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激光雷达发展

合集下载

激光雷达行业研究报告

激光雷达行业研究报告

激光雷达行业研究报告激光雷达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感知技术之一,其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

激光雷达以激光束发射和接收原理,通过测量激光束的反射时间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测距,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抗干扰强等特点。

目前,激光雷达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首先,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需求越来越大。

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准确快速地感知周围环境,激光雷达可以提供高精度的三维环境信息,有效避免事故和碰撞的发生。

其次,无人机的普及也带动了激光雷达行业的快速发展。

无人机需要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激光雷达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测距信息,实现地形测绘、目标识别等功能,大大提升了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应用领域。

再次,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于环境感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激光雷达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环境信息,帮助工业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和障碍物识别,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激光雷达的技术不断创新和变革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当前,一体化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激光雷达在体积、成本、功耗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推动了激光雷达的广泛应用。

尽管激光雷达行业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激光雷达的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大众市场的普及和应用。

其次,激光雷达的信号受到大气、灰尘、雨雪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此外,激光雷达的立体视觉范围有限,无法覆盖全方位的环境,可能会存在盲区。

综上所述,激光雷达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激光雷达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未来,激光雷达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应对市场的需求和挑战,推动行业的长期发展。

激光雷达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激光雷达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激光雷达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激光雷达技术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激光雷达技术利用激光脉冲对地面进行高精度测量,不仅能够实时获取地形地貌信息,还可以提供用于制图和三维模型的精确数据。

本文将探讨激光雷达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已经变得日益重要。

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存在一定的误差。

然而,激光雷达技术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一局面。

激光雷达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数据,且精度远高于传统方法。

通过对激光雷达获取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生成高精度的地形模型,为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其次,激光雷达技术在建筑测量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建筑测量中,精确的数据收集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建筑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建筑物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并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精确测量,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此外,激光雷达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测绘领域。

传统的航空测绘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完成工作,且数据处理时间长。

而激光雷达技术可以通过激光扫描仪实时获取地面数据,精度高,速度快。

这种高效的数据采集方式大大提高了航空测绘的效率和精度,为地理信息系统和导航系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激光雷达传感器的不断改进,测量精度将进一步提高。

传感器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将使得激光雷达技术更加便携和灵活,从而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其次,激光雷达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为测绘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激光雷达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从而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激光雷达技术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在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激光雷达未来的趋势

激光雷达未来的趋势

激光雷达未来的趋势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脉冲对目标进行测距和成像的雷达技术。

相比传统的雷达技术,激光雷达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高速率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

未来的激光雷达将继续发展演进,具有以下几个趋势:一、小型化和紧凑型设计:未来的激光雷达将更加小型化和紧凑,以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通过采用新型的激光器、探测器和光学元件,激光雷达的体积将被进一步压缩,从而更方便地集成到各种设备中,如机器人、无人车等。

二、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激光雷达的分辨率和精度将进一步提升。

通过采用更高功率的激光器和更灵敏的探测器,激光雷达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低的误差,提高对目标的探测和测量能力。

这将使得激光雷达在目标识别、障碍物避障等方面有更广泛的应用。

三、多波束和全景扫描:未来的激光雷达将采用多波束和全景扫描技术,提高对目标的感知能力。

通过同时发射多个激光束,并采集返回的信号,可以获得目标的多角度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还原目标的形状和位置。

这将使得激光雷达在三维重建、环境建模等方面有更广泛的应用。

四、高速率和实时性:未来的激光雷达将具备更高的扫描速度和更快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更高的工作帧率和实时性。

通过采用高速控制和数据传输技术,激光雷达可以更快地完成对目标的扫描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处理系统。

这将使得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等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五、代价降低和商业化应用:未来的激光雷达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商业化应用。

目前激光雷达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普通消费者市场的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激光雷达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其在智能手机、无人机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六、多模式融合和传感器互补:未来的激光雷达将与其他传感器进行多模式融合和传感器互补。

通过将激光雷达与摄像头、雷达、惯性导航等传感器进行融合,可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环境感知和定位信息。

这将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等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对比分析

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对比分析

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对比分析一、发展现状激光雷达是一种综合的光探测与测量系统,通过发射与接收激光束,分析激光遇到目标对象后折返的时间差或相位差,确定目标对象距离。

多束激光通过叠加,利用多普勒成像技术,创建出目标清晰的3D图像。

随着汽车向自动驾驶过渡,激光雷达受到产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弥补摄像头在精度、稳定性、抗环境干扰和视野上的局限性,是L3、L4和L5级标准的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元件。

