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1)ppt课件

减少/消除口咽部及胃腔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
---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改进应急性溃疡防治方法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控制导管生物被膜的形成选择性脱污染 ---加强营养支持
切断传播途径
---洗手 ---侵入性器械的消毒处理 ---隔离保护
提高机体免疫力
A
20
防治VAP的有效手段(2)
非药物治疗(具体)
A
23
通气策略 (2)
• 无创通气 • 解剖学上的保护措施 • 避免套囊相关的问题 • 有人说能减少隐性误吸的发生??
• 快速脱机 • 机械通气不超过 48h • 缩短插管时间
• 最佳方法排除分泌物
A
24
过滤器应用的目的
• 保护病人免受细菌、病毒等颗粒侵袭 • 防止医务人员及其它病人交叉感染 • 保护设备的污染
A
27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A
28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A
29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A
7
(三)呼吸机使用不当
• 过长时间使用呼吸机 • 基础病变的存在(气道分泌物、胸水、裹性脓胸、
胸水感染) • 上机时间和方法(过迟或过急) • 撤机时间和方法(过迟或过急) • 原发病治疗问题 • 相对或绝对的水潴留:脑、肺、肾 • 镇静过度 • 再插管
---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改进应急性溃疡防治方法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控制导管生物被膜的形成选择性脱污染 ---加强营养支持
切断传播途径
---洗手 ---侵入性器械的消毒处理 ---隔离保护
提高机体免疫力
A
20
防治VAP的有效手段(2)
非药物治疗(具体)
A
23
通气策略 (2)
• 无创通气 • 解剖学上的保护措施 • 避免套囊相关的问题 • 有人说能减少隐性误吸的发生??
• 快速脱机 • 机械通气不超过 48h • 缩短插管时间
• 最佳方法排除分泌物
A
24
过滤器应用的目的
• 保护病人免受细菌、病毒等颗粒侵袭 • 防止医务人员及其它病人交叉感染 • 保护设备的污染
A
27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A
28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A
29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A
7
(三)呼吸机使用不当
• 过长时间使用呼吸机 • 基础病变的存在(气道分泌物、胸水、裹性脓胸、
胸水感染) • 上机时间和方法(过迟或过急) • 撤机时间和方法(过迟或过急) • 原发病治疗问题 • 相对或绝对的水潴留:脑、肺、肾 • 镇静过度 • 再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ppt课件

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的胃食管反流 发生率增加,可能导致细菌进入呼吸 道。
诊断标准
症状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等。
肺部体征
肺部啰音、肺实变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或CT扫描显示肺部 浸润影。
微生物学检查
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阳性 ,连续两次以上为同一
种细菌。
02
预防控制的重要性
降低患者死亡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 见并发症,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 低患者死亡率。
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具体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使用抗菌口腔 护理、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等。
预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病房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
低。
成功预防案例二
案例概述
某大型教学医院采用综合预防策略,显著降低了 机械通气患者的感染风险。
具体措施
包括半卧位、口腔护理、呼吸道管理、肠内营养 等。
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05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预测和诊断,提高早期发 现和干预能力。
智能监测系统
开发智能化的呼吸机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患者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 取相应措施。
新型预防措施的研究
新药研发
研究开发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降 低病死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控制措施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述 • 预防控制的重要性 • 预防控制措施 • 临床实践案例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5
一、物理措施
(八)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 已有5项临床试验证实,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能够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为取 得更好的成本效益优势,仅在需要长期机 械通气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声门下分泌物 引流系统。
• 推荐意见:推荐在预期机械通气时间超过 72小时的患者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系统。
• 推荐意见:应当考虑使用翻身床。
精选PPT课件
19
二、体位措施
(二)半卧位
• Drakulovic的研究显示,半卧位可以减少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但是,van Nieuwenhoven的临床试验并未观察到半卧 位的效果,可能与床头未能抬高到45有关, 这实际上表明半卧位所要求的床头角度可 能缺乏临床可行性。半卧位对于某些患者 可能并不安全。
17
一、物理措施
(十)细菌过滤器
• Lorente的研究表明,使用细菌过滤器并不 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ICU住院 日或机械通气时间,而且病死率有升高的 趋势。
• 推荐意见:不推荐使用细菌过滤器。
精选PPT课件
18
二、体位措施
(一)翻身床治疗
