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产业用纺织品及设备概述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课件

1
定义: 1、简单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
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国标定义:(GB/T5709-1997)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 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 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 织造布。不包括纸张等。
2
工艺流程
18
杂乱牵伸式梳理机 利用多对罗拉的小倍牵伸,使纤网中横向排列的 部分纤维朝纵向移动,改变方向,使纤网纵、横 向强力比变小。
19
20
美国兰多气流成网机
21
铺网机械
22
立式铺叠成网 立式交叉铺网机示意图 1-梳理机道夫 2-斜帘 3-水平帘 4、 5立式夹持摆动帘 6-成网帘
23
四帘式交叉铺叠成网
11
干法成网技术
• 第一节 成网前纤维原料准备 • 一、任务 • 1、将不同性能、不同品种的纤维原料分别
喂入、开松,使纤维包中纤维块通过机械 打击、撕扯而松解成小块的纤维束。 • 2、将已开松的纤维束经多仓混合,使不同 性能的纤维得以充分混合。 • 3、制成均匀混合的棉层,供梳理机梳理。
12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包括棉、毛、丝、麻等
2、化学纤维
常用的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丙纶、腈纶等,目 前化学纤维的用量约占95%以上。
其它纤维 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等
3、差别化纤维
(1)低熔点粘合纤维 (2)超细纤维 (细度0.4旦以下) (3)高卷曲中空纤维 (4)异形纤维
4、 功能纤维 阻燃纤维, 止血纤维 防辐射纤维 碳纤维、导电纤维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粘合、水刺 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布都需经过烘燥工 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式烘 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产业用纺织品

1.纺织品分类(按最终用途分):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2。
产业用纺织品定义:是指用于许多非纺织行业的产品、制造过程和配套服务的经过专门设计的工程类纺织结构材料。
3.产业用纺织品也叫做:技术纺织品、高性能纺织品、高技术纺织品、工程纺织品、产业织物、技术织物4。
产业用纺织品与用于服装和装饰的普通纺织品不同,它通常由非纺织行业的专业人员用于各种性能要求高或耐用的场合5。
产业用纺织品与非产业用纺织品的区别。
(9个方面):(1)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对象不同:产业用纺织品属于生产资料领域,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属于消费领域;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购买和使用对象是消费者,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对象通常不是个体户(2)外观形态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有纤维形态、线绳结构、片状形态、三维形态;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为片状形态(3)性能要求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性能要求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的性能要求高(4)所用材料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所用原料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要广泛,会大量使用一些高性能和高功能的特殊原料,所用原料强度很高,抵抗各种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强,性能优异;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对物理机械性能要求较低,对外观以及穿着舒适性要求较高.(5)加工方法和使用设备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所用材料比较刚硬,加工难度大;由于性能方面的要求,加工方法和使用设备也与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不同(6)最终产品的处理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最终产品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涂层、层压或复合处理,使其更好的发挥产品特性,弥补中间产品的各种缺陷(7)测试方法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测试具有一定难度,实验室不能完全模拟实际使用情况,所以实验结果必须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8)使用寿命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比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要长得多,流行趋势对于产业用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没有影响(9)价格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价格比传统纺织品高6。
