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 莫高窟|苏教版 (共46张PPT)

莫高窟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 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 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
莫高窟 沙丘 蜂窝 一尊尊 彩塑 威风凛凛 描绘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 啧啧赞叹 栩栩如生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有慈眉 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 壮勇猛的力士。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 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 尊神态各异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是什么呢?
是 一颗明珠, 是 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是 举世闻明的艺术宝库,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 人间仙境
,
是 时光钟表
,
还是 艺术天堂
,
……
minz diantan baoku jiej
莫高窟是什么呢?
是 一颗明珠,
是 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是 举世闻明的艺术宝库,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慈眉善目的 菩萨 威风凛凛的 天王 强壮勇猛的 力士 神态安详的 卧佛
慈
威
强
眉
风
壮
善
凛
勇
目
凛
猛
的
的
的
菩
天
力
萨
王
士
神态安详的卧佛
慈眉善目的 菩萨 威风凛凛的 天王 强壮勇猛的 力士 神态安详的 卧佛
有
老虎
有
猴子
有
松鼠
有鳄鱼…… Nhomakorabea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是
,
是
,
还是
,
……
它是人类的敦煌! 它是永远的敦煌!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 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 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
莫高窟 沙丘 蜂窝 一尊尊 彩塑 威风凛凛 描绘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 啧啧赞叹 栩栩如生 漫天遨游 翩翩起舞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有慈眉 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 壮勇猛的力士。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 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 尊神态各异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是什么呢?
是 一颗明珠, 是 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是 举世闻明的艺术宝库,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 人间仙境
,
是 时光钟表
,
还是 艺术天堂
,
……
minz diantan baoku jiej
莫高窟是什么呢?
是 一颗明珠,
是 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是 举世闻明的艺术宝库,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慈眉善目的 菩萨 威风凛凛的 天王 强壮勇猛的 力士 神态安详的 卧佛
慈
威
强
眉
风
壮
善
凛
勇
目
凛
猛
的
的
的
菩
天
力
萨
王
士
神态安详的卧佛
慈眉善目的 菩萨 威风凛凛的 天王 强壮勇猛的 力士 神态安详的 卧佛
有
老虎
有
猴子
有
松鼠
有鳄鱼…… Nhomakorabea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是
,
是
,
还是
,
……
它是人类的敦煌! 它是永远的敦煌!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莫高窟PPT课件苏教版

难点词汇解释与运用
01
02
03
04
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非人力所能为。在文章中用来 形容莫高窟彩塑的精湛技艺。
神态各异
形容人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 在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彩塑
的生动形态。
宏伟瑰丽
形容气势宏大、华丽壮观。在 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壁画的
艺术风格。
举世闻名
形容名声极大,全世界都知道。 在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的知
04
跨学科知识拓展
敦煌学研究现状及成果展示
1 2 3
敦煌学研究机构及学者 介绍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研究机构、学者及其研 究成果,如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敦煌学研究中 心等。
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概述敦煌文献的发现、流散、整理和研究历程, 以及敦煌文献在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领域 的重要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 分析敦煌石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探讨其 艺术风格、技艺传承以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 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樊锦诗,1938年7月生于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531分的高考成绩成为母校历史上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 1967年,樊锦诗与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彭金章结婚。1987年9月1日,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樊锦诗 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02
课文内容详解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首先总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和重要性,然后分别介绍莫高窟 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后总 结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课件