• 已有7项临床试验证实,使用翻身床能够降 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但是,可 行性、安全性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的问题 可能限制了翻身床的普遍使用。
精选PPT课件
13
一、物理措施
(六)气管内吸引系统-密闭与开放系统
• 共有6项临床试验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 示,气管内吸引系统的种类对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的发病率没有影响。但是,由于使 用密闭吸引系统能够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 感染的危险,因此,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建议使用密闭吸引系统。
• 推荐意见:推荐使用气管内密闭吸引系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及护理ppt课件ppt课件

护理措施
五 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
适时吸痰 气道湿化 物理治疗
护理措施
反复频繁吸痰增加气道黏膜 损伤及感染机会
气道阻力 脉氧 肺部听诊
适时吸痰
护理措施
气道湿化 肺部感染
温湿功 能Te丧xt失1
分泌物 粘稠
咳嗽反 射减弱
粘液 潴留
气道梗阻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
物理治疗
1 吸净呼吸道痰液及口腔分泌物 2 翻身 拍背 3 微波震动(多频震动治疗)
口腔护理每天至少2次
护理措施
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 1 · 记录气管插管距门齿刻度 2. 彻底吸痰,检查气囊的充盈程度。 3. 一名护士固定好气管插管及牙垫,去掉固
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将牙垫移至到病人 一侧磨牙,并将气管插管轻轻偏向牙垫, 另一名护士做该侧口腔护理 。
护理措施
4. 同法将牙垫及气管插管移至病人另一
侧磨牙,再行另一侧口腔护理。
5 · 口腔护理完毕后,擦净面部胶布
痕迹,胶布交叉固定气管插管。
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
(1)口腔护理前,气囊一定充 满气体,以防口水顺气管插 管流人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感 染。
(2) 至 少 两 名 护 士 同 时 完 成 , 切记一名护士一定要固定好 气管插管。 (3)通风 保持室温24~26℃
湿度 50﹪~60﹪
2)每日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 3)含氯消毒液每天拖地3次 4)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护理措施
二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消毒隔离制度
护理措施
洗手在预防VAP中起重要作用
洗手
护理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 接触患者进行操作前后要 严格洗手 时间≥15s
2吸痰完毕脱去手套及时洗手 3 气管和口鼻吸痰管要严格
五 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
适时吸痰 气道湿化 物理治疗
护理措施
反复频繁吸痰增加气道黏膜 损伤及感染机会
气道阻力 脉氧 肺部听诊
适时吸痰
护理措施
气道湿化 肺部感染
温湿功 能Te丧xt失1
分泌物 粘稠
咳嗽反 射减弱
粘液 潴留
气道梗阻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
物理治疗
1 吸净呼吸道痰液及口腔分泌物 2 翻身 拍背 3 微波震动(多频震动治疗)
口腔护理每天至少2次
护理措施
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 1 · 记录气管插管距门齿刻度 2. 彻底吸痰,检查气囊的充盈程度。 3. 一名护士固定好气管插管及牙垫,去掉固
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将牙垫移至到病人 一侧磨牙,并将气管插管轻轻偏向牙垫, 另一名护士做该侧口腔护理 。
护理措施
4. 同法将牙垫及气管插管移至病人另一
侧磨牙,再行另一侧口腔护理。
5 · 口腔护理完毕后,擦净面部胶布
痕迹,胶布交叉固定气管插管。
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
(1)口腔护理前,气囊一定充 满气体,以防口水顺气管插 管流人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感 染。
(2) 至 少 两 名 护 士 同 时 完 成 , 切记一名护士一定要固定好 气管插管。 (3)通风 保持室温24~26℃
湿度 50﹪~60﹪
2)每日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 3)含氯消毒液每天拖地3次 4)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护理措施
二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消毒隔离制度
护理措施
洗手在预防VAP中起重要作用
洗手
护理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 接触患者进行操作前后要 严格洗手 时间≥15s
2吸痰完毕脱去手套及时洗手 3 气管和口鼻吸痰管要严格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定义
解释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定义 ,说明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强调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害 ,包括对患儿生命健康的威胁和对医 疗资源的消耗。
02 发病机制与原因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概述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由于新生 儿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多种 因素导致的肺部感染。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 护理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发病机制与原因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预防措施 • 护理措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 预防与护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阐述当前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
02
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 趋势,强调预防与护理在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重要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跨学科合作
