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_尹秀华

合集下载

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与技术进展

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与技术进展

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与技术进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众多人的健康。

及时准确的检测对于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这是最常见的初步筛查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HCV 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是常用的检测技术。

ELISA 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有限。

CLIA 法则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抗体。

不过,抗体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感染后的“窗口期”,可能还未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从而导致假阴性结果。

此外,抗体检测无法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直接检测血液中的 HCV RNA,能够更早地发现感染,缩短“窗口期”。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是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之一。

RTPCR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对于判断疾病的进展、治疗效果的监测以及评估是否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该方法对实验条件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检测成本也相对较高。

三、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了解 HCV 的基因型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基因测序法是确定基因型的金标准,但操作复杂、成本高。

近年来,基于核酸检测的基因分型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如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和基因芯片法。

这些方法相对简便、快速,能够满足临床对基因分型的需求。

四、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HCV 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检测核心抗原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尤其是在核酸检测条件受限的情况下。

但核心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不如核酸检测,可能会出现漏检。

不过,其与抗体检测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五、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一)数字 PCR 技术数字 PCR 是一种新型的核酸定量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更低浓度的病毒核酸,对于低病毒载量的检测和微量残留病毒的监测具有优势。

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或棕色条带。该技术检测成 本低 , 与金标 准一 致性 很高 , 应
用 前景较好 。③ 测序法 : 原理 是扩 增 H V基 因组 种系信 息 C 区( SB、 N 5 核心区或 E ) 测序 , 结果 与 已知基 因型 序列 1并 将 比较从而判 断基 因型 , H V基 因型 检测 的金标 准 。该 法 是 C
于广泛。
5 U R, T 产物 变性 后 与硝 酸纤 维 膜 上基 因型特 异 探 针 杂 交, 加入碱性磷酸 酯酶 和显 色底物 N T B I B / CP后可 显现紫 色
14 重组免疫 印迹 实验 ( I A) 是 利用基 因重 组技术 和 . RB 包被技 术将 H V不 同重组抗原 片段包被 于醋酸纤维薄膜 条 C 带 的不 同位 置 , 测样 本 中抗 - C 待 H V与 之结 合后 产 生色 带 。 第一代 R B I A试剂含有 C 0 — 、-— 103 511两种抗 原( 包括 S D序 O 列 ) 与 E IA相 比特异性 明显提 高 , 灵敏度 降低 ; , LS 但 第二代
染的可能 。与 R .C TP R比较定 性检测低限更低 j 。
2 2 H V R A基 因 型检 测 . C N H V 可 分 为 6种 主 要 基 因 型 C
及1 1个 主 要 亚 型 。① 限 制 性 片 段 长 度 多 态 性 方 法 J ( FP : R L ) 是较早 出现的分型方法 , 其利用 R —C TP R扩增 具有
检测限高于 R —C TP R方法… 。③ 转录介导的扩增术 ( MA T ):
特点是利用 MML V逆转 录酶和 T N 7R A聚合 酶 2种 酶的共
同作 用 。 优 点 为 整 个 反 应 在 一 个 试 管 中进 行 , 著减 少 了 污 显

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与技术进展

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与技术进展

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与技术进展丙型肝炎(Hepatitis C)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疾病。

它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感染途径包括输血、注射毒品、共用针头、器官移植、性传播以及婴儿由感染母亲传播等。

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肝炎,大约70-80%的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感染。

长期的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丙型肝炎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一、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目前,丙型肝炎的检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

1. 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丙型肝炎初筛方法。

它通过检测人体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反应,判断是否曾经感染过该病毒。

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IFA)。

这些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然而,抗体检测不能确定感染者的感染状态,即无法区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因此,对于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的个体,需要进一步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以确定感染状态。

2. 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确定丙型肝炎感染状态的关键方法。

它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RNA或DNA来确定感染者是否存在病毒复制。

常用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确定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即病毒在血液中的浓度。

高病毒载量的感染者通常表示病情较严重,需要及早治疗。

此外,病毒核酸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进展。

二、技术进展近年来,丙型肝炎的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一代测序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变异情况、毒力差异及耐药性等。

这为疫苗研发、药物研究以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丙型肝炎检验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丙型肝炎患者检验结果,探讨丙型肝炎的有效检验方法。

方法对209份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FQ-PCR)检测HCV-RNA,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及差异。

结果检出抗-HCV阳性138份(66.03%),HCV-RNA阳性128份(6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抗-HCV与HCV-RNA均阳性者112份(53.59%),两者均阴性的55例(26.32%)。

