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颌面生长发育

合集下载

颅颌面部的发育演示文稿优秀课件

颅颌面部的发育演示文稿优秀课件

( 二 )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下颌骨发育的总体特征
由下颌体、下颌支及牙槽骨三部分组成。 主要的生长方式:
骨表面增生 软骨成骨
1、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长度的增长:
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主要靠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后缘及外侧增生新骨
宽度的增长:
下颌骨的外侧 面增生新骨, 内侧面吸收陈 骨。
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高度的增长:
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下颌支主要靠下颌髁突新骨的增长,下颌体 主要靠下颌牙齿的萌出时牙槽突的增高及下颌骨 的下缘少量增生新骨。
( 三 ) 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
3 个月以前的胎儿: 上颌生长迅速,上颌前突 3 个月时的胎儿: 下颌生长迅速,上下颌在同一 垂直平面上。
7 个月时的胎儿: 因鼻腔和上颌窦的发育,上颌 超过下颌呈前突。
新生儿: 因吸吮动作使下颌前移,上下颌间关系 逐渐调 整至正常。
乳牙合期、替牙合期: 上下颌间关系有少量变化
四、牙列与合的发育
(一)合的建立
• 婴儿6月乳牙开始萌出建合,到第三磨牙萌出 时完成建合。 • 合的发育是一个联系广泛而复杂的过程。
(二)建合的动力平衡
1、向前的动力:
颞肌、咬肌、 翼内肌的咀嚼力, 舌肌的力量推动 上下牙弓向前发 育。上下牙齿的 长轴倾斜
(2)牙弓大小的变化:
牙弓的长度和周长在青春期晚期 较青年期有显著的减少。
(三)合的发育阶段
1、萌牙前期的合间关系
上颌龈垫覆盖下颌龈垫 出生后第一年,下颌只有前后运动,无侧方 运动。
2、乳牙合期(2.5~6岁) ( 1)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 ( 2)乳牙冠的大小和形状 ( 3)乳牙列的间隙变化:生长间隙、灵长间隙 ( 4)终末平面类型: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 ( 5)乳牙的异常

教案:儿 童 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

教案:儿 童 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

教案: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3. 学会评估和监测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状况。

二、教学内容1. 儿童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颅面部的生长与遗传因素颅面部的生长与营养因素颅面部的生长与睡眠因素2. 儿童牙列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乳牙的生长与替换恒牙的生长与排列牙齿咬合关系的建立与调整3. 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4. 评估和监测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状况观察颅面部与牙列的外观变化使用专业工具进行评估与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生长发育问题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合理饮食与口腔健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关键时期和评估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生长发育的图片和模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评估和监测,互相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模拟评估和监测中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生长发育的相关教材或指导书籍。

2. 图片和模型:展示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生长发育的图片和模型。

3. 视频资料:播放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生长发育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4. 实践操作工具:提供模拟评估和监测所需的工具,如口腔检查器械等。

六、教学活动安排1. 教学活动一:讲解儿童颅面部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20分钟)讲解颅面部的生长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睡眠因素的关系。

2. 教学活动二:讲解儿童牙列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20分钟)讲解乳牙的生长与替换、恒牙的生长与排列以及牙齿咬合关系的建立与调整。

颅面部生长发育特点

颅面部生长发育特点

颅面部生长发育特点颅面部生长发育是指人类头部和面部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骨骼和软组织结构的生长和变化。

在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颅面部的生长发育一直在进行,从出生时到成年后,颅面部的形态和结构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在人类的发育过程中,颅面部的生长速度是逐渐减慢的。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颅面部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成年后基本停止。

这种减慢的生长速度使得颅面部能够适应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变化。

2. 骨骼和软组织的协调生长: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是骨骼和软组织的协调生长过程。

