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学素材: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4)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重点讲解】简要分析古代中国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及其重大成果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古代手工业是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脱离农业,形成的独立生产部门。

农业、手工业生产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中华文明在农业生产上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和原始农业一样,我国的原始手工业生产也是历史悠久,素称发达的。

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发展的物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以冶金技术、制瓷业和丝织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量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一、技术高超的冶金业.冶铜技术:我国的青铜铸造主要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其中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2.冶铁与炼铁的技术整体情况:中国使用铁器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

战国时期农具逐步推广,到汉代已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冶铁与炼铁技术发展的主要史实:战国后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当时人们发明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西汉时期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原料,发明并推广了淬火技术和低温炼钢技术;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使我国的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魏晋南北朝发明了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瓷器的发明和制瓷业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烧制陶器,这是制瓷业的起源。

商代工匠们在烧制陶器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提高烧成的温度和施釉技术,烧制出了原始的瓷器。

东汉时期,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早期生产出的是青瓷,后来又生产出了白瓷;唐朝时期,出现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非常著名,还出现了闻名于世界的唐三彩;两宋时期,我国的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名窑,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朝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PPT(44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PPT(44张)

大制瓷系统
和图案风格
宋元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 织锦吸收了花鸟画
出现了五大名窑
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 彩争奇斗艳
在苏杭等地设织造 局;缎成为清朝丝 织品的代表
三种手工业形态比较
经营 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 方式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武器军用品和官 不在市 集中、大作坊 府贵族生活用品 场流通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历史悠久、 素称发达
材料一:继发现我国最早的道路网、最早的宫城之后,在位 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内,考古工作人员又在宫城附 近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其中的绿松石器制 造作坊是迄今东亚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材料二:官营手工业涉及的部门之多,有煮盐、冶铁 、铸钱、 丝织业……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可以进行 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还可以凭借国家的权力,征调优秀的 工匠、使用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是直接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而是一种可以兑换成货币的证
券,A 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交子引发了民间的商业纠纷,B 项
(3)丝织技术
①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3)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技术工 艺的高超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 缺少积极性。
(4)评价 ①利: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工 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②弊:官府提供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 大多采取强制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工官制度使 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 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也容易失传。

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共22张)

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共22张)


众主要衣料;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私营)手 工业
1、种类: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
(2)民营手工业
1)特点
2)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鼓励 秦汉:发展 魏晋南北朝:摧残 唐朝:恢复、发展 两宋:艰难发展 元朝:棉纺织品增多 明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明清:江南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管理方式
政府直接经 营、集中、 大作坊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产品
武器军用品 和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流通方式
不在市场 流通
民间消费 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 和交纳赋税 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二、享誉世界的古代中国手工业
《群神“宴赛》里中丝的”中(s国er青i花ce瓷)陆
西 东上 丝 绸 据马的史人丝马药教十书织匹材等分记品、、喜载,皮珠爱, 公中元古毛宝国前罗、、瓜音果乐蔬、菜舞“、 蹈香 、ch料 宗i、na
就是 ( )
A.炒钢技术
B.水排
C.灌钢法
D.高炉炼铁
4.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5.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企业 6.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其闻名天下始
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关系的产生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 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 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 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 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 密的劳动分工。

历史: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备课笔记(人教版必修2)

历史: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备课笔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西汉时,巨鹿有位叫陈宝光的人,他家拥有一套织造上等丝织品的技术和工具。

陈宝光之妻继承家传,身怀绝技,织出精美绝伦的丝织品。

据说,她织一匹散花绫,费时两个月,价值上万钱。

后来,她受到朝廷重臣霍光家重用,成为霍家专有织工。

当时的官府手工业部门也从社会上征调大量的能工巧匠,为它们服务。

知识结构: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阅读前言,问题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哪些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你认为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些主要的经营形式?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突出的成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或者由成语“一言九鼎”“炉火纯青”导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什么事手工业?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生产的小规模的工业生产。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

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概述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三代——青铜业,垄断;春秋战国——继续发展;汉代——官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此后——素称发达,一直领先。

教材分别从冶金、制瓷、丝织三方面分别介绍了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

1、官营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①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人教版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及其消长变化
1.三种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 营,进行集 中的大作坊 生产
民间私人经 营
家庭 手工业
以家庭为单 位进行自主 经营
产品用途
军用品和官 府、贵族的 生活用品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课堂探究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作为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产生并发展于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的 特定环境中,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特别提示:官营手工业的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垄 断盐、铁、铸钱等行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产品不投放市 场,主要服务于专制政府、皇室贵族及官僚;不计成本和奢 侈性,主要生产武器和奢侈品;技术工艺的高超性,代表古 代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各种行业的封闭性与技术难以推 广,往往导致失传;劳动者缺少积极性,工匠没有人身自由。
【探究问题】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探究素材】 材料一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 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用中国丝绸, 成了一种时尚……
直到15世纪,瓷器在欧洲还是稀世珍宝。17世纪,中国 瓷器风靡欧洲,价格高于黄金。18世纪,中国瓷器已遍销全 世界,并深入到普通的外国人家庭。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标内容】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材分析】本教材主要用四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其突出成就: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高超的冶铸技术;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这些成就一方面表明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生产经营虽然存在着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但都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还反映出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求知欲高,而且其通过初中时历史学习,对古代手工业的大体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想进一步了解,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文字声音影象色彩以及动画融为一体,可以为其更生动地再现历史表象,进一步增强其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1)知道手工业的概念及其三种经营形态。

