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及教学反思

张宝琴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让学生在理解、掌握了9加几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9加几,既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又是十几减9的基础。教材中有关9加几的例题,通过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来自主探索算法,并对不同的算法进行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在“试一试”中,让学生按“凑十法”用小棒摆一摆,进一步理解9加几的算法。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其余几个算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并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由于生活背景、思考角度和所利用的资源不仅相同,他们的算法必定是多样的。算法多样化是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展个性的表现。教师绝不是要把多种算法一一教给学生,更不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同一道题,而是要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鼓励他们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构建新的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

教学具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猴子吗?小猴灵灵今天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呢?看!灵灵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题,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

算一算:10+4= 10+2= 10+6=

9+1+1= 9+1+3= 9+1+7=

师:小朋友,你们为什么能算的又对又快?

师:老师明白了,上面几题是10加几就是十几,下面几题虽然不是10加几,但是都是先算9+1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样算起来就很方便了。(都是9加几,都是先算9+1=10,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

9

9

4 1 6 1 师:把三角形上的三个数加起来算得数,你能想出方便的方法算出得数吗?

学生口算,说说怎样用方便的方法算得数。

追问:为什么先算9加1会比较方便呢?

3.揭示课题:现在小朋友看到了,先把9和1凑成10再算得数的方法叫做“凑十法”。今天我们就要用凑十法来学习9加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有一天,灵灵的妈妈把摘的苹果放在桌上,小朋友们,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例题图)(1)看一看:仔细观察,这些苹果是怎样摆放在桌上的?指名回

答。

生:盒子里有9个,外面有4个苹果。

师:那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哪个小朋友能完整的说一说这三句话?(盒子里有9个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要求一共有几个苹果,谁会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9+4=

(2)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4得多少,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3)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a、数一数。

b、9 + 1 = 10,10 + 3 = 13。

c、4+6=10 10+3=13。

d、10+4=14 14-1=13.

……

结合学生交流,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随机板书。课件演示: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苹果,再放一个就够10个,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边演示边说边板书。

师:所以我们先是把4分成1和3,算9加1等于10,再算

10+3=13.

师:哪个小朋友来说说我们是怎么算的?指名说,齐说。

师:为什么想到把4分成1和3呢?接着怎样算出得数?

学生齐说计算过程。

刚才我们已经用凑十法先算9+1=10,10+3=13,所以以后见到9

就要想到1.(见9想1)

(4)议一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就用什么方法来算。

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带来了一些花想要奖励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一共有多少朵花?怎样列算式?(板书:9+7)完整的说一说三句话

(2)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

(3)追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说计算过程

3.小结:

引导: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89页想想做做1

师:灵灵看到小朋友们学的这么认真,它也很想自己来算一道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灵灵在干什么?为什么只搬一块?那么你能把计算过程写下来吗?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2

师:妈妈觉得小朋友们真聪明,它也出了一道题想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先带领学生完成第一副图,然后让学生完成第二幅图,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提问: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观察、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四、快乐游戏,拓展延伸

1.吃水果。

小朋友们真厉害,老师要奖励你们一些水果。但是要想吃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只有算出水果给出算式的得数,才能吃到哦。

(点击水果出示有关9加几的算式)

妈妈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想带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小朋友

想不想去?

2.玩碰碰车。

儿童乐园有小朋友最喜欢玩的碰碰车,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介绍游戏规则:每辆车上都有编码,两车相碰,车上数字相加,很快说出得数,才能继续玩。)课件出示:按序排列的9加几的算式。看!贝贝帮助我们把这些算式整理了一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五、自由交流,本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2.回去后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9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上完课后,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课开始,我从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让学生知道先算9+1=10,再算10加几就等于十几,让学生意会凑十法,然后再由老师揭示今天就是用凑十法来学习9加几。然后我通过小猴灵灵采的苹果引入主题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

