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1A串行通信实验

8251A串行通信实验
8251A串行通信实验

8251A串行通信实验

xxxxxxxxxxx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一部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2.掌握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异步串行自发自收实验

(1)使用8251A发送固定二进制数再接收回来,将收到的数加1后显示在LED上。

(2)通信协议:异步,波特率为4800bps,波特因子为16,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

(3)采用查询方式实现。

2. RS-232通信实验:

(1)PC机与试验箱通过串行进行通信,PC机向实验箱发送字符,实验箱上的8521A 接收到字符后再原样发回PC机;

(2)通讯协议自定;

(3)采用中断方式实现。

三、实验环境

1.硬件:GX-8000实验箱,USB电缆,自锁紧导线;

2.软件:icode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提示

1. 异步串行自发自收实验

(1) 8251A是一个28管脚的双列直插芯片,插在实验箱的40脚自锁紧通用插座上,实验中需用导线手动连接包括电源、地、数据总线、时钟信号、发送线、接收线在内的所需要的所有线路。参考连线如图3.18所示。

(2)参考程序流程图如图3.19所示:

(3)在对8251A进行初始化操作前必须确保其可靠复位,方法是:向8251A控制口连续写入三个0,然后再写入复位命令字40H。注意:对8251A的控制口进行一次写操作,需要16个时钟信号的写恢复时间。参考代码如下:

其中,DELAY用于实现延时,其定义如下:

(4)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单步调试,通过观察程序运行过程中寄存器值的变化调试程序错误,也可以进一步理解8251A 的控制原理。

(5)程序如下:

DATA SEGMENT ;数据段

DATA ENDS

CODE SEGMENT ;代码段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DX,28BH ;初始化8253

MOV AL,00010110B

OUT DX,AL

MOV DX,288H

MOV AX,13

OUT DX,AL

MOV AL,80H ;初始化8255

MOV DX,283H

OUT DX,AL

MOV DX,299H ;8251A的控制口地址

MOV AL,0

OUT DX,AL ;想8251A的控制口写0

CALL DELAY ;延时

MOV AL,0

OUT DX,AL ;想8251A的控制口写0

CALL DELAY

MOV AL,0

OUT DX,AL ;向8251A的控制口写0

CALL DELAY

MOV AL,40H 写复位命令

OUT DX,AL

CALL DELAY

MOV DX,299H ;初始化8251

MOV AL,01001110B

OUT DX,AL

CALL DELAY

MOV DX,299H

MOV AL,00010111B

OUT DX,AL

CALL DELAY

MOV DI,3000H ;指针初值

MOV CX,000AH ;接收数据个数

A1: MOV DX,299H

IN AL,DX ;TxRDY=1?

TEST AL,01H

JZ A1

MOV DX,298H

IN AL,DX ;8251数据口读入数据

MOV DX,CX

MOV CL,9 ;发送数

MOV AL,CL

OUT DX,AL

MOV DX,299H

A2: IN AL,DX ;RxRDY=1?

TEST AL,02H

JZ A2

MOV DX,298H

IN AL,DX

INC CL

MOV DX,280H

MOV AL,CL

OUT DX,AL

JMP A1

DELAY PROC

MOV CX,02H

LOOP $

RET DELAY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2. RS-232通信试验

(1)8251A要实现与PC通信,需要通过RS-232模块将TTL电平信号转换为RS-232电平信号。部分参考连线如图所示。

(2)本实验要求8251A采用中断方式与CPU交换数据,因而需要将8251A的RxRDY(第十四脚)信号连接到8259A的中断请求输入引脚上。当8251A接收到PC串口发来的字符时,RxRDY有效,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3) PC端对串口的发送和接收操作可使用超级中断实现,其操作方法如下。

a.依次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弹出如图3.21所示窗口,在新建链接对话框中输入链接的名称,点击“确定”。

b.在“连接到”对话框选择连接时使用的端口“COM1”,点击“确定”,如图3.22所示。

c.设置COM1端口属性,如图3.23所示。

d.参考图3.20连线,下载并运行通信程序,可以看到如图3.24所示的运行结果,键盘输入的字符经串口发出去后又成功地接收回来,并显示在了窗口中。

(4)由于程序需要用中断方式实现收发两种功能,建议编程调试时由易到难,先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实现查询方式下的串口收发,然后再修改为中断方式。

(5)程序如下所示:

STACKS SEGMENT STACK ;堆栈段

STA DW 128 DUP(?)

