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甘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培训

1、宿根矮化病
内部表现: (1)梢头幼 嫩蔗茎节部 变橙红色; (2)成熟蔗 茎节部变为 橙红色以至 红褐色。
染病的蔗茎 节部症状
健康 蔗茎
染病的蔗茎 梢部症状
健康 甘蔗 梢部
1、宿根矮化病
• 1.2甘蔗宿根矮化病的防控技术
2、甘蔗黑穗病
• 2.3发生时间: • 一般每年的6-8月田间出现第一次病菌密度 高峰,10月份出现第二次病菌密度高峰。
前期表现
发病后抽出黑鞭
2、甘蔗黑穗病
• 2.4黑穗病防控措施 • (1)及时拔除病株。 • (2)种苗处理:石灰水或热水浸种。 • (3)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
3、甘蔗梢腐病
广西来宾东糖迁江有限公司
蔗区甘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一、甘蔗主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害的防控
• 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防控方法:生物、物理、化学、机械的方法。 • 主要病害:目前蔗区重点预防宿根矮化病、黑 穗病、梢腐病等病害。
1、宿根矮化病
• 1.1宿根矮化病的发生与为害
• 外部表现:(1)品种退化。(2)生长不 良,节间缩短,植株矮小,如水肥不足。
4、地下害虫
• 地下害虫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 主要为害地下茎、根部,种类多,分布广, 为害时间长,防治难度大,给甘蔗生产造 成很大损失。 • 主要介绍天牛的防治方法(其它地下害虫 可参照天牛防治用药):
天牛幼虫及受害蔗株上部症状
受天牛为害的蔗茎
天牛的防治方法
• (1)物理机械防治:深犁深翻,机械破碎蔗头; • (2)人工捕杀幼虫;
《甘蔗害虫》课件

动物传播:通过动物携带将 害虫传播到甘蔗田
植物传播:通过植物种子将 害虫传播到甘蔗田
人为传播
甘蔗种植过程中,农民在田间操作时可能将害虫带入甘蔗田 甘蔗收获后,农民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将害虫带入甘蔗田 甘蔗加工过程中,工人在操作时可能将害虫带入甘蔗田 甘蔗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在购买、食用甘蔗时可能将害虫带入甘蔗田
影响甘蔗生长:害虫会破坏甘蔗的茎、叶、根等部位,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 降低甘蔗产量:害虫会降低甘蔗的产量,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 传播疾病:害虫可能会传播一些疾病,影响甘蔗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 影响生态环境:害虫可能会破坏甘蔗的生态环境,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甘蔗害虫的传播 途径
自然传播
水流传播:通过水流将害虫 传播到甘蔗田
甘蔗害虫的种类
甘蔗螟虫:主要危害甘蔗茎部,造成甘蔗茎 部腐烂
甘蔗蓟马:主要危害甘蔗叶片,造成叶片卷 曲、枯萎
甘蔗蚜虫:主要危害甘蔗叶片,造成叶片褪 色、枯萎
甘蔗螨虫:主要危害甘蔗叶片,造成叶片褪 色、枯萎
甘蔗象甲:主要危害甘蔗茎部,造成甘蔗茎 部腐烂
甘蔗粉蚧:主要危害甘蔗茎部,造成甘蔗茎 部腐烂
甘蔗害虫的危害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使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如使用诱虫灯、防虫网等 效果评估:通过观察甘蔗生长情况、害虫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估,以确定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推广甘蔗害虫的生物防治技 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警级别
预警发布:通 过短信、微信、 APP等方式发
布预警信息
预警级别与应对措施
预警级别:根据害虫数量、危害程度等划分
甘蔗主要病虫害识别防治及化学除草技术0 1

甘蔗主要病虫害识别防治及化学除草技术0 1甘蔗的主要病虫草害据报道全世界甘蔗病害有120多种,虫害20多种,草害100多种。
我国已发现病害64种;台湾病害最多,大陆30多种;已发现虫害17种,草害90多种。
由于各地气候、环境条件、主栽品种等不同而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有所不同。
目前在生产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甘蔗梢腐病、凤梨病、黑穗病、赤腐病、虎斑病、褐条病、锈病及黄斑病等9种病害;虫害有:甘蔗螟虫、甘蔗绵蚜、甘蔗蓟马、甘蔗蚧壳虫、蔗蝗、粘虫、甘蔗扁飞虱等8种虫害;甘蔗地主要杂草有:扁穗莎草、马唐、香附子、胜红菊、狗牙根、光头稗、鬼针草等。
2 甘蔗主要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2.1病害甘蔗病害种类多,分布广。
临沧市蔗区以梢腐病,锈病、黄斑病发生较普遍,危重较重。
2.1.1梢腐病症状识别:叶片染病,幼叶基部缺绿黄化,较正常叶狭窄,叶片显著皱褶,扭缩或短缩。
