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的危害
电磁干扰会对通信网络传输质量造成哪些问题

电磁干扰会对通信网络传输质量造成哪些问题在当今高度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磁干扰却像一只无形的“黑手”,时刻威胁着通信网络传输质量,给我们的信息交流带来诸多困扰。
那么,电磁干扰究竟会对通信网络传输质量造成哪些具体问题呢?首先,电磁干扰会导致信号衰减。
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就如同在一条道路上奔跑的车辆。
而电磁干扰就像是道路上的障碍物,会阻碍信号的顺畅传播,使得信号的强度逐渐减弱。
这就好比我们在打电话时,随着距离基站越来越远或者周围电磁环境变得复杂,通话声音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
其次,电磁干扰容易引发信号失真。
原本清晰、准确的信号在受到电磁干扰后,可能会发生变形或扭曲。
就像一幅原本清晰美丽的图画,被涂抹得面目全非。
这种失真会导致信息的误读和误解,比如在数据传输中,原本应该是“1”的信号可能会被误判为“0”,从而造成数据错误,影响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再者,电磁干扰会增加误码率。
误码率是衡量通信网络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存在电磁干扰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错误,从而使误码率上升。
这就好像我们在传递一个重要的消息,由于外界的干扰,部分内容被听错或理解错了,导致信息的传达出现偏差。
电磁干扰还可能导致通信网络的传输延迟。
想象一下,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电磁干扰的阻挠,就像一个人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前行,速度自然会变慢。
这种延迟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会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甚至可能影响到工作的正常进行。
此外,电磁干扰还会降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频繁的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通信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
比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出现死机、掉线等问题,使得整个通信网络变得不稳定,无法持续、稳定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电磁干扰的影响更为显著。
谈电磁干扰的危害

谈电磁干扰的危害在一百多年以前,人类一直生活在没有人造电磁辐射的自然环境中。
那时,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是太阳的光辐射、宇宙射线、地球磁场辐射和地球热辐射等。
人类已经适应了这种天然的电磁环境。
今天,多种多样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在继续迅速地扩大和发展。
与此同时,电磁干扰现象也随之增大并日趋严重,它不仅在通信领域对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给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的危害。
一、电磁干扰对人类社会的危害1、电磁干扰是无线电信号的大敌在50年代,一部50W的短波电台通信距离可达1000km;到了80年代,一部250W的短波电台通信距离一般小于500km。
其根本原因是80年代电磁干扰比50年代增强了许多倍。
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电磁干扰正在侵入地球空间的各个角落,像毒雾般污染无线电频谱资源。
无线电信号首当其冲地受到电磁干扰的危害,受害规模越来越大。
例如1998年2月12日晚,CCTV-1”焦点访谈”节目专门报导了电磁干扰妨碍民航春运事件:该年元月20日,由于大功率寻呼机干扰广州机场与飞行在航线上的接收机间的无线电通信联络指挥调度,危及飞行安全,不得不关闭一个繁忙扇面,使90多个航班不能正常运行,大批旅客滞留机场,给繁忙的客运造成损失。
以上两例说明电磁干扰是无线电通信的大敌。
2、电磁干扰刺激功率竞赛,加剧电磁污染无线电通信需要一定的信号噪声比,电磁干扰大,信噪比就会下降,使无线电通信距离变短。
为保证一定的通信距离,只好增大发射机功率,以保证接收机所需要的信噪比。
这就是80年代短波电台勉强完成50年代50W短波电台工作的原因。
1980年电磁干扰场强比1950年大了700倍,难怪发射功率增大5倍还不行。
地球上同时工作的发射机有数百万台,最大功率可达兆瓦级。
发射机数目逐年增多,功率随之加大,电磁干扰场强也不断增大。
面对这种状况,人类会不会陷入”发射机功率增大和数量增多→电磁干扰场强增大→信噪比下降→再次增大和增多发射机功率和数目”的恶习性循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从最初的设法防止射频频段内的电磁噪声、电磁干扰, 发展到防止和对抗各种电磁干扰。进一步在认识上产生了 质的飞跃,把主动采取措施抑制电磁干扰贯穿于设备或系 统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电子、 电气设备和系统实现电磁兼容。
概论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2、电磁兼容常用名词术语
电磁干扰
一、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1、电磁干扰现象
可以这样说,当电子、电气设备运行时发射出的电磁 能量影响到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时,我们就说产生了电磁 干扰效应,或简称为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
一、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2、电磁干扰的危害 (1)对电子设备或系统的危害
13000Km
500Km
346个岛礁,12800平方公里,2000人
地板层 交叉线层
数字电路