两种检测方法总符合率为79.90%(配对x2=2.3810,P>0.05)。

结论ELISA和FQ-PCR法检测HCV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二者结合检测可提高HCV检出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est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inspection method for hepatitis C. Methods Anti-HCV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ELISA)and HCV-RNA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in 209 specimen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methods. Results 138(66.03%)cases were detected positive for anti-HCV,while 128(61.24%)cases were detected positive for HCV-RNA(P> 0.05). 112 cases (53.59%)were positive for both Anti-HCV and HCV-RNA,while 55 cases (26.32%)were negative for both Anti-HCV and HCV-RNA.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79.90%(paired x2=2.3810,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etecting HCV between ELISA and FQ-PCR,however,the detection rate of HCV can be improved by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Key words] Hepatitis C;Detection;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method;Enzyme-linked immunoassay丙型肝炎(HCV)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血液传播的慢性疾病,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研究综述•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侯宏【摘要】 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属于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造成该疾病的主要原因。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较多,包括血液、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家庭生活密切传播,但是大部分的传播途径并不能够完全明确。

目前,丙型肝炎已经全球化,且对于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临床检验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在丙型肝炎的诊疗中,实验室检验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丙型肝炎的检测方式较多,何种方式更具有检验价值,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研究对于丙型肝炎的流行结构、基因组织结构、检验技术等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展开以下综述。

【关键词】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2-001-03作者单位: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检验科丙型肝炎为常见传染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造成该疾病的主要病毒,可引起肝损害,主要是经血液进行传播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疾病。

此外,该疾病的传播途径还有家庭内接触、母婴、性等方式,但是很多的传播途径并不是很明确,因而该疾病传播存在隐匿性和综合性。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患有丙型肝炎的人数为1.85亿,感染率达到了3.1%[1]。

每年该疾病的新发病例数为300~400万,中国占比为3.2%,显著高于世界水平,因而是感染丙型肝炎最多的国家。

相关数据显示,在丙型肝炎中,约有70%可发展至慢性病丙型肝炎,20%可发展为肝细胞癌、慢性肝病、肝硬化等。

目前,临床尚无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途径进行检验,对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对早发现和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避免疾病进展,影响人类健康。

1 HCV 基因组结构与特点在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中,HCV 属于单股正链RNAS 病毒,该病毒长度是9.6kb,27kb 的非编码区和341bp 的非编码区是该病毒的主要基本组成,编码的种类有3000种。

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疾病,其感染范围广泛,且易于慢性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7100万人患有慢性丙型肝炎,其中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与丙型肝炎相关的并发症。

因此,早期筛查和准确诊断丙型肝炎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1. 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血清学标志物是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包括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 core Ag)。

抗体检测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法进行,核心抗原检测则可通过免疫层析法或化学发光法进行。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CV RNA和HCV抗原-抗体复合物(HCV-Ag/Ab)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高了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2.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核酸检测是目前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核酸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转录介导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到丙型肝炎病毒的RNA或DNA,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适用于早期感染和慢性感染的诊断。

3. 影像学检查的进展影像学检查在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评估肝脏的形态和结构,检测肝脏病变以及评估疾病的进展程度。

此外,一些新型的影像学技术如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也逐渐应用于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近年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体内可以测量的物质,可以反映疾病的存在、发展和治疗效果。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张晶秋【摘要】hepatitis C the first detection method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detection method was put forward formally in 1989, hepatitis C virus (HCV) detection is more and more in-depth study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The development of virus detection technology so far, this kind of virus test mainly covers the HCV antigen detection technique, HCV-RNA accounting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detection of anti-HCV technology, and HCV core antigen and anti -HCV detection class.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HCV tes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is to accelerate the HCV tes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and better use the improved HCV test technology, the key HCV clinical diagnosis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the place.%丙型肝炎首个检测方法丙肝病毒-HCV检测法于1989年正式被提出,丙型肝炎病毒(HCV)医学检测研究和实践越来越深入。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较隐匿的肝脏炎性病变,主要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

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相关的临床检验技术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

分析各项检验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价值,不仅是加快 HCV 临床检验技术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临床丙型肝炎诊治水平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丙型肝炎;临床检验技术;研究进展;丙型肝炎在全球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是其主要诱发因素,而 HCV感染的传播途径复杂多样,除了常见的血液传播以外,HCV病毒还可能通过性接触、母婴物质交换,甚至一些综合性途径、隐性途径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种族的人群均对HCV易感,每年因此类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达到35万例,其中仅有近25%的患者出现特异性症状。