在颅骨和面骨的生长过程中,软组织如肌肉、皮肤等也会随之生长,以适应骨骼的形态变化。

这种协调生长使得颅面部能够保持正常的功能和外貌。

3. 骨骼的骨化过程:在颅面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的骨化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颅面部的骨骼主要是软骨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逐渐骨化,形成成人颅面部的骨骼结构。

这个骨化过程是一个逐渐进行的过程,在不同的部位和时期有不同的速度和方式。

4. 面部特征的形成:颅面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面部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面部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形态和位置。

在颅面部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面部特征会逐渐形成,并且与其他部位的生长发育相互作用。

面部特征的形成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 面部比例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颅面部的比例会发生变化。

在婴幼儿期,颅骨相对较大,面部相对较小,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逐渐发育,与颅骨的比例逐渐接近成人。

这种比例的变化使得颅面部能够适应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变化。

总的来说,颅面部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骨骼和软组织结构的生长和变化。

它具有生长速度逐渐减慢、骨骼和软组织的协调生长、骨骼的骨化过程、面部特征的形成以及面部比例的变化等特点。

正畸学习题-第二章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正畸学习题-第二章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第二章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教学内容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出生前以及出生后颅面的生长发育;上下颌骨的发育;牙列和牙合的发育。

2.目的要求了解颅颌面生长发育与牙颌面防治的关系;掌握判断青春期的方法,青春期对牙颌畸形矫治的意义;区别诊断暂时性畸形、牙源性畸形与骨性畸形。

二.重点(1)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

(2)颌面部的增长快速期。

(3)青春期预测方法。

2.难点(1)生长区与生长中心的概念(2)下颌骨的生长旋转。

(3)生长型的概念和分类。

【名词解释]1.生长型 Growth pattem2.垂直生长型Ver ticalgrwthpattem 3.水平生长型HorizponalgrowthPattern4.平均生长型Average ofgrowthpattern5.面部生长型Patternof f acialgrowth6.生长区Growthsite7.生长和发育Growt h anddevelopment8.生长时间Growtdtimingn 9.生长中心Growthcenter10.生长变异Growth variability11.Hellman牙龄IIIA12.Hellman牙龄III C13,Hellman牙龄IVA[A型题]14.常用的颅面分界线有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15.颅底平面是指A.SN平面B.FH平面C.N—Bolton平面D.N-Ba平面E.以上均不对16.6岁儿童脑、脊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可达到成人的A.40%B.50%C.60%D.90%E.80%17.颅部和面部的容量比在出生时是A.8:IB.6:IC.4:1D.2:IE.1:118.颅部和面部的容量比在成人时是A.8:IB 6:IC4:1D.2:1 E.1:119.下面宽(下颌角间距),在第一恒磨牙萌出时期已完成A.70%B.75%C.80%D、85%E.90%20.出生时钙化的软骨结合为A.蝶筛软骨结合B.蝶颈软骨结合C.蝶骨间软骨结合D.蝶枕软骨结合E.颧筛软骨结合21.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发育,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增长,哪一项幅度最大A.长度B.宽度C.高度D.三者相同E.以上均不对22.一般认为面下部的深度增加1mm时,相对地面中部的深度增加为A.0.4mm B.0、6mm C.0、8mmD.1.0mmE.1.2mm23.有关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一些群体研究调查结果的测量值而得出的平均值,并非每个个体都适合B.对于每个个体面部的生长量和方向,现已能准确预测C.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将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设计D.不同的地区、种族,应有不同的生长发育预测值E.目前,对于个体发育预测多使用某一年龄阶段的测量平均值来进行预测分析24.关于上颌骨的生长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颌骨由第一鳃弓的上颌突、侧鼻突和中鼻突共同发育而成B.上颌骨主要是向下、向前及向外生长C.上颌骨的唇侧吸收陈骨,舌侧增生新骨D.上颌结节后壁区增生新骨,增加上颌骨长度E.腮骨后缘有新骨增生,使长度增加25.下列关于下颌骨宽度的增长,正确的是A.下颌骨的外侧面吸收陈骨,内侧面增生新骨B.髁突随颈下颌关节凹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度增加C.下颌骨前部在乳牙萌出后,宽度增加较多D.下颌尖牙间宽度在11岁以后还会增加E.