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与进展3

合集下载

我国丙型肝炎治疗现状与相关医疗保障补偿机制分析及建议

我国丙型肝炎治疗现状与相关医疗保障补偿机制分析及建议

我国丙型肝炎治疗现状与相关医疗保障补偿机制分析及建议目的:为减轻我国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疾病负担、完善丙肝治疗的医疗补偿机制及提高丙肝治疗药物的可及性提供依据和建议。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其他相关资料,分析我国丙肝疫情的流行情况、疾病筛查与诊断情况、治疗进展、疾病经济负担、医保补偿情况以及提高丙肝治疗药物可及性的国际经验。

结果:我国1~59岁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流行率为0.43%,患者以基因1b型为主(占58%),近38.9%的患者未接受治疗。

对于基因1b型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用利巴韦林传统疗法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62%;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新疗法的治疗效果则明显提升,能使患者获得1.29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及0.85个生命年。

传统疗法和新疗法的单个疗程价格分别为54 960、57 810元,但新疗法由于可规避终末期肝病,从而可为每位患者节省378元的疾病管理成本。

职工和居民医保丙肝住院患者采用传统疗法,经医保补偿后自付成本大幅下降;而新疗法2017年才在我国获批,尚未被医保覆盖。

结论:新疗法较之传统疗法,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我国需加强对丙肝患者的关注,采取措施减轻其疾病经济负担,通过完善丙肝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与专项医疗救助资金等多种补偿措施,提高丙肝新治疗方案药物的可及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 for relieving the disease burden of hepatitis C (HC)in China,improving med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HC treatment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HC drugs. METHODS:By reviewing literatures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HC,the situation of disease screening and diagnosis,treatment progress,the economic burden of disease,medical insurance compensation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n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HC drugs were all analyzed. RESULTS:The anti-HCV prevalence rate of 1 to 59-year-old population was 0.43% in China,and the genotype was mainly genotype 1b(58%). Nearly 38.9% of the patients were not treated. For patients with genotype 1b,the 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rate of traditional PEG-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regimen was 62%,and the effect of new direct-acting antivirals (DAA)regimen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patients receiving new regimen could gain 1.29 QALYs and 0.85 life years. The costs of a single course for traditional and new regimens were 54 960 yuan and 57 810 yuan,respectively. New regimen could save 378 yuan for the cost of disease management for each patient due to evasion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fter medical insurance compensation,the cost of self payment had fallen sharply for workers and residents receiving traditional regimen,while new regimen was approved in China in 2017 and had not been covered by medical insurance yet. CONCLUSIONS:New regimen has a cost-effectiveness advantage over traditional regimen. The stat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C patients an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economic burden of them. By improving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and special medical assistance fund for HC treatment,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drugs in new HC treatment regimen can be improved.KEYWORDS Hepatitis C;Disease burden;Medical insurance compensation丙型肝炎(Hepatitis C,以下简称“丙肝”)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1],该疾病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现状与进展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现状与进展
治疗 为 P gIN ( 乙二 醇干扰 素 ) o R V ( 巴韦 e— F 聚 t B / 利
册》 、《实用临床 胃肠病 学》 钙磷 代谢与 临床》 、《 、《内科 临床
问答》 胃肠及肝胆胰疾病鉴别诊 断学》 《 、《 、 消化 系统疾病鉴 别诊 断与 治疗 学》 《 、 胃肠病水 电解质和 酸碱 失衡 的诊 断与 治
《 肝病治 疗学》 肝 炎学大典》、《 、《 肝胆 病诊 断学》 《 、 临床脑
病》 急性 中毒》 急诊学》 等 巨著和专著 1 、《 、《 0余部 ,共计 1
0 0多 万 字。发 表 论 著 2 9篇。业 绩 载 入 《国 际名 人 字典 0 5
附属 医院 内科教授 ,青 岛市著
名医学专 家会诊 中心教授 。 曾
作 者 简 介 :池 肇 春 ,男, 13 94年 1 0月生。福 建 武平 升 藉 。15 9 8年 毕 业 于 青 岛 医 学
院。现为青 岛市 市立 医院消化 内科主任 医师 ,中国海 洋大 学
医学专著 3部 ,包括 《胃肠道 疾 病 治疗 学》 《临床 急 症》 、 、 《 内分泌疾病 门诊 手册》 。参 加编著 的有 : 《临床 肝胆 病 学》 、
1 部 名 人 录 中。 0余
中心 学术委 员、英 国剑桥 国际 传记 中心 (B IC) 咨询 委 员会 委 员、美国传记研 究所 ( B )顾 问、加 拿大现代 医学研 究会 AI
回眸 2 1 ,在慢 性 丙 型 肝 炎 ( HC 治 疗 方 0 1年 C )
面取 得 了巨大进 展 。2 1 年 欧洲肝 脏研究 学 会 ( A 0 1 E—
家、省 、市科 研成 果 奖 1 2项,主 编 医 学专 著 2 1部 ,包括 : 《 新编 实用肝病 学》 《 、 实用临床肝病 学》 《 、 简明肝病诊 疗手