产业用纺织品按最终用途分类。
(中、欧、美)中国:农业栽培用纺织品;渔业和水产养殖用纺织品;土工织物;传动、传送、通风等带管的骨架材料;蓬盖、帐篷用帆布;工业用呢、毡、垫等;产业用线、带、绳、缆,革、毡、瓦等的基布;过滤材料及筛网;隔层材料及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各类劳保、防护用材料;文娱、体育用品的基布;医疗卫生及妇婴保健材料;国防、航空、航天及尖端工业用纺织品;其他类产业用纺织品欧洲:农业用纺织品;土木工程用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品;环保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防护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功能性服装用纺织品;包装用纺织品;体育与休闲用纺织品;其他产业用纺织品美国:农用纺织品;建筑结构用纺织品;纺织结构复合材料;过滤用纺织品;土工织物;医疗纺织品;军事国防用纺织品;造纸机用织物;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运动及娱乐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其他产业用纺织品7. 产业用纺织品在21世纪中应起的作用一、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纺织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强度高、比刚度大、抗疲劳性好、耐腐蚀性好、尺寸稳定、密度低、独特的材料可设计性,应用于电子工业上,用作结构件及结构功能件,赋予产品以轻质、高强度、高刚度、高尺寸精度等特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指标,更好地适应了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要求。
我国无纺布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无纺布行业概况研究1、行业概况无纺布属于非织造布行业,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用纺织品(国际上又称为技术纺织品)通常指区别于一般服装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经专门设计的、具有工程结构特点、特定应用领域和特定功能的纺织品。
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空间大;且其产品环境资源消耗较少、综合效率高,产品可回收、可降解,符合环保潮流,是纺织工业中极具潜力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纺织品的技术性和功能性应用到工程新材料领域,是跨纺织和新材料两个产业的新型现代化纺织工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
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传统纺织业不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劳动力素质要求高等特征。
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推进创新工业等背景下,产业用纺织品正成为纺织行业重要的增长极。
按加工方式和生产技术分类,产业用纺织品包含机织、非织造及以纺织品为基材的各种经后加工形成的产品。
其中,非织造布是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织造布又称无纺布或不织布,根据《纺织品非织造布术语》(GB/T 5709-1997),非织造布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非织造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过滤性和保温性,且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轻盈、手感好、不产生纤维屑、没有传统纺织布料的方向性。
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其生产原料主要有聚丙烯、聚酯和粘胶纤维等,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纤维准备、成网、加固和后处理四个工序。
与传统纺织布料相比,非织造布的生产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品种多、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由于非织造布并非由纤维集束成纱机织而成,而是以一种随机排列的纤维集合体形式形成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相似性能的无编织材料,结构和特性使非织造布更适合于开发产业用纺织品,在医疗、卫生、包装、土工、过滤等很多产业领域都显示出其优于传统纺织品的使用性能,非织造布行业已经成为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子行业。
最新我国非织造产业的简介

我国无纺布产业发展状况Shilingyun2008@2012-6-15无纺布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尤其是近20年来,由于纤维、机械、化学粘合剂以及各项技术的发展,其发展更为显著。
一、无纺布工业发展的现状1、国际无纺布工业发展现状现代无纺布工业化生产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为止获得了飞速发展,1986年世界无纺布产量约100万吨,1995年超过200万吨,1998年已达到280万吨,无纺布卷材产值达100亿美元,复制加工后产品则达350亿美元,2001年世界无纺布产品已经达到400万吨;从1991-2001年的10年间,无纺布以吨位计年均增长率达到7.5%,以平方米计增长了8.6%。
80年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0年代前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仍维持在8%,未来10年的平均增长率仍将达6%。