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苹果的主题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之间先讨论,然后再通过移动苹果这一动画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本来盒子里有9个苹果,现在又移进去一个就是10个苹果。现在盒子里的10个苹果和剩下的3个苹果合起来就是13个苹果。我慢慢的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这样,就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这节课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新授的过程中,有学生说到4可以分成1和3的时候,要追问学生4为什么要分成1和3,让学生明白分出来的1就是要和9凑满10的。还有就是有些环节要让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可以放手。最后在列出所有9加几的算式后,要总结规律,一定要讲透,要让学生明白,不能一带而过。对于看图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多说说完整的三句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五单元9加几(1)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 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1课时9加几(1) 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可编辑、打印) (页眉、页脚处可双击删除) (文字可随意改变) 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1课时 9加几(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理解“9加几”的口算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9加几”的口算方法。 难点:感受口算9加几不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感知身边的数学。 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同学们最喜欢什么地方?(当学生说到操场时)我们的操场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同学们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看,这些同学们在操场上做什么?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出示教材第69页的图) 引出课题:同学们找到了很多数学问题,有的问题可以用原来学过的方法来计算,有的就需要用到今天学习的新知识了,这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今天先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2.铺垫准备。 (1)凑十(找朋友:相加等于10的两个数是好朋友。) 3的朋友? 8的朋友?

6的朋友? 9的朋友? (2)口算: 2=10= 5+10= 8+10= 7+10= 10+3= 10+4= 10+1= 10+9= 学生观察这些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结规律:都是10加几或几加10,和的十位都是1,加几个位就是几。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1的图。 提出问题:谁来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应该怎样列式?(生口答) 箱子里有9瓶矿泉水,外面有3瓶,一共有多少瓶? 板书:9+3= 3+9= 说一说:算式中的9和3分别表示什么? 想一想:9+3=? 合作探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借助学具,讨论算法。 教师归纳算法: 方法一:从9起往下数3个。

青岛版小学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1、课前活动:拍拍手。复习 2、 3、 4、 5、 6、 7、 8、9等数的组成。 2、口算练习:10加几的加法。排火车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10+9 10+10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10 。都是10加几或者几加十; 师:对,10和一个个位数相加,得数都是十几;小朋友说对吗?10加几小朋友学的很好,完成的也很棒,今天老师接着带领大家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齐读一下课题,声音响亮,再读一遍。 师:咦,什么声音呀?(师示范让学生做整齐) 师: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看,这是运动场上热闹的照片。(播放图片解说)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提问题。(5分钟) 师:这是一个班级运动会的报名情况。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哪些信息呢?同桌两个相互指着说一说。找到信息的小朋友就以漂亮的坐姿来告诉老师好不好?哪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参加赛跑的有9人。跳绳的有6人。 师:除了赛跑和跳绳的小朋友,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啊?看看(师指大屏幕) 生:男生志愿者,女生志愿者。 师:对,专门为运动会服务的小朋友,就叫志愿者。小朋友赶紧数一数,有多少名男生志愿者,有多少名女生志愿者。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坐正,眼睛看老师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赛跑9人,跳绳6人,两部分合起来,你能提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几人? 师:好,咱们连着信息和问题一起读一读。 师:现在咱们再来看这两条信息,男生志愿者9人,女生志愿者7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师:真聪明,你提出的问题非常的有研究价值。

《九加几》教学设计及反思

《九加几》教学设计方案 陕西省安康地区石泉县银桥小学丁慧 课题名称《九加几》 科目小学数学年级一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 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 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2.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 2.为学生每人准备18根小棒。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1、情景再现;2、合作探究法 《九加几》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师:同学们,咱们学校刚召开了冬季运动会,你们喜欢运动会吗? 师:好,那么老师带大家看看人家学校的运动会去。 教学活动2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多媒体展示。(运动会场景图)

