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第一次、第二次作业

环境学概论第一次、第二次作业
环境学概论第一次、第二次作业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

环境学概论

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

年级: 2012级

姓名:曹森

学号: 121003010052

环境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环境?环境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生物和无机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

2、什么是环境要素?简述环境要素的属性。

答: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的属性:最小限制率、等值性、环境整体性

3、什么是环境系统?简述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答:环境系统:是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分层、集中、交织、综合和差异性。

工程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反过来它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4、什么是环境容量?什么是环境自净?什么是环境背景值?什么是

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1)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2)环境自净:环境受到污染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

(3)环境背景值: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

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

(4)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

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

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

5、什么是环境公害?简述八大公害的形成用危害。

答:环境公害: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对公众安全、健康、生命、财产以及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

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滨西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的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是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

成5911人暴病.)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美国落衫叽的大

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

染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

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聚增,尤

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6.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

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7.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

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

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6、什么是环境污染?简述环境污染的特点。

答: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

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特点:1)公害性,环境污染不受地区,种族,经济条件的影响,一律受害。

2)潜伏性,许多污染不易及时发现,一旦爆发后果严重。

3)长久性,许多污染长期连续不断的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并不易消除。

7、什么是污染源?简述污染源的主要类型。

答: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

主要类型: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8、什么是环境科学?简述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

答: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研究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

主要任务:⑴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

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

等;

⑵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⑶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⑷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

施;

9、什么是大气污染?什么是大气污染物?简述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答: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致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分类: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

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

染物)

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

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

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10、什么是大气污染源?简述大气污染源的类型。

答: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按照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被释放、海浪飞沫。

人为污染源: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交通运输过程排放、农业活动排放。

11、什么是大气污染的化学转化?简述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危害。答:大气污染的化学转化:从污染源排放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在扩散、输送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和其他条件(如阳光、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在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空气原有组分之间进行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危害:清晨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NO由汽车尾气及其他源排入大气。由于晚间NO氧化的结果,已有少量NO2存在。当日出时,NO2光解离提供原子氧,然后NO2光解反应及一系列次级反应发生,-OH开始氧化碳氢化合物,并生成一批自由基,它们有效地将NO转化为NO2,使NO2浓度上升,碳氢化合物及NO浓度下降;当NO2达到一定值时,O3开始积累,而自由基与NO2的反应又使NO2的增长受到限制;当NO 向NO2转化速率等于自由基与NO2的反应速率时,NO2浓度达到极大,此时O3仍在积累之中;当NO2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影响O3的生成量;当O3的积累与消耗达成平衡时,O3达到极大。

危害:

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人和动物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

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

异常等。

影响植物生长:植物受到臭氧的损害,开始时表皮褪色,呈蜡

质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色素发生变化,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

PAN使叶子背面呈银灰色或古铜色,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

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对建筑材料的破坏:因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阳光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加速建筑、喷涂、包装及电线电缆等所用材料,尤其是聚合物材料的降解和老化变质。

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使大气的能见度降低、视程缩短。这主要是在于污染物质在大气中形成的光化学烟雾气溶胶所引起的。这种气溶胶颗粒大小使其不易因重力作用而沉降,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长距离迁移。它们与人视觉能力的光波波长相—致,能散射太阳光,从而明显地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因而妨害了汽车与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安全运行,导致交通事故增多。

其他危害:光化学烟雾会加速橡胶制品的老化和龟裂,腐蚀建筑物和衣物,缩短其使用寿命。

12、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风(动力因子)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风对大气污染物起整体输送作用;风对大气污染物有冲淡稀释作用;

2)大气湍流(动力因子)

大气湍流是指气流在三维空间内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不规则涨落,伴随着流动的涨落,温度、湿度、风乃至大气中各种物质的属性的浓度及这些气象要素的导出量都呈无规则涨落.

3)大气的温度层结(热力因子)

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它的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层结的垂直稳定度,直接影响湍流活动的强弱,与空气污染有密切的联系,支配大气污染物的散布.

