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三点稳定性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题完整版(1)

控制基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0 分)1.线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应用 ___叠加 __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可以。
2.反应控制系统是依据输入量和__反应量 __的偏差进行调理的控制系统。
3.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0 型系统的稳态偏差e ss=_____。
4.当且仅当闭环控制系统特点方程的所有根的实部都是__负数__时,系统是稳固的。
5. 方框图中环节的基本连结方式有串连连结、并联连结和__反应_连接。
6.线性定常系统的传达函数,是在_ 初始条件为零 ___时,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7.函数 te -at的拉氏变换为( s 1a)2。
8.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输入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相位移随频次而变化的函数关系称为__相频特征 __。
9.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征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__-20__dB/ dec。
10.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为_ 0_时,响应曲线为等幅振荡。
11.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Ⅱ型系统的稳态偏差e ss=__0__。
12.0 型系统对数幅频特征低频段渐近线的斜率为___0___dB/dec ,高度为 20lgKp 。
13.单位斜坡函数 t 的拉氏变换为1。
s214.依据系统输入量变化的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 __恒值 __控制系统、___随动 ___ 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5.关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能够归纳为三个方面:稳固性、__迅速性 __和正确性。
16.系统的传达函数完整由系统的构造和参数决定,与__输入量、扰动量 __的形式没关。
17.决定二阶系统动向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是阻尼系数ξ和_无阻尼自然振荡频次w n。
18.设系统的频次特征G(jω)=R(ω)+jI(ω),则幅频特征|G(jω )|=R2( w)I 2(w) 。
19.剖析稳态偏差时,将系统分为 0 型系统、 I 型系统、 II 型系统,这是按开环传达函数的 __积分 __环节数来分类的。
PLC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复习要点(完整版)

PLC 试题答案及要点归纳汇总1、常用的主令电器有按钮、行程开关和转换开关等。
、交流接触器的灭弧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直流接触器采用__________灭弧的方式。
、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常用的降压起动方法有定子串电阻或阻抗减压起动、星形-三角形换接减压起动和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 及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等。
、 实现电动机短路保护,通常采用熔断器。
、 为使变速时齿轮易于啮合,X62W 铣床中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控制线路。
、 PLC 是通过一种周期扫描工作方式来完成控制的,每个周期主要包括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 说明下列指令意义。
MC 主控指令 ORB 模块或指令 RET 置位指令 LD 动合触头起指令 MPS 进栈指令 RST 复位指令、低压电器按操作方式可分为自动电器和手动电器。
、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载保护和电压保护和弱磁保护等。
0、电气控制系统图主要有: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等。
1、笼型异步电动机常用的电气制动方式有能耗制动和反接制动。
2、PLC 采用周期扫描的工作方式,一个扫描周期主要可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及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3、串联触点较多的电路应编在梯形图的上方,并联触点多的电路应放在梯形图的左方。
4、PLC 主控继电器指令是MCR 。
5 、PLC 的硬件主要由输入电路 、输出电路和内部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6、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铁心、衔铁等几部分组成。
7、各种低压断路器在结构上都有主触头、灭弧装置、自由脱扣器和操作机构等部分组成。
8、交流接触器的触点系统分为主触头和辅助触点,用来直接接通和分断交流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9、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流过发热元件产生热量来使检测元件受热弯曲,进而推动机构动作的一种保护电器,主要被用作电动机的长期过载保护。
自动控制原理概念 整理

1.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值比,定义为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表达了系统内在特性,只与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关,而与输入量或输入函数的形式无关。
2.一个一般控制系统由若干个典型环节构成,常用的典型环节有比例环节、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振荡环节和延迟环节等。
3.构成方框图的基本符号有四种,即信号线、比较点、方框和引出点。
4.环节串联后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个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
环节并联后总的传递函数是所有并联环节传递函数的代数和。
5.在使用梅森增益公式时,注意增益公式只能用在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之间。
6.上升时间tr、峰值时间tp和调整时间ts反应系统的快速性;而最大超调量Mp和振荡次数则反应系统的平稳性。
7.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使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
控制理论用于判别一个线性定常系统是否稳定提供了多种稳定判据有:代数判据(Routh与Hurwitz 判据)和Nyquist稳定判据。
8.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特征根的实部均小于零,或系统的特征根均在跟平面的左半平面。
9.稳态误差与系统输入信号r(t)的形式有关,与系统的结构及参数有关。
10.系统只有在稳定的条件下计算稳态误差才有意义,所以应先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11. Kp的大小反映了系统在阶跃输入下消除误差的能力,Kp越大,稳态误差越小; Kv的大小反映了系统跟踪斜坡输入信号的能力,Kv越大,系统稳态误差越小; Ka的大小反映了系统跟踪加速度输入信号的能力,Ka越大,系统跟踪精度越高12.扰动信号作用下产生的稳态误差essn除了与扰动信号的形式有关外,还与扰动作用点之前(扰动点与误差点之间)的传递函数的结构及参数有关,但与扰动作用点之后的传递函数无关。
13.超调量仅与阻尼比ξ有关,ξ越大,Mp则越小,相应的平稳性越好。
反之,阻尼比ξ越小,振荡越强,平稳性越差。
当ξ=0,系统为具有频率为Wn的等幅震荡。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1-3章

