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公司(可穿戴设备)教学提纲

医疗公司(可穿戴设备)教学提纲
医疗公司(可穿戴设备)教学提纲

医疗公司(可穿戴设备)

精品文档

宝莱特

宝莱特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广东珠海,专注与医疗监护仪及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医疗监护仪规格及品种最齐全的医疗监护设备专业供应商,在技术研发、产品线、质量控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主要产品为多参数监护仪,主要包括掌上监护仪、常规一体式监护仪以及插件式监护仪等三大系列的监护仪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保健、社区医疗、普通病房、急诊室等领域。除上述主要产品外,公司同时研发生产心电图机、麻醉机等其他相关产品,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省市以及国外超过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9%。

2014年3月公司在立足于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将专业医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投资设立为珠海微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移动智能可穿戴医疗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7月份推出可穿戴专业医疗产品智能体温计——“育儿宝”,定位与婴幼儿的连续体温检测,销售数量急剧攀升。

在市场方面,儿童医疗智能穿戴设备拥有广泛的顾客群体。据统计,在国内0-6岁儿童约有1亿,80、90后妈妈紧跟时代潮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宝莱特还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有上千个代理商,如果把国际市场开拓也有较好前景。

目前宝莱特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珠海、天津、南昌、常州、重庆、苏州等地区,长三角地区布局相对较少,但是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中产阶级居多,儿童数量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多,儿童医疗智能穿戴设备拥有较大的市场。平湖毗邻上海,借助上海的先进研发经验,同时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又拥有对外出口的港口,可吸引宝莱特的投资入驻。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医疗报告全球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深度报告分析

全球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深度报告分析 本篇报告对国、内外可穿戴健康医疗市场和产品以及盈利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深度分析。 智能可穿戴设备崛起,健康、医疗设备最具潜力 GoogleGlass,iWatch向大众传达了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趋势的理念,在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功能涵盖了提升人们社交生活,娱乐、健身,导航等方面,其中健康管理无疑是需求最确定,功能最具革命性的一种。 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如果说,GoogleGlass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可选消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于疾病的威胁之下,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更加广泛的需求基础,健康医疗设备就会成为必需消费品。中国的整体医疗卫生支出水平较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稳步上升。 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ABI预测,用于远程病人监控以及在线专业医疗的应用将在2017年占到整体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20%。而根据BCCResearch的预测,移动医疗市场将在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8.6%。 (一)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

据统计65岁以上老龄人的患病率约是15~45岁青壮年的3~7倍。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预计2020-2050年中国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上世界60、70年代的生育高峰,这个阶段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到49.7%,大中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56.1%。独居老人增多,人力成本上升是会导致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慢性病年轻化,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 根据2012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公布的数据,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确诊患者2.6亿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

医疗可穿戴设备市场与技术趋势-2019版

医疗可穿戴设备如何让患者更加健康?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在当今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中,绝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于消费类体育、健身和健康领域。然而,可穿戴设备正在迅速扩展至医疗保健领域,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3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智能手机的普及、传感器的小型化和易于集成,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数量/种类都显著增加,一些产品现在已经达到医疗用例的性能水平。但是,医疗可穿戴设备如何让患者更加健康呢?为什么又是现在呢? 医疗可穿戴设备的价值 可穿戴设备发展历程

医疗可穿戴设备的目的是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防止人体健康出现问题,并有助于疾病治疗和身体康复。值得注意的是,可穿戴设备制造商面临着与医疗行业相关的挑战,例如需要多次认证(CE认证和FDA认证等)。然而,随着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流行率增加(全球约有4.25亿糖尿病患者),患者健康监控的需求与日俱增,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巨大优势远远超过了医疗行业的“繁文缛节”。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正在或达到医疗级别,例如Ava手环、Apple Watch、Cefaly发带、Ectosens贴片、欧姆龙智能手表和Verily智能手表。这些产品功能从运动追踪到睡眠监测,甚至是葡萄糖监测,作为消费级医疗可穿戴设备具有相当大的前景,但它们必须满足测量准确、佩戴舒适且易于使用。去年,Apple Watch Series 4的“心电图”和“心脏监测”通过了FDA认证。这意味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也对批准这些新兴可穿戴技术表现出了更加开放的态度?但是可穿戴设备中的健康数据如何处理呢?谁将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数据呢?以及出于何种目的?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医疗可穿戴设备的新品发布情况,并描述了正在研发中的产品。我们的分析师还探讨了在不同细分领域中应该采用哪种医疗可穿戴技术,重点阐述了使用这些技术的原因,并预测了技术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医疗可穿戴设备新品进入市场 医疗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成长! 全球医疗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以同比31%的速递增长,到2024年将达到320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医疗可穿戴设备中的传感器市场(包括连续血糖监测(CGM))将在2024年达到28亿美元,2018年~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1.6%。

