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合集下载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摘要】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血液透析是治疗此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通过对一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呈现明显的贫血、高血压等临床特征;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现透析不足、感染等问题;通过对患者死亡因素和危险因素的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长、炎症等因素与患者死亡相关性较高。

治疗对策方面,提出应加强透析量、控制感染等措施。

最终得出结论,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综合考虑疾病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需深入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关键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临床观察、死亡因素、危险因素、治疗对策、研究结论、临床意义、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肾病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

尽管透析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死亡率较高。

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肾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特征、死亡因素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对策,促进患者康复与生存。

1.2 研究目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死亡风险。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为临床指导和治疗提供依据,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替代治疗:腹透还是血透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替代治疗:腹透还是血透
专题讲座篇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替代治疗:腹透还是血透?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科余学清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首位病因。在美国,糖尿病肾病占新增透析病 人的t匕例逐渐升高.达40%以上,其中尤以65岁以上及2型糖尿病居多。根据中国透析与 移植登记资料.糖尿病肾病所致的终末期。肾衰竭病人比例逐渐升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由 予糖尿病肾病透析病人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是其死产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尽重 视糖尿病肾病病人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如戒烟,控制高血压和降低血脂等。 一、糖尿病肾病开始透析的时机糖尿病肾病透析开始的时机取决于病人的肾功能状 况、全身情况、合凭:症及其严重程度。总的来说,早期透析比晚期透析具有更低的住院率和 死1::率,因此,糖尿病肾病ESRD病人多主张早期透析。由于糖尿病肾病病人容易发生血管 钙化,动静脉内瘘应该在透析前3"-6月准备好。 二、糖尿病肾病的腹膜透析 1.腹膜透析的优点. ‘般来说t腹膜透析操作简单方便.饮食限制相对宽松,容易为 病人所接受:|_J时,腹膜透析溶质和水的去除比较缓慢,血容量控制相对稳定,透析过程中 较少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因而心脑血管功能相对稳定。根据中山医大的经验,腹膜透析能较 好地保护残余肾功能。 2。腹膜透析的缺点相对来说,腹貘透析由于感染和超滤功能的丧失容易产生技术失 败。其他的。些问题主要与应用糖来作为渗透剂有关,如超滤的失败主要与糖的高转运有关、 血糖升高导致病人口渴,喝水增多,导致水负荷加重。此外,血糖升高还导致胰岛素的用量 增多、肥胖和高脂血症。目前LE在探索一些新的可以替代葡萄糖作为渗透剂的新型透析液. 如分子量较大的葡聚糖透析液等可克服上述缺点。 3.腹膜炎和隧道u感染尽管由于新型连接系统的应用,腹膜炎的发生类显著降低. 但仍是腹膜透析的霞要问题之一。目前多数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的腹膜炎发生率 并不比非糖尿病人高。 根据NIH关于CAPD的登记资料,并未显示糖尿病人隧道口感染率的增高,但是,糖 尿病肾病病人金葡菌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其主要原因是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肾病病人鼻腔金 葡菌的携带率较高较非胰岛素依赖的病人为高(53%VS 35%),口服抗生素可控制金葡茵的 携带状态,有利于控制金葡菌感染。 4.血糖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病人作CAPD可通过皮下或腹腔内给药控制血糖。从药代 动力学来说,腹腔内给药比皮F给药更有利。皮下给药容易导致吸收的不同,相对来说,门 静脉浓度较低,导致肝源性糖产牛.的增多及血胰岛素浓度的增高。后者导致周围组织的胰岛 素抵抗和致动脉硬化的脂质代谢紊乱。腹腔内给药则和胰岛素的生理分泌相近,门静脉循环 胰岛素浓度较高,其结果是内源性血糖产生减少,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致动脉硬化的血脂 相对较低。但是,腹腔内给胰岛素受腹腔内透析液的量、引流时间和胰岛素浓度的影响,另 外,有25%左右被透析袋及管道吸附,因此.胰岛素的用量要增加2---3倍。 三、糖尿病人的血液透析 1.血液透析的优点 2.血液透析的缺点 (1)血管通路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持是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最主要的问题,尤其是糖 尿病肾病,比较早发生血管钙化和硬化,容易造成造瘘困难和瘘管堵塞。 (2)低血压和高血压糖尿病作血液透析比较容易产生低血压,影响透析效果和充分性。 总体来说,HD能够得到更好的溶质清除和水的超滤,技术失败 和住院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家庭HD效果更明显。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选择何种透析方式?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选择何种透析方式?