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中渗透率增加、以及服务型机器人及智能交通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激光雷达整体市场预计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35.4亿美元,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美元,占全球整体市场规模的31.8%,其中车载领域即无人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是主要组成部分。

1、无人驾驶市场早期无人驾驶出租车由于绝对安全的考虑和法律政策的限制,运营过程中往往会设置安全员作为系统的备份,安全员的人力成本与驾驶员相当,因而只有取消安全员的无人驾驶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

激光雷达是高级别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其技术的成熟以及法规政策逐渐放开,如今取消安全员实现真正无人驾驶已不再遥远。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此外激光雷达单价的下降也将会促进激光雷达的使用。

据Yole预测,从出货量来看,2020年,全球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市场的出货量约为14万个,2025年将增长到130万个,预计到2032年,出货量将接近740万个。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全球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市场销售额约为12.00亿美元,2025年将增长到46.5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激光雷达销售额将接近82.11亿美元。

2、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市场高级辅助驾驶市场主要服务于整车厂,激光雷达在性能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成本及车规要求是量产车关注的重点。

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一、激光雷达分类激光雷达是激光探测和激光测距系统的简称,是一种以脉冲激光或连续激光为光源的主动光学测量技术。

激光雷达可以精确测量从激光发射点到测量目标表面激光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再结合激光光束发射方向就可以确定反射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其在高精度测量、快速测量以及三维成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军事侦察、航空航天、无人驾驶、三维成像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工业界以及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根据测量的原理,可以将激光雷达分为基于脉冲飞行时间的测量和基于连续波调制的测量,其中基于脉冲飞行时间的测量又可分为直接飞行时间测量(DToF)和间接飞行时间测量(IToF);根据扫描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激光雷达分为机械扫描式激光雷达、半固态激光雷达以及固态激光雷达;根据所采用的光源,可分为近红外(NIR)、短波红外(SWIR)、长波红外(LWIR)和混合式激光雷达;根据所采用的探测器类型,可分为单像素激光雷达、线阵激光雷达和面阵(二维)激光雷达。

二、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全球激光雷达是高级别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的关键,据统计,2019年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中渗透率增加、以及服务型机器人及智能交通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激光雷达整体市场预计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预计至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35.4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64.5%。

从全球激光雷达细分市场来看,据统计,2019年激光雷达在Robotaxi/Robotruck领域市场规模为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5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80.9%;2019年激光雷达在ADAS领域市场规模为1.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6.1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83.7%;2019年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市场规模为0.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7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57.9%;2019年激光雷达在智慧城市与测试领域市场规模为4.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5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48.48%。

《2024年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发展与展望》范文

《2024年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发展与展望》范文

《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发展与展望》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大气激光雷达)在地球科学、气候研究、大气污染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气激光雷达以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探测能力,为大气环境监测和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二、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发展历程1. 初期研究与发展大气激光雷达的初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地面大气探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卫星遥感领域,以实现对大气的远程探测。

2. 技术突破与卫星搭载进入21世纪,随着激光技术和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多个国家开始将大气激光雷达搭载在卫星上,实现对大气的全天候、全天时监测。

3. 多种类型激光雷达的研发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多种类型的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被研发出来。

例如,差分吸收激光雷达(DIAL)和拉曼激光雷达等,它们在探测大气成分、气溶胶、云和降水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三、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现状1. 技术成熟度目前,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多个国家已经成功将大气激光雷达搭载在卫星上,并实现了对大气的实时监测。

2. 应用领域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在地球科学、气候研究、大气污染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气溶胶、云和降水等成分,为气候变化研究和天气预报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分辨率和精度不断提高,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四、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未来展望1. 技术创新与突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探测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例如,研究人员将继续优化激光雷达的光源、接收器和数据处理算法,提高其探测精度和分辨率。

同时,新型的星载大气探测技术也将不断涌现,如量子级联激光雷达等。

2024年测风激光雷达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测风激光雷达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测风激光雷达市场环境分析1. 概述测风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来测量大气中风速和风向的设备。

它以其高精度、无接触、远距离测量等特点,在气象、风电、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测风激光雷达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在过去几年中,测风激光雷达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测风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风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风能行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投资。

测风激光雷达在风能行业中的应用带来了稳定需求。

•气象监测的需求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对气象监测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测风激光雷达提供了高精度的风速和风向数据,受到气象监测机构的青睐。