微带线
介质层
研究方法
四、电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2、电磁兼容的实施
(3)系统法
成
本
系统的电磁干扰预测与分析
或
可
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采 用
系统的电磁兼容试验(或测量)
战争结果
英军收复马岛取得胜利
马岛战争双方损耗
项目
兵
员
舰 船 飞机 耗资
数量 亡 伤 国别
俘 失踪 沉 伤 (架) 美元
英 255 777 210
6 12 34 12 亿
阿 1000 1300 11800 数百 5 6 117 10 亿
电磁干扰
此时,“谢菲尔德”号正与伦敦例行卫星通信报告。由于军舰 的电磁兼容性能不好,防御雷达系统对卫星通讯信号造成了一定干 扰,通讯官向舰长请求,关闭远程对空警戒雷达。由于英军取得了 绝对的制海权,因此,舰长对于自身舰艇的海上安全充满了自信, 答应了通讯官的请求。
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有潜在的危害,尤其是长期暴露在辐射源附近的人。
以下是一些与电磁辐射相关的潜在危害:
1. 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包括引起头痛、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还有一些研究指出,长期暴露在高水平电磁辐射下可能增加患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生育问题等风险。
2.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电磁辐射来源广泛,包括手机、电视、微波炉、电脑和通信设备等。
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可能干扰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电磁辐射敏感的人。
3. 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除了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电磁辐射还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鸟类和昆虫可能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导致迁徙、繁殖和食物链等生态系统过程被破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些研究已经提出了电磁辐射的潜在危害,但科学界对于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因此,关于电磁辐射的危害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严谨评估。
电磁辐射的危害研究及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研究及防护一、电磁辐射的定义和来源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向外扩散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来自很多方面,如电话、电视、微波炉和电脑等电器设备发出的辐射,以及无线电、电磁波等等。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人们对电磁辐射的危害越来越关注。
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常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点:1.影响神经系统: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导致人体神经紊乱,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
2.诱发癌症: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DNA的稳定性,从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3.影响生殖系统:一些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和女性卵巢功能的受损。
4.影响睡眠质量:电磁辐射会干扰大脑的正常运作,导致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影响身体健康。
三、电磁辐射防护的方法为了保护人体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方法:1.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会增加电磁辐射的暴露量,也会对人体眼睛、颈部和手部等部位造成负担。
2.离电器设备远一点:尽量与电器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电磁辐射的暴露量。
3.使用辐射低的电子产品:选择辐射低的电子产品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4.使用辐射防护材料:市面上有很多电磁辐射防护材料,如电磁波屏蔽布、电磁辐射防护器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四、结论电磁辐射的危害,人们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同时,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电磁辐射的防护,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电磁辐射已经越来越普遍。
而高频电磁场作为一种常见的电磁辐射,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但是,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在此,本文将会就高频电磁场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高频电磁场通常产生于在电子设备和通讯设备中,如手机、微波炉、电视机、计算机和WIFI路由器等。