病叶老化后,病部出现不规则红点或红条,有的变红组织形成不规则的眼形或菱形穿孔。
有的形成边缘带暗褐色排列成梯形的病斑,叶缘叶端也形成暗红色至黑色不规则的病斑,有的叶片展开受阻顶端形成打结状。
叶鞘染病,生有红色坏死斑或梯形病斑。
梢头染病纵剖后具很多深红色条斑,节部条斑细线状,有的节间形成具横隔的长形凹陷斑,似梯状。
病部发生在茎的一侧时,造成蔗茎弯曲,发病最严重时形成梢腐,生长点周围组织变软变褐,心叶坏死,使整株甘蔗枯死,有些品种侧芽很少发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株及腐生在土表的植株残体上的病菌,随气流传播蔓延,分生孢子落在蔗梢心叶上,遇有适宜的条件即萌发侵入甘蔗幼嫩叶片。
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蔗田高温高湿或久旱遇雨以及灌水过多易发病,氮肥不足,植株生长瘦弱或偏施、过施氮肥,植株组织柔嫩,生长过快发病重。
粤糖系列较感病。
防治方法:①选用桂糖、台糖等抗病品种。
②提倡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使用。
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③修好排灌沟渠,及时排除积水。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1. 引言1.1 甘蔗种植概况甘蔗,属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深层吸收养分,茎部高大,富含甜味汁液,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甘蔗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经过长期栽培和改良,现已分布广泛,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培面积较大。
甘蔗的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作物的前列。
全球甘蔗种植面积超过了1600万公顷,产量超过19亿吨。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甘蔗生产国之一,主要集中在南方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甘蔗在中国主要种植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份,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甘蔗的生长。
甘蔗种植以提糖为主,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料作物,用途广泛,可提取糖、发酵酿酒、生产醋、糖浆等。
甘蔗栽培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排水性良好的土地最适合甘蔗的生长。
甘蔗的播种方法多样,可以通过插秧、压条、埋秧等方式繁殖,种植前需要准备好土地,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1.2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更体现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改良: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进行甘蔗种植,并在种植前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和矿物质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有利于甘蔗的生长发育。
2. 种植密度: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周期的甘蔗,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数量在1.5-2.0万株左右,合理的种植密度既可以保证蔗苗之间的空间充足,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甘蔗的产量。
甘蔗病虫害防治方法

甘蔗病虫害防治方法甘蔗螟虫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通过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减轻蔗螟为害。
1.1减少越冬虫源:小锄低砍、清除枯叶残茎和蔗头可除去在蔗蔸、秋笋、残茎内越冬的二点螟、黄螟以及在蔗干叶鞘内侧结茧越冬的条螟,消灭大部分越冬蔗螟,降低翌年春天发生数量。
1.2精选蔗种:选用无虫口的蔗茎作种,并用2%的石灰水浸种1-2天,可促进甘蔗发芽,生长健壮。
1.3适时提早种植、早管理,使分蘖早生快发,减少螟害造成的缺株。
在甘蔗生长中期,适时剥除枯老叶鞘,以减轻蔗螟为害。
1.4合理轮作:如甘蔗和水稻、花生等轮作,可减轻蔗螟为害。
1.5选用抗虫品种:根据当地螟虫种类和为害特点,选用螟害率比较低的品种。
2.生物防治: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古巴蝇、赤眼蜂和螟虫性诱剂。
2.1古巴蝇:学名:螟利索寄蝇Lixophaga diatraeae(Townesnd),寄蝇科。