2016年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现状及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可穿戴医疗设备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界定 可穿戴医疗设备(Wearable Devices)是指把传感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嵌入人们眼镜、手表、手环、服饰及鞋袜等日常穿戴中,可以用紧体的佩戴方式测量各项体征。现阶段,可穿戴医疗设备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健康指标,还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二)基本特征 可穿戴医疗设备具备相应的基本特征: 1、可移动性:可穿戴医疗设备具有高度的移动性,用户可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随时使用,这决定了可穿戴医疗设备及其应用的机动性和广泛性。 2、可穿戴性:可穿戴性是可穿戴医疗设备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用户可以穿戴在身上,以人体环境为其物理支撑环境,使可穿戴医疗设备具有更紧密、更和谐的人机关系和更自然的携带方式。 3、可持续性:即可穿戴医疗设备始终保持备用状态,能够保证用户在需要时为其提供服务,这是反映“人机合一,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特征。 4、简单操作性:用户只需将其穿戴在身上,通过传感器便可随时随地自动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并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再从中央处理器发送至医疗中心,以便医生进行及时分析和治疗,无需任何操作。 5、可交互性:设备可以通过显示仪器把捕捉到的数据以显示方式反馈出来,用于保证系统设备的工作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是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最独特和最具应用潜力的功能特征之一。 二、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现状 (一)市场态势 国际市场正刮起新一波可穿戴设备潮,可穿戴设备可用于对个人的生活和运动进行跟踪并提供数据共享。尤其是医疗领域里的可穿戴设备将是未来最受消费青睐的,而目前各大巨头都在通过收购或者是发布相关的医疗健康的可穿戴设备,积极布局医疗健康领域,进一步扩大医疗健康领域的市场份额。

2019年五大医疗可穿戴设备

五大医疗可穿戴设备 CMEF以“医疗数字化时代”为主题,扰展会结束后的相关报道以及参与者的关注度中不难看出数字化变革的浪潮已经开始深刻地影响到医疗器械行业。而那些使人流停滞、被人群簇拥的展位,常常能预示这个行业的未来——本届CMEF 的“热门产品”无一不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概念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医疗可穿戴设备。先带大家看一看2017年有哪些可穿戴设备广受大家的喜爱吧! Fever Scout蓝牙智能测温贴 由美国硅谷VIVALNK基于eSkin电子皮肤技术研发而成的Fever Scout蓝牙智能测温贴,具备电子皮肤柔性,透气、可弯折等特质,支持持续佩戴使用。其贴片外观呈闪电状,手感轻薄,可随意弯曲,对于喜欢拆、摔东西的孩子来说,显然是安全的。使用时,父母将

它帖附于孩子腋下,随后打开蓝牙,与智能手机相配对。想要了解小孩的体温时,只需要打开app,Fever Scout就会报告宝宝当前的体温,测温精确度在±0.1℃之间。 Fever Scout还具备高温预警功能,父母可自行设置高温报警的温度值,当孩子体温达到设定的温度时,手机会立刻发出报警,让父母不用在夜间频繁起床去给孩子测量体温,可以和宝宝一起安心睡眠。让宝宝健康的每一刻都能被妈妈随时掌握。日前Fever Scout已经通过美国FDA和CE Medical国际认证。 Embrace智能腕带 Embrace Watch是由美国初创公司Empatica,推出的一款专门为患有癫痫的病人设计的智能腕带,可以帮助预测癫痫发作。腕带上布置有一些小型的电极,可透过皮肤传导微弱电流,然后测量汗腺受刺激情况,再与其他手段结合起来检测癫痫发作。 Embrace腕带可以检测患者的心理压力、睡眠、身体活动,在患者身体癫痫发病时,可以发出警报。通过Embrace app(支持Android和IOS),警报会发送给家庭成员或者身边的护理人员。 iTbra 女性智能内衣