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莫高窟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 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修缮石窟、推广宣传等。同时, 也积极推动莫高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瑰宝。
04
图文结合,形象展示莫高窟魅力
插图欣赏与解读技巧指导
相关文化、历史知识点补充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一处著名的佛教艺术胜地。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 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和修缮,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石窟内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包括彩塑、壁画和佛像等。这些作品不 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创作意图
作者希望通过《莫高窟》这篇文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引发读者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此外,作者还希望通过对莫高窟的描绘,展现人类艺术的伟大和魅 力,激发读者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总述莫高窟的地位和重要性,中间 分别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 后总结全文,表达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
产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和面临的挑战,激发他们的保护
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行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践行保护文化遗产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身边的文物和古迹,不乱涂乱画,不随意破坏。 积极参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莫高窟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 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修缮石窟、推广宣传等。同时, 也积极推动莫高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瑰宝。
04
图文结合,形象展示莫高窟魅力
插图欣赏与解读技巧指导
相关文化、历史知识点补充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一处著名的佛教艺术胜地。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 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和修缮,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石窟内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包括彩塑、壁画和佛像等。这些作品不 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创作意图
作者希望通过《莫高窟》这篇文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引发读者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此外,作者还希望通过对莫高窟的描绘,展现人类艺术的伟大和魅 力,激发读者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总述莫高窟的地位和重要性,中间 分别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 后总结全文,表达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
产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和面临的挑战,激发他们的保护
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行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践行保护文化遗产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身边的文物和古迹,不乱涂乱画,不随意破坏。 积极参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莫高窟

的生活气息。
反映古代社会风貌
壁画中描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 生活和人物形象,对于研究古代社 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融合多元文化
莫高窟壁画在表现佛教文化的同时 ,也吸收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 多种文化元素,呈现出独特的艺术 魅力。
塑像造型艺术特点分析
塑像造型生动传神
莫高窟的塑像注重人物的神态和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刻画和传 神的塑造,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有力的排比
文章还运用了有力的排比手法,如“有的慈眉善目,有的 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使得语言更加有气势和节奏 感。
PART 03
莫高窟艺术特色探讨
REPORTING
壁画内容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
莫高窟壁画涵盖了佛教故事、历 史传说、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既有神秘的宗教色彩,也有浓郁
。
塑造手法多样
塑像采用了圆雕、浮雕、线刻等 多种塑造手法,既有立体的造型
效果,也有教 艺术的传统,又融入了中原地区 的雕塑技艺和审美观念,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建筑风格与布局规划
建筑风格独特
莫高窟的建筑风格以洞窟为主,结合山势地形进行布局,既体现了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也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 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蒋勋,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艺术研究所,后留学巴 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 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
反映古代社会风貌
壁画中描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 生活和人物形象,对于研究古代社 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融合多元文化
莫高窟壁画在表现佛教文化的同时 ,也吸收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 多种文化元素,呈现出独特的艺术 魅力。
塑像造型艺术特点分析
塑像造型生动传神
莫高窟的塑像注重人物的神态和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刻画和传 神的塑造,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有力的排比
文章还运用了有力的排比手法,如“有的慈眉善目,有的 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使得语言更加有气势和节奏 感。
PART 03
莫高窟艺术特色探讨
REPORTING
壁画内容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
莫高窟壁画涵盖了佛教故事、历 史传说、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既有神秘的宗教色彩,也有浓郁
。
塑造手法多样
塑像采用了圆雕、浮雕、线刻等 多种塑造手法,既有立体的造型
效果,也有教 艺术的传统,又融入了中原地区 的雕塑技艺和审美观念,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建筑风格与布局规划
建筑风格独特
莫高窟的建筑风格以洞窟为主,结合山势地形进行布局,既体现了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也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 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蒋勋,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艺术研究所,后留学巴 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 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8.莫高窟》课件

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一句总结全文,照应文章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再次肯定了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地位,表达了对古代劳动 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赞叹,抒发了对祖国文化
遗产的珍视之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
执心恬静,手持一支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 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 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 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4.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áo)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
起舞……(排比)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 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此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壁画的典 型代表——“飞天”,展现了壁画的宏伟瑰丽。作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积累: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逼真。你能再写出几 个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吗? 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3.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
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 上文的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在内容上,这又是一个中心句,总领本段的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3 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 “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 族自豪感。(难点)
遗产的珍视之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
执心恬静,手持一支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 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 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 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4.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áo)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
起舞……(排比)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 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此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壁画的典 型代表——“飞天”,展现了壁画的宏伟瑰丽。作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积累: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逼真。你能再写出几 个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吗? 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3.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
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 上文的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在内容上,这又是一个中心句,总领本段的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3 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 “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 族自豪感。(难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课件

