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的原理和设计开题报告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要素的监测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温湿度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设计一个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环境温湿度的合理控制,对提高生活、工作的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选题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设计和开发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的无线传感器节点。
2.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温湿度监测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3.设计并开发远程控制模块,可以远程控制温湿度系统的相关参数,实现温湿度的智能化控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传感器节点是本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精度和准确性。
包括选择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通信模块的选型、存储模块的设计等。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建使用传感器设计的节点,将其网络连接起来,构建温湿度监测系统。
在网络中采用合适的路由协议,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效率。
3.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在系统的硬件设计上,需要根据具体的传感器节点及其应用环境,设计与之对应的电路板和外部部件,完成节点的实现。
在软件设计中,需要进行数据采集、通信协议、数据存储、数据监测和控制等功能的实现。
四、预期成果本项目拟实现的预期成果包括:1.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实现。
2.对传感器节点进行设计和开发,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3.设计并开发远程控制模块,可以远程控制温湿度系统的相关参数,实现温湿度的智能化控制。
4.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功能正常运行。
五、可能遇到的问题1.电池模块的选型和功率管理传感器节点使用电池供电,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模块和功率管理模块,以确保节点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2.网络的可靠性和通信协议在传感器节点构建过程中,需要保证网络的稳定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通信协议,进行网络的优化。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预期成果:
• 确定设计方案,画出整体硬件电路图,用 单片机编写程序实现温度智能检测的功能 。
五、特色或创新之处
•
采用AT89C52作为控制核心,用字符液晶
显示,运行可靠、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操
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 主要参考文献
• [1]鲁志康,温湿度自动测控系统及其传感技术研究, 电工技术杂志,2000.3
• 通过网上查询、翻阅图书了解空调系统原理, 借鉴前人经验;传感器使用方法;用字符液晶 显示可实现系统设计。
• 主要内容有: • ⑴学习强化单片机知识 • ⑵掌握智能温湿度检测系统,提出硬件电路设
计方案 • ⑶画出原理图 • ⑷编写单片机控制软件 • ⑸完成系统整体功能调试
• 设计中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系统程序的设 计。其硬件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主控制器 和显示电路等构成。其中单片机是核心部分 ,负责对温度信号进行接收、检验并传输处 理。
• [14] 周鲍毅,魏俊淦,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方案, 仪表技术,2005.5
• [15]高 葵.基于Sensirion SHT系列传感器的分布式温湿 度监测系统[J].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 机,2008,11,21.
• [16]冯惠芬,李景仁.谈谈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技术[J]. 档案工作期,1982,6,30.
• [5]库志强,张锡兵,杨 扬.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系 统[J].扬子江药业集团,2006,3,10.
• [6]郭改枝.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温湿度显示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6,9,3.
• [7]袁强,陆启生,李文煜.基于单片机89C51和89C2051 点阵LED显示系统[J]. 中国科技信息,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6,18.
湿度传感器开题报告

湿度传感器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湿度传感器作为物联网节点中重要的环境参数传感器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周围环境的湿度信息,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传输数据,为用户提供环境监测和控制服务。
湿度传感器在农业、工业、医疗、气象、家居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土壤湿度,实现精确的灌溉控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工业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湿度监测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在医疗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病房、手术室等环境的湿度,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医疗质量。
在气象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
在家居领域,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室内的湿度,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湿度的自动调节,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2. 研究目标和内容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开发一种高性能的湿度传感器,满足物联网领域对湿度传感器的高精度、低功耗、小尺寸等要求。
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如下:2.1 研究目标•设计并实现一种湿度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环境中的湿度。
•提高湿度传感器的精度,使其能够满足物联网系统对湿度的高精度要求。
•降低湿度传感器的功耗,延长电池寿命,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缩小湿度传感器的尺寸,便于集成到各种物联网终端设备中。
2.2 研究内容•对现有湿度传感器技术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其优缺点。
•设计并实现一种新型湿度传感器,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
•测试和验证湿度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与市场上常见的湿度传感器进行对比。
•优化湿度传感器的功耗和尺寸,提高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性。
3. 计划和进度安排本项目的计划和进度安排如下:时间计划进度第一周调研现有技术进行中第二周设计传感器方案未开始第三周实现传感器原型未开始第四周测试验证未开始第四至六周优化性能和尺寸未开始第七至八周编写论文和报告未开始4. 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项目预期的成果和创新点如下:•设计并实现一种高性能的湿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小尺寸等特点。
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舒适度的两个基本因素,因此,它们的测量和监测在各种场合中都非常重要。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温湿度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测量仪器,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应用于监测系统的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成本低、易安装、易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监测、建筑物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等领域。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了解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并探究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分析,包括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输出信号、精度等性能指标。
(2)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监测系统的建立、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布置、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环节。
(3)对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并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从而为监测系统的选择和搭建提供参考,提升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同时,本研究对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和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现代化建筑中,温湿度是一个必须要被严格控制的要素。
过高的温湿度会影响房间内环境,导致居住者不舒适;太高的湿度会导致房间内潮湿,容易滋生霉菌;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人体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现代化建筑和人们的居住环境,控制温湿度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人们并不能经常在房间内监测温湿度数据,来确保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因此,本毕业设计计划通过设计一种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来帮助实现对于温湿度的自动监测,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选题意义本系统将能够自动地感知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利用传感器自动收集数据。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能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从而输出温湿度的变化曲线和警报,让用户得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和优化房间内的环境,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本毕业设计的其它意义和价值有:1、提高房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为居住者提供更为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2、减轻居住者的负担,避免了居住者经常检测房间温湿度数据的麻烦;3、为商场、酒店、医院、公众场所等需要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场所提供一种极为简单实用的监测方案;4、提高现代化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和便利性。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温湿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等;2、温湿度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模块。