预防与护理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儿科、护理、感染控制等多个领域。未来应加强跨学科 合作,共同推进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工作。
提高医护人员意识和技能
医护人员是预防与护理工作的关键执行者,其意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预防与护理效果。未来应加强 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识和预防与护理技能,以更好地为患者 服务。
如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到位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导致病原菌传播。
新生儿自身因素
早产、低出生体重、宫 内感染等新生儿自身因
素增加了患病风险。
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足或呛 奶等情况,也可能诱发新生
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环境因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指南(2013)解读PPT课件

建议:机械通气患者应定期监测气管内导 管的套囊压力(2C)
建议:持续控制气管内导管的套囊压力可 降低VAP的发生率(2B)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9.控制外源性感染:引起VAP的病原体常 通过医护人员及环境感染患者。严格手卫 生,对医护人员进行宣教,加强环境卫生 及保护性隔离均可一定程度上切断外源性 感染途径,降低VAP的发生率。
推荐:机械通气患者应抬高床头以降低 VAP的发生率(1C)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6.俯卧位通气:较早的研究指出,俯卧位 通气由于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症患者,可在定程度上降低VAP的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留治时间,但对昏 迷的机械通气患者行每天4小时的俯卧位通 气并不能降低VAP发生率,且可行性和安全 性也限制了其应用。
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目的是进行机械通 气、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及保持患者气道 通畅。
气管插管患者继发鼻窦炎是VAP的高危因 素且缺乏临床特征。
推荐:经鼻气管插管可增加鼻窦炎的发病 率(1B)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建议: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 发热,需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是否患有鼻窦 炎,并及时治疗(2B)
一 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7.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 镜,纤支镜诊断和纤支镜气道分泌物引流 等。
纤支镜在患者间的细菌传播中有重要作用。
我们要严格管理内镜的消毒,灭菌和维护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1.气管插管路径与鼻窦炎防治: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所建立的人工气道(包
建议:应用药物可预防鼻窦炎,但不降低 VAP的发病率(2C)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近期11项研究分析显 示,持续吸引和间断吸引声门下分泌物均 可明显降低VAP的发病率,目前暂无研究比 较持续和间断声门下吸引对VAP发病率的影 响。
建议:持续控制气管内导管的套囊压力可 降低VAP的发生率(2B)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9.控制外源性感染:引起VAP的病原体常 通过医护人员及环境感染患者。严格手卫 生,对医护人员进行宣教,加强环境卫生 及保护性隔离均可一定程度上切断外源性 感染途径,降低VAP的发生率。
推荐:机械通气患者应抬高床头以降低 VAP的发生率(1C)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6.俯卧位通气:较早的研究指出,俯卧位 通气由于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症患者,可在定程度上降低VAP的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留治时间,但对昏 迷的机械通气患者行每天4小时的俯卧位通 气并不能降低VAP发生率,且可行性和安全 性也限制了其应用。
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目的是进行机械通 气、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及保持患者气道 通畅。
气管插管患者继发鼻窦炎是VAP的高危因 素且缺乏临床特征。
推荐:经鼻气管插管可增加鼻窦炎的发病 率(1B)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建议: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 发热,需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是否患有鼻窦 炎,并及时治疗(2B)
一 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7.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 镜,纤支镜诊断和纤支镜气道分泌物引流 等。
纤支镜在患者间的细菌传播中有重要作用。
我们要严格管理内镜的消毒,灭菌和维护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1.气管插管路径与鼻窦炎防治: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所建立的人工气道(包
建议:应用药物可预防鼻窦炎,但不降低 VAP的发病率(2C)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近期11项研究分析显 示,持续吸引和间断吸引声门下分泌物均 可明显降低VAP的发病率,目前暂无研究比 较持续和间断声门下吸引对VAP发病率的影 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控护理实践PPT课件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医源性因素(如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 管、吸痰等)和环境因素(如ICU环境、医护人员手卫生等)。
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
患者因素
01 年龄
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
02 基础疾病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ARDS)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呼吸 机时感染风险增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防控护理实践