对于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人体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影响:1. 对健康的影响接触高频电磁场时间长了,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
2. 更高的患癌风险研究表明,当人体频繁接触高频电磁场的时候,患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高频电磁场会干扰人类体内的电子系统,从而影响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运转和细胞分裂。
3. 损害大脑发育孕妇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会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研究证明,经常性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高频电磁场源会使孕妇的胎儿处于一个更大的风险中,患有心衰、自闭症、ADHD等疾病的比例会增高。
4. 减少生育能力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还会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这是因为较高剂量的微波辐射能够破坏精子形态、活力和DNA。
高频电磁场安全措施针对以上高频电磁场的危害,身为个体,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身体健康。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1. 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各种电子设备的辐射对人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而这种电子产品也是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适量减少至少不必要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采取保护手段,如避开辐射源、移动设备使用距离等。
此外,最好使用无线网卡,而不是使用常规的网络线。
2. 使用防辐射护具在特殊环境下,比如在发射塔上或实验室中等,需要用一些专业的防辐射护具来保护身体的安全。
3. 空气净化器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会放出一些负离子,这些负离子会令人身体有不良的影响。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随着电器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常常会接触到电磁辐射。
虽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电磁辐射是微弱的,但当电磁辐射的强度过高时,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电磁辐射的危害
1.对人体伤害: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生物学影响,例如对睡眠、产生头晕、头痛、嗜睡等影响。
同时,长期处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可能会引起白血病、脑瘤、不孕不育等身体疾病。
2. 对电器电子产品伤害:高强度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使其功能失效。
3. 对环境伤害:电磁辐射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高强度电磁辐射会导致大气层电离而影响其性质和结构,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影响飞行器导航等。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 控制辐射源:减少电磁辐射的源头。
例如对商业区或荒野等的电磁辐射进行控制。
2. 加强环境辐射控制:构建辐射环境与基础设施已成为电磁辐射控制的主要途径,主要控制电磁辐射的卫星与塔的数量。
1。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电磁辐射来源于各种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等,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危害,并提供一些防护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产生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能量可以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1. 癌症风险增加:一些研究显示,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更为敏感。
2. 生殖问题:电磁辐射被发现与男性精子活力和女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3. 睡眠干扰:电磁辐射可能干扰人体的自然生物钟,导致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4. 神经系统问题: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问题。
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减少接触:尽量减少接触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辐射强度较高的器具。
例如,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尽量减少使用微波炉等电器。
2. 增加距离: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辐射强度。
例如,使用耳机代替直接将手机靠近耳朵。
