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锂电池容量测试技术研究

储能锂电池容量测试技术研究
储能锂电池容量测试技术研究

储能锂电池容量测试技术研究

石世前1,2,陈豪2,白恺2,李智2,黄仙1,董文琦3

(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102206;2.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5;

3.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储能系统能有效改善间歇式电源可控性,提高其并网应用能力,而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众多特点,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锂电池容量测试对储能系统的运行维护及能量管理有指导意义。文章分析了电池容量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容量测试标准,最后提出了一种现场的储能锂电池容量测试方法。

关键词:锂电池;储能单元;容量测试

中图分类号:TM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71(2013)05-0006-03

Research on Capacity Test of Energy Storage Lithium Battery Shi Shi-qian1,2,Chen Hao2,Bai Kai2,Li Zhi2,Huang Xian1,Dong Wen-qi3

(1.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102206,China;

2.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100045,China;

3.Zhangjiakou Wind and Solar Power Energy Demonstration Station Co.Ltd.,Zhangjiakou075000,China)

Abstract:Energy storag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termittent power sources controllability and network application ability.Lithium-ion batteries have a number of features such as high specific energy,long cycle life,low self-discharge,no memory effect,no pollution,etc.Because of its many features,Lithium-ion batter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Lithium battery capacity test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energy management.The battery capacity an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it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And then the capacity testing standards are introduced.At last,a test method of on-site energy storage lithium battery capacity is concluded.

Key words:lithium battery;energy storage unit;capacity test

0引言

大规模储能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间歇式电源可控性,提高其并网应用能力,国外已经相继开展多项示范工程[1-3]。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众多特点,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内,南方电网公司开展了MW 级电池储能系统示范项目,建成了深圳宝清储能电站,并接入深圳碧岭变电站[4];国家电网公司在张家口建设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其中储能电站已安装63MWh锂电池储能系统,并正式投入运行[5]。

储能电站由若干储能单元组成,为了对储能单元的能量进行管理,要研究规模储能的现场性能测试技术,为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电池容量测试。

首先,容量是电池寿命的直接体现,可以反映电池衰减程度;其次,容量是对电池进行维护的重要依据,直接指导现场维护工作;最后,容量是现场运行的重要参数,为运行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因此,针对储能单元的容量测试具有重要意义[6]。

目前国内容量测试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小电流、低电压的单个小容量电池单体,国内外电池规范、标准多针对电动汽车,而对于储能锂电池组串,由于电压高、电流大、容量大,且储能锂电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A07B04)

池有各种不同的串并联方式,使得充放电电压、电流变化范围大,不能照搬单体电池或电动汽车电池方法,需要提出专门针对储能电池的容量测试方法,同时国内各储能电池生产厂家提供的容量测试方法千差万别,所以有必要对大规模储能锂电池容量测试进行研究。

1电池容量

电池的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可以从蓄电池中获得的电量[7]。

按照QB/T2502—2000《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8],电池的额定容量为在环境温度为(20?5)?时,以0.2C倍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的容量。

实际运行中,容量通常以安培·小时数(Ah)或者瓦特·小时数(Wh)表示。Ah容量是国内外标准中通用容量表示方法,延续电动汽车电池中概念,表示一定电流下电池的放电能力,多用于电动汽车电池;Wh容量则多用于储能电池系统,表示一定功率下电池的出力能力,可以更好的与电网衔接,便于现场控制与测量。

储能电池的容量可以划分为电池单体容量、电池组串容量以及储能单元容量。单体容量可以反映单个电池寿命,理论研究多关注于此。电池组串是由几百上千单体串联而成,组串容量反应整个电池组充放电能力,与每个单体容量相关,但不是简单的累加,受到一致性以及均衡技术的影响。一个储能单元由若干电池组串并联而成,其容量是各电池组串容量的累加。实际测试中分别测量各组串容量,累加结果为储能单元容量。文章研究的对象为储能单元中各组串容量。

2容量影响因素

锂电池的实际容量是一个多变量、复杂、非线性的未知参数,其随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使用时间、循环次数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9-12]。为了使容量测试结果更准确且对不同电池的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有必要研究影响容量的因素。

(1)放电率的影响

在锂电池活性物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讨论电池容量时,必须说明放电率。

研究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电池容量随放电电流增大而降低。其原因主要为两个方面:其一,活性物质随电流的增大沿厚度方向的作用深度降低,进而活性物质被利用的程度降低,电池给出的容量变小;其二,由于电池极化和内阻的存在,电流的增大使电池内部电压降增大,导致电池端电压下降,进而使电池容量降低。

(2)温度的影响

锂电池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的升高使电解液活性增强,锂离子运动受到的阻力减小,扩散能量增强,使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进而使锂电池实际容量增大。

因此,在锂电池各测试标准常常规定一个温度作为额定容量的标准温度,如ISO12405—2中规定室温25?为标准温度。

(3)终止电压的影响

放电时规定的终止电压对可放出容量也有影响。通常,电池放电至某电压值之后,电压急剧下降,规定此电压值为放电终止电压。如果继续放电,会对电池的使用寿命有不良的影响。

而终止电压与放电率有关,大电流放电时规定较高的终止电压,反之规定较低的终止电压,从而导致对计算放电时间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锂电池的实际容量。

3容量测试标准

制定储能和动力电池标准的主要国际组织有ISO[13-14]、IEC[15]以及欧盟标准化组织(CEN)、欧洲电工委员会(CENNELEC)、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等标准化机构。

各标准中容量测试方法虽然有很多不同点,但是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基本步骤如下:

(1)预处理。正式测试开始前,蓄电池包或系统需要先进行预处理循环,以确保测试时蓄电池包和系统的性能处于激活和稳定的状态。预处理一般要经过多次的充电→静置→放电→静置循环处理,在室温下进行。

(2)标准循环。标准循环在指定的测试步骤进行,以确保蓄电池包和系统在测试时处于相同的状态。标准循环在室温下进行,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一个标准放电过程和标准充电过程。如果标准循环和一个新的测试之间时间间隔长于某一时间,则需要重新进行一次标准循环。

(3)室温下不同倍率的容量测试。此过程

每个倍率下的容量测试都要经历热平衡→标准充电→标准循环→指定倍率下标准恒流放电→标准充电的过程,以放电电流和时间的乘积作为室温下指定倍率的容量。表1为ISO12405—1:2012中室温容量测试步骤。

表1室温容量测试步骤

序号步骤温度

1.1热平衡室温

1.2标准充电室温

1.3标准循环室温

2.1C/3放电室温

2.2标准充电室温

2.31C放电室温

2.4标准充电室温

2.52C放电室温

2.6标准充电室温

2.7最大电流放电室温

2.8标准充电室温

3.1标准循环室温

(4)高温下不同倍率的容量测试。标准中指定一个温度值作为高温值,在此温度下完成容量测试。测试方法与室温下相同,不同倍率转换过程需要插入一个常温热平衡及标准循环过程。表2为ISO12405—1:2012高温容量测试步骤。

表2高温容量测试步骤

序号步骤温度

1.1热平衡室温

1.2标准充电室温

1.3标准循环室温

2.1热平衡40?