以上均不正确26.关于颏部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灵长类中只有人才具有颏B.颏部的突出是由于颏的基底部和牙根尖部附近骨的增生C.颏隆起,从正畸学来讲,对侧貌外形具有较大的意义D.颏在尖牙牙槽附近为增生,向内侧移动E.当颏结节部突出时,即使上颌前牙少许突出一点,侧面外貌还是和谐的27.由婴儿到成人,腭顶高度逐渐增加的原因是A.腭盖的表面增生新骨及鼻腔底面吸收陈骨B.腭盖的表面吸收陈骨及鼻腔底面增生新骨C.牙糟突的生长速度小于腰盖升高速度D.牙槽突的生长速度大于腰盖降低速度E.以上均不正确28.面颌肌肉的动力平衡中,与向后的动力有关的主要肌肉是A.颁肌B.翼外肌C.翼内肌D.咬肌E.唇肌29.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出现间隙称为A生长间隙B、灵长间隙C.替牙间隙D.可用间隙E.必须间隙30.正常乳牙牙合的特征是A.有剩余间隙‘B.乳尖牙为远中关系C.前牙覆盖深D.终末平面以垂直型及远中型为多E.以上均不正确31.不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的是A.上颌:6—1—2-4——5—3—7B.上颌:6-1—2-4一3-5—7C.下颌:6—1—2-4—3—5—7D.上颌:6—l—2-3-4-5—7E.下颌:6—1—2—3—4—5—732.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牙合是A.多余牙导致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B.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反牙合C.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近中倾斜D.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为远中牙合关系E,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33.属于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牙合是A.恒前牙反牙合B.恒前牙萌出时出现中度拥挤C.前牙开牙合lmmD.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出现前牙深覆牙合E.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远中牙合关系34.Hellman将牙齿的发育进度分为几期A.4B.5 C.6D.7E、935.乳磨牙脱落、后续前磨牙开始萌出期为A.IIAB.IIC C、IIIAD.IIIBE.IIIC36第一恒磨牙开始萌出期为A、IIAB、IIC C、IIIAD、IIIBE、IIIC37.20岁的正常牙合成年人下颌角一般为A、100°~110°B、120°一130° C、130~140°D、140°~150°E、150°~160°38.由新生儿到成人,上颌骨的长度增长约为A.1.0倍B.1.5倍 C 2、0倍D,2.5倍E.3.0倍39.有关替牙间隙的作用及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颌的替牙间隙大于下颌的替牙间隙B.替牙间隙在下颌单侧约有0.9—lmmC.乳磨牙脱落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较下颌第一磨牙为多D.乳磨牙终末平面为垂直型的,不能建立恒磨牙的中性关系E.以上均不正确[X型题]40.关于生长的概念,下列正确的有A.生长是指体积的增加B.生长是指数量的增加C.生长指组织增长的程度,表现为细胞脏器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D.由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出现形态上的体积增大E、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41.关于遗传和环境,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有A.遗传是生物体的基本特性之一,在亲代子代之间存在着形态和结构上的相似点B.遗传就是亲子代的完全相同C.遗传对生长发育起决定作用D.环境是指生物体出生后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各种条件E,季节、生活方式等不属于环境因素42.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A.人体测量法B.种植体法C.放射性同位素法D.组织切片法E、x线头影测量法43.关于面部的生长发育,正确的描述有A.出生时面部以宽度最大,但出生后的增长以高度最大,深度次之,宽度最少B.面高度后部比前部增加量小C.面宽度与牙弓宽度间有相关关系D.与正畸学关系较大的是面深度E.面下部较面中部增长较多,面中部又较面上部增加较多,这是面部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原则44.请指出以下生长阶段中,哪些属于生长快速期A 出生5、6岁 B、5、6岁女性10岁左右C、女性10岁左右女性14—16岁男性12岁左右男性12岁左右男性16—18岁D、女性14~16岁女性18~20岁左右男性16~18岁男性24岁左右E、女性18-20岁女性左右发育完成男性24岁左右45,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有以下几种A.骨缝的间质增生B.软骨的间质增生C.软骨的表面增生D.骨的间质增生E.骨的表面增生46.婴儿颅面部的主要透明软骨分布区集中在A.颅中部B.颅底部C眶部D.鼻部E.下颌髁突软骨之表面47.常用的颅面分界平面有A.面横平面B.颅底线(平面)C.左右眶下缘最低点至左右外耳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所形成的一个平面D.Frankfort平面E.Bolton_鼻根点平面48.颅底软骨结合包括A.蝶筛软骨结合B.蝶颞软骨结合C.蝶骨间软骨结合D.筛颞软骨结合E.蝶枕软骨结合49.面颌肌肉的动力平衡中,与向前动力有关的肌肉是A.颈肌B.翼外肌C.翼内肌D.咬肌E.唇肌【填空题]50、——对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