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体育比赛项目? 师:比赛项目有:赛跑、跳远、踢毽子、跳绳。 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大家这么能干,老师有一个问题 想向大家请教,问题是: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教 师贴问题)(学生齐读问题。)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 (2)能从96页图中很快找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吗? 找到信息的孩子举手表示。 (3)师: 如何列式? 板书: 9+7=16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教学活动3 2.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运动会上的各项比赛都在激烈进行着,志愿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给他们准备了美味饮料。(教师贴图片) 师:老师把饮料移到黑板上,体育委员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你能解决吗?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你是想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 师:先静静思考。 师:把你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交流。(教师收集) 学生汇报。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 “9加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习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流一下。 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的教学反思 这是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二节公开课,这次它以教学比武的形式而进行。一个学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充实自己,愿自己每一节课都是一次很好的跨越。听调研室的刘主任说本期要进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我便开始着手准备,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分析,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仔细推敲,每一张幻灯片都用心调改,希望能够给孩子们,给老师们,还有自己一个很好的呈现。 而9加几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在此之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10加几,所以孩子们学好本节知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知识内容至关重要。而一年级的学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对新鲜事物好奇,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与直观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注重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与语言表达。对于这节课,我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运动会活动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开始,我根据孩子们的学龄特点来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我收集了孩子们在运动会时的比赛照片,以他们熟悉的场景,以他们熟悉的人和物,而勾起孩子们的回忆,在回忆之中悄无声息进入本课。而这样引入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潜移默化里给孩子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生激发思维,感受计算多样化理念,体现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提倡解决方法、算法的多样性。《数学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学习了这一理念之后,我便积极将其投入到教学中,而刚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此理念有一个很好的体现。 经过部情境活动的教学铺垫之后,我提问:“班干部们准备发牛奶,可是他们不知道一共有多少盒,谁能帮帮他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盒,你是怎么知道的?”对此我请了大部分学生回答,总结有以下: 生1:我是一盒一盒地数,1,2,……,13,一共有13盒。 生2:我是从9开始数的,9,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3:我是从4开始数的,4,5,……,13,一共有13盒。 生4:我是先放1盒进箱子里凑成10,再用10+3等于13,所以一共有13盒。 对此我大力赞扬孩子们能想出这么多办法,并乘此机会问他们: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对于你来说哪一种方能最快算出结果?(学生纷纷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九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

师:巡视,然后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第一个题目一下就做出来了。那第二题应该等于多少呢?有的小朋友已经算出来了,但也有小朋友不会做。同学们,不会做没事,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来学习,你有没有信心学好呢? 生(声音洪亮齐答):有! 师:好,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次运动会有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各项目有多少人参加?(点名回答) 生:有两个项目:赛跑和投沙包,赛跑组有9名运动员,投沙包组有6名运动员。 小结:这次运动会有两个项目,赛跑和投沙包,赛跑组有9名运动员,投沙包组有6名运动员。 2.探究问题。 师:根据我们观察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两个运动项目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生2:赛跑组比投沙包组多多少人?...

师:如何列式? 生:9+6 生:9-6 师:两个运动小组一共有多少运动员?(指几名学生列式) 生:9+6 生:6+9 师:如何计算9+6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加几。想一想如何计算9+6?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生:一个一个数1、2、3、……12、13、14、15,一共有15人。 生:接着数:参加赛跑的有9人,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14、15,一共是15人。 生:凑十法:把参加投沙包的一人移到赛跑人数里凑成10人,10人再加上剩下的5人,一共是15人。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生:第三种,因为不用数,很方便。 师:对。这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一个一个数和接着数比较麻烦,9和6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一年级数学优质课《9加几》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年级数学优质课《9加几》教学设计 与反思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例1、例2.第96-98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96~97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98页例2图片,以及做一做第2题,五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复习) 1 、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得数;9+( )=109+1+2=?9+1+6=?9+1+4=?9+1+3=?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6人.>