2.2标准充电40?

2.3C/3放电40?

3.1热平衡室温

3.2标准充电室温

3.3标准循环室温

4.1热平衡40?

4.2标准充电40?

4.31C放电40?

5.1热平衡室温

5.2标准充电室温

5.3标准循环室温

6.1热平衡40?

6.2标准充电40?

6.32C放电40?

7.1热平衡室温

序号步骤温度

7.2标准充电室温

7.3标准循环室温

8.1热平衡40?

8.2标准充电40?

8.3最大电流放电40?

(5)低温下不同倍率的容量测试。各标准中指定一个或几个温度值作为低温值。测试方法与高温下相同。其中,不同温度间的转换需要插入一个常温下热平衡及标准循环过程。

4现场容量测试方法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结合电池单体和电动汽车容量测试的标准,同时根据现场的实际需求,形成了自己的容量测试方法,测量储能电池组串的放电容量和充电容量,单位为kWh,具体方法如下:

放电试验:在电池组串满容量或SOC为100%条件下,以额定功率下放电至10%额定容量,然后以20%额定功率放电至电池单体下限截止电压,计算此时放出的电能为储能电池组串的放电容量。

充电试验:在电池组串放空或SOC为0%条件下,以额定功率下充电至90%额定容量,然后以20%额定功率充电至电池单体上限截止电压,计算此时充入的电能为储能电池组串的充电容量。

其他准备及充放电转换的过程按照QC/ T743—2006[16]进行。

此试验方法在控制上易于操作,现场条件容易满足,测试结果易于计算,对现场试验有较大指导意义。

5结语

容量测试工作是检测电池性能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维护及试验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测试标准的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需求,我们总结出一种实用的储能电池组串容量现场测试方法,目前该容量测试方法已用于现场,具体试验细节有待在日后的容量测试中加以完善。该容量测试方法的提出,不但对储能电池的现场维护工作有实际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储能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下转第31页)

性的依据。在工程实践中,至少以下两种常见情况要置品质位。

(1)当装置检修压板投入时,所有上送节点中信号的品质q的Test位应置位。

(2)当遥测值大于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遥测应置品质位,提示后台为非正常值。

3.4模板的统一性问题

各个厂家都存在装置型号众多,但同一厂家中不同型号装置的很多保护功能是完全重复的。这就要求厂家必须保证各类型装置ICD文件的模板DataTypeTemplates的一致性。这样既规范了本厂家的模型文件,而且也减少了配合其他厂家调试时的问题。

4总结

本文结合大量文献资料与工程经验,对IEC 61850规约以及基于IEC61850的装置建模过程进行了介绍和预想方案。目前IEC61850体系在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内已是标准配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广的新型清洁能源的典范———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广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优势为一体,IEC61850体系必然会成为站内自动化系统的首选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IEC61850-5,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第5部分: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S].

[2]IEC61850-7-1,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第7-1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原理和模型[S].[3]IEC61850-7-4,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第7-4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S].

[4]IEC61851-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1部分:常规要求.

[5]Q/GDW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

[6]Q/GDW Z423—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7]辛耀中,王永福,任雁铭.中国IEC61850研发及互操作试验情况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2):1-6.[8]张结.IEC61850的结构化模型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8):90-93.

收稿日期:2013-01-29

作者简介:朱冉(1983—),男,江苏泰州人,汉族,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

(本文编辑季佳彬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

)

(上接第8页)

参考文献

[1]程时杰,文劲宇,孙海顺.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应用,2005,24(4):1-8.

[2]李冲,郑源,周发州,等.储能技术在独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及展望[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4):21-27.

[3]王金良.风能,光伏发电与储能[J].电源技术,2009,33(7):628-632.

[4]陈满,陆志刚,刘怡,等.电池储能系统恒功率削峰填谷优化策略研究[J].电网技术,2012,36(9):232-237.[5]高明杰,惠东,高宗和,等.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介绍及其典型运行模式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37(1):59-64.

[6]魏五星.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性能测试与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7]徐文静.纯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健康状态估算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

[8]QB/T2502—2000,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S].

[9]赵新龙.电动汽车蓄电池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及试验台开发[D].长安大学.

[10]李艳,胡杨,刘庆国.放电倍率对锂离子蓄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6,30(6):488-491,2008.[11]李哲.纯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1.

[12]赵淑红,吴锋,王子冬.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况循环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11):43-47.[13]ISO12405-1: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Test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traction battery packs and sys-tems-Part1:High power applications,2011.

[14]ISO12405-2: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Test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traction battery packs and sys-tems-Part2:High energy applications,2011.

[15]IEC62660-1: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Test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traction battery packs and sys-tems-Part1:High power applications,2011.

[16]QC/T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S].

收稿日期:2013-04-16

作者简介:石世前(198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及其相关技术,主要从事储能系统性能评估及运行优化的研究工作。

(本文编辑杜秋平)

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测试时要用到的三种常规方法

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测试要用到的三种常规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对蓄电池进行定期容量测试时,可选择以下几种容量测试方法。 1、离线式测量法 a) 将蓄电池组充满电后脱离系统静置1小时,在环境温度为25± 5℃的条件下采用外接(智能)假负载的方式,采用10小时放电率进行放电测试。 b) 放电开始前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环境温度、时间。 c) 放电期间应测量记录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电流、室内温度,测量时间间隔为1小时,放电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d) 放电期间应测量记录蓄电池的端电压及室温,测量时间间隔为1小时。在放电期末要随时测量,以便准确确定达到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 e) 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即为蓄电池组的容量。蓄电池https://www.360docs.net/doc/857091375.html,按10小时率放电时,如果温度不是25℃时,则应将实际测量的容量按照下式换算成25℃时的容量Ce: Ce=Cr/﹛1+K(t-25℃)﹜------------------------(A) 式中:t—放电时的环境温度 K—温度系数(10H率放电时K=0.006/℃;3H率放电时K=0.008/℃; 1H率放电时K=0.01/℃) f) 放电结束后,要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充入电量为放出电量的1.1~1.3倍。 2、在线式测量法 a) 在直流供电系统中,调整整流器输出电压至保护电压(如46V),由蓄电池对实际负荷供电,在放电中找出蓄电池组中电压最低、容量最差的一只蓄电池作为容量试验对象。 b) 打开整流器对蓄电池https://www.360docs.net/doc/857091375.html,组进行充电,等蓄电池组充满电后稳定1小时以上。 c) 对a)中放电时找出最差的那只蓄电池进行10小时率放电试验。放电前后要测量记录该蓄电池的端电压、温度、放电时间和室温。以后每隔1小时测量记录一次,放电快到终止电压时,应随时测量记录,以便准确记录放电时间。 d) 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即为蓄电池组的容量。如果室温不是25℃时,则应按照(A)

