,其 过水部分要求有良好旳水 力条件。泵壳顶上设有充 水和放气旳螺孔,以便在 水泵起动前用来充水及排 走泵壳内旳空气。
三、泵 壳
四、减漏环 (密封环)
❖ 叶轮吸入口旳外圆 与泵壳内壁旳接缝 处存在一种转动接 缝,轻易发生水旳 回流。产生容积损 失。
减漏环
减漏环
五、轴封装置
❖ 泵轴穿出泵壳时,在轴与壳之间存在着间 隙,如不采用措施,间隙处就会有泄漏。 当间隙处旳液体压力不小于大气压力(如单 吸式离心泵)时,泵壳内旳高压水就会经过 此间隙向外大量泄漏;当间隙处旳液体压 力为真空(如双吸式离心泵)时,则大气就 会从间隙处漏入泵内,从而降低泵旳吸水 性能。为此,需在轴与壳之间旳间隙处设 置密封装置,称之为轴封。目前,应用较 多旳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
❖ 叶片式水泵中:
1、离心泵旳特点小流量、高扬程。 2、轴流泵旳特点大流量、低扬程。 3、混流泵旳特点界于离心泵和轴流 泵之间。
第二章 叶片式水泵
❖ 叶片式水泵定义:是依托叶轮旳高速旋转以完毕 其能量旳转换。
❖ 叶片式水泵分类:根据叶轮出水旳水流方向可将 叶片式水泵分为径向流、轴向流和斜向流3种;
S型图
离心泵旳构成
❖ 以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旳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为例阐明 : ❖ 离心泵旳构成主要有:叶轮、泵轴、泵壳、泵座、轴封装
置、减漏环、轴承座、联轴器、轴向力平衡装置。
单 级 单 吸 卧 式 离 心 泵 基 本 构 造
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
1一叶轮,2一泵轴;3一键,4一泵壳,5一泵座‘6一灌水孔,7一放水孔:8一接真 空表孔,9一接压力表孔,10一泄水孔,1l一填料盒,12一减漏环,13一轴
第一章 叶片式泵旳工作原理与构造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上的叶片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泵的进口吸入,然后通过旋转的叶轮将液体推到泵的出口。
下面将详细介绍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 泵的进口:
当叶片泵开始工作时,液体首先通过泵的进口进入泵体。
进口通常设计为较大的管道,以便能够容纳大量的液体。
液体进入泵体后,首先进入泵体的箭筒部分。
2. 叶轮的旋转:
泵体内部有一个旋转的叶轮,叶轮通常由多个叶片组成,叶轮通过电动机或其他动力源直接驱动旋转。
当叶轮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推动液体向外推进。
3. 离心力的作用:
由于叶轮的旋转,液体被迅速推出叶轮,叶轮上的叶片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向外推送。
液体在叶轮和泵体之间形成高速旋转的涡流,涡流的速度随着离心力的增加而增大。
4. 出口的压力:
离心力将液体推到泵的出口处,液体在叶轮和出口之间经历了压力增加的过程。
液体在叶轮和出口之间形成高压区域,压力使得液体能够克服阻力,将液体顺利输送到泵的出口。
总结: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泵
的进口吸入,然后通过压力推送到泵的出口。
这一过程中,离心力起到关键作用,液体的流动受到离心力的控制。
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液体的压力逐渐增加,使得液体能够顺利流动并克服阻力。
这种工作原理使叶片泵成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液体输送设备。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一)

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一)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什么是变量叶片泵变量叶片泵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和机械领域的液压泵,它能够通过改变叶片的位置来改变泵的流量。
这种泵通常由电动机、泵体和可变叶片组成。
工作原理概述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于液压力的平衡。
当电动机启动时,泵体内的叶片开始旋转,从而产生一个负压区域。
此时,液体被吸入泵体,并向前推进。
具体工作过程1. 吸入过程•叶片开始旋转,创建一个负压区域。
•负压区域吸引液体进入泵体。
•进入泵体的液体在叶片的推动下向前流动。
2. 推进过程•叶片的位置和角度会改变。
•叶片向外推移,增加泵体腔的容积。
•容积的增加会导致液体被迫推入泵体的输出管道和液压系统。
3. 流动控制•叶片的位置和角度决定了泵体的容积,进而决定了泵的流量。
•进一步改变叶片的位置可以调整泵的流量。
•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可以控制叶片的位置,从而达到流量的变化。
优点和应用•变量叶片泵具有调节灵活、高效节能的特点。
•可变叶片泵被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控制、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
•其优势在于提供了精确的流量控制能力,节约了能源和材料的使用。
