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生物多样性

合集下载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化的关系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化的关系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化的关系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复杂的,因为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物种、地点和环境而异。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增加生物多样性。

例如,某些外来植物可能会与本地植物杂交,产生新的物种或亚种。

这些新的物种或亚种可能会在新的环境中适应并繁殖,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

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减少生物多样性。

某些入侵物种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

例如,某些外来植物可能会与本地植物竞争阳光、水分和养分,导致本地植物死亡。

外来物种入侵还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间接影响。

例如,某些入侵物种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例如导致某些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

生物多样性对外来物种入侵也有影响。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高,那么该地区可能更具有抵抗力,能够更好地抵抗外来物种的入侵。

但是,如果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那么该地区可能更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影响。

总之,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并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汇报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汇报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非本地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引入并且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物种。

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也面临着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

下面将就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人为引入,包括意外引入和有意引入;二是自然扩散,包括生物迁移和扩散;三是气候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物种的分布和扩散。

其次,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在植物方面,如入侵植物有狸尾草、水葫芦、风车草等;在动物方面,如外来入侵物种有美洲牛蛙、外来甲壳类等;在微生物方面,如外来入侵物种有白僵菌、异瑞氏菌等。

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再次,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当地物种的竞争、捕食和繁殖的影响;二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三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对人类传染病的传播和危害。

最后,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情况,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包括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加强边境检疫和监测、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研究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外来入侵物种问题。

综上所述,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挑战,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

生物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侵入并繁殖、扩散到目标生态系统中的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是无法自然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生物入侵引起物种多样性丧失生物入侵会带来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的竞争,其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外来物种会逐渐排挤本地物种,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这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中某些物种的过度繁衍,而其他物种则数量骤减或灭绝。

该现象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二、生物入侵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生物入侵还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造成严重破坏。

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导致原有食物链中某一环节的数量剧减或过度繁衍,从而破坏了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平衡。

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中某些物种的过度捕食,进而对其它物种造成压力,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生物入侵导致生物资源的浪费生物入侵引起的物种竞争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资源被外来物种浪费。

例如,某些入侵物种会大量繁殖并占据原本应为本地物种所使用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这样一来,原本可供其它物种利用的资源就被浪费。

生物资源的浪费不仅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也对人类的生计与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四、生物入侵增加火灾风险某些入侵物种还可能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火灾风险。

一些外来植物物种具有较高的易燃性,且在火灾后具有快速扩散的能力。

一旦这些植物入侵并占据森林生态系统,火灾发生的概率会显著增加,给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与损失。

解决生物入侵问题的方案:1. 监测与早期预警:建立全面的生物入侵监测体系,以及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防范入侵物种的扩散。

2. 引入天敌与生物阻断措施:通过引入天敌或采用其他生物阻断措施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数量,从而防止其过度繁衍与扩散。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指非本地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且能成功繁殖的现象。

这些外来物种可以来自其他地区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尽管大部分外来物种并不对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但有些入侵物种可以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造成破坏。

本文将探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减轻这种影响。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背景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

人类的贸易、旅游和移民等活动使得物种可以越过地理障碍传播到新的区域。

一些外来物种可以通过繁殖并逐渐建立自己的种群,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这些入侵物种可能没有天敌或竞争者,因此在新的环境中往往能够迅速生长和扩散。

二、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1. 生物多样性丧失:外来物种的入侵常常导致本地物种的生存威胁。

入侵物种可以通过竞争、捕食或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对本地物种造成伤害甚至灭绝。

这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大幅度下降,破坏生态平衡。

2. 生态链条扰乱: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打破原有的食物链和相互依赖关系。

当某个物种扩散并占领了新的生境时,会对原有物种的食物来源造成压力,导致整个生态链条的扰乱。

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生态功能破坏:某些入侵物种可以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某些水生植物入侵湖泊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条件。

此外,一些入侵动物可能破坏栖息地、影响自然繁殖等,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1. 监测与早期预警: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识别外来物种的入侵。

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前预警和快速响应,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2. 生态恢复与物种保护:加强受侵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重建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同时,加强对本地物种的保护,避免被外来物种威胁。

3. 控制和管理措施:采取适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来减轻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

例如,通过物理防治、化学治理、生物防治等方式控制入侵物种的扩散和繁殖,限制其对生态系统的伤害。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报告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报告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报告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

外来入侵物种指的是原本非本地生物被引入到新的地理区域,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以下是针对外来入侵物种情况的报告。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许多外来入侵物种具有快速繁殖和适应力强的特点,以及对当地物种的竞争、掠食和捕食,会导致当地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例如,在我国的淡水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物种,如水葫芦、异种鱼类等,对当地鱼类和植物的生存与繁殖造成了巨大威胁。