中鼻突 ------ 在深层中进行融合而 产生: (1)上唇的人中; ( 2 )容纳 4 个上颌切牙的前颌骨部 分;


( 3 )三角形的硬腭前部 ( 第一硬腭 ) 。

第5周到第8周;下颌正中部联合,形态 更加清楚。

硬腭的发育:在上颌及上颌骨弓出现后, 第8周末由两侧上颌突的内侧向中央长 出一个侧腭突 ,其前半部分形成骨板, 两侧融合成第二硬腭,并与中鼻突形成 的第一硬腭融合成整个硬腭部。

㈣机体生长的快速期与慢速期


机体增长速度,并非随年龄而均衡增长, 因而出现快速期和慢速期之不同。 出生→(快)5、6岁→(慢)女性10 岁、 男性12岁→(青春)女性14~16岁、男 性16~18岁→(慢)女性18~20岁、男性 24岁发育完成。
(五)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 法

一、直接测量


颅面骨骼的发育有三种方式 : (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骨缝的间质增生 (3)骨的表面增生
(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软骨性生长)

软骨间质增生:在软骨中央区域, 由细胞分裂增生而扩大软骨体积, 于接近骨组织的软骨部分,逐渐 钙化为骨组织。 软骨表面增生:由透明软骨增生 新骨,既由软骨外结缔组织膜的 深层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并产 生软骨基质而增大体积。

(1)颅底线(平面)

在头颅侧位X线片上,从鼻根点N(鼻额缝 正中点)至Bolton点(枕骨髁后切迹的最 凹点)的连线(平面),称为颅底线(平 面),或Bolton-鼻根点平面。

此平面大致可代表颅和面的分界线。上为 颅部,下为面部。
(2)面横平面

也称Frankfort平面,指从左右眶下 缘最低点至左右外耳道上缘最高点 的连线所形成的一个平面。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和发育
(growth
& development)
生长与发育时同时并进的。
随着身体的长大,各部分的组织结 构、功能活动、大小比例和相应关 系均发生不断地变化。
生长和发育不是同义词
生长: 是指活体体积或数量上的变 化;由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间质的 增加,出现形态上的体积增大。
发育: 是指活体生理上的正常变化, 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精细功能状 态直至死亡的一系列复杂生 理过程。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知识是口腔医学,尤 其是正畸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之一。 颅面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各种内外因素 的影响(遗传、环境)可产生各种错合 畸形,一旦畸形发生又可影响颌面的正 常生长发育。
了解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知识有 助于早期诊断和预测牙合畸形的发 生、发展和预后,为确立正确的矫 治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 天