•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增长:测风激光雷达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能提供飞行器在复杂气流环境下的风速和风向信息,有助于提高飞行安全性。

3. 市场竞争格局测风激光雷达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以下几家公司:•Leosphere:作为市场的领先者之一,Leosphere以其创新的测风激光雷达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该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具有竞争优势。

•Vaisala:Vaisala是一家专业从事气象监测设备制造的公司,其测风激光雷达产品质量稳定,受到了许多气象监测机构的认可。

•Halo Photonics:Halo Photonics是一家新兴的公司,其测风激光雷达产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公司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测风激光雷达市场的竞争。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仍存在一定变数。

4. 市场发展趋势测风激光雷达市场未来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技术升级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风激光雷达的技术将不断升级和创新,包括提高测量精度、扩展测量范围等。

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行业应用拓展:除了风能、气象、航空航天领域,测风激光雷达还有很多其他潜在应用领域,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

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2023版)

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2023版)

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2023版)摘要:一、发展环境:政策加码激光雷达,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结合的先进探测方式,由发射系统、接收系统、信息处理等部分组成。

近年来,激光雷达行业受到国家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继出台多条政策助力行业加速发展。

2020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智能网联技术率先应用的载体,支持企业跨界协同,研发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为行业的发展提提供新机遇。

二、发展现状:无人驾驶兴起,市场需求与日俱增随着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推进,以及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扩展了激光雷达在汽车领域的使用。

近几年,美国、中国和欧洲等地区涌现了多个无人驾驶项目,市场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逐步增长。

据Yole相关统计,2021年,全球激光雷达无人驾驶领域的出货量约24万个,同比增长71.43%。

预计2025年,其出货量将达130万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三、竞争格局: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行业较为集中目前,我国激光雷达行业大体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为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第二梯队为华为、图达通、览沃科技、一径科技、岭纬智能;第三梯队为其他厂商。

Yole数据显示,2021年,激光雷达在L4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规模达1.2亿美元,相较2020年增长了11%。

激光雷达率先布局于中国和美国的自动驾驶公司,其中禾赛在L4自动驾驶市场营收上占比58%以绝对优势领先市场,排名全球第一,是第二名Waymo份额的两倍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

四、发展趋势:技术不断进步,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车规级别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市场价格昂贵,导致目前装配车载激光雷达的车辆多是中高档车。

