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鉴别诊断及预防

合集下载

菌血症、败血症

菌血症、败血症

剂量和疗程: 根据病情严重 程度和细菌耐 药性确定合适 的剂量和疗程
联合用药:对 于严重感染或 耐药菌感染可 考虑联合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注意观察药物 不良反应及时 调整用药方案
其他治疗措施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种类选择 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感染或脓肿 形成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菌血症、败血症概
02

定义和分类
菌血症:细菌进入血液并繁殖但 未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菌血症和败血症的分类:根据细 菌种类、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 度等分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液并繁殖引 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鉴别诊断:通 过血液培养、影像学检查、临床 症状等方法进行鉴别诊断
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 平衡补充营养维持生命体征
稳定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避 免接触感染源定期进行疫苗
接种
菌血症和败血症的
05
预防
提高免疫力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 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
YOUR LOGO
20XX.XX.XX
菌血症、败血症
,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菌 血 症 、 败 血 症 概 述 03 菌 血 症 的 治 疗 04 败 血 症 的 治 疗 05 菌 血 症 和 败 血 症 的 预 防 06 菌 血 症 和 败 血 症 的 护 理 与 康

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

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

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外周血常规检查通常可见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一般为(10~30)×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可出现核左移及细胞内中毒性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机体反应较差者和少数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白细胞总数可不升高,甚至降低,但中性粒细胞分类多数增高,此类病人预后往往较差。

少数败血症病人可有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机制异常,此时应警惕DIC的发生。

重型患者可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应注意其功能监测。

(二)病原学检查血培养是确诊败血症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已有多种全自动连续监测血液培养系统,如BacT/Alert、MiniVital及Bactec-9000系列等。

常用培养瓶种类有标准需氧培养瓶、标准厌氧培养瓶、树脂或活性炭需氧培养瓶、树脂厌氧培养瓶、树脂儿童培养瓶及真菌培养瓶等。

由于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水平很低,为获得较高的阳性率,宜在抗菌药物应用前及寒战、高热时,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2~3次,每次分送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必要时还可送真菌培养。

厌氧血培养不仅可培养专性厌氧菌,还能培养出兼性厌氧菌,而部分兼性厌氧菌在需氧培养瓶中生长不佳。

此外,如果患者使用过抗菌药物,要用含树脂或活性炭的中和抗生素培养瓶采样。

每瓶采血量成人至少为培养基的1/10(5~10ml),婴幼儿1~2ml,儿童3~5ml。

对于导管相关性败血症,若为外周导管,应在无菌状态下拔除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头端进行半定量培养。

若为中心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管,也可以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处同时采血做细菌定量培养,通常导管血样培养菌落计数是外周静脉的5倍以上,培养阳性时间比外周血快2小时以上,由此可判断为与导管密切相关。

骨髓培养有较高的阳性率。

对脓液、胸水、腹水等均应做涂片和培养,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分离到细菌后应做药敏试验,体外细菌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符合率一般为80%。

值得注意的是,阳性血培养的意义一定要结合临床来判断。

败血症

败血症
①葡萄球菌败血症:因金葡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已达90%左右,故青霉素G对其疗效很差。而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内酰胺酶的作用,对其敏感的菌株可达90%,故现常选用头孢唑林、头孢氨苄、 头孢呋辛或头孢克洛等,也可选择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 葡菌一般首选万古霉素,另外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替加环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鉴别诊断
败血症,需要和与粟粒型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淋巴瘤、等疾病进行鉴 别。
治疗
败血症是全身性感染,病情发展迅速,损害遍及各组织和脏器,因此,除积极控制感染和治疗原发疾病之外, 尚须针对其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DIC、肾功能不全、ARDS等而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
病因
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脆弱类杆菌、白色假 丝酵母菌等,小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致病菌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侵入人体的致病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 侵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
以下这些都可能导致败血病的发生:
临床表现
败血症本身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在败血症时见到的表现也可见于其他急性感染,如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 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 心肌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又有其 不同的临床特点。
预后
败血症病死率达30%~40%。
谢谢观看
2.表葡菌败血症
多见于医院内感染,当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此菌易形成耐药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 肠道中此菌数目明显增多,可导致全身感染,也常见于介入性治疗后,如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种导 管留置等情况下。