4)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

5)混合层高度

混合层是指边界层中存在的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以下的大气层.混合层内一般为不稳定层结,铅直稀释能力较强.混合层高度即从地面算起至第一层稳定层底的高度.混合层高度实质上是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即低层空气热力与湍流所能达到的高度.混合层高度越高,表明污染物在铅直方向的稀释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混合层高度随时间变化,

6)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

不利气象条件指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熏烟型气象条件出现在日出后,夜间产生的贴地逆温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新的混合层开始增长,到前一天晚上烟羽的高度时,聚集的污染物通过混合层夹卷和湍流被完全混合至地面,造成大气污染.

13、简述湍流及其主要类型。

答:简介:大气的无规则运动成为大气湍流。风速的脉动(或涨落)和风向的摆动就是湍流的作用的结果。

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垂直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引起的热力湍流,它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稳定度。另外一种是由

于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机械湍

流,它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程度。

14、简述逆温及其主要类型。

答: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称之为“逆温”。

主要类型: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湍流逆温。

15、简述大气污染物扩散与下垫面的关系。

答:陆地和海洋,以及陆地上广阔的平地和高低起伏的山地及丘陵都可能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产生不同的影响。

局部地区由于地形的热力作用,会改变近地面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而形成前述的地方风,最终影响到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

16、简述大气污染物控制的主要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例如控制工厂烟雾排放量,关闭一些不合格的工厂。

(2)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改善烟囱高度

(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集中供热的大锅炉应采用高效的除尘器。(4)改变燃料结构:多使用煤气,少使用燃煤,或者用电代替煤块(5)绿化造林:多植树造林,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

(6)提高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环境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1、什么是水体?什么是水体污染?什么是水体污染源?简述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答:水体: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速率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和海洋,包括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

水体污染: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水体以后,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实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为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源:指的是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装置和设备等。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物理方面:颜色纯净的水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但如果污染了的水体的颜色将变得极为复杂。

(2)浊度:主要由胶体和细小的悬浮物引起,不仅沉积速度慢而且很难沉积。由生活污水中铁和锰的氢氧化物引起的浊度十分有害。

(3)温度:由于排放的工业污水引起天然水体升温,严重的可形成热污染。

(4)悬浮固体:影响水体的透明度,降低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运动,减缓水底活性,导致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同化能力降低。

(5)放射性

化学方面:

(1)无机五毒物质:是淡水资源的矿化度增高,影响各种水的水

(2)无机有毒物质:①重金属:促进慢性疾病的发作②氰化物:使人中毒③氟化物:使人骨骼变形,损害肝脏

(3)耗氧有机物:恶化水质

(4)有毒有机物:①酚类化合物:使大片鱼类死亡,若人类长期饮用酚水,会引起头晕,贫血及其各种神经系统症状,甚至中毒

②有机农药:污染水体③多环芳烃:引发癌症④多氯联苯:损害

皮肤和肝脏⑤洗涤剂:使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方面:(1)生物污染物:引起病源微生物污染。

(2)放射性物质:引起人贫血,白血球增长和恶性毒瘤。

2、什么是水体自净?它包括哪几个过程。

答: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之后,随着水的迁移运动、污染物的分散运动以及污染物质的衰减转化运动,使污染物在水体中得到稀释和扩散,从而降低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这一过程成为水体自净。它包括推流迁移、分散作用、污染物的衰退和转化过程。

3、简述耗氧和复氧作用及过程。

答:耗氧作用:指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和生活污水及其工业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易分解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过程。

过程: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化学作用逐步分解为无机化合物,然后产生多种无机物,从而消耗氧气。

复氧作用:由大气向水体中扩散溶解氧的过程

过程:水体中出现氧亏,然后大气中的氧气进入,在达到饱和溶解氧状态。

4、简述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和途径。

答:水污染防治的原则是:

1流域或区域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

2工矿企业造成的水污染进行积极防治;

3城市污水加强治理;

4农村水污染治理

水污染防治的途径:

(1)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

(2)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①减少耗水量

②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

5、简述水环境标准及类型。

答:水环境标准:指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在综合水体自然环境特征,控制水环境污染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所规定的水环境中污染的容许含量、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规范。

类型:按照水体类型分为地面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和地下水水质标准;按照水的用途分为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农业灌溉水水质标准,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和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等。

6、简述水污染处理的主要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1)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的污染物。如:过滤水中的悬浮粒

(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处理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状物质。如:中和反应可以中和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如: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用来处理生活污水或有机生产

废水,使有机物转化降解成无机盐而得到净化。

7、什么是土壤?简述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何谓土壤胶体,按成分与来源可分为几类,它具有什么性质?

