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控制要点研究

合集下载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以甘肃省某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为例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以甘肃省某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为例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以甘肃省某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为例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增加。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甘肃省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

堆石混凝土重力坝项目位于甘肃省的一个山区,主要目的是解决附近农田的灌溉和生活用水问题。

项目需要修建一座高度为30米的重力坝,坝长200米。

在施工中,我们采用了自密实堆石混凝土的技术去建造这座坝。

首先,我们利用大型挖掘机对坝址进行开挖和平整。

然后,在坝址上设置了逐层开挖的人工平台,以提供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通行条件。

在坝址上进行基坑开挖后,我们进行了地下水的排水处理,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坝基的处理。

在坝基处理中,我们采用了清除砂砾和软黏土,并进行了泥质土地表的加固。

在坝基处理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了坝体的施工。

为了保证坝体的稳定性,我们采用了自密实堆石混凝土的技术。

首先,在坝基上铺设了0.1米厚的细石垫层,以增加坝体的稳定性。

然后,我们通过大型的塔吊将石块从石场运至工地,利用装载机将石块装填至坝体。

为了保证均匀填筑和均匀密实,我们采用了分块填筑和机械振实的技术。

具体做法是,将均匀的石块逐层放置在坝体上,然后使用大型振动滚筒进行振实。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坝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对坝体的护坡和防渗工作。

为了确保坝体的护坡效果,我们在坝体两侧设置了护坡,采用了植物覆盖和防护网的方式来加固。

同时,为了增加坝体的防渗效果,我们在坝内设置了防渗帷幕,并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

总结来说,自密实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

通过本文所述的甘肃省堆石混凝土重力坝项目,我们可以了解到该项目采用的坝基处理、坝体施工和护坡防渗等施工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能够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摘要:自密实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优良的保水性和粘聚性让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如果加强早期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这个情况,文章对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质量控制1、前言文章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和制备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2、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一种高流动性混凝土,不离析现象,并且在重力作用下能平流到每一个缝隙角落,并满足密实度要求,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2.1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加了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适当降低水胶比,提高砂率,使得混凝土和易性非常好,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需振动)自动趟平和密实,完成混凝土的浇筑。

2.2 密实度较高,并且省去了振捣工序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化施工,因为这种混凝土在浇筑以后,无需振捣工序,缩短了混凝土浇筑时间,加快了机械化程度,使得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并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出现振捣噪音,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这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非常合理,在混凝土养护成型以后在混凝土表面不会出现气泡或者蜂窝麻面现象,保证了混凝土外观质量;在混凝土浇筑以后,可不进行振捣工作,可以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复杂形状、薄壁和密集配筋的结构。

2.3 稳定性好自密实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采用了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可以保证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不出现离析、扒底现象,减少了泌水现象,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达到这种稳定性,常常限制配合比中的集料用量,减小粗集料的最大粒径,采用低用水量、低水胶比或者增稠剂等。

2.4 降低了工程造价在高效自密实混凝土制备和施工中,可以提高施工速度,施工噪音小,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机械化程度较高,减少了人工的使用,最终降低了施工成本。

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本文对堆石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给出了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取值范围,指明了模板安装要求,提到了混凝土拌和设备和技术控制指标,提出了块石铺填和自密实混凝土运输注意事项,叙述了混凝土浇筑路线、设备等关键控制点,描述了混凝土养护以及防范措施。

本文可作为堆石混凝土大坝施工的重要借鉴。

关键词堆石混凝土;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堆石大坝引言堆石混凝土是利用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填充堆石体的空隙,形成完整、密实、满足要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堆石混凝土常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大坝、挡水泄水建筑物等,因其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爆破开采的石块,实现地材利用,而且能够降低混凝土水泥用量和水化热,在水工建筑物中被广泛应用。

堆石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有着较大的差别,因而在质量控制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

本文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模板、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方面讲述了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原材料1、堆石。