素 素




9岁 男
生长发育的知识
1、发生
2、归宿 3、特点
患者就诊 治疗?
临床检查 如何治疗? 预后? 固定? 活动?
非 手 时机 手 术 术 不治疗? 预后?
一、概述
二、颅面的生长发育
三、颌骨的生长发育 四、He的发育 五、生长发育与生理龄
一、概


淋巴系型:以胸腺、淋巴 等组织为代表,12岁左右 达到顶峰,以后下降,20 岁左右达到正常人类的数 值。
(四)机体生长的快 速期与慢速期
生长过程中,机体不是按同 一的速率随年龄均匀地增长,而 是一时期快速生长,一时期速度 减缓,此现象称为生长期。
人一生中有三个快速期,如图:
第1期 :3月—7个月 第2期 :4岁—7岁 第3期 :11岁—15岁 即青春快速期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

上颌骨的主要生长部位
鼻中隔 引导上颌向前生长
骨缝
上颌长度、高度增加
上颌结节 上颌长、宽、高增加,上颌窦扩大
硬腭区 上颌宽度增加,腭部下降、加深
上牙槽区 上颌高度增加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婴儿期
替牙期
恒牙期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以关节窝为基准的下颌生长
真实的下颌生长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总总的的生生长长方方向向
• 男孩生长高峰起 点一般较女孩晚 2 年左右
• 男孩生长高峰持 续时间更长,生 长量更大——后 来居上
颅面部划分
颅底平面( Bolton 平 面): Bolton 点 - 鼻
N
根点( N)
P
O
Bo
面横平面( FH 平面)
:眶点 (O)- 耳点 (P)
参第五章第三节《 X 线头影测量分 析》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 2015.05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 李 宇
颅颌面生长发育
机体生长发育的一部分 既遵循全身生长发育的总规律,又具有自身特点 与正畸治疗的关系——双刃剑
本章要点
生长预测 利与弊
一、概述
生长
• 细胞数量、 体积和细胞 间质的增加
组织、器官 体积的增大
发育
• 细胞的分化 组织、器官
面高的发育
• 增量最大 • 牙萌出和牙槽生长 -→ 下面高↗ • (下后面高 / 下前面高)↗ -→ 下颌前旋
面深的发育
• 最晚完成 • 影响矢状向错畸形:安氏Ⅱ、 Ⅲ类 • 随年龄增大,面形有逐渐变直的趋势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总总的的生生长长方方向向
被被动动推推移移
颅颅底底的的生生长长推推动动上上颌颌前前移移 持持续续到到66--77岁岁 推推移移不不够够致致上上颌颌发发育育不不足足

