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磁悬浮交通系统

合集下载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通过磁力悬浮和推进系统实现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

它以磁力为基础,通过磁力的吸引和排斥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从而减少磨擦阻力,实现高速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一、磁悬浮原理1.1 磁悬浮系统磁悬浮系统由轨道、车辆和控制系统组成。

轨道上铺设有一系列的电磁铁,形成磁场。

车辆的底部装有磁体,与轨道上的电磁铁形成相互作用。

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电磁铁的电流,使车辆悬浮在轨道上。

1.2 磁力平衡当车辆悬浮在轨道上时,磁力平衡是实现悬浮的关键。

磁力平衡通过调节轨道上的电流和车辆底部的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当车辆离开轨道中心时,会产生一个力,将车辆引导回中心位置,保持平衡。

1.3 悬浮高度控制悬浮高度控制是磁悬浮列车的重要功能之一。

通过调节轨道上的电流,可以改变磁场的强度,从而控制车辆的悬浮高度。

悬浮高度的调节可以根据列车的速度和负载情况进行自动控制,以确保列车的平稳运行。

二、推进系统2.1 线圈推进磁悬浮列车的推进系统采用线圈推进方式。

轨道上的线圈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与车辆上的线圈相互作用。

根据磁力的排斥作用,推动车辆前进。

通过改变线圈的电流方向和强度,可以控制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

2.2 能量供应磁悬浮列车的能量供应主要依靠线圈上的电流。

电流通过供电系统提供,供电系统将电能转化为电流,通过导线传输到轨道上的线圈。

车辆上的线圈通过感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列车前进。

2.3 制动系统磁悬浮列车的制动系统采用电磁制动方式。

制动时,轨道上的电磁铁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与车辆上的磁体相互作用,产生阻力,减速列车。

通过调节电磁铁的电流,可以控制制动力的大小,实现平稳的制动过程。

三、安全保障3.1 系统监测磁悬浮列车系统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

这些设备可以检测轨道和车辆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以及系统的电流和电压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

磁悬浮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磁悬浮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磁悬浮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一、提高交通流量效率磁悬浮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磁悬浮交通工具的高速运行和高效的转向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的交通流量效率。

相比传统的交通工具,磁悬浮交通工具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行驶,从而减少了通勤时间。

此外,磁悬浮技术还能通过智能调度车辆的方式,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提高整体道路通畅度。

二、改善交通安全性能磁悬浮技术的应用使智能交通系统在提供高效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交通安全性能。

磁悬浮交通工具能够通过智能导航系统精确计算车辆之间的距离和速度,避免了传统交通工具因为驾驶员的疲劳、分神或人为错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磁悬浮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感知系统及时预警道路危险,包括道路状况、气候变化等,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交通安全。

三、降低环境污染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磁悬浮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

磁悬浮交通工具采用电力驱动,无需传统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化石燃料,因此不会产生废气和噪音污染。

其低碳、无污染的特性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噪音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切实保护了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城市发展磁悬浮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磁悬浮交通工具不仅为城市提供了高效的交通运输工具,也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机遇。

磁悬浮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城市交通和城市景观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投入到城市中,促进经济发展。

总结:磁悬浮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交通流量效率,改善交通安全性能,降低环境污染,并促进城市发展。

磁悬浮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为城市交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同时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磁悬浮技术将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磁悬浮系统(教案)

磁悬浮系统(教案)

课题:磁悬浮系统授课时间:2021年10月18日授课教师:陈老师授课班级:21春轨道1、2、3、4班课时:2学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到磁悬浮交通的发展历程、概念信息、悬浮方式以及适用范围。

