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发布时间:2022-10-13T06:37:28.88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1期6月 作者: 李天逗[导读]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效益佳、产量高等特点,因此,备受青睐。
李天逗
获嘉县农业农村局;河南省新乡市;453800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效益佳、产量高等特点,因此,备受青睐。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渐认识到了玉米的营养价值,玉米需求量随之增加。为了满足人们需求,必须要利用相关的栽培技术来提高玉米产量。但是优质玉米种植的过程是不能完全受农户控制的,例如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将会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均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将以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为切入点,分析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够为农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病虫害;玉米;防治工作;
引言:为了能够使玉米实现高产,相关技术部门利用科学技术来增加玉米的产量。但是如果种植户忽视了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导致病虫害肆意泛滥,将会对玉米的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农民的经济收益,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在玉米种植期间,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止其受到外界的干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科学选种
玉米相较于其他农作物而言,其环境适用性较强,在我国的多数地区均能看到玉米种植的身影。由于所处地区的土壤、气候环境不同,因此其生长情况也有一定的区别。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必然要参考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在种植之前也需要联系当地的相关部门获得参考意见,选择合适的玉米种子,提高种植的科学性,使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从而提高后续的生产效率。 2、处理种子
玉米的产量与种子的发芽率息息相关,因此农户必须要在播种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对其影响较为深刻,农户应当对此加以关注。在种植之前可以采取浸泡的方式来处理种子。其中要控制水的温度,冷水处理的方式比温水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长,因此在控制温度的同时也要把控好时间。如果农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种植之前选择合适的包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玉米转型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3、整地
夏玉米生产中关键时期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此 期 是 第 2代 玉 米 螟 发 生 期 ,= 心 叶 末 期f 离 玉 米 矗米 即 露 雄 还 2~3片 叶 时 ) 防 治 :米 螟 的最 佳 时 期 。 可在 玉米 是 &
・
2 3・
4 穗 期
穗 病 等 病 害 。病 虫 混 发 可采 取 以上 杀 虫 剂 、 杀 荫 剂 混 合拌 种 ,f 注 意 ,拌 杀 虫 剂 , 种 子堆 闷 晾 F后 , _拌 杀 菌 剂 。 【 丁 尤 冉
2 苗 期
穗 期 足 多 种 病 虫 的盛 发 期 ,主 要 病 害 玉 米 人 小 斑 病 、
1l吕 国 强 ,孙 立 新 , 等. 米 、谷 子 、 高 梁病 虫草 害 防 治 2 / 玉
问答 『 M1. 南科 学 出版社 ,1 9 河 性 ,经 济效 益可 ,切实 可 行。
1 1 () 辽 宁 省 凌 海 市 种子 公 司 2 21 ( 高 长 录
隔 7 0d防 治 i ,连 续 2 ~1 次 ~3次 。 刚时 ,摘 除 老 叶 锅 叶 ,
