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鲜为人知的戴式心意拳李兰秀支系

寻访鲜为人知的戴式心意拳李兰秀支系
寻访鲜为人知的戴式心意拳李兰秀支系

寻访鲜为人知的戴式心意拳李兰秀

支系

寻访鲜为人知的戴式心意拳李兰秀支系寻访鲜为人知的戴式心意拳李兰秀支

菏泽市定陶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是著名的武术之乡。自古武风殊盛,流传

有诸多的武术拳种,大都是少林、查拳、洪奉、炮拳、梅花拳等,而所谓为内家拳

更是少之又少,大都是近十年才流传过来的。

十年前,一位武友神秘的告诉我你们县就有内家拳一一心意拳,还是戴式心

意。我不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查阅有关戴式心意拳资料时知道,戴式心意秘

不外传,首由戴魁传于外姓,门下弟子数十人。其中有一弟子是山东籍李兰秀。我

很疑惑,难道齐鲁真有戴式心意?那李兰秀是哪儿人?

在一次与武友交流中,知我县陈集镇有练蹲猴的。蹲猴,那不是戴式心意的桩

功吗?我便问李兰秀你知道吗?就是李兰秀传的。我兴奋异常,原来李兰秀就是我

县陈集镇人。

我与一位武友曾到我县陈集探访,结果由于戴式心意的神秘性,无功而返。

2007年11 月,我在网上与著名心意拳学者李昌先生相识。原来李昌先生是菏

泽人,现师事邓州心意六合拳名师马雷石先生。李昌先生告知,李兰秀是陈集歪李

庄人,并鼓励我去探访一下,了解戴式心意李兰秀支系的情况。

2008年3月23日,我与弟子一行三人一起踏上寻访之路。我们于上午八时出发,踏上客车往陈集镇飞驰。下了车,我们一行询问歪李庄的方向,一老人告之在

西北不远处。又往西走了几里路,遇到一个年轻人,仔细一看是我早年的师兄弟陈

国涛。陈师弟老家是陈集的,我把他给忘了,不想在他老家遇到他。我当即询问歪

李庄的方向及有关心意拳的情况。师弟说歪李庄有一个叫李富信(元芹)的,是单鞭

功高手,可去找他。他很热情的说与李富信的侄子很好,便打电话问李富信是否在家,结果李去了外地。我很失望,但还是决定去歪里庄,

看是否有其他线索。陈师弟说: 你探访心意拳,可去北张庄找一个叫吴明的人,他是形意拳,不知是否是你找的心意拳,他有弟子传承。我得知北张庄与回民前沙海聚集村相邻,沙海民族武术学校老校长与总教练与我是同门。我便与师弟握手别过,便向北张庄走去,我们向北走了十余里,天气比较热,还刮风扬起尘土吹的满面灰尘。我们都很累,看了一下表已近11 点了,还没有一点头绪。我们到了沙海民族武术学校,见到李兆启先生,得知老校长李庆连已故世。李是回族著名武术家,在全国享有盛名,是全国民族体育的典范。其子李兆启告之邻村北张戴式心意拳第五代李兰秀庄确实有人练形意的。我们便与李先生告辞直奔北张庄。

又走了一段路,遇到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我们便向前询问该村练拳的情况,是否有心意拳流传。老人说是有练拳的,但不知是练何拳。我问有位叫吴明的人吗?老人答有,应叫吴继明,就在不远处住,他出去到烟台打工去了。我心一下又沉重起来,老人便说我儿子卫国与他们是一块的,我可以找一下他们几个伙伴,你们可以问问他们。老人放下手中的活领我们去见一位叫张心印的人,在村后转了一圈,张心印家大门紧锁。老人又领我们去村东找另一个叫张纯良的练拳的。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张纯良。

双方坐定后,五十五岁的张纯良询问来意,我们说明来意。张纯良问你们怎么知道的。我答好早都听说过,就是未找到知道的拳师了解,说着我把戴魁先师于民国二十八年在包头传艺时的师徒合影拿出来。张纯印笑了,我们领到里屋,指到后墙上挂着照像说那就是李兰秀师傅。我们一看,肃然起敬,一位戴着眼镜的长须垂胸的老人,那便是李兰秀。又看了李兰秀之子李树生与李兰秀众弟子的合影。我们才知道果然所传不虚,戴式心意在定陶果然有传承。张纯良先生应我们所邀,为我们演练了戴式心意五行十二形,我们很高兴,果然是戴家宗法。张纯良告诉我们李

