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PPT课件
重症医学科课件

重症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重症医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未 来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重症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期阶段,重症患者通常由普通病房的医生进行救治,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危重病人数量的增加,重症医学逐 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今,重症医学已经形成了 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救治技术,未来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 和精准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治疗方案。
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减 少呼吸做功。
氧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 氧、面罩吸氧等。
气道管理
保持患者气道通畅,预防和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 物潴留。
无创通气
对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可采用无创通气支持 ,减少有创通气带来的并发症。
循环支持
液体复苏
通过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 注,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
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进行透析,清除体内 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对于危重患者,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缓慢、连续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 分。
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采取措施保 护肾脏功能,预防肾损伤。
营养与代谢支持
肠内营养
通过鼻胃管或胃造口术提供营养物质,满足患者 的营养需求。
详细描述
重症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专门针对危重病人的学科 ,主要涉及对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的救治 。该学科强调多学科协作,综合运用临床医学、护理 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病人提 供全面的生命支持和治疗。同时,重症医学注重器官 功能维护,通过各种生命支持手段,如机械通气、血 液净化、体外膜氧合等,来维护和恢复患者的器官功 能。
重症医学科简介ppt课件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 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
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 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 集中管理的单位。
传 统 ICU 设 计
ICU的规模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 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 2~8%为宜
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
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 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 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 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
◦ 体外起搏器 ◦ 纤维支气管镜 ◦ 电子升降温设备等。
ICU选配设备
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
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输液加温设备。
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特别经历2003年SARS、2008和2009年汶川-玉树大 地震的医疗救援,ICU的医疗功能和效益已为社会 认可。重症医学作为一门医学专业已为学术界肯 定。
2008年,二级学科,学科代码:320.58。
北欧更多地以呼吸科医师负责ICU,南欧国家更多 地以麻醉科医师负责,北美一度由外科医师占统 领的地位。ICU在兴起之初,不同的历史背景形成 了多元性特点。
⑴ 各种类型循环衰竭; ⑵ 严重感染; ⑶ 急性大出血及严重多发创伤; ⑷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⑸ 各种高危手术及术后重症(尤其是有合并者); ⑹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必须作呼吸管理的病人;
重症医学科简介ppt课件

概
述
•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 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 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 识、ICU相关的在多种模式,如专科ICU或综合ICU;专科 ICU往往附属于某一专科,故一般来说对本专科问 题有较强的处理能力;但从危重病医学发展需要 来看,目前ICU更倾向于向综合性的,全专业化的 方向发展。
概 • ICU选配设备
• • • • • • • • • • •
述
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 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输液加温设备。 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体外膜肺(ECMO)。 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 胸部震荡排痰装置
• 是为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患者,在发生单个或
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时尽早给予生命支持性治疗,
同时,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的场所。
• 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集
中管理的单位。
传 统 ICU 设 计
概
• ICU的规模
述
•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 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 2~8%为宜 • 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 • 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 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概
述
• ICU必配设备
2024版icu小讲课ppt课件完整版

2024icu小讲课ppt课件完整版•ICU基本概念与功能•常见危重症识别与处理•危重症监测技术与方法•危重症治疗策略与措施目•ICU常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ICU护理管理与人文关怀录ICU基本概念与功能ICU定义及发展历程ICU定义发展历程ICU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地位重要与其他科室关系ICU主要功能与服务对象主要功能ICU的主要功能包括监测和治疗危重病人的生理功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等。
服务对象ICU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危重病人,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人。
同时,ICU也服务于大型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和治疗的病人。
常见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休克的定义与分类休克的识别初步处理措施030201休克识别与初步处理呼吸衰竭识别与初步处理呼吸衰竭的定义与分类阐述呼吸衰竭的概念,包括其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呼吸衰竭的识别列举呼吸衰竭的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
初步处理措施介绍针对呼吸衰竭的初步处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机械通气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识别与初步处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定义与分类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识别02初步处理措施03危重症监测技术与方法01020304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压监测心输出量监测反映机体酸碱平衡、通气和换气功能,评估呼吸功能。
测量气道压力、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等参数,评估呼吸力学状态。
通过肺功能测试、呼吸肌力量评估等方法,全面评估呼吸功能。
反映肺氧合功能,指导氧疗和机械通气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监测呼吸功能监测氧合指数监测颅内压监测脑电活动监测脑血流监测脑代谢监测危重症治疗策略与措施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及时准确地识别与诊断感染。
早期识别与诊断感染合理选择抗生素个体化治疗方案监测与调整治疗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
ICU简介PPT课件全文

