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补充规定

合集下载

依法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程序及相关规定解读

依法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程序及相关规定解读
14
二、相关规定解读 (一)、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08年)
15
二、相关规定解读
(二)、关于《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补充规定 (2011年)
1、飘窗 2、花池、结构板、空调板 3、地下室 4、日照 5、办公建筑的平面布局
16
二、相关规定解读
(三)、《关于加强城市建筑风貌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2013年) 1、目的:保护珠海城市特色资源,提升珠海城市魅力,塑 造具有珠海特色的城市风貌。 2、主要内容: 三线管理(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海岸线)、建筑布局、城 市艺术空间、建筑风貌、城市道路景观
11
一、依法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类)程序
(四)、核发《许可证》的程序 3、报审施工图,核发《许可证》
要求:与原批复方案基本一致,与电子报批文件一致。 4、批后公告:
根据《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及《珠海市城乡规划公示办法》, 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15日内应当进行批后公告。 公告内容:《许可证》编号、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建设位 置、建设规模、规划强制性指标、建设工程设计总平面示意图和其他 主要图纸。 公告时间:不少于20个工作日 公告方式:我局网站
17
三线管理(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海岸线)
18
建筑布局
19
城市艺术空间
20
城市艺术空间
21
城市艺术空间
22
城市艺术空间
23
建筑风貌 第十五条:为了避免遮山挡海,滨水、沿山以及沿城市
主干道两侧的高层居住建筑应以点式为主,建筑高度超过 50米的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得超过40米。
24
城市道路景观
26
三、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珠海市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 (二)、《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修订)》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7版》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7版》
• 衔接我市总体城市设计、密度分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 公厕、邮政、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各专项规划以及多个片区的控制 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 本标准与准则实行动态修订,以保障其适用性和适度超前性。可每两 年度组织整体修订。
4
2、修订依据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指标》建城【2012】57号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 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
• 6、城市风貌与建筑控制-------------(19条)
• 7、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 8、特殊地区特别规定----------------(1条)
• 9、生态保护与历史传承
• 10、规划检验与规划条件核实--------(1条)
9
2、第2章-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规划
• 修改内容
章节
内容
2.1
用地分类
2.2
土地混合使用
2.3
城市用地规划
2.4
开发强度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计
修改条款(条) 11条 4条 1条 4条 20条
新增条款(条) 0条 1条 1条 0条 2条
10
2.1用地分类
• 修改前
2.1.2.1 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 10中类、13小类。
2.1.2.2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 符合表2-1的规定。
表 2-1珠海市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51080-2015)

一、国家、省、市新颁布的法律法规;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住建部令第35号)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范》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

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3号——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3号

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3号——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3号

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3号——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3号《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已经2016年8月19日八届8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0月22日起施行。

市长郑人豪2016年9月21日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实施《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发展和改革、国土、交通、水利、建设、住房、环保、文体、市政、教育、卫生、人民防空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第三条横琴新区管理机构依法行使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

各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镇政府)按照管理权限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各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政府的职责。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是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进行城乡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其审议意见是审批规划和项目的重要依据。

确需对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成果进行修改的,相关部门、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组织编制单位提出申请,由组织编制单位充分论证并组织审查后,报告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或者提交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

需再次提交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的事项,依法需公示的,应当在审议前进行公示。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和调整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五条市规划部门负责统筹全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和平衡全市范围内各层次、各类别涉及空间利用的城乡规划。

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第六十四条建设工程不得侵占或者破坏城市规划绿化用地(含规划保留水面)。

因城市建设确需占用规划绿化用地的,必须经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评估论证后严格审批,同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保证全市绿地率。

第六十五条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由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划定红线并予以公布。

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的用地实行专业控制管理,不得改作他用。

确需改变的,必须经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评估审查,报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在规划片区用地内进行平衡、调整。

确保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

第六十六条主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工程,临路一侧的建筑退离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为:快速干道30米,主干道20米至25米,次干道15米,支路6米至10米。

前款规定的退离地带,除留路口外,应当作为绿化及埋置市政管线使用,不得改作他用。

第六十七条城市各类道路的绿化标准为:(一)快速干道:机动车道中间绿化带8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绿化带3米,人行道外侧绿化带15米。