9加几反思

9加几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第89页例1及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计算算理研究的过程。 2.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学习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3.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重点: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学生掌握凑十法。 课堂回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1分钟口算 师:同学们,看羊村正在开羊羊运动会呢?你们想参加吗?只要回答对小羊提出的问题就可以参加,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美羊羊为我们带来了一分钟口算题,请你拿出作业单,准备口算,准备好了吗?开始 10+2= 10+9= 10+6= 10+7= 10+3= 10+8= 2+4= 5+2= 4+4= 1+8= 4+5= 3+3= 生报得数学生自己检查。 2.出示情境图 师,朱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如果让你选一行,我挑另一行,你和我进行口算比赛,为了赢得希望更大,你会选哪一行,为什么? 生:10加几就是十几 师:虽然有同学在计算上有错误,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美羊羊布下的难关我们闯过了。可这时不服气的喜羊羊跑过来,想和我们比一比谁更聪明,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他拿出了一张酸奶图,问我们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并试着提一个问题。 生:盒子里有9盒酸奶,盒子外有4盒酸奶,一共有多少盒? 二、学习新知 师:谁会列式计算? 生:9+4=13 师:别着急,用你手里的圆片当酸奶,自己摆一摆9+4,想一想怎样摆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盒? 1.掌握算理,知道凑十法 师:(展示学生摆的动画)这名同学说说他是怎样摆一眼看出9+4的得数。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样摆的? 师:谁能上台摆摆看? 师:为什么从盒子外面拿1盒到盒子里面呢? 生:从外面拿1盒到里面,盒子里面就凑成了10,方便我们看出得数。 师:说的真好,全体,小眼睛,(生:看老师)看你们的摆法和老师的摆法是一样的。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96---98页 教材分析:9加几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这部分内容是“两段式教学长程设计”中的第一阶段,即教学“结构”的阶段。“9加几”与后 面的8、7加几等,它们之间的知识点是相似的。抓住知识间的共 同点,有利于学生迁移。本课要为学生提供方法和步骤,为学生主 动学习提供时间的保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认识了11~20各数。 在学习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第一课。 学生在幼儿园学过简单的计算,对于计算9加几的结果大多没问题, 大部分能很快地说出准确的得数。但是问他们是怎么算的,他们却 不会说了;问他们怎么想的,有的小声说是数的,有的干脆说一看 就知道。看来这节课的难点是,在原来数的方法上学会用“凑十” 的方法表述计算的过程。学生由于思维水平不同,有的学生在表达 时语言不顺畅,有待于提升。所以初次接触,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在思维上是一次挑战和提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 9加几的口算。 2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 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是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 3 情感目标: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2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红星小学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 得先过三关,你们有没有信心呢,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教师课件出示相关习题,学生指名口答) 第一关:9+()=10 第二关:7能分成1和几?8能分成1和几?9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3能分成1和几? 第三关:口算 9+1+2= 9+1+3= 9+1+6= 2.师:同学们真棒!顺利闯过了三关,那我们赶快到运动场去看看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教学例1 (1)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2)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指名汇报)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同学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饮料图)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看: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生:还有13盒) (4)你是怎么想的?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生分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1,2,3,……,12,13,一共有13盒。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9,10,11,12,13,一共有13盒。 ③先放进1盒凑成10,10+3得13. (5)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强化“凑十法”。 (1)要算一共有多少盒?我们可以列出一道加法算式9+4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9加几,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饮料来摆一摆,学生操作,教师引导: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呢? (3)谁能结合老师的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师小结:这种方法叫“凑十法”。 3.解决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从画面收集信息,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2)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6 (3)让学生讲怎样算,得数是多少? (4)全班交流,完成计算。 4.尝试提出问题,巩固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运动会正在进行的还有哪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2)谁还能提出其他用9加几计算的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整理:踢毽的和赛跑