疾控中心丙肝治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疾控中心丙肝治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疾控中心丙肝治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疾控中心丙肝治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一、引言近年来,丙肝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加强对丙肝的防控工作,我中心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研究,并推动丙肝治疗工作的进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中心在丙肝治疗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

二、丙肝治疗现状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了HCV,其中中国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高昂的药物费用,丙肝患者往往面临着长期抑郁和身体不适的困扰。

三、我中心在丙肝治疗方面所做的努力为了改善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传播风险,我中心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1. 促进药物研发我中心与多家药企合作,共同研发新型丙肝治疗药物。

通过对HCV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高效抗病毒活性的新药,并已经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该药物在抑制HCV复制方面表现出色,预计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2. 推广先进治疗技术我中心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开展合作,邀请专家来中心进行培训和指导。

通过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丙肝治疗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广使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3. 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我中心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我们开展了丙肝知识普及讲座、健康教育活动等,并通过媒体渠道广泛传播相关信息。

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公众对丙肝的认知水平,促进了社会对丙肝防控工作的支持。

四、丙肝治疗工作取得的成绩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1. 药物研发取得突破我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丙肝治疗药物,并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该药物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2. 治愈率显著提高通过推广先进治疗技术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我们成功提高了丙肝患者的治愈率。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感染。

长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幸运的是,近年来,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1.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是近年来丙型肝炎治疗的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相比,DAAs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更少的副作用。

DAAs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不同基因型的差异丙型肝炎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

例如,对于基因型1的患者,苏巴韦和阿巴韦韦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而对于基因型3的患者,达卡他韦和阿索帕韦是更有效的选择。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准确确定患者的基因型是非常重要的。

3.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基因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体化治疗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相关指标的评估,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

4. 新疗法的出现除了传统的DAAs,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疗法。

例如,RNA干扰疗法可以通过靶向病毒基因组的RNA分子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此外,疫苗研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丙型肝炎的感染,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以及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的研发,使得治愈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时,个体化治疗和新疗法的不断发展也为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我们仍需持续努力,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和预后判断

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和预后判断

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和预后判断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感染后可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

本文将探讨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以及预后判断的相关因素。

一、急性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急性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前症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1. 潜伏期:感染HCV后,潜伏期通常为2至26周,平均约为6-7周。

在这个阶段,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已经在肝脏中复制。

2. 前症期:潜伏期结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

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3. 黄疸期:约有70-80%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前症期之后进入黄疸期。

这个阶段以黄疸为主要表现,伴随着肝功能异常、肝脏疼痛和消化道症状。

黄疸期通常持续2-12周。

4. 恢复期:大多数患者在黄疸期后逐渐康复,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约20-30%的患者可能会进入慢性丙型肝炎阶段。

二、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慢性丙型肝炎是指感染HCV后,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的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程演变相对复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慢性持续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1. 慢性持续性肝炎:慢性持续性肝炎是慢性丙型肝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在这个阶段,肝脏受到慢性炎症的损害,但肝功能仍相对正常。