用于堆石混凝土的块石宜选用完整、质地坚硬的石料,饱和抗压强度要符合要求。

堆石最小粒径不宜小于300mm,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结构断面最小边长的1/4,也不宜大于浇筑层厚度。

宜使用块石或漂石,不宜使用片状、板状岩块。

堆石表面含泥量不应大于0.2%。

开采的石料宜进行筛选,不宜从爆堆上直接取料入仓,入仓前应对岩块进行清洗,不得混入泥块、软弱岩块。

2、水泥。

堆石混凝土采用的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中热硅酸盐水泥。

不宜使用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凝结速度较快的水泥。

使用掺合料的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3、骨料。

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采用天然砂时,含泥量不应大于3%。

采用人工砂时,应采用亚甲蓝MB值测定方法判断含泥量,MB值应小于1.4。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
计, 并从 生产过程 、 工作性及 硬化后 混凝土 的性 能等 方面对 自
密 实 混 凝 土 施 工质 量控 制 要 点进 行 了探 讨 。
2 mm, 般 以小 于 2 mm 为宜。 就粗 骨料 颗粒 形状 而言 , 5 一 O 应尽可能选 用圆棱 角状 的 , 并应不舍或极 少含 针状、 片状 颗粒
2 %以上 的高效 减 水 剂 , 0 聚羧 酸盐 高效 减水 剂 最佳 , 能够提 计 算 出掺粉 煤灰 的混凝 土各材 料用 量 ; 算灰 浆 富余 系数 a 计 供 强大 的减水 作用 , 水率 高达 4 % , 有 特别优 良的流动 并调 整粉煤灰 取代水泥 百分率和超量 系数使 其在 36~40 减 0 具 . .: 性 , 强的粘 聚性 , 超 高度 的 自密实性 , 良好 的工作性保 持能力 , 最 后 还 应 采 用 工 程 实 际使 用 的 材 料 进 行 试 配 。 能够增 强早期强度 的发展 。同时 , 为防止 混凝 土 的离析 , 还需
工作性 , 即在 密集 配筋 条件 下 , 依靠 自重 作用而 无需振捣便 不如 碎石 ; 仅 二是 比表 面积大吸水率 高的需水效应 , 这两种相互
能 均 匀 密 实填 充 成 型 , 施 工 操 作 带 来 极 大 方 便 , 时 , 有 矛盾 的 效 应 , 决 定 了 在 配 制 自密 实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时 , 根 据 为 同 兼 就 需 提 高 混 凝 土 质 量 、 善 施 工 环 境 、 少 噪 声 和 能 耗 、 低 劳 动 水泥 、 改 减 降 掺合 料、 外加 剂等综合情 况 , 通过 实验选 择砂率。 强 度 、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 快 施 工 进 度 、 低 工 程 费 用 等 技 术 提 加 降

水利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1-05-06T15:00:14.35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作者:何斌张羽[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是衡量项目整体的标准。

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是衡量项目整体的标准。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施工中的新技术和难点,因此需要对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出提升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自密实混凝土大坝施工,并对其技术要点做了一定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分析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方法,该技术由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发明,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是先将研选的块石的堆放成形,再将具有发明专利的高流动性的自密实混凝土输送入仓填充块石缝隙并形成一个整体的浇筑方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高度的稳定性、合理的性价比、施工工艺便捷又能提高施工进度等,目前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尤其适用于中(小)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出其优点。