(二)主干道:机动车道中间绿化带8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绿化带2米,人行道外侧绿化带15米。

(三)次干道,机动车道中间绿化带4米,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绿化带2米,人行道外侧绿化带10米。

(四)支路:人行道外侧绿化带6米。

第六十八条除滩涂、自然岸带、耕地和正在开发的地区外,全市表土不得裸露。

土地使用者负责裸露表土的绿化。

第六十九条所有建设项目的绿化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建设。

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同时验收绿化工程;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验收,规划国土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房地产权证书。

第七十条园林绿化建设经费必须纳入年度基建计划。

在各项建设投资中,必须保证绿化建设经费,该经费应当占各项建设总投资的3%,由市建设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使用。

第九章统一审查规划建筑设计第七十一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供水、排水、电力、电讯,煤气工程及环境艺术工程(包括公共建筑物室外装修、广告、路牌、招牌、橱窗、雕塑、建筑小品等),必须向规划国土主管部门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019年关于《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补充规定.doc

2019年关于《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补充规定.doc

为加强本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关于建筑面积计算的补充规定第一条飘窗建筑面积计算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飘窗为窗台高度大于等于0.40米,飘出建筑结构外围(即建筑最外轮廓的柱、墙等)的部分。

2、飘窗的窗台高度为房间室内地面(楼板结构板上缘)至窗台台面(窗台板上缘)的垂直距离;飘窗的高度为窗台台面至凸窗顶板板面(顶板上缘)的垂直距离;飘窗的进深为室外墙面(外墙外缘)至凸窗的外边沿的水平距离。

3、当飘窗高度不超过2.20米,进深不超过0.60米时,飘窗部分不计算建筑面积,否则按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4、窗体未飘出于外墙的窗,或窗体上(下)方凹入部分的外侧以各种类型建筑材料(不包括百叶)封闭的窗均不视为凸窗,此时,窗体部分与套内其它部分一样按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飘窗向阳台内凸出时,飘窗所占用的阳台空间仍计入阳台。

第二条凸出外墙的落地窗,当其进深不大于0.60米且窗体高度小于2.20米时,落地窗按投影面积计算一半建筑面积,否则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第三条避难层、结构转换层、设备层等,层高2.2米以上计算全部建筑面积,层高不足2.2米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第四条花池、结构板、空调挂机搁板建筑面积计算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花池、结构板、空调外挂机搁板等飘出建筑结构(不含阳台)外围、无围护结构(不包括百叶),与室内不连通且净深不超过0.6米的,属建筑外墙附属物,不计算建筑面积,2、花池、结构板、空调挂机搁板按下列情况设置的,则按投影面积计算一半建筑面积:1有围护结构;2位于建筑主体结构内;3阳台结构内、外侧;4进深超过0.6米的有盖花池、结构板、空调外挂机搁板。

上述计算一半建筑面积部分将视为阳台计入每户住宅阳台比例予以核算。

第五条有顶盖的不封闭阳台,按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7版)》宣讲会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7版)》宣讲会