能力目标通过对磁悬浮交通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为别人分享磁悬浮的悬浮原理,锻炼表达能力;同时,在学习后,能在生活中拥有辨识磁悬浮交通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磁悬浮交通悬浮方式了解,让学生明白核心技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在了解到中国磁悬浮攻克技术难关,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交通研制成功,以及青岛下线600km/h时速的突破,让学生了解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到磁悬浮交通的发展历程、概念信息、悬浮方式以及适用范围三、教学难点磁悬浮交通的悬浮技术难点的理解以及磁悬浮交通出现突发情况的处理方式。

四、教学过程课时1课程导入5分钟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导向方式分类的知识回顾,引出今天所学内容,一种没有轮子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

讲授新知25分钟1.磁悬浮技术,简称EML技术或EMS技术)是指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物体悬浮的一种技术。

悬浮技术主要包括磁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电悬浮、粒子束悬浮等,其中磁悬浮技术比较成熟。

磁悬浮技术实现形式比较多,主要可以分为系统自稳的被动悬浮和系统不能自稳的主动悬浮等。

2.磁悬浮列车概念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磁力支承、磁力导向和线性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主要有超导电动型磁悬浮列车、常导电磁吸力型高速磁悬浮列车以及常导电磁吸力型中低速磁悬浮。

3.磁悬浮发展历史1842年,英国物理学家Earnshaw就提出了磁悬浮的概1937年,德国的赫尔曼·肯佩尔申请了磁悬浮列车这一的专利。

1969年,德国牵引机车公司的马法伊研制出小型磁悬浮列车系统模型,以后命名为TR01型,该车在1km轨道上时速达165km,这是磁悬浮列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磁悬浮系统

磁悬浮系统
一、概述
1.磁悬浮系统简介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是研究磁悬浮技术的平台,它 是一个典型的吸浮式悬浮系统。
2.磁悬浮技术的应用领域
1) 磁悬浮列车 2) 磁悬浮轴承 3) 高速磁悬浮电机 4) 磁悬浮的其他应用领域 风洞磁悬浮系统、磁悬浮隔振系统、磁悬浮熔炼
3.系统组成
磁悬浮实验装置主要由LED 光源、电磁铁、光电 位置传感器、电源、放大及补偿装置、数据采集 卡和控制对象(钢球)等元件组成。它是一个典型 的吸浮式悬浮系统。系统组成框图见下图。
有开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As2 − B = 0
2.系统物理参数
三、仿真及实验
1. 根轨迹分析
给系统施加脉冲扰动,输出量为小球质心和磁极 之间的气隙 考虑到输入r(s) = 0,结构图变换
2.完成报告内容
(1)对磁悬浮实际系统模型进行可控性分析。 (2)根轨迹校正
对于传递函数
设计控制器,使得校正后系统的要求如下: 调整时间ts= 0.2 s (2%) ; 最大超调量Mp≤ 10% 要求得到校正前后的根轨迹仿真图形,并在实 际系统上进行验证。
磁悬浮的根轨迹实时控制模块
则电磁铁绕组中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4)系统平衡的边界条件
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加速度为零,由牛 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此时所受合力为零。
小球受到(6)系统控制模型的建立
定义系统对象的输入量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也即 控制电压 U in ,系统对象输出量为x 所反映出来的输 出电压为U out (传感器后处理电路输出电压),则该 系统控制对象的模型可写为:
二、系统建模
1.微分方程的推导
(1)控制对象的动力学方程
(2)系统的电磁力模型
电磁力可改写为: 可知电磁吸力F (i ,x) 与气隙x是非线性的反比关系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Maglev Train),又称磁浮列车,是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高速列车。

它通过磁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并利用磁力驱动列车前进。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两个部分。

一、悬浮系统磁悬浮列车的悬浮系统采用了磁力来支撑和悬浮列车。

一般来说,磁悬浮列车的悬浮系统主要包括轨道系统和车辆系统两部分。

1. 轨道系统轨道系统是磁悬浮列车悬浮的基础。

在轨道上,有一系列的电磁铁,它们被安装在轨道上方的支架上。

这些电磁铁通过电流的通入产生磁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轨道上的电磁铁通常采用超导材料制成,以减小能量损耗。

