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五医院的医联体探索和思考张斌
2024年医联体工作总结(3篇)

2024年医联体工作总结近年来,我们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并获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针对贫困户和低保人群,我们推行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进一步简化了就医流程,并设立了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旨在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我们不断改善就医环境,增设了导医台、健康资料宣传架、拐杖、坐便器等便民设施,并购买了电视、轮椅等设备,确保患者在不同季节都能享受到舒适的医疗服务。
我们还实行了门诊区域冬夏季免费空调开放、医疗服务区禁烟等措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经济实惠的自助餐服务。
在我的倡议下,医疗制度和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被明确上墙,进一步树立了标准化仪封卫生院在民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夏季,我们特别推出了冬病夏治的伏贴疗法,以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
在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兰考县中心医院的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等专家还会前往园艺场及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全面的体检服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对老年人健康的重视。
在中秋节、冬至等节假日,我们也会给患者送去必要的关怀,以加深民众对仪封卫生院的认可。
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夜间急诊和门诊体检的病人数量,患者普遍反映,在仪封卫生院就医,能够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但收费却仅为乡镇卫生院的标准。
为了确保患者的健康得到持续关注,我们对出院病人坚持进行电话随访。
对于老弱病残患者,我们提供优先就诊服务,并不断增强卫生院的服务意识,避免生、冷、顶的态度。
在世界家庭医师日,我们还会为民众提供免费义诊服务,以确保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落实。
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双向转诊机制,实现了急重症病人在兰考县中心医院住院、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的服务模式。
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医联体内的资源共享,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我们还完善了医联体内的急救转诊流程,保持电话畅通,建立了双向转诊单和绿色通道,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在业务指标方面,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医联体建设思考(1)

医联体建设思考(1)随着社会发展,医疗行业的变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医联体建设已经成为当下推动医疗改革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医联体建设的思考。
一、医联体建设的意义1.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联体建设可以整合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形成贯穿急诊、门诊、住院、康复等全医疗周期的医疗体系,使医疗服务更加全面和完善。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联体建设可以整合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医疗浪费,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3.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医联体建设可以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医联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1.政策支持政策是医联体建设必要的保障,国家应该出台政策支持医联体建设,明确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医联体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人性化服务医联体建设应该注重人性化服务,提高医生和患者的医疗体验,推行家庭医生制度等,提高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
3.协同合作医联体建设要求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必须落实医生之间的互通互认,避免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
三、医联体建设的前景未来的医疗行业趋势已经明确,整合医疗资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医联体建设具有良好的前景。
在医联体建设的推动下,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医联体建设是推动医疗改革的必要手段,只有在各级政府、医院、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推动医联体建设取得更加坚实的步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联体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医院在医联体建设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联体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分级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们医院在医联体建设方面的几点经验:一、明确医联体建设目标医联体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分级诊疗。
我们医院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基层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分工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我们医院高度重视顶层设计,明确了各级医院、科室、人员的责任分工。
成立了医联体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人才培养是医联体建设的关键。
我们医院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人才培养:1. 定期举办培训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 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基层医院进行指导,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诊疗水平。