美国、西欧和日本无纺布行业的发展代表着世界无纺布工业发展的主流,三者产量约占世界无纺布总产量的75%左右。
近两年欧洲的发展速度较快,其2000年的产量是1999年产量的127%。
亚洲、南美等地区近10年来发展速度加快,产量虽低,但增长率却高达10%-15%。
目前,无纺布应用最大的领域仍然是卫生吸收性产品,其主要增长的地区是后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对于发达国家,这几年增长最快的是揩布领域,各种性能和用途的揩布层出不穷,如欧洲2000年揩布的年增长率几乎达到50%。
另外,土工布、电子电器用品、过滤材料、家具用材料等发展也很快。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这几年生产发展快于市场增长,有供过于求的趋势,产品价格下降较多。
但无纺布的用途越来越广,预计今后5年的增长率不会低于前10 年,发展前景仍很乐观。
具体资料见表一。
表11991-2006年的世界无纺布产量及销售额2、中国无纺布工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无纺布工业发展始于六十年代中期,由上海逐步向江、浙、粤扩散,至1980年产量还不足1万吨,自八十年代起中国的无纺布工业进入持续的超常规发展,八十年代的年均增长率达19.6%,九十年代仍维持在18.8%。
非织造材料概述

非织造材料概述1. 引言非织造材料(Nonwoven Fabric)是一种由纤维或片材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互相结合而成的纺织品,与传统的纺织品相比,非织造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非织造材料的定义、制备工艺、特点以及应用领域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2. 定义非织造材料是一种不需要编织和针织的纺织品,它采用化学纤维、玻璃纤维或金属纤维等作为原料,通过将这些纤维进行层叠、网状排列或粘合在一起制成。
与传统的编织和针织材料相比,非织造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和改性等。
3. 制备工艺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工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3.1 熔融喷吹法(Meltblown)熔融喷吹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织造材料制备工艺。
它通过将聚合物颗粒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将熔融聚合物通过高速喷嘴喷射到冷却辊上,形成纤维网状结构。
该工艺制备的非织造材料具有细密的纤维结构和较好的过滤性能。
3.2 纺粘法(Spunbond)纺粘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非织造材料制备工艺。
它通过将聚合物颗粒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将熔融聚合物通过旋转孔板或旋转喷嘴喷射到冷却辊上,形成连续的纤维网状结构。
该工艺制备的非织造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均匀性。
3.3 高压水流法(Hydroentanglement)高压水流法是一种利用高压水流使纤维相互交缠而形成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工艺。
它通过将纤维在高压水流作用下进行湿润和剪切,使纤维间产生摩擦和交织,从而形成纤维网状结构。
该工艺制备的非织造材料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吸湿性。
4. 特点非织造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1 均匀性非织造材料由纤维或片材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互相结合而成,因此具有较好的均匀性。
与传统的编织和针织材料相比,非织造材料在纤维分布和力学性能上更加均匀。
4.2 强度非织造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这是由于纤维在制备过程中经过层叠、网状排列或粘合而形成的连续结构。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设备技术研究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设备技术研究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从医疗防护用品到汽车内饰,从家居装饰到工业过滤,非织造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和多样的功能,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支撑非织造材料生产的关键,则在于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设备种类繁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梳理机、铺网机、针刺机、水刺机、熔喷机等。
这些设备在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从纤维原料到成品的转变。
梳理机是整个生产流程的开端,其主要作用是对纤维进行充分的开松、梳理和混合,使纤维形成均匀的单纤维网。
梳理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后续工序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先进的梳理机通常具备高精度的梳理元件、优化的气流控制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纤维原料的高效处理,并保证纤维网的均匀度和稳定性。
铺网机则负责将梳理机输出的单纤维网进行叠加和铺放,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均匀度的纤网。
常见的铺网方式有机械铺网、气流铺网和交叉铺网等。