颅颌面生长发育PPT课件

颅颌面生长发育PPT课件
面部软组织的生长发育与骨骼的生长相协调,主要受到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04
CHAPTER
颅颌面生长发育异常
可能导致头颅畸形,如前额突出、头顶扁平或不规则等。
颅骨生长过快
颅骨生长过慢
颅骨发育不对称
可能导致头颅畸形,如头顶凹陷、后脑勺扁平等。
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如一侧颧骨突出或下颌骨发育过度等。
03
02
01
颅骨生长发育异常
可能导致下颌突出,俗称地包天。
下颌骨发育过度
可能导致下颌后缩,俗称小下巴。
下颌骨发育不足
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如一侧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不足。
下颌骨发育不对称
下颌骨生长发育异常
颞下颌关节脱位
可能导致下颌错位、张口困难等症状。
颞下颌关节紊乱
可能导致面部疼痛、张口困难等症状。
颞下颌关节发育不良
面部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脂肪、筋膜等组织,对维持面部形态和表情具有重要作用。
面部软组织的生长发育与颅颌面骨骼的生长发育相协调,共同影响面部美观和功能。
面部软组织的厚度、质地等因素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面部美容手术和整形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面部软组织的解剖结构
03
CHAPTER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机制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受到激素和遗传因素节的解剖结构
颞下颌关节是面部唯一可活动的关节,位于颧骨与下颌骨之间。
颞下颌关节由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和关节盘组成,具有屈伸、旋转等多方向的活动能力。
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和结构对咀嚼、说话、吞咽等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也与面部美观和颅颌面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主要发生在青春期,此时下颌骨的生长板逐渐骨化,下颌骨的长度和宽度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颌骨颧突、泪骨
上颌突
上唇、上颌磨牙牙龈、面颊上部
上颌骨、颧骨、腭骨及上颌磨牙及 牙尖 下颌骨及下颌牙
下颌突
下唇、下颌牙龈、面颊下部区
面突发育异常
面部畸形
一侧或两侧的中鼻突和上颌突未融合或部分未融合所致
唇裂
上颌突和下颌突未融合或部分融合所致 未融合:横面裂(裂隙从口角到耳屏) 部分融合:大口畸形 融合过多:小口畸形 上颌突和侧鼻突未融合:斜面裂(裂隙有上唇沿鼻翼经面颊至眼睑下缘)
胎儿3个月-粗大的血管束位于髁突中央,以后逐渐变细 胎儿7个月-血管束减少为3~4条,集中于髁突的中份,适应髁突生长需要 胎儿后期--髁突软骨骨化速度>软骨形成速度,软骨逐渐变薄,直到一薄 层软骨带维持终身
颞下窝、关节结节的发育 胚胎第7-8周
胎儿第9周 颞胚基: 关节盘位 置的上方 颞骨下颌 窝
出生后颅颌面 的生长发育
颅颌面骨骼的生长方式与机制
1 2 3 4 5
颅颌面骨骼的生长方式:软骨内成骨;膜内成骨;骨缝成骨
颅面骨组织的骨生长:纵向生长;横向生长
颅面骨组织的骨塑建 颅面骨组织的骨重建
颅面骨骼的生长运动