STACKS ENDS

DATA SEGMENT ;数据段

DATA ENDS

CODE SEGMENT ;代码段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S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STACKS

MOV SS,AX

CLI ;关中断

MOV AL,00010011B 中断请求高有效,一片8259A,ICW1

MOV DX,290H

OUT DX,AL

MOV AL,18H ;ICW2

MOV DX,291H

OUT DX,AL

MOV AL,0DH ;ICW4

MOV DX,291H

OUT DX,AL

MOV DX,291H

IN AL,DX ;初始化主片,读OCW1,中断屏蔽控制字,奇地址MOV AL,11111110B

MOV DX,291H

OUT DX,AL ;OCW1

MOV AX,0

MOV ES,AX

MOV DI,00011000B

SHL DI,1

SHL DI,1

MOV BX,SEG ISR ;设置中断向量

MOV DS,AX

MOV AX,OFFSET ISR

MOV ES:[DI],AX

MOV ES:[DI+2],BX

MOV DX,28BH ;初始化8253

MOV AL,00010110B

OUT DX,AL

MOV DX,288H

MOV AX,13

OUT DX,AL

MOV DX,299H ;8251A的控制口地址

MOV AL,0

OUT DX,AL ;想8251A的控制口写0

CALL DELAY ;延时 MOV AL,0

OUT DX,AL ;想8251A的控制口写0

CALL DELAY

MOV AL,0

OUT DX,AL ;向8251A的控制口写0

CALL DELAY

MOV AL,40H ;写复位命令

OUT DX,AL

CALL DELAY

MOV DX,299H ;初始化8251

MOV AL,01001110B

OUT DX,AL

CALL DELAY

MOV DX,299H

MOV AL,00010111B

OUT DX,AL

CALL DELAY

MOV DI,3000H ;指针初值

CX,000AH ;接收数据个数

MOV DX,298H

IN AL,DX ;8251数据口读入数据

MOV DX,CX

MOV CL,123 ;发送数

MOV AL,CL

OUT DX,AL

STI

A2: JMP A2

DELAY PROC

MOV CX,02H

LOOP $

RET

DELAY ENDP

ISR PROC ;中断服务子程序

PUSH AX

PUSH DX

STI ;开中断

MOV DX,298H

IN AL,DX

MOV CL,AL

A1: MOV DX,299H

IN AL,DX ;TxRDY=1?

TEST AL,01H

JZ A1

MOV DX,298H

MOV AL,CL

OUT DX,AL

CLI ;关中断

MOV DX,290H ;写OCW2,送中断结束命令EOI MOV AL,20H

OUT DX,AL

POP DX

POP AX

IRET ;中断返回

ISR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最新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 徐春辉第10章 习题答案51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练习与思考题10 1.串行数据传送的主要优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串行数据传送的主要优点是硬件接口简单,接口端口少(2个)。主要用于微机之间或微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通信。 2.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串行通信; 单工方式:数据仅按一个固定方向传送。 半双工方式:数据可实现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 全双工方式:允许通信双方同时进行数据双向传送。。 3.假定串行口串行发送的字符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停止位, 请画出传送字符“F”的帧格式。 起始位0 1 1 0 0 0 1 0 校验位0 停止位 4.若异步通信接口按方式3传送,已知其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其波特率是多少? 答:已知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方式3每个字符11位,则: 波特率=(11b/字符)×(3600字符/60s)=660b/s 5.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答: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由发送缓冲器SBUF,接收缓冲器SBUF、输入移位寄存器、串行接口控制器SCON、定时器T1构成的波特率发生器等部件组成。 由发送缓冲期SBUF发送数据,接收缓冲期SBUF接收数据。串行接口通信的工作方式选择、接收和发送控制及状态等均由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SCON控制和指示。定时器T1产生串行通信所需的波特率。 6.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 确定? 答: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 有3种帧格式,方式2和3具有相同的帧格式; 方式0的发送和接收都以fosc/12为固定波特率, 方式1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方式2的波特率=2SMOD/64×fosc 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7.为什么MCS-51串行口的方式0帧格式没有起始位(0)和停止位(1)? 解答:串行口的方式0为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入输出方式,常用于外接移位寄存器,以扩展并行I/O口,一般不用于两个MCS-51之间的串行通信。该方式以fosc/12的固定波特率从低为位到高位发送或接受数据。 8.AT89S51中SCON的SM2,TB8,RB8有何作用? 答:A T89S51中SCON的SM2是多机通信控制位,主要用于方式2和方式3.若置SM2=1,则允许多机通信。 TB8是发送数据的第9位,在方式2或方式3中,根据发送数据的需要由软件置位

8251串行通讯实验

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实验报告 专业名称11计科 课程微机原理 实验名称串行通信实验姓名 学号110704012

8251 可编程串行口与PC 机通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8251 芯片的结构和编程,掌握微机通讯的编制。 (2) 学习有关串行通讯的知识。 (3) 学习PC 机串口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说明 1、8251 信号线 8251 是CPU 与外设或Mode 之间的接口芯片,所以它的信号线分为两组:一组是用于与CPU 接口 的信号线,另一组用于与外设或Mode 接口。 (1)与CPU 相连的信号线: 除了双向三态数据总线(D7~D0)、读(RD)、写(WR)、片选(CS)之外,还有: RESET:复位。通常与系统复位相连。 CLK:时钟。由外部时钟发生器提供。 C/D:控制/数据引脚。 TxRDY:发送器准备好,高电平有效。