学会江苏分会第八届理事, 江苏省及南京市肾脏病学会主任委 员, 中国透析移植协会常 委; 并担任《 中国血液净化》 杂志副主编, 中国 肾脏病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 肾移植杂 《 及《 志》 8 等 种杂志编委 。先后获国家、 育部科 学技术进 步奖及 军队科技进 步奖 1 教 0多项。 主 编《 续性 血 液净化 学》 、 编 8部 , 连 1部 参 发表 学术论 文 10余篇 , 中 S 收 录 8 , 0 其 CI 篇
业 坐 j } ● 坐 j - r j j j } ‘ } 坐 j 业
血 液透 析 ( D) H 和腹 膜透 析 ( D) 为治 疗 终末 期 P 均 糖 尿 病 肾病 ( S I 的有 效 方 法 , E [N) 可迅 速 改 善 患 者 的
腔 内巨大肿 瘤及 多囊 肾患者应 选择 H D治 疗 。 3 l 与P i d D的 比较
3 1 P 比 HD残 余 肾功 能保 护更 好 ? P 患 . D D 尿毒症症状 , 使病情相对稳定 , 并可达到较 长期存活 融 ) 的存 在 , 仅 在 清 中小 分 子 物 不 的 目的。实 际上 , 持性透 析 的 E DN 患者 患病 率 和 者 的残余 肾功能 ( 维 S 质方 面 , 重 要是 可 以维持 P 患者 机体 水 、 更 D 盐平 衡 及 病 死率均 高 于非糖 尿病 ( N) ND 透析 者 , 并 存在 心 血 合 钙 、 代谢 稳定 , 预 防 或延 缓 血 管 钙化 、 磷 在 心脏 肥 大 等 管 系统疾 病 和感染 是 引起 患者 死亡 的主 要原 因。 方面 发挥 重要 作用 。早期研 究 表 明 P D患 者 比 HD患 1 透 析 时机选 择 者 R F下 降的速率更慢 ,D避免体外循环低血压继 R P 般 尿毒 症患 者在 肌 酐清 除率 ( c) 0 mlmi 发 的肾脏 缺血 , C r <1 / n 体外 循 环 中炎症 因 子造 成 肾损 伤 。近 开始 透析 。糖 尿 病 肾病 ( N) 者 比 ND 患 者 肾 功 年来 的研 究 发 现 HD合 成膜 比铜 仿 或 纤 维 素 膜 RR D 患 N F 能降低 速度快, 有高血压 及糖尿病视 网膜病 变等, 所 下降速 度慢 , 同时发 现 使 用超 纯 净 碳 酸氢 盐 透 析 液 以 以, 出现 尿毒症症 状 的时间 比 N N患 者也 早 。 目前 国 及生 物 相 容 性 好 高 通量 透 析膜 治 疗 的 H 患 者 R D D RF 内外提倡 E D 患者应 早期 透析 ( 盯<1 / i) 在 下降速 率 与 P SN C 5mlm n , D相 当 。笔 者认 为 ,D对残余 肾功 能 的 P 出现难 治 性 容 量超 负荷 、 养 不 良、 毒 症 症 状 之 前 保护优于 H )当患者仍有 残余 肾功能时应先用 P , 营 尿 I, D 进行 透析 , 以降低 病死 率 。 可 再 改为 皿 。这 样 既 能 达 到 早 期 透 析 的 目的 , 又能 保 证 透析 的充 分性 , 而 减少 并 发 症 , 善生 活质 量 , 从 改 延 2 透 析方 式选 择 长生存期。 ED S N选 择 皿 还 是 P 无 绝 对 标 准 , 常 影 响 D 通 32 P 比 HD乙肝 及 丙 肝 病毒 性 感 染 率 更 低 ? . D 临 床 医 师选 择 透 析 方 式 的 因素 有 :1 各 单 位 的 皿 () 病毒 性肝 炎是 HD患 者严 重 并 发症 之 一 。HI患 者 ) 或P D的技术 和设 备 ;2 患者 的经 济状 况 ;3 医护 人 属肝 炎 病 毒 感 染 的 高 危 人 群 。 以 往 认 为 乙 型 肝 炎 () () 员对 透析疗 法 的看 法 和 经验 ;4 患 者 的 意 愿 和 文 化 ( 王 ) H )患 者 的 主 要 肝 炎 类 型 , 近 1 () }Ⅳ 是 I { 但 5年 来