汇报人:xxx
2024-01-28
目录
• 引言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控策略 • 护理实践在防控中的作用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与评估 • 持续改进与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控护理措施 01 ,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03 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接受化疗、放疗或长期 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呼吸机因素
01 呼吸机管道污染
呼吸机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 微生物的污染,成为感染源。
02 湿化器污染
呼吸机湿化器中的水分容易滋生细菌,如不及时 清洁和消毒,会增加感染风险。
03 呼吸机设置不当
监测指标与方法
监测指标
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痰液性状、量及颜色; 胸部X线片表现;微生物学检查等。
监测方法
定期测量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痰液性状、量及颜色 变化;定期拍摄胸部X线片;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如痰培养、量表,包括患 者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医源性因素(如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 管、吸痰等)和环境因素(如ICU环境、医护人员手卫生等)。
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
患者因素
01 年龄
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
02 基础疾病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ARDS)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呼吸 机时感染风险增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防控护理实践
汇报人:xxx
2024-01-28
目录
• 引言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控策略 • 护理实践在防控中的作用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与评估 • 持续改进与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控护理措施 01 ,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03 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接受化疗、放疗或长期 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呼吸机因素
01 呼吸机管道污染
呼吸机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 微生物的污染,成为感染源。
02 湿化器污染
呼吸机湿化器中的水分容易滋生细菌,如不及时 清洁和消毒,会增加感染风险。
03 呼吸机设置不当
监测指标与方法
监测指标
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痰液性状、量及颜色; 胸部X线片表现;微生物学检查等。
监测方法
定期测量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痰液性状、量及颜色 变化;定期拍摄胸部X线片;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如痰培养、量表,包括患 者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PPT课件

0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接触患者 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均应洗手 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患者及家属手卫生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接触患者前后 也进行手卫生,接触呼吸道分泌 物及脏衣物后必须立即洗手。
口腔护理
每日口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 清洁,至少每日两次。
提供技术支持
感染控制团队为医护人员提供 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医护人 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参与临床决策
感染控制团队与医护人员共同 参与临床决策,根据患者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
05
结论
总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严 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措施对于 降低VAP的发生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个性化制定,以提高预防效果。
重要性
01
02
03
患者安全
预防VAP有助于保障患者 的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 和死亡率。
医疗质量
降低VAP的发生率有助于 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 纠纷。
成本控制
预防VAP可以降低患者的 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经济负担。
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述
定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机械通气(MV)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 出现的肺炎,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01
VAP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 急、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时伴有 痰量增多或脓性痰。
02
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 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体征。
诊断标准
VAP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胸部 X线检查,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 起的肺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7.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患者选择经鼻 肠管进行营养支持可降 低VAP的发病率(2B)