(2)说出冶铸技术、制瓷技术、丝织技术的发明成果。

(3)知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时间和地区。

2、归纳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史实的归纳能力。

3、分析从春秋战国到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概括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民营手工业的地位和重大影响,培养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地图认识丝绸之路,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5、通过综合整课的内容,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反展的特征,培养综合史实,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观察古代经济区域的分布特点,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学习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阅读古代手工业品外传的事例及观看相关的图片,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古代手工业的国际影响,掌握总结的历史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成就,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47张)

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47张)
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易错提醒】 1.官营手工业并不因国家扶持而异常繁荣 官营手工业的原料由政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它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 常常引起工匠的反抗,弊端丛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萎缩。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不能认为是技术革命 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 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 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
2.家庭手工业 史料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画线内容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史料体现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 提示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 特点:作为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网络小结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术语精要 1.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产品精美,品种繁多,冶 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是维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 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 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 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 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 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我国古代手工业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本课分三小目描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辉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第一目“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讲述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第二目“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阐述了作为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手工业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三目“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概述了我国古代瓷器、丝绸远销国外的概况。

教材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和材料,对一些主要手工业品进行了详细介绍,这能加深学生对手工业品的形象认识。

在教学中,要以一些图片为突破口,形象而又生动地向学生描述古代手工业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由于本课涉及手工业部门较多,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料引入、情境设置、问题设计、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势利导,从学生感兴趣的陶瓷、丝织品着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的手工业成就,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古代冶金、陶瓷、纺织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并注意归纳鉴赏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古代手工业的兴趣。

(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图片导入图1 图2图3图片简介:图1,铜爵(夏代),高22.5厘米,1980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田玉怎么到了河南?
亚历山大帝国扩张?
中国的 “斯芬克斯之谜”
阿斯塔纳古墓(2000多年前)惊现欧洲白人!
• 二十四史、《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全然 查不到“丝绸之路”的名词记载和历史纪录。
• 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和中国 察提出约公元前二世纪存在一条“丝绸之路”。
欧洲基督教文明 西亚伊斯兰文明
东亚儒家文明
南亚佛教文明
古希腊以“赛尔”(Ser)即汉语“丝”称呼丝绸,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 “丝绸之国”。欧洲主要语言中称呼“丝绸”的词汇均以Ser为源头,包括英语中的Silk。 历史学家注意到,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方文献中出现“丝绸”词汇的频率增加了。
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同,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 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资治通鉴》
“汉中张骞以朗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 留骞十余岁……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 得还。……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候。”
——《汉书.张骞传》
匈奴之患-月氏之难
西征北伐-威慑阳关
西域都护-丝路畅行
公• “元前汉13之8和公号元令前1班19年西张骞域两矣次出,使始西于域,张“持骞汉而节不成失” 于郑吉。” 表现出对大汉忠诚,为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原“凿空西域”开
辟“丝路古道”第一人,为西汉—对—西《汉域书正·西式域管传辖》 奠定了基础。
张骞:凿空西域 班超:再通西域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 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 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 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张骞:凿空西域
班超:再通西域
西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公元76年朝廷命班超回朝 • 疏勒王拔刀自刎以死挽留 • 于阗百姓紧抱马腿求汉使 • 班超放弃东而返。
久居异地,年老思乡。皇帝为之动容,102年召之回 朝。公班元超9经7年营,西派域甘31英年出,归使途大中秦旧,病西加到剧波,斯艰湾难跋 涉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同年病逝,享年71岁。
• 张骞:凿空西域 • 班超:再通西域
中国古籍屡屡出现一个神秘人 群——“九姓胡” ……他们经 年往来于浩瀚的沙海古道,从 事“远程贸易”……
东来西往 互通有无
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技术等
良种马、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乐器、音乐、舞蹈、佛教等
双向的馈赠 • 穿行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将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
人类生活的 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物质技术。丝绸之路是人类
舞台
历史上诸种文明双向交流之路。
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 敦煌得到一包无法解读的书信。
乌兹别克和塔吉克斯坦阿姆河,锡 尔河之间狭长地区。 多年后学者确信书为粟特文。曾 以商业影响世界的族群重现于世!
• 粟特人一登上历史舞台就伴随经商记录,最初 是作为各王国的附庸存在。三世纪开始,逐步 甩开贵霜帝国制约,建立起连通东边中国,北 方游牧汗国和西边波斯与西到罗马帝国的庞 大商业网络。
空间的沟通 区域文明的中

• 丝绸之路的岁月就是一部全球众筹的 “通”史 • 丝绸之路的沿线就是一部文明分享的“通”途 • 丝绸之路的故事就是一部人类交响的“通”曲
• “一带一路”恰恰意 味着丝路文明的回归。
时间的穿越
古今历史的纽带
• 借助传统的智慧来回应现代的问题。
• 意味着人们在思考古 老文明的现代意义。
• 罗马四处征战劫掠金银,从各国商人手中购买丝绸 。丝绸,将中国和罗马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
• 波斯、阿拉伯、印度人成了东西中间商,中亚和西 亚成为各种文明交汇处,促进了绿洲城市繁荣。
• 丝路商贸使游牧民族得以出售草原特产,向过往 商队征税,以购买谷物、武器、铁器、织品和其 他各种奢侈品。
• ………… “丝绸之路”只是一条丝路?一条古路吗?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教学素材:古代中国的
丝绸之路
2020/8/26
昆仑和田玉之谜!
• 妇好:商王武丁的王后,有据 可查的第一位女性统帅。1976 年,妇好墓发现,甲骨文中的 传奇女性终于得到证实。
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与 甲骨中妇好事迹卜辞
殷墟妇好墓墓坑
• 奇怪的是,在出土的755件玉 器多为昆仑山和田玉,其中还 有1件阿拉伯绶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