医院感染的败血症

医院感染的败血症
、休克等。
治疗方案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
联合使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
对于由外科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可 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清创、引 流等。
其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 行其他治疗,如免疫治疗、营养支 持等。
预防措施
其他感染性疾病
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 致类似症状,需要根据临 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鉴别。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其他相关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血小板减 少等感染表现。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 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等。
血培养
血液培养检测病原体,是诊断败血症 的金标准。
04
CATALOGUE
医院感染的敗血症
目录
• 医院感染败血症概述 •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治疗与预防 •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案例分析 •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Βιβλιοθήκη 01CATALOGUE
医院感染败血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医院感染败血症是指在医院环境 中,由于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系 统,导致全身性感染和中毒的严 重疾病。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病率较高,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其发病率在0.5%-10% 之间。
危险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长、接受有创操作等都是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危 险因素。新生儿、老年人、手术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更易发 生医院感染败血症。
特点

败血症

败血症
杆菌.绿脓杆菌(假单胞菌) 3. 厌O2菌(5~7%): 脆弱类杆菌、难辨梭状
芽胞杆菌及消化链球菌 4. 真菌(7~10%): 白色念珠菌、曲霉菌 5. 其他(<5%): 李斯特杆菌
病原学 ETIOLOGY
• 病原菌因年龄、性别、感染部位、 基础疾 病、院内或社区、机体免疫力 不同而不同。
ETIOLOGY
• ①体温>38℃或<36℃; • ②心率>90次/分; • ③呼吸>20次/分,PaCO2<4.3Kpa(32mmHg); • ④WBC>1.2×109/L或未成熟>10%。
概述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包含有感染性 和非感染性两类。
• 感染性: 败血症 • 非感染性: 急性胰腺炎、严重创伤、烧伤.
• 2).确定原发灶对选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神志改变 昏迷
精神异常
呼吸急促 PaO2 <70 mm Hg
SaO2 <90% PaO2/FiO2 300
黄疸 肝酶 白蛋白 PT
心动过速 低血压 CVP PAOP
少尿 无尿 血肌酐
血小板 PT/APTT D-dimer
• 2).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 3). WBC计数正常甚至下降可见于G—败血症,
但N仍增高。
2.病原学检查
• 1).培养标本来源:血,骨髓,脑脊液,腹水 和皮疹吸取物。

2). 培养方法: 真菌培养。
普通培养,厌O2,高渗及
• 3). 血培养要点:
• ①使用抗生素以前;
• ②在寒战、高热时抽血; 次抽血,婴幼儿>5ml/次, 人>10ml/
病原菌与年龄、性别关系

败血症定义、鉴别诊断与治疗Septicemia

败血症定义、鉴别诊断与治疗Septicemia

败血症定义、鉴别诊断和治疗
2
Septicemia
几个重 要概 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毒血症 菌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败血症定义、鉴别诊断和治疗 Septicemia
严重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表现为双向性改变。 一方面表现为以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2等产生降 低为代表的免疫受抑状态;另一方面表现出以全身 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为特征的过 度炎症反 应。正是这二方面共同作用构成了创伤后机体免疫 功能紊乱,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
败血症常见致病菌(4) 真菌 (1)白色念珠菌:最常见 (2)毛霉菌 (3)曲霉菌
败血症定义、鉴别诊断和治疗
14
Septicemia
病原学: 一个概念
复数菌败血症是指临床上同一血培 养标本或72小时内从同一病人不同血培养 标本检测到2个或2个以上致病菌。
败血症定义、鉴别诊断和治疗
15
Septicemia
败血症定义、鉴别诊断和治疗 Septicemia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 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引起毒血症状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一般以急性起病,寒战高热,白细胞明显增多等严 重毒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脓毒血症(sepsis):为败血症的情形之一,强调化脓 性病灶的出现。
22
Septicemia
发病部位和过程:
原发病灶 败血症 迁徙病灶
皮肤化脓性感染:皮肤炎症;烧伤病人 内脏感染性病灶:胆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 其他:开放性伤口,中耳炎、牙龈炎等
败血症定义、鉴别诊断和治疗 Septicemia
原发感染灶 ① 皮肤化脓性感染:如毛囊炎、疖、痈、脓 肿等 。 ② 内脏感染性病灶:如胆道、肠道、泌尿生 殖系统感染。 ③ 其他:开放性损伤、化脓性中耳炎、鼻窦 炎、牙龈脓肿、肺炎、化脓性浆膜腔感染等。

患上败血症应如何鉴别呢

患上败血症应如何鉴别呢

患上败血症应如何鉴别呢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重症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鉴别败血症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等方面,介绍如何鉴别患上败血症。