2020年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0年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概况及现状 (5) 1.1产业现状 (5) 1.2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改变我国慢病、职业病等疾病的治疗现 状5 1.3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释放传统医疗资源 (6) 1.4产品情况 (7) 1.5我国市场规模 (7) 1.6市场拓展 (7) 2.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存在的问题 (9) 2.1数据准确度不足 (9) 2.2存在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9) 2.3产品无法满足患者 (10) 2.4医疗监管问题 (10) 2.5可操作的大数据 (11) 2.6共存与互联 (11) 2.7不一致与多样性 (11) 3.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3) 3.1产品聚焦化 (13) 3.2数据云端化 (13) 3.3体验互动化 (13) 3.4诊断远程化 (13)

3.5盈利模式创新化 (13) 4.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5) 5.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18) 5.1政策利好,可穿戴设备龙头企业将受益 (18) 5.2政策指导, 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 (18) 6.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20) 6.1可穿戴医疗设备可用于各种慢性病监测 (20) 6.2可穿戴医疗设备可用于各种疾病治疗 (20) 6.3可穿戴医疗设备将带动新的产业模式 (20) 6.4实时监测 (21) 6.5降低治疗成本 (21) 6.6医疗大数据 (21) 6.7智能医疗前景 (22) 7.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投资分析 (23) 7.1可穿戴医疗市场规模分析 (23) 7.2可穿戴设备应用于慢性病监测 (23) 7.3可穿戴设备应用于疾病治疗 (23) 7.4可穿戴医疗商业模式分析 (24) 7.5可穿戴医疗市场前景分析 (24) 7.6可穿戴医疗市场投资分析 (25)

医用穿戴设备有哪些

医用穿戴设备有哪些 医用穿戴设备概述目前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变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而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以及智能眼镜这三类产品更是占据了可穿戴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智能手表、运动手环更是一直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代表,一直凭借其监测健康的功能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而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前景远远不止于此。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可穿戴产品销量将达到1.6亿台之多。而随着可穿戴市场的繁荣与多元化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健康监测的可穿戴产品有望获得医疗级的新功能和认证。以上的数据充分表明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发展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的产品率先表现出自己在医疗领域的价值了,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些下面5款可穿戴智能医疗产品。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应用1、个人健康管理 现在的普遍上班族们大多缺乏运动,久坐不起,生活作息不规律,对于这类亚健康人群,一定要保证睡眠质量,多多锻炼,提高个人体能。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健康类的可穿戴设备,比如Fitbit Charge运动手环,可以跟踪用户日常的一些活动指标,如步数、行走距离、卡路里消耗量、爬楼梯层数、活动时间等等。除此之外,它还带有睡眠监测功能,这对于亚健康人群可以帮你进行个人健康管理,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2、防病于未然 很多疾病的早期都是很容易治疗控制的,如果发病初期未能检测出,之后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为了能够及早治疗隐患病情,用户日常可以佩戴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帮助你在疾病初期发现病因。心血管疾病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这种病发生之前都会伴随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如果能够及时检测到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 3、慢性病管理

可穿戴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初探教学提纲

可穿戴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初探 2015-05-14 20:32:09来源: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慢性疾病在人群中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人们的健康要求和保健意识与日俱增,这一切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医疗模式从以症状治疗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主、早诊断、早治疗的模式转变。医疗设备的发展也从复杂的、应用于医疗机构的大型设备,转向既能适用于医院又符合家庭和个人需求的小型穿戴式,甚至是片状植入式。除此之外,某些特殊行业和领域,如深水作业、运动员训练和航空航天等对可穿戴医疗设备也有着迫切和广泛的使用需求。为了满足大众群体和相关行业的此种需求,国内外的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加大对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发力度和投资,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研究成果。随着Google glass、Jawbone up、Fitbit flex以及Galaxy gear等“明星效应”的扩散(图1),可穿戴医疗于2013年一举成名,并成为2014年最值得关注的行业之一。 可穿戴医疗设备将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一场颠覆式革命(微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化),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压、血糖、心率、体温、血氧含量、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电离子透入贴片可以治疗头痛,智能眼镜有助于老年痴呆症患者唤起容易忘记的人和事,Google glass可对外科手术进行全程直播等。可穿戴医疗设备现阶段主要应用于生理参数的连续监测,对掌握许多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患者全面的身体情况尤为关键,其血糖、血压、血氧、心率的示值准确与否对改善病情,维护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监督管理基本属于空白,由于其在使用佩戴的过程中频繁使用,经常受到各种震荡,摩擦,敲打,使它受到磨损,变形等,其量值就会变化,从而损失精度,产生超差现象。根据iiMedia Research 数据,2012 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2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其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巨大的计量测试需求,迫切需要开展其相关计量测试方法的研究,研制适合于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检定装置,制定其行业标准及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从而保证其量值准确一致,正确可靠。 1 可穿戴医疗设备概述 可穿戴医疗设备(Wearable Medical Devices)可将生命体征信号检测技术融合在日常穿戴的饰品、衣物当中,具有操作便捷、连续不间断工作、智能显示监测结果、异常生理信号报警及无线数据传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监护、特殊人群监护、应急救治救护、家庭综合诊断、睡眠质量分析等方面。目前所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机体适应性研究、生物医学传感器设计、多种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优化、躯域传感网络开发、电池寿命延长、无线 实时传输以及系统安全和可靠性提高等。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载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体随身物品,如指环、腕表和手套等;另一类是电子织 物(e-textile),前者的优势在于移动操作、易于便携,后者则在于可以同时监测多种类型的生命体征信号。将这两者结合,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可穿戴医疗设备。 2 可穿戴医疗设备关键技术 可穿戴设备主要是通过各种生物医学传感器来进行监测的,分为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生物医学传感器是指可将各种生命体征信号转换为医疗仪器可用的电生理信号(电信号比较适合传输、转换、处理和定量运算)的元件或模块装置,主要由敏感器件、电子线路和转换扩展器件组成,敏感器件中广泛应用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为一种有源器件,可在外加机械激励下输出与激励成正的电信号,能用来设计测量心音的压电听诊器、血压传感器、胎儿心音、微音器和测微震颤的加速度计等。 2.1 生理参数无创连续监测技术