大多数患者在这个阶段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

2. 慢性活动性肝炎:约20-3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会进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在这个阶段,肝炎活动性增加,病情可能会加重。

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脏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个阶段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3. 肝硬化:肝硬化是慢性丙型肝炎进展的严重后果之一。

长期的肝炎活动性损伤导致肝脏组织纤维化和结构重建,使得肝功能逐渐恶化。

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4. 肝细胞癌:肝细胞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中国丙肝流行病学与规范化治疗新进展

中国丙肝流行病学与规范化治疗新进展

0.33
64123
0.31
人群
吸毒者 男性STD就诊者 暗娼 男男性行为者 男性流动人口 长卡司机 青年学生 孕产妇
检测人数
HCV抗体 阳性率%
117560
38.43
147422
0.72
207424
0.69
42579
0.67
34735
0.45
22953
0.42
52250
0.18
150907
0.16
专业材2料0,1仅3年供医监药专测业哨人员点参考HCV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94906人,HCV抗体阳性检出率5.50%
21145
39380
52927
70681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专业材料,仅供医药专业人员参考 材料编号:P-PGS-2014.11-125 Valid Until 2016.11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1. Duan ZP, et al.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4;48:679-686. 2.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2013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 http://
我国丙肝报告率的分布逐年呈扩大趋势
专业材料,仅供医药专业人员参考 材料编号:P-PGS-2014.11-125 Valid Until 2016.11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秦倩倩,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34(6): 548-551.
部分农村地区HCV流行率较高
根据居住人口分类
报告例数
Rao HY, et al.J Gastroenterol Hepato, 2014, 29: 545-553.

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随访
n=72
270 μg
PEGASYS® 180 μg/wk
随访
+ COPEGUS® 1000–1200mg/day 360 μg PEGASYS® 180 μg/wk 随访
+ COPEGUS® 1000–1200mg/day
0
随机化
12
24
36 研究周数
48
60
72
Diago M, et al. 55th AASLD 2004; Abstract 522
80% % Patients with VR 70% 60% 50% 40% 30% 20% 10% 0% Week 12
ITT; 丢失 = 失败
38%
W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 48
Week 72
Fried et al. AASLD 2006
西班牙高剂量诱导试验 --对普通干扰素无应答者使用派罗欣联合治疗
PEGASYS® 180 μg/wk + COPEGUS® 1000–1200 mg/day
所有病人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
Hadziyannis 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 140: 346
因1型患者,无论基线病毒载量如何,48 周疗程优于24周
派罗欣180微克联合利巴韦林 100 80
65% 24-LD A组 24-SD B组 48-LD C组 48-SD D组 47% 36% 26% 16% n= 51 71 60 85 50 47 190 186 55%
2004年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抗病毒的目的:是清除或长期抑制体内的 HCV,以改善和减轻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 硬化、肝衰竭或HCC,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抗病毒的适应症:只有确诊为血请HCVRNA 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

丙型肝炎的免疫病理学和免疫治疗

丙型肝炎的免疫病理学和免疫治疗

丙型肝炎的免疫病理学和免疫治疗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了HCV,其中约399万人患有丙型肝炎相关的严重肝病,如肝硬化和肝癌。

免疫病理学和免疫治疗在丙型肝炎的研究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免疫病理学1. 免疫应答的特点:HCV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病毒的免疫应答。

然而,与其他病毒感染不同,HCV感染的免疫应答通常是不完全的,无法有效清除病毒。

这是由于HCV具有高度变异性和逃逸机制,能够干扰免疫系统的应答。

2. 免疫细胞的参与:在丙型肝炎的免疫病理学中,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了病理过程。

其中,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起着关键作用。

CD4+ T细胞能够调节免疫应答,而CD8+ T细胞则能够直接杀伤被感染的肝细胞。

此外,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也参与了对HCV的免疫应答。

3. 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HCV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例如,HCV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减少感染细胞的死亡。

此外,HCV还能够干扰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二、免疫治疗1. 干扰素疗法: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是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