机械铺网适用于生产厚重的非织造材料,气流铺网能够生产出更加均匀轻薄的纤网,而交叉铺网则可以提高纤网的纵横向强力比。
针刺机是通过带刺的针板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使纤维之间相互缠结,从而增加纤网的强力和密度。
针刺机的针刺频率、针刺深度和针型等参数对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速针刺机和智能化针刺机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它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并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精确控制。
水刺机则是利用高压微细水流对纤网进行喷射,使纤维相互缠结,并在缠结的同时对纤维进行清洁和整理。
水刺非织造材料具有柔软、吸湿、透气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和个人护理领域。
水刺机的关键技术在于高压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及纤网输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控制。
熔喷机则是用于生产熔喷非织造材料的设备,其原理是将高聚物熔体通过高速高温的气流拉伸成超细纤维,并在接收装置上形成纤网。
熔喷非织造材料具有过滤效率高、阻隔性能好等特点,在口罩、空气过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非织造技术概论重点

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技术概论(一)产业用纺织品1、定义:广泛应用于工业、农牧渔业、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娱体育、军工及尖端科学领域的纺织品,称为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纺织品)。
(简答)纺织品按最终用途可分为三大类:服装用(衣着用)、装饰用(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
2、分类(我国16类):1农业栽培用纺织品2渔业和水产养殖用纺织品3土工织物4传动、传送、通风等管道、带、轮胎的骨架纺织品5篷盖布、帆布6工业用呢、毡、垫等7产业用线、绳、缆8革、毡、瓦等的基布9过滤材料及筛网10隔层材料及绝缘材料11包装材料12 各类劳动、防护类材料13文娱、体育用品的基布14医疗卫生及妇婴保健材料15国防工业材料16 其它(填空,5-6类)3、产业用纺织品和传统纺织品的区别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对象不同,性能要求不同,所用材料不同,加工方法和使用的设备不同,测试方法不同,使用寿命不同,价格不同;产业用纺织品与服装用、装饰用纺织品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多种多样,产业用纺织品最终产品大多数要经过涂层、层压或复合处理,产业用纺织品所用原料比服装用及装饰用原料范围广泛。
4、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1)土木、建筑用纺织品;(2).农、林、水产用纺织品;(3)医疗、卫生用纺织品;(4)过滤用纺织品;(5)交通运输用纺织品;(6)军事、国防和航天航空用纺织品;(7)体育及休闲用纺织品;(8)安全防护用纺织品;(9)封、衬垫、绝热用纺织品(二)非织造布1、非织造布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我国对非织造布的定义:(GB/T5709-1997)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织造布。
不包括纸张等。
(简答)3、工艺流程:原料准备→成网→加固→烘燥→后整理→成卷(填空)4、成网方法:主要有干法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法成网。
无纺布(非织造布)常识

无纺布(非织造布)常识一、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概念以及用途:无纺布(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简单的讲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
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为:(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3)跟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二、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与分类:(一)无纺布(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1,多学科交叉2,工艺流程短程化,劳动生产率高3,生产速度高,产量高4,可应用纤维原料范围广5,工艺变化多,技术纺织品特征明显6,资金规模大,技术设计要求高在此,我们将各种设备的生产速度做了一个比较,大家对无纺布(非织造)的生产速度有一黏合法生产线600热轧法生产线1800纺丝成网法生产线200--2000湿法生产线2300--10000(二)无纺布(非织造布)分类1,按照生产工艺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干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湿法,目前国内外最多的生产工艺是干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
2,按照加固技术来分(1)水刺加固:水刺布;(2)针刺加固:针刺布;(3)热轧机粘合:纺粘布,热轧布;(4)热风粘合:热风布;(5)汽刺固结:汽刺布;(6)化学方法粘合,其中还具体分为:浸渍法,喷胶法,泡沫下图为东华大学对无纺布(非织造布)的分类,供大家参考:3,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无纺布(非织造布)(1),水刺无纺布水刺工艺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干法成网技术
