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

母亲是……
母亲是……

母亲是……母亲是一叶小舟,

载着我

飘过绝望的海洋,

寻找属于我的希望。

母亲是清晨的一束霞光,

照着我

越过黎明的黑暗,

唤醒我沉睡的心灵。

母亲是一缕微风,

拂去我

心头的片片乌云,

坚定我前进的步伐。

母亲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带领我

走向知识的殿堂,

点燃我成功的礼炮。

母亲是一汪清泉,

滋润我龟裂的心田,

幼小的心灵,

绽放出朵朵灿烂的花儿。母亲是一条长长的绳子,时时拴着我,

飘啊飘,

飘不出母亲的苍苍白发。母亲是临行前的句句叮嘱,母亲是餐桌上的唠唠叨叨,母亲是烦恼时的倾诉地,母亲是儿女的守护神,

母亲是……

母亲风险因素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_教养行为的中介作用_李燕芳

《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第5期(总第167期)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Monthly) 5th Issue,2014(Serial No.167)母亲风险因素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 教养行为的中介作用 李燕芳*刘丽莎刘丽君徐良苑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摘要母亲风险是儿童早期消极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其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还可 能通过影响教养行为进一步危害儿童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以1877名4.5 6岁儿童为研 究对象,考察了母亲低学历、身体差和抑郁三个方面风险因素对学前儿童读写能力、数学能 力、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母亲教养行为(敏感性、积极情感表达、认知指导、提 供社交机会)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母亲低学历显著预测儿童读写能力、数学能 力、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母亲身体差、抑郁均显著预测儿童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2)母 亲敏感性和积极情感表达在各项风险因素对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预测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 母亲认知指导在母亲低学历预测四个方面,以及母亲抑郁预测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中发挥 中介作用;提供社交机会在母亲身体差和抑郁预测儿童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中发挥了中介 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改善儿童早期的养育环境,降低危险环境的影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母亲风险教养行为学前儿童早期发展 分类号B844 1问题的提出 儿童早期(0 6岁)是个体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的关键时期,早期成长环境对儿童当前乃至日后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2],早期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风险环境则危害着孩子的健康成长[3]。风险环境是指那些会增加个体消极发展结果可能性的不利处境[4],这些环境因素存在于与儿童密切接触的重要他人以及儿童生存的各种层次的环境系统中。 家庭是儿童生存的重要微观环境,在这个系统中,母亲作为主要抚养人,是儿童成长早期接触最多、联系最为紧密的重要他人[5],对孩子早期发展的影响也最大[6]。研究表明,健康积极的母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7-8],而具有风险特征的母亲则会对孩子的发展不利[9]。母亲风险因素是指母亲自身所具有的不利于儿童发展的特征,涵盖文化素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9-10],是儿童消极发展结果的重要预测因素,其不仅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还可能通过影响其他过程因素(如母亲教养行为)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发展[8]。1.1母亲低受教育水平、不良的身心状况对儿童早期发展的直接影响 母亲低受教育水平、不良的身心状况对儿童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Cabrera等[9]在考察母亲、父亲及儿童自身的风险特征与儿童认知、社会行为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母亲低学历、身体不良、抑郁等风险因素直接显著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在诸多有关母亲的风险因素中,母亲低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儿童发展最直接而显著的因素之一,如Ayoub等人[11]对Early Head Start(EHS)项目中3001名贫困家庭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母亲学历在高中以下的儿童,其消极情绪更严重,认知技能得分下降更快。Howse等人[12]的一项研究表明,母亲低受教育水平与儿童早期入学时更低水平的注意和行为调节能力有关。 除母亲低受教育水平外,母亲身体条件也与孩子的发展结果密切相关[9]。如Farrie等[13]的研究发现母亲身体不良或疾病等,可能对孩子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此外,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严重的危害。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了母亲抑郁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母亲患抑郁的儿童出现适应问题和情绪障碍的概率是母亲情绪正常儿童的2 3倍[14]。Burchinal等[15]的研究发现母亲抑郁与儿童更低的认知、学业、社会情绪发展直接相关,Callender *李燕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早期环境与儿童心理发展。E-mail:liyanfang@bnu.edu.cn。