答:土壤:土壤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是位于陆地表面呈连续分布,具有费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它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

土壤的组成:有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空气,土壤溶液,土壤剖面形态。

土壤的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胶体及其土壤吸收交换性,土壤酸碱和氧化-还原性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um或小于1um,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按成分与来源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种

土壤胶体性质: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力,电荷性质,分散性和凝聚性。

8、什么是土壤环境背景值?什么是土壤环境污染?简述土壤的主要答: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和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的情况下,土壤原来固定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

土壤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

土壤的主要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

土壤的主要污染物:

(1)有机类,主要是化学农药、除草剂

(2)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铅,铜,锌等这些

(3)放射性物质,主要是大气核爆炸降落的污染物

(4)化肥,大量含氮和含磷的化肥

(5)致命微生物,人畜粪便和灌溉的污水里面的细菌和病毒。

9、什么是土壤净化?简述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答: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的浓度降低二消失的过程。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某些性质不同的污染物在主体中可以通过挥发、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毒性或被分解成无害物质,经过沉淀、胶体吸附等作用可使污染物发生形态变化,变为难以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存在于土体中,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通过生物和化学降解,污染物变得毒性较小或无毒性,甚至有营养的物质。有些污染物在土体中还会发生形态变化,而被空气分解气化,迁移到大气。

10、简述土壤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防治技术。

答:(1)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污染特征: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一班不易随水移动,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在土壤中积累。有的可能转化成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它可以通过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富集转化。

(2)土壤条件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①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土壤是一个氧化

还原体系,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硫的含

量都处于动态之中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是一个由众多有机

的和无机的单项氧化还原体系组成的复杂体系。

②土壤酸碱度对重金属迁移转化:在碱性条件下,进入土壤

的重金属多呈难溶态的氢氧化物,也可能以碳酸盐和磷酸盐

的形式存在,它们溶解度都比较小,因此重金属离子浓度比

较低

③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和重金属迁移转化:土壤含有丰富的

无机和有机胶体,对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固定作

用。胶体通过吸附重金属来固定这些重金属。

④土壤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重金属在土壤中除了有吸附

作用以外还有络合和螯合作用,一般认为,当金属离子浓度高

时,吸附为主,当浓度低时,络合和螯合作用为主。

(3)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①镉的迁移转化:镉的离子态易迁移,可被植物吸收,但是

难溶性镉的化合物不易迁移和被植物吸收

②汞的迁移转化: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有离子吸附和共价的

汞可溶性的汞和难溶性的汞,影响它的迁移转化的因素有吸

附剂的种类,氧化还原状况,植物对汞的吸收和土壤汞的含

量关系

③砷的迁移转化:土壤中的砷大部分为胶体吸附,或与有机

物络合、螯合,或与土壤中的铁、铝、钙等结合成难溶的化

合物。

防治技术:土壤水分:是指通过控制土壤水分来调节其氧化还原电位,达到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目的;选择化肥:是指在不影响土壤供肥的情况下,选择最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肥;增施有机肥是指有机肥能够固定土壤中多种重金属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措施;选择农作物品种:是指选择抗污染的植物和不要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种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

11、简述农药的主要类型。

答: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除草剂。

12、简述农药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防治技术。

答:(1)土壤对化学农药的吸附作用:进入土壤的化学农药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结合和配价键结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

颗粒表面。

(2)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发挥和扩散:土壤中的农药,在被土壤固相物质吸附的同时,还通过气体挥发和水的淋溶在土体中

扩散迁移,从而导致大气,水和生物的污染。

(3)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包括了化学降解、光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防治技术:

(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

(2)加强土壤灌溉区的监测和管理

(3)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4)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13、从治理角度看,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主要有几种?