软骨内成骨 (颅底、颅盖和髁突)
分泌X型胶原和软骨素 与PG一起形成软骨矿化 的基质环境 在软骨基质 的基质囊内矿化
关节盘的血管分布: 胚胎早期:整个关节盘均分布 后期 髁突和关节窝的压迫
关节盘中间部分血管减少,最后消失
上下腔前界:关节盘前带与翼外肌肌腱、关节窝前 缘、髁突前部相连构成 关节腔
上下腔后界:关节盘后带显著增厚,借弹力纤维与关节窝后缘和髁
关节囊的发育
关节上下腔出现
胎儿第9-11周:薄的间充质带 17周:充分分化形成关节囊内外结构之 间的组织边缘
骨本身生长塑建 增大过程中所产生 的物理性移动
邻近或远处组 织增生扩大推动骨 块移动
原发性骨移位
继发性骨移位
出生后颅颌面生长发育的速率与比率的关系
颅面分界线
Bolton平面
FH平面(眶 耳平面)
颅底平面
从N点(鼻根点)到Bo
点(枕骨髁突切迹的最
凹点),以上为颅部, 以下为面颌部
机械耳点Po到眶下点
• 旧骨吸收
• 当骨沉积大于骨吸 收,则骨变厚变大
改位:下颌支后缘沉积新骨、前缘骨吸收,使下 • 骨向沉积方向移动、旋转 颌支前下部塑建新下颌体部,下颌体增长。
生长移动:
整个骨块作为一个单位由一些 物理力作用所引起的一种独立 的移动
在生长过程中,骨塑建和骨移位实质上是同时 发生的,其移动的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反。 生长塑建和移位这种多远化的各种移动方式是 为了完成颅面各个局部功能的需求,最终构成 “地图式”的面部骨性结构
细胞增殖,软骨组 织增加 软骨形 成圆锥形
细胞增殖 活动下降 软骨厚度变 薄,至完全消失
喙突顶部和腹侧出现软骨
生长、骨化 喙突增长增宽(该软骨出生前消失)
上颌骨的发育 胚胎第7周
两个骨化 中心
前颌骨
固有的上 颌骨内
上颌骨形成过程 骨表面一侧沉积新骨,一侧吸收旧骨 以上颌窦为中心向四周扩大
与下颌骨均为膜内成骨,不同点是上颌骨的发育和生长受 软骨的影响较小,且骨化时间更晚
胎儿第10周
关节下腔出现
26周:关节囊细胞形态和滑膜衬里完全分化, 翼外肌纤维伸入变厚构成关节囊前份
胎儿第12周
关节上腔出现
胎儿16周开始,关节上腔形态变为凹形,下腔变为凸形,彼此互补适应髁突和下颌窝的形态
颅颌面骨骼 的生长方式 与机制
出生后颅颌面的生长 发育与牙合畸形
出生后 颅颌面生长发育 的速率与比率 的关系
膜内成骨(颅腔、上下颌骨)
神经嵴细胞
外胚间充质分化成骨细胞,产生纤维性骨基质(类骨质)
最早 发现的 成骨类型, 生长速度快。 胚胎第8周,骨 化中心出现在颅 面区域有轻微压力的地方
骨基质不断沉积
成骨细胞 包埋其中成为骨细胞 血管包埋其中形成哈弗系 统开始为骨组织提供营养
骨外膜 骨内膜
成骨细胞丧失成骨能力时:产生类骨质沉积于已形成 的骨表面(膜性生长) 早期形成的骨和纤维较多,矿化较差,故不坚实
颅面骨组织的骨生长 (颅底骨的生长)
纵向生长:软骨内成骨使长骨长度增加
01
横向生长:成骨漂移使骨直径加大
颅底的纵向生长
02
颅底软骨联合通过软骨内成骨双向生长的过程 来完成
03
颅底横截面积
脑组织容量增大,外力负荷持续刺激骨外膜, 颅底骨表面成骨漂移活跃,皮质骨外层增厚
颅面骨组织的骨塑建 (颅顶骨,上下颌骨)
颏孔区 下颌骨 内外骨板 沿下牙槽神经尾侧向背侧扩展 首先骨化区 沿切牙神经尾侧向腹侧扩展
牙槽神经管、
麦克尔软骨消失(仅留其后
端骨化形成中耳的两个传导性 小骨:锤骨和砧骨。部分软骨膜 形成碟下颌韧带)
切牙神经管
下颌骨形成后的生长受 三个软骨和肌肉附着的影响
下颌骨体部垂直生长 与牙槽骨发育有关
牙槽骨
12周:
髁突软骨扩大为下颌支最明显部分 软骨内成骨 使下颌增长
方浓缩的间充质细胞增殖 形成的膨大团块。 形成关节盘、关节囊、髁
20周:
仅髁突顶部为软骨,此时髁突表层软组织分 化为-纤维层、增殖层、肥大层、软骨层
突软骨、翼外肌腱
血管通过髁突裂缝长入快速生长的髁突软骨内:
髁突软骨
人体内唯一有 血管的软骨
03
侧鼻突和同侧上颌突:鼻梁 的侧面和部分面颊
02
上颌突与下颌突上后向前 融合:面颊
04
上下颌突联合处:口角
