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基本知识(1)
激光原理复习知识点

激光原理复习知识点激光原理是激光技术的核心知识之一,它是指光子在受激辐射作用下的放大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激光原理的相关知识点。
1.基本概念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单色性、方向性和相干性。
与常规的自然光不同,激光是一种具有相同频率和相位的光波。
2.受激辐射受激辐射是激光形成的基本原理,它是指当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后,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会通过辐射的方式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此时会放出光子能量,并与入射光子保持相位一致。
3.激光产生的条件为了产生激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有大量的原子或分子处于激发态。
-具有一个能够增加原子或分子跃迁概率的辐射源。
-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过多的激发态原子或分子跃迁到基态。
4.激光器的结构激光器通常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激活介质、泵浦系统和光学腔。
-激活介质是产生激励能量的介质,如气体、液体或固体。
-泵浦系统是用来提供能量,并将大量原子或分子激发到激发态的装置。
-光学腔是由两个或多个高反射镜组成的光学结构,用来反射和放大光。
5.激光的放大激光的放大是通过在光学腔中来回传播,不断受到受激辐射的作用而增强光波的幅度。
通常,在光学腔中的一个镜子上镀膜,具有高反射率,而另一个镜子具有部分透射和部分反射的特性,用来逐渐放大光。
6.激光的增益介质增益介质是指能够提供光放大的介质,如气体(如CO2、氦氖)、固体(如Nd:YAG)或半导体(如激光二极管)等。
这些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通过与激励能量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受激辐射的能量放大。
7.激光的产生方式激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其中包括:-激光器:使用激光介质和泵浦系统来产生激光。
-激光二极管:使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来产生激光。
-激光腔:使用自激振荡的原理来产生激光。
8.激光的应用激光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切割和焊接:激光切割和焊接用于金属加工、制造业等领域。
-激光打印:激光打印用于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中。
《激光雷达技术》教学大纲

《激光雷达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11054002.课程中文名称:激光雷达技术课程英文名称:(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technology 3.面向对象:本课程是为遥感科学与技术系与测绘工程系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信工学院遥感系5.总学时数:32讲课学时数:24 ,实验学时数:86.学分数: 2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8.教材:《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工程应用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二、课程内容简介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技术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数据并生成精确的DEM。
这三种技术的结合,可以高度准确地定位激光束打在物体上的光斑。
它又分为目前日臻成熟的用于获得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LIDAR系统和已经成熟应用的用于获得水下DEM的水文LIDAR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共同特点都是利用激光进行探测和测量,这也正是LIDAR一词的英文原译,即: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 LIDAR。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一门课程。
《激光雷达原理》主要介绍激光雷达这一新传感器的数据获取原理及在测绘行业中的应用。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激光雷达定位的基本知识,掌握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与本课程相联系的其他课程摄影测量五、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悉激光雷达系统组成、定位原理和误差源以及在测绘行业中的应用。
为进一步研究摄影测量理论和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课外作业及考勤30%,期末成绩70%七、教学参考资料[1]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工程应用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
激光雷达基础知识

什么是色散呢?当光纤的输入端光脉冲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以后,在光纤输出端,光脉冲波形发生了时域上的展宽,这种现象即为色散。
以单模光纤中的色散现象为例,如下图所示:如何消除色度色散对DWDM系统的影响:对于DWDM系统,由于系统主要应用于1550nm窗口,如果使用G.652光纤,需要利用具有负波长色散的色散补偿光纤(DCF),对色散进行补偿,降低整个传输线路的总色散。
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将偏离直线传播的途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叫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
光的衍射和光的干涉一样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物理学中,干涉(interference)是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重叠时发生叠加从而形成新的波形的现象。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定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两束光发生干涉后,干涉条纹的光强分布与两束光的光程差/相位差有关:当相位差为周期的整数倍时光强最大;当相位差为半周期的奇数倍时光强最小。
从光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差值可以定义干涉可见度作为干涉条纹清晰度的量度。
只有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光的干涉。
由两个普通独立光源发出的光,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频率,更不可能存在固定的相差,因此,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大气气溶胶大气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
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并参与各种化学循环,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雾、烟、霾等都是天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气溶胶。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多在0.001~100μm之间,非常之轻,足以悬浮于空气之中,当前主要包括6大类7种气溶胶粒子,即:沙尘气溶胶、碳气溶胶(黑碳和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硝酸盐气溶胶、铵盐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
激光雷达基本知识(1)培训资料共65页文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激光雷达基本知识(1)培训资料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激光知识点归纳总结