随着固态产品技术的成熟,激光雷达将受到更多主机厂的接纳,各激光雷达厂商的车载商用经验逐步积累,将推动激光雷达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激光雷达发展现状
郑秋贞
结构组成
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 由发射机 、天线 、接收机 、跟踪架及信息处理 等部分组成。
发射机是各种形式的激光器,如二氧化碳激光器、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及波长可 调谐的固体激光器等
天线是光学望远镜
接收机采用各种形式的光电探测器,如光电倍增 管、半导体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红外 和可见光多元探测器件等。
目前投入商业运行的激光雷达系统主要有: TopScan、Optech、TopSys,以及 Leica公司的Leica ALS50等。
国内有多家单位和公司分别购买了国外不 同厂商的数套商用激光雷达设备,生产了 大量的原始点云和影像数据,但是,这些 数据一直没有有效的处理,造成了巨大的 浪费。目前只有山西亚太公司和广西的桂 能信息公司使用自购的RIEGL的激光雷达 产品进行了电力选线、地形图绘制等少量 工程。
2005年,国防科技大学的胡春生博士和秦石乔教授在,研制成 功了一种单点二维扫描方式的三维激光雷达,该系统采用了半 导体激光器为光源,APD为接收器,作用距离为24米,能够以 30Hz帧率成16x 101分辨率图像,采样率约为48.5kz ,测距 精度为9.2厘米。
浙江大学项志宇等人用已有的单点激光雷达改装制作了200 x 361像素,0.8Hz帧率,采样率约57.8KHz,目标距离8米时 测距精度为3厘米。
半导体激光雷达
半导体激光主动成像雷达应运而生,是当 前国际上研究和应用的新兴领域之一。
半导体激光成像雷达不但能提供目标的灰 度信息和二维距离信息,而且具有成像速 度高,测距精度高、成本低、抗干扰能力 强、测(相干探 测)。
直接探测方式的测距体制主要包括:脉冲 激光测距和连续波激光测距。
主动成像的连续光源三维激光雷达发展 现状
国外: 2006年,Sandia实验室Robert等人开发成功了一种无扫描三
维激光雷达(SRI),并成功应用于航天飞机表面检测。该系统基 于余弦-余弦相关鉴相法,采用连续输出功率为12W的半导体激 光器为光源,能够以30Hz的帧率成720 X 466分辨率的图像, 1.5米到3米间测距精度为6.4毫米,3.1米到4.5米间精度为 25.4毫米,最小可分辨0.5毫米宽的细缝。 2004年,日本广播公司,利用距离映射原理研制成功了三维相 机。这种相机采用三角波调制的连续光源,接收端采用CCD相机 接收。通过对像增强器分别采用普通工作方式和两种不同固定延 迟相位门选通工作方式来获得目标距离信息。像素为1280 X 720,帧率30Hz ,测量精度为在5米处3厘米,10米处4.9厘米。 优点:是采样率高。缺点:光能利用率低,测量距离和测量精度 不易同时提高。该方法比较适用实验室内的物体三维建模三维识 别等应用。 国内: 浙江大学,采用余弦调制的连续光源的余弦一方波相关鉴相法, 研制成功了无扫描三维激光雷达,并对15米处的目标进行了探测, 测距精度为28厘米。
3)采用阵列探测器,每次探测多个像素。将发射激光分为 n束,同时照射目标上n个点。从各点反射回的激光信号通 过接收光学系统接收到对应的n个探测器上,通过处理可得 到n个像素数的距离信息和强度信息。发展潜力大,难度也 较大。
相干探测成像方法
1)、扫描成像方法 2)、非扫描成像方法 相位法测量,优点:可以获得较高的测距
主动成像的脉冲光源三维激光雷
达发展现状
2004年,丹麦国防研究组织电光部的Jens Busck 等人研制成功一种基于门选通时间扫描的高精度三 维激光雷达。这种雷达采用约200ps的532nm脉 冲激光器为光源,门选通时间约为500ps,扫描时 间步进100ps,得到的三维图像像素为582 X 752, 成像时间小于1秒。在13米处测距精度为2毫米, 在100米处测距测距精度为1厘米,景深约15厘米。
在2005年,Jens Busck进行了水下目标的三维成 像实验。到2006年,他们又将扫描时间步进减小 到20ps,从而将系统的精度提高到7米处0.2毫米, 100米处2毫米,500米处5毫米,景深约7-8厘米。
从国内外三维激光雷达成像现状来看。总 的来说,还存在分辨率与成像速度之间的 矛盾。
激光雷达的作用
激光雷达的作用是能精确测量目标位置 (距离和角度)、运动状态(速度、振动 和姿态)和形状,探测、识别、分辨和跟 踪目标。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优点
与立体摄影测量技术相比,激光雷达技术 避免了投影(二维到二维)带来的信息损失, 增强了表现不连续变化信息的能力等。此 外,该技术受成像条件影响小,反应时间 短,能部分穿透水体、反应对象细节信息 等,这些特点为它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 景。
相干探测方法的测距体制主要包括:相位 法,FMCW(调频连续波法)。
直接探测成像方法
1)采用单元探测器,每次只探测一个像素。大部分成像激 光雷达的研究都是采用这种技术,原因是探测器技术和激 光器技术都比较成熟。
2)采用面阵探测器,每次探测所有像素。成像分辨率高, 成像速率不高。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对发射光进行调制,对 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才能测量到距离信息。这种技术的优 点是不需要扫描器,缺点是要求激光器的发射功率要足够 大,而且无法采用高灵敏度的APD探测器。
精度(mm量级)。缺点:测距时间长、 作用距离近等缺点,不太适合高速成像激 光雷达。 FMCW,优点:测距精度高(微米级)。 缺点:成像速度慢,结构复杂,对光源的 性能、系统的抗震性能要求高。
点扫描三维激光雷达发展现状
国外:
2002年,美国林肯实验室的Marius等人开发出了一种基于4 X 4APD阵列的二维扫描三维激光雷达。测量距离为60米,能够 以0.6Hz帧率成128 X 128分辨率,采样率为9.8KHz,测距 精度为3厘米。
2002年,美国陆军通讯和电子研究工程中心的Bradley W.Shilling等人研究了一种采用1.06um Nd:YAG微芯片激光 器,APD为接收器,扫描率3kHz的三维激光雷达。这种激光雷 达可以透过伪装成像,其图像分辨率为256 X 256一帧成像时 间为40秒,作用距离约50米。
国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