3. 防护用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防护用具,如抗辐射眼镜、防辐射衣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4. 定期休息:适当安排时间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附近。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锻炼、充足睡眠等,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总之,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说电磁辐射就完全是致命的。
我们应该保持适当的预防意识,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健康的潜在风险。
同时,科学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全面地了解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地防护和管理,我们才能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干扰的危害在一百多年以前,人类一直生活在没有人造电磁辐射的自然环境中。
那时,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是太阳的光辐射、宇宙射线、地球磁场辐射和地球热辐射等。
人类已经适应了这种天然的电磁环境。
今天,多种多样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在继续迅速地扩大和发展。
与此同时,电磁干扰现象也随之增大并日趋严重,它不仅在通信领域中对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给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害。
本文将浅显地向广大电子爱好者谈谈电磁干扰的危害,使读者重视电磁干扰造成的环境污染,自觉地维护电磁环境文明。
一、电磁干扰对人类社会的危害1�电磁干扰是无线电的大敌在50年代,一部50W的短波电台通信距离可达1000km;到了80年代,一部250W的短波电台通信距离一般小于500km。
其根本原因是80年代电磁干扰比50年代增强了许多倍。
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电磁干扰正在侵入地球空间的各个角落,像毒雾般污染无线电频谱资源。
无线电通信首当其冲地受到电磁干扰的危害,受害规模越来越大。
例如1998年2月12日晚,CCTV-1“焦点访谈”节目专门报导了电磁干扰妨碍民航春运事件:该年元月20日,由于大功率寻呼发射机干扰广州机场与飞行在航线上的飞机间的无线电通信联络指挥调度,危及飞行安全,不得不关闭一个繁忙扇面,使90多个航班不能正常运行,大批旅客滞留机场,给繁忙的春运造成损失。
以上两例说明电磁干扰是无线电通信的大敌。
2�电磁干扰刺激功率竞赛,加剧电磁污染无线电通信需要一定的信号噪声比,电磁干扰大,信噪比就会下降,使无线电通信距离变短。
为保证一定的通信距离,只好增大发射机功率,以保证接收机所需要的信噪比。
这就是80年代250W短波电台勉强完成50年代50W短波电台工作的原因。
从表1可以看出,1980年电磁干扰场强比1950年大了700倍,难怪发射功率增大5倍还不行。
地球上同时工作的发射机有数百万台,最大功率可达兆瓦级。
发射机数目逐年增多,功率随之加大,电磁干扰场强也不断增大。
面对这种状况,人类会不会陷入“发射机功率增大和数量增多→电磁干扰场强增大→信噪比下降→再次增大和增多发射机功率和数目”的恶性循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电磁干扰危害的加剧,可能会刺激发射机功率和数目竞赛,复又导致更严重的电磁污染。
3�电磁干扰日益社会化电磁干扰社会化趋势,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例如,武汉天河机场未启用前,从南湖机场起飞或降落的飞机会对下面的电视机产生严重干扰。
飞机起降时地处飞机下面的武昌城区电视图像抖动,几万户居民长期遭受电磁干扰之苦;又如新建居民小区或花园楼房安装了电子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使附近休闲在家的人无法收听收音机。
使用大功率无绳电话、手机、家用游戏机等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子装置时,电视屏幕上会出现讨厌的明暗条纹、雪花、闪烁和抖动;病房内使用手机很容易引起电子心脏起搏器停搏、输液泵电子开关误动作,中断病人输液等,直接危及病人的安全;根据国外文献报导,冬天使用电热毯的孕妇因受到电热毯的电磁辐射容易造成流产。
电磁干扰日趋社会化,给人们的和平生活带来不安和危险。
4�电磁干扰对人的制约与限制电磁干扰对人的制约与限制是在人类重大活动中显露出来的。
例如,我国某海滨疗养地新建了一个电视转播台,由于该台对附近飞机场有严重干扰,尚未正式启用,就被责令拆毁;沿海某地新建海岸电台因对国际安全遇险系统有严重电磁干扰,不得不重新改建他处。
这两个例子说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前应考虑到电磁干扰问题。
又如瑞典、美国曾出现过电磁干扰导致误关闭核电站事故。
瑞典奥斯卡斯哈门的一座核电站,1998年曾因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引起监视仪表混乱,误认为放射物质增多而自行停止运行。
电磁干扰对军事行动的制约与限制早在60年代就已十分突出了。
例如越战期间,美舰艇导弹处于战备状态或舰载飞机起飞着舰时,必须关闭某些搜索雷达和通信发射机,以避免电磁干扰危害导弹和飞机的安全。
卫星通信安装到舰船上使用时往往必须关闭某些雷达,以避免雷达干扰卫星通信。
5�一个值得编入中学课本的科普知识电磁干扰是无线电的孪生兄弟,人类发明了无线电它便诞生了。
起初发现无线电频谱线上每一个频率只能供一个客户使用,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两个以上客户同时使用一个频率,就会产生干扰。
由于收信、发信均占有一定的带宽,这就增大了干扰机会并增添了谐波等干扰。
电磁理论指出,一切用电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均会伴随着电磁现象发生,并以电磁场形式向四周传播。
例如,日光灯开启瞬间,收音机会传出“喀,喀喀”声音。
这是由于电灯开关和荧光灯起辉闪烁瞬间有电磁干扰辐射场产生,被收音机接收而发出声响。
当今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已经实现电子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伴随产生的无用的电磁场就像烟雾一样笼罩着地球,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因此,环保科学把电磁辐射列为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五公害,称之为电磁污染。