古巴蝇是二点螟、条螟、黄螟和大螟等甘蔗螟虫的主要天敌。
目前采用人工方法繁殖古巴蝇,然后根据甘蔗受螟虫为害情况确定释放时间和地点。
一般是在每年春天蚁螟开始孵化后释放到蔗田,每亩释放2-4头受孕的雌蝇或6-8粒蛹。
在以上释放标准的基础上,如果螟害特别严重的要增加释放量。
放蝇时间应为一天中最凉爽的时段,早上或黄昏,一个蔗区应释放同龄蝇或蛹。
释放的蛹应装在袋中,保护其免受雨淋和阳光直射及其它生物的蚕食(鸟类,蚂蚁和蜥蜴等)。
古巴蝇通过螟虫分泌的外激素来识别寄主,寄生在螟虫的幼虫上。
成虫可以在蔗地里飞行超过1公里的距离去寻找寄主,还可以借助风力传播到更远的距离。
每年释放古巴蝇3-4次,可有效控制甘蔗螟虫的为害。
2.2赤眼蜂:是二点螟、条螟,黄螟等甘蔗螟虫的主要天敌。
它主要是寄生在螟卵上来抑制蔗螟的发生。
目前一般是用人工繁殖方法,在每一代螟蛾产卵初期和盛期释放到蔗田,每亩每次一万头,可大大降低枯心苗、虫蛀节和风折率。
2.3螟虫性诱剂:应用人工合成的甘蔗螟虫性诱剂可防治二点螟、条螟和大螟等甘蔗螟虫。
《甘蔗主要病害》PPT课件

上,单胞,顶端的一个为球形,其余的断裂为椭圆形、 圆柱形,初无色透明至棕黄色,老熟时黑褐色,周围 有刺状突起。 子囊壳聚生,近球形,深褐色,具长喙,喙顶部开口 处撕裂。子囊卵形或近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 无色单胞,椭圆形。成熟时子囊壁很易溶化,子囊孢 子从长喙孔口释出。
冬植甘蔗 下种 (11~12月)
气温较低,雨量少,土壤干燥,种蔗萌芽出土很慢, 常造成甘蔗大量腐烂
h
23
2、品种抗病性 ①抗逆性 抗逆力↑→发病↓(即使不良环抗病品种:很快产生红色素,抑制病菌扩展,病部组 织变红色
感病品种:红色素形成慢,病部扩展范围大,中央髓
部组织变黑腐烂
h
24
品种抗病性
在华南,感病品种有台糖134、粤糖57/423和印度997 中等抗病品种有3、湛蔗65/395、桂蔗54/73 抗病品种有台糖108、新台糖16、桂糖11、广东3号等
h
25 五、防治 Control
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与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综防措施。
5
h
6
甘蔗凤梨病自1893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发现以 来,几乎蔓延到全世界的甘蔗生产国和地区。
我国蔗区普遍发生,常使大量贮藏蔗种或催芽 种腐烂,或种植后不萌发或萌发后生长不良, 造成大量缺株,尤以冬、春植蔗为最。
h
7
目前华南许多地区推广秋植蔗,同时辅以种茎 消毒,病害发生程度有所减轻。
但在华中各省蔗区,该病仍对生产造成威胁, 常因该病而降低萌发率,严重的可达50%~90%。
此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甘蔗外还能侵染椰子、枣棕、 油棕、可可、香蕉、槟榔子、番木瓜、杧果、龙眼、 柿、槐、咖啡、菠萝、桃等。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摘要】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价值。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本文将介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技术、水肥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的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农民经济效益。
在结论中将总结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甘蔗种植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不懈努力和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甘蔗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重要性、总结、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甘蔗的重要性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称为“绿色能源之王”,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甘蔗可以用于生产糖、糖醇、酒精等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甘蔗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可以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甘蔗的种植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于甘蔗的需求量大,种植规模广,以及加工产值高,甘蔗产业对于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甘蔗的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对于一些贫瘠土地的改良和利用也有一定的帮助。