激光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激光的基本概念1. 激光的定义:激光是指一种纯准直性极好的光线,其光子是高度同步的单色光子。
2. 激光的产生:激光是由受激发射产生的,利用三能级或四能级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系统,通过外加能量使体系转移到激发态,再利用其辐射产生激光光子。
3. 激光的特性:激光具有单色性、准直性、明暗对比度高、相干性强等特点。
4. 激光的种类:激光可以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
二、激光的基本原理1. 激光的受激辐射:当原子、分子或离子处于激发态时,通过外界刺激的辐射能引起它们从激发态向稳态跃迁,再发出与外界激发辐射相同特性的电磁波,即受激辐射。
2. 激光的稳态条件:产生激光需要满足稳态条件,即发射和吸收的粒子数要平衡,从而实现能量的持续放大和稳定输出。
3. 激光的放大作用:在激光器内,通过激发态原子、分子或离子吸收外界光子能量,使它们跃迁到更高激发态,从而放大光子,产生激光。
4. 激光的光学谐振腔:激光器内部常常设置光学谐振腔,用来反射和增强激光,从而实现激光的输出。
三、激光的应用领域1. 激光测距与测速:激光雷达通过测量反射光的飞行时间来实现测距,同时通过多普勒效应测速。
2. 激光材料加工:激光可用于金属切割、焊接、打孔等材料加工过程。
3. 激光医学应用:激光可用于眼科手术、皮肤治疗、激光治疗仪等医疗设备。
4. 激光通讯:激光可以传输更大带宽、更高速率的信息,用于通讯领域。
5. 激光导航:激光雷达可用于无人飞行器、自动驾驶汽车等导航系统。
6. 激光防御:激光武器可用于导弹防御、激光束武器等领域。
四、激光器的分类1. 气体激光器:以气体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常见的包括二氧化碳激光器、氦氖激光器等。
2. 固体激光器:以固体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常见的包括Nd:YAG激光器、激光二极管等。
3. 半导体激光器:以半导体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可用于激光打印机、光纤通信等领域。
4. 液体激光器:以液体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常见的包括染料激光器等。
激光雷达测距基本知识与其应用

激光雷达测距基本知识与其应⽤⽬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 (1)1雷达与激光雷达系统 (2)2激光雷达测距⽅程研究 (3)2.1测距⽅程公式 (3)2.2发射器特性 (4)2.3⼤⽓传输 (5)2.4激光⽬标截⾯ (5)2.5接收器特性 (6)2.6噪声中信号探测 (6)3伪随机m序列在激光测距雷达中的应⽤ (7)3.1测距原理 (7)3.2 m序列相关积累增益 (8)3.3 m序列测距精度 (8)4脉冲激光测距机测距误差的理论分析 (9)4.1脉冲激光测距机原理 (9)4.2 测距误差简要分析 (10)5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等其它⽅⾯中的应⽤ (10)6结束语 (11)致谢 (12)参考⽂献 (12)-激光雷达测距原理与其应⽤摘要:本⽂简单介绍激光雷达系统组成,激光雷达系统与普通雷达系统性能的对⽐,着重阐述激光雷达测距⽅程的研究。
针对激光远程测距中的微弱信号检测,介绍⼀种基于m序列的激光测距⽅法,给出了基于⾼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激光测距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案,并理论分析了脉冲激光测距机的测距误差。
了解并学习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等其它⽅⾯中的应⽤。
关键词:激光雷达;发射器和接收器特性; 伪随机序列; 脉冲激光;测距误差Applic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laser radar rangingStudent majoring in 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n xiaonanTutor Shang lianju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of laser radar systems, laser radar system and radar system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normal, focusing on the laser radar range equation. Laser Ranging for remote signal detection, presents a introduction of a sequence based on laser ranging method m, gives the high-spe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based laser ranging rada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ulse Laser rangefinder range error.We understand and learn application of Laser radar in the mobile robot and other aspects.Key words:Laser rada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haracteristics;Pseudo-random sequence;Pulsed laser;Ranging error.引⾔:激光雷达是传统雷达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激光具有亮度⾼、单⾊性好、射束窄等优点,成为光雷达的理想光源,因⽽它是⽬前激光应⽤主要的研究领域之⼀。
机器人导航系统知识要点梳理