R2 二类居住用地
设施较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R3 三类居住用地
设施较欠缺、环境较差,以需要加以改造的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包括 城中旧村、危房、棚户区、临时住宅等用地
R4 四类居住用地
直接为工业区、仓储区、学校等功能区配套建设、有一定配套设施、供 职工及学生集体居住的成片宿舍区的用地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7版)》
宣讲会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8年3月
目录 • 颁布实施
• 修订内容
1颁布实施 市政府批复、发布通知
1、修订背景
• 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五大发展理念。
H99 其他区域建设用地
除以上之外的其他区域性建设用地
修改原因:H9涵盖功能过多,需细化表达,提高现状和规划图纸的可读性 修改措施:细分H9,同时增加外事用地(原为A8)
11
2.1用地分类
2.1.3.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
用地标准》(GB50137-2011),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
9
2、第2章-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规划
• 修改内容
章节
内容
2.1
用地分类
2.2
土地混合使用
2.3
城市用地规划
2.4
开发强度控制
合计
修改条款(条) 11条 4条 1条 4条 20条
新增条款(条) 0条 1条 1条 0条 2条
10
2.1用地分类
• 修改前
2.1.2.1 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 10中类、13小类。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7版)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17版)
2.1 用地分类...................................................................................................2 2.2 土地混合使用.........................................................................................11 2.3 城市用地规划.........................................................................................17 2.4 开发强度控制.........................................................................................21 3 公共设施 ......................................................................................................24 3.1 分级分类标准.........................................................................................24 3.2 布局准则.................................................................................................24 3.3 市级和片区级公共设施.........................................................................25 3.4 新镇、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25 4 综合交通 ......................................................................................................36 4.1 一般规定.................................................................................................36 4.2 公共交通系统.........................................................................................36 4.3 交通枢纽 ....................................................................................................41 4.4 道路交通系统.........................................................................................42 4.5 慢行交通系统.........................................................................................49 4.6 静态交通.................................................................................................53 4.7 公共加油(气)站、充电站.................................................................58 5 市政工程与防灾设施....................................................................................61 5.1 给水工程.................................................................................................61 5.2 排水工程.................................................................................................66 5.3 电力工程.................................................................................................71 5.4 通信工程.................................................................................................78 5.5 燃气工程.................................................................................................83 5.6 资源综合利用.........................................................................................89 5.7 环境卫生.................................................................................................91 5.8 管线综合.................................................................................................96 5.9 综合防灾减灾.........................................................................................99 6 城市风貌与建筑控制..................................................................................104 6.1 城市总体风貌.......................................................................................104 6.2 城市景观风貌.......................................................................................105 6.3 城市街区控制.......................................................................................108 6.4 建筑物退让控制...................................................................................111 6.5 日照间距控制.......................................................................................115 6.6 建筑间距控制.......................................................................................117 6.7 建筑设计要求.......................................................................................120 6.8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指引.......................................................................130 7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131 7.1 基本准则...............................................................................................131 7.2 地下空间规划布局...............................................................................132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珠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关要求的通知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珠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关要求的通知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珠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关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2.06.10•【字号】•【施行日期】2022.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珠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关要求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管理法实施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办法》及国家、省有关要求,确保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要求,切实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同时节约社会成本、避免过度调查,参考国家和省相关土壤标准、文件及其说明,现对珠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明确以下有关要求。

一、调查要求(一)调查范围地块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须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1.经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或接到信访举报,有证据表明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

2.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以下简称“一住两公”)的地块。

“一住两公”之间相互变更的,原则上不需要进行调查。

首次供地的“一住两公”地块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3.拟收回、转让土地使用权或用途变更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

4.从事过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医药制造、铅酸蓄电池制造、废旧电子拆解、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过火力发电、燃气生产和供应、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和污泥处理处置等活动的用地,拟收回、转让、已收回土地使用权的,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商业用地的地块。

5.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

(二)完成时间用途变更地块在申请变更前完成调查评估工作;出让地块在挂牌前完成调查评估工作(协议出让地块在签订合同前完成);划拨地块在划拨请示前完成调查评估工作;收回、转让地块在收回、转让前完成调查评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补充规定
为加强本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关于建筑面积计算的补充规定
第一条飘窗建筑面积计算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飘窗为窗台高度大于等于0.40米,飘出建筑结构外围(即建筑最外轮廓的柱、墙等)的部分。

2、飘窗的窗台高度为房间室内地面(楼板结构板上缘)至窗台台面(窗台板上缘)的垂直距离;飘窗的高度为窗台台面至凸窗顶板板面(顶板上缘)的垂直距离;飘窗的进深为室外墙面(外墙外缘)至凸窗的外边沿的水平距离。

3、当飘窗高度不超过2.20米,进深不超过0.60米时,飘窗部分不计算建筑面积,否则按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4、窗体未飘出于外墙的窗,或窗体上(下)方凹入部分的外侧以各种类型建筑材料(不包括百叶)封闭的窗均不视为凸窗,此时,窗体部分与套内其它部分一样按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飘窗向阳台内凸出时,飘窗所占用的阳台空间仍计入阳台。