在施工工艺简化、施工进度加快、施工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达到或超过常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一、水利工程中应用的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一)堆石施工技术堆石施工技术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利用块石料按要求对需要施工的仓面进行堆筑,堆石技术主要包括二个环节:第一堆石材料的研选,堆石料的选取宜在料场中直接取料通过简易筛分及冲洗,将大于1500mm或小于200mm的石料剔除用以加工其它砂、石骨料以提高开采石料利用率,筛选后堆石成品应尽量避免周转,堆石料的运输采用自卸车直接运至施工现场临近仓面。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许 偏 差 见 表 3 。
提前准备 扩展 度 测试 桶、含气 量测 定 仪 、水 、外 加
剂 、 舀浆 工 具 、装 浮 浆 桶 、铁 锹 、 养 护 材 料 、 水 准 仪 等 仪器工装 。
3 6 拌 制 .
()自密实混凝 土在 配有 自动计量系统和强制 式搅 拌 1 机的搅拌站 内搅拌 ,混凝土原材料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 符 合下列规定 :胶 凝材 料 ( 泥、矿 物掺 合料 等 ) ±1 ; 水
3 1 施 工工 艺流 程 .
自密 实 混 凝 土 灌 注 施 工 工 艺 流 程 见 图 1 。
全 站仪 测量 ,尺 量
土5 士 1 0 ±5 ±5 尺量 2 处 每 5 尺量 m 每 5 水准仪 测量 m 3 4 5 纵 向前后长 度 横 向宽度 模板 高程
混 凝 土 工 程
长期性 能和耐久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进行 。 ()混凝 土的收缩性按 GB T 5 0 2进行 。 6 / 0 8
表 3
序号
1 2
模 板 安 装 允许 偏 差
项目
纵 向位 置 中线位 置
允 许偏 差 ( mm)
士5
检验方 法
3 施 工 工 艺 流 程及 技 术 操 作 要 点

道 岔板编 号
NO 1 . 8一 O 2—2— 2 NO 1 . 8一 O 2— 1—2
NO 1 一O .8 2— 3—2
混 凝土 方量 ( ) 灌注 方式 m0
33 . 6 2O .5
3 7 .3
模 板 接 缝 严 密 ,接 缝 处 应 密 封 ,确 保 不 漏 浆 。 模 板
和站 每次拌和数量和罐车 的运输 量 。1 8号渡线 道岔 混凝 土用 量计算表 见表 4 。 3 5 5 安装道岔板变形观测装置 .. 在 岔板 两侧合 适位 置安装 道岔板 变形 观察装 置—— 百分 表 ,用 以观测 道 岔板在 自密 实混凝 土 灌注 过程 中可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8DOI:10.16660/ki.1674-098X.2018.30.008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研究①蒋文(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各类工程项目日渐增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能强等优点,在各类工程结构和施工环境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结合实例分析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10(c)-0008-02①作者简介:蒋文(198410—),男,汉族,湖南岳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铁路工程试验检测。

作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可以在其自重的作用下,自由的穿过钢筋之间的间隙,填充整个模板空间,且不会出现离析泌水等问题,在各类工程项目中应用十分广泛。

因此,研究分析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概况某板式无砟轨道桥梁工程,共计325孔梁,其中32m 简支箱梁298孔,24m简支箱梁24孔,其中32m简支箱梁采用2-P4925+8-P5600+2-P4925轨道板,24m简支箱梁采用10-P4856型轨道板。

本工程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选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入模温度控制在5℃~30℃,在炎热季节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入模前模板和模腔的温度不得超过40℃。

2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2.1 模板拼装自密实层模板使用14cm高槽钢制作成,使用140mm×6mm 厚Q235钢板。

模板内侧粘贴透气模板布以利于自密实混凝土的排气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

在进行模板安装时,应按照顺序依次安装到位,模板的顶部紧贴轨道板混凝土面,底部和中间隔离层压贴密实,根据压紧装置处的螺栓顶紧模板。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发布时间:2022-10-24T06:01:25.87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0期作者:孙美娟[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水平随之提高,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强度高,耐久性能强,因此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筑领域被广泛投入使用。

然而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对很多相关人员来说并不明晰,因此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分析。

孙美娟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水平随之提高,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强度高,耐久性能强,因此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筑领域被广泛投入使用。

然而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对很多相关人员来说并不明晰,因此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分析。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一、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选取要求1.1水泥的选择要求自密实型混凝土一般胶凝材料含量较高,反应过程会产生较大热量,引起后期混凝土模块的收缩,为避免或减少此类现象发生,水泥材料应选取水化热较小的材料,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