机器人导航系统知识要点梳理机器人导航系统是指利用机器人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实现在未知环境中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的系统。
它是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文将对机器人导航系统的关键要点进行梳理。
一、导航技术1. 定位技术定位技术是机器人导航系统中的基础,包括传感器感知、地标识别、地图构建等技术。
目前常用的定位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和视觉定位等。
2. 地图构建技术地图构建技术是将环境中的空间信息转化为机器人能够理解的形式,为机器人导航提供基础数据。
地图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生成,也可以由先验地图进行更新和维护。
3. 路径规划技术路径规划技术是指根据机器人当前所处的位置和导航目标,选择最优的路径进行导航。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A*算法、Dijkstra算法和深度优先搜索等。
机器人在规划路径时需要考虑避障、可行性和效率等因素。
二、传感器技术1.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机器人导航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之一。
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的激光束来获取环境中的障碍物信息,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地图构建。
2. 摄像头摄像头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环境的视觉信息。
在机器人导航系统中,摄像头广泛应用于地标识别、目标检测和实时图像处理等任务。
3. 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测量距离,用于检测机器人周围的障碍物。
它主要用于近距离的避障和定位。
三、导航算法1. 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全局路径规划算法是在机器人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进行路径规划的算法。
它可以找到最短路径或者最优路径,但计算量较大。
常用的算法有A*算法、Dijkstra算法等。
2. 局部路径规划算法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是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路径规划的算法,主要用于避障和动态障碍物的处理。
常用的算法有基于速度障碍物(VO)的方法和人工势场法等。
3. 自适应路径规划算法自适应路径规划算法是根据机器人实时感知到的环境信息进行路径规划的算法。
(完整版)关于车载激光雷达的知识清单

关于车载激光雷达的知识清单•2017年6月28日••国际电子商情本篇知识清单分享给你,助你快速了解车载激光雷达产业。
在无人驾驶架构中,传感层被比作为汽车的“眼睛”,包括车载摄像头等视觉系传感器和车载毫米波雷达、车载激光雷达和车载超声波雷达等雷达系传感器。
其中激光雷达已经被大部分人认为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基础,毕竟传统雷达无法识别物体细节,而摄像头在暗光或逆光条件下识别效率明显降低。
也正得益于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的爆发,预计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可达到360亿美元的规模,将成为新的蓝海。
本篇知识清单分享给你,助你快速了解车载激光雷达产业。
内容导读:1.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原理2.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应用中有何优缺点?3.车载激光雷达有哪些应用?4.如何降低自激光雷达的成本?5.国内外最全激光雷达企业介绍一、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原理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最初是军事用途。
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
这里详细介绍一下车载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
第一种是较为传统的扫描式激光雷达,这种设备被架在汽车的车顶上,能够用多束激光脉冲绕轴旋转360°对周围环境进行距离检测,并结合软件绘制3D图,从而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足够多的环境信息。
这种激光雷达最初是在11年前的Darpa无人车挑战赛上,由美国Velodyne公司开发并被参赛团队使用(当时采用的是64线的激光雷达方案)。
由于那时的成本高达7万美元,未被市场接受。
后来为了降低成本,有公司推出了32线、16线的激光雷达。
但是成本的降低带来的是分辨率的下降,这就容易在车辆驾驶过程中检测障碍物时产生盲点,带来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