结论变量叶片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液压泵,通过改变叶片的位置来调节流量。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液压力的平衡,通过叶片的旋转和移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推进。
变量叶片泵由于其调节灵活、高效节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控制和机械领域。
(以上为虚拟助手自动生成的文章,仅供参考)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什么是变量叶片泵?变量叶片泵是一种液压泵,通过改变叶片的位置来调节输出流量的泵。
它由电动机、泵体和可变叶片组成。
变量叶片泵被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控制、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
工作原理详解1. 吸入过程•当电动机启动时,泵体内的叶片开始旋转,创建一个负压区域。
•负压区域吸引液体进入泵体。
•进入泵体的液体在叶片的推动下向前流动。
2. 推进过程•叶片的位置和角度会改变,通过改变叶片位置可以调整泵体的容积。
•叶片向外推移,增加泵体腔的容积。
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 工作原理:
叶片泵是一种旋转式正位移泵,它通过叶片在泵腔内做旋转运动,将介质从进口端吸入,并在旋转过程中将介质压缩并从出口端排出,实现输送作用。
2. 主要组成部件:
- 泵体:泵体内有一个偏心的环形泵腔,用于容纳叶片和转子。
- 转子:安装在偏心轴上,带动叶片旋转。
- 叶片:由多个薄板叶片组成,叶片在转子上可以做径向滑动运动,并随转子旋转而在泵腔内做往复运动。
- 轴承:支撑和引导转子的旋转运动。
3. 结构特点:
- 无阀门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 容积效率高,输出流量平稳。
- 可输送各种介质,包括清洁液体、污浊液体和气体。
- 受温度、压力和介质的影响较小,适用范围广。
- 易于维护和检修,只需更换叶片即可。
4. 应用领域:
叶片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食品、制药等行业,用于输送各种液体和气体介质。
同时也可用于液压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等领域。
泵和泵站叶片式水泵

叶片泵定义及分类根据
叶片泵:依托叶轮高速旋转完毕能量旳转换,叶片
形状不同,水流受到质量力不同,水流流出叶轮 旳方向不同。
叶片式泵旳分类:
径向流
离心泵
轴向流
轴流泵
斜向流
混流泵
离心力 轴向升力 离心力+轴向升力
2.1 离心泵旳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
2.1.1 3个例子 ⑴在雨天,旋转雨伞,水滴沿伞边切线方向飞出,旋转旳雨 伞结水滴以能量,旋转旳离心力把雨滴甩走,如图所示。
单级双吸 离心泵
20——吸入口直径,in
20Sh-6A Sh——单级双吸离心泵
6——比转速旳1/10
2.4 离心泵旳基本方程式
叶轮中液体旳流动情况 α2
W2β2
⑴相对速度W;圆周速度(牵连速度) u;绝对速度C ⑵C与u旳夹角α; C与W旳夹角β(出水角)
离心泵叶片形状
(a) 后弯式 (b)径向式
水泵种类 型号举例 型号阐明
备注
单级单吸 IS100-65离心泵 200
IS——单级单吸离心泵 100——吸入口直径,mm 65——排出口直径,mm 200——叶轮直径,mm
IS: 国际 原则
离 心 泵
S——单级双吸离心泵 S500-59A 500——吸入口直径,mm
59——水泵扬程
A——第一次切削
4、泵座: 1)泵座上有与底板或基础固定用旳法兰孔。 2)泵壳顶上设有充水和放气旳螺孔,以便在泵起动前充水及排 走泵壳内旳空气。 3)在泵吸水和压水锥管旳法兰上,开设有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 旳测压螺孔。 4)在泵壳旳底部设有放水螺孔,在泵停车检修时用来放空积水。 5)在泵座旳横向槽底开设有泄水螺孔,以便随时排走由填料盒 内流出旳渗漏水滴。全部这些螺孔,假如在泵运动中临时无用 时,能够用带螺纹旳丝堵(又叫“闷头”)栓紧。
叶片泵简介

吸入口 排出口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一、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原理演示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一、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 二次。双作用叶片泵与单作用叶片 泵相比,其流量均匀性好,转子体 所受径向液压力基本平衡。双作用 叶片泵一般为定量泵;单作用叶片 泵一般为变量泵。
----防吸排口沟通 ----防吸排口沟通
• 定子圆弧段圆心角≥配油盘封油区夹角 定子圆弧段圆心角 配油盘封油区夹角ε 配油盘封油区夹角 ----以免产生困油现象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二、 叶片泵的结构
三角槽的作用
在配油盘的排出 口的封油区进入端的 边缘处--让工作空 间从封油区逐渐进入 排出区时使其逐渐与 排油口相通,避免压 力急增,造成液体冲 击和噪音。