电池容量测试方法

容量是指电池存储电量的大小。电池容量的单位是“mAh”,中文名称是毫安时(在衡量大容量电池如铅蓄电池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Ah”来表示,中文名是安时,1Ah=1000mAh)。若电池的额定容量是1300mAh,如果以0.1C(C为电池容量)即130mA的电流给电池放电,那么该电池可以持续工作10小时(1300mAh/130mA=10h);如果放电电流为1300mA,那供电时间就只有1小时左右(实际工作时间因电池的实际容量的个别差异而有一些差别)。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分析,数码设备实际工作时的电流不可能始终恒定在某一数值(以数码相机为例,工作电流会因为LCD显示屏、闪光灯等部件的开启或关闭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电池能对某个设备的供电时间只能是个大约值,而这个值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来估计。 附:充电电池的分类 首先容我向大家介绍与充电电池种类以及相关术语。目前数码产品中使用最多的就是AA(俗称5号)和AAA(俗称7号)标准电池,还有一部份使用专用电池。不管它们的外形如何,从它里面的电芯可以分为镍镉可充电电池(Ni-Cd Battery)、镍氢可充电电池(Ni-Mh Battery)、锂离子电池(Li-lon Battery)三种。 镍镉可充电电池 镍镉可充电电池采用1.6倍电压充电,通常充电次数为300~800次。在充放电达500次后电容量会下降,只能达到约80%。镍镉电池的缺点是在充放电时,阴极会长出镉的针状结晶,有时会穿透分隔物而引起内部枝状晶体式的短路。 这里我顺带提一提大名鼎鼎的“记忆效应”,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这个词,但它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针对镍镉电池而言,由于传统工艺中电池负极为烧结式,镉晶粒较粗,如果镍镉电池在它们被完全放电之前就重新充电,镉晶粒容易聚集成块而使电池放电时形成放电平台。电池会储存这一放电平台并在下次循环中将其作为放电的终点。尽管电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电池放电到更低的平台上,但在以后的放电过程中电池将只记得这一低容量。也就是说电池容量变小了,这就是所谓的“记忆效应”。 镍氢可充电电池 镍氢可充电电池主要是为了取代镍镉电池而设计的。镍氢电池是使用氧化镍作为阳极,以及吸收了氢的金属合金作为阴极,氢氧化钾碱性水溶液为电解液。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镍镉电池大,相同体积的镍氢电池容量可以达到镍镉电池的2倍左右。同时它不含有害金属、更加环保,同时镍氢电池基本消除了“记忆效应”。它的充电效率高,能在2小时内充足90%电量。但是不耐过充和过度放电,因此这种电池的充电器必须可自动断电,否则易造成电池损坏。 基于以上优点,镍氢电池几乎已经完全取代了镍镉电池。目前销售数码相机、MP3的电脑市场上出售的标准AA、AAA电池绝大多数是镍氢电池,主流AA镍氢电池容量达到了1500~2600mAH时,主流AAA镍氢电池容量达650~800mAH。而容量仅几百mAH的镍镉电池仅在一些百货商场可以见到,但与镍氢电池相同明显没有性价比,不建议贪图价格上的便宜而选用镍镉电池。关于容量方面的选择,目前DC、MP3等产品的液晶屏越来越大,应该尽量选择大容量的产品。 锂离子电池 我们俗称的锂电池一般将多颗电芯串连起来,电压范围在3.0~4.0V之间(公称电压3.6V)。以前还有一种金属锂电池,但锂离子电池比金属锂电子更安全,原因就在于是采用锂离子状态,锂离子电池没有可流动的液态电解质,而是改为聚合物电解质导电。锂离子电池与相同

锂电池安全标准 IEC

IEC62133 ed.2

目录 绝缘和布线测试 (2) 振动测试 (3) 高温环境模型外壳压力测试 (4) 温度循环测试 (5) 外部短路测试: (20?C ±5oC) (6) 外部短路测试: (55°C ± 5?C) (7) 自由跌落 (8) 机械冲击(冲击危害) (9) 热滥用测试 (10) 电芯挤压测试 (11) 低压测试: (12) 强制放电测试: (13) 恒压持续充电 (电芯) (14) 外部短路 (电芯) (15) 外部短路 (电池) (16) 电池的过充测试 (17) 电芯的强制内部短路测试 (18)

绝缘和布线测试 测试方法 有金属裸露表面且金属面不带电的电池,在绝缘阻抗测试仪输出500Vdc电压情况下,测量电池金属表面与正极端子间的绝缘阻抗,测量需持续一定时间,绝缘电阻测试电压典型作用时间为60秒。 测试结果 要求金属外壳电池和正极端子间绝缘电阻不大于等于5 M 。

振动测试 测试方法 样品做简单的谐振运动,振幅为0.76mm,最大位移1.52mm。频率以1Hz/min的速度在10Hz和55Hz之间变化。在每个震动方向上频率从10Hz到55Hz,然后从 55Hz返回10Hz,往返时间在90 5分钟内。测试完成1小时后检查电芯。 测试结果 要求样品没有泄露、起火、爆炸的迹象。

高温环境模型外壳压力测试 测试方法 完全充满电电池放在空气对流的烤炉中,烤炉温度为70?C ± 2?C。电池在烤炉中保持7小时,之后小心移出,恢复到室温(20?C ± 5?C)后检查。 测试结果 要求样品外壳没有变形或使内部组件暴露的物理弯曲。

蓄电池容量测试操作说明

1准备工作: 1.1工具准备 1.2资料准备 检修票,通信电源蓄电池组维护测试记录表(半年), 1.3注意事项 放电仪的选用: 注意蓄电池放电仪型号选用,48V蓄电池放电仪(型号:IDCE-4815CT)只能用48V蓄电池测试,UPS蓄电池放电仪(型号:IDCE-6006CT)只能用于UPS蓄电池测试。切勿混用。 2操作步骤: 2.1手续办理: 2.1.1信息确认: 把测试事宜及内容告知管理处相关人员,了解测试站点近期市电供电情况,是否存在市电供电异常,确认测试站点当日及第二日市电供电正常,才进行测试,否则,不得进行测试。 2.1.2资料报备: (1)填写检修申请票,并由管理处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完成维护报备工作;

