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汇总

2021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汇总
2021年自考美学复习资料汇总

柏拉图

1,柏拉图《大希庀阿斯篇》讨论美本质论著。

2,理念论(柏拉图)回忆说、迷狂说(柏拉图)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并且把崇高和优美并举西方美学家;, 4,柏拉图以为真正美是理念;

5,柏拉图初次提出“美自身”问题;

劳动先于艺术是普列汉诺夫提出;

杜威《艺术即经验》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研究对象美学代表作。

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主张美学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

尼采《悲剧诞生》以为悲剧诞生与古希腊人两种精神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关于;

尼采把生活中悲剧与审美意义上悲剧明确区别开来美学家。

朗吉弩斯以为“崇高是伟大心灵回声”;

绝对精神论(黑格尔)先验主体论(康德)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时间存在论(马克思)解释学理论(狄尔泰)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哲学是理性怀疑论代表。

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创造和体现。

康德提出“反思判断力”

康德以为崇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崇高,一种是力学崇高;以为崇高对象特性是无形式,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

艺术体现说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德拉克洛瓦;

焦急说是由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提出关于悲剧情绪观点;焦急首要特性体现为它是一种否定性精神。展示了自由也许性。(罪孽说)

西方存在主义之父丹麦知名哲学家克尔凯戈尔

审美形态与人思维方式关系:

布瓦洛在《诗艺术》中以为诗人凭借其生花妙笔“能将最惨对象变成有趣东西”;

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荷加兹、哈奇生、休谟

新自然主义派人物:托马斯.门罗

老式思想家:克罗齐

法国美学家阿尔贝.加托从艺术审美特性出发把艺术分为三类即:美艺术、机械艺术、既有实用目又使人获得审美愉悦艺术;

马克思对人存在结识,涉及三个阶段: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人;

亚里士多德是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本,以为悲剧是对于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行动模仿。这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种比较完整定义。

审美经验动态过程可以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日本学者中江肇民1883年从西方翻译《威氏美学》出版;

1750年美学之父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专著《感性学》;

意象重要类型涉及: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西方美学史上提出“理智直观”学说思想家是谢林;

西方美学史上提出“本质直观”学说思想家是胡塞尔;

提出“人是万物尺度”是普罗泰戈拉;

审美经验构成要素涉及: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从悲剧性质和效果看,构成悲剧内涵核心要素有:冲突、抗争、毁灭;

从艺术来源角度来看,分为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

从艺术本质角度来看,分为模仿说、体现说、故意味形式说和符号说;

从艺术功能角度来看,分为载道说(教化说)、娱乐说;

艺术品层次构造: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

贺拉斯提出知名“寓教于乐”文艺必要具备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

艺术品鉴赏过程分为:观、品、悟

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品:是指接受者依照各自审美文化心理构造和经验,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备接受者个性;

悟:主体对艺术品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感悟。

美学中贯穿始终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

最具备人本质性存在方式是审美活动;

19世纪才有专门研究丑美学著作浮现;

在各种审美活动之中,艺术活动是最高档、最典型形态;

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核心办法就是哲学办法;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在其美学著作《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根源》中,将人基本情欲分为两类:维持个体生命本能、维持种族生命延续本能;

泰勒最早奠定了巫术说理论基本;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本乃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矛盾冲突”理论,最大贡献在于她把辩证思维办法运用到了悲剧现象分析之中;

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最早对喜剧进行探讨是柏拉图;

美学学科独立以1750年鲍姆嘉通著《美学》一书为标志,以为人类心理活动既然可以分为知、情、意三某些;

1853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了《丑美学》一书明确提出,丑虽然“不在美范畴之内”,“但又始终决定于美有关性,因而也属美学理论范畴之内。”标志当代丑学启动。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在1952年创作《等待戈多》就是荒诞派戏剧代表作。

德国当代知名神学家蒂利希曾经指出,象征乃是“谈论上帝唯一真实途径”;

审美距离是由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指出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要与对象保持一定心理距离。宗白华指出:意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备世界贡献一方面”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

答:美学和其她学科有着紧密联系、不能把它作孤单研究,它和诸多学科有交叉,有互相渗入、影响和综合。

简述柏拉图美育观?

1,在西方,柏拉图是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诲哲学家;

2,柏拉图以为必要从幼年起就对人施行严格教诲,而最重要教诲方式就是美育。她以为用故事形成小朋友心灵,比用手形成她们身体还要费更多心血,因而,必要用崇高文艺作品陶冶青少年心灵;

3,柏拉图非常注重音乐教诲,以为音乐教诲比其她教诲都重要诸多;

简述蔡元培美育观?

1,蔡元培是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学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倡导美育著称学者;

2,她以为美育目在于陶养感情。陶养工具,为美对象;陶养作用,叫作美育;

3,她十分推崇美育价值,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主张,以为美育是自由,宗教是强制;

美育是进步,宗教是保守;美育是普及,宗教是有界。她把美育当作是提高人生价值途径和激发创造力动力。

简述梁启超美育观?

1,梁启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最早倡导美育先驱之一,她美育思想因她本人社会地位和思想影响力而颇受时人注重;

2,她以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诲”,拿趣味当手段,是教诲一种办法;拿趣味当目,才是真正美育;

3,她以为美育是通过情感去感化别人,她把故事对人感化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种力,强调其潜移默化作用,正是她趣味教诲观补充。

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联系:

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关系属于同一层次概念,两者如呼吸,密切有关,审美关系含于内,审美活动显于外。审美关系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主观兴趣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内在方面,兴趣和品位是审美趣味外在体现。

审美趣味存在着两重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矛盾;

审美趣味特性:具备明显个性差别;影响主体审美趣味重要因素是她所面临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

判断审美趣味与否健康原则?

1,咱们必要把审美趣味联系于详细审美对象,根据这种趣味所做出判断与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客观特点;

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构造构成某些,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抱负制约。

审美活动特殊性

1,人与世界本己性精神交流

2,最具个性化精神活动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统一

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她律性统一

审美主体特点:

1,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人生形象;

2,它是主体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意义形象;

3,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气韵生动自由形象;

4,它是可以唤起主体联想、想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