3. 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1. 加强设备共享,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
2. 推进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成本。
3.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五、深化合作,实现分级诊疗1.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加强医联体内各科室间的合作,提高诊疗质量。
3. 推广基层首诊制度,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六、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满意度1. 开展宣传活动,让群众了解医联体建设的好处。
2. 收集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医疗服务。
总之,医联体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
医联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为例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 年 8 月第 40 卷第 4 期
Ch
i
ne
s
eJ
our
na
lo
fSo
c
i
a
lMed
i
c
i
ne,
Augus
t2023,
Vo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
No
.4
联体建设,进 行 临 床、护 理、院 感、公 卫 等 业 务 综 合
i
s
t
i
ngp
r
ob
l
ems
.Thr
ought
her
e
s
e
a
r
ch,
i
tf
oundt
ha
tt
hebus
i
ne
s
s manage
y
men
tmed
i
c
a
la
l
l
i
anc
emode
lc
ou
l
dimp
r
ovet
hes
e
r
v
i
c
ec
apa
c
i
t
fp
r
ima
r
i
c
a
li
ns
t
i
t
u
t
i
onsandp
r
omo
t
et
i
c
a
l
a
l
l
i
anc
医德医风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_心得体会

医德医风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_心得体会今天,局直属单位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开展了医德医风的培训班的学习今天是第一天,总共为其四天时间的学习到会的有局领导及卫生系统的众多专家,开班仪式由局纪委书记以及局长主持,到会的有局直属的15家医疗机构。
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样的培训班在武汉市是首届在全国来讲也是很少开展的。
其中也请到了很多的领导与专家以及在卫生行业中的优秀人员,比如汉口医院的王争艳主任以及协和医院的孟浦教授等等。
会议感言如下:我们要以白求恩大夫为楷模,作“一个崇高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可以使身处绝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爱心就像冬日的一片阳光,可以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就像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可以使孤苦无依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爱心像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竭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对医务人员来说,从容潇洒的动作,会给患者以信心,端庄含蓄的行为,会给患者以深沉稳健值得信赖的映像;坦率的微笑,则能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亲切形象。
不能为了钱而丧失做人起码该有的良知和底线。
要为患者负责要为自己的品德负责。
“苍生大医”“大医者,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希波克拉底“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
”武汉市卫生局长的话:①好的医德医风是卫生发展的需要②好的医德医风是医改发展的需要③好的医德医风是培养一批优秀医务人员的需要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以我们的智慧来抚平病人的创伤。
汉口医院王争艳主任:打造社区医疗中心:抓社区医疗要做好:方便问题,更重要的是方心问题。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双相转诊。
分享知识,欢迎下载使用!。
武汉市某医院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思考

武汉市某医院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思考罗阳峰;杨国良【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15(28)6【摘要】按照新医改中提出的整体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武汉市某医院积极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构建帮扶托管式紧密型医联体,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管工作,拓展对口帮扶支援范围等,提高了远城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扩大了该院影响力及品牌辐射力。
但帮扶式托管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双向转诊不够顺畅、医保报销困难、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化平台不兼容等问题。
建议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探索医保报销新途径,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mproving the level of regional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the new round of medical and health reform ,the hospital explores the Regional Medical Commonwealth( RMC) practice mode actively. Through building an supporting-hosted compacted RMC, launching hosting work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counterpart support, the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of far from urban medical institutions have been improved, the ability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as been enhanced and the in-fluence and brand radiations have been amplified.