(2)通知网管中心,测试前将测试内容和涉及的设备向网管中心值班人员报备。 2.2检查记录: 2.2.1设备检查 (1)设备检查记录电池组浮充总电压、单体浮充电压、负载电流、环境温度以及开关电源的其它设置参数,检查蓄电池组的现有容量是否100%。 (2)检查所有的电池端子是否处于拧紧状态 (3)检查电池是否有漏液、酸雾等异常。 2.2.2仪器检查 按照设备清单清点配件是否齐全, 面板介绍 2.3开机与参数设置 2.3.1开机 UPS电源系统: 1)断开待测电池组断路器(注意:严禁两个断路器同时断开),如下图:

2)接交流电源,打开仪表上的市电开关,正常开机 40V蓄电池: 1)断开开关电源柜内的待测电池组熔断丝(注意:两组熔断丝严禁同时断开) 2)把正负极电缆接入仪器正负极接口,另一端与蓄电池正负极相连,然后先打开仪表 市电开关,再合上F1空开,仪表正常开机。(拆下的电池线铜鼻子做好绝缘保护)

电池容量测试方法

容量是指电池存储电量的大小。电池容量的单位是“ mA”中文名称是毫安时(在衡量大容 量电池如铅蓄电池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Ah”表示,中文名是安时,1Ah=1000mAh )。若电池的额定容量是1300mAh,如果以0.1C(C为电池容量)即130mA的电流给电池放电,那么该电池可以持续工作10小时(1300mAh/130mA=10h );如果放电电流为1300mA,那供电时间就只有1小时左右(实际工作时间因电池的实际容量的个别差异而有一些差别) 。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分析,数码设备实际工作时的电流不可能始终恒定在某一数值(以数码相机为例,工作电流会因为LCD显示屏、闪光灯等部件的开启或关闭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电池能对某个设备的供电时间只能是个大约值,而这个值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来估 计。 附:充电电池的分类 首先容我向大家介绍与充电电池种类以及相关术语。目前数码产品中使用最多的就是AA (俗称5号)和AAA (俗称7号)标准电池,还有一部份使用专用电池。不管它们的外形如何,从它里面的电芯可以分为镍镉可充电电池(Ni-Cd Battery )、镍氢可充电电池(Ni-Mh Battery )、锂离子电池(Li-lon Battery )三种。 镍镉可充电电池 镍镉可充电电池采用 1.6倍电压充电,通常充电次数为300~800次。在充放电达500次后 电容量会下降,只能达到约80%。镍镉电池的缺点是在充放电时,阴极会长出镉的针状结 晶,有时会穿透分隔物而引起内部枝状晶体式的短路。 这里我顺带提一提大名鼎鼎的记忆效应”,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这个词,但它倒底是怎么一 回事儿呢?针对镍镉电池而言,由于传统工艺中电池负极为烧结式,镉晶粒较粗,如果镍镉 电池在它们被完全放电之前就重新充电,镉晶粒容易聚集成块而使电池放电时形成放电平台。电池会储存这一放电平台并在下次循环中将其作为放电的终点。尽管电池本身的容量可 以使电池放电到更低的平台上,但在以后的放电过程中电池将只记得这一低容量。也就是说电池容量变小了,这就是所谓的记忆效应”。 镍氢可充电电池 镍氢可充电电池主要是为了取代镍镉电池而设计的。镍氢电池是使用氧化镍作为阳极,以及吸收了氢的金属合金作为阴极,氢氧化钾碱性水溶液为电解液。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镍镉 电池大,相同体积的镍氢电池容量可以达到镍镉电池的2倍左右。同时它不含有害金属、 更加环保,同时镍氢电池基本消除了记忆效应”。它的充电效率高,能在2小时内充足90% 电量。但是不耐过充和过度放电,因此这种电池的充电器必须可自动断电,否则易造成电池 损坏。 基于以上优点,镍氢电池几乎已经完全取代了镍镉电池。目前销售数码相机、MP3的电脑 市场上出售的标准AA、AAA电池绝大多数是镍氢电池,主流AA镍氢电池容量达到了1500?2600mAH 时,主流AAA镍氢电池容量达650?800mAH。而容量仅几百mAH的镍镉电池仅在一些百货商场可以见到,但与镍氢电池相同明显没有性价比,不建议贪图价格上的便宜 而选用镍镉电池。关于容量方面的选择,目前DC、MP3等产品的液晶屏越来越大,应该尽量选择大容量的产品。 锂离子电池

电池容量测试操作规程

电池容量测试操作规程 设备名称:可充电电池综合测试仪 设备型号:BTS-2002 生产厂家:深圳市泰斯电子有限公司 操作步骤: 1.接通测试仪电源按上下键选择(2、Capacity test)容量测试模式。按ENTER键进入下一级菜单。 2.选择该项测试功能后,进入电池容量参数设置菜单。 如下所示: 3.以上1~3项和静态参数设置界面一样,可以参考《可充电电池综合测试仪操作规程》说明。 4.第四项选择功能为锂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测量允许控制,选择为YES,将在容量测量的过程中,进行 过充电和过放电保护测试。 5.按下确认键之后,开始启动容量测试,按照下面的流程做一次完整的容量测试:

充电到电池完全充满 过充电测试 搁置100秒 完整放电 过放电测试 结束 在充电过程中,累计充电电量,在放电过程中,累计放电电量,在放电完全结束之后,所显示的放电电量即为电池在此工作模式下的电池容量。 ⑦ Lion ,表示当前设置的电池类型为锂电池 第二项 CV ,表示当前是恒定电压 CC ,表示恒定电流 TC ,表示涓流电流,小电流模式(默认是0.1C ) OC, 过放电测试 第三项 CHARGE, 充电状态 DISCHR, 放电状态 WAIT …34 表示搁置状态,目前还剩余34秒,倒计时显示。 第四项 RUN, 运行模式 PAUSE , 暂停模式 ERROR, 当前运行出错 COMP, 所选择功能完成 第五项 RUN TIME: 00:03:17 运行时间,表示当前测试过程已经持 续多少时间 第六项 V=3.92V 表示当前电池的电压,如显示为+/-符号,指示电池接反。 第七项 I=0.468A 表示当前电池的电流。 第八项 如当前在充电模式,显示CHARGE CAP: 26mAH ,表示当前已经充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精编版