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商业模式分析

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商业模式分析 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技术层面已经有所突破,但大多数产品仍处于实验期或推广初期,且价格偏高, 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寻找可以产生增值效益的商业模式对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成为行业龙头尤为重 要。结合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现状,值得摸索的商业模式包括: (一)设备销售——向用户收费 让用户产生依赖感,产生不同于智能手机的全新用户体验;在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上,注重美观和时尚, 使可穿戴设备时尚界追逐的热点;用白金/翡翠等制造或点缀可穿戴医疗设备,将其打造成奢侈品,从而以 较高的价格向用户出售。 (二)软件销售——向用户收费 可穿戴和医疗设备厂商可以建立类似iTunes的健康软件平台,销售基于监测数据的健康指导/游戏软件,获得销售提成。 (三)个性化服务——向用户收费 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远程服务,根据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的数据,由三甲医院的医生通过视频为 农村的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指导;由健身教练通过视频向减肥者传授量身打造的健身操。 (四)精准广告投放——向企业收费 通过对用户监测的云端“大数据”的分析,向用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为相关厂商进行精准的 广告投放。 (五)研发服务——向科研机构收费 可穿戴设备厂商可充分利用云端“大数据”,为药企、医疗器械公司、研发外包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等 提供研发服务。 (六)帮助医院建立数据中心——向医院收费 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可以帮助医院建立数据监测中心,为医院提供患者远程监控服务、预约服务及自 动分诊服务,按照联网会员的数量向医院收取服务费。 (七)医生再教育——向医生收费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个体化监 测积累的大数据可以通过分析和归纳成为医生再教育的一部分,医生未来的知识不仅来源于书本,更来自 大数据分析后得到的应用性极强知识。医生可以自主从大数据库中发现问题并寻找对策,这将成为医生获 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八)与保险公司合作——利润分成 可穿戴医疗设备厂商可以通过和保险公司合作获得广大的客户群(利润分成)。保险公司一方面可减少长期保费开支,另一方面可采集医疗大数据开发个性化的产品。 图表可穿戴医疗设备尝试的商业模式 2 / 2

2020年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问题及趋势分析

2020年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问题及趋势分析 2020年

目录 1.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存在的问题 (5) 1.1产品无法满足患者 (5) 1.2存在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5) 1.3医疗监管问题 (6) 1.4数据准确度不足 (6) 1.5可操作的大数据 (7) 1.6共存与互联 (7) 1.7不一致与多样性 (8) 2.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概况及现状 (9) 2.1产业现状 (9) 2.2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改变我国慢病、职业病等疾病的治疗现 状9 2.3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释放传统医疗资源 (10) 2.4我国市场规模 (11) 2.5市场拓展 (11) 3.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3) 3.1产品聚焦化 (13) 3.2数据云端化 (13) 3.3体验互动化 (13) 3.4诊断远程化 (13) 3.5盈利模式创新化 (13)