兰秀的家乡是七一李庄(现叫西李庄),不是歪李庄,歪李庄是李兰秀学习单鞭功的地方。

随后,我们赶往十几里外西李庄,走了好长时间,终于到了西李庄,定眼一看,才知道西李庄,就在我们刚下车的地方往西走二三里路就到了。我们三人笑了,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见到了李兰秀的大

弟子李新磊先生。李新磊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随后我们又见到了李兰秀的另一弟子李新和。年过花甲之年师兄弟二人兴致勃勃的讲述了李兰秀心意拳支系的传承情况。

李兰秀,于1898年出声于菏泽市(古称曹州)定陶县陈集镇西李庄村,自幼喜

欢武术,少年时拜陈集镇天波张楼,著名洪拳大师张汉卿(一说汉鼎)为师,学习洪

拳与罗汉功。

张汉卿是清末著名的大师,在北京享有盛誉,做过京城捕快与镖师。相传有一飞贼,被官府通缉多年。京城有一酒楼,是此飞贼每天光顾的地方。二楼的靠窗的一个位置,酒楼的

第一壶茶就是为他准备的。官府请了许多高手捕捉他,都被此飞贼逃脱。最后官府当捕快的朋友找到张汉卿。为了朋友,张汉卿也决定帮朋友一把,他艺高胆大,但心里还是没底。一天,张与那飞贼一交手,张便用了绝招。不想一掌把那飞贼打得气绝身亡。官府要嘉奖张汉卿。张知再留此地,仇家必来报仇,明枪易躲,暗箭难访,以访不测,张汉卿便不声不响的回到了家乡,到晚年便择徒传授平生拳学。

李兰秀与师兄弟赵品贤(陈集东街人)随张汉卿学艺,成为他晚年的得艺弟子。1929年,年迈的张汉卿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李赵二人侍于床前。一天,一位叫

王富(定陶漉湾人)的武师找张汉卿比武。见张卧床不起,便口吐狂言,大声污蔑张

汉卿。李赵二人欲上前比试,被张制止。原来,王富的父亲王子杰是国民党山东保安旅旅长,后任日伪县长,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有“天上老天爷,地下王子杰的”民谣。李赵二人实在忍无可忍,决定为师父出气,张不允。王更是嚣张。赵不顾师父反对,动手与王富比试。在比武过程中,赵把王富打伤。王富起身后愤然离去时说此仇必报。深知江湖险恶的张汉卿,怕爱徒遭遇不测,便让二人离开家乡避祸。

当时,陈集戚庄的大资本家朱桂山在内蒙古包头有产业,由于亲戚关系,朱桂山收留了二人。当时,朱桂山是包头电灯面粉厂的大股东。李赵二人便在公司里做工,并在夜间担任巡逻任务。这期间,结识了公司职工孙玉奎、张意尘、戈恩卜、赵福堂、李银清、张凤德等六人。李赵二人与其亲密无间,便与众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八个弟兄中,李年龄最长,便尊李为大哥。众人闲暇时便随李赵二人学习拳术

及功法(罗汉功)。

不久,李兰秀又认识了在包头钱庄供职的任华、任荣昆仲。任氏昆仲原籍山西祁县,与戴式心意拳掌门戴魁先生同乡。李兰秀从任氏兄弟处得知山西祁县戴家的心意拳,以及戴魁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与“六十二” (李龋)比武的一招轻描淡写

致敌毙命的传奇。好武的李兰秀先生非常仰慕戴家拳术及戴魁先生的武功,便让任氏兄弟打听老家的戴魁先生的情况。李兰秀与金兰兄弟们商议是否请戴先生来包授艺,众兄弟都很高兴。

任荣先生从同乡刘玉前处得知,戴先生刚从阎锡山部队武术教官的位置上退下来,在祁县弟子家中闲居。刘玉前与任荣趁机会回到老家山西祁县与戴魁先生商议莅包授艺的事情,年过花甲的戴魁先生欣然同意。