商用300KW储能方案 技术要求及参数 电倍率0.5C; 储能系统配置容量:300kWh。 电池系统方案 术语定义 池采集均衡单元:管理一定数量串联电池模块单元,进行电压和温度的采集,对本单元电池模块进行均衡管理。在本方案中管理计60支的电池。电池簇管理单元:管理一个串联回路中的全部电池采集均衡单元,同时检测本组电池的电流,在必要时采取保案中管理17台电池采集均衡单元。电池阵列管理单元:管理PCS下辖全部电池簇管理单元,同时与PCS和后台监控系统通信状态请求PCS调整充放电功率。在本方案中管理2个并联的电池簇。 池模块:由10支5并2串的单体电池组成。 1 电池成组示意图 电池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1电池系统构成 照系统配置300kWh储存能量的技术需求,本储能系统项目方案共使用1台150kW的PCS。储能单元由一台PCS和2个电池簇组台电池阵列管理单元设备。每个电池簇由一台电池簇管理设备和17 个电池组组成。

.2 电池系统计算书项目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组电池簇电池阵列 体电池数目 1 10 60 1020 2040 称电压(V) 3.2 6.4 38.4 652.8 652.8 量(Ah) 55 275 275 275 -- 定能量(kWh) 0.176 1.76 10.56 179.52 359.04 低工作电压(V) 2.5 5 30 510 510 高充电电压(V) 3.6 7.2 43.2 734.4 734.4 统配置裕量 (359.04kWh -300 kWh)/300 kWh =19.68% 于以上各项分析设计,300kWh 电池系统计算如下。 .3电池柜设计方案 池机柜内部主要安装电池箱和BMS主控管理系统、配套电线电缆、高低压电气保护部件等。机柜采用分组分层设计,机柜外观柜采用免维护技术、模数化组合的装配式结构,保证柜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整体结构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整个系统的可。其中,三个电池架组成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尺寸为3600mm×700mm×2300mm。

汽车蓄电池容量的检测方法详解

汽车蓄电池容量的检测方法详解 汽车蓄电池是汽车启动时的唯一电源,在汽车发电机不工作时,它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向汽车的用电设备供电(1~2h);在发电机正常发电时,它将发电机供给用电器后多余的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供下次启动或其它用电。 蓄电池的工作能力随其规格型号不同而不同,也随其生产的年代、厂家牌号有较大区别。同一个蓄电池,由于不同的使用维护水平,其剩余的工作力也不同。加上蓄电池自身的自行放电,极板硫化等不可避免的因素作用,也会使蓄电池的工作能力逐渐削弱以至报废。因此,在必要时对蓄电池的工作能力进行检测就成为汽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蓄电池的容量指标及其测定 蓄电池的工作能力用“容量”来衡量,它是在规定的端电压范围内,蓄电池对负载供给一定电流所能持续的时间(t),即衡量蓄电池电能做功的能力A=UIt(瓦秒)。在实际运用中,蓄电池的容量指标Q常用安培小时(Ah)来表示: Q=I·t(A·h) I—放电电流(A);t—放电时间(h) 由于电流单位安培(A)=库伦/秒,所以容量的单位安培小时(Ah)=库伦/秒×3600秒=3600库伦(3.6kC)。 库伦是电荷量单位,1库伦=6.24×1018(624亿亿)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所以容量与电池的物质量(正负极板数、总面积、电解液密度)有关。对于标准正、负极板组而言,每片正极板的额定容量为15Ah,每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数总是比正极板多1片,因此可以算出一定容量的单格电池中正负极板的准确片数,如3-QA-60Ah蓄电池,其额定容量为60Ah,正极板数=60(Ah)/15(Ah)=4;负极板数=4+1=5。如果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不是15Ah 的整数倍数,则极板的尺寸、厚度及材料就会有所区别。 蓄电池的常用容量指标有“额定容量”、“储备容量”和“启动容量”三种。 1. 额定容量 根据GB5008-91规定,额定容量是:将充足电的新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5℃条件下以20h率的放电电流(即0.05Q20)连续放电至单格电池平均电压降到1.75V时输出的电量。

储能系统方案

1、方案简介 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System,简称ESS)是一个可完成存储电能和供电的系统,具有平滑过渡、削峰填谷、调频调压等功能。可以使太阳能、风能发电平滑输出,减少其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给电网和用户带来的冲击;通过谷价时段充电,峰价时段放电可以减少用户的电费支出;在大电网断电时,能够孤岛运行,确保对用户不间断供电。 储能系统是电力系统“采-发-输-配-用-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能源微电网的基础。系统中引入储能环节后,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间峰谷差,平抑负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用电成本,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可作为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参与调频调压、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储能系统包括锂离子电池、BMS系统、PCS系统、EMS系统等。其中,电池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若干电池串并联组成。每个电池模组配置一个电池管理单元,对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 储能系统架构图 2.1电池 根据市场情况,储能电池选择为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一定的优势。 1)长循环寿命 由于风光资源的不确定性、间歇性,蓄电池经常处于部分荷电状态(PSOC)模式下运行。电池在这种状态下经常处于过充或欠充状态,

尤其是欠充状态会导致电池寿命提前终止,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年限达到15年,循环次数4500次以上。 2)高能量转换效率 储能电池经常处于充放电循环,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低对规模储能电站的经济性好坏有决定性的影响。磷酸铁锂电池改善了电池部分荷电态(PSOC)模式下的充电接受能力,充电接受能力较普通电池提升40%以上,使电池具有了优异的充放电效率(97%以上),整个储能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到90%以上。 3)经济性价比 寿命期内性价比是评估储能技术是否可行的一项重要指标。磷酸铁锂电池既保持了电池高能量密度,又具有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长、价格低等优势,收益/投资比可达2.0;相比铅碳电池、管式胶体电池、三元锂电池相比,具有更低的成本及更高的性价比,可有效的降低储能电站运行成本。 4)系统安全可靠性 储能电站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要求,磷酸铁锂电热峰值可达350℃-500℃而锰酸锂和钴酸锂只在200℃左右。工作温度范围宽广(-20C--+75C),有耐高温特性磷酸铁锂电热峰值可达350℃-500℃而锰酸锂和钴酸锂只在200℃左右。