21 防 治 .米 杂 革 。推 行 化 学 除 草 ,选 择 对 除 草 剂 , 掌 . f 最 他 川 药 期 , 格 按 川 药 砒操 作 。播 历 芽 前 足防 除 米 }杂 草 最 适 宜 的 时 圳 , 每 【 4 % 乙 阿 合 利 2 0ml 兑 水 f { 订用 0 0 , 5 0~8 均 匀 喷 施 , 进 行 十壤 封 闭 处 理 。喷 药 时 一 壤 墒 情 O . 卜 要 好 ,地 血平 整 。 机 收 麦 [ 麦 柱 较 高 ,应 适 加 人 川 药 垃 , 1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土 肥 植 保2021年第1期新农民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于伟娥(东港市长安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 东港 118324)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极为广泛的分布,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玉米更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而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的研究工作,对提高玉米栽培产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玉米栽培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随着科技水平以及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玉米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措施逐渐趋于成熟,促进了玉米栽培质量和产量的提升,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玉米栽培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之处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1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是玉米栽培的初始环节,对玉米栽培产量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是玉米选种环节,随着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提升,玉米品种的数量获得了显著的增加,而且,不同品种的玉米其生长特点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农户遵循安全成熟、优质高产以及合理搭配等原则选择品种适宜的玉米进行栽培,其一,安全成熟原则主要是指当前品种的玉米能够在霜期来临前成熟;其二,优质高产原则主要是指玉米品种能够兼顾高产以及优质等特点;其三,合理搭配原则是指农户应尽量选择多种适宜当地生长的玉米进行栽培,从而降低玉米栽培的风险。其次,是整地环节,这也是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一方面需要对杂草、秸秆等田间杂物进行清理,另一方面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还可以降低田间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并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1]。1.2 玉米的播种东北地区玉米播种时间通常选在春季,当土壤耕层温度在8℃左右时即可开始玉米的播种,并尽量在5月中旬之前完成播种工作,农户除了应注意玉米播种时间的选择以外,还应合理规划玉米的种植密度以及播种深度,玉米种植密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土壤条件、玉米品种以及玉米种植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密度适宜选在4200株/667m2,播种深度适宜选在5cm左右,播种方式可以选择宽窄行播的方法,不仅可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还有助于降低病虫害的传播与扩散。1.3 田间管理玉米栽培田间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杂草清理以及水肥管理等工作,首先,杂草清除工作通常选在玉米苗长出4叶之后进行,一般采用喷洒烟嘧磺隆以及莠去津等药剂进行杂草的清除,同时,在除草过程中农户还应观察田间是否存在缺苗的情况,并将弱苗、病苗移除,从而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避免对玉米种植产量造成影响。其次,田间施肥管理主要包括基肥和追肥等几个部分,基肥的施加主要是在播种前的整地环节进行,以有机肥与适量的氮肥、钾肥混合而成的肥料为主,追肥工作则需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玉米栽培数量以及玉米苗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主要以氮肥、磷肥以及钾肥为主,其中,氮肥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玉米苗叶片的生长,并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而磷肥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玉米苗根系的发育,另一方面是促进玉米籽粒的生长;钾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玉米苗茎秆的发育,目前常用的玉米施肥方法包括条施、穴施等几种,农户应根据田间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用。2 玉米栽培病虫害防治2.1 玉米栽培常见病害防治玉米栽培常见病害主要包括大斑病以及矮花叶病等几类,其中,玉米大斑病主要是对玉米植株叶片以及叶稍产生侵害,从而影响到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以及正常生长,其病症初期外在表现主要是叶片上产生灰色斑点,且灰色斑点会随着病症的加剧而扩大,高温高湿环境很容易导致玉米大斑病的滋生。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一方面是在选种阶段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进行栽种,并做好土壤的深耕作业,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玉米大斑病的出现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在出现玉米大斑病时,及时去除发病叶片并喷洒药剂进行治理。其次,玉米矮花叶病的出现时间一般在玉米苗长出6叶期间,主要是因病毒的侵害而发病,其病症外在表现通常为叶片发黄以及出现玉米植株矮小等现象,玉米矮花叶病的防治一般采用喷洒氧化乐果药剂进行治理[2]。