其次,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值得关注。

生态系统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

外来入侵物种破坏了当地的生境结构和生态位,导致物种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改变。

这可能会破坏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比如,外来植物入侵导致了土壤侵蚀的加剧,影响了土壤的营养循环和水分保持能力。

此外,外来入侵物种还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许多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作物、林业和渔业等经济领域造成了重大损失。

它们带来的病虫害、生态环境破坏以及限制当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等,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利益。

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首先,应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其扩散。

其次,需要建立起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以便更有效地应对外来入侵物种问题。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

总的来说,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只有通过全面的研究、监测和管理,才能有效防控外来入侵物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不同生物种类之间的基因差异。

它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来物种的引入和传播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外来物种的定义和特征外来物种,也被称为入侵物种或外来入侵物种,指的是从它们自然的分布地点或生态系统中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建立繁殖种群的物种。

外来物种具有以下特征:其在原分布地无法维持其生存或繁殖的种群,并且能够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快速适应和繁殖。

二、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种灭绝和减少:外来物种通常会对本地物种造成威胁,通过掠夺、竞争、捕食或传播疾病等方式,引起一些本地物种的灭绝或数量的减少。

2. 生态系统功能损失: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关键的生态过程,例如传粉、授粉、食物链等,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损失。

3. 生物入侵链效应:外来物种的入侵通常不仅对局部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还可能扩散到更广泛的区域,形成生物入侵链效应,引起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三、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影响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的竞争:外来物种通常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竞争力,会与原有的本地物种争夺资源和生存空间,导致本地物种的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

2. 生境破坏和变化:外来物种的入侵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破坏本地物种的生境,从而导致生境的改变和退化,进一步影响生物多样性。

3. 基因污染和杂交: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交配、繁衍,可能导致基因污染和杂交,改变本地物种的遗传特征,减少原有的生物多样性。

四、应对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了减少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管控,防止其不受控制地传播和扩散。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对 生 物 多 群 : 的 影 响 性
摘 要 :本 文从 外 来 入 侵 生 物 的 定 义 、研 究 现 状 、入 侵 机 制 及 对 环 境 微 生物 多样 性 的影 响 等 方 面 .阐述 了外 来入侵 生物 对我 国生 态环境 的 严重 影
响 程 度 ,提 出 了入 侵 生 物 的 防 治措 施 。
1 外来 物 种 的定义
种 群 的物 种 。它 是指 一种 生 物 以任 何 方式 闯入其 原
产 地 以外 的 国家 或地 理 区域 ,并 在那 里 建立 了 自然
种群 。
外 来 物 种 往 往 具 有 以下 特 点 : 生 态 适 应 能 力 强 、繁 殖 能力 强 、传 播扩 散 能力 强 ,往 往会 对 农 、 林 、牧 、渔 业 生产造 成 巨大 的经 济危 害【 2 ] 。
加 25 .%高效 氯 氰 氟 菊 酯 1 0 0倍 液 ( 酯类 药 剂) 0 菊 ;
④ 亩用 8 %氟虫 腈水 分散 剂 2g加 25 0 .%高效 氯氰 氟
菊酯 1 0 0倍液 ( 酯类 药剂 ) 5 菊 ;⑤ 亩用 5 %丁烯 氟 虫
腈 乳 油 10 0倍 液 加 25 0 . %高效 氯 氰氟 菊 酯 1 0 0倍 5
值 和 社会 价值 。然而 在迁 移 过程 中 ,一 些外 来 生物 由于缺 少 了原 有 生态 系统 中的制 约 因素 ,加 上对 其 疏 于 管理和 控 制 ,导致 其 快速 生 长和 繁殖 , 步取 逐 代 或危 害新 环 境 中的 当地 物种 ,最终 改变 自然和 生 态 系统 的结 构 、功 能和 效 益 ,造 成经 济损 失 或生 态
2 我 国对 外 来物 种 的研 究现状

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外来入侵物种,指的是那些从其他地区进入本地生态系统、繁殖并扩散的生物物种。

这些物种可能是植物、昆虫、鱼类等,它们往往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一、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外来入侵物种通常都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很容易繁殖和扩散。

这些物种往往会在新环境中大量繁殖,占领当地生态资源,导致原有物种失去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可能会导致局部生态系统的崩溃。

例如,俗称“瘤脚蝎”的外来物种夜行蟹在中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它的大量繁殖不仅会威胁到当地的原生蟹类和鱼类,更会破坏海底底质,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变异疾病的传播外来入侵物种有可能传播病原体、病菌等疾病,会给当地动植物带来致命的病害、病毒等,甚至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