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two-way referreal, medical insuranc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so the strategic vision wereestablishing an improved two-way referral mechanism, exploring new ways of Medicare reimbursement, and building an unified information platform.【总页数】3页(P74-76)【作者】罗阳峰;杨国良【作者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院办,武汉,430014;武汉市中心医院院办,武汉,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1【相关文献】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具体实践与思考分析 [J], 汉业旭;赵国光;姚峥;徐立新2.构建深圳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思考——以福田区医联体为例 [J], 徐甫3.以省级龙头医院托管县级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思考 [J], 杜巍巍;胡弘;朱嘉龙4.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实践与思考 [J], 孙锟5.基于新医改背景下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思考 [J], 陈莉; 刘鸣江; 伍洲颂; 张芬; 汤永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级医院下沉 医联体武汉试点获认可

三级医院下沉医联体武汉试点获认可2013年05月11日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温鈊医联体作为今年医改的核心工作,目前部分大中城市正在试点摸索过程中。
经济观察报获悉,武汉的试点在解决激励机制这个难点问题方面的举措,得到了卫生部主管医改领导的认可。
近期,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召开了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论坛,与会百名各级院长、专家互相交流改革经验,对武汉的分级诊疗模式给予了较高关注,尤其是在激励制度上的突破得到了普遍认可。
武汉市三甲医院第五医院院长张斌介绍,他们的尝试使医院、患者、社区医疗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赢,患者就医难、看病贵的情况得到一定扭转。
今年初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积极探索大力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制。
随后,副部长马晓伟也提出,今年卫生部选取部分大中城市建立医联体,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
医联体,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层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组成医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患者在医联体的联盟内,可以享受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甲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三甲医院的专家到社区出诊等优质诊疗服务。
“破除以药养医,医保付费导致医院和患者产生冲突,这些都指向现行医疗体制失衡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称,这些情况的汇集给出了一个政策建议,即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
武汉模式几年前,武汉第五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联动的服务模式,事实上已初步显现医联体分级诊疗的轮廓。
武汉分为三镇,汉口、武昌、汉阳。
汉阳人口约100万,第五医院是镇上唯一的三甲医院。
这个镇上有11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第五医院与别的大型三甲医院一样,门庭若市。
医院排长龙,就医难、就医贵,医患矛盾持续难消。
2008年,第五医院就提出了与6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合作。
张斌介绍说:“当时这6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大病看不了,患者小病不去看。
”他调研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最大的问题是自身能力不够,老百姓不信任,所以不去看病。
医联体联动模式及其核心医院改革前后综合效益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医联体联动模式及其核心医院改革前后综合效益分析--以武汉市为例方鹏骞;林振威;陈诗亮;肖巧;杨路【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目的:分析武汉市医联体核心医院与其医联体成员机构之间的联动模式,并探讨武汉市医联体各联动模式的核心医院在改革前后的综合效益,为武汉市乃至全国医联体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TOPSIS法对武汉市3种联动模式的医联体核心医院在改革前1年、改革当年、改革后1年和2012年反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3种联动模式的医联体核心医院在进行医联体改革后综合效益都有所提高,且进行紧密型医联体改革和半紧密型医联体改革的核心医院效益提升最为明显。
结论:医联体改革促进了医联体核心医院效益的提升,且紧密型医联体对于提高医院的效益帮助最大。
【总页数】3页(P14-16)【作者】方鹏骞;林振威;陈诗亮;肖巧;杨路【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430030 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430030 武汉市航空路13号;武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30000 武汉市;武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30000 武汉市;武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30000 武汉市【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区域医联体模式下探路分级诊疗的实践与思考——以青岛市即墨区医联体为例[J], 王海丰;修可鹏;张楠;梁志强;张健2.在医联体运行中探索基层适宜模式——以慈溪市为例思考县域内医联体建设发展[J], 吴金华;3.在医联体运行中探索基层适宜模式——以慈溪市为例思考县域内医联体建设发展[J], 吴金华4.“3+2+1”医联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电集团医院互联网医联体为例 [J], 屈勇; 宛欣; 陈超朝; 王双全5.基于组织结构理论的医联体模式设计——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联体为例 [J], 俞天智;韩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直管背景