一、症状表现1. 发热:败血症患者往往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8摄氏度,甚至达到40摄氏度以上。

体温波动大,常伴有寒战和盗汗等。

2. 乏力和虚弱感:患者可以感到无力、乏力,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

3. 心慌和呼吸困难: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心慌、呼吸困难,这是由于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的。

4. 肌肉和关节疼痛: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肌肉和关节疼痛,尤其是在感染部位附近。

二、体征检查1. 心率增快:败血症患者的心率常加快,超过每分钟100次。

2. 呼吸急促: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频率每分钟大于20次。

3. 血压下降:部分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4. 皮肤和黏膜充血:患者可以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绀,口唇和指甲床发绀,舌头和口腔黏膜充血。

三、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检查:败血症患者的血常规常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有时还伴有血小板减少。

2. C反应蛋白(CRP):败血症患者的CRP水平常显著升高,是炎症反应的标志物。

3. 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败血症患者常常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

肝功能检查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增高。

肾功能检查中,尿素和肌酐水平升高。

4. 血气分析:败血症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常显示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四、影像学检查1. X线胸片:败血症患者常常需要进行X线胸片检查,以排除肺部感染的可能。

2. 腹部超声检查:败血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排除腹部感染的可能。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和肾脏的大小和形态,以及有无积液等。

综上所述,鉴别患上败血症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等。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败血症是一种由各种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严重感染,其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全身无力等。

严重的败血症可能会导致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死率高达30%-40%。

近20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机体和细菌之间的互相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败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

在诊断败血症时,需要注意感染来源,通常是继发于病人的局部炎症。

易感人群包括全身健康与免疫功能低下者。

临床表现包括原发局部炎症表现、高热、寒战、皮疹等。

败血症常见的症状是弛张热和间歇热,少数为稽留热,G-杆菌可有双峰热;寒战发热发作时间不规则,可出现皮疹和消化道症状。

过度换气是败血症的早期体征,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的表现。

败血症还可引起感染性休克与DIC。

不同病原菌引起的败血症有不同的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原发病灶多为皮肤粘膜的化脓性炎症,且常有迁徙性损害;表葡菌败血症常见于留置静脉导管或严重基础疾患病人进行手术时;肠球菌败血症主要是医院感染,其原发病灶多为胃肠道感染、腹腔感染与泌尿道感染,且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大肠杆菌败血症的原发感染灶多为患脓性胆管炎、肝脓肿、肠炎、化脓性腹膜炎、急性肾盂肾炎、产道感染等,严重的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也常见。

6.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具有荚膜和强毒力的细菌,其病情与大肠杆菌相似。

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和大汗,通常表现为弛张热或双峰热,且病情较为严重。

有时会出现迁徙性薄壁脓肿。

7.铜绿假单胞杆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杆菌多发生于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并接受广谱抗生素和手术治疗的患者。

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临床表现较一般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更为凶险,可出现特征性的中心性坏死性皮疹、休克、DIC、黄疸等症状,病死率高达63%-90%。