甘蔗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原料,作为能源资源的替代品,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以及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强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甘蔗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
甘蔗不仅是传统的食用作物,还被广泛用于制糖、酿酒和生物燃料生产。
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甘蔗种植过程中,高产栽培技术是确保甘蔗稳定产量的基础。
【甘蔗病虫害防治】甘蔗白螟如何防治?附图片

【甘蔗病虫害防治】甘蔗白螟如何防治?附图片
甘蔗受到白螟危害有什么症状?甘蔗白螟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甘蔗白螟用什么方法防治?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白螟对甘蔗的危害甘蔗白螟以初孵幼虫最初由心叶蛀入,食成一条直道,初期不表现枯心,被蛀食的心叶伸长展开后,呈现带状横列的蛀食孔,食痕周围呈褐色或逐渐枯死。
幼虫成长后,侵入生长点为害,造成枯心苗。
当成长甘蔗被害成枯心时,抽出多条侧芽,造成梢端“扫帚状”,有的蛀害茎节。
二、甘蔗白螟发生规律甘蔗白螟在广东、台湾一年发生4~5代,海南5代越冬及虫源。
主要以老熟幼虫在蔗株梢部的隧道里越冬。
甘蔗白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多把卵产在蔗苗叶背面初孵幼虫行动活泼,常吐丝下垂借风飘荡分散,一般每株有1头幼虫幼虫多从尚未展开的心叶基部蛀入,向下蛀害呈直道,心叶展开后呈现带状横列的蛀食孔稍长大后为害生长点,田间出现枯心苗和扫把蔗老熟幼虫化蛹在蔗茎里,羽化时冲破薄茧爬出。
在广东分别在4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和10月下旬出现5次为害高峰台湾主要在幼蔗期和秋植蔗的10~12月、3~4月有2个为害高峰。
三、甘蔗白螟防治方法1、秋耕时,拾净谷茬、黍茬等,集中深埋或烧毁,谷草须在4月底以前铡碎或堆垛封泥,以减少越冬虫源。
2、甘蔗播种期可因地制宜调节,设法使苗期避开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可减轻受害。
3、下种时每亩用3%呋甲合剂4~5千克或3.6%杀虫双颗
粒剂千克撒施。
4、发现甘蔗白螟危害时,可选用1.5%甲基对硫磷粉剂2千克,拌细土20千克制成毒土,撒在蔗苗根际,形成药带,效果也好。
如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螟卵盛发期,用下列药物喷洒, 25%杀螟腈500倍 50%杀螟松乳油500倍 90%晶体敌百虫500倍 92%杀虫丹1000倍 均匀喷洒叶心、叶鞘和蔗苗基部。注意: 要争取在螟虫没蛀进甘蔗危险时杀死。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22
2、甘蔗虫害防治
2-2 甘蔗绵蚜虫防治
2-2-1绵蚜虫的危害时期 : 每年在4~11月份,绵蚜虫都会不同程度地危害甘蔗,危害最重的在8~9月,绵蚜虫 最佳防治时期在6月底至7月 ,9~10月份可根据虫情酌情防治一次。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3
1-1甘蔗凤梨病防治方法
1-1-2防治方法
1、种茎消毒。砍好 蔗种后,用50%甲基 托布津或50%苯来特 500倍液浸泡10分钟, 也可用50%多菌灵 1000倍液浸种5-10 分钟。
2、冬春栽植甘蔗时, 采用地膜覆盖,提高 地温,使甘蔗早生快 发,减少发病。
3、选用上部梢头部、 茎粗中等、无病的蔗 茎做种,种苗萌发率 高,病害就相对较轻。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11
2、甘蔗虫害防治
2-1 甘蔗螟虫防治 常见危害甘蔗的螟虫有黄螟、条螟、二点 螟、大螟和玉米螟等。其中以二点螟和条 螟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12
甘蔗虫害的发生为害
➢ 主要为害甘蔗苗期,苗期枯心从3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6 月苗期结束。
甘
➢ 两个高峰期: 3月至4月上旬,造成春植蔗的主苗和宿根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学习
1
交流
1、甘蔗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2、甘蔗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3、甘蔗常见杂草及防治方法
4、市场常见农药及用法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2
1、甘蔗病害防治
1-1甘蔗凤梨病防治方法
1-1-1症状:凤梨病主要危害贮藏的种蔗和冬春植蔗,被害种蔗腐烂,萌芽率低。 染病种蔗切口两端初呈红色,散发出凤梨(菠萝)香味,稍后切口转呈灰黑色, 先后长出灰色粉状物、黑色粉状和刺状物。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23
2、甘蔗虫害防治
2-2-2 甘蔗绵蚜虫防治方法
可选以下任何一种药
物进行防治:
①每亩用40%乐果乳剂,
以600倍~700倍水药液喷 雾。
② 5%吡虫啉(大功臣)乳 油2000倍液喷雾;
③20%速灭杀丁2000倍