答:(1)施加抑制剂

(2)改变耕作制度

(3)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4)制定农药容许残留量

(5)客土新翻

管理学概论第一次离线作业

《管理学概论》第一次离线作业 1. 管理的特点是(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答:1)管理具有二重性。这是指管理具有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果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和技术进步的比列、协调、配合、效率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属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也要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体现所有者和执政党的意志。2)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科学方法应能通过对事物与事情的观察而对事物本质作出判定,并通过联系不断的观察来对这些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知识来自本世纪以来,在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方面。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管理工作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以获得预期效果。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依据的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2.组织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如何管理组织文化? 答:1)组织文化: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 2)组织文化的特点:a客观性,b个异性,c民族性,d稳定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对计划工作的影响: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计划可以包含的风险程度,决策的重点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对组织工作的影响:可授权给下级管理者的程度,设计工作时对员工自由度的考虑,规范化程度的大小。 对领导工作的影响:运用什么激励技术,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是否要消除一切不一致。 对控制工作的影响:采用何种控制方式,业绩评估时注意什么标准,超过预算时应有怎样的反应。 4)组织文化可能在某特定时间或是某些特定状态是适合的。但随时间与显示条件的改变(国家的竞争,政府管制的改变,快速的经济变迁,创新的科技),这时组织文化是需要适时的做些调整。以下因素回对管理组织文化产生影响:a引人注目的危机,b领导者的转换,c 组织处于何种阶段,d组织的年龄,e组织的规模,f现有文化的强度,g次级文化的多寡. 不过改变组织文化是很困难的。 这就需要管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化分析: (1)现有文化的审视:组织的价值如何形成?这些价值的顺序?组织的界限? (2)寻找有价值,被期待的文化,对寻找于所期待的文化进行比较。 (3)别出不在调整范围内而且需要改变的文化价值于维度针对需要调整的因子找出特定的缺点,考虑用特别的方法直接来纠正。 二是对组织提出具体建议: (1)使潜在的危机更能调整员工成员感知 (2)管理阶层应提出新的组织,愿景 (3)创造新的故事,仪式,象征,以取代现有的文化 (4)改变遴选员工,社会化的过程,评估及奖赏系统。

2012下半年金融学概论第一、二次作业

2012年下半年货币银行学第一次作业 名称 2012年下半年货币银行学第一次作业 说明 多次尝试 此测试允许 3 次尝试。这指尝试次数 1。 强制完成 该测试可以保存并在以后继续进行。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 A.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2.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 )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 3.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4.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三角债,是属于(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由货币当局确定的利率是( )。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公定利率 D.实际利率 6.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受制于( )。 A.通货膨胀率

B.铸币平价 C.黄金输送 点 D.购买力平 价 7.以下几种外汇资产,属于狭义外汇的是()。 A.外国货币 B.外币支付凭证 C.外币有价证券 D.特别提款权 8.国际借贷理论认为影响汇率的最重要因素是()。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流动借贷 D.固定借贷 9.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化源于()。 A.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B.物价水平的差异 C.经济结构的差异

D.利率水平的差异 10.有关利率平价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率平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 。 B.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源于投资者的套利 行为 。 C.利率平价理论认为高利率国货币远期汇率会上升, 低利率国货币远期汇率会下跌。 D.利率平价论仅研究了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而没有考 虑汇率对利率的影响。 11.某企业一方面通过发行债券,另一方面通过向银行申请贷 款来解决其扩 的资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属于直接融资,后者属于间接融资 B.前者属于间接融资,后者属于直接融资 C.两者均属于间接融资 D.两者均属于直接融资 12.某投资者以80元的价格买进一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5%的5年期债券,则即期收益率为( )。 A.6.25% B.1.25%