干扰素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然而,干扰素疗法的应用受到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限制。

2. 直接抗病毒药物: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类被称为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s,DAAs)的药物。

这些药物能够直接抑制HCV的复制和生命周期。

DAAs疗法的优势在于疗程短、疗效高、副作用少,并且能够应用于不同基因型的HCV感染。

然而,由于HCV的高度变异性,耐药性的发展仍然是一个挑战。

3. 免疫治疗的新进展:近年来,一些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正在被研究和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nned duration
Genotype 2/3 PegIFN dose (weekly) RBV dose (daily) Planned duration
48 wks
PegIFN alfa-2a 180 µg 800 mg 24 wks
48 wks
PegIFN alfa-2b 1.5 µg/kg 800 mg 24 wks
• 丙肝治疗的目标就是清除HCV RNA • 治疗终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即 为病毒学治愈 • 达到SVR从而改善或减轻HCV相关的肝 损害及并发症
1.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7): 551-555. 2. Hepatology. 2009; 49(4): 1335-1374. 3. J Hepatol, 2011.
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与新进展
吴 建
内 容
• 丙型肝炎治疗现状 – 全球流行概况 – 自然史 – 治疗原则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基因1型丙型肝炎 • 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
2012-6-12 2
内 容
• 丙型肝炎治疗现状 – 全球流行概况 – 自然史 – 治疗原则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基因1型丙型肝炎 • 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
2004年中国指南、 2009年美肝会指南 ——慢性丙肝的首选治疗方案是PEG-IFN
α+利巴韦林
2011年欧肝会指南 ——慢性丙肝的一线治疗方案是PEG-IFN
α +利巴韦林
1.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7): 551-555. 2. Hepatology. 2009; 49(4): 1335-1374. 3. J Hepatol, 2011.
*95%可信区间内不含零,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 cEVR: 第12周 HCV RNA阴性
2012-6-12 N Engl J Med 2009;361:580-93
24
第4周达到RVR者获得SVR的概率
PEG IFN -2b 1.5+RBV (N=1019)
PEG IFN -2b 1.0+RBV (N=1016)
推荐初始HCV治疗的治疗方案
• • Inclusion of RBV to pegIFN increases ETR rates and decreases relapse rates Optimal duration of treat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viral genotype
男性
高加索人种 黑人 平均年龄 (SD) 平均体重,kg(SD) 基线 HCV RNA 基线 HCV RNA, log (SD) 基线 HCV >600,000 IU/mL 脂肪肝 0% >0% METAVIR 纤维化积分 0/1/2 3/4
60%
72% 18% 47.5 (7.8) 84 (17)
* RVR = 快速病毒学应答 2012-6-12 ** EVR = 早期病毒学应答
14
目前丙型肝炎治疗疗程
RVR cEVR pEVR 非EVR
第4周
-
+
+
+
第12周
G1/4
48周疗程
48周疗程
↓>2log
72周疗程
↓<2log
中止常 规治疗
利巴韦林 (RBV) mg/天 800-1400
G2/3
N 2012-6-12Med 2009;361:580-93 Engl J
23
第12周达到cEVR‡者获得SVR的概率
PEG IFN -2b
1.5+RBV (N=1019)
PEG IFN -2b
1.0+RBV (N=1016)
PEG2a
180+RBV (N=1035)
第12周 达到cEVR患 者的SVR率 (PPV) 81% (328/407) 83% (303/366) 74% (344/466)
延长疗程至72周: 提高SVR,降低复发率
标准48周疗程的SVR
100
SVR%
81 83 74
PEG IFN a-2b 1.5 PEG IFN a-2b 1.0 PEG IFN a-2a 180
80
60 45
缓慢应答者
49 34
40
20
(328/407) (303/366) (344/466)
基因型分布