β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二、 叶片泵的结构
双作用泵 1)叶片槽前倾角 10~14° 1)叶片槽前倾角θ(10~14°) 2)叶片后倒角 2)叶片后倒角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二、 叶片泵的结构
单作用泵 1)叶片槽后倾角(20~30°) 2)叶片后倒角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二、 叶片泵的结构
压力角β:定子对叶片作用力方 压力角 向与叶片伸缩方向之间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定子具有圆柱形内表面,转子表面也为圆柱形,但定子与转 子间有偏心距。 叶片安装在转子槽内,并可在槽内滑动,当转子旋转时,在离心 力的作用下叶片被甩出,使其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 子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空间。
特点: 定子和转子偏心 定子内曲线是圆 配油盘有二个月牙形 窗口。 叶片靠离心力伸出
三、双作用叶片泵
1.结构组成
由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 盘及端盖组成。其中转子与 定子同心安装。定子内表面 近似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由 8段曲线组成,包括两段长 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 和四段过渡曲线。 这8段圆弧将转子与定子之 间的密封空间分割成了8个 部分,分别为2段长圆弧封 油区,2段短圆弧封油区,2 段过渡圆弧压油区及2段过 渡圆弧吸油区。
2.叶片泵的分类 根据叶片泵在工作时转子转动一圈完成吸,压油的次数的不同, 分为单作用式叶片泵和双作用式叶片泵。
单作用式叶片泵多用于变量泵,工作压力最大为7.0Mpa 双作用式叶片泵均用于定量泵,工作压力最大为7.0Mpa,结构改 进的高压叶片泵最高压力可达16~21Mpa。
二、单作用式叶片泵
1.结构 单作用叶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吸油过程:转子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泵的右侧,叶片在离心 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增大,从吸油口 吸油。 压油过程:在泵的左部,叶片被定子的内壁被压入转子槽内, 工作空间逐渐减小,油压升高,油液从压油口压出。
所以,单作用叶片泵在旋转一周完成吸压油一次。
3.结构特点 (1)单作用叶片泵配有配油盘,其左右两个月牙形的窗口为吸油 窗口与压油窗口,在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将吸 压油腔隔开。 (2)单作用叶片泵是有流量脉动的,其叶片数越多,流量脉动越 小,又因为奇数叶片的泵的脉动率要比偶数的低,所以单作用 叶片泵的叶片数为奇数,一般为13-15片。
2.工作原理
吸油过程:当转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 间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叶片外伸,密封空间的 容积增大。吸入油液。 压油过程:当从大圆弧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叶 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转子槽内,密封空间容积减小,将油液 从压油口压出。 由于双作用式叶片泵有两个吸油和压油腔,所以旋转一周,能 完成吸压油各两次;同时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各自的位置 时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式叶 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
(3) 改变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偏心距即可改变流量。偏心距越大, 泵排出油的流量就越大;若偏心反向,即吸油和压油方向相 反。
(4) 由于在压油腔一侧的叶片顶端受压力油作用,将叶片压向 转子槽内,为使叶片与定子内表面可靠接触,一般在叶片底 部通过沟槽与压油腔相通,此时叶片顶部和底部同时受压力 油的作用,方向相反,相互抵消。所以叶片只依靠离心力作 用定在定子内表面。即可解决定子内圆严重磨损的问题。 (5) 由于左右腔的油压不等,转子受径向不平衡力的作用,所 以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不用于高压系统中。
第三节 叶片泵(一) 教学内容 掌握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理解单作用式叶片泵的特点 掌握双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一、叶片泵概述
1.叶片泵的特点: (1)叶片泵因其工作压力较 高且流量脉动小,工作平稳, 噪声较小,广泛应用于机械制 造中的专用机床,自动线等中 低压液压系统。 (2)结构复杂,吸油特性不 太好,对油污的污染较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