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调研相关文献、手册等,了解现有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技术路线等,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改进;2、实验验证:先通过样机的研发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然后进行实际使用效果的测试和调整。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预期成果:研制出一套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的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满足房间内温湿度自动检测和处理能力,同时还具备简单的安装和配置特点。
应用前景: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单片机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

单片机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1. 引言温湿度检测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农业、仓储、气象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单片机成为了温湿度检测的重要工具。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单片机进行温湿度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2. 研究目标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值,并通过LCD显示模块显示出来。
同时,还需要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功能,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 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取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温湿度传感器进行调研和分析,选取一个价格合理、精确度高的传感器。
2.单片机的选择和搭建:选择一种适合温湿度检测的单片机,并搭建相应的实验环境。
3.温湿度测量电路设计: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温湿度测量电路,确保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无误。
4.数据存储和传输:通过串口或者其他方式,将测量到的温湿度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存储设备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5.LCD显示模块的集成:选取适合的LCD显示模块,将温湿度数据显示在LCD上,方便用户观察和读取。
4.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来完成上述研究内容:1.调研和分析: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市场调研,选取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
2.实验验证:搭建实验环境,进行温湿度测量电路的设计和数据传输的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系统集成:根据设计要求,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完成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4.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到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5. 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成果:1.成功设计并搭建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2.实现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测量和传输功能。
3.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4.为后续的温湿度检测和数据应用提供参考和基础。
6. 进度计划本文的研究计划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调研和分析阶段:了解市场上常见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选取合适的型号。
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选择设计题目,并搜集相关资料(第1周);
图书馆查找资料(第2周);
图书馆查找资料(第3周);
初步确定设计任务(第4周);
撰写开题报告并准备答辩(第5周);
设定总体的设计方案(第6周);
主体控制系统部分的设计(第7周);
PLC软件的设计传感器模块的设计(第8周);
PLC软件的设计(第9周);
虽然有些温室也安装有各种加热、加湿、通风和降温的设备 ,但其主要操作大多仍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当温室面积较大或数量较多时 ,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 ,而且也无法达到对温湿度的准确控制。本文介绍一种基于PLC和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室控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室内温湿度的自动测量和调节 ,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采用喷灌系统作为改变温室湿度环境的方法节约了水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了能源。
显示软件的设计(第10周);
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第11周);
系统软件的设计(第12周);绘制原理Biblioteka 、绘制PCB板(第13~14周);
整理并撰写论文,准备答辩(第15~18周)。
8、参考文献:
[1].高职富.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市场,2007年第35期:106,107
[2].吉红.自动控制在国外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5):52-54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以超时令、反季节生产的设施园艺作物的发展为主,且发展迅猛。1997年设施园艺作物栽培面积达86.7万公顷,较80年代初期的栽培面积增长了128 倍,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1996~1997年为33公斤,较1980~1981年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增长了近164倍。2001年,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将突破100万公顷,全国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将达到40公斤。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对数字信号的高敏感和可控性、温湿度传感器可以产生模拟信号,和A/D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性能,此设计以51单片机基本系统为核心的一套检测系统,其中包括A/D转换、单片机、复位电路、温度检测、湿度检测、键盘及显示、报警电路等部分。该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硬件电路简单、并能很好的进行显示,可测试不同环境温湿度的特点。
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本设计是以单片机(51)为核心,配合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以及相关的外围电路组成的检测系统,可以接收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号,检测人员可以通过lcd显示的数据,实时监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情况。相比较常见的温湿度测量器,本系统包括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实现了对温湿度的自动调节。在测量范围和精准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改良。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
毕业年份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一、拟开展研究的价值、意义
随着人们的生活及其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要求就显的尤为重要,温湿度的控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温湿度检测系统就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智能、快捷、方便可靠的检测系统,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如果检测得不准确就会发生许多的生产事故。如化工生产中对温度的检测不当就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和产品质量的下降。而现在所使用的温湿度检测系统通常都是精度为1℃或0.1℃的水银、煤油或酒精温度计进行的温度检测和用传统的物理模拟量的方法进行的湿度检测。这些温湿度检测计的刻度间隔通常都很密,不容易准确分辨,读数困难,而且他们的热容量还比较大,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并且很难读准,使用非常不方便。因此为了给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对现有的温湿度控制器的设计、改良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对通信专业的知识有一个大体了解,为了检测自己大学阶段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与应用,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式检验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得到提高与巩固,也是自己能成为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一名合格大学生。
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居家生活、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量及控制。
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信息。
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
而问世监控系统就可以解决这样人才资源浪费,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这是由于它的智能化设计所决定的。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在重要的设备房间中,设备对温、湿度等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
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由于气流及设备分布的影响,温湿度值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所以应根据主房间实际面积在房间加装温湿度传感器,以实时客观检测房间内的温、湿度。
在监控本系统,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将把检测到的温湿度值实时传送到监控主机中,并在监控界面上直观地表现出来。
管理员可实时了解房间各点的实际温湿度值,一旦房间内实际温湿度值越限,系统将自动报警,提示管理员进行调节,尽可能让房间各点的温湿度趋向合理,确保房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主攻方向:掌握STC89C52各个端口的作用和温湿度传感器DHT11的应用
主要内容:使用单片机和温湿度传感器测量出环境的温湿度,并用LED数码管显示数值。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10年12月中下旬确定题目
2011年1月上中旬开始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开始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2月—3月初继续总结概括收集资料,拟定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3月中旬—4月设计电路,安装、调试,论文定稿
2010年5月下旬至6月初论文答辫
五、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1] 何宏.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李忠国,陈刚.单片机应用技能实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袁秀英,李珍.单片机原理与实验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
[4] 王华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5] 赵茂泰,电子测量仪器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6] 汪同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