影响中国妈妈母乳质量的因素

影响中国妈妈母乳质量的因素 我们通常说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但完整的诠释,母乳的质量其实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不同妈妈提供的母乳质量也是有差异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母乳喂养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判断。母乳质量大差异大多数来自地域环境,母亲饮食结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影响中国妈妈母乳质量到底有哪些因素? 首先国内外妈妈的综合因素差异,导致中国妈妈与国外妈妈母乳质量不同,中国妈妈母乳: 1、蛋白质含量略高足以满足新生儿对营养的需要。 2、氨基酸含量丰富有助于孩子大脑与消化系统的发育。 3、脂肪酸含量充分,对于脑神经和神经髓鞘的形成有利。 4、低聚糖含量丰富可充分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 5、瘦素含量较多,这对于新生儿适应宫外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中国妈妈母乳质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1、脂肪含量对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来说偏少。 2、钙含量低,这与乳母摄入钙不足有关。 3、氯化钠含量过多有害新生儿的健康。 4、DHA含量偏少。可多食海鱼从而提高乳汁中DHA的含量。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母乳的质量: 1、药物导致母乳质下降量。母体所服药物大部分会通过循环系

统进入到乳汁,因此,增加了乳汁中药物含量外,甚至改变母乳成分。 2、母亲营养不良严重者会导致乳汁产生毒素。例如当母体维生素B1严重缺乏时,母乳中会产生丙酮酸钠、甲基甘油醛等物质,喂食母乳会导致婴儿死亡。 3、母亲不良生活嗜好。抽烟、喝酒都对哺乳有害,因为尼古丁和酒精都会进入到乳汁中,从而伤害这个小婴儿的生命。 4、恶劣工作环境污染母乳质量。当工作环境中接触到铅、汞等重金属或者其他污染时会给母乳带来致命的威胁。 总结:作为妈妈,我们应该尽全力让宝宝喝到纯净的母乳,但这并不是要求每个母亲都刻意追求母乳。当不具备母乳条件时妈妈们可以选择其他母乳替代品进行宝宝的喂养,以免给宝宝身体健康带来不必要的威胁。我们要尽量提高母乳的质量,才能为宝宝的喂养锦上添花。为了宝宝能喝到纯洁,健康的母乳,我们要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呵护好宝宝健康成长的源头。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中的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类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对话的质量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对子女的学业成就有明显影响,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学业成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父母对子女多鼓励、亲子沟通顺畅,有利于子女学业成就的提高,而溺爱、粗暴、冷漠的教养方法或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不一致,都会导致子女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不适应。此外,家庭中父母离异、家庭纠纷、生活事件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都会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姚慧、杨斌、霍金芝 1999)。 王东宇(2003)的研究指出,家庭气氛融洽,家庭生活丰富,矛盾冲突少,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高的学业成就。谭承红(2007)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马红彪、王芳芳(2002)的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以感情温暖和理解为主,其子女的学习成绩较好。相反,父母亲过度严厉、经常惩罚、拒绝和否认态度较多,其子女的学习成绩较差。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这可能与母亲自身的素质及榜样作用的影响有关。且当子女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文化程度高的母亲有能力辅导他们的学习。 杨安博、王登峰、滕飞、俞宗火(2008)研究亲子关系时发现,我国高中生父亲依恋关系对子女的学业成就影响更大,而与母亲依恋无关。他们认为这可能与中国文化有关,中国文化背景下子女社会性成就如学业成就的获得更多的来源于与父亲的互动。 在张明亮、朱晓文(2009)对大学生经济状况的调查中,他们发现平时生活费用高的大学生,学业成就反而比较差。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的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和生存比较乐观,因而花在学业上的时间比较少,学业成就并不是很高。 张新劳(2008)的硕士论文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家庭结构、父母素质、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和亲子关系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