4.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5) 5.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18) 5.1政策利好,可穿戴设备龙头企业将受益 (18) 5.2政策指导, 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 (18) 6.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20) 6.1可穿戴医疗设备可用于各种慢性病监测 (20) 6.2可穿戴医疗设备可用于各种疾病治疗 (20) 6.3可穿戴医疗设备将带动新的产业模式 (20) 6.4实时监测 (21) 6.5降低治疗成本 (21) 6.6医疗大数据 (21) 6.7智能医疗前景 (22) 7.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投资分析 (23) 7.1可穿戴医疗市场规模分析 (23) 7.2可穿戴设备应用于慢性病监测 (23) 7.3可穿戴设备应用于疾病治疗 (23) 7.4可穿戴医疗商业模式分析 (24) 7.5可穿戴医疗市场前景分析 (24) 7.6可穿戴医疗市场投资分析 (25)

浅谈可穿戴设备与互联网医疗

浅谈可穿戴设备与互联网医疗 摘要: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可穿戴设备也加入到互联网健康管理范畴。从设备形态、分类和面向患者临床照护路径的不同应用和服务等角度,对可穿戴及便携式设备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承担角色和发挥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可穿戴及便携式设备在推动移动医疗应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可穿戴设备;应用;服务 Discussion the Wearable Devices and Internet Medical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edical, wearable device also added to the Internet health management areas, the paper from the device morphology, classification 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for the clin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the angle of the path of wearable and portable equipment applications in the health care field Status, roles and assume the role of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t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wearable and portable devices in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bile medical applications faces. KeyWords:Internet; medical; wearable devices; applications;services

可穿戴医疗设备项目商业计划规划方案书

可穿戴医疗设备项目商业计划规划方案书 可穿戴医疗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司拥有 10 余年项目商业计划书撰写经验 ( 注:与项目可行性报告同 期开展的业务板块 ),拥有一批高素质编写团队,为各界客户提供实效的材料支持。 商业计划书撰写目的商业策划书,也称作商业计划书,目的很简单,它就是创业者手中的武器,是提供给投 资者和一切对创业者的项目感兴趣的人,向他们展现创业的潜力和价值,说服他们对项目进 行投资和支持。因此,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要使人读后,对下列问题非常清楚:(1、公司 的商业机会。 2、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 3、所需要的资源。 4、风险和预期回报。 5、对你采取的行动的建议 6、行业趋势分析。 ) 撰写商业计划书的七项基本内容 一、项目简介

二、产品 / 服务 三、开发市场 四、竞争对手 五、团队成员 六、收入 七、财务计划 商业策划书用途 1、沟通工具 2、管理工具 3、承诺工具 相关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产业分析报告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 资金申请可行性报告 市场研究预测报告 专项调查报告 市场投资前景报告 市场行情监测报告 竞争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上下游产业链研究报告 投融资可行性报告

编撰商业计划书所需材料清单(根据具体项目要求进行提供) 1、企业简介、企业历史变革以及股东情况,管理团队简历;项目组织机构简介; 2、项目介绍; 3、企业营销策略; 4、项目商业模式; 5、企业近三年财务年度报表及财务分析报告;年度审计报告;企业相关财务评价资料; 6、项目投资金额及融资计划; 7、资金使用规划,预期收入及投资回报率; 8、企业未来战略规划。 由于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属于订制报告,以下报告目录仅供参考,成稿目 录可能根据客户需求和行业分类有所变化。 第一章摘要 1.1 项目基本信息 1.2 市场前景 1.3 资金筹措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 建设环境 2.2 建设规模

医疗公司(可穿戴设备)教学提纲

医疗公司(可穿戴设备)

精品文档 宝莱特 宝莱特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广东珠海,专注与医疗监护仪及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医疗监护仪规格及品种最齐全的医疗监护设备专业供应商,在技术研发、产品线、质量控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主要产品为多参数监护仪,主要包括掌上监护仪、常规一体式监护仪以及插件式监护仪等三大系列的监护仪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保健、社区医疗、普通病房、急诊室等领域。除上述主要产品外,公司同时研发生产心电图机、麻醉机等其他相关产品,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省市以及国外超过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9%。 2014年3月公司在立足于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将专业医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投资设立为珠海微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移动智能可穿戴医疗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7月份推出可穿戴专业医疗产品智能体温计——“育儿宝”,定位与婴幼儿的连续体温检测,销售数量急剧攀升。 在市场方面,儿童医疗智能穿戴设备拥有广泛的顾客群体。据统计,在国内0-6岁儿童约有1亿,80、90后妈妈紧跟时代潮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宝莱特还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有上千个代理商,如果把国际市场开拓也有较好前景。 目前宝莱特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珠海、天津、南昌、常州、重庆、苏州等地区,长三角地区布局相对较少,但是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中产阶级居多,儿童数量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多,儿童医疗智能穿戴设备拥有较大的市场。平湖毗邻上海,借助上海的先进研发经验,同时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又拥有对外出口的港口,可吸引宝莱特的投资入驻。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未来中国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优势及需求分析