第二条凸出外墙的落地窗,当其进深不大于0.60米且窗体高度小于2.20米时,落地窗按投影面积计算一半建筑面积,否则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第三条避难层、结构转换层、设备层等,层高2.2米以上计算全部建筑面积,层高不足2.2米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第四条花池、结构板、空调挂机搁板建筑面积计算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花池、结构板、空调外挂机搁板等飘出建筑结构(不含阳台)外围、无围护结构(不包括百叶),与室内不连通且净深不超过0.6米的,属建筑外墙附属物,不计算建筑面积,
2、花池、结构板、空调挂机搁板按下列情况设置的,则按投影面积计算一半建筑面积:1有围护结构;2位于建筑主体结构内;3阳台结构内、外侧;4进深超过0.6米的有盖花池、结构板、空调外挂机搁板。

上述计算一半建筑面积部分将视为阳台计入每户住宅阳台比例予以核算。

第五条有顶盖的不封闭阳台,按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当其上盖高度达到或超过两个自然层,如在阳台底板至阳台上盖的垂直空间范围内,有水平镂空楼板,或连接横梁,或沿阳台开敞面或主开敞面有水平横梁、挂墙等结构体时,阳台按计算自然层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第六条住宅标准层层高按C.0.9.1的相关规定执行,低层住宅的客厅和跃层(含复式)住宅的客厅层高不受该条限制,但不得超过两个自然层的高度,住宅(含LOFE公寓)标准层公共部分(含楼梯间、电梯间、公共走廊等)的按房屋自然层计
算建筑面积。

第七条地下室设计的相关规定
1、地下室及半地下车库的的建筑面积按C.0.14的相关规定执行,如场地周边已有建成或规划的市政道路,室外地面标高以周边市政路的平均标高为计算标准,如场地周边无建成或规划的市政道路,室外地面标高以现状场地平均标高为计算标准。

2、独立式别墅、联排式别墅、低、多层复式住宅中,为各户专用且层高在2.2
米以上的半地下室,当其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大于1.5米,或作为坡地建筑有一面以上(含一面)位于地面或相邻小区路以上时,无论其作何使用,其层数均计入地面以上层数,建筑面积均计入各户建筑面积中。

二、关于建筑日照的补充规定
1、日照影响分析报告必须由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

日照影响分析软件必须采用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鉴定的正版软件。

日照影响分析报告的内容和形式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2、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对报送的日照影响分析报告及其他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按
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提供或补充有关材料。

报送材料不实,或隐瞒有关情况而产生后果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新建居住建筑住宅获得日照标准为不低于大寒日3
小时:旧区的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可以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1小时的标准,新建住宅日照
达不到上述要求的,设计单位应在总平面图上注明未达到日照要求户型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建设单位需出具承诺在房屋销售时应向购房者告
知和签订书面协议,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4、除原有住宅日照达不到3小时,且新建建筑对其日照不构成影响的情况外,新建建筑对周边原有住宅日照产生遮挡的,应保证被遮挡住宅日照达到不低于大寒日3小时。

三、关于办公建筑的补充规定
1、本规定适用商业性办公用地(C2)范畴内的办公建筑。

2、城市的商业性办公楼应建设开放式办公,不得建设公寓式办公(含酒店式办公)。

3、位于重要金融商业中心、重要景观节点及城市主干道两侧的办公建筑,其开放式办公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间,位于其他地段内的,不应小间。

/平方米200于
4、办公建筑内部平面应避免类似住宅、公寓、别墅、单身宿舍等居住建筑平面形式,其建筑主要立面应当具备公共建筑的外立面形式与建筑特点,禁止设置外挑式阳台、开敞式阳台,立面设计注意城市景观要求。

5、对于不同项目非居住建筑间距按10.4控制,对于同一项目内部的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按10.4.3.1的最小值控制,其它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控制。

四、关于增设室外消防楼梯的补充规定
消防楼梯原则上应与主体建筑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完成,在已建成的建筑外墙原则上不同意增设消防楼梯,确因消防要求需要增设的,须符合以下条件:1申请项目虽按原批准图纸使用,但仍不满足现行消防规范的;2增设室外消防楼梯不得超出建筑红线、不得影响原有消防通道、不得严重影响城市景观;3如增设室
外消防楼梯占用公共场地(含公共绿地),需取得相关利害关系人同意加建的意见。

如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项目需增设消防楼梯的,应在建筑物内部解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