面颌部隔组织的来源 突起
额鼻突
内侧鼻突
软组织形成物
额部软组织
硬组织形成物
额骨
鼻梁、鼻尖、鼻中隔各部软组织、上切牙牙龈及腭乳头、 筛骨、犁骨、前颌骨、上颌切牙、 人中、上唇中部 鼻骨
外侧鼻突
鼻外侧壁、鼻翼、部分面颊
因上颌骨和颞骨联合较晚,故可能向外增长
腭的发育 胚胎第5-12周
融合的内侧鼻突向原始口腔内长出的
突起:两侧原发性腭在中缝处联合, 前腭骨/前颌骨(包含4个上颌切牙)
两侧上颌突向原口腔长出 的两个突起:间充质形成 的结缔组织
联合的中心处留下切牙管/鼻腭管
上颌腭突后缘上皮下间充质增生形 成
前期: 舌的位置较高,侧腭突只能沿舌的两侧向下生长
Or的连线形成的平面。
由前颅底(SN)、后 颅底或全颅底(NBa) 的连线构成
出生后面部的生 长发育
面宽度
面部宽短:出生时婴儿面部的生长特点为宽度最大,深度次之,高度最小 出生后面部的生长正好相反:高度增加最多,深度次之,宽度最小
面深度
多数骨骼畸形,II类、III类错合均为面深度发育异常
面高度
面高度的生长主要靠颌骨、牙齿和牙槽的生长, 是出生后生长最多、生长持续时间最长的部分
机体的松质骨通过骨重建在4年内更换完全部骨量,皮质骨则需20年(骨转换)
破骨和成骨高度偶联(激活—骨吸收—骨形成):
静止期、激活期、骨吸收期、逆转期、骨形成期、
恢复静止期
骨塑建与骨重建的区别
骨重建 破骨与成骨发生的位置 同一骨表面 破骨与成骨是否偶联 形式 骨表面参与面积 矿化沉积率 高度偶联 激活—骨吸收—骨形成 周期性循环 小(20%) 慢(0.3~1.0um/d) 骨塑建 同一骨表面 高度协调但不偶联 激活—骨吸收;激活—骨形成 连续 大(90%) 快(2~10um/d)
胎儿第10-11周
胎儿第22周 下颌窝出现内 外侧骨壁,关 节结节变明显
分化
发育
下颌窝呈 逐渐与 下颌窝骨 凸形、平 化明显 坦、凹形 髁突匹配
关节盘的发育 胚胎7.5-8.5周
关节盘原基: 关节窝与髁突之间 胎儿第10周
水平状的间充质组织带
盘内出现胶原纤维
胎儿第12周 胎儿第19~20周
胶原纤维明显,由于差异性的细胞增殖,盘中央较薄而周边较厚 盘内纤维性软骨出现,主要纤维成分:I型胶原纤维和少量III型胶原纤维
成软骨细胞肥大至晚期
分泌II型胶原,随时间延 长,蛋白多糖(PG)增多
随着骨干软骨膜内血管增多, 软骨膜转化为骨膜,开始膜内成骨
矿化的基质将肥大的细胞 完全包埋后,细胞死亡
成软骨细胞 肥大的早期
软骨细胞 增殖、肥大 基质分泌
成骨细胞分泌类骨 质,沉积于已经 有间充质细胞 矿化的软骨上,并 的血管长入分化为成骨细胞 矿化形成骨基质
颅颌面生长发育
胚胎期(受精后8周)
胎儿期(受精后第9周至胎儿出生)
出生前的颅颌面发育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出生前颅部的发育 出生前面部的发育 出生前颌骨的发育
颅部(胚胎第3周):外胚间充质细胞
脑颅 颅盖和头颅的基础
面颅
面部及其相关部位的骨骼
软骨性脑颅 软骨内成骨:间充质形成初具成年骨形 态的软骨雏形--软骨联合处两边增生、 分化、分泌基质进而钙化) 膜性脑颅 面部及其相关部位的骨骼
后期: 下颌骨长度和宽度生长,舌位置下降,侧腭突由垂直向下变成水平向生长
腭的发育异常:腭裂
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正中腭突与侧腭突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80%左右的腭裂患者伴有单侧或双侧唇裂
颞下颌关节的发育:髁突
10-11周: 髁胚基软骨化(软骨膜包围的软骨细胞丛),
细胞间质增生,体积增大。
颞胚基:颞骨下颌窝 髁胚基:下颌支原基后上
膜内成骨:间充质细胞分化--成 骨细胞产生骨纤维和骨基质--基 质钙化沉积)
出生前面部的发育(胚胎第3-8周)
第3周
额鼻突(前脑的下端)
上颌突(胚胎24天)
口凹(口腔雏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