IEC锂电池测试标准梳理

IEC锂电池测试标准梳理 评估测试项目 1(1)电性测试 测试项目充电状态电池条件温度评估测试方法标准 1.外部短路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室温60℃通过电阻小于50mΩ的电线在两极短路6小时以上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2.强行放电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按厂家推荐的电流强行深度放电计算容量的250%。*如果在测试过程中达到安全或保护功能,可以终止测试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3.连续充电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按厂家推荐的方法充电,并在指定的电压持续28天没有爆炸、没有着火、没有裂开的现象的现象 过量充电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按厂家推荐的电流充到计算容量的250%。*如果在测试过程中达到安全或保护功能,可以终止测试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5.大电流充电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按厂家推荐的充电电流的3倍电流给电池充电至计算容量100%以上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1(2)Ⅰ机械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充电状态电池条件温度评估测试方法标准 1.振动完全充电或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将电池在XYZ三个方向振动90至100分钟,振幅为0.8mm,频率为10HZ,频率的变化率为1HZ/min。测试后,完全放电电池将被充电到由厂家推荐的完全容量。没有爆炸、没有着火、没有变形的现象 2.加速度完全充电或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以时间为单位加速在初始3毫秒里,平均加速度为75g(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到达顶峰时为125-175g。在每一个XYZ互相垂直的方向振动。测试后,完全放电电池将被充电到厂家推荐的容量。没有爆炸、没有着火、没有变形的现象 3.掉落完全充电或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从1.9m高的地方自由掉落10次到水泥地面上。测试后,完全放电电池将被充电到厂家推荐的容量。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1(2)Ⅱ 测试项目充电状态电池条件温度评估测试方法标准 钉子穿过电池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用直径2.5至5mm的钉子穿过电池的纵心轴*将钉子放入电池内6h。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5.挤压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将电池放在两块扁铁板间以使电池的纵轴心与扁铁板平行,再给电池施加13kN的压力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6.撞击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将一个圆柱形木棒(直径为7.9mm)越过电池顶部,与电池纵心轴垂直。9.1kg相当重量从61cm高度掉落下来。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7.10m掉落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从10m高的地方任意将电池掉落到水泥地面上。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1(3)Ⅰ环境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充电状态电池条件温度评估测试方法标准 1.高温储存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a)在温度100℃的烤箱中储存5小时后将电池放在温度为20℃的地方放置24h(b)在60℃的烤箱中储存30天后将电池放置在温度20℃的地方24小时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磷酸铁锂电池测试方法

低温磷酸铁锂电池测试方法及检测标准 1.电池测试方法 1.1蓄电池充电 在20℃士5℃条件下,蓄电池以1I 3 (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2.0 V,静置 1h,然后在20℃±5℃条件下以1I 3 (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3.65V时转恒 压充电,至充电电流降至0.1I 3 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1.2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1.1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I 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0V 。 c) 用1I 3 (A)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d) 如果计算值低于规定值,则可以重复a)一c)步骤直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允许5次。 1.3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1.1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2℃下储存20h。 c) 蓄电池在-20℃士2℃下以1I 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0V。 d) 用c)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20℃放电容量的百分数。 1.4 -4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1.1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40℃士2℃下储存20h。 c) 蓄电池在-40℃士2℃下以1I 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0V。 d) 用c)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20℃放电容量的百分数。 备注:1I 3— 3h率放电电流,其数值等于C 3 /3。 C 3 — 3 h率额定容量(Ah)。 1.5 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a) 蓄电池按1.1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60℃士2℃下储存7day。 c) 蓄电池在20℃士5℃下恢复5h后,以1I 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OV d) 用 c)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荷电保持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e) 蓄电池再按1.1方法充电。 f)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1 3 (A )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0V 。

浅谈铅酸蓄电池容量 及其 测试方法

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测试方法 1、容量的定义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即电池的放电能力,指的是当电池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放电,外界可以从电池中获取的容量,人们一般用安时数来表示,即AH,符号是C。 2、铅酸蓄电池容量的分类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分为额定容量、理论容量、实际容量。 1)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指的是在铅酸蓄电池设计和生产的时候,厂家规定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能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 2)理论容量 理论容量指的是按照理论计算,参照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电解液中每种化学物 质的含量,假设电池中的所有化学物质在电池放电时全部参加化学反应,所有 化学物质消耗完所计算得到的容量。 3)实际容量 实际容量指的是在实际的电池放电中,电池放电放到规定条件时所释放的电量。 实际容量达不到理论容量,与铅酸蓄电池使用的次数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有 关。电池使用越多,时间越久,实际容量就会越少。 一般铅酸蓄电池放出1A的电量,其正极的二氧化铅就会被消耗掉4.463g 左右,负极的海绵状铅就会被消耗掉3.866g左右,电解液中的硫酸就会被消耗 掉3.660g左右。 3、放电率和放电终止电压 在讲电池容量的时候,首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与铅酸蓄电池有关的两个重要参数。即放电率和放电终止电压。 1)放电率 放电率指的是铅酸蓄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电流的大小,有电流率和时间率之分。电流率指的是对额定容量不同的铅酸蓄电池间的放电电流的比较, 。时间率指的是铅酸蓄一般用10小时率来作为电流率的标准,表示符号为I 10 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放到电池的终止电压时止的时间长短。 2)放电终止电压 放电终止电压指的是铅酸蓄电池在一定的温度下(例如25℃),用一定的

电池电量检测方法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见的二次锂电池,拥有高能量密度,与高容量镍镉/镍氢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为前者的1.5~2倍。其平均使用电压为3.6V,是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3倍。它的内阻较大,不能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并且需要精确的充放电控制,以防止电池损坏并达到最佳使用性能。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在各种便携电子产品中,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mp3等。 锂聚合物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锂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内阻较低,允许10C充放电电流。它和锂离子电池一样需要精确的充放电控制。目前,锂聚合物电池主要用于一些需要大电流充放电的应用中,如动力/模型汽车等。 充电电池容量估算方法 在多数便携应用中,都需要随时了解电池剩余容量以估算电池使用时间。 图1 简化的电池电量计框图 最早应用的方法是通过监视电池开路电压来获得剩余容量。这是因为电池端电压和剩余容量之间有一个确定的关系,测量电池端电压即可估算其剩余容量。这种方法的局限是:1)对于不同厂商生产的电池,其开路电压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2)只有通过测量电池空载时的开路电压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结果,但是大多数应用都需要在运行中了解电池的剩余容量,此时负载电流在内阻上产生的压降将会影响开路电压测量精度。而电池内阻的离散性很大,且随着电池老化这种离散性将变得更大,因此要补偿该压降带来的误差将十分困难。综上所述,通过开路电压来实时估算电池剩余容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达到足够的精度,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值。 另一种大量应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流入/流出电池的净电荷来估算电池剩余容量。这种方法对流入/流出电池的总电流进行积分,得到的净电荷数即为剩余容量。电池容量可以预置,也可在后续的完整充电周期中进行学习。在补偿电池自放电、不同温度下的容量变化等因素后,这种方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精度,因此广泛运用于笔记本电脑等高端应用中。