面对电磁干扰的挑战,每个公民都应熟习电磁干扰的产生、危害和预防,自觉维护电磁环境文明。
电磁干扰不仅出现在大学讲台上,还应编入中学课本中,作为科普知识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二、电磁干扰对电子装置造成的危害电磁干扰造成的各种损失是通过电子装置有效性能或技术指标下降来体现的。
电子装置(设备)在电磁干扰作用下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仅就常见的几种作简要介绍。
1�降低技术性能指标(1) 话音系统无线和有线电话,受到电磁干扰会使信号发生畸变失真,严重时可完全被电磁干扰淹没。
电磁干扰使语言清晰度变坏。
表2给出了语言清晰度与干扰噪声电平的关系。
显然,电磁干扰越强,信噪比越小,语言清晰度越差。
(2) 图像显示系统雷达显示器、传真、电视、图示和字母数字读出器等图像显示系统,在电磁干扰作用下会变得模糊并出现差错。
轻微干扰也会使图像质量变差、清晰度变低和误差变大。
而出现严重干扰时则根本无法判读和观看。
例如,一名技术熟练的雷达员,在显示器上进行目标测定时,轻微干扰可使该雷达员能够发现目标的最大距离缩短10%,严重电磁干扰将缩短25%。
如果目标以超音速飞行,轻微干扰可使雷达员发现目标的最大距离缩短20%,严重干扰会缩短50%,这就意味着雷达作用的距离减半。
(3) 数字系统电磁干扰使数字系统误码率增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严重时会发生错误和信息丢失。
由于电磁干扰的存在,无线电通信误码率只能维持在10-5水平(一般数据传输误码率在10-7水平,电子计算机内总数据传输误码率在10-12水平)。
例如,一个典型的相干检测二进制系统,载波噪声比和载波干扰比都是15dB时,误码率约为10-12。
若载波噪声比下降3dB,误码率将会下降到10-8。
(4) 指针式仪表系统传统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中有许多是指针式的。
电磁干扰会使指针指示错误、抖动和乱摆,降低系统使用功能。
例如,歼六飞机的无线电罗盘,由于电磁干扰使罗盘接收机输出噪声增加一倍时,不仅罗盘指针指示超差,而且罗盘作用距离也将缩短三分之一,直接危及飞机航行的安全。
(5) 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受到电磁干扰时,可能出现失控、误控或误动作,使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降低,并危及安全。
控制系统中除灵敏电子设备、装置和电路对电磁干扰敏感外,灵敏电机、电器(如低压电磁开关、继电器、微型电机等)也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而成为电磁干扰接受器。
2�电磁兼容性故障电磁干扰降低系统(设备)技术性能指标的现象极为普遍。
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受到干扰的就是电视机和收音机,但当干扰源关机或者远离时干扰症状随之消失,一切又都恢复正常。
前面列举的手机干扰心脏起搏器和电子输液装置,如果造成心脏手术失败,出现灾难性电磁干扰危害,被称为“电磁兼容性故障”。
又如,强电磁干扰使无线电接收机前端电路烧毁不能恢复正常工作;游乐场过山车因电子游戏机电磁干扰失控而相撞,造成游客受伤;核电站因移动电话电磁辐射误关闭等,均属于电磁兼容性故障。
电磁兼容性故障会给国防、工业、交通运输、医疗和科研等带来巨大损失并危及人身安全。
3�误燃电磁干扰使金属之间因电磁感应电压而产生电火花或飞弧,引燃该处易燃气体导致易燃物燃烧。
燃油等易燃液(气)体在容器内或管道内流动摩擦产生静电积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静电放电也可能误燃。
例如,加油站、加油车(油车)因电磁感应电压产生的电火花或静电火花,均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特别是接地装置失效时,更会加剧上述危险发生。
国外曾有关于宇航舱地面模拟训练时充氧舱内电火花引燃氧气造成宇航员窒息事件,以及谷物仓库因静电火花引燃干燥谷物粉末造成仓库爆炸事件的报导。
4�误爆电爆装置暴露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有可能发生误爆。
在安装有电爆装置的系统设备中,同电爆装置相连接的导线电缆、金属构件、器件等,由电磁干扰产生的感应电流或来自其它设备的电磁干扰传导电流施加到电爆装置上时,就可能发生误爆。
电磁干扰误爆会使功能爆炸失控、早爆和误爆,危及系统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电磁泄密电磁干扰中含有大量信息。
例如,电脑产生的电磁辐射中含有各种数据信息。
除经过专门反窃密设计的电子系统设备外,一般电子系统设备均有电磁泄漏。
现代侦测系统很容易从电磁干扰中得到重要信息。
电磁干扰辐射可能造成政治、军事、经济和工业等保密信息的泄密。
6�电磁暴露电磁干扰是重要的电磁暴露。
国家利益需要的科研、军事、工业等隐蔽设施项目,在成果尚未投入使用前,试制调整试验过程产生的外泄电磁干扰可能会造成电磁暴露。
7�电磁辐射危险电磁波作用到人体和动植物上,可以被反射、吸收和穿透。
这种非电离射频辐射生物效应,一直被人类关注。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电磁辐射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眼睛损伤、诱发癌症或免疫缺陷性疾病。
为预防电磁辐射危害,把微波功率分为三个等级:致热效应功率密度为10mW/cm2(相当远场199�5V/m场强)。
只有当人体受到微波照射场强大于200V/m时,才有可能发生上述危险。
微热作用功率密度为1~10mW/cm2(相当远场63�1~199�5V/m场强范围)。
非致热效应功率密度小于1mW/cm2(相当远场63�1V/m场强)。
一般情况人体处在小于63�1V/m场强环境中是安全的。
在电磁辐射危险中还有一种是射频灼伤。
处在强电磁场中的金属物体(如发射天线下方的金属导体、吊车和舰船金属栏杆等),会有危险的感应电压,当人体触及时可能会被灼伤或有触电感觉。
电磁辐射危险,强场比弱场严重,高频比低频严重,时间长比时间短严重。
人类应远离大功率设备,但也不应忽视小功率危险。
例如,贴近大脑的手机电磁辐射并非很小,许多不合格家电的电磁辐射超标,某些低频设备非致热效应等,都不应该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