TxE:发送器空,高电平有效。 RxRDY:接收器准备好,高电平有效。 SYNDET/BRKDET:同步/中止检测,双功能引脚。 (2)与外设或Mode 相连的信号线: DTR:数据终端准备好,输出,低电平有效。 DSR:数据装置准备好,输入,低电平有效。 RTS:请求发送,输出,低电平有效。 CTS:准许传送,输入,低电平有效。 TxD:发送数据线。 RxD:接收数据线。 TxC:发送时钟,控制发送数据的速率。 RxC:接收时钟,控制接收数据的速率。 2、8251 的初始化编程和状态字 8251 是一个可编程的多功能串行通信接口芯片,在使用前必须对它进行初始化编程。初始化编 程包括CPU 写方式控制字和操作命令字到8251 同一控制口,在初始化编程时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如 下面的流程图: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全版.doc

实验三双机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三、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 (2)电源部分 (3)人机界面部分

数码管部分按键部分 (4)串口通信部分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send(); uchar code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的数码管显示 sbit H1=P3^6; sbit H2=P3^7;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uint m=0,i=0,j; uchar temp,prt; /***y延时函数***/ void delay(uint k) { uint i,j; //定义局部变量ij for(i=0;i

{ m=1; //KEY1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4; //KEY4键按下 return(m); } } } if(L2==0) { delay(5); if (L2==0) { L2=0;H1=1;H2=1; if(H1==0) { m=2; //KEY2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5; //KEY5键按下 return(m); } } } if(L3==0) { delay(5); if (L3==0) { L3=0;H1=1;H2=1; if(H1==0) { m=3; //KEY3键按下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串行通信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 南昌航空大学自动化学院050822XX 张某某 一、实验目的: 掌握μC/OS-II操作系统的信号量的概念。 二、实验设备: 硬件:PC机1台;MagicARM2410教学实验开发平台台。 软件:Windows 98/2000/XP操作系统;ADS 1.2集成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 实验通过信号量控制2个任务共享串口0打印字符串。为了使每个任务的字符串信息(句子)不被打断,因此必须引入互斥信号量的概念,即每个任务输出时必须独占串口0,直到完整输出字符串信息才释放串口0。 四、实验步骤: (1)为ADS1.2增加DeviceARM2410专用工程模板(若已增加过,此步省略)。 (2)连接EasyJTAG-H仿真器和MagicARM2410实验箱,然后安装EasyJTAG-H仿真器(若已经安装过,此步省略),短接蜂鸣器跳线JP9。 (3)启动ADS 1.2,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 for DeviceARM2410(uCOSII)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UART0_uCOSII。(本范例在ADS文件夹中操作) (4)在ADS文件夹中新建arm、Arm_Pc、SOURCE文件夹。将μC/OS 2.52源代码添加到SOURCE文件夹,将移植代码添加到arm文件夹,将移植的PC服务代码添加到Arm_Pc文件夹。 (5)在src组中的main.c中编写主程序代码。 (6)选用DebugRel生成目标,然后编译链接工程。 (7)将MagicARM2410实验箱上的UART0连接跳线JP1短接,使用串口延长线把MagicARM2410实验箱的CZ11与PC机的COM1连接。 注意:CZ11安装在MagicARM2410实验箱的机箱右侧。 (8)PC机上运行“超级终端”程序(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新建一个连接,设置串口波持率为115200,具体设置参考图3.5,确定后即进入通信状态。 (9)选择【Project】->【Debug】,启动AXD进行JTAG仿真调试。 (10)全速运行程序,程序将会在main.c的主函数中停止(因为main函数起始处默认设置有断点)。 (11)可以单步运行程序,可以设置/取消断点,或者全速运行程序,停止程序运行,在超级终端上观察任务0和任务1的打印结果。 五、实验结论与思考题(手写,打印无效): 1、如果任务0删除语句“OSSemPost(UART0_Sem);”,那么程序还能完全正常无误运行么?如果发生异常会出现什么现象?

串口通信实验讲解

课程名称:Zigbee技术及应用实验项目:串口通信实验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实验目的: (1)认识串口通信的概念; (2)学习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开发过程; (3)编写程序,使单片机与PC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二、实验过程: (1)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 (2)根据实验原理编写C程序; (3)编译下载C程序,并在实验箱上观察实验结果。 三、实验原理: 串行通信是将数据字节分成一位一位的形式在一条传输线上逐个地传送,此时只需要一条数据线,外加一条公共信号地线和若干条控制信号线。因为一次只能传送一位,所以对于一个字节的数据,至少要分8位才能传送完毕,如图3-1所示。 图2-1串行通信过程 串行通信制式: (1)单工制式 这种制式是指甲乙双方通信时只能单向传送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固定。 (2)半双工制式 这种制式是指通信双方都具有发送器和接收器,即可发送也可接收,但不能同时接收和发送,发送时不能接收,接收时不能发送。