第一章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组成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1.1 引言控制观念生产和科学实践中,要求设备或装置或生产过程按照人们所期望的规律运行或工作。
同时,干扰使实际工作状态偏离所期望的状态。
例如:卫星运行轨道,导弹飞行轨道,加热炉出口温度,电机转速等控制控制:为了满足预期要求所进行的操作或调整的过程。
控制任务可由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来完成。
§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1.2.1 自动控制问题的提出一个简单的水箱液面,因生产和生活需要,希望液面高度h维持恒定。
当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平衡时,水箱的液面高度维持在预定的高度上。
当水的流出量增大或流入量减小,平衡则被破坏,液面的高度不能自然地维持恒定。
所谓控制就是强制性地改变某些物理量(如上例中的进水量),而使另外某些特定的物理量(如液面高度h)维持在某种特定的标准上。
人工控制的例子。
这种人为地强制性地改变进水量,而使液面高度维持恒定的过程,即是人工控制过程。
1.2.2 自动控制的定义及基本职能元件1. 自动控制的定义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预先给定的规律去运行。
当出水与进水的平衡被破坏时,水箱水位下降(或上升),出现偏差。
这偏差由浮子检测出来,自动控制器在偏差的作用下,控制阀门开大(或关小),对偏差进行修正,从而保持液面高度不变。
2. 自动控制的基本职能元件自动控制的实现,实际上是由自动控制装置来代替人的基本功能,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
画出以上人工控制与动控制的功能方框图进行对照。
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自动控制实现人工控制的功能,存在必不可少的三种代替人的职能的基本元件:测量元件与变送器(代替眼睛)自动控制器(代替大脑)执行元件(代替肌肉、手)这些基本元件与被控对象相连接,一起构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下图是典型控制系统方框图。
自动控制原理科目考试题A卷(开卷)及答案

⾃动控制原理科⽬考试题A卷(开卷)及答案级(学⽣填写):姓名:学号:命题:审题:审批: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2009~2010学年第⼀学期控制⼯程基础科⽬考试题A 卷(开卷))(1s G------------------------------------------------------ 密 ---------------------------- 封 --------------------------- 线 ----------------------------------------------------------- 班级(学⽣填写):姓名:学号:3、6. 为2型系统,p K =∞, v K = ∞, a K =K=20当输⼊r( t )分别为1( t )、t 和t 2时,e ss 分别为0,0,1/10 ;当r(t)=1( t )+ t + t 2时,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e ss =0+0+1/10=1/10 。
1. 求下图所⽰电路的传递函数及微分⽅程(10分))1(11)()(212122Cs R R R R Cs R Cs R s U s U r c +-=+-= ; r 2c 1c21u R u R dtdu CR R -=+ 。
1、求下图所⽰电路的传递函数及微分⽅程(8分)。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100/(10s+1)(2s+1)(0.2s+1) (1)绘制渐近对数幅频曲线图。
1)7. 试分别⽤幂级数法、部分分式法求以下函数的z 反变换并求x (3):(9分))2)(1()(--=z z zz X1)幂级数法+++-+--+--+-+---------------3213232121211127314151421767693232323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z z,.....7)3(,3)2(,1)1(,0)0()(...73)2)(1()(0321=====+++=--=∑∞=----x x x x z k x z z z z z zz X k k2)、部分分式法21)2)(1(1)(-+--=--=z z z z z z X 11 21)(-+--=z zz z z X k z z z z z z 2]2[,1]1[11=- =- -- e(kT)=-1+2ke *(t)=e (0)δ(t )+e (T )δ(t -T )+e (2T )δ(t -2T )+…=0+1δ(t -T )+3δ(t -2T )+ 7δ(t -3T )+…⼀.填空题1、单输⼊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修改) (2)