9加几教学实录与反思(特级教师徐斌)完整资料

9加几教学实录与反思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徐斌一、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猴图片)看——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 (由小猴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10+1、10+3、10+5、10+7、10+8、10+6、10+4、10+2。学生口算后,教师将卡片有序排列在黑板一侧)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二、学习新知 师:(出示图片)有一天,猴妈妈把摘的桃放在桌子上,让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吗? 生:愿意!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 生: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 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 生:我是先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 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真聪明!刚才有同学说,;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桃,再加外面的3个,得13。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师指名一生上台演示,并逐步对应板书——) 师:为什么从4里面先拿1个放盒子里? 生:这样就可以放满盒子,一盒10个。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 师:刚才大家算得很好。我们再来看,小猴家的花园里栽了两种颜色的鲜花, (师出示“试一试”图片,如下图) (师引导生列出算式后) 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7。也可以在教科书上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 (生动手圈图并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把9朵红花和l朵黄花圈在一起,再加上6朵黄花就是16。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9 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化和组织化,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概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均得到发展。例如,,教学例题“9+4”时,我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我是摆小棒看出来的”;“我是一个个数的”;把9放在心里,往后数4个,得13”;“9+1=10,10+3=13我是听妈妈说过的”。当学生说到这里我顺其自然地说:“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吧。”在学生“唧唧喳喳”之后,我就“言归正传”,隆重推出“凑十法”。从摆圆片学具“凑十”到摆小棒“凑十”,然后配上示意图一味地向学生介绍“凑十法”;最后让学生运用“凑十法”反复练习,非常详尽,自我感觉上得还不错,从学生的反馈中也看出学生大部分会用这种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计算题了。 这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我的点拨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变成10,和的个位上少1,例如5变成4等。在原有的教案中我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掌控能力还欠火候,没能处理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实行加法。今天有学 校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认真学习9加 几吗?……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实行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 1+910+7…… 2、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毽子, 还有的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预 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小明问:“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踢 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学习: 1、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 这个题目。 组织交流解决题目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先容本组解 决题目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熟悉。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 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9+1得10,所以算9+4, 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题目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题目:“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 7人 (3)教师口述: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 人与跳远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7。(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应怎样算?得数是几?(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答应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3、总结规律:“凑十歌” 4、出示课件:你还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题目?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知识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2、出示课件2:9加9、2、4、7、5、 3、6、8

(完整)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强阿芳 上周在教学《9加几》时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无邪、童趣横溢,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答非所问、脱口而出,让老师哭笑不得、束手无策。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效地组织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我听到的一节《9加几》为例来谈一谈: 案例(片段) 师:你喜欢玩球吗?什么球? 生: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师:(出示乒乓球,一行有5个,一行有4个)有几个?你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来有9个? 生:4+5=9、10-1=9…… 师:(板书9、出示一口袋)猜里面有几个球? 生:3、5、6、4…… 师:(出示口袋中的乒乓球,板书9+4=)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2:我早就会了。

生3:我是想9+1=10,4里面拿走了1还剩下3,合起来就是13。 生4:我是把4分成3和1,9+1=10,10+3=13。 …… 师板书第4位同学想的过程并说:这位同学说得真好,我们把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提问:为什么把4分成1和3? 再请几位同学用凑十的方法说计算方法。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摆9+5吗? 想一想,怎样摆就是14根了呢? 生:小组交流。 师:板书想的过程。 生:做“试一试”。选一道自己喜欢的说说看? 师:观察我们今天做的这些加法题,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生1:都是9加几、都把一个数分成1和几…… 师:揭示课题。 你还会出9加几的题目吗? 生1:9+6 生2:9+7 …… 反思: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得达到教学效果,我们有时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

九加几-教学设计与反思

九加几-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学前小朋友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注意让小朋友们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注重算法的多样化,让小朋友们在交流碰撞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学前小朋友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注意让小朋友们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注重算法的多样化,让小朋友们在交流碰撞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自主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喜欢做运动(生:……) 生: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

吗?(喜欢) 师:你都喜欢什么运动?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出示情境图)这些小朋友也非常爱运动,看老师正组织他们报名参加运动会呢!仔细数一数,参加赛跑和投沙包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师:(指两条信息)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师:谁能再来读一读?6人。(师出示信息) 生: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师出示问题) 生1: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生2: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二、加深认识,体会加法含义。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式? 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9+6 生:6+9 生:因为要求9和6合起来是多少,所以用加法算。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 究。 师:老师让小朋友们先看9+6,9+6等于多少?知道的小朋友悄悄告诉我(师俯身倾听)好多同学都知道了,也有小朋友还在认真思考,这样吧,借 (小朋友们活动,师巡视,初步了解情况) (小朋友们小组活动、交流)