液喷雾;
④在甘蔗施大肥时,结
合防治螟虫及地下害虫,
施棵棵无损 、杀虫双 、
4、拔除病株:在黑鞭抽出前,根据蔗苗丛生、茎变细小 等病状将患病蔗株连根拔除;若黑鞭已抽出,则应小心地 将黑鞭剪下放在袋内,然后再拔除病株,以免病菌习气传 播。病鞭及病株应在田外集中烧毁。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8
1、甘蔗病害防治
1-3甘蔗梢腐病防治方法
1-3-1症状:
梢腐病菌最初是侵入生长点附近的嫩叶,出现缺绿黄化,继而形成“死尾蔗”,最后梢部坏死, 生长点的病菌从蔗梢一边向下侵害,被害蔗茎的组织大部分变黑褐色腐烂,没有受害的一边继续 生长,致使节间弯曲变形。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9
早期
稍部
蔗茎
症状
症状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症状
10
1-3甘蔗梢腐病防治方法
1-3-2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氮磷钾适当配合,避免施用 过量的速效氮肥 ;
2、重病区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 津溶液于心叶处,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 次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4
1、甘蔗病害防治
1-2甘蔗黑穗病防治方法
1-2-1症状 又称甘蔗鞭黑穗病、黑粉病。该病最明显特征是病蔗梢头具一条向下卷 内的黑色鞭状物,长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染病种蔗萌芽早,茎细小, 叶细长,淡绿,分蘖增多,后分蘖上也长出黑穗鞭。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5
前期表现
乐斯本 等颗粒剂长效农
药防治。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24
2、甘蔗虫害防治
2-3 甘蔗蓟马防治
2-3-1形态特征: 甘蔗
蓟马主要在甘蔗心、叶 内和卷起的叶尖内取食 叶片汁液,使心、叶尖 卷缩干枯呈黄褐色,严 重影响甘蔗生长。蓟马 成虫体长1.3毫米,黑 褐色,卵长椭圆形,长 0.35毫米,初产时白色, 后转灰白色。
枯
大螟幼
心
虫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虫 蛀 孔 19
2、甘蔗虫害防治
2-1-2 螟虫防治时间: ① 新植蔗下种或宿根蔗施肥复垄时结合施长效 农药,预防苗期螟害枯心; ② 甘蔗施攻苗肥时结合施长效农药,防治苗期 螟害枯心; ③甘蔗施攻茎肥时结合施长效农药,重点防治螟 害造成枯尾; ④二点螟孵化盛期(每年的6月上旬到中旬), 用药剂喷雾。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20
2、甘蔗虫害防治
2-1-3 螟虫防治药剂: 任选以下一种长效药剂,与肥料混合一起施用: ①5%棵棵无损颗粒剂5公斤/亩 ② 3%呋喃丹颗粒剂5公斤/亩; ③ 3%杀虫双颗粒剂3~4公斤/亩; ④14%乐斯本颗粒剂1.5~2.0公斤/亩;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21
2、甘蔗虫害防治
甘 蔗
老熟幼虫及部分越冬场所
条 螟
甘蔗叶片为害状—“花叶 ”
风折死尾
蛀茎为害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15
条螟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16
3、黄螟为害
2月~3月,黄螟为害,造成秋植蔗和发株早的宿根蔗苗枯心;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17
黄螟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18
4、甘蔗大螟
❖名称:大螟又叫紫螟,大螟为害严 重时,枯心率高达30%-40%。 ❖发生为害:大螟为害甘蔗主要是第 一、第三、第五代,时间是3-4月份, 7-8月份和11-12月份。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6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7
1-2甘蔗黑穗病防治方法
1-2-2防治方法:
1、种植无病蔗种,从无病田选健壮蔗株的第一度梢头苗 留种。
2、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适时灌水, 及时培土,防止倒伏,同时适时剥叶,减少侧芽生长,
3、在种植前进行蔗种消毒:用25%三唑30分钟,效果较好,但这些杀菌剂兑冷水浸泡蔗种则无 防治效果。
蔗
蔗苗枯心;6月上旬起,以二点螟第二代幼虫为害为主,造
二
成分蘖苗枯心和低位虫蛀节;
点
螟
体背有5 条纵线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13
二点螟
体背有5 条纵线
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技术a课件
14
➢ 主要为害甘蔗伸长期, 7月中旬至9月上旬,以条螟的第 三、第四代为害为主,为害蔗茎和蛀食生长点,造成死尾和 虫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