考虑到HCV感染传播途径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且早期症状较隐匿,早期提升丙型肝炎大面积筛查能力、推进 HCV 检验技术研究、完善 HCV 防控机制、有效控制 HCV 感染是全面降低丙型肝炎发病率及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

对于丙型肝炎而言,其临床上也没有研制出专门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基于此需要找寻出更加敏感的HCV检验途径,实现早预防,早发现的目的,更好实现干预工作,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

1 当前对丙型肝炎的检验技术有哪些?1.1ELISAELISA是临床较常用的抗 - HCV 检测手段,其利用酶结合物与HCV 抗原抗体复合物融合后产生的显色反应分析 HCV 阴阳性。

ELISA 凭借简单的操作步骤、低成本等在临床抗 - HCV 检验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2 间接 ELISA间接 ELISA 检验也是临床应用度较高的一种检测方法。

间接 ELISA 阳性检出结果不理想或与抗 - HCV ELISA 试剂与血清中高免疫球蛋白 G(IgG)的含量有关,抗 - HCV ELISA 试剂与血清中 IgG 结合形成少量非特异性吸附,可对 HCV 阳性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应尽量在检测前稀释样本以避免血清中非特异性 IgG 所形成的固相吸附反应导致假阳性[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自身原因造成 ,但 金 标 法 仍 可 作 为 筛 查 丙 型 肝 炎 病毒抗体比较适合的方法推广应用 ,对于早期发现 、 预防和 控 制 丙 型 肝 炎 ,具 有 重 要 的 临 床 价 值 和 应 用 [6]。 2 ELISA 法检测丙肝抗体
目前我国最常使用的检测丙肝抗体的方法就是 ELISA 法。它具有简单、快 速、方 便 的 特 点,但 对 灰 区结果判 读 的 可 靠 性 通 常 较 差 。ELISA 试 剂 为 筛 检试剂,存 在 一 定 数 量 的 假 阴 性 和 假 阳 性 结 果 ,在 HCV 流 行 率 低 的 人 群 中,如 无 偿 献 血 者 抗-HCV ELISA 试剂的 假 阳 性 和 假 阴 性 问 题 都 一 直 比 较 突 出[7,8]。ELISA 在 检 测 过 程 中 影 响 因 素 诸 多 如 类 风 湿 因 子 、高 免 疫 球 蛋 白 血 症 、标 本 中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SOD)的干 扰、用 于 固 相 包 被 的 HCV 基 因 工 程 抗 原不纯等均可造成假阳性结果[9]。 在 检 测 过 程 中 影 响因素也很多如加样时间过长 、检验速度过快 、洗板 等均可造成假 阳 性 结 果 。 [10] 目 前 国 产 和 进 口 HCV 抗 体 检 测 ELISA 试 剂 盒 各 批 次 试 剂 的 国 家 生 物 制 品质量检定结果比较其灵敏度 、阴性符合率、阳性符 合率结果相似 ,难分优劣,均达到国家标准。国产试 剂实验操作相对 简 单 ,物 流 周 期 短,有 效 期 长,价 格 合理 ,更适合于 临 床 。 [11] 丙 肝 抗 体 检 测 特 异 性 和 灵 敏 度 高 ,是 目 前 医 院 输 血 前/术 前 血 检 中 检 测 丙 肝 的 主要方法,在 日 常 输 血 前/术 前 常 规 检 测 中,ELISA 法检测丙肝抗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酶联 免疫反应加速仪的 应 用 将 替 代 常 规 温 育 法 ,酶 联 免 疫反应加速仪具有 加 速 抗 原 抗 体 反 应 的 作 用 ,在 缩 短工作时间的基础上 ,可以提高 ELISA 检测的灵敏 度 ,有 利 于 临 床 “灰 区 ”标 本 结 果 的 正 确 判 读 ,对 临 床 正确 、快速诊断 ,避免 漏诊 有 很 大的积极意义 。 [12] 3 HIV 核心抗原检测