充电电池容量测试仪实现方案

充电电池容量测试仪实现方案 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质量的重要指标。充电电池的容量测试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依据电池的放电曲线,进行短时间放电,从而粗略得出电池容量。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快速,但是充电电池的放电曲线并不具有普遍性,很多劣质电池放电初期电压也很平稳,一旦进入中后期,电压下降非常迅速,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将非常不准确的。 最可靠最准确无误的还是以标准电流放电,全程测量实际放电时间的方式。不同的放电电流,充电电池最终能够释放出的电量是不同的,有一定的差距。蓄电池的容量标注都是有统一标准的。目前使用最多的是10小时率放电容量与20小时率放电容量两种。10小时率放电容量就是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至电量耗尽放电时间能够维持10个小时左右,这个电流就被称作10小时率电流(衡量电量用尽的标准,不能以电池放电端电压降低到零为准。电池过度放电,会导致电池容量减少,无法恢复,乃至提早损坏、完全失效。所以每种电池放电终止电压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个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过度放电与过度充电是造成充电电池不能达到使用年限、提前报废的主要原因)。实时放电的测量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费时费力,因为耗时久这样测量精度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测量过程中如果用10小时率电流持续放电时间至少都要在5个小时以上,作这样长时间的测试更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精力以及充裕的时间。科技的发展是非常迅速,今天单片机已经非常普及了。通过单片机程序控制对放电时间,深度进行自动化控制,就很容易精准测出电池的实际容量,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控制。模拟实际放电测量容量的方法虽然对能源有一点浪费,但是对于1A、2A以下的小容量充电电池还是完全可行的,对大容量电池进行抽样检查也是很有必要。 下面介绍的电池容量测试仪采用89S51作为控制芯片,图1就是硬件的电路原理图。 图1 硬件的电路原理图 这个电池容量测试仪由放电电路、单片机控制计时两个完全独立部分组合而成。单片机部分制作费时费力,而且市面上单片机已很普及,没必要亲手制作,随便找一片51单片机实验板就可以了。放电电路则是比较简单的,仅由四五只元件构成。单片机部分主要负责对放电时间计时,最终得到一组可靠的数据,用于电池性能的考量。 这种放电电路的实质就是一模拟可控硅。当我们将待测电池接入电路相应位置时,点按启动键,如果电池尚有余量,则电池两端放电电压将维持在设定值以上,三极管VT1就会瞬间饱和,电池通过电阻R2进行放电。这种电路有可靠精确陡峭的开关特性,VT1绝对工作于饱和截止两种状态之下。通过可调电阻对开关电路临界值(即充电电池放电终止电压)进行调节设定,便可适应于各种不同类型充电电池的全程保护放电。由于个人的应用不需要非常精准的测试结果,所以实际测试中电池模拟放电原则上还是以快些为好,只需要得到一个大致的电池容量。为了较快完成电池测试过程,这里的电路设计采用两小时率电流进行放电。通过对各种电池测量结果的横向比较,容量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以此作为衡量电池优劣的标准,就已经足够了。这里以1000mAH、1.2V规格镍氢电池测试为例,放电电流500mA就需要采用2Ω的放电电阻,电池终止放电电压应控制在1V以上。放电终止电压通过可调电阻R1来调节设定。普通可调电阻精度较差,且容易产生漂移,会导致设定好的终止电压随时间推移以及使用环境变化产生较大的波动。为了保证放电终止电压的精准且易于设定,R1可以使用3296系列精密可调电位器。3296多圈可调精密电位器的可调范围一般在50T,所以每圈的调节范围为2%,每转动一度,阻值变化大约0.005%,所以很容易调节获得一个精确、稳定的阻值。 终止电压的设定必须在实际放电过程中进行,负载电阻R2阻值变动,已经设定的终止电压也

万用表怎么检测电池容量_电池电量

万用表怎么检测电池容量_电池电量 1、怎样测量电池电量检测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瞬时短路电流来估算电池的内阻,进而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第二种方法是用电流表串联一只阻值适当的电阻,通过测量电池的放电电流计算出电池内阻,从而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第一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简便,用万用表的大电流档就可直接判断出干电池的电量,缺点是测试电流很大,远远超过干电池允许放电电流的极限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电池使用寿命。第二种方法的优点是测试电流小,安全性好,一般不会对干电池的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缺点是较为麻烦。 用MF47型万用表对一节新2号干电池和一节旧2号干电池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测试对比。假设ro是干电池内阻,RO是电流表内阻,用第二种测试方法时,RF是附加的串联电阻,阻值3,功率2W。 实测结果如下。新2号电池E=1.58V(用2.5V直流电压档测量),电压表内阻为50k,远大于ro,故可近似认为1.58V是电池的电动势,或称开路电压。用第一种方法时,万用表置5A直流电流档,电表内阻RO=0.06,测得电流为3.3A。所以ro+RO=1.58V3.3A0.48,ro=0.48-0.06=0.42。用第二种方法时,测得电流为0.395A,RF+ro+RO=1.58V0.395A=4,电流500mA档内阻为0.6,所以ro=4-3-0.6=0.4。 旧2号电池用第一种方法测量时,先测得开路电压E=1.2V,电表内阻RO=6,读数为6.5mA,万用表置50mA直流电流档,ro+RO=1.2V0.0065A184.6,ro=184.6-6=178.6。用第二种方法,测得电流为6.3mA,ro+RO+RF=1.2V0.0063A=190.5,ro=190.5-6-3=181.5。 显然两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最终计算结果的微小差别是由于读数误差、电阻RF 的误差以及接触电阻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种微小误差不致影响对电池电量的判断。如果被测电池的容量小、电压高(例如15V、9V叠层电池),则应将RF的阻值适应增大。 2、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不但可以方便地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还可以看出电池是否快没电了。如果测量出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标注电压,

