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正确格式资料

合集下载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_论文格式_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_论文格式_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具体要求如下:(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不用加结束符。

在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都采用“半角标点符号+空格”形式。

(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顺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3)作者姓名:只有3位及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国人的名可用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代替,如:William E.(名) Johns(姓)在参考文献中应写为Johns W.E.;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类型及标识,见表1。

表1 传统文献的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Journal)专著(Monograph)论文集(Conferennce Prceeding)(单篇论文)学位论文(Dissertation)专利(Patent)类型标识JMCADP参考文献类型标准(Standard)报纸文章(Newspaper)报告(Report)资料汇编(General)其它文献类型标识SNRGZ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类型及标识: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类型的标识,见表2。

表2 电子文献的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图书电子公告类型标识DBCPMEB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为参考文献时不必著明其载体类型,而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表明其载体类型,见表3。

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及字体要求_论文格式_

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及字体要求_论文格式_

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及字体要求这里的参考文献,是指在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时阅读并直接引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

在填写主要参考文献时,总数不少于10篇,其中最少要有外文文献2篇以上。

开题报告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则如下:第一、参考文献类别:[M]代表专著;[C]代表论文集;[N]代表报刊;[J]代表期刊;研究报告为[R],[D]代表学位论文;[A]代表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章;[Z]代表其他,[P]代表专利。

第二、参考文献排列格式:著作图书类——[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页码.[1] 李军, 郭耀煌. 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9:1-134.[2]Freud, Sigmund. Three Case Histories[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3: 20-40.[序号]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20-40.学术刊物类——[序号]作者.文章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页码.[2] 郭耀煌,谢秉磊.一类随机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的策略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2019, 17(4): 114-115.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EB/OL].发表或更新/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3] Ingalls R G., Gynthia K C. The Compaq Supply Chain Analysis Tool [EB/OL]. (1999-05-08)[2019-03-03]. 174.pdf .补充:③论文集[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目》,【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⑦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章名称》,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字体要求:1、封面: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加粗小二2、开题报告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3、参考文献格式: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小四Note:参考文献要求:1、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中文参考文献在前,英文参考文献在后),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格式及论文出处查找

参考文献格式及论文出处查找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
在学术写作中,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你所引用的资料,并且能够方便地查找到这些资料。

因此,正确地使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的要求。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出版物信息等内容。

在引用书籍时,一般的格式是,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而在引用期刊文章时,一般的格式是,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在引用网站时,一般的格式是,作者.文章名.网站名.发布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网址>.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在文档中使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

在文档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是宋体或者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在引用参考文献时,我们需要将引用的内容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且在文末列出完整的参考文献信息。

在列出参考文献信息时,一般采用悬挂缩进的格式,即除第一行外,其余行向右缩进两个字符。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些常见的错误。

在使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时,有一些常见的错误需要避免。

比如,作者姓名的书写顺序、引用内容的缺失、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等。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核对每一条参考文献的信息,确保其格式的准确性。

总之,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在学术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确地使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体能够提高文档的可读性和专业性,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你所引用的资料。

因此,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参考文献格式的准确性,避免常见的错误,以确保文档的质量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
在学术论文和研究中,引用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支持你的观点、提供证据,并向读者展示你的研究基础。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书籍引用格式,根据不同的引用风格可能会有细微差异,以下是一种通用的格式:
作者姓, 作者名. (出版年). 书名. 出版地点: 出版社.
下面是一个示例:
APA风格:
Smith, J. (2008). The Power of Habit.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MLA风格:
Smith, John. The Power of Habit. Random House, 2008.
Chicago风格:
Smith, John. The Power of Habit.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8.
请注意,不同的引用风格可能会对作者名、出版年、书名等要
素的排列和格式有所不同。

此外,如果你引用的书籍是多位作者合
著的,你需要在作者名后面加上逗号,并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

如果你需要引用的书籍是电子书或在线资源,你可能还需要包
括URL或DOI等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引用格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你可以参考相应的引用风格指南或学术机构的要求来确定正确的引
用格式。

总之,引用参考文献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规范,确保你提供准确
的引用信息,以便读者能够查找和验证你的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 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是指在论文、报告、论著等学术文献中引用已有的资料时,按照规定的格式表述出来以示来源的一种规范化的方法。

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出版商可能会有不同的引用格式,但一般都包括以下要素:
1. 作者姓名:按照姓氏-名字的顺序排列,若有多个作者则用“、”隔开。

2. 文献题目:用斜体或加引号,并在最后一字后面加上句点。

3. 出版物名称:用斜体或加引号,并在最后一字后面加上句点。

4. 出版年份:用括号括起来并加上句点。

5. 出版地点:用英文缩写标注,如:New York。

6. 出版者名称:用斜体或加引号,并在最后一字后面加上句点。

7. 页数或篇数:如有需要,则在出版信息之后加上双冒号和页
数或篇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 图书:作者姓名.文献题目.出版地点:出版者名称,出版年份.
页数或篇数.
例如:张三.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6.87-89.
- 期刊文章:作者姓名.文献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例如:李四.论唐诗的词性和词类.文学研究,2018,(3):208-214. -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文献题目.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单位,出
版年份.
例如:王五.《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17.
- 网络资源:作者姓名.文献题目.网站名称,出版日期或更新日期,访问日期.
例如:赵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中国哲学网,2018年5月20日,2020年12月18日访问.
在写论文时,要按照所在学科领域或出版商规定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进行引用,以确保论文的学术规范性和完整性。