此外,轨道上还设置有传感器,用于监测列车的位置和速度,以便控制系统对列车进行调整。

2. 车辆系统车辆系统是磁悬浮列车悬浮的关键。

车辆系统包括车体和车体下方的悬浮装置。

悬浮装置由一系列的电磁铁和传感器组成。

当列车行驶时,车体下方的电磁铁会受到轨道上电磁铁的磁力吸引,从而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传感器会监测车体的位置和姿态,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以便对列车进行调整和控制。

二、推进系统磁悬浮列车的推进系统是通过磁力来驱动列车前进。

推进系统主要包括线圈和电流供应系统。

1. 线圈磁悬浮列车的线圈主要分为轨道线圈和车辆线圈两种。

轨道线圈是安装在轨道上的,它们通过通入电流产生磁力,推动列车前进。

车辆线圈则是安装在列车上的,它们通过感应轨道上的磁场产生电流,从而产生反向的磁场,使列车受到推动。

2. 电流供应系统磁悬浮列车的电流供应系统提供了所需的电能。

一般来说,电流供应系统包括电源、变压器和整流器。

电源提供了电能,变压器将电能转换为所需的电压,而整流器则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供给线圈使用。

三、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轨道上的电磁铁产生磁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然后通过线圈和电流供应系统产生磁力,推动列车前进。

当列车开始运行时,轨道上的电磁铁会产生一个磁场。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Maglev train)是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高速列车,它通过利用磁力将列车悬浮在轨道上,从而减少与轨道的磨擦,实现高速运行。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

一、悬浮系统磁悬浮列车的悬浮系统主要包括车辆悬浮和导向系统。

车辆悬浮系统通过利用磁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减少与轨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磨擦阻力,实现高速运行。

1. 车辆悬浮磁悬浮列车的车辆悬浮系统通常采用电磁悬浮技术,即通过电磁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车辆底部安装有一组电磁悬浮装置,这些装置由电磁铁和轨道上的导体组成。

当列车通过时,电磁悬浮装置中的电磁铁会产生磁场,而轨道上的导体则会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2. 导向系统磁悬浮列车的导向系统用于保持列车在轨道上的稳定行驶。

导向系统通常采用电磁轨道或者永磁导向技术。

电磁轨道导向系统通过在轨道两侧安装一组电磁导向装置,通过控制导向装置的电流来调整列车的方向。

永磁导向系统则通过在轨道两侧安装一组永磁导向装置,利用永磁力使列车保持在轨道上。

二、推进系统磁悬浮列车的推进系统用于提供列车的动力,使其能够高速行驶。

推进系统主要包括线圈和线圈上的电流控制系统。

1. 线圈磁悬浮列车的推进系统通常采用线圈和轨道上的导体相互作用的原理。

轨道上安装有一组线圈,而列车上则安装有一组与轨道上的线圈相对应的线圈。

当列车通过时,线圈上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而轨道上的导体则会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线圈产生的磁场与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向前的推进力,驱动列车前进。

2. 电流控制系统磁悬浮列车的电流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线圈上的电流,从而调整列车的速度。

电流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反馈控制系统,通过测量列车的速度和位置信息,来调整线圈上的电流。

当列车速度过快时,电流控制系统会减小线圈上的电流,从而减小推进力;当列车速度过慢时,电流控制系统会增加线圈上的电流,增加推进力。

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设计

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设计

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设计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高效、安全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磁悬浮列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控制系统。

本文将介绍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磁悬浮列车通过利用电磁原理,使列车在空气中悬浮并运行,其控制系统包括轨道控制系统和列车控制系统两部分。