来 的 热 门 课 题。 核 心 蛋 白 可 以 和 NS3、NS5A、 NS5B 蛋白共同 诱 导 成 熟 树 突 状 细 胞 凋 亡 ,从 而 抑 制宿主的 细 胞 免 疫 应 答;HCV 核 心 蛋 白 与 肿 瘤 坏 死因子(TNF-α)受 体 以 及 淋 巴 毒 素 B 受 体 结 合 亦 可以调控细胞凋亡 ,从而参与免疫应答的调控 ;赵景 民 等 研 究 了 慢 性 丙 型 肝 炎 肝 组 织 CPP32 蛋 白 酶、 Fas、FasL 的表达 发 现 慢 性 丙 型 肝 炎 肝 组 织 中 除 了 Fas、FasL 表达上调外,CPP32 蛋 白 酶 及 其 RNA 也 平 行 上 调 。 他 选 择 了 65 例 中 40 例 经 免 疫 组 化 检 测 HCV 抗原阳 性 的 肝 细 胞,通 过 连 续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和原位杂 交,分 析 发 现,CPP32 和 Fas 蛋 白 酶 及 其 RNA 主要在 HCV cAg阳性的 肝 细 胞 内 表 达 ,而 在 单纯 NS3 或 NS5 阳 性 的 肝 细 胞 中 则 表 达 较 少,另 外 FasL 阳性的单个 核 细 胞 也 呈 一 定 程 度 的 平 行 表 达,这一结果提示cAg与 CPP32和 Fas蛋白酶及其 RNA 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
HCV 主 要 的 抗 原 有 C、E1、E2、NS2、NS3、 Ns4、NS5等,其 中 核 心 抗 原 (cAg)是 由 HCV 基 因 组中保守部位编码 而 来 ,该 抗 原 的 相 关 研 究 是 近 年
17 2 J Med Theor &Prac Vol.26,No.2,Jan 2013 2013 年 第26 卷 第2 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
HCV 一 般 通 过 被 污 染 的 血 液 和 血 液 制 品 传 播,尽早检出 HCV 感 染 者 是 实 现 丙 型 肝 炎 早 期 诊 断、阻断 HCV 传播的重要途径。利用重组 HCV 抗 原开发的抗 HCV 抗 体 检 测 技 术,目 前 检 测 的 特 异 性 已 高 达 99% 以 上。 但 是 在 HCV 感 染 后 至 抗 HCV 抗体产生之前还有一 段 较 长 时 期 约 40~70d, 称为感染后血 清 阳 转 前 的 窗 口 期 。HCV 核 心 抗 原 作为 HCV 感 染 者 体 内 出 现 的 早 期 感 染 的 标 志,几 乎与 HCV-RNA 同 时 出 现。 一 般 情 况 下,丙 型 肝 炎 病毒感染者 在 感 染 后 数 周 内 血 清 HCV 抗 原 出 现, 在 HCV 感染后至 抗 HCV 抗 体 产 生 之 前 还 有 一 段 感染后血清阳转前的窗口期(PWP)HCV,核心 抗 原 的 平 均 检 出 时 间 只 比 HCV-RNA 晚 约 1d。 HCV 抗原检测耗时短,方法与常规酶免疫实验相似 ,不用 添 加 仪 器 设 备 ,大 大 缩 短 了 窗 口 期 。 但 是 ,当 机 体 出 现 抗 HCV 抗体之后,体内 HCV 核心抗原和抗体相 结合,抗原检 出 率 降 低 或 不 能 检 出 。 因 此,HCV 核 心抗 原可应用 于 HCV 感 染早期 诊 断 。 [13] 此 法 可 以 作为补充检测,但 受 检 测 方 法、仪 器 等 条 件 限 制,灵 敏度较差。 4 核酸 RNA 的检测
丙型肝 炎 病 毒 是 单 股 正 链 RNA 病 毒,属 黄 病 毒科丙型肝炎 属。HCV 基 因 组 含 有 一 个 开 放 读 码 框(ORF),编码10余种结构和非结构 (NS)蛋 白,膜 蛋白分 布 于 病 毒 表 面,NS3 蛋 白 是 一 种 多 功 能 蛋 白,氨基端具有 蛋 白 酶 活 性,羧 基 端 具 有 螺 旋 酶/三 磷酸 核 苷 酶 活 性;NS5B 蛋 白 是 RNA 依 赖 的 RNA 聚合酶,均为 HCV 复制所必 需,是 抗 病 毒 治 疗 的 重 要靶位[1]。 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 布 。 丙 型 肝 炎 病 毒 (HCV)是丙型肝炎的病原 体,其 致 病 机 制 主 要 是 通 过病理性免疫应答 导 致 肝 细 胞 损 伤 ,它 还 有 诱 发 原 发性肝癌的 可 能[2]。 据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统 计 ,全 球 丙 型肝炎 病 毒 (HCV)的 感 染 率 约 为 3%,每 年 新 发 HCV 病例约315万例[3],而高度慢性 化 是 该 病 的 最 大特征[4]。 因此,控 制 HCV 感 染 的 形 势 十 分 严 峻 , 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 疗 是 防 控 HCV 传 染 源、阻 断传播途径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临床对丙型肝炎 的诊断 仍 是 以 临 床 症 状 结 合 抗-HCV 抗 体、HCV- RNA 等实 验 室 指 标 为 临 床 诊 断 依 据。 现 将 HCV 感染实验室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1 HCV 的胶体金法检测