语言学概论作业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2分单选题1.下列文字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 汉字 B 日文 C 英文字母 D 希腊字母正确答案:A 单选题2.下列词语意义演变过程中,指称范围转移的是()。A 江 B 河 C 闻 D 脸正确答案:C 单选题3.人类发音器官构成的三个部分是()。A 肺、支气管、气管 B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 C 口腔、鼻腔、咽腔 D 呼吸气管、喉头声带、声道正确答案:D 单选题4.从词义发展上看,下面()组词的词义指称范围扩大了。A 江、河 B 闻、香 C 臭、脚 D 江、风正确答案:A 单选题5.语法的性质具有()。A 概括性、民族性、模糊性 B 约定俗成、明确性、稳定性 C 稳定性、抽象性、系统性 D 不平衡性、渐变性正确答案:C 单选题6.“熟”语料库是指()。A 经常使用的语料库 B 经过批准发行的语料库 C 经过使用证明较为成熟的语料库 D 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正确答案:D 单选题7.白菜、小鞋(指暗中刁难人的行为)、红花(中药名)等都是()。A 一个词 B 一个词组 C 一个句子 D 一个语素正确答案:A 单选题8.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kt]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ns′ti?kt]时是“充满”的意思。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看作()。A 调位不同 B 重位不同 C 时位不同 D 重音法不同正确答案:B 单选题9.现在一般认为,人学习语言的最迟临界点是在()左右,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如果不接触语言,此后就几乎无法学习语言了。 A 一岁 B 三岁 C 十二岁 D 十八岁正确答案:C 单选题10.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A 语言符号是人类自己在一定的时期创造出来的 B 人类的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C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能阻碍各民族之间是真正沟通情感和思想 D 语言的文化属性是对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反映正确答案:B 单选题11.“语言迁移现象”指的是()。A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现象 B 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C 随着人口迁移而带来的语言变化现象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1次作业-100分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1次作业-100分

作业名称行政管理学概论第1次 出卷人SA 作业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7-10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政府为实现目标、计划而建立政府的组织体制,并对行政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指挥、沟通和协调的是()。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只能掌握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而不能预知各种后果发生的概率?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性决策 ?D、渐进决策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是() ?A、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监督机关 ?D、辅助机关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对行政管理中重复出现的问题所作的例行性的决策是()。 ?A、常规型决策 ?B、非常规型决策 ?C、经验型决策 ?D、科学型决策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新公共管理”模式大致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著名的POSTCORB七职能说是由谁提出的()。 ?A、古立克 ?B、厄威克

金融学导论作业1

工作实践一央行行长决策 实践介绍 1、玩游戏者被假设成为美联储主席,任期四年,16个季度(每季度可调整一次利率,因此共可以有16次调整机会) 2、您作为美联储主席,目标是将目标通货膨胀率和自然失业率分别控制在2%和5%左右。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调整利率(最初设置为4.5%)实现这一目标。 3、在任期结束后,如果实现了目标,您将会获得连任,否则,会被解雇。 实践任务 1、观看“走近美联储”视频录像,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以下内容。 (1)美联储的发展历史 美联储全称美国联邦储备局,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是一个联邦政府机构,其办公地点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美联储是由美国国会在通过欧文-格拉斯法案(Owen-Glass Act,又称联邦储备法案)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于1913年12月23日签,正式宣告美联储成立。它的发展历程如下: 历史上,美国曾多次试图成立一个像美联储这样的中央银行,但因为议员及总统担心央行权力过大,或央行会被少数利益集团绑架而没有成功,美国由此也经历了美国第一银行、第二银行和自由金融时期,尤其是20世纪初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普遍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存款严重受损,这使美国的政府官员和经济界人士感到有必要建立中央银行制度。1912年,美国国家货币委员会制定了一种既能兼顾美国银行制度传统,又能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联邦储备制度。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正式建立了美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折中,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将美国分为12个区域性的储备区,每个储备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在此基础上设立中央一级的联邦储备理事会。联邦储备理事会是美联储的最高权力机构,有7名理事,其中包括1名理事主席。 (2)美联储的组成、任期、职责、目标 组成和任期 美联储由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包括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和12名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由主席、副主席及其他5位委员组成。这7名执行委员必须全部由总统提名,经过国会确认后才能上任。每个执行委员的任期为14年,到任后不能连任(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为四年,可连任)。 职责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它是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低级动物的根本特征。 言语:是个人对语言运用的行为和结果。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二是指人说出来的话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又称现代语言学。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他首先区别了语言和言语。其次,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第三,他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批判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观点,建立了生成语言学。他认为,人脑有一种天赋的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当输入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它会加以识别并加工出一套规则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生成新的句子。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 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就是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这里的语言指的是“人类语言”,或称“自然语言”,与之相对的是“动物语言”、“人工语言”等。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本体,但是语言学所关心的又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语言,其他同语言相关的领域,也是语言学关心、研究的对象。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 2.语言学的任务 古代,书面语成了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研究的任务也只是给古代留传下来的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这就是所谓传统的语文学。在我国,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自从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纪元以来,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发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千秋 正确答案:B 2.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其他家庭 正确答案:C 3.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正确答案:B 4.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 A.角色丛 B.复式角色