上篇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概述本章要点本章简要介绍有关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特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以及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使被控制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自动控制系统则是为实现某一控制目标所需要的所有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体。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称为被控对象或对象;被控制的物理量称为被控量或输出量;决定被控量的物理量称为控制量或给定量;妨碍控制量对被控量进行正常控制的所有因素称为扰动量。
扰动量按其来源可分为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
给定量和扰动量都是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量。
通常情况下,系统有两种外作用信号:一是有效输入信号(以下简称输入信号),二是有害干扰信号(以下简称干扰信号)。
输入信号决定系统被控量的变化规律或代表期望值,并作用于系统的输入端。
干扰信号是系统所不希望而又不可避免的外作用信号,它不但可以作用于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且可能不止一个。
由于它会影响输入信号对系统被控量的有效控制,严重时必须加以抑制或补偿。
第二节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自动控制有两种基本的控制方式: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与这两种控制方式对应的系统分别称之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一、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不存在反馈关系,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作用不发生影响的系统。
这种系统既不需要对输出量进行测量,也不需要将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进行比较,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没有反向联系。
电加热系统的控制目标是,通过改变自耦变压器滑动端的位置,来改变电阻炉的温度,并使其恒定不变。
因为被控制的设备是电阻炉,被控量是电阻炉的温度,所以该系统可称为温度控制系统,如图1-1所示。
开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系统结构和控制过程简单,稳定性好,调试方便,成本低。
控制系统CAD

控制系统CAD第一章1、CAD的含义是计算机辅助设计;MATLAB缩写字的含义是矩阵实验室。
√2、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字仿真。
X单选题1、按控制信号传递的路径不同,可将控制系统划分为三种控制方式,其中控制精度最高的是()控制方式。
带补偿调节的复合控制2、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稳、快、准”三个方面,一个系统要能正常工作,其首先必须满足()的最基本要求。
稳定性多选题1、控制系统的设计包含()和()两方面内容。
设计,分析2、控制系统的仿真依据模型的种类不同,可分为( )等形式。
物理仿真,数学仿真,混合仿真第二章1、MATLAB的变量名必须以英文字母开始,其后可以是任何数字和字母的组合。
√2、MATLAB不区分字母的下划线,同一变量名中字母的大小写会被认为是不同的变量。
X3、MATLAB的磁盘文件包括文本文件和函数文件。
√4、在MATLAB语言中,运算符可以分为三类,即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5、在MATLAB命令窗口中的“〉〉”标志为MATLAB的输入字符提示符,“│”标志为命令提示符。
X6、MATLAB的程序文件的扩展名是mdl。
X7、MATLAB中可以使用两种循环语句: for语句和while语句。
X单选题1、已知3×3维矩阵,现需寻访F矩阵的第 8个元素,正确的指令是();F=[2 5 7;3 2 4;1 5 9];2、已知3×3维矩阵,现需将F矩阵的第二行重新赋值为[5 8 3],正确的指令是();F(:,2)=[5 8 3]3、已知A=[1 2 3;5 6 7;9 10 11],则A(:,[1 3])=( )。
4、已知A=[ 2 3 6;1 9 7],B=[ 0 5 4;3 6 2],则A>B= ( )。
5、已知A=[ 2 3 6;1 9 7],B=[ 0 5 4;3 6 2],则A<B= ( )。
6、已知A=[ 7 0 5;0 2 8],B=[ 1 4 0;5 0 4],则A&B=()。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答案(填空和判断)知识分享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答案(填空和判断)填空题1.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2. 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或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3. 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4. I 型系统G s K s s ()()=+2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0 ,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 。
5.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
6. 如果系统受扰动后偏离了原工作状态,扰动消失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系统是(渐进)稳定的系统。
7. 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
8. 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
传递函数反映系统本身的瞬态特性,与本身参数,结构有关,与输入无关;不同的物理系统,可以有相同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与初始条件无关。
9. 如果在系统中只有离散信号而没有连续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数字)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常用差分方程来描述。
10. 反馈控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的划分是以ωc (截止频率)附近的区段为中频段,该段着重反映系统阶跃响应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而低频段主要表明系统的稳态性能。
11.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1..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快速性 和准确性。
2..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开环控制系统 和 闭环控制系统 。
3..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动态结构图 频率特性等。
4..稳态误差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控制精度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三点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随参考量变化的规律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单位斜坡函数t的拉式变换为1/S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所有的根的实部都必须是负数
对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函数响应,其稳态误差是其调节时间是
对二阶系统来说,其典型传递函数为
波特图包含图和图
对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函数响应,其稳态误差是,其调节时间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开环控制熊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但不能自动补偿扰动量的影响。
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反馈环节,它能依靠负反馈环节进行自动调节,以补偿扰动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但闭环系统能使系统稳定性变差,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
写出惯性环节和比例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并画出他们的波特图。
试说明0型系统、I性系统、II型系统的稳态误差
在二阶系统中,上升时间的含义是什么?
叙述对数频率稳定判断的内容
对系统的传递函数G(s)=C(s)/R(s)
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函数响应为半期考计算题第2题类似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函数为G(s)=2S/2s+1,若以正弦信号r(t)=2sin(0.5t=20)作为输入量时系统稳态输出
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内环为正反馈,反馈系数为Kf>0,在反馈的基础上增加前向比例微分控制时,系统稳定,试确定
1系统稳定时,控制器参数Kc与Tc的取值范围
2当反馈系数,要求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16.3%和调节时间tp=0.8s,试确定参数Kc和Tc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