1.2粗骨料的选择要求自密实型混合土通常用于薄壁结构、钢筋布列密集结构,因此对粗骨料的粒径有较高的要求。

一般说来,考虑钢筋布列最小距离规定后粗骨料应选取粒径≤20mm为宜,形状以棱角圆滑者为宜,避免针状、片状骨料。

1.3细骨料的选择要求自密实混凝土对细骨料的配合、粒径要求较高。

细骨料在混凝土中主要有两大作用。

第一,细骨料比表面积大,吸水率远高于粗骨料;第二,细骨料具有滚动减水效应,有利于混凝土的流动性。

这两大作用既互相对立又同时存在,未达到最佳配合效果则需要在明确混凝土强度要求后,参考水泥、粗骨料、外加剂等配合比例,通过实验确定细骨料的砂率。

经验显示,自密实型混凝土可选用细度模数在2.5~3.2范围内的细骨料。

1.4外加剂剂的选择要求自密实混凝土要求具有高稳定性、高流动性、间隙通过能力和填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工艺
11 . 自密 实混凝 土配制与生产 自密实 混 凝 土具 有 特 殊 的 工 作 性
国内出现 了诸 如 固定砂石体 积含量法 、
全计算法 、经验推导法 、试 配法等很多 方法 。由于 目前国 内尚未形成 统一 的规 范或规程 ,因此在进行 自密实 混凝土配 合 比设计 时 ,可 以根据实 际情 况选择其
土要求更为细致严格 。水泥应优先选择
C 和碱含 量小 、标 准稠度 需水 量低 的 水泥 。骨料应质地 坚硬 、密实 、洁净 , 粗骨 料 针 片含 量 少 ,最 大粒 径 一 般 在 1 6~2 rm之 间 ,细 骨料应 选择 级配 良 0 a 好的 中砂或粗砂 。减水 剂的减水率应 在 2 %以上 ,复合使 用高效减 水剂 和普 通 0 减水剂也可获得较好 效果 ;减水剂 的掺 量以及与水泥 、矿物掺 合料 的相容性应
维普资讯
自密 实混凝 土施 工技术 及 其控制要点研 究
文/ 傅敉邦
摘 要 : 自 实混凝 土具有优 良的抗变形 能力和抗 离析 性,在浇 筑过程 中能够 完全依 密
靠 自重作 用 自由 流 淌 , 穿 越 钢 筋 间 隙 填 充模 板 空 间 。这 种 特殊 的 工 作 性 能使 得 自密 实混 凝
间隙能力 ,发展 了一些新 的试验 方法 , 如倒坍落 度筒 、L 型仪 、U 型箱 、J 、 环 牵 引 球粘 度 计 、密配 筋模 型 填充 试 验
等。
筑中因高度过大产生离析现象 ,或被钢
筋打散使混凝 土不连续 ,应 对 自密实混 凝土 的 自由下 落高度进行 限制。在非 密 集 配筋情况下 ,混凝 土垂直 自由落下 高
特性 。为了防止 自密实混凝 土在垂直浇
其屈 服值 就会 快速增长 ,支撑 自重 的能 力 同步增 大 ,对模 作用 的侧 向压力则会
相应减少 。有资料显示 ,在 自密 实混凝 土 中掺加微硅 粉后 触变性显著增强 ,对 模板作用 的侧 向压力也相应较小 。
自密 实 混 凝 土 浇 筑 完 毕 后 ,应 及
性 ,在 浇 筑 流 动 到 位 静 置 较 短 时 间后 ,
验 的 基 础 。为 了方 便 有 效 地 评 价 新 拌 混
在 施 丁 过 程 中 ,浇 筑 速 度 不 应 过 快
凝土的高流动性 、高稳定性 和穿 越钢筋
或过 慢 ,过快容易卷入空气 ,影响混凝 土的外观质量 ,而过慢容易丧失其工作
土在 配制 、生产 、施工及养护过程 中有 特殊要求 ,对 自密实混凝土的特性进行 评价 和控制
是 其 质 量 控 制 的 关键 。
关键 词 : 自密 实混凝土 配制与生产 施 工与养护 质量控制
自密 实 混 凝 土 是 一 种 新 型高 性 能 混
善 自密实 混凝土 的流动性 能和抗离析能 力 ,提高硬化 混凝土 的强度 和耐久性 , 可 采用 各 种母 岩 的 的磨 细石 粉 、粉 煤 灰 、磨细 矿渣 、硅灰等 ;不同矿物掺合
度 不 宜 超 过 5 ,下 料 点 水 平 流 动 距 离 m
不 同的施 工环境对 F密实混凝土工 I 作特性 的要求 是不 同的 。例如 ,密实 配 筋构件较素混凝 土垫层 对混凝土 的流动 性和穿越钢筋 间隙的能力要求更高 ,而 匀质性和密实性送 ,必要 时降低泵送速
度 ,当停 泵超 过9 m n 0 i ,则 应将管 中混 凝土清 除 ,并清洗泵机 。混凝土应 采取 分层浇 筑 ,在浇筑完第一层后 ,应确保
下 层 混 凝 土 未 达 到 初 凝 前 进 行 第 二 次 浇
能 ,这 使得 它 在 原材 料 比普 通 混凝
筑 。浇 筑时下料 口应尽 可能的低 ,尽量 减少混 凝土 的浇筑落差 。 A密实混凝土