最新《9加几》教学设计和反思

《9加几》教学设计 胶州市方井小学姜青青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9加几》 【教材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继续学习口算和笔算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所以,让学生体会“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是教学重点。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注重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自主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锻炼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自主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磁圆片。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做运动吗?(喜欢) 师:你都喜欢什么运动?(生:……)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出示情境图)这些小朋友也非常爱运动,看老师正组织他们报名参加运动会呢!仔细数一数,参加赛跑和投沙包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生: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师出示信息) 师:(指两条信息)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师出示问题) 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生1: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师:谁能再来读一读? 生2: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二、加深认识,体会加法含义。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上周在教学《9加几》时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无邪、童趣横溢,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答非所问、脱口而出,让老师哭笑不得、束手无策。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效地组织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我听到的一节《9加几》为例来谈一谈: 案例(片段) 师:你喜欢玩球吗?什么球? 生: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师:(出示乒乓球,一行有5个,一行有4个)有几个?你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来有9个? 生:4+5=9、10-1=9…… 师:(板书9、出示一口袋)猜里面有几个球? 生:3、5、6、4…… 师:(出示口袋中的乒乓球,板书9+4=)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2:我早就会了。 生3:我是想9+1=10,4里面拿走了1还剩下3,合起来就是13。 生4:我是把4分成3和1,9+1=10,10+3=13。 …… 师板书第4位同学想的过程并说:这位同学说得真好,我们把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提问:为什么把4分成1和3? 再请几位同学用凑十的方法说计算方法。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摆9+5吗? 想一想,怎样摆就是14根了呢? 生:小组交流。 师:板书想的过程。 生:做“试一试”。选一道自己喜欢的说说看? 师:观察我们今天做的这些加法题,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生1:都是9加几、都把一个数分成1和几…… 师:揭示课题。 你还会出9加几的题目吗? 生1:9+6 生2:9+7 …… 反思: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得达到教学效果,我们有时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创新,使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充满活力的教学内容。现结合上面的教学片段,谈几点体会: 一、把单调变成有趣。 教学内容是知识传承的载体,教师要善于参照课程标准,对教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组织和改进,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知识组块。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以问题的“提出——

《9加几》教案设计

《9 加几》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96 -98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 加几的口算。 2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 根。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 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 、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让 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 、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 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 加4 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 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 盒饮料,右边摆 4 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 4 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 1 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 4 盒饮料拿走 1 盒后还剩多少盒?10 盒与剩下的 3 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 等于多少? 4 、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 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 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 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1、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9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法”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教材注意在具体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喜欢做运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阳光运动会,同学们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想不想看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表现?一起看。(点课件) 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了赛跑和投沙包这两项比赛,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广场”来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出了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数学信息,并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善于提出问题是好的学习开端,但能够把问题解决好会让你更机灵的!“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2、那“9+6=?”,从学具袋中把小棒全请出来!用9根蓝色小棒代表赛跑的人数,6根红色小棒代表投沙包的人数,摆摆看一共多少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三、总结提升 1、运用动画呈现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把接近10的数先凑成10再计算——“凑十法”。

九加几 教学设计

九加几 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例1、例2.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96~97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98页例2图片,以及做一做第2题,五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复习) 1 、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得数;9+( )=10 9+1+2=? 9+1+6=? 9+1+4=? 9+1+3=?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两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实录与反思

“9加几”教学实录与反思 一、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猴图片)看——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 (由小猴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10+1、10+3、10+5、10+7、10+8、10+6、10+4、10+2。学生口算后,教师将卡片有序排列在黑板一侧)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二、学习新知 师:(出示图片)有一天,猴妈妈把摘的桃放在桌子上,让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吗? 生:愿意!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 生: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 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 生:我是先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 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真聪明!刚才有同学说,;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桃,再加外面的3个,得13。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师指名一生上台演示,并逐步对应板书——) 师:为什么从4里面先拿1个放盒子里? 生:这样就可以放满盒子,一盒10个。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 师:刚才大家算得很好。我们再来看,小猴家的花园里栽了两种颜色的鲜花, (师出示“试一试”图片,如下图) (师引导生列出算式后) 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7。也可以在教科书上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 (生动手圈图并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把9朵红花和l朵黄花圈在一起,再加上6朵黄花就是16。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思考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