2024/8/30
16
重症医学的研究内容
❖ ICU特色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能够开展各种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方式的监测方法
2024/8/30
17
重症医学的研究内容
❖ ICU特色技术——纤维支气管镜
• 纤支镜引导下困难气道建立 •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等等………
2024/8/30
31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 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器 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ICU相关的 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重症
ICU 病房
手术室
(重大手术、严重创伤等)
• 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 展,卫生部2009年2月23日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 管理指南(试行)》。
2024/8/30
38
ICU建设基本要求
• 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 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二级学科 ,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 接领导。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2024/8/30
3
重症医学发展史
• 1863年,南丁格尔就曾撰文提到专门为术后病人设置 “小房间”,这便是ICU的雏形。
• 1952年以后,若干重大事件促进“术后恢复室”向更高 层次发展。
•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作为一个独立的学 术团体宣告成立。
这表明,重症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以及ICU作为重 症医学主要的实践场所已经成熟,并取得了巩固的学术地 位。
icu课件ppt模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 分泌过多导致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治 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 射性碘治疗。
03
IC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 心率、呼吸、体温等基 本生命体征,确保患者
生命安全。
呼吸道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
。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 计划,给予适当的营养 支持,维持患者营养需
求。
皮肤护理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沟通与交流
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了解患 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支
持。
情绪疏导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 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 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呼 吸急促、低氧血症和双肺浸润。治疗 方案包括机械通气、液体管理和抗炎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 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 疗的疾病,其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肺康复和戒烟。
ICU的设施与设备
总结词
ICU拥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各种监测和治疗需 求。
详细描述
ICU通常配备有各种先进的医疗设施和设备,如多功能监护仪 、呼吸机、输液泵、除颤仪等。这些设备能够满足各种监测 和治疗需求,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及时的干预,确 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ICU的医护人员组成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 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 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重症医学科简介ppt课件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畴
❖ (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 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 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 “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中,对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 疗服务的医院、医师等问题,都作出规定。
❖ 随着各专业学科的快速发展,在大型医院,由于危重患者数目多,一 些专科ICU亦相继建立和发展,如外科ICU(SICU)、内科ICU (MICU)、冠心ICU(CCU)、急诊ICU(EICU)、婴幼儿重症监护 治疗病房(IICU
❖ 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 通气及后期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87%下降至40%以下,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ICU, 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CCM),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 实践方法、人员培训计划、教育系统和科研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以血 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基础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
重症医学科发展简史 ❖ ICU的英文全称是Intensive Care Unit,中文名称是重症监 护室、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治疗病房等,香港及广东地区 多称为深切治疗部。 ❖ ICU的特点是患者病情危重,医疗设备高端、贵重,医 护人员专业性强,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强。与之相关的则 是高昂的医疗费用。 ❖ 生命指征的监护,呼吸机、人工肾,以及抗生素、维持 生命基本参数药物的使用是ICU的核心技术。 ❖ ICU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它整合了麻醉、内科 (尤其是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内科)、外科、 护理等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
重症医学课件

疼痛护理
针对疼痛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镇痛 药物的应用等。
康复护理
针对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相应的护理措 施,如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
重症患者的康复与预后评估
1 2
功能康复
针对患者出现的功能障碍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康复
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康 复治疗,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重症医学课件
目录
• 重症医学概述 • 重症医学的基本知识 • 重症医学的临床应用 • 重症医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 重症医学的未来发展
01
重症医学概述
重症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1
重症医学是一门专注于严重疾病和危重病人的 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医学专业。
2
重症医学强调多学科联合诊疗和个体化治疗, 需要医生、护士、药师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 。
02
重症医学的基本知识
重症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由感染、创伤、休克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系统 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多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重症患者常伴有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 ,如肺、肾、肝等。
高代谢状态
应激性溃疡
重症患者常伴有高代谢状态,导致负氮平衡 、肌肉消耗等。
对症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保证重要脏器灌注。
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 疗。
支持治疗
感染控制
给予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等支持治 疗。
针对感染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重症患者的护理特点与要求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等 。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发展之硬件建设
1.配备一套纤支镜----用于床边纤支镜检查 及治疗。 2.配备便携式超声仪器 由于超声动态、实时的特点,使其可为 重症病人的治疗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 指导。
学科发展之软件建设
1.床边胸片专题讲座 拟邀请影像学专家对我科医生进行培训。 2.综述分享 每位医生在一个领域组织相关材料, 定期在 科室内分享。 3.特殊病例回顾与讨论,包括相关文献查阅
积极开展PICCO监测技术,动态、连续 测量心输出量、心脏前后负荷和容量反 应,对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严密 监测 ,指导治疗 大力开展床边CRRT治疗急、慢性肝肾 功能衰竭,并逐渐应用于SIRS、MODS 等危重患者的抢救
对难治性心衰、顽固恶性心律失常、急 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开展主 动脉球囊反搏术,有效地增加心肌血供 和减少耗氧量 ,增加抢救成功率 引进新型镇静镇痛药右旋美托咪啶,应 用于术后、需机械通气的患者,改善传 统镇静药物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缺乏 合作、停用后不易苏醒以及苏醒期躁动 等缺点 。
开展业务范畴
要求每位医师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 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对 脏器功能异常信息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主要包括休克、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 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障碍、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 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 衡紊乱、严重感染、MODS等
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熟 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 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 深静脉及动脉穿刺置管技术、血流动力 学监测技术、纤维支气管镜使用等技术
重症医学科 2012工作计划
李福龙
.
树立优质服务理念
积极推进“修医德、铸医魂、强医能” 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把三好一满意 的标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增强服务 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针对ICU工作特点,培养和树立爱岗敬 业,顾全大局,讲团结,讲奉献的团队 精神
加强病房管理
严格执行早会制度,探视制度,患者外 出检查制度,危重病人转运制度,交接 班制度 。 严格的病房管理才能保证ICU日常工作 顺利进行。
学科发展之软件建设
4.逐步安排外出进修、学习
5.强化护理队伍建设
6.加强科室间的业务合作 7.加强科室与其它单位的合作
学科发展与科研
本年度我科拟完成科研课题2项,发表 核心期刊论文4篇,在研课题1项并顺利 进行中。
注重治疗细节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1.容量管理的正规化 ,有效应用机械通 气,优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合理的血 糖监测与控制、定时镇静镇痛评估。
2.应用APACHEⅡ评分,客观量化疾病的 严重程度,从而更有效的评价治疗的有 效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强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性感染、留 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的各项措施,加强 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与管理,对感染及 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ICU感染 监控表,导尿管、深静脉置管、气管 插管感染监测与评估表,并应用临床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