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单表法”测电阻

初中物理-“单表法”测电阻
初中物理-“单表法”测电阻

初中物理-

“单表法”测电阻

一、安阻法(“电流表+定值电阻”等效为电压表) 常见的电路设计如下:

甲 乙 丙

(1)设计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用电流表先后测出通过R 0、R x 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则:由U = I 1 R 0= I 2 R x 得R x = I 1

I 2

R 0。

(2)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断;闭合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闭;则:I x =I 闭—I 断,U x =I 断

R 0,得R x =I 断R 0

I 闭—I 断R x

(3)如计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断;闭合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闭;则:由U = I 断(R 0+R x )= I 闭R 0 得R x =I 闭—I 断

I 断

R 0。

上述电路设计的核心是利用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计算”出电源电压。

图1

例1

晓亮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块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

值。他选择了满足这个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测出电阻R x的阻值,请添加一

根导线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I1;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请用I1、I2和R0表示R x。R x=。

解析(1)实验中没有电压表,故设计成并联电路找电压相等,题中已经有一个开关S2作为总开关,故S1应在被测电阻R x所在的支路上,将已知电阻R0的右

端与开关S1的右端连接起来即可;

(2)只闭合开关S2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电源的电压为U=I2R0;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0、R x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I1;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并联时通过R0的电流不变,所以通过R x的

电流为I x=I1-I2,R x的阻值可以表示为R x=

I2R0

I1-I2

答案(1)如图3所示。(2)

I2R0

I1-I2

图2

图3

二、伏阻法(“电压表+定值电阻”等效为电流表)

常见的电路设计如下:

甲乙

(1)设计如图4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用电压表先后测出

R0、R x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0、U;则I=U0

R0=

U x

R x,得R x=

U x

U0R0。

(2)设计如图4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S,记下电

压表的示数U

断;闭合开关S,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

(即电源电压);则:I=

U断R0=

U闭

R0+R x,得R x=

U闭—U断

I断

R0。

上述电路设计的核心是利用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

例2综合作图——测量电阻:

现有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值未知)、一个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压值)、一个阻值为R1的定值电阻、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若

干导线,要利用以上器材测量的待测电阻R2的阻值。请在方

框内设计出实验电路图(电路连接好后实验中不能拆卸)并

完成下列步骤。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

图4

(3)利用上述测量值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R2=。

解析没有电流表,利用已知电阻和被测电阻串联找电流相等。被测电阻和定值电阻串联,利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使电压表先与电源并联测电源电压,然后再测出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求定值电阻电压,

求定值电阻电流,即被测电阻电流。再根据R=U

I计算电阻。如图所示,根据

串联电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可知:R1两端电压U1=U-U2,则

I1=U1

R1=

U-U2

R1,又串联电路中I1=I2,根据欧姆定律得:R2=

U2

I2=

U2

U-U2

R1

U2

U-U2

R1。

答案(1)如图5所示;

(2)先把开关S接a,测出电源电压U,把开关S接b,测出R2两端电压U2,

(3)U2

U-U2R1

图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