精选文库 C.先赋角色 D.实际角色 正确答案:A 5.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优势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正确答案:C 6.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A 7.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同事一起春游 B.赶时髦 C.抢购 D.球迷闹事 正确答案:D 8.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库利

精选文库 B.林顿 C.托马斯 D.米德 正确答案:D 9.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正确答案:D 10.“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马克思认为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经历()阶段。 A.生存 B.享受 C.发展 D.生理 正确答案:ABC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1次作业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政府为实现目标、计划而建立政府的组织体制,并对行政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指挥、协 沟通和调的是()。 A 、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正确答案:B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只能掌握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而不能预知各种后果发生的概率 A 、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性决策 D、渐进决策 正确答案:C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是() A 、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监督机关 D 、辅助机关 正确答案:B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著名的POSTCORB七职能说是由谁提出的()。 A 、古立克 B、厄威克 C、西蒙 D 、威尔逊 正确答案:A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不属于我国政府机关纵向结构体系的是()。 A、国务院 B、县级市 C、民族乡 D、村委会 正确答案:D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内容: 不确定型决策模式中“乐观法”通俗的说法是()。 A、大中取大法 B、大中取小法 C、小中取大法 D、小中取小法 正确答案:A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内容: 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领导班子的“有形结构”() A、人际关系结构 B、专业知识结构 C、性别结构 D 、个性心理结构 正确答案:A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内容: 在我国,不是政府职能关系的主要表现的()。 A、政企关系 B、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C、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D、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B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内容: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 A、政企分开 B、精兵简政本题分数:2本题分数:2本题分数:2本题分数:2

金融学概论答案1

一、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肢体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 币的过程。 信用作为道德层面的信用,指的是信任、声誉、遵 守诺言等,经济层面的信用指的是借贷行为,包含 价值运动的两个侧面,即以偿还为条件的获得,或 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资本结构指长期负债与权益(普通股、特别股、保留 盈余)的分配情况。 货币均衡货币供应量基本符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所必需的货币量。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 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 和措施的总称。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词。 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的比率、比价或价格。 货币需求指社会公众(个人企业政府)愿意以货币 形式(现金和存款货币)持有其拥有的财富的一种 需要。 填空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资 产)一栏。 3、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短缺或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 4、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 (货币供应量)。 6、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的典型理论是早期的(商业贷款理论或者真实票据论)。 7、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控总需求)是关键。 8、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要(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 9、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的汇率标价法称为(间接标价 法)。 10、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金融)。 一、选择题 1、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 把这种趋势称为(C )。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2、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D )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B、流动偏好理论 C、可贷资金理论 D、实际利率理论 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D ) A、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入 B、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出 C、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入 D、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出 4、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是(B )。 A、适应性弱 B、可测性弱 C、相关性弱 D、抗干扰性弱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B )。 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汇率机制 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6、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B)。 A、交易功能 B、资产功能 C、避险功能 D、价格发现功能 7、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A )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马歇尔—勒纳条件 D、一体化三难 8、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是(A)的政策主张。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供给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10、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b )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10、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C)。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11、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C)。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发行货币 12、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存款准备率 13、当存在物品和服务销售的完全竞争市场时,不可能产生的是(D)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D、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14、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A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交叉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15、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C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6、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C )。 A、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B、少存货币、多买债券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17、本币汇率下跌会引起下列哪个现象。(b ) 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逆差 B、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平衡 C、进出口不发生变化 D、进出口同时增加 四、简答题 1.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1)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2)配置功能。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3)调节功能。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4)反映功能。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2.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语言学概论作业