其中轨道控制系统主要是为列车提供悬浮力和导向力,并保持列车在轨道上稳定运行;列车控制系统则是控制列车行驶速度和位置以及保证列车安全到站。

在轨道控制系统中,有两种常见的悬浮方式:吸力式和排斥式。

吸力式悬浮系统是通过磁铁在轨道上产生磁场,与列车悬浮部件(如电磁悬浮线圈、轮子等)产生吸力将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而排斥式悬浮系统则是利用列车悬浮部件与轨道上磁铁产生的相反磁场来实现悬浮。

在列车控制系统中,核心是运动控制和安全控制。

运动控制主要包括车速控制和位置控制,其中车速控制可由电机控制,而位置控制则需要悬浮传感器来检测列车位置,并通过反馈控制来实现。

安全控制包括列车与轨道间的通讯控制、列车加速度和制动控制、列车与其他车辆的协调控制等,以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和稳定。

二、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方面,控制系统通常由多个控制单元组成,包括电源单元、位置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单元、安全控制单元等,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

软件方面,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通常使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实时操作系统(RTOS)。

其中DCS可以将列车控制系统分解成多个子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信息交互,从而更加灵活和可靠;而RTOS则可提供实时性强的软件支持,保证列车控制系统的速度和安全性。

此外,还有一些与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相关的技术,如磁悬浮列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和列车间的通讯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三、磁悬浮列车控制系统应用现状目前,磁悬浮列车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机制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机制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机制磁悬浮列车是当代高速交通工具中的一种创新的技术成果。

它利用磁力的吸引和排斥作用来实现列车的悬浮和推进,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良好的平稳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机制。

一、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基于磁力的相互作用。

其核心部件是线圈和磁性轨道。

磁性轨道上分布着许多线圈,而车辆的底部装有磁性体。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和车辆底部的磁性体相互作用,产生吸引力使列车悬浮。

具体来说,磁悬浮列车采用了电磁悬浮(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和线性电机(Linear Motor)的技术。

电磁悬浮通过调节线圈的电流大小来控制磁力的大小,实现列车的悬浮。

而线性电机则利用磁力推动列车前进。

二、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机制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引导系统、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

引导系统用于引导列车沿轨道前进,推进系统用于提供列车的推进力,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

引导系统采用了空气动力学形状设计,可以减小风阻,提高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同时,引导系统还配有传感器和电动调节器,可以根据轨道的形状和条件调整列车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列车的平稳行驶。

推进系统采用了线性电机技术。

磁悬浮列车的轨道上布置了许多线圈,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车辆底部的磁性体相互作用,推动列车前进。

由于磁悬浮列车不接触轨道,因此摩擦力很小,推进效率较高。

控制系统是磁悬浮列车的核心。

它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列车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和控制。

例如,当列车偏离轨道时,控制系统会及时做出调整,保证列车在安全的轨道上行驶。

三、磁悬浮列车的优势与应用磁悬浮列车相较于传统的轨道交通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可达到每小时500公里甚至更高,大大缩短了长距离出行的时间。