老年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老年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匿固
. . 2 丽 … N6 00 1 2 1
I 床 临


老 年 糖 尿 病 肾 病 终 末 期 患 者 临 床 预 后 分 析
吴 珑 芝 朱辉
0 0 2 ( 放军 八 五 医 院 上 海 2 0 5 ) 解
【 要 l 目的 总结分 析老 年糖尿 病肾 病终末 期 患者 临床 资料 , 讨影 响其 生存 率 的 因素 。 摘 探 方法 选择 老年 糖尿 病 肾病终 末 期患 者 , 观察 透 析 前及 治疗 后血 白蛋 白 、 红蛋 白, 酐 、 糖 、 血 肌 血 糖化 血 红蛋 白 , 录 死亡 例 数及 并 发 症 。 记 结果 透 析 前 , 糖尿 病 肾 病组 血 后 白蛋 白低 于 非糖尿 病组 , 糖 、 化血 红蛋 白高于 非糖尿 病组 l 透 后2 生存 率低 于 非糖尿 病 组 , 要并 发症 为 高血压 . 感 染 血 糖 血 年 主 肺部 冠 心 病 。 论 老年 糖尿 病肾 病终 末 期 死亡 率 明 显升 高 , 发症 主要 为 高血 压 、 结 并 肺部 感 染 , 心 病 , 冠 营养 不 良 。
3 讨 论 糖 尿 病 肾病 在 糖 尿 病 人 群 中的 发 生 率 约 为 2 % ~4 % , 末 0 0 终
期 生 存 年率 及 其 相 关 因素 分析 [】 肾脏病 与透 析 肾移 植 杂 志 , J.
20 8, 7: 0 l 401~ 4l 4.
[] P wlc y OA, n h l 5 a a zk Lid om B, e as i JMa n tiin i— Cz k lka . lu rto —n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 对象 .
观察 组 :0 5 月 至2 1 年5 20 年5 00 月期 间 , 本院 肾脏 内科 及 干 部病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如何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如何

高血压等并发症[1],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

肾脏替代疗法是目前首选干预方式,其中以血液透析最为常见,且推广性较强。

但有研究表明,单一血液透析对一般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讲效果显著,对于已经步入终末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讲,可能导致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佳[2]。

因此,诸多学者提出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案,但二者联合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本文以我院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例,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患者产生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法。

血液灌流流程如下。

1.仪器:选用我院的健帆HA130型树脂血液灌流器,产品由柱体、吸附剂(主要为聚苯乙烯中性大孔树脂)和注射用水组成。

2.准备工作:取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含肝素1250-1875U/500毫升的生理盐水2500毫升,含肝素12500U 的生理盐水500毫升,不含肝素生理盐水500毫升。

3.预冲:打开灌流器盖帽,使器内液体流出,血液回路的动脉管充满预冲液后连接灌流器的动脉端,再连接相应的管道后固定。

之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和含肝素1250-1875U/500毫升的生理盐水2500毫升,以100毫升/分钟的速钟停止肝素追加。

血液流速100~150毫升/分钟,逐渐增加到200~250毫升/分钟。

灌流时间为2~2.5小时,灌流结束后患者继续进行血液透析2小时。

灌流为每周血液透析2次后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1次。

血液透析属于肾脏替代疗法之一,适用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其通过将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经透析器将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以弥散/对流的方式进行交换,从而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并清除过多的水分,再将净化过的血液输送回体内,以替代肾脏功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但就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患者而言,因体内的大分子毒素较多,使得单一血液透析难以有效清除,无法获取理想的效果,从而降低预后,甚至导致病情持续加重,诱发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糖尿病肾病文献综述范文