锂电池评估测试项目

锂电池评估测试项目 电子标准网10-28 13:33 定义 完全充电:为达到厂家指定的计算容量,在厂家推荐的充电条件(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时间等)下,对电池充电。而且,电池的时间要求是在充电后的一个星期内。 完全放电:在由厂家推荐的放电条件下(包括电流、温度等),按指定的放电电压对对电池放电。而且电池的时间要求是在放电后的一个星期内。 刚生产完的电池:电池的要求是在生产后不到一个月,并且是接受少于XX充放循环。 电池周期:按厂家推荐条件对电池连续充电、放电,并且电池的放电容量已经在厂家指定计算容量下降了40%至60%。 室内温度:在测试中,室温是指20±5℃,这是平常房间里的温度,这个设定值是要基于要在一个简单的测试环境中。 爆炸:爆炸是指电池内部内质散射或是电池外壳部分被裂开而引起爆炸或损坏。 起火:起火是因电池内部自燃或灼烧引起的着火。 安全阀操作:安全阀操作的意思就是指在电池正常使用过程中排气(将电池内压释放到外界)。 变形:变形是指电池因外压或内压引起形状明显、可视的变形。 评估测试项目 (1)电性测试 测试项目充电状态电池条件温度评估测试方法标准 1.外部短路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室温60℃通过电阻小于50mΩ的电线在两极短路6小时以上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2.强行放电完全充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按厂家推荐的电流强行深度放电计算容量的250%。*如果在测试过程中达到安全或保护功能,可以终止测试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3.连续充电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按厂家推荐的方法充电,并在指定的电压持续28天没有爆炸、没有着火、没有裂开的现象的现象 4.过量充电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按厂家推荐的电流充到计算容量的250%。*如果在测试过程中达到安全或保护功能,可以终止测试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5.大电流充电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按厂家推荐的充电电流的3倍电流给电池充电至计算容量100%以上没有爆炸、没有着火的现象 (2)机械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充电状态电池条件温度评估测试方法标准 1.振动完全充电或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将电池在XYZ三个方向振动90至100分钟,振幅为0.8mm,频率为10HZ,频率的变化率为1HZ/min。测试后,完全放电电池将被充电到由厂家推荐的完全容量。没有爆炸、没有着火、没有变形的现象 2.加速度完全充电或完全放电刚生产完的电池正常室温以时间为单位加速在初始3毫秒里,平均加速度为75g(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到达顶峰时为125-175g。在每一个XYZ 互相垂直的方向振动。测试后,完全放电电池将被充电到厂家推荐的容量。没有爆炸、没

电池电量检测方法及原理 pdf

FUEL GAUGE 电池电量检测方法及原理锂电池具有高存储能量、寿命长、重量轻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经在现行便携式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手机、多媒体播放器、GPS终端等消费类电子设备中。这些设备不但单纯地只是支持单一的通讯功能,还支持流媒体播放和高速的无线发送和接收等等功能。随着越来越多功能的加入且要获得更长单次充电的使用时间,便携式设备中锂电池的容量也不断地增大,以智能手机为例,主流的电池容量已经800mAH增长到现在1500mAH,并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大容量电池的使用,如果设备能够精确的了解电池的电量,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了电池,防止其过放电,同时也能够让用户精确地知道剩余电量来估算所能使用的时间,及时地保存重要数据。因此,在PMP和GPS中,电量计不断加入到设备中,并且电量计也在智能手机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在一些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中,如图1所示,电池电量的显示已由原来的柱状图变为了数字显示。 本文介绍和比较三种种不同电量计的实现方法,并且以意法半导体的STC3100电池监控IC为例,在其Demo实现了1%精度的电池精度计量。 (a)柱状图电量显示(b)数字精确电量显示 图1 Windows Mobile 手机中电量计量 1,电量计的实现方法和分类。 据统计,现行设备中有三种电量计,分别是: 直接电池电压监控方法,也就是说,电池电量的估计是通过简单地监控电池的电压得来的,尽管该方法精度较低和缺乏对电池的有效保护,但其简单易行,所以在现行的设备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然而锂电池本身特有的放电特性,如图2所示。不难从中发现,电池的电量与其电压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这种非线性导致电压直接检测方法的不准确性,电量测量精度超过20%。电池电量只能用分段式显示,,如图1.a所示,无法用数字显示精确的电池电量。手机用户经常发现,在手机显示还有两格电的时候,电池的电量下降得非常快,也就是因为这时候电池已经进入Phase3。 图2 锂电池放电曲线

BMS储能系统用户手册(V1.0)-磷酸铁锂要点

储能电站电池管理系统 (BMS) 用户手册V1.0 (磷酸铁锂电池) 深圳市光辉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储能电站系统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电池管理系统主要组成 (4) 4.1 储能电池管理模块ESBM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ESBMM-12版本?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ESBMM-24版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电池组控制模块ESGU................................................................................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储能系统管理单元ESMU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安装及操作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19 附录A:产品操作使用界面?

电池安全检测测试标准及设备模板

锂电池安全检测项目有: 热循环测试、短路测试、冲击测试、压缩测试、燃烧颗粒测试、针刺测试、火烤测试、低压试验、振动测试、潮湿测试 UL1642安全标准(锂电池) 东莞贝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前言 本标准含有覆盖UL规定的大类的产品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基于合理的工程原理, 研究和试验结论以及现场经验, 而且参考了制造商、用户、检查机构和其它一些有专业经验的机构或人士的意见。 A.遵守本标准的要求是制造商在制造产品时应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B.产品仅能书面满足本标准条文规定不足以断定满足本标准, 比如: 当检测和试验时, 发现其它特征不满足本标准安全水平的要求。 C.产品采用的材料或结构与本标准技术要求不符的不能认为符合本标准。如果该产品采用的材料或由采用不同于本标准所列的结构形成; 但性能能够符合标准要求的, 有可能断定符合本标准。 D.UL在执行客户的安全测试要求时, 并不承诺为客户的产品负责, UL只是依据当前水平考虑到的一些实际安全限制及要求为产品提供一个专业的判断。UL对产品造成的危害不承担义务。 E.许多本标准的测试由于其固有的危险性, 必须有足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防护措施。

简介 1.领域 1.1这些要求包括一次( 不可重复充电) 和二次( 可重复充电) 锂电池。 这些电池包括金属Li或Li合金, 或Li离子, 以及单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芯串/并联结构的电池组。 1.2这些要求包括技师可更换的和用户可更换的应用。 1.3这些要求目的是降低锂电池在用于产品时着火或爆炸的危险。这些电池能否接受并依赖于她们能否满足所应用的完整产品应符合的要求。 1.4这些要求也倾向于降低用户更换的Li电池因着火或爆炸而对人身造成的危害。 1.5这些要求覆盖含Li量≤5g的技师更换型锂电池, 对于含Li大于5g的锂电池, 即使能满足本规定, 仍需进一步测试和检查以确定是否能够应用。 1.6这些要求覆盖含金属锂≤4g而每个电芯含金属锂≤1g的用户更换型锂电池。电池含金属锂量>4g或每个电芯金属锂量>1g需要求做进一步测试和验证以确定能否实际应用。 1.7本要求不包括食入锂电池及其组成物造成的有毒危害,也不包括当电池被切开时对人造成的伤害情况。 1.8产品的某些特征、特性或零部件、材料或整个系统与本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