未来中国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优势及需求分析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预计将会达到74.2亿元,另外到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184.3亿。当前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在挂号、轻问诊领域逐渐已巨头垄断,资本活跃度有所降低;但在医药电商、诊疗服务平台、健康管理等细分领域,仍将存在大量市场空间。 可穿戴医疗设备前景广阔,很可能是一项在根本上改变人类医疗健康的新技术。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严重短缺,尤其在偏远地区。供需缺口为移动医疗带来机遇,而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高速发展又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将不仅接受药物治疗,还接受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在内的整体疾病管理方案。 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主要类型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形态各异,主要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跑鞋、智能戒指、智能臂环、智能腰带、智能头盔、智能纽扣等。可穿戴医疗设备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它的兴起也催生出更大的移动医疗市场。 智能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优势 1、实时监测 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健康监测数据,让用户实时了解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节省用户去医院检查和测量的费用,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提供的实时监测,尤其适合当前医疗领域在慢性病管理的应用。 2、降低治疗成本 基于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在医疗的应用,医疗机构将可以更好的整合医疗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的即时性,为医疗机构调配医疗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支撑,医生可根据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的反馈实现即时上门或远程会诊,大大降低医患两方的治疗成本。 3、医疗大数据 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的进一步应用,将实现对用户健康数据大量级别的采集,为后向医疗大数据应用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撑。医疗大数据不仅将为医药研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和国家卫生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保险等行业同样提供可靠数据源,同时支撑用户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4、智能医疗前景

可穿戴设备市场分析

可穿戴式医疗:引领重大的科技变革 可穿戴技术将成为下个十年的重大投资机会 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如今天的智能手机,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是把传感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嵌入人们眼镜、手表、手环、服饰及鞋袜等日常穿戴中而推出的设备,可以用紧体的佩戴方式测量各项体征。例如晨练时,有鞋子计算运动的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有眼镜拍摄看到的风景,有蓝牙耳机监测血氧含量……可穿戴技术即将大规模进入普通人的生活,进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为人类带来重大的科技变革。5年前很少有人想到,智能手机将取代电脑,成为男女老少上网的必备品;正如今天很少有人相信,可穿戴设备可能成为下一个智能手机,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下一个十年的重大投资机会。 可穿戴设备为移动网络新的入口,将引领个人局域网的全面升级。可穿戴设备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可以使人类脱离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限制,催生新的移动网络入口。目前,依赖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网络还比较局限,智能手机不但充当联网服务器,还充当输入和输出终端;而可穿戴设备的推出将改变这一状况,今后智能手机仅充当联网服务器,而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移动网络输入和输出终端,可以解放双手,让人们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例如,通过智能手表自动输入人体健康状态和运动状态,通过智能眼镜输出视觉效果极佳的3D画面,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体验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三星可穿戴设备GalaxyGear于2013年9月25日正式登陆中国并与全球同步销售,将引领市场对可穿戴技术的关注百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即将进入爆发期。1)市场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 预测,201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而2018年将达到3亿台,

可穿戴健康医疗深度报告

可穿戴健康医疗深度报告

本篇报告对国、内外可穿戴健康医疗市场和产品以及盈 利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可穿戴健康医疗细分行业感兴趣的微友可以一睹为快了,期待与感兴趣的微友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 智能可穿戴设备崛起,健康、医疗设备最具潜力 Google Glass, iWatch向大众传达了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 来趋势的理念,在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功能涵盖了提升人们社交生活,娱乐、健身,导航等方面,其中健康管理无疑是需求最确定,功能最具革命性的一种。 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 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如果说,Google Glass 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可选消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于疾病的威胁之下,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更加广泛的需求基础,健康医疗设备就会成为必需消费品。中国的整体医疗卫生支出水平较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稳步上升。

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ABI预测,用于远程病人监控以及在线专业医疗的应用将在2017年占到整体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20%。而根据BCC Research的预测,移动医疗市场将在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8.6%。 (一)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 据统计65岁以上老龄人的患病率约是15~45岁青壮年的3~7倍。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预计2020-2050年中国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上世界60、70年代的生育高峰,这个阶段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