甜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甜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5期甜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营养丰富、口感佳、食用价值高、加工产品多样化,市场潜力较大。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更应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甜玉米产量和质量。
新州镇在新时期立足地理区位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
通过种植甜玉米,发展规模化订单式农业,开展“基地+农户+科技+销售”的合作模式,合作社负责种植,收购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支持、运输、销售,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收,为加强产业特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时期需要持续重视做好甜玉米生产种植工作,加强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
1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1.1生长期调节当前,甜玉米种植逐渐朝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同一播期鲜穗的采收时间较短,由于其后期可能需要再加工,若没有做好生长期调节工作,还可能对种植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相较于普通玉米,甜玉米种植应做好生长期调节,根据甜玉米后期用途及市场行情进行科学预测,合理控制播种时期。
甜玉米季节性较强,其在短时间内即需要进行采收和上市。
若应进一步做好加工,那么还需要根据加工能力来安排好生产采收计划,保证甜玉米产量与品质。
种植时,可以选择早、中、晚熟品种,并对其进行科学搭配种植,更好延长供给甜玉米时间,满足市场实际需求。
实际播种时,除了结合市场需求,可以结合种植地气候条件展开播种工作。
在气温稳定且高于13℃时,即可以展开播种工作,首批甜玉米完成播种后,间隔7~10 d可种植下一批。
首选土壤疏松、肥力较好、阳光充足的沙壤土地块进行种植,待进行精细整地后,可提前施入有机肥,播种后进行镇压[1]。
1.2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时,可选择与新州镇气候条件及生育期更为符合的品种,同时注意首选抗病力强、抗倒伏的品种,并且在种植时应选择长成后果穗相对均匀、籽粒排列整齐并且结实饱满的品种。
1.3适宜的种植密度结合种植品种、土壤墒情及种植地气候条件等,科学控制甜玉米种植密度。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科研 ◎技 术推广
玉米病虫害综合 防治技术
张 陆平 ( 兰坪县石 登 乡农 业综合 服务 中心 。云南 兰坪 6 7 1 4 0 5)
【 摘 要】 玉米是 我 国重要 的粮食 作物 ,具有很 高的商 业价值 ,玉 米 因其 中合 有较 多糖分 ,所 以在其 生长期 容 易受到病 虫 害的侵 害 。为 了进 一步提 高玉米病 虫 害的防 治水平 ,笔 者结合 自身工作 经验 , 阐述 了玉 米在不 同的生 长时期 容 易 出现 了病 虫 害种类 以及 防 治措 施 ,并对几种 常见 的病 害的综合 防治策略进 行 阐述 。 【 关键 词】 玉米 病 虫害 综合防 治 大斑病 黑粉 病
三、 玉米小斑病的综合 防治措施
1 . 玉米小斑病的危害症状 玉米抽穗 和灌浆期容易发生小斑病病害 , 不 同于大斑病症 状 的是小斑病 的斑 点较小 , 危害 的部 位较多 , 如根、 茎、 叶、 玉米 穗、 玉米粒等多个 部位 , 主要 寄生于秸秆 内部 , 待来年 温度升高 后开始生长 , 造成危害。 2 . 玉米小斑病的发 病原因 小斑病的发病机理与玉米大斑病相近 , 其病菌孢子的形成 、 传 播和危害与空气湿度密切关联。适宜其生长的温度要比大斑
的正常生产 。
不 同生长时期玉米发生大的病虫害防治 1 . 玉米播种期 的病 虫害防治 玉米播种前 ,为了防治上一茬农作物收获后土壤 中含 有大 量的病 虫害蔓延 , 可 以对 田地进行病 虫话 清除, 一是 可以将 秸秆 粉碎 后作为农家肥施入土壤 中, 对其进行腐化 , 降低 病虫幼虫的 存活率 ; 二是根据不 同地段 的肥力差 异 , 可以对 种子进行科学的 包衣处理 , 选择具有包衣作用的种子剂 , 一来可 以防止地下害虫 滋生蔓延 , 二来 可以保护幼苗 阶段 ; 三是轮 作方面 , 可 以选 择抗 性较 强的农作物 , 例如大豆 、 棉花 、 芝麻等与玉米进 行倒 茬轮作 , 加强病 虫害 的源头防治 。 2 . 