母亲敏感性与反应性的影响因素_父母受教育水平_职业的作用分析_陶沙

母亲敏感性与反应性的影响因素: 父母受教育水平、职业的作用分析X 陶 沙 董 奇 邬佩霞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摘 要 本研究选取1,072名幼儿的母亲为被试,考察了母亲受教育水平、职业及父亲受教育水平与母亲对于幼儿生理、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协方差分析(ANCOVA)发现,在对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进行统计控制后,母亲职业的主效应不显著。(2)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同时,协方差分析表明,对母亲受教育水平进行统计控制后,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依然具有显著的主效应。(3)当母亲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下时,父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则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反应性明显越高;当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时,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反应性与父亲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敏感性 反应性 受教育水平 职业 一、问题提出 母亲的抚育敏感性与反应性分别指母亲对儿童身心基本需要的敏锐觉察,以及恰当、及时地给予满足。从儿童基本需要的性质出发,可以将母亲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分为两大类,即,对儿童饮食、睡眠、身体健康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敏感性、反应性与对儿童寻求注意、情感抚慰、爱抚等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反应性。近二十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作为母亲抚育功能正常发挥基础的抚育敏感性与反应性,不仅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发育(M ena-hem,1994),而且也是儿童在认知与情绪发展等方面个体差异的重要来源(Ainsw or th et al.,1978;Bornstein,1993;Olson,Bates& Baleys,1984)。因此,深人、全面地探讨母亲抚育敏感性与反应性的可能影响因素,对于更好地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鉴别容易导致儿童不良发展的不利环境并予以改善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以前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儿童的某些特点对母亲抚育敏感性和反应性的影响作用(陶沙等,1996)。在本研究中,我们拟进一步探讨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及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母亲抚育敏感性与反应性的可能影响。就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职业与母亲日常抚育行为的关系的问题,已有研究 47 X本研究得到国家“八五”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基金资助

8个与成绩相关的家庭因素

8个与成绩相关的家庭因素 2016-10-08 父母究竟有多重要,仍然是个好问题,这一问题也错综复杂。要确定父母的影响,需要衡量儿童的哪一方面呢?性格?学校成绩?品行?创新能力?成年后的工资?显然,影响儿童表现的因素众多:基因、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学校、歧视、运气、疾病,等等。那这些因素的权重又该如何划分呢? 虽然儿童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如性格或创造力,不易用数据衡量,但学校成绩却可以。而且,多数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儿童成长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一组发人深省的学校数据,是合理可行的切入点。 对于儿童在上学初期的表现,哪些因素有影响,哪些没有?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项目,名为“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该项目意在测算2万多名儿童从幼儿园到五年级期间的学业进展,研究对象从全国各地抽取,准确体现了美国小学生的构成结构。 该项目统计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收集了每名儿童的一般调研信息:种族、性别、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教育水平,等等,但该项研究的调查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基本信息,还包括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采访。采访问题很多,且内容比普通的政府采访更为私密:父母是否打孩子、多久打一次;父母是否带孩子去图书馆或博物馆;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 结果,他们得到了一组极其丰富的数据,只要问题能问到点子上,这些数据就能呈现出出人意料的规律。 以下是与考试分数高度相关的8个因素: 父母学历高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或30岁以上 出生体重低 父母在家讲英语 是被收养儿童 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家中藏书多 以下是无关的8个因素: 家庭完整、 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参加过启智计划 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经常被打 经常看电视 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母亲意义之伟大 (1)