例如,1999年,我国南方的一个蜜蜂养殖站,引进了蜜蜂种群。

后来,这些蜜蜂携带着的外来病原微生物进入当地,导致了大面积的蜜蜂死亡,这些病菌进一步传播至野生的蜜蜂,对当地的蜜蜂产业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影响。

3. 生态平衡的破坏外来入侵物种还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破坏生态土壤和环境,导致生态系统的垮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例如,美国墨西哥湾的一个小岛曾经是海鸟栖息繁殖的天堂。

但是在上世纪,这个岛屿被引入了一种名为“大蓝蟹”的外来物种,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一下子爆发式增长,压迫了当地鱼类和海鸟,导致当地鸡鸣不再、燕舞不归,景象极为凄惨。

二、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对策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是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立法、宣传、教育、技术支持等方面积极推进。

1. 监测和防范对外来入侵物种实行重点监控和日常巡查等手段。

特别是那些高风险物种需要加强关注,督促各方进行风险防控和防范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BDDistr.GENERALUNEP/CBD/COP/12/DEC/XII/1617October2014CHINESEORIGINAL:ENGLISH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二届会议2014年10月6日至17日,大韩民国平昌议程项目22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决定XII/16.外来入侵物种:与引进外来物种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和作为活饵和活食有关的风险管理以及相关事项缔约方大会,认识到引进外来入侵物种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与逃跑和释放的风险,重申第VI/23号决定*附件所载《预防、引入和缓解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或物种之外来物种的影响的指导原则》继续为各缔约方、其他国家政府、相关组织以及所有生物多样性利益攸关方提供指导,回顾其在第IX/4号决定中鼓励各缔约方利用风险评估指南与《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制定的其他程序和标准,又回顾第XI/28号决定中曾请执行秘书继续执行第IX/4A号决定第11、12和13段和第X/38号决定第13段中列举的任务,特别是在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食品法典委员会)承认的标准制定机构以及与其他相关组织的关系方面取得进展的任务,1.在制定和实施措施以解决引进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的外来物种所产生的相关风险时,采用本决定附件所附的自愿指南,并注意到,根据本指南采取的措施应与适用国家和国际义务相一致;2.敦促各缔约方、其他国家政府和相关组织广泛散发本指南,并促进本指南的使用,以利各国、业界和相关组织在所有级别酌情用于制定各项条例、行为守则和(或)其他指南;*一位代表在通过导致本决定的程序中提出正式反对,强调他不认为缔约方大会在接到一项正式反对下可以合法地通过动议或文本。

有少数代表对通过本决定的程序表示保留(见UNEP/CBD/COP/6/20,第294-324段)。

UNEP/CBD/COP/12/DEC/XII/16Page23.邀请各缔约方、各国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通过信息交换所机制和(或)全球外来入侵物种信息伙伴关系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关于外来入侵物种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和物种清单,以及国家入侵物种战略和行动计划;4.请执行秘书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相关组织合作,探讨解决与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和作为活饵和活食引入的野生动物的贸易相关的风险的方式方法,同时注意到有些贸易是无管制、未报告和非法的贸易,包括加强与负责管制野生动物贸易的部门合作和向缔约方大会第十三届会议之前举行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的一次会议提出报告。

附件制定和实施措施解决引进外来物种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所产生的相关风险的指南本指南的目的和性质1.本指南旨在帮助制定和实施国家、区域、次区域和其他级别的措施,以解决与引进外来物种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相关的风险。

本指南提供了相关部门在制定规范或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可能使用或者国际组织、行业和公民社会组织在自愿行为准则和其他指南中可能使用的一些要素。

2.引进外来入侵物种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的情况是作为“逃跑”子类的一种途径。

逃跑是生物体从圈养或限制状况中脱离,回归到自然环境中的一种运动。

通过这一途径,生物体开始被有意地输入或运输至有限制的环境条件之中,然后从中逃跑。

这可能包括将活生物体有意、意外或不经意地释放到环境的情况,包括将活食弃置于环境或在未限制水系中使用活饵等情况。

3.为本指南之目的,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被理解为低等种群和杂交物种(包括为进口或运输的目的,本地生物体和外来生物体的杂交物种)。

4.本指南旨在适用于将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进口和运输至一个国家或国内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域的情况,包括经由因特网进行的交易。

本指南涉及国家、相关组织、行业和消费者,包括该价值链上的所有行为者(例如,进口商、饲养员、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

对于活食的情况,这份指南还包括餐馆和菜场。

5.本指南是自愿采用,并不打算影响任何现有国家和国际义务。

其目的是与其他相关指南一起相辅相成地使用,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预防、引入和缓解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或物种之外来物种影响的指导原则》;《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或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其他相关组织制定的标准、指南和建议;以及相关自愿准则。