3 文化交流
敦煌莫高窟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上为巴颜喀拉山下的几十个佛教石窟。这个位置被认为是选择 性合适的,既保护了壁画的完整性,也方便了研究和旅游。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
艺术瑰宝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石刻代 表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巅 峰,被誉为东方的梵高。
结语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国际合作
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中国与国际组织和专家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意义
文化之旅
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领 略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 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精神洗礼
在敦煌莫高窟的宁静环境 中,人们可以沉浸在佛教 文化的氛围中,找到心灵 的宁静。
旅游经济
敦煌莫高窟成为了当地旅 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 大量国内外游客,带动了 当地经济的繁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 册《敦煌莫高窟》ppt课 件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敦煌市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 瑰宝。它以丰富的壁画、石刻和文物闻名于世。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1 繁荣时期
敦煌莫高窟兴盛于东汉末年至唐朝时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
2 隐匿与再现
长期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重视。
民族文化
敦煌莫高窟融合了汉族、回 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元素,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 的魅力。
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记录了中国古代 社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重 要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 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
敦煌莫高窟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上为巴颜喀拉山下的几十个佛教石窟。这个位置被认为是选择 性合适的,既保护了壁画的完整性,也方便了研究和旅游。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
艺术瑰宝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石刻代 表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巅 峰,被誉为东方的梵高。
结语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国际合作
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中国与国际组织和专家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意义
文化之旅
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领 略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 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精神洗礼
在敦煌莫高窟的宁静环境 中,人们可以沉浸在佛教 文化的氛围中,找到心灵 的宁静。
旅游经济
敦煌莫高窟成为了当地旅 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 大量国内外游客,带动了 当地经济的繁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 册《敦煌莫高窟》ppt课 件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敦煌市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 瑰宝。它以丰富的壁画、石刻和文物闻名于世。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1 繁荣时期
敦煌莫高窟兴盛于东汉末年至唐朝时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
2 隐匿与再现
长期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重视。
民族文化
敦煌莫高窟融合了汉族、回 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元素,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 的魅力。
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记录了中国古代 社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重 要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 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
五年级上语文课件-18莫高窟 苏教版(共58张PPT)

第一关:
• 卧佛 惟妙惟肖
•
fó xiào
一尊 腐败
记录 安详 敦煌 银弦 刺绣
• 帝国 入侵 掠走 帛画
第二关:
lǐn
lǐn
宏伟瑰丽
啧啧赞叹 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精妙绝伦 漫天遨游
引人注目
神态各异
举世闻名
个性鲜明
第四关: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要求: 1、读正确、读流利 。 2、思考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端庄温 情 情态闲 雅 楚楚动 人
细眉长 目
肌肤润 泽
眉清目秀
鼻正唇 红
•
有慈眉善目的 菩萨,有威风凛 凛的天王,还有 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他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 神态安详。
威 风 凛 凛
18、莫高窟
威 风 凛 凛
•
有慈眉善目的 菩萨,有威风凛 凛的天王,还有 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他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 神态安详。
莫 高 窟
敦煌莫高窟
走进敦煌莫高窟
古丝绸之路
九 层 楼
三危山
鸣沙山
492洞
艺 术 宝 库
藏
壁
彩
位
经 洞
画
塑
置
莫 高 窟
影片导入
莫 高 窟
莫高窟位于甘肃 敦煌,又名“千佛 洞”,位于中国西 部甘肃省敦煌市东 南25公里处鸣沙山 的崖壁上。石窟南 北长1 600余米,上 下共5层,最高处达 50米。现存洞窟 492个,壁画45 000 余平方米,彩塑2 415身,飞天塑像4
莫高窟位于甘肃 敦煌,又名“千佛 洞”,位于中国西 部甘肃省敦煌市东 南25公里处鸣沙山 的崖壁上。石窟南 北长1 600余米,上 下共5层,最高处达 50米。现存洞窟 492个,壁画45 000 余平方米,彩塑2 415身,飞天塑像4
2024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莫高窟》课件