糖尿病肾病文献综述范文

糖尿病肾病文献综述范文英文回答:Diabetic Nephropathy: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Introduction.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s a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at is a leading cause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worldwide. It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loss of renal function, proteinuria,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kidney.Pathogenesis.The exact pathogenesis of DN is not fully understood,but several factors are believed to be involved, including:Hyperglycemia: High blood sugar levels can damage the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mesangial cells, leadingto increased glomerular permeability and proteinuria.Oxidative stres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can damage kidney cells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N.Inflammation: Chronic inflammation plays a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DN, with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s TNF-α and IL-1β being involved.Hemodynamic changes: Hyperfiltration and increased glomerular capillary pressure can damage the glomerular capillaries and lead to proteinuria.Clinical Presentation.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DN can vary depending onthe stage of the disease. In early stages, there may be no symptoms. As the disease progresses, patients may experience:Proteinuria.Hypertension.Edema.Fatigue.Reduced kidney function.Diagnosis.The diagnosis of DN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riteria:Persistent proteinuria (≥0.5 g/24 hours)。

2型糖尿病性终末期肾脏病的护理课件

2型糖尿病性终末期肾脏病的护理课件

01
02
03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为2型糖尿病性 终末期肾脏病,应尽早开 始药物治疗,以延缓病情 进展。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联合治疗
针对2型糖尿病性终末期 肾脏病的多因素病理生理 改变,需要采用多种药物 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
01
降糖药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 控制血糖水平,减少 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 。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 长时间憋在心里不说出来;运动时应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可适当加餐;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疲劳,如有 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心理护理
总结词
心理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性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生活质 量。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降压药
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控制血压水平,减少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
03
降脂药
选择合适的降脂药, 降低血脂水平,减少 脂质沉积对肾脏的损 害。
04
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剂、抗炎 药等,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使用。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护理
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可能对肝肾功 能造成损害,需定期监测肝肾功 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成分过 敏,需密切观察过敏症状,及时 停药并就医处理。
低血糖反应 肝肾功能损害 胃肠道反应
过敏反应
长期使用降糖药可能导致低血糖 反应,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需注意 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糖尿病肾病分哪五期

糖尿病肾病分哪五期

糖尿病肾病分哪五期
一期
患者处在糖尿病的初期,肾脏体积稍增大,肾小球处于高滤过高灌注状态,还没有发生病理性的组织损伤。

此时,积极的血糖控制可以得到部分缓解。

建议患者在初次诊断糖尿病时就应进行尿蛋白的检测,以后每年复查。

若半年内3次检查有2次尿微白蛋白定量大于30毫克/24小时,应进一步查明尿微白蛋白升高的原因,尽早揪出糖尿病肾病。

二期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高于正常,但肾脏已出现早期的病理损伤。

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呈间歇性升高,如运动后高于20微克/分钟,休息后恢复正常。

这个阶段,如果能控好血糖,注意生活方式调整,比如适当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过度劳累等,可保持肾脏功能长期稳定,不再加重或恶化。

三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尿液能够持续检测出微量白蛋白的存在,尿白蛋
白排泄率在20~199微克/分钟。

肾脏的病理损伤加重,肾小球滤过功能开始下降。

此时,除了血糖,还要注意控制血压,纠正体内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延缓肾病进展。

四期
临床肾病期,表现为持续性的大量白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低于正常。

患者还会出现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症状。

此时,如不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开展抗氧化应激治疗等综合干预,病情往往会进行性发展,导致肾功能的衰退。

五期
终末期肾衰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期。

此时肾脏的滤过功能丧失,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难以控制,易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此时,需要通过综合的临床治疗,尽量延缓进入肾脏透析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140.94±20.65
175.45±54.69* #
注:与A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0.05
143.91±19.4
图1 B组Hb与CRP及IL-6的趋势图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100
0
100
200
300
Hb IL-6
Hb C RP 400
图2 B组Alb与CRP及IL-6的趋势图
与微炎症状态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贫血