24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8.抬高床头使患者保持半坐卧位
推荐抬高床头(30。~45。)可 有效预防VAP,尤其利于行 肠内营养的患者,可减少胃 内容物反流导致的误吸。 机械通气患者应抬高床头以 降低VAP的发病率(1C)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可降 低VAP的发病率(1C)
18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2.气管插管路径与鼻窦炎防治:
气管插管患者继发鼻 窦炎是VAP的高危因素, 且缺乏临床特征。
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发热,需行影 像学检查评估是否患有鼻窦炎,并及时治疗(2B)
19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3.气管切开的时机
早期:气
管切开为机 械通气8d 以内
晚期:气
管切开为机 械通气13d 以上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气管切 开不影响VAP的发病率(2B)
20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4.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持续吸引和间断吸引声门 下分泌物均可明显降低 VAP的发病率
4.HMEs的更换
机械通气患者若使用HMEs, 每5~7天更换1次,当HMEs 受污、气道阻力增加时应及 时更换(1B)
14
.Company Logo
一、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5.细菌过滤器:
机械通气患者不常规使 用细菌过滤器(2C)
15
.Company Logo
一、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6.吸痰装置及更换频率
机械通气患者无需定期更换 呼吸回路(1A)
12 .Company Logo
一、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3.湿化器类型对VAP发生的影响
加热湿化器(HHs)
热湿交换器(HMEs)
机械通气患者可采用HMEs或含加热导丝的HHs 作为湿化装置(2B)
13 .Company Logo
一、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四、集束化方案(VCB)
(1)抬高床头; (2)每日唤醒和评估能否脱机拔管; (3)预防应激性溃疡; (4)预防深静脉血栓。
口腔护理 清除呼吸机管路的冷凝水 手卫生 戴手套 翻身…… 机械通气患者 应实施VCB治疗。
31
.Company Company Logo
.
32
保护性隔离
28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12.早期康复治疗
一般活动治疗 专业的呼吸功能康复治疗
电刺激
心理治疗
29
.Company Logo
三、药物预防
雾化吸入 抗菌药物
静脉使用 抗菌药物
肠道益生菌
硫糖铝 消化道去污染 口咽部去污染
30
.Company Company Logo
预防措施
一、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三、药物预防
四、集束化方案
10 .Company Logo
一、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1、呼吸机清洁与消毒
呼吸回路 传感器 内部回路 机器表面
11
.Company Logo
一、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2.呼吸回路的更换
每天更换? 2-3d更换? 7d更换? 不定期更换?
4
.Company Logo
危险因素
年龄大 ,自身 状况差 机械通气时间 长,上机前已 使用抗生素
有慢性肺疾 病者,长期卧 床,意识 丧失
有痰不易 咳出 低血压
5
消化道细 菌易位
.Company Logo
流行病学
高发生率
高病死率
高费用
6
.Company Logo
流行病学
VAP
国外
我国
发病率
病死率
.
1
Contents
1 2
3 4
内容
定 义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预防策略
2
.Company Logo
定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48小时后 撤机拔管48小时内 新的肺实质感染
3
.Company Logo
除非破损或污染,机械通气 患者的密闭式吸痰装置无须 每日更换(1B)
16
.Company Logo
一、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
7.纤维支气管镜
ICU纤支镜操作是 VAP发生的独立危 险因素。
严格管理内镜的消毒、灭菌和维护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7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1.口腔卫生
21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5.气管内导管套囊的压力 25-30cm H2O
机械通气患者应定期监 测气管内导管的套囊压 力(2C)
22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6.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T)
治疗VAT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病率(2C)
23 .Company Logo
25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9.动力床治疗
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动力床治疗可降低VAP的发病率(2B)
26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10.俯卧位通气
27
.Company Logo
二、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
11.控制外源性感染
严格手卫生 对医护人员进行宣教 加强环境卫生
根据发病时间
早发---机械通气≤4 d
主要由对大部分抗菌药 物敏感的病原菌(如甲氧 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 起。而部分的早发 VAP , 也可由多重耐药的病原 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或 MRSA)引起
晚发---机械通气>15d
主要由多重耐药菌或泛 耐药菌 [ 如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甲氧西 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MRSA)]引起
6%~52%
14%~50%
4.7%~55.8%
19.4%~51.6%
7
.Company Logo
流行病学
机械通气
ICU6.1~17.6 d
11~12.5d
在美国,VAP导致住院费用增加超过 4000美元/每次住院。
8 .Company Company Logo
9
.Company Compan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