(3)全双工制式 这种制式是指通信双方均设有发送器和接收器,并且信道划分为发送信道和接收信道,因此全双工制式可实现甲乙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发送时能接收,接收时能发送。 三种制式分别如图3-2所示 图3-2串行通信制式 3.1硬件设计原理 CC2530有两个串行通信接口USART0和USART1,两个USART具有同样的功能,可已分别运行于UART模式和同步SPI模式。 CC2530的两个串行通信接口引脚图分布如表3-1所示 表3-1 CC2530串行通信口引脚图分布 本实验CC2530模块使用的是USART1的位置2,P1_6和P1_7。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及简易三线式通讯的方法。 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3、学习串口通讯的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单机自发自收实验:实现自发自收。编写相应程序,通过发光二极管观察收发状态。 2.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两个实验台之间的串行通讯。其中一个实验台作为发送方,另一侧为接收方。 三、实验说明 通讯双方的RXD、TXD信号本应经过电平转换后再行交叉连接,本实验中为减少连线可将电平转换电路略去,而将双方的RXD、TXD直接交叉连接。也可以将本机的TXD接到RXD上。 连线方法:在第一个实验中将一台实验箱的RXD和TXD相连,用P1.0连接发光二极管。波特率定为600,SMOD=0。 在第二个实验中,将两台实验箱的RXD和TXD交叉相连。编写收发程序,一台实验箱作为发送方,另一台作为接收方,编写程序,从内部数据存储器20H~3FH单元中共32个数据,采用方式1串行发送出去,波特率设为600。通过运行程序观察存储单元内数值的变化。 四、程序 甲方发送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23H LJMP COM_INT ORG 1000H MAIN: MOV SP,#53H MOV 78H,#20H

MOV 77H,00H MOV 76H,20H MOV 75H,40H ACALL TRANS HERE: SJMP HERE TRANS: MOV TMOD,#20H MOV TH1,#0F3H MOV TL1,#0F3H MOV PCON,#80H SETB TR1 MOV SCON,#40H MOV IE,#00H CLR F0 MOV SBUF,78H WAIT1: JNB TI,WAIT1 CLR TI MOV SBUF,77H WAIT2: JNB TI,WAIT2 CLR TI MOV SBUF,76H WAIT3: JNB TI,WAIT3 CLR TI

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报告(附页) 一、实验内容 1、串口通信设置: 波特率为115200bps, 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位; 2、按键传输数据到串口助手显示; (1)按1,串口显示:“This is Key 1”; D5亮 (2)按2,串口显示:“This is Key 2”; D6亮 (3)按3,串口显示:“This is Key 3”; D7亮 (4)按4,串口显示:“This is Key 4”; D8亮 (5)按“*”Key ,串口显示“All LEDs is Closed” ; 灯全灭; (6)按其它Key,串口显示:”Wrong Key” 3、通过串口小肋手,向实验设备发送信息: 发送字符:”D5”、”D6”、”D7”、”D8” ,则对应的D5、D6、D7、D8亮;若发送“5”、“6”、“7”、“8”则对应的D5、D6、D7、D8灭,如发送其它字符,则在串口助手中显示:“Error Code”; 二、实验方法 (1)利用参考代码构建工程。 (2)编写实验要求的实现实验要求的功能。 (3)连接实验箱,写入程序,测试代码。 三、实验步骤 1)正确连接JLINK 仿真器到PC 机和stm32 板,用串口线一端连接STM32 开发板,另一端连接PC 机串口。 2)用IAR 开发环境打开实验例程:在文件夹05-实验例程\第2 章\2.3-uart 下双击打开工程uart.eww,Project->Rebuild All 重新编译工程。 3)将连接好的硬件平台通电(STM32 电源开关必须拨到“ ON”),接下来选择Project->Download and debug 将程序下载到STM32 开发板中。4)下载完后可以点击“Debug”->“Go”程序全速运行;也可以将STM32 开发板重新上电或者按下复位按钮让刚才下载的程序重新运行。 5)通过串口小助手检验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 Main函数 #include"stm32f10x.h"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串行通信实验 姓名:高知明 学号:110404320 班级:通信3 实验时间:2014-6-11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

一、实验目的(四号+黑体) 1、理解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 2、学习使用单片机的TXD\RXD口; 3、了解MAX232芯片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MCS-51单片机内部集成有一个UART,用于全双工方式的串行通信,可以发送、接收数据。他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这两个缓冲器同名(SBUF),共用一个地址号(99H)。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受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要发送的字节数据直接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a;当UART接收到数据后,CPU从接收缓冲器中读取数据,a=SBUF;串行口内部有两个移位寄存器,一个用于串行发送,一个用于串行接收。定时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波特率发生器的溢出信号昨接受或发送移位寄存器的位移时钟。TI与RI分别为发送完数据的中断标志,用来想CPU发中断请求。 三、实验内容 1、发送信号 1)C51程序: #include void main(void) { SCON=0X40; //设置串口为接受,REN=0 PCON=0; //波特率不倍频 REN=1; TMOD=0X20; //启动定时器1的方式2 TH1=0XFD; TL1=0XFD; //初值:0XFD TR1=1; //启动定时器1 while(1) {SBUF='U'; while(!TI); TI=0; //发送中断清0 }} 2)硬件图:

2、接受装置: 1)C51程序: #include char s[32]; void main(void) { char a,b=0; SCON=0X40; //设置串口为接受,REN=0 PCON=0; //波特率不倍频 REN=1; TMOD=0X20; //启动定时器1的方式2 TH1=0XFD; TL1=0XFD; //初值:0XFD TR1=1; //启动定时器1 a=32; for(;b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及简易三线式通讯的方法。 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3、学习串口通讯的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单机自发自收实验:实现自发自收。编写相应程序,通过发光二极管观察收发状态。 2.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两个实验台之间的串行通讯。其中一个实验台作为发送方,另一侧为接收方。 三、实验说明 通讯双方的RXD、TXD信号本应经过电平转换后再行交叉连接,本实验中为减少连线可将电平转换电路略去,而将双方的RXD、TXD直接交叉连接。也可以将本机的TXD接到RXD上。 连线方法:在第一个实验中将一台实验箱的RXD和TXD相连,用P1.0连接发光二极管。波特率定为600,SMOD=0。 在第二个实验中,将两台实验箱的RXD和TXD交叉相连。编写收发程序,一台实验箱作为发送方,另一台作为接收方,编写程序,从内部数据存储器20H~3FH单元中共32个数据,采用方式1串行发送出去,波特率设为600。通过运行程序观察存储单元内数值的变化。 四、程序 甲方发送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23H LJMP COM_INT ORG 1000H MAIN: MOV SP,#53H MOV 78H,#20H

— MOV 77H,00H MOV 76H,20H MOV 75H,40H ACALL TRANS HERE: SJMP HERE TRANS: MOV TMOD,#20H MOV TH1,#0F3H MOV TL1,#0F3H MOV PCON,#80H SETB TR1 MOV SCON,#40H MOV IE,#00H CLR F0 MOV SBUF,78H WAIT1: JNB TI,WAIT1 CLR TI MOV SBUF,77H WAIT2: JNB TI,WAIT2 CLR TI MOV SBUF,76H WAIT3: JNB TI,WAIT3 CLR TI

串行口通信实验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串行口通信实验 一、实验内容 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在实验板上显示,按实验板键盘输入的数字在PC机上显示,并用串口助手工具软件进行调试。 二、实验目的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三、实验原理 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为1,小于- 0.7V为0),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实现RS232电平与TTL电平的相互转换。 为了能够在PC机上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免费的串口调试程序SSCOM32或Windows的超级终端。 单片机串行接口有两个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位后才能启动,串行接收,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1位置1,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控制接口设计和远近通信接口的不同处理技术。在DOS操作环境下,要实现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只要直接对微机接口的通信芯片8250进行口地址操作即可。WINDOWS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硬件的无关性,不再允许用户直接操作串口地址。如果用户要进行串行通信,可以调用WINDOWS的API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但其使用较为复杂,可以使用KEILC的通信控件解决这一问题。 四、实验电路 [参考学习板说明书P27]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原理、仿真图及例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实验指导 实验三调度器设计基础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使用Keil C51 IDE集成开发环境,熟练使用Proteus软件。 2.掌握Keil与Proteus的联调技巧。 3.掌握串行通信在单片机系统中的使用。 4.掌握调度器设计的基础知识:函数指针。 二、实验设备 1.PC机一套 2.Keil C51开发系统一套 3.Proteus 仿真系统一套 三、实验内容 1.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 (1)要求 a.甲单片机的K1按键可通过串口分别控制乙单片机的LED1闪烁,LED2闪烁,LED1和LED2同时 闪烁,关闭所有的LED。 b.两片8051的串口都工作在模式1,甲机对乙机完成以下4项控制。 i.甲机发送“A”,控制乙机LED1闪烁。 ii.甲机发送“B”,控制乙机LED2闪烁。 iii.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闪烁。 iv.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停止闪烁。 c.甲机负责发送和停止控制命令,乙机负责接收控制命令并完成控制LED的动作。两机的程序要 分别编写。 d.两个单片机都工作在串口模式1下,程序要先进行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 i.设置串口模式(SCON) ii.设置定时器1的工作模式(TMOD) iii.计算定时器1的初值 iv.启动定时器 v.如果串口工作在中断方式,还必须设置IE和ES,并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2)电路原理图 Figure 1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的原理图 (3)程序设计提示 a.模式1下波特率由定时器控制,波特率计算公式参考: b.可以不用使用中断方式,使用查询方式实现发送与接收,通过查询TI和RI标志位完成。 2.单片机与PC串口通讯及函数指针的使用 (1)要求: a.编写用单片机求取整数平方的函数。 b.单片机把计算结果向PC机发送字符串。 c.PC机接收计算结果并显示出来。 d.可以调用Keil C51 中的printf来实现字符串的发送。 e.单片机的数码港显示发送的次数,每9次清零。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实验十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通讯实验报告 ㈠实验目的 1.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通讯的编制; 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3.了解PC机通讯的基本要求。 ㈡实验器材 1.G6W仿真器一台 2.MCS—51实验板一台 3.PC机一台 ㈢实验内容及要求 利用8051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与PC机通讯。 本实验实现以下功能,将从实验板键盘上键入的字符或数字显示到PC 机显示器上,再将PC机所接收的字符发送回单片机,并在实验板的LED上显示出来。 ㈣实验步骤 1.编写单片机发送和接收程序,并进行汇编调试。 2.运行PC机通讯软件“commtest.exe”,将单片机和PC机的波特率均设定 为1200。 3.运行单片机发送程序,按下不同按键(每个按键都定义成不同的字符), 检查PC机所接收的字符是否与发送的字符相同。 4.将PC机所接收的字符发送给单片机,与此同时运行单片机接受程序,检 查实验板LED数码管所显示的字符是否与PC机发送的字符相同。