可穿戴医疗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

可穿戴医疗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司拥有10余年项目商业计划书撰写经验(注:与项目可行性报告同期开展的业务板块),拥有一批高素质编写团队,为各界客户提供实效的材料支持。 商业计划书撰写目的 商业策划书,也称作商业计划书,目的很简单,它就是创业者手中的武器,是提供给投资者和一切对创业者的项目感兴趣的人,向他们展现创业的潜力和价值,说服他们对项目进行投资和支持。因此,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要使人读后,对下列问题非常清楚:(1、公司的商业机会。2、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3、所需要的资源。4、风险和预期回报。 5、对你采取的行动的建议 6、行业趋势分析。) 撰写商业计划书的七项基本内容 一、项目简介 二、产品/服务 三、开发市场 四、竞争对手 五、团队成员 六、收入 七、财务计划 商业策划书用途 1、沟通工具 2、管理工具 3、承诺工具 相关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产业分析报告 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

资金申请可行性报告 市场研究预测报告 专项调查报告 市场投资前景报告 市场行情监测报告 竞争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上下游产业链研究报告 投融资可行性报告 编撰商业计划书所需材料清单(根据具体项目要求进行提供) 1、企业简介、企业历史变革以及股东情况,管理团队简历;项目组织机构简介; 2、项目介绍; 3、企业营销策略; 4、项目商业模式; 5、企业近三年财务年度报表及财务分析报告;年度审计报告;企业相关财务评价资料; 6、项目投资金额及融资计划; 7、资金使用规划,预期收入及投资回报率; 8、企业未来战略规划。 由于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属于订制报告,以下报告目录仅供参考,成稿目录可能根据客户需求和行业分类有所变化。 第一章摘要 1.1 项目基本信息 1.2 市场前景 1.3 资金筹措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 建设环境 2.2 建设规模 2.3 建设期

可穿戴健康医疗市场及盈利模式分析

本篇报告对国、内外可穿戴健康医疗市场和产品以及盈利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可穿戴健康医疗细分行业感兴趣的微友可以一睹为快了。 智能可穿戴设备崛起,健康、医疗设备最具潜力 Google Glass,iWatch向大众传达了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趋势的理念,在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功能涵盖了提升人们社交生活,娱乐、健身,导航等方面,其中健康管理无疑是需求最确定,功能最具革命性的一种。 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如果说,Google Glass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可选消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于疾病的威胁之下,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更加广泛的需求基础,健康医疗设备就会成为必需消费品。中国的整体医疗卫生支出水平较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稳步上升。

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ABI预测,用于远程病人监控以及在线专业医疗的应用将在2017年占到整体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

20%。而根据BCC Research的预测,移动医疗市场将在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8.6%。 (一)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 据统计65岁以上老龄人的患病率约是15~45岁青壮年的3~7倍。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预计2020-2050年中国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上世界60、70年代的生育高峰,这个阶段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

医疗公司(可穿戴设备)

宝莱特 宝莱特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广东珠海,专注与医疗监护仪及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医疗监护仪规格及品种最齐全的医疗监护设备专业供应商,在技术研发、产品线、质量控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主要产品为多参数监护仪,主要包括掌上监护仪、常规一体式监护仪以及插件式监护仪等三大系列的监护仪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保健、社区医疗、普通病房、急诊室等领域。除上述主要产品外,公司同时研发生产心电图机、麻醉机等其他相关产品,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省市以及国外超过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9%。 2014年3月公司在立足于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将专业医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投资设立为珠海微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移动智能可穿戴医疗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7月份推出可穿戴专业医疗产品智能体温计——“育儿宝”,定位与婴幼儿的连续体温检测,销售数量急剧攀升。 在市场方面,儿童医疗智能穿戴设备拥有广泛的顾客群体。据统计,在国内0-6岁儿童约有1亿,80、90后妈妈紧跟时代潮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宝莱特还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有上千个代理商,如果把国际市场开拓也有较好前景。 目前宝莱特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珠海、天津、南昌、常州、重庆、苏州等地区,长三角地区布局相对较少,但是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中产阶级居多,儿童数量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多,儿童医疗智能穿戴设备拥有较大的市场。平湖毗邻上海,借助上海的先进研发经验,同时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又拥有对外出口的港口,可吸引宝莱特的投资入驻。