02
描写细腻生动
文章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将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艺术瑰宝
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的艺术殿堂。
03
情感饱满真挚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莫高窟的深厚感情,既有对古代艺术的赞美,
也有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使读者在了解莫高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
作者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珍视。
重点段落解读与赏析
问题3
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有哪些特 点和艺术价值?
问题4
如何保护莫高窟这一世界文化 遗产?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感悟1
通过阅读课文,我深刻感受到了 莫高窟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对中华文化的瑰丽和辉煌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
感悟2
莫高窟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历 史的见证,它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热 爱自己的祖国。
佛教文化在莫高窟中体现
佛教故事画
通过描绘佛本生故事、佛 传故事等,宣扬佛教思想, 引导人们向善。
佛教人物画
塑造了大量佛、菩萨、弟 子、天王等佛教人物形象, 展现了佛教的庄严神圣。
佛教建筑画
描绘了寺庙、佛塔等佛教 建筑,反映了古代佛教建 筑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社会生活风貌展示
社会生活场景
壁画中描绘了古代社会的各种生活场 景,如农耕、畜牧、狩猎、渔猎等, 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最后,课文以作者对莫高窟文化的思 考和感悟作结,强调了保护文化遗产 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要珍惜和传承 这些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01
总分总结构
文章首先总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分别介绍其历史背景、
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莫高窟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小练笔
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中间使用有……有……有……还 有……写一段话。
(各抒己见、讨论交流)
为什么说敦煌莫高窟是祖 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1. 讨论交流课文是用什么 方法描写彩塑的?
2.讨论交流课文是用什么方 法描写“壁画” 的?
3.讨论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1.为莫高窟设计一两 句广告语。 2.如果你是一位导游, 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
绍莫高窟?
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 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 描写方法。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 们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
• 从1905年到1924年,不到20年的时间内, 先后有俄、英。法、日、美等国的“考察 家”来到了敦煌 • 1905年俄国奥勃鲁切夫强行换走莫高窟 经卷文书两包 • 1907年英国斯坦因骗去莫高窟经卷、文 书24大箱,绘画绣品5大箱 • 1908年法国伯希和挑走“藏经洞”珍贵 经卷等数千卷 • 1909年日本人大谷光瑞组织探险队,到 敦煌掠取了大量经卷 • 1910年敦煌知县奉命移送莫高窟经卷于 北京
2、小练笔
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中间使用有……有……有……还 有……写一段话。
(各抒己见、讨论交流)
为什么说敦煌莫高窟是祖 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1. 讨论交流课文是用什么 方法描写彩塑的?
2.讨论交流课文是用什么方 法描写“壁画” 的?
3.讨论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1.为莫高窟设计一两 句广告语。 2.如果你是一位导游, 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
绍莫高窟?
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 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 描写方法。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 们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
• 从1905年到1924年,不到20年的时间内, 先后有俄、英。法、日、美等国的“考察 家”来到了敦煌 • 1905年俄国奥勃鲁切夫强行换走莫高窟 经卷文书两包 • 1907年英国斯坦因骗去莫高窟经卷、文 书24大箱,绘画绣品5大箱 • 1908年法国伯希和挑走“藏经洞”珍贵 经卷等数千卷 • 1909年日本人大谷光瑞组织探险队,到 敦煌掠取了大量经卷 • 1910年敦煌知县奉命移送莫高窟经卷于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