㈤ 实验框图

源程序代码: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23H AJMP SERVE ORG 0050H START: MOV 41H,#0H ;对几个存放地址进行初始化 MOV 42H,#0H MOV 43H,#0H MOV 44H,#0H MOV SCON,#00H ;初始化串行口控制寄存器,设置其为方式0 LCALL DISPLAY ;初始化显示 MOV TMOD,#20H ;设置为定时器0,模式选用2 MOV TL1, #0E6H ;设置1200的波特率 MOV TH1, #0E6H SETB TR1 ;开定时器 MOV SCON,#50H ;选用方式1,允许接收控制 SETB ES SETB EA ;开中断 LOOP: ACALL SOUT ;键盘扫描并发送,等待中断 SJMP LOOP SERVE JNB RI,SEND ;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收中断,若为发送中 断则调用 ACALL S IN ;发送子程序,否则调用接收子程序 RETI SEND: CLR TI ;发送子程序 RETI SIN: CLR RI ;接受子程序 MOV SCON, #00H MOV A, SBUF ;接收数据 LCALL XS ;调用显示子程序 RETI 子程序: SOUT: CLR TI ;清发送中断标志位 LCALL KEY ;调用判断按键是否按下子程序 MOV A,R0 ;将按键对应的数字存入A MOV SBUF,A ;输出按键数字给锁存 RET KEY: MOV P1,#0FFH ;将P1设置为输入口 MOV A, P1 CPL A ;将A内值取反

第十章 串口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设串行异步通信的数据格式是: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1个校验位,1个停止位,若传输率为1200,则每秒钟传输的最大字符数为( C)。 (A)10个(B)110个(C)120个(D)240个 2.在数据传输率相同的情况下,同步字符传输的速度要高于异步字符传输,其原因是(D )。(A)字符间无间隔(B)双方通信同步 (C)发生错误的概率少(D)附加的辅助信息总量少 3.异步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必须保持(C )。 (A)收发时钟相同(B)停止位相同 (C)数据格式和波特率相同(D.以上都正确 4.在数据传输率相同的情况下,同步传输率高于异步传输速率的原因是(A )。 (A)附加的冗余信息量少(B)发生错误的概率小 (C)字符或组成传送,间隔少(D)由于采用CRC循环码校验 5.用REPE SCASB指令对字符串进行扫描,如CX= 0时,扫描结束,那么表示(D)。(A)在字符串中遇上第一个AL中指定的字符 (B)在字符串中有一个AL中指定的字符 (C)在字符串中有一个不是AL中指定的字符 (D)在字符串中遇上第一个不是AL中指令的字符 6.intel公司生产的用于数据串行传送的可编程接口芯片是(D)。 (A)8259 (B)8237 (C)8255 (D)8251 7.在异步通信方式中,通常采用(B )来校验错误。 (A)循环冗余校验码(B)奇、偶校验码

(C)海明校验码(D)多种校验方式的组合 8.intel 8251A的TxD、RxD引脚的信号电平符合(B)。 (A)DTL标准(B)TTL标准(C)HTL标准(D)RS-232C标准 9.8251的方式字(模式字)的作用是( C )。 (A)决定8251的通信方式(B)决定8251的数据传送方向 (C)决定8251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D)以上三种都不对 10.异步传送中,CPU了解8251A是否接收好一个字符数据的方法是(D )。 (A)CPU响应8251A的中断请求 (B)CPU通过查询请求信号RTS (C)CPU通过程序查询RxD接收线状态 (D)CPU通过程序查询RxRDY信号状态 11.传送ASCII码时D7位为校验位,若采用偶校验,传送字符4的ASCII码34H时的编码为(A)。 (A)B4H (B)34H (C)35H (D)B5H 12.异步串行通信的主要特点是( B )。 (A) 通信双方不需要同步(B) 传送的每个字符是独立发送的 (C) 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应相同(D) 传送的数据中不含有控制信息 13.在异步串行通信中,使用波特率来表示数据的传送速率,它是指(D)。 (A) 每秒钟传送的字符数(B) 每秒钟传送的字节数 (C) 每秒钟传送的字数(D) 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 14.串行通信中,若收发双方的动作由同一个时钟信号控制,则称为(A)串行通信。 (A)同步(B)异步(C)全双工(D)半双工

实验1 串行通信实验

计算机通讯网络 随堂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信08 -1班 姓名程跃斌学号 08034030117 指导教师左敬龙 实验报告评分:_______