玉米 出苗期的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 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 ,石登乡玉米种植 出苗 阶段受 到病 虫害的威胁逐步加重 , 其病虫害主要表现为玉米 叶片残缺 、 叶上出现蚜虫 、 幼苗 粗缩病等 , 其主要 防治 措施为 : 一是进行 科 学的施肥 , 定期对 田问地头的杂草进行清除 , 保 证玉米 有个 良好 的生 长环境 ,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 - - 是根据玉米不 同生长状 态对病 虫害的抵抗能力不 同的特点 ,将受侵害 比较严 重的植 株 及 时拔 除 , 对受症比较轻的幼苗喷洒敌百虫 、 植病灵等 低毒性 农 药, 控制病虫害 的扩 散蔓延 ; -是 适时喷洒 叶面肥 , 可 以与毗 崇 啉可 湿性粉剂一同喷洒 , 提高玉米苗抵抗力 的同时 , 对 可能出现 的病 虫害进行科学预防和控制。 3 . 心 叶期至抽穗期的病 虫害防治 玉米心叶期至 抽穗期这一 阶段主要受 红蜘蛛 、玉米螟 、 粘 虫、 叶斑病等病 虫害的危害 , 其 主要的防治 手段有 : 一 是科学 进 行水 肥的管理 , 及时清除 田间 以及周 围的杂草 , 提高玉米苗 的抵 抗力; 二是适度喷洒杀螟灵颗粒剂或者湿性粉剂 , 有效控制 玉米 螟 的危 害范围 ; 三是加强不定时的巡查工作 , 及 时清 除患病 的植 株, 并集 中进行处理 , 最大限度控制病情 , 时刻保持土壤的肥力。 二、 玉米大斑 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 大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 中常见性病害 , 也是危 害我乡 镇地 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 1 . 玉米大斑病的危害症 状 在玉米整 个生长 过程中 , 大斑病都有可能发生 , 对玉米 的大 量叶片造成损害 , 并逐步侵害玉米包叶和叶鞘 , 受病地 段的突出 表现 是症状 从植株下部开始 , 由小病斑向大病斑扩散 , 这些 小病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方案为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工作,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在以往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开展以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等技术措施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
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在玉米、向日葵、蔬菜等作物产区,针对玉米螟、草地螟、蔬菜主要病虫危害,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推广以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等技术措施为主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辐射带动绿色防控技术在全旗推广应用。
二、目标任务(一)目标。
通过内置优化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并使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至85%以上,防控效果达至85%以上,增加化学农药采用50%以上,亩预防成本平均值减少10%,危害损失掌控在10%以内。
电磁辐射推展区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至60%以上,防控效果达至80%以上,增加化学农药采用30%以上,亩预防成本平均值减少5%。
保证示范区农药残余掌控在容许水平之内,推动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任务。
以玉米、向日葵、蔬菜等作。
物为重点,以玉米螟、向日葵螟、、蔬菜病虫为靶标,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三、示范推广主要技术1农业防治技术1.1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
1.2栽培管理。
精耕细作,适时抢墒播种或覆膜,促进早出苗、出壮苗。
加强水肥管理,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采取微灌、滴灌并注意田间排水,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1.3洁净田园。
及时去除收容体,增加病菌侵染源;秋耕裂稃,减少越冬虫源;融合中耕除草,及时去除田间、地埂等杂草,增加虫卵。
2生态控制技术融合农业研发和农田建设,将集中的小块耕地连结为大面积农田或退耕还林还草,最大限度地增加田埂、夹荒、地边、地角等适合蝗虫、草地螟繁殖场所。
玉米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种植水平也随之提高。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病害的防治有利于提升玉米的质量与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的病害,有必要了解玉米的常见病害,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要点,为我国玉米连年增产奠定基础。
一、玉米的常见病害1、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中。
当大斑病发生时,会导致玉米减产15%-20%,严重时将减产50%。