2. 平稳:由于不接触轨道,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减少了颠簸和震动,乘坐更加平稳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cZhang@ 2/99
8.磁悬浮系统
• 磁悬浮列车主要有超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常导型高 速磁悬浮列车以及常导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三类。 超导型高速(排斥力),以日本为代表,速度>500 公里/h 常导型高速(吸引力),以德国为代表,速度<500 公里/h 常导中低速,日本,中国,速度100-110公里/h
4)建设费用。中国地铁造价每公里约为5至8亿元,轻轨 为每公里2至3亿元左右。相较二者,造价每公里1.95 亿元(不含拆迁)的长沙磁浮线路“性价比”极高。
xcZhang@ 19/99
各种轨道交通方式的比较
项目
城市人口 商业区雇员 CBD线路长
股道 CBD可达性
郊区站距 CBD站距 最大坡度 最小半径
2、MLX系统车辆悬浮气隙较大,对轨面平整度要 求较低、抗震性能好、速度快并且还有进一步提高 速度的可能性,它还具有低速时不能悬浮的特点, 因此更适合于大运量、长距离、更高速度的客运。
3、从经济和效率来看,在450km/h以上速度运行 时,日本MLX系统优于德国TR系统;在300—450km/h 的速度范围内运行时,TR系统比较优越;300km/h以 下速度时,采用轮轨高速可能更好。
相对集中
超导电磁铁无安全冗余
580km/h 500km/h
相对较强,但经测试对生物无害 低温超导制冷技术 较高
xcZhang@ 8/99
2018/9/10
8.磁悬浮系统
1、MLX系统造价高、超导技术难度大;TR系统造价 相对较低,虽然控制系统复杂、精确,但技术相对 成熟,大部分零部件具有通用性,市场供应方便。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xcZhang@ 15/99
磁浮系统的优点
1)速度高。 2)噪声低。列车在牵引运行时与轨道之间无机械接触。 3)维修少。由于没有钢轨、车轮、机械传动和接触导
电轨等摩擦部件,维修费用大为降低。其年运行维 修费仅为总投资的1.2%,而轮轨列车高达4.4%。 4)能耗小。磁悬浮列车采用电力驱动,其能源消耗仅 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 5)环境污染少。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 废气,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特性
城轨 运营 功能 组成
列车运行系统 检修保障系统 客运服务系统
• 系统联动性 • 时空关联性 • 调度指挥集中性 • 管理的严格性 • 服务的安全可靠性
xcZhang@ 24/99
xcZhang@ 25/99
工程量
有轨电车
20-50万 2万以上 10km以下 在街道
地面 350m 250m 10% 15m-25m 最小
轻轨铁路
100万 2万以上 20km以下 40%隔离 地面或地下
1km 300m 8% 25m

市域快轨
地铁
50万以上 4万以上 40km以下
-
地面到CBD边缘
2-3km -
3% 200m 中等
车内磁力线泄漏
技术难点 线路造价
德国TR系统 电磁吸引式(常导)
8~10mm 高速、超高速
悬浮 需闭环控制 连续分散(动力响应小) 常导电磁铁有安全冗余
500km/h 430km/h
几乎没有,对人体无碍
精确控制技术 较低
日本MLX系统 侧壁电动式(超导)
100mm以上 超高速
车轮支承和导向 不需控制,具有自稳定性
1)运行速度。地铁最高速度80(km/h),轻轨最高运行 速度70,中低速磁悬浮最高速度100(km/h)
2)载客量。地铁单向最大高峰小时运量为3-6万人次, 轻轨为1-3万人次,磁悬浮小于2万人次。
3)转弯半径。地铁的转弯半径不小于300米,轻轨转弯半 径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中低速磁悬浮最小转弯 半径50米。
第二章 城轨交通系统类型及技术经济特征
1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 2 有轨电车交通 3 轻型轨道交通 4 单轨交通系统 5 自动导向交通 6 地下铁路交通 7 市域快轨交通 8 磁悬浮系统交通 9 城轨系统运输组织特性
xcZhang@ 1/99
2018/9/10
8.磁悬浮系统
•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 曼·肯佩尔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 磁悬浮列车的专利。
xcZhang@ 22/99
第二章 城轨交通系统类型及技术经济特征
1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概述 2 有轨电车交通 3 轻型轨道交通 4 单轨交通系统 5 自动导向交通 6 地下铁路交通 7 市域快轨交通 8 磁悬浮系统交通 9 城轨系统运输组织特性
xcZhang@ 23/99
供电方式 平均速度 最大速度 高峰间隔 小时流量 造价(RMB)
顶上 10-20km/h 50-70km/h
2min 15000