实验一串行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认识计算机具有串行通信的功能。 2.理解串行通信中数据位、校验位的关系。 3.能利用软件开发具有串行通信功能的程序。 二.实验原理: 计算机上的 机来说是发送数据,对另一台机就是接收数据,所以收、发数据线要换接。连接方法如下。 9芯对9芯串口 A机B机 2●←→●3 3●←→●2 5●←→●5 三.实验仪器: 计算机两台,串行通信电缆一条。 四.实验步骤: 步骤一:认识计算机上的串口,并将串口通信电缆正确的接在两台计算机上; 步骤二:通过windows已有的程序“超级终端”(打开方法:程序——附件——通信——超级终端)通过串行电缆初步认识计算机具有串行通信的功能; 步骤三:修改连接参数,测试建立的连接是否可以正常通信,如果出现异常,分析产生的原因; 步骤四:自己编程实现串口通信。在任何编程语言平台下都可以实现串口通信。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熟悉的语言来编制串口通信程序。 实验程序流程图: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COM1参数设置:在这个对话框中,可以选择通信双方采用的通信速率、数据位的个数、奇偶校验位、停止位和可以使用的流量控制方法。不管设置什么参数,必须保证两台计算机的所有参数相同,而且数据传输速率不能超过115200bit/s。设置参数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 COM1参数设置 通信双方可以互相发送一些字符。在缺省情况下,发送端发送的字符在本地不会显示。如果希望使用本地回显功能,则单击“文件”菜单,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设置”选项卡,并单击“ASCII码设置”,打开如图2所示的对话框;选中“本地显示键 入的字符(E)”复选框,返回到超级终端窗口中,再发送一些字符,观察结果。

串行通信实验16550

(一)实验名称 串行通信实验16550 (二)实验内容 1)串行通讯基础实验。编写程序,向串口连续发送一个数据(55H),将串口输出连 接到示波器上,用示波器观察数据输出产生的波形。 2)串口自发自收应用实验。编写程序,将一串数据发送至串口,再接收回来显示。(三)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有关串行通信的知识 2)学习和体会16550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利用其进行应用编程 3)学习和掌握PC机串口的操作方法 (四)实验日期、时间和地点 2011—1—4 6,7节 2011-1-7 1,节 微机高级实验室 (五)实验环境(说明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及调试软件) PC机一台,PIT-B实验箱一套,TDPIT、td-debug软件环境一套 (六)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程序流程图或实验电路的具体连接图) 一:

二:自发自收

(七)实验结果(经调试通过的源程序的所有代码,应包含必要的说明文字) MY_03F8 EQU 0E480H MY_03FB EQU 0E483H MY_03FD EQU 0E485H DATAS SEGMENT NUM DB 55H;此处输入数据段代码 DATAS ENDS STACKS SEGMENT DW 10 DUP(0);此处输入堆栈段代码 STACKS ENDS CODES SEGMENT ASSUME CS:CODES,DS:DATAS,SS:STACKS START: MOV AX,DATAS MOV DS,AX ;初始化16550 MOV DX,MY_03FB ;16550控制寄存器地址送DX MOV AL,80H ;置DLAB=1,设置除数寄存器 OUT DX,AL CALL DALLY MOV DX,MY_03F8 ;除数寄存器地址送DX MOV AX,03C0H ;波特率为1200bit/s OUT DX,AL CALL DALLY MOV AL,AH INC DX OUT DX,AL CALL DALLY MOV DX,MY_03FB ;16550控制寄存器地址送DX MOV AL,0BH ;8位数据位,奇校验,1位停止位 OUT DX,AL CALL DALLY CALL GO MOV AH,4CH INT 21H GO PROC NEAR LOP1: MOV DX,MY_03FD ;通信状态寄存器地址送DX IN AL,DX CALL DALLY

实验四-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指导老师:张军明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实验四 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吴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0C51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理解串行口四种通讯模式的区别、波特率发生器的作用及通讯过程中的时序关系。 2、掌握串口初始化的设置方法和串行通信编程的能力。 3、了解PC 机通讯的基本要求,掌握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讯方法。 4、编写简单的通信协议(如串行口工作方式、波特率、校验方式、出错处理等)。 二、实验器材 1、Micetek 仿真器一台。 2、实验板一块。 3、PC 机电脑一台。 4、九针串口线一条。 三、实验原理 串口通讯对单片机而言意义重大,不但可以实现将单片机(下位机)的数据传输到PC 端(上位机),而且也能实现PC 对单片机的控制,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PC 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讯。进行串行通讯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的,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 电平的,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本实验采用专用芯片MAX232进行转换,虽然也可以用几个三极管进行模拟转换,但是还是用专用芯片更简单可靠。 3.1 RS232九针串口基本功能简介 九针串口即RS-232接口,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EIA) 所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 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RS-232接口,分别称为COM1和COM2。该接口分为公头子和母头子。九针串口(母头)的功能如下,请见图1: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彭嘉乔 学号:3130104084 日期:2015.05 地点:东3-409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单片机间串行通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单片机间串行通信原理专业班级:2012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罗滨志 学号:120802010051 成绩: 2014 年12 月27日

目录 摘要 (1) 1 设计任务 (1) 1.1 功能要求 (2) 1.2 总体方案及工作原理 (2) 2 系统硬件设计 (2) 2.1 器件选择 (2) 2.1.1主要器件的型号 (2) 2.1.2 AT89C51 (3) 2.1.3键盘输入电路 (5) 2.1.4晶振电路方案 (6) 2.1.5数码管显示 (6) 2.1.6复位电路方案 (6) 2.2 硬件原理图 (7)