母亲意义之伟大,母亲教育之伟大 在人的一生中影响其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是极其深远的。特别是对幼儿来说,母亲的作用更明显、更突出、也更重要。 母亲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不仅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灵魂的继承,她孕育了孩子绚丽多彩的未来。母亲的形象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母亲是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情感的传递者。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还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也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由此可见,母亲意义之伟大,母亲教育之伟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因为几乎所有的人所受到的早期教育都来自母亲。从某种意义上讲,母亲教育是“根”的教育,是“源”的教育。 母亲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智慧的形象将点亮孩子生命的辉煌。 妈妈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 作为母亲,是否能善待公婆,就决定着孩子以后是否知道回报父母亲的养育之恩,进而给社会做贡献。母亲能否善待亲友和邻居,决定着孩子有爱心还是自私?所以母亲的善良和大爱,是成就子女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和事业平台的关键。母亲的眼光、心胸决定着子女的前程是否远大,胸怀是否宽广? 我们道德上的瑕疵和言行的不端,表面上看,无碍家庭生活,但是,孩子往往是大人的影子。如果母亲为人善良温和,懂得持家理财,乐于助人、乐观开朗、能吃小亏、勇于承担,那么她的这种思维方式和好习惯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子女。在两代人的互动中传递文化,一步步引导孩子认识整个世界,并让好的言行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妈妈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 由于孩子生下来时是一张白纸,幼儿时期好奇心、学习力和模仿力都是一生中最强的时期,所以母亲的喜好和行为习惯,都会被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学习,甚至连母亲说话的腔调孩子都会照搬,所谓谁家的孩子像谁家的大人,不仅仅是长相,言行也是这样。 母亲爱看书的,孩子也喜欢翻书本;母亲勤快爱干活儿的,孩子也跟在后面不消停;母亲喜欢打麻将的,孩子对麻将牌最熟悉;母亲好骂人的,孩子也会顺嘴就说脏话…… 妈妈总是希望孩子从自己身上学好不要学坏,事实却相反,往往是缺点学得快而优点却学得慢,甚至于缺点学上了,优点没有学上,所以身为母亲的我们,因为有了孩子,必须洁身自好,改善不良言行,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进一步教育好孩子。 妈妈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里不是说妈妈要敦促孩子学习,给他找好学校、出高学费请家教,而是妈妈自己是否愿意积极学习?愿意改变,不怕失败,敢于冒险尝试创新,善于坚持。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分析述评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分析述评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儿童时通常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较为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是指影响父母形成某种教养方式的因素。国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主要集中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0年代之后,随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提出以及亲子互动双向模式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将研究兴趣转向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htt p://https://www.360docs.net/doc/854209831.html,/)。基于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者不仅从家庭系统内部因素出发,还将研究视角扩展到家庭系统之外,关注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地域差异等宏观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大多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教养方式的特点、类型以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但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快和深入,我国学者也逐渐开始重视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基于此,本文试图对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国内研究的领域特点,本文也试图运用生态学的分类方法,从家庭系统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 一、家庭系统内部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从已有研究来看,从家庭系统内部因素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和儿童两个方面,对其他方面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等因素的考察尚不多。 (一)父母自身因素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关于父母自身因素对教养方式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考察了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父母性别等因素(教育学/教育理论论文https://www.360docs.net/doc/854209831.html,/)。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且从已有研究来看,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父母职业的差异对其教养方式具有显著的影响。如陶沙等人(1994)的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在教育方式中的溺爱、忽视、专制、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倾向性比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强,而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具有更多的民主性。在职业考察中发现,不同职业的父母,其教养方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身为商业服务人员或工人的父母与其它职业的父母相比,在其教育方式中的溺爱倾向、专制倾向、不民主倾向与忽视的倾向较为突出。①由研究可见,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利于其形成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教养方式相对消极。而一般情况下,父母接受的教育程度较高,所从事的职业也相对稳定,如知识分子和公务人员等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接受过较高的教育培训。受教育程度高和从事较优稳定职业的群体基本上是同一类人,因此其教养方式也相似。同样,接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和身为商业服务人员以及工人的父母,二者的交集也基本上是同一群体,其教养方式也接近。 其次,父母的性别差异对他们采用何种教养方式也有影响。母亲的教养方式更趋于温和,和孩子的沟通比父亲多,而父亲一般扮演“严父”的角色,对孩子更加严厉。如李彦章(200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来源:幸福在线职业培训学校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营养师刮痧保健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指出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众多,在此处仅从家庭、父母、子女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1)家庭 1)家庭生活中的日常事件。如家务、对朋友的选择、参加家庭活动等,往往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2)家庭结构与婚姻状况。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中更容易出现紧张的亲子关系。而与儿童相比,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离婚,但对于父母再婚则更难适应,女孩子表现的尤其明显。另有研究表明,与完整家庭的青少年相比,离异和收养家庭孩子与其父母沟通比与其同伴沟通更困难,,尤其是对于孩子与父亲的沟通,显得更为困难。 (2)父母 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者,往往会更多地给予子女以尊重和理解,他们与子女的沟通

更为融洽;反之,则多出现专制或溺爱的方式,容易采取简单、粗暴、强迫、高压、封闭等传统家长制做法。 2)父母性别。父母与不同性别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可能发生不同转变。一般说来,母亲与女儿的关系,具有较高水平的亲密性和不和谐性,而母子之间也同样兼备高冲突和高和谐性,但较少共同从事活动。而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通常更趋于平等,但较少和女儿一起参与活动。 (3)子女 1)年龄。总的说来,亲子冲突的频率与情绪强度在子女的各个年龄阶段表现不同。两者都更多出现在子女青春期,而前者在整个青春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后者从青春期早期到中期都呈现上升趋势。 2)孩子的人格和气质。儿童气质与其依恋行为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婚姻咨询专家研究了婴儿气质、母亲人格特点和母婴亲子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婴儿气质类型与母亲的行为和人格相关,而安全型亲子关系又可以由母亲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