九安医疗 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2007年改为股份制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研发、生产、销售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远红外测温仪、血糖测量仪等生理参数测试仪器,以及低频治疗仪、多路低频治疗仪、远红外加热仪、手持按摩仪等保健器材。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血压计主要生产基地,其电子血压计销售数量位居世界前三。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十五个百分点。 2013年九安医疗出现了近十几年首次亏损,这是因为九安医疗处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方向转型初期,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转化成相应利润需要一定时间。2013年研发投入3200万元以上。公司现有的移动医疗个人健康产品种类较多,自2011年以来,公司以每年2-3个iHealth系列新产品的速度,现已上市5大类别,10余款产品,产品可测量数据基本覆盖了个人健康管理的主要指标。在应用程序(APP)开发和云数据存储及服务方面,相应版本不断更新迭代。2013年共有4款产品获得红点奖,2014年1月公司旗下品牌iHealth发布了三款可穿戴医疗设备,分别为动态血压监测仪、无线动态心电图监测器和可穿戴脉搏血氧仪。与此同时公司有8款产品同时获得IF大奖。 公司目前的自建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北美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公司在美国硅谷和法国巴黎均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公司iHealth系列产品的营销,公司产品已进入了北美、欧洲的主流销售渠道,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在市场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亚健康人群的不断增多,慢性病患者群的日渐庞大,个人健康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身体保持良好的健康水平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诉求。因此,家用个人健康用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提供个人健康管理工具是家用医疗器械的发展方向。

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现状分析

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现状分析 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政策环境 首先,可穿戴设备的政策支持。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标准化体制不健全的现状愈加显现。针对行业标准化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国内可穿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中国可穿戴联盟于2015年3月22日、23日,组织召开了《中国可穿戴联盟标准》闭门工作会,联盟发起工信部共同探讨可穿戴标准体系,促成业内标准的建立。 其次,国家对健康产业的政策推动。伴随“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编制工作正有序推进,以三医联动、医药分开、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为核心的健康中国建设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互联网+”将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互联网医疗细分领域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最后,政策持续发力养老服务业,细分领域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望近水楼台先得月。此背景下,以老年慢性病为监控和管理对象的智能化诊疗设备、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或迎来发展春天。 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现状 (一)市场规模 2015年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1.9亿元,2016年预计达到23.7亿元。另外,从2014年开始,移动医疗领域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30.1亿,同年增长52%。可见移动医疗和智能可穿戴都有相当大的市场规模,且他们相互二者的结合将会产生更多的可能。 (二)市场格局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医疗线下难题逐渐被破解,众多行业大佬也纷纷布局可穿戴医疗行业。国际企业中,目前有苹果、三星、谷歌、索尼、高通等大佬都在重点发力可穿戴医疗市场;国内企业九安医疗、歌尔声学、长信科技等企业也都相继推出了可穿戴医疗产品。其中九安医疗与小米达成合作,推出了iHealth系列产品。 (三)海外市场拓展 可穿戴设备在中国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但是产品本身叫好不叫座,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这迫使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寻找出海道路,目前主要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像九安或睿仁这样自己来开拓海外市场,优势是将自己的品牌推广出去,同时获得较大的利润。但挑战也相对较大,拓展海外市场需要高度本地化的团队和适应当地的市场策划团队,这对中国公司来说并不容易。另一种则仍然沿袭着代工的老路,比如位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可穿戴健康医疗深度投研报告32

可穿戴健康医疗深度报告 本篇报告对国、内外可穿戴健康医疗市场和产品以及盈 利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可穿戴健康医疗细分行业感兴趣的微友可以一睹为快了,期待与感兴趣的微友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 智能可穿戴设备崛起,健康、医疗设备最具潜力 Google Glass, iWatch向大众传达了可穿戴设备将成为 未来趋势的理念,在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功能涵盖了提升人们社交生活,娱乐、健身,导航等方面,其中健康管理无疑是需求最确定,功能最具革命性的一种。 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 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如果说,Google Glass 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可选消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于疾病的威胁之下,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更加广泛的需求基础,健康医疗设备就会成为必需消费品。中国的整体医疗卫生支出水平较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稳步上升。

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 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ABI预测,用于远程病人监控以及在线专业 医疗的应用将在2017年占到整体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20%。而根据 BCC Research的预测,移动医疗市场将在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8.6%。 (一)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 据统计65岁以上老龄人的患病率约是15~45岁青壮年 的3~7倍。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 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预计2020-2050年中国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上世界60、70年代的生育高峰,这个阶段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