3 系统软件设计 (7) 3.1基本原理 (8) 3.2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8) 3.3 按键程序设计 (9) 3.3.1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10) 3.3.2 显示程序设计: (10) 3.4软件清单 (10) 3.4.1发送端程序 (10) 3.4.2接收端程序 (9) 4实验步骤 (14) 4.1实验程序调试 (14) 4.1.1发送端程序调试 (14) 4.1.2接收端程序调试 (15) 4.2实验仿真 (16)

5设计总结 (17) 6参考文献: (17)

摘要 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而AT89C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本设计是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中AT89C51所设计的一种具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口,可以实现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点对点串行通信,主从通信以及上,下位机互相通信等。本设计基于单片机技术原理,以单片机芯片AT89C51作为核心控制器,由单片机与键盘控制数码管的显示,修改设置LED显示由按键开关控制,通过硬件电路制作以及软件程序的编制,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单片机间串行通信。 关键词:单片机 AT89C51 串行通信 1 设计任务 单片机间串行通信,是工业自动化、智能终端、通信管理等领域传统且重要的通讯手段。 此次设计单片机串行通信,就是为了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本次课程设计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

滨江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题目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 院系____电子工程系______ 专业_____通信工程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二O一二年六月十日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 摘要:CPU 与其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或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均可被称为“通信”。串行通信是指数据逐位顺序串行传送的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只需一对传输线,并且可以利用电话线等现有通信信道作为传输介质,因而可以大大降低传输线路的成本。 关键字:51单片机,串口通信,全双工 正文:MCS 一51 系列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口,可作为通用异步接收和发送器,也可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用。该串行口有4 种工作模式。片内的定时器/计数器可用作波特率发生器。接收、发送均可工作在查询方式或中断方式。MCS 一51 系列单片机内部的串行通信口,有二个物理上相互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对外也有两条独立的收、发信号线RxD(P3.0)和TxD (P3.1)。可以同时发送、接收数据,实现全双工传送。发送缓冲器和接收缓冲器不能互换,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两个缓冲器占用同一个端口地址(99H)。具体对哪一个缓冲器进行操作,取决于所用的指令是发送还是接收。 一、实验 1、实验目的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实验器材 微机、串口通讯软件、程序烧录软件、面包板一块、芯片一块、电焊等 3、实验内容 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在实验板上显示,按实验板键盘输入的数字在PC机上显示,并用串口助手工具软件进行调试。 4、实验原理 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 实验项目名称:串口通信实验实验时间:2017、5 一、实验目得: 1.了解什么就是串口,串口得作用等。 2、了解串口通信得相关概念 3、利用keil软件,熟悉并掌握中串口通信得使用 4、通过实验,熟悉串口通信程序得格式,串口通信得应用等 二、实验原理 1、串口通信概念: 单片机应用与数据采集或工业控制时,往往作为前端机安装在工业现场,远离主机,现场数据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发往主机进行处理,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如下图所示。 2、串口数据通信方式及特点 ★数据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 所传送数据得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 ?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多少根数据线。 特点: 速度快,成本高,适合近距离传输 如计算机并口,打印机,8255 。 ★串行通信:所传送数据得各位按顺序一位一位 地发送或接收。 只需一根数据,一根地线,共2 根 特点:成本低,硬件方便,适合远距离通信, 传输速度低。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示意图如下: 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3、串行通信基本格式 ①单工通信:数据只能单向传送。 ②半双工通信:通信就是双向得,但每一时刻,数据流通得方向就是单向得。 ③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流动,即通信双方得数据发送与接收就是同时进行得。 4、异步串行通信/同步串行通信 ①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采用如下得帧结构: 起始位+ 8位数据位+ 停止位或起始位+ 9位数据位+停止位 其中:起始位为低电平,停止位为高电平。 优点:硬件结构简单 缺点:传输速度慢 ②同步串行通信: 在同步通信中,发送方在数据或字符开始处就用同步字符(常约定1~2个字节)指示一帧得开始,由时钟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同步,接收方一旦检测到与规定得同步字符符合,下面就连续按顺序传送若干个数据,最后发校验字节。见下图: 5、串行通信过程与UART 基本得计算机异步串行通信系统中,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三根信号线TxD、RxD与GND连接起来,TxD与GND构成发送线路,RxD与GND构成接收线路。一台计算机得TxD、RxD线分别与另一台计算机得RxD、TxD线相连。 由于在串行通信过程中得并串转换、串并转换、线路检测、采样判决、组帧、 拆帧、发送与接收等操作需消耗CPU大量时间,以至CPU无法处理其它工 作,因而开发出专用于处理异步串行通信发送与接收工作得芯片UART(通用 异步串行通信接收发送器)。 CPU只需将要发送得一个字节数据交给UART,其它发送工作由UART自动完成,当UART将一帧数据发送完毕,会通知CPU 已发送完,可提交下一个字节。 UART自动监测线路状态并完成数据接收工作,当接收到一个字节数据后,UART会通知CPU来读取。采用UART 后,CPU得负担大大减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