民国二十八年(1939 年)八月,戴魁先生带弟子岳蕴忠(桂宁)如约而至。众人欢迎戴先生设宴欢聚一番。李兰秀带面粉厂的金兰兄弟,任荣任华昆仲约好友葛登甫

(北京人)、张玉宸(天津)等十余人,在电灯面粉公司内行了拜师大礼。众人誓言跟随戴先生学习戴家拳,每人每月供给师父两块大洋。

六十五岁的戴魁先生,中等身材貌不惊人,却功夫精湛,教授弟子时却因材施教,弟子受益良多。此次包头授艺尤以李兰秀、任华(任大华)、葛登甫、张玉宸等人为最。戴魁在包头传艺两年后便回祁县老家,最后终老祁县弟子家中。

带艺投师的李兰秀、赵品贤,在戴先师的指点下,功夫大进,为日后的传奇生涯奠定了基础。在学艺的过程中,电灯面粉公司已被侵华日军接管。众兄弟中,有数人辞职回了老家。在一次李兰秀与众兄弟为日本鬼子架电线杆时,赵品贤与日军管事的发生矛盾,遭受毒打。朱桂山为了同乡性命,不让其还手,忍气吞声。赵品贤生性倔强,咽不下这口气,不想忧郁成疾,致使精神狂乱,经常跳墙翻脊,在屋顶上狂奔。当时日军在公司周围拉置了电网。朱桂山怕赵品贤万一撞上电网有失,便让李兰秀送赵回山东老家。在火车上,赵品贤又一次发病,在急行的火车上狂跳,并跳下火车狂奔。此时的李兰秀便跳下火车追赶赵品贤,抓住赵后再飞奔上火车。把火车上的乘客看得目瞪口

呆的。几十年后,晚年的李兰秀与弟子们谈话常常流露出对戴魁先师的传授感激之恩。后来,李兰秀的大女儿李树明(1949 年开国大典西北学生代表)从包头返回山东老家时,一夜而返,被传为神奇。

后来,李兰秀从包头南下参加了解放军,解放时随解放军接管四川都江堰电厂,直至退休,后随子女定居于成都。1968 年前后,年过古稀的李兰秀回山东老家菏泽市定陶县陈集西李庄闲居,择人把平生绝技教授于族人。后来,李兰秀在家乡共传授弟子十余人。本村有李新磊、李新和、李新站、李自法。北张庄有赵元社

(2007 年去世)、张心印、吴继明、张纯良。陈集集上马留芳、刘启运。菏泽徐宪军、佃户屯乡政府王玉如、菏泽电台胡修忠、卫生局郭侠。弟子中李新磊、刘启运、赵元社等人,后又追随李兰秀到成都继续求艺。

1984年,李兰秀86 岁逝于成都。三年后,李兰秀的长子李树生回到家乡看望父亲的弟子们,鼓励他们把父亲的技艺传下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李兰秀的弟子们为找寻先师的师兄弟任华先生,往北京

中华武术》编辑部发信求助。此信被编辑部转往济南山东省心意拳形意拳研究会主席、著名形意拳家孙福元。孙是著名宋式形意大师宋铁麟得意弟子,对戴式心意有所了解,但还是不知任华先生的下落。上世纪末,孙福元先生先后两次发函邀请李兰秀的弟子们去济南参加形意拳大会。李兰秀的弟子及徒孙组成了十几人参加大会,并做了精彩的表演,先后获得的一等奖二等奖近十个。期间,遇到来自山西祁县的心意同门,祁县的同门说李兰秀先生所传的确是戴家拳,尽单操(单式练法),

没套路,应好好传下去。

现在李的弟子们大都年过花甲,年轻的也已年过半百了,大都有传承。李兰秀弟子及再传人三代大约近二百人。

近几年,由于经济大潮的影响,年轻人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意识也越来越淡薄了,真正练拳的人太少了,对此李兰秀的弟子也是深感无奈与紧迫。

回来后,我在网上搜索有关信息,我惊喜地发现与李兰秀相交莫逆的师兄弟任华还在世,年高94 岁,并有传承。行文至此,我衷心希望戴式心意拳李兰秀支系能够真正传承下去,而真正追随心意拳的爱好者们,继承一门拳艺,也是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附:戴奎先生于民国二十八年八月莅包授艺与弟子合影照片,前坐者戴先师、左一任大华、左二张玉宸、左四葛登甫、左五李兰秀、左六任荣。

责编高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