• 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 • 基因1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HCV感染的 70%以上 • 1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其中以1b 型为主;某些地区有1a、2b和3b型报道;6
型主要见于香港和澳门地区
2012-6-12 5
内 容
• 丙型肝炎治疗现状 – 全球流行概况 – 自然史 – 治疗原则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基因1型丙型肝炎 • 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
HCV RNA阴性%
∆ 8* (显著差异) (95% CI -13.2%, -2.8%)
2012-6-12
21
美国白人与黑人的SVR
60 44 44 44
黑人 白人*
SVR (%)
40 26 23 17 20
0
PEG-2b 1.5 PEG-2b 1.0 g/kg/wk g/kg/wk
PEG-2a 180 g/kg/wk
头对头比较按体重个体化给药的PEG IFN -2b
与固定剂量给药的PEG IFN -2a加利巴韦林治
疗初治基因1型丙肝,以优化治疗方案
Individualized Dosing Efficacy vs. Flat Dosing to Assess Optimal Pegylated Interferon Therapy (IDEAL)
2012-6-12 6
丙肝自然病史
内 容
• 丙型肝炎治疗现状 – 全球流行概况 – 自然史 – 治疗原则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基因1型丙型肝炎 • 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
2012-6-12 8
各国指南均以清除HCV RNA 作为丙肝治疗的首要目标
2004年中国指南、 2009年美肝会指南 、 2011年欧肝会指南——
PEG2a 180+RBV (N=1035)
第4周 达到 RVR患 者的SVR率 (PPV)
*95%可信区间内不含零,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92%
87%
80%
(107/116)
(69/79)
(98/123)
2012-6-12 N Engl J Med 2009;361:580-93
25
缓慢应答者: 第12周HCV RNA(+), 24周()
N=1016
PEG IFN -2a 180g/周 + RBV 1000-1200 mg
N=1035
24周 随访
HCV RNA检测时间点(周) 2 4 12
24
48 4
12
24
19
2012-6-12 N Engl J Med 2009;361:580-93
三组病人基线特征相同 (N=3070)
PEG-IFN -2b 1.5/RBV (N = 1019) PEG-IFN -2b 1.0/RBV (N = 1016) PEG-IFN -2a 180/RBV (N = 1035)
60%
71% 18% 47.5 (8.1) 83 (16)
59%
71% 19% 47.6 (8.2) 83 (17)
6.32 (0.69) 82%
6.32 (0.7) 82%
6.34 (0.64) 82%
38% 58% 85% 11%
35% 61% 85% 11%
36% 58% 83% 11%
病毒学应答
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丙肝患者 纳入临床规范治疗范畴
约1/3的患者ALT指标正常,临床症状仅有乏力、恶心和腹痛, 但肝脏病变仍在不断进展; 隐匿性丙肝HCV RNA可能处于低水平复制,虽然无法检测,但 对肝脏损伤并未停止
庄辉. 全国丙肝论坛.
各国指南均推荐的首选用药 ——PEG-IF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巴韦林
2012-6-12 Ghany MG, et al. Hepatology. 2009;49:1335-1374.
13
治疗应答的定义
病毒学反应 定义
RVR*
治疗4周时,HCV RNA 转阴 (<50 IU/mL)
EVR**
cEVR 治疗4周时,HCV RNA 阳性,但是12周时转 (完全EVR) 阴(低于检测低限<50 IU/mL ) pEVR 治疗12周时,HCV RNA 阳性,但是相对于 (部分EVR) 治疗前基线下降 ≥2 log10 非EVR 治疗12周时,HCV RNA 下降<2 log10 值
Western Pacific 62.2 million (3.9%)
Southeast Asia 32.3 million (2.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kly Epid Rec .1999;74:425-42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patitis C: Global Prevalence: Update. 2003. Farci P, et al. Semin Liver Dis. 2000;20:103-126. Wasley A, et al. Semin 2012-6-12 4 Liver Dis. 2000;20:1-16.
2011年欧肝会指南提出的治疗禁忌症
• 绝对禁忌症
– 未获控制的抑郁、精神 病、癫痫症状 – 未获控制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 – Child–Pugh B级或更高 – 孕妇或不愿执行避孕措 施的夫妇 – 严重的合并症:未获控 制的高血压、心力衰竭 、未获控制的糖尿病、 COP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