预防和负责任的行为6.行业和所有行为者都应意识到外来生物体成为侵入性物种的风险以及其在生态系统、栖息地、物种和基因层面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潜在负面影响,以及对人的健康、生计和经济产生的相关影响。

国家、行业和相关组织应该就这种影响开展宣传活动。

7.一般而言,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使用的物种,国家、相关组织及行业应推动使用UNEP/CBD/COP/12/DEC/XII/16Page3已证实为非侵入性的物种。

8.国家、相关组织以及行业应该阻止或禁止使用可能构成侵入性风险和/或散布病原体或寄生虫的活饵。

9.国家、相关组织以及行业应促使买方、潜在买方、供应方、卖方、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认识到安全处理、适当照顾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和安全处理和弃置用作活饵或活食的侵入性物种的重要性。

10.国家、相关组织、行业以及消费者应该负责任且极其谨慎地对任何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的潜在侵入性物种或者用作活饵和活食的物种进行处理。

在可能和适用的情况下,他们应该采取下文第16段所列的措施。

风险评估和管理11.当计划进口非本地物种的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或运输至一个国家或国内不同生物地理区时,国家、相关组织或行业应进行风险评估。

该风险评估可以借鉴之前进行的评估和其他可用的信息。

该风险评估应该尤其考虑到:(a)生物体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任何阶段从限制状况中逃跑的可能性(包括意外或不经意释放);(b)该物种定居和传播的可能性;(c)该物种的定居和传播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包括与本地物种杂交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对生产活动及人类健康产生的相关影响和这种影响的意义;(d)关于散布病原体和寄生虫的风险。

12.逃跑的可能性评估应将物种的具体特征以及将相关物种保持在限制环境中的现有措施纳入考虑。

13.如果风险评估表明与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的物种相关的风险为可接受,则该物种可以酌情输入或运输至一个国家或国内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域。

如果可获得可能改变评估结果的新信息,则国家、相关组织和行业可能需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14.如果风险评估表明与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的物种相关的风险为不可接受,则应采取措施管理该风险。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要求采取下文第18段列出的一项或多项行动。

15.如果风险评估表明与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的物种相关的风险为不可接受,并且风险管理措施并不足以降低该风险,则不允许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物种的进口或运输。

16.未经风险评估的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的外来物种应作为有可能具有入侵性处理。

17.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承认的标准制定组织制定的标准、准则和建议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措施UNEP/CBD/COP/12/DEC/XII/16Page418.对于解决与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的引进外来物种相关风险,有一些可用的措施。

此类措施的实例除其他外包括:(a)确保防止逃跑的有效措施(例如,安全限制、处理和运输的措施)落实到位;(b)提高所有参与该物种运输、处理、销售、使用或饲养的人员对该生物体的风险以及防止其逃跑的适当措施(例如,安全限制、处理和运输的措施)的认识和发展这些人员的能力;(c)劝阻或禁止活生物体的使用者、消费者、所有者、交易者和饲养者将该物种释放至自然环境,并敦促或要求他们如果发生逃跑情况,应该立即采取措施,重新收回该生物体并酌情将该逃跑情况报告至相关部门以便促进快速响应;(d)对不想要物种的回归、转售、重新安置或处置提供安全和人道服务;(e)确保适当的应对措施(包括消灭和控制)落实到位以解决潜在的引进、确立和传播;(f)确保买家和卖家使用适当且安全的活饵和活食处理方法;(g)确保采取适当控制措施防止非法进口、过境、出口或再出口;(h)鼓励适当时使用不能繁殖的生物体作为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和作为活饵和活食;19.宠物、水族箱和温箱物种、活饵和活食的所有托运均应清楚标明分类单元(最低一级的已知分类等级,如有可能,还应该标明基因型,使用学名和生物分类序号或此类序号的替代号以及关于限制、处理和运输的任何相关)。

20.托运物种可被贴上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危害的标签,除非该物种已被证实为安全物种且可输入到考虑中的特定国家或国内生物地理区域。

信息共享21.风险评估的结果应该公开,并通过信息交换所机制或其他适当手段与缔约方分享。

22.各国可维护已被证实为安全物种且可输入至其领土或领土内特定生物地理区域和具体领域的物种清单,包括其原生地的详细信息以及明确标明其具有安全性的国家或生物地理区域。

23.各国应该维护已被评估可能成为侵入性物种且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接受风险的物种清单,并通过信息交换所机制或其他适当手段提供此清单。

与其他国际义务的一致性24.根据本指南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应与适用的国际义务(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关于适用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定》和该协议所承认的制订标准的组织)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持一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