8.厌氧菌败血症:脆弱类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是消化球菌、真杆菌和黑色素类杆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病等
细菌因素
➢ 金葡菌可产生多种酶和外毒素
✓ 血浆凝固酶 ✓ α-溶血毒素 ✓ 杀白细胞素 ✓ 肠毒素(A~F,以A型多见) ✓ 剥脱性毒素 ✓ 红疹毒素
细菌因素
➢ 革兰阴性杆菌产生内毒素
✓ 损伤心肌和血管内皮 ✓ 激活补体系统、激肽系统、凝血与纤溶系统,以及交
感肾上腺髓质系统,ACTH/内啡肽系统等 ✓ 可激活各种血细胞和内皮细胞 ✓ 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心血管调节肽等 ✓ 导致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等
病理变化
组织和脏器的细胞变性、水肿、坏死和脂肪变性 毛细血管损伤:皮肤和黏膜瘀点和皮疹 全身迁徙性脓肿 并发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等 肝脾肿大
临床表现
无明确潜伏期
(一)败血症共同临床表现
毒血症症状
寒战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严重败血症出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
肠麻痹,感染性休克及DIC等
败血 症
(septicemia)
目的与要求
掌握败血症的定义、临床表现 熟悉败血症的诊断依据及病原治疗 了解败血症的病原学、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
败血症的定义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
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 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
近年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 菌(MDR-Pa)、产气杆菌、阴沟肠杆菌、溶血/鲍曼不动杆菌增长
肺炎克雷伯菌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好发人群:严重原发疾病或伴免疫抑制药干预 原发感染:肺部炎症、泌尿道感染、腹膜炎及胆道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临床特点
➢ 全身中毒症状,寒战,间歇发热(双峰热),可体温不升 ➢ 感染性休克发生率高(20-60%),发生早,持续时间长
菌血症(bacteremia)
是指少量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
脓毒血症(sepsis)
细菌栓子随血流出现迁徙性炎症,形成全身多处脓肿
复数菌败血症
在同一血标本或是3日内从同一病人的不同血标本培养 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
严重败血症(severe sepsis)
伴动脉低血压和灌流减少(感染性休克)引起的一个或 一个以上器官衰竭
肝脾肿大
轻度增大 中毒性肝炎或肝脓肿时肝脏可显著增大,压痛及黄疸
(一)败血症共同临床表现
原发病灶
毛囊炎,痈或脓肿,烧伤,褥疮 呼吸道,泌尿道,胆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感染 开放性创伤感染
(一)败血症共同临床表现
迁徙性病灶
皮下脓肿 肺脓肿 骨髓炎 关节炎 心包炎 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明显症状 ➢ 免疫功能缺陷或降低:病原菌 血液 免疫屏障破
坏(白细胞下降) 败血症
人体因素
✓ 皮肤外伤,粘膜屏障结构破坏 ✓ 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 ✓ 细胞毒药物,放射治疗,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
素及免疫抑制剂 ✓ 重要器官手术 ✓ 各类诊断及治疗性插管、气官切开等 ✓ 基础病:严重外伤、烧伤、及肝、肾、肺、糖尿病、风
弛张热
间歇热
稽留热
(一)败血症共同临床表现
皮疹
瘀点最常见,多分布于躯干,四肢,口腔黏膜及眼结 膜等处
也可为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脓疱疹,烫伤样皮疹 及坏死性皮疹
(一)败血症共同临床表现
关节症状
膝关节等大关节红肿,疼痛 活动受限 少数有关节腔积液或积脓
(一)败血症共同临床表现
(二)不同致病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革兰阳性细菌败血症(以金葡菌败血症为代表)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厌氧菌败血症 真菌败血症
1.革金葡菌 (MRSA) 高度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肠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 近年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SP)、耐万古霉素肠球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一例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死亡的儿童
心包积脓 肝脓肿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败血症
与其他金葡萄菌具有相似的毒力和致病力 发生于免疫缺陷患者 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多呈嗜睡或昏迷状态 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2.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病原学
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 及不动杆菌属
3.厌氧菌败血症
病原学 厌氧菌:主要为脆弱类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
其次为消化链状菌及产气荚膜杆菌等
脆弱拟杆菌
厌氧菌败血症
好发人群: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婴幼儿 侵入途径:胃肠道、女性生殖道、褥疮溃疡和坏疽
厌氧菌败血症
临床特点
➢ 发热、体温>38℃ ➢ 约30%发生感染性休克或DIC ➢ 易出现黄疸、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及转移性化脓病症 ➢ 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呈爆发性, 部分出现溶血或MOF
菌 (VRE)、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增长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琼脂平板培养
金葡菌败血症的特点
原发感染
➢ 严重痈 ➢ 急性蜂窝组织炎 ➢ 骨与关节化脓症 ➢ 大面积烧伤
金葡菌败血症的特点
临床特征
➢ 发病急 ➢ 寒战、高热 ➢ 多形性皮疹,脓点常见,也可脓疱疹 ➢ 约1/4病例伴大关节红肿疼痛 ➢ 迁徙性病灶 ➢ 心瓣膜病及其他基础病者易合并心内膜炎 ➢ 感染性休克(少见)
病原菌:主要是细菌,也可为真菌、分枝杆菌等 临床特征: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
肝脾肿大及白细胞升高等
与败血症相关的几个名词
原发局部感染 菌血症(bacteremia) 脓毒血症(sepsis) 复数菌败血症 严重败血症(severe sepsis)
原发局部感染
病原体首先侵入人体皮肤或粘膜并引起局部炎症
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漫性血管内 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发病机制
决定因素
➢ 人体的免疫功能 ➢ 细菌的种类,数量及毒力
人体因素
➢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是败血症的最重要诱因 ➢ 健康人:病原菌 血液 短暂菌血症(免疫杀死)

4.真菌败血症
病原学: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多见,常伴细
菌感染
好发人群:严重基础疾病的后期,老年、体弱、久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