自密 实混 凝土与普通 混凝 土使用 的
生产设备 与生 产方法不尽相 同。生产 自
般 能够 自己找水 平 ,但 表 面并 不 平
密实混凝 土的投料顺序分两 步进行 。第

整 ,粗 骨料会部分突起 ,故需 在凝结硬 化前 的适 当时间进行抹面 。 与普 通 混 凝 土 相 比 , 自密实 混 凝 土 屈服值很 低 ,几乎 没有 支撑 自重 的能 力 ,浇 筑的过程下部模板所 承受的侧 向
步 :用水 泥 、适 当的掺合料 、砂 、水
与高效减水剂 配制 出具有 良好 流动性 的
砂浆 ;第 二步 :在 述砂 浆 中加入粗集 卜
料 ,充分搅拌 ,视拌合物流动 情况适 当
经试验确定 ;除此 之外 ,也可掺人增 粘
剂 和 引气 剂 等 外 加 剂 。 矿 物 掺 合 料 能 改
增 减高效减水 剂用量 ,若仍不 能满足要
料复合使用具 有超叠加效应 ,配制 自密 实7 凝土 通常将两种矿物 掺合料复合使 昆
用。
12 .自密实混凝 土的施工与养护 自密实 混 凝 土 的输 送 方 式应 尽 量 选用泵送 ,并尽可能从模 板底 部泵送混
凝 土 ,以防止或减少混凝 土表面缺陷 。
关于 自密实混 凝土 的配合 比设计 ,
凝土 ,它具有优 良的变形能力和抗 离析 性 ,在浇筑过程 中能够完全依靠 自重 作 用 自由流淌 ,穿越 钢筋间隙填充模板 空
匝巫圈
五 巫
匠 匦互

图1 制 备 自密 实 混凝 土 的投 料 顺序
间 ,同时具有足够 的粘聚性 防止离 析泌
水 ,拌合物均匀 密实 ,硬化后具有 良好 的力学和耐久性能 。
求 则 需 调 整 配 合 比 。具 体 步 骤 见 图 1 。
压力会 随浇筑高度增长而线性增 加 ,这
样 就 要 求 模 板 具 有 更 高 的 刚度 和 坚 固 程
中 华建设 2 0/ 08 5 6 1
维普资讯
度 。然 而 由于 自密实 混凝 土 具有 触 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