引用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

引用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

引用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是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是用来证明参考资料的来源及其真实性的有效凭据。

引用书籍也是研究时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但引用书籍时若不按格式要求写参考文献,会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下面介绍一下如何正确引用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

一、书名用斜体
引用书籍的标准格式是:书名用斜体,即下划线、斜线或双斜线间隔,其他文字用正常格式。

例如:语文字典《新华字典》。

二、选择正确的书名及正确的页码
书籍引用参考文献时,一定要确认是哪一本书,一般以书的前几页来确定,同时也要确定书的版本,如果是第一版、第二版,可以根据出版时间来确定,如《新华字典》第三版,那么就要显示出第三版字样。

另外,确定书中所提到的页码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确保正确引用书中的信息,可以考虑在正确确定了书名和版本后,打开电子版书,与纸质书一起核对,从而准确确定书中的页码。

三、正确填写开篇著者
引用书籍的时候,必须要正确填写开篇著者的信息,例如,著者的名字、出版年份等,即每本书的信息格式为:著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等,举例来说:《新华字典》,新华出版社,3版,2006年版。

四、结尾部分
结尾处要根据参考文献格式填写对应的信息,如被引用数据的起始和终止页码,书中参考文献出处所在页码等。

综上所述,正确引用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研究的结果被信任,从而达到让研究起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引用书籍时,要仔细核对书名,版本和页码,以及著者等信息,一定要按照标准格式来写参考文献,保证其可信度和客观性。

另外还要注意,参考文献中常用缩写也要按照标准规范,不要写错,以保证研究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格式举例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格式举例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供大家参考选择。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一: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二: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四: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五: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六: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如:[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1.[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载体类型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正确格式
[1]邱中慧. 初中音乐课程外国民族音乐内容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2]王倩. 基于教材的小初音乐欣赏教学衔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王鹏.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以人教版为例[J].亚太教
育,2016(34):18.
[4]邹小庆,胡舟.如何将本土音乐引入小学教材[J].当代音乐,2016(18):79-80+82.
[5]王双. 湘版初中音乐教科书中“泥土的歌”主题单元的分析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6.
[6]刘哲. 少数民族歌曲在小学音乐课中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7]姚笛. 本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6.
[8]张莹莹.世界民族音乐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应用探析——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J].音乐天地,2015(07):20-22.
[9]张婷. 小学音乐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沈阳音乐学院,2015.
[10]林琳.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11]张蔷. 山东省中小学乡土音乐教材研究[D].鲁东大学,2015.
[12]任姗. 三版小学音乐新教材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3]姜君子.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教材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14]阎凯. 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视域下七年级音乐新教材(2012年人音版)的实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15]谭潇涵. 对“湘版”小学音乐教材中节奏教学的研究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3.
[16]曲真真.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材的分析与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7]程秀珍.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运用[J].音乐天地,2009(09):16-17.
[18]李淑. 新课改背景下湘版小学音乐教材实施及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19]冯怡. 我国四套新《标准》音乐教材(小学)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0]杜永寿. 中小学音乐教材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
[1]侯瑞霞.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8(05):74.
[2]闻鑫.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在三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应用——以人教版、人音版和湘艺版教材为例[J].艺术评鉴,2018(06):118-120.
[3]王鹏.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以人教版为例[J].亚太教
育,2016(34):18.
[4]张俊梅.基础教育音乐教科书建设的新探索湘艺版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简评[J].儿童音乐,2015(08):42-45.
[5]张婷. 小学音乐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沈阳音乐学院,2015.
[6]林琳.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7]邓江永. 小学新课程音乐教科书(湖南版)中戏曲音乐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2015.
[8]王朝霞,郭声健.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的研究主题及其拓展[J].中国音
乐,2014(03):148-152.
[9]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功能探析[J].中国音
乐,2012(03):25-31.
[10]张黎红.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吴海萱.湘版小学音乐教材问题分析和对策思考[J].文学界(理论
版),2012(02):276-278.
[12]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教育现状及展望——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二届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01):5-9.
[13]程秀珍.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运用[J].音乐天地,2009(09):16-17.
[14]张弩.民族器乐教学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04):121-123.
[15]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01):101-115.
[16]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01):21-23.
[17]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01):15-22.
[18]周凯模.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主体建设与整合意识[J].中国音乐,2000(01):40-43.
[19]廖家骅.音乐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音乐教育[J].音乐研究,1996(01):13-18.
[20]古宗智
,家浚.民族音乐文化建设三题——同蒋一民同志讨论[J].音乐研究,1982(04):95-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