2008年,武汉市卫生局、汉阳区委区政府在武汉市大医院“托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新模 式。 将汉阳辖区内的二桥街、琴断口街、翠微街、洲头街、鹦鹉街和 五里墩街6家政府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交由武汉市 第五医院“直管”。
“直管”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很大发展
新目标
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全市组建25个以实体型为主体模式的医疗 联合体,逐步形成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通、财通、 医通”
四、市五医院的直管式 医联体探索
(一)医院介绍
武汉市第五医院基本情况
武汉市第五医院是汉阳地 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 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 等综合医院,是武汉大学教学 医院、江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院创建于1923年爱尔兰传教 士在汉阳显正街开设的诊所, 历时90年,担负汉阳100万居 民的医疗和健康保障任务。
(三)主要做法
(一)人通:打通人才使用平台,解决人才问题
下派
13名管理干部到“直管”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招收
新招调剂73人 其中硕士9名
培养
96名社区人员来院进修 培训讲座152次,3128人次 建设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社区卫生
调剂
社区中心间相 互调剂7名人员
服务中心
社区管理干部公开竟聘
病床周转 次(次) 31.0 33.7 32.4 32.5
平均住院 日(天) 11.9 11.8 11.1 11.4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情况
国家级重点专科 • 临床护理专业 省级重点专科
肿瘤综合治疗专科、病理科
市级重点专科
• 口腔科、普外科、急诊科
院级重点专科
• 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泌尿外科、骨科
6家社区直管前后医生职称、学历结构统计表(单位:人)
年度 医生总人数 高级 中级 硕士 本科
200
45
54
0
9
47
66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医生总人数 高级 中级 硕士 本科
目标
• 1、卫生资源纵向整合,使基层真正强起来
2、推动双向转诊,最终实现社区手诊和分级诊疗
3、更新医生执业理念,改革医生执业方式 4、转变医学模式,形成以“健康”为目标的预防、医疗及保健服
务体系
二、面临障碍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居民不信任,不愿意去基 层就医 2、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双向转诊动力不足 3、医生多点执业和职业评价体系的滞后——基层招不到人、大医院医 生不愿下基层 4、医保政策引导不强——基层就医吸引力不大、大医院控费动力不足 5、全科医学模式尚未建立——分级诊疗重形式不重实质
• 坚持政府主导,有利于百姓得实惠、社区中心服务能力提高、 医院明显发展,在机制、体制上有所创新。
“直管”的内涵
• 整合卫生资源,在保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公益性质、独立 法人身份、“六位一体”职能不变的前提下,由大医院代政府 行使“办”的职能,形成“1+N”的区域医疗协作体,政府实现 “管办分离”,集中力量强化投入、政策引导和监管,充分利 用大医院的资源和管理优势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逐步实现“小病在社 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和政府、医院、居民、 社区“四方共赢”的医疗卫生新格局。
什么是医联体
• 所谓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
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一个分工协作的联合体,区域内实现分级有序 就医。 关键词:
目的
• 改变目前医疗服务体系基层医疗资源利用严重不足、大医院人满 为患的倒金字塔结构,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院开放床位800张,设有23个一级诊疗科目、42个二级 科室,年门诊量逾67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6万人次。 人员结构
卫技人员 总人数 总数 医生 护士 医技人员 其他卫技
管理工勤 人员 193
1196
1003
315
501
152
35
医务人员职称结构
总人数 1003 高级 32 副高级 93 中级 264 初级 614
其中:博士生19名 硕士研究生133名 教授、副教授35人。
年份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病床数 (张) 550 600 800 800
门诊量 (万人) 58.32 61.53 64.20 67.02
住院量 (万人) 2.02 2.19 2.40 2.60
病床使用 率(%) 102.1 117.0 116.7 101.0
三、武汉实践
重点 初衷
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强基层
基础好 动得早 形式多 效果好
武汉基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完善,1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1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中心城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武汉自2008年开始尝试探索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 机制
医联体探索初期:形成直接举办、托管、直管和对口支援4种模式 实体型——公立医院直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所有权及资产整合 契约型——由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技术、管理、信息等要素联合组成
武汉市第五医院的
医联体探索和思考
一、目的和目标
2013医改热词:医联体
2013年两会期间 陈竺:医改下一步重点是建立“医联体” 医改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让基层医院真正强起来,和 大医院上下联动、沟通,最好是一体化的构架,就是“医 联体”。 2013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马晓伟:用医联体建设推动分级诊疗 2013年将通过建设医联体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同 时形成倒逼机制,促进相关部门完善管理、补偿、运行、 监管等配套政策。
实施综合绩效管理
招收研究生在社区工作
培训社区医务人员
6家社区直管前后人员结构统计表(单位:人)
年度 2007年 2012年 总人数 428 501 医生 119 144 护士 103 151 医技 59 62 公共卫生 35 69 其他 112 75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总人数 医生 护士 医技 公共卫生 其他 2007年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