大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对玉米的叶子造成侵蚀,然后逐渐侵蚀玉米的包叶,在玉米的叶子上形成形状各异的斑点,造成玉米叶子的萎缩,严重时还会导致玉米的大面积死亡。
大斑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当空气过于湿润时,便会引起大斑病。
大斑病存活的温度主要是15-30℃,主要发病集中在20℃左右。
2、矮花叶病玉米的矮花叶病又称为条纹病,会严重危害玉米的生长。
在玉米生长的每个时期都有可能染上矮花叶病,尤其从出苗到7叶期是最容易患病的时期。
染病后,玉米的叶心会出现椭圆形的斑点,逐渐蔓延到整个玉米的叶片上,形成花叶状。
早期感染将使玉米的生长发育周期推迟14天甚至更久,染病的玉米高度将会减少23%,严重的情况下,患病玉米的高度通常是健康玉米的25%-50%。
此外,受矮花叶病的影响,普通玉米单株将会减产42%,晚播的玉米产量将下降75%。
3、纹枯病纹枯病又称烂脚瘟,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玉米的纹枯细菌浸染而起。
纹枯病一般会对玉米的叶片进行侵害,当叶鞘部分遭受到侵害时,茎部会出现形状各异的绿色小斑点。
玉米的纹枯病最早出现是在吉林省的一篇报道中,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该病害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一般纹枯病的发病率在70% -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严重的高达35%。
由于纹枯病能够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叶片和叶鞘,会造成玉米的茎部腐败,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当纹枯病发病时,会造成大面积的种植损失。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作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1期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
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
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一、玉米病毒病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
(1)症状。
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
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
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
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
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
(2)发病规律。
玉米矮花叶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种。
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除传播病毒外,对玉米的危害亦很严重。
蚜虫刺吸的同时吐出一种唾液,影响生长和扬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秃顶。
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
该病毒可在灰飞虱的若虫体内越冬,也可以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麦苗中越冬。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
②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
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
③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二、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1)症状。
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2)发病规律。
由镰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
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在栽培措施上应注意排水。
③用金雷多米尔、康正雷或盖克1 000倍液灌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的防治 ,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为主要措施 ,适时早播 ,避开 发病 高峰期 。 将5 0 % 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稀 释成 6 0 0 倍液 ,