语言学概论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语言学概论作业 一、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性质与特点。 答:<1> 性质:语言符号的性质包括能指、所指和两者之间的约定俗成。 能指----声音(语音形式) 所指----意义(语义内容) 例:桌子能指:zhuozi 所指:一种家具,由若干个支撑点支起来的可以放置物体的平面。语音与意思之间的关系建立是由约定 俗成的。 <2> 特点:①任意性----只针对语言符号的创制期而言,它有时效性,这 也是由约定俗成的。但是拟声词、叹词、象声词等语言 符号没有任意性。 例:在不同的语言里,同一声音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mei]— 在汉语中表示没、美、每、梅等等,在日语里表示 侄女、 出色的、有名的等意思;在俄语里表示我们的意 思。 在不同的语言里,同一语言可用不同的语言表示。 ②线条性---受表达条件限制,只能在时间上依次展开,利用线条性 形成词序、语序,这是由语言符号的能指带来的。 ③系统性---a、分层装置音位—音节—语素—词—短语—句子 b、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二、举例说明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音位与音位变体是类别与具体成员的关系。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音 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 条件变体:条件变体是指一个音位因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若干个 不同的音素。 例:汉语音位/a/中的两个变体[a]和[ɑ], [ɑ]只出现在韵尾[u]之前,而[a]则只出现 在韵尾[i]和[n]之前。 <2> 自由变体: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条件下,但不能区别词或词素的音位变 体。 例:汉语武汉话里的[n]和[l]可以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 变。在这种话里,"南"和"兰"同音,可以读作[lan],也

社会学概论作业

社会学概论作业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有机体论 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赛提出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种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2、社会进化论 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首先提出的社会学理论。他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 3、结构功能理论 状态和规范是影响行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在行动过程中,人们在确定目标和手段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但这种自由受两方面的制约,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对这种选择进行指导和调节,环境状态则为行动提供机会或障碍。 4、交换理论 是指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5、社会结构 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互相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6、基本社会化 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二、简答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变革的需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一些思想家强烈要求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是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大的空间。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在17-18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下,经验的社会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这种研究的兴起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其次,是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出经验和资料,社会研究为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方法。 2、简述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 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理性发展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社会发展三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唯心主义,二是形而上学赫伯特、斯宾塞

管理学概论作业

一、单选题 1、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类型是() A.经济组织 2、关于公司总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说法更为贴切() D.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概念技能 3、理性-经济人假设相当于() A.X理论 4、麦格雷戈的Y理论指的是() D.自我实现的人 5、社会人的假设是()的主要观点 A.人际关系学派 6、法约尔认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原则的要求。 D.统一指挥 7、法约尔的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一书中。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8、在行为科学的发展历史中,一个里程碑的研究是() B.霍桑试验 9、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C.精神层是物质层 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0、由梅奥等人进行的“霍桑试验”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其中第一阶段是工厂照明试验,主 要是想证明()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 A.工作环境与生产率 11、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结果有多个,且每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是已知的一 种决策是() C.风险型决策 12、决定管理工作为什么做、做什么、谁去做、何时做、何地做以及如何做,这是哪项管理 职能() A.计划 13、()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这个组织何以存在的基本理由。 A.宗旨 14、评价备选方案的关键在于() A.评价标准的选择 15、各种可行方案条件大都未知、结果有多个,每个结果发生的概率也是未知的一种决策是 ()B.非确定型决策 16、在计划的表现形式中,计划和控制工作的连接点是()A.预算 17、根据Y理论,你认为持有此理论观点的管理者在为下属制定计划时,会倾向于() D.指导性计划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金融学概论》复习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衡量和使用价值 的统一体;第二,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共五种功能。 3.货币的作用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早产生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以这个职能为基础的。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功能。即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是,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而成为贮藏货币。 支付手段:(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2)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可能使买卖关系进一步脱节,使商品流通增加了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在国与国之间作为商品和劳务流通的媒介,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 第三节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速度E成反比.即R=Q/E.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反之,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第四节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构成要 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以及发行保障制度共4个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本位制、 3.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发偿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人民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国人民银行; (3)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人民币正在加快区域化、国际化步伐。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 第一节信用 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款形式提供的 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特点:(1)商业性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