顶上 30-40km/h
80km/h 4min 20000 1~2亿
46吨 至多12 60座120站 DC600-1.5V 或AC 25kV 顶上或三轨
45-60km/h 120km/h
2018/9/10
xcZhang@ 16/99
2018/9/10
磁浮系统的缺点
1)车厢不能变轨,一条轨道只能容纳一列列车往返运 行,造成浪费。 2)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 决,因此一旦断电,磁悬浮列车将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3)强磁场对人的健康与电子产品的运行都会产生不良 影响(但磁悬浮列车周围的电磁场对人体影响目前尚无 实际论证)。 4)磁悬浮列车突然情况下的制动能力可靠性有待提高。 磁悬浮列车没有轮轨,突发停电时,仅靠滑动摩擦很难。 5)轮轨方式不能与现有的铁路网兼容。 6)造价高昂。
2018/9/10
xcZhang@ 3/99
磁悬浮系统
2018/9/10
常导高速 吸引力,车包轨道
xcZhang@ 4/99
8.磁悬浮系统
xcZhang@ 5/99
8.磁悬浮系统
2018/9/10
超导高速 排斥力,轨道包车
xcZhang@ 6/99
• 20世纪90年代,德国决定在国内建设柏林—汉堡磁浮 铁路,后放弃。
• 日本山梨县境内建了一条全长42.8公里的复线试验线。 • 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运行。 • 名古屋市区通往爱知世博会会场的常导中低速磁浮运
营线。线路于2005年3月6日正式开通,全长9.2公里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300万以上 8万以上 25km以内
隔离 地下 2km 0.5-1km 3-4% 300m 重
xcZhang@ 20/99
轨道交通方式的比较(续)
项目
有轨电车 轻轨铁路
市郊铁路
车辆重量 车辆数
车辆能力 供电电流
16吨
20吨以下
1或2
2或4
50座75站 40座60站
DC500-750V DC600-750V
上海
xcZhang@ 11/99
2018/9/10
xcZhang@ 12/99
2018/9/10
xcZhang@ 13/99
2018/9/10
14
xcZhang@ 14/99
2018/9/10
长沙中低速磁浮工程连接高铁长沙南站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线路全长18.55公里,初期设车站3座,预留车站2座,设计 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
430-500km/h(高速磁浮系统,常导型)、≥500k m/h(高速磁浮系统,超导型) 6)与地面交通隔离率:100% 7)时刻表速度:57km/h(中低速磁浮系统,长沙磁浮 线),240km/h(高速磁浮系统,上海磁悬浮)
xcZhang@ 18/99
2018/9/10
磁浮系统与地铁、轻轨的比较
2.3万人次/小时
3万人次/小时
设计载客量
959人/列
688人/列
线路造价
较高
较低
2018/9/10
xcZhang@ 7/99
2018/9/10
德日高速磁浮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比较
项目 悬浮方式 悬浮气隙 运行速度 低速时悬浮状态 悬浮、导向控制 线路载荷分布
电磁铁安全冗余
最高试验速度 最高运行速度
常导高速磁悬浮系统与中低速磁悬浮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比较
项目
上海高速磁悬浮系统 日本东部丘陵线中低速磁悬浮系统
悬浮方式
常导电磁悬浮
常导电磁悬浮
悬浮气隙
10mm
10mm
最高运行速度
430km/h
130km/h
对线路要求


导向装置
需要
不需要
最大坡度
100‰
70‰
最小竖曲线半径
1500m
1000m
最大运客量
xcZhang@ 17/99
2018/9/10
磁浮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1)最小运行时间间隔:1~5min 2)每节车厢乘客人数:95或110人(按0.14m2/人计算) 3)每列车编组车厢节数:9节 4)每小时单向最大运送能力:20000人 5)最高运行速度:100km/h(中低速磁浮系统)、
3min 30000 0.5~1亿
地铁
33吨 至多8 50座150站
DC750V DC1500V
三轨或顶上
30-40km/h
80km/h
2-5min
30000 5~8亿
xcZhang@ 21/99
城市轨道交通的方式选择
应考虑的因素: • 需求预测 • 系统成本 • 技术水平 • 运营条件 • 线路铺设方式 • 外部效益 • 环境影响 • 国产化问题
430k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