心血管病
微炎症状
微炎症状态影响营养不良的机制
厌食 骨骼肌蛋白质分解增加 机体总蛋白质分解增加 细胞因子介导高代谢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破坏
营养不良的分型
血清白蛋白 伴随疾病
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食物摄取
氧化应激 蛋白质分解代谢 透析和营养支持
化验指标
(×10) () ()
A组
(20) 4.59±0.90 133.7±12.3 5.3±1.9
()
89.4±20.7
()
11.25±2.63
()
33.32±4.10
()
258.2±46.9
()
5.86±1.21
()
3.26±1.23
()
487.5±216.2
(24h)
1.85±0.96
注:与A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0.05
Ⅰ型
正常/低 不常见
否 减少 正常 增高 减少 可以逆转
Ⅱ型
低 常见
是 减少/正常
增高 显著增高
增加 不可以逆转
2型糖尿病肾病与炎症
1.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 6等多种急性期炎症 标记物水平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2. 炎症参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 发展
糖尿病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
ESRD
微炎症状态
分组情况
A组: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患者20例 B组: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20例 C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20例
观察指标
1.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 氮()、空腹血糖()、白蛋白
()、前白蛋白()、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2.尿蛋白及残余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 ()、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内生 肌酐清除率()
50
40
30
20
10
-100
0
A LB IL-6
A LB
C RP
100
200
300
400
图3 B组中PA与CRP及IL-6的趋势图
26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00
0
100
200
300
PA IL-6
PA C RP 400
图6 B组Ccr与CRP及IL-6的趋势图
50
40
30
20 CCR
580.1±121.4
4.52±0.37 39.89±5.32 321.9±78.3 4.32±1.10 2.92±0.95
213.1±68.9
0.83±0.45
人体测量指标
A组
B组
C组
(20)
(20)
(20)
(2)
24.77±2.42 23.15±2.32 24.41±2.58
()
10.28±0.39 10.49±0.78 10.37±1.10
观察指标
3. 炎症指标:血浆C反应蛋白(),白介素6(6) 4. 人体测量营养评估指标:体重指数()、上臂围()、三头肌皮
肤皱褶厚度() 5. 主观综合营养评估()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12.0 软件进行两组均数比较的t检验,相关分析。
结果与讨论
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 男/女 年龄(岁) () ()
A组
B组
C组
(20)
(20)
(20)
10/10 48.8±17.5 158.8±18.1 90.3±10.7
11/9
10/10
51.2±13.2* 50.3±23.1
171.7±24.6* 170.5±32.4
97.3±17.6* 93.2±14.9
注:与A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0.05
2. 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10 << 80,133μ<<707μ
入选标准
3. 进入观察期前4周未合并感染性疾病,无自身免疫 性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肝功能不全、脑 血管意外、恶性肿瘤,未应用抗炎药物、激素、 免疫抑制剂
4. 未应用静脉铁剂治疗 5. 所有患者均未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6. 18岁<年龄<70岁,性别不限
B组
(20) 2.86±0.61* 87.1±13.7*# 16.5±5.2*# 476.3±136.7* # 11.47±2.61# 29.37±5.15*# 202.9±29.6*# 5.94±1.97# 4.03±1.11*# 702.8±167.5* # 2.84±1.03*#
C组 (20) 2.82±0.28 94.5±17.9 21.3±8.1
IL-6
CCR
10
C RP
-100
0
100
200
300
400
图4 B组TG与IL-6趋势图
7
6
5
4
TG
3
2
0
100
200
300
400
IL-6
图5 UAER与IL-6趋势图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UAER
500
()
24.38±2.31 23.16±1.75 22.5来自±2.46分级分级
A组
B组
C组
A级 营养良好(例) 15
6
9
B级 轻中度营养 不良(例)
5
9
9
C级 重度营养不 良(例)
0
5
2
总营养不良发生 率(%)
25%
70%
55%
炎症因子
A组
B组
C组
(20)
(20)
(20)
()
8.09±4.99 14.04±6.10*# 9.31±4.37

营养不良

?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微炎症
比较?
对象与方法
对象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 肾功能正常患者20例 肾功能不全患者20例 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20例
入选标准
1.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符合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肾功能正常患者>200μ, >0.524h, >80,< 133μ;肾功能不全患者>200μ, >0.524h, 10 << 80,133μ<<707μ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营养状态与炎 性因子的关系
研究生 苗 艳 导 师 王建生
背景与目的 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讨论
结论
背景和目的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特点
与非患者相比,接受透析的患者明显存在并 发症多、存活率低、风险大的特点
糖尿病透析患者有更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 病死率,其中营养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