或将 7 5 % 的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8 0 0稀释成倍 液 ,或将 5 0 % 的 多灵菌 可湿性 粉剂稀 释成 5 0 0倍液在 田间 喷雾 撒药 ,每 隔 7 d 喷洒 1 次 ;或将农 抗 1 2 0水剂 稀释 成 2 0 0倍 液 ,或 将 2 5 % 的 苯菌灵 乳油稀 释成 8 0 0 倍 液 ,或将 4 0 % 的克瘟散乳 油稀 释成 8 0 0~1 0 0 0倍 液 ,每 隔 1 0 d喷洒 1 次 ,连 续 喷洒 2~3次 可 以有效 防治 小 、大斑病 。在病情严 重的地 区,需要 3 a以上 的 轮作 减缓病虫 害造成 的危害 2 . 2纹 枯 病 的 防 治 玉米感 染纹 枯病病 菌后 ,在 叶鞘 上形成椭 圆形 的云纹 装 病斑 ,严 重时甚 至能够危 害到玉米顶部 叶片 。发病初期 ,将将 5 0 % 的三唑酮乳 油稀 释成 1 0 0 0倍液 ,或将 5 0 % 的多菌灵可湿 性 粉剂 稀释成 5 0 0倍 液 ,或 5 % 的井 冈霉素稀 释成 1 0 0 0倍 液 进行 喷洒 ,可 以有效 防治 。 2 ‘ 3玉米蚜虫的防治 . 玉米蚜虫成虫吸取 叶背和嫩茎上 的汁液 ,导致叶片提早 枯 死枯落 。 按照 1 5 0 g / h m  ̄ 的用量喷洒 5 0 % 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 或按照 7 5 0 g / h I n 的用量 喷洒 1 0 % 的吡虫啉可 湿性粉剂 ,可 以 有效 防治玉米蚜虫 。此外 ,可 以利用食蚜蝇 、瓢虫 、寄生蜂 和 草蛉等天敌减少玉米蚜虫数量 ,对其 进行 防治 。 2 . 4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 又称 为钻 心虫 ,常 钻入玉 米幼嫩茎 叶 中取食 ,破
高效。 关 键 词 :玉 米 ;病 虫 害 ;防 治
中图分类号 :¥ 4 3 5 . 1 3
文献标识码 : A
优 良品种的引进和选择 ,种植方式的探索和调整 ,在取得 成效 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 问题 。 就玉米而言 , 病虫害常有发生 , 危害性 日益严重 ,玉米产量 的提高受到 了严重的限制 。 1玉米病虫害 的原 因 玉米大面积种植特别是连年连片单一种植时 ,很 容易造成 病虫源在 田地中的大量累积。玉米 秸秆 、穗 轴 、根茬 中生存 有 大量 的菌体 和病 虫源 ,玉米收割后 ,秸 秆 、穗轴 、根茬若 不经 过合适 的灭病虫 源处理如轧 、沤、泥封等 ,而直接在 田中用做 肥料 ,会将菌体 和病虫源带进 土壤 ,长期积 累使 土壤 带菌量增 大。 在 贵州 省 ,冬季气 温不足以冻死 昆虫 ,一些毒害 昆虫 能够 继续生存繁殖 ,对玉米造成伤 害。由于品种选择不 当 ,种植 的 玉米抗病性差 ,一些病原菌很容 易对其造成侵染 。带有 菌体病 虫源的种子在播种前没有进行相关药剂处理 ,播种后适宜 的土 壤环境下滋生繁殖 ,也会引发病虫害。 植 株抗 逆性 对病虫害的预防很 重要 。种植者 不能科学施肥 使施肥 比例失调 ,重氮肥轻钾肥磷肥 ,造成植株生长过 旺 ,抗 逆性差 , 病虫害易乘虚而人 。 一些农户对防病虫害的认识不足 , 没有足够 的防病虫害意识 。在玉米生长过程 中 ,田地 中玉米植 株高大 ,遮风气 闷,而且夏天温度较高 ,给农户施药带来很大 不便 ,因此农户很少及时 防治病虫害甚至不 防治 ,导致病虫害 灾情加重 。 2玉米病 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苗期是指玉米播种到生长成苗 的过程 ,这段 时期天气 若长期 阴雨 、气温高 、湿度高 ,极易滋生病虫害 。在玉米种子 播种前 , 推广农户使用能够毒杀病虫害 的药剂与种子混合拌种 , 或推广种子包衣技术 ,能够有效预 防这一时期病虫害 的发生 。 例如 ,2 m L 5 0 % 的辛硫磷 乳 油加 l g 5 0 % 多 菌灵可 湿性 粉 剂加 l k g水搅拌均匀拌后与 l k g 玉米种拌种 ,闷 4~6 h 使药剂充分 附着包衣在种子上 ,种子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可 以有效 的防治 地下 害虫及 由种子传 播 的病 害。以种 子量 0 . 2 % ~0 . 3 % 用量 的有效 赛力散 或 5 0 % 福美双 可湿性粉 剂与种 子混合搅 拌 ,可 以有 效减 轻黑穗病 重发区种 子携 带的黑穗病病菌带来 的危害 。 玉 米 出苗 以后 ,一 些 地 下 害 虫如 地 老 虎 、蝼 蛄 、蛴 螬 等会 对 幼 苗 产 生 严 重 的危 害 。将 1 0 0 g 9 0 % 的 敌 百虫 晶体 或 5 0 mL 5 0 % 的辛硫磷乳油 与 1 0 k g 熟 的豆饼或麦麸拌 匀 ,制成毒 饵 ,以 3 0 k g , ' h m 的用 量撒 入玉 米行 间 ,可 以进行 有效 防治。 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 ,小斑病 、大斑病 、纹枯病 ,玉米蚜虫 、 玉米螟等病虫 害是农户 的主要 防治对象 。 合理密植 , 合理灌溉 ,
玉米病 虫草 害综 合防治 技术推 广 吕 鸿
玉米 病虫草害综合 防治技术推广
吕 鸿
( 贵 州省正安县和 溪镇农业服务 中心 ,贵 州 遵义 5 6 3 4 1 8 )
摘 要 :玉米在整 个生育期 中遭遇 多种病 虫害的危害,防治上应遵循 “ 预防为主,综合 防治”原则,采取 长效 治理 、应急 防治相结合 治理措施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辅以物理 、生物 、化 学防治 ,将重大病虫的危 害控制在 经济水平 以下,确保玉米高产、稳产 、优质、
坏茎 叶组织 ,影 响玉米水分和养分 的运输 ,降低籽粒品质。在 玉米螟开始产 卵时,释放赤 眼蜂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在玉米 螟孵 化期 ,将 B t 制剂与 药剂混合 喷洒在 田问 ,或 配成颗粒剂 进行撒施 ,可 以有效 防治玉米螟虫 。在玉米螟大喇叭 口期 ,将 3 % 的辛硫 磷颗粒剂按照 3 7 . 5 k I I l 2 的用量 ,或用 1 0 % 的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