语言学概论作业(1)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班级:组次: 姓名/学号: I. For each question, there are four choices of answers. In some cases, only one choice is correct while in others more than one should be chosen. Choose ALL the correct one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A. arbitrariness B. duality C. interpersonal D. displacement 2. By _____ we mean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 A. arbitrariness B. creativity C. interpersonal D. displacement 3. “I can refer to Confucius even though he was dead 2,000 years ago.” This shows that language has the design feature of _____. A. arbitrariness B. creativity C. duality D. displacement 4. Displacement benefits human beings by giving them the power to handle _____. A. arbitrariness and creativity B. generalizations and abstractions C.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 performative functions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theory about the origin of language? A. The bow-wow theory B. The pooh-pooh theory C. The “yo-he-ho” theory D. The Winnie-the-Pooh theory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heories takes as the origin of language the instinctive sounds of pain, anger and joy? A. The bow-wow theory B. The pooh-pooh theory C. The “yo-he-ho” theory D. The Winnie-the-Pooh theory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f Jacobson’s framework of language functions? A. The referential function is to indulge in language for its own sake. B. The emotive function is to convey message and information. C. The conative function is to clear up intentions, words and meanings. D. The phatic function is to establish communion with others.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among Hallida y’s theory of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A. ideational B. relational C. interpersonal D. textual 9. Using language for the sheer joy of using it shows that language has a _____ function. A. recreational B. metalingual C. informative D. performative 10. _____ studies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words. A. Phonology B. Morphology C. Semantics D. Syntax 11. _____ is concerned with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sequencing of speech sounds. A. Phonetics B. Morphology C. Pragmatics D. Phonology 12. _____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 A. Semantics B. Pragmatics C. Sociolinguistics D. Psycholinguistics 13. In the 18th century, all the main European languages were studied _____. A. diachronically B. synchronically C. prescriptively D. descriptively 14. “Don’t end a sentence with a preposition.” This is an example of _____ rules. A. prescriptive B. descriptive C. transformational D. functional 15.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was put forward by _____. A. Bloomfield B. de Saussure C. Chomsky D. Halliday 16.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was made by _____. A. Bloomfield B. de Saussure C. Chomsky D. Hymes 17. According to _____, the task of a linguist is to determine from the data of performance the underlying system of rules that has been mastered by the language user. A. Jacobson B. Bloomfield C. Pike D. Chomsky 18.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tic and emic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_____ analysis. A. phonetic and phonemic B. semantic and pragmatic C. sociolinguistic and psycholinguistic D. morphemic and syntactic 1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written by Ferdinand de Saussure? A. A Grammar of Modern Greek B.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D. The Structure of Shakespeare’s English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written by Noam Chomsky?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目(有答案)

任务1 单项选择 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2/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3/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2分) A、主观因素B、社会因素C、客观条件D、自然环境 (4/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2分) A、数量规模的体现 B、个人关系的总和 C、结构的总和 D、关系的集合 (5/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 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2分) A、生理的 B、自尊的 C、安全的 D、归属的与爱的 (7/32)、文化是指()。(2分)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C、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8/32)、()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2分) A、康有为 B、严复 C、吴文藻 D、费孝通 (9/32)、马克思认为,()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2分) A、经济交往 B、国际交往 C、政治交往 D、人际交往 (10/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2分) A、物质需求 B、生存需要 C、生理需求 D、规则需求 (11/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1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货币:货币,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又称纸币本位制,金银等贵金属不再作为本位币进入流通,流通中的货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纸币;纸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现成黄金(银行券规定了含金量)。 信用:道德层面是指:遵守承诺、信任、言而有信等; 经济层面是指:资金的借贷关系和行为,是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外汇: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广义外汇 = 狭义的外汇(即外币支付凭证)+外国货币+ 外币有价证券 + 特别提款权+ 其他外汇资产 汇率: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外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是货币的国际价格、对外价格。 同业拆借: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而形成的市场,参与者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商业汇票:即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银行汇票: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叫做银行汇票。其中,用于转帐结算的叫“转帐汇票”,用于支取现金的称为“现金汇票”. 本票:本票又叫期票,是出票人签发并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票据贴现:是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利息后,将剩余部分提前支付给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期货:期货交易:即买卖双方在合约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 格交易特定资产的交易形式. 教材定义是期货是有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就是一张标准化的合约,内容是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的内容,期货市场买卖的就是这张标准化合约。它是由现货中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 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期货公司制定的标准合约,从合约的格式到合约的内容规定,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