为其虽然可以做出早期诊断 ,但敏感性仍有待提高 。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国外已有国家将 HCV 核酸的 检 测 作 为 常 规 项 目 。 罗 氏 诊 断 (Roche iag- nostics)Am-plicor HCV Test(version 2.0)的 检 测 原理是应用 PCR 扩 增 技 术 直 接 检 测 病 毒 RNA,并 且采用国际单位来 报 告 分 析 检 测 的 敏 感 性 ,其 操 作 步骤简单,可 以 满 足 批 量 检 测 的 需 要 。 而 HCV 核 酸检测并非都须 依 赖 PCR 扩 增 技 术。Chiron 公 司 推 出 的 支 链 DNA(bDNA)技 术 就 是 一 种 不 依 赖 PCR 的核 酸 放 大 定 量 方 法 。 先 将 血 清 HCV-RNA 与包被在固相板上 的 探 针 杂 交 ,固 定 后 加 入 多 个 靶 探针分别与 HCV-RNA 5’UTR 的核心抗 原 区 的 不 同位点杂交,放大信号 数 10 倍,然 后 加 入 bDNA 扩 增子,与各靶探针结合 ,每个扩增子提供多个酶探针 结合位点,这样每个核酸信号得以放大数百倍 ,最后 通过底 物 发 光 检 测,DNA 量 与 发 光 强 弱 成 正 比 。 bDNA 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不需经过呈指数增长的扩 增过程,只需将待检测病毒裂解使核酸释放 ,并转化 为单链进 行 检 测 ,因 此 其 稳 定 性 和 重 复 性 均 较 高 。 但由于其放大倍数有限 ,故 对 低 水 平 HCV-RNA 检 测的敏感性 仍 有 待 提 高 。HCV-RNA 特 异 性 高,当 需要对可疑丙肝病毒感染患者标本做确证实验时发 挥重要作用 。 [14] 双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 HCV- RNA 可以提高其 检 测 的 灵 敏 度 和 特 异 性 。 [15] 丙 型 肝 炎 病 毒 抗 体 、抗 原 和 RNA 的 联 合 检 测 已 成 为 HCV 感染诊断的主 要 指 标 ,缩 短 了 窗 口 期,有 利 于 丙肝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 5 HCV 基因检测
医学理论与 实践 2013 年 第26 卷 第2 期 Vol.26,No.2,Jan2013 J Med Theor &Prac 171
பைடு நூலகம்
丙型肝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尹秀华
天 津 市 宝 坻 区 中 医 医 院 检 验 科 301800
关键词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 起 的 传 染 病,主 要 通 过 血 液 传 播。 我 国 平 均 感 染 率 为 3.2%。北方稍高,约为4.6%,南方为2.6%~2.9%,感染人数估计有3 700万。受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婴儿的发生 率 为5% 。 丙 肝 是 严 重 威 胁 人 类 健 康 的 传 染 病 之 一 ,多 数 患 者 可 以 演 变 为 慢 性 丙 型 肝 炎 ,其 中20% 左 右 可 发 展 为 肝 硬 化,肝硬化患者10年内有大约30%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并且 HCV 感 染 与 原 发 肝 癌 有 较 密 切 关 系 。 随 着 医 学 检 测 方 法的不断进展,丙肝检测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丙肝检测方法进行了综 述。 从 胶 体 金 法、ELISA 法(丙 肝 抗 体检测)、丙肝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的诊断几 个 方 面 进 行 阐 述。 目 前 临 床 对 丙 型 肝 炎 的 诊 断 仍 是 以 临 床 症 状 结 合 抗-HCV 抗体、HCV-RNA 等实验室指标为临床诊断依据。 关 键 词 CV 抗 -HCV 胶 体 金 HCV-RNA ELISA RT-PCR 中 图 分 类 号 :R512.6+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7585(2013)02-017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