第一节 成网前纤维原料准备 一、任务 1、将不同性能、不同品种的纤维原料分
别喂入、开松,使纤维包中纤维块通过 机械打击、撕扯而松解成小块的纤维束。 2、将已开松的纤维束经多仓混合,使不 同性能的纤维得以充分混合。 3、制成均匀混合的棉层,供梳理机梳理。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六)成卷
非织造布的成卷与一般传统 织物的成卷不同,在成卷的同时 要切边,而且卷装幅度宽、容量 大。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设备 的操作情况来设计相应的成卷工 艺。
第二节非织造布工艺的分类及技术特点
一、分类
非织造工艺的分类 (一)按纤网成形方法分类
1、干法成网;机械成网、气流成网、离心 动力成网。
一、喂入机械 目前,非织造生产量较大的生产线
采用自动抓棉机,它主要分为两类:一 类为往复直行式抓取小车,如FA006型自 动抓棉机;另一类为环行式抓取小车, 如FA002型自动抓棉机 产量较小的采用人工抓取喂入。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途分类
1、医用卫生保健类 2、服装与制鞋类 3、生活、家装类 4、工业用布类 5、建筑土工类 6、农用材料类 7、军工材料类 用途非常广泛。
二、技术特点
1、原料使用范围广; 2、生产工艺过程简单,流程短,生产率高; 3、生产速度快、产量高; 4、生产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如:餐巾、台布、贴墙布、地毯、服装衬布
非织造产业用纺织品及设备
第二章 非织造产业用纺织品概述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一、非织造布的定义:
1、简单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 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我国对非织造布的定义:(GB/T57091997)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 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 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 织造布。不包括纸张等。
锦纶、丙纶、腈纶、芳纶等)以及无机纤维 (碳纤维、 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等) 目前化学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用量约占95%以上。
(二)差别化纤维 1、定义:
所谓差别化纤维,是指在原来化学纤
维成分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的或化学的 改性处理,使其在性能上获得一定程度改 善的纤维称为差别化纤维。 2、常用差别化纤维 (1)低熔点粘合纤维 (2)超细纤维 (细度0.4旦以下) (3)高卷曲中空纤维 (4)异形纤维
(四)烘燥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 粘合、水刺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 布都需经过烘燥工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 式烘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五)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增加花 色品种,改善外观。经过后整 理可使非织造布具有抗水性、 抗吸尘性、抗皱性、阻燃性、 抗静电性以及表面具有凹凸花 纹等效果。后整理包括机械后 整理、化学(功能)后整理、涂 层、叠层与复合整理等 。
2、湿法成网;圆网法、斜网法。 3、聚合物挤压法成网;纺丝成网、熔喷成
网、静电成网、膜裂成网。
纤网加固
干法成网加固: 机械加固—针刺法、缝编法、水刺法。 化学粘合—浸渍法、喷晒法、泡沫法、 印花
法、溶剂粘合法。
热粘合—热熔粘合法、热轧粘合法。 湿法成网加固:水刺法、化学粘合、热粘合 。 聚合物挤压法成网加固: 纺丝成网-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 。 熔喷成网-热粘合、自身粘合 静电成网-热粘合、自身粘合 膜裂成网-针刺法、热粘合
二、非织造布的发展及现状
非织造布的发展过程 : 1942年美国首先开发出非织造布;发展迅速, 2001年产量达100多万吨。 西欧非织造布也很发达,2001年也达到100多万 吨; 日本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00年产连量达30 多万吨 ; 我国1958年起步研究,1965年 投产,2001年产量 达60万吨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2、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是由二氧化硅和各种金
属氧化物组成的无机盐类混合物经熔 融而成,在冷却固化过程中可根据需 要制得多种玻璃制品,熔融的玻璃经 过喷丝小孔,可拉制成玻璃长纤维。
玻璃纤维的性能,外观光滑、密 度较低(2.5g/cm 3钢丝是7.8g/cm 3)、 抗拉强度高和伸长率低,耐热性好、 吸湿性差、绝缘性好、化学稳定性好 耐腐蚀、还具有隔音吸声性能等。
等生活用品;以及过滤、绝缘、土建工程 材料;外观酷似真皮的高级人造麂皮、航 天飞机的防热外壳等高新技术产品等。
第三节 非织造产业用纺织品纤维 原料
一、纤维的分类与选用
(一)纤维的分类
1、天然纤维 分为:植物纤维(棉、麻纤维等)、动物纤维(毛、
丝纤维等)和矿物纤维(石棉等)
2、化学纤维 分为:再生纤维(粘胶纤维等)、合成纤维(涤纶、
(三)功能纤维
1、异形纤维 2、中空纤维 3、阻燃纤维 4、止血纤维 5、防辐射纤维(防紫外线纤维) 6、导电纤维等。
(四)高性能纤维
高性能纤维具有普通纤维没有的特殊功
能,如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高温和密度 低等,是一种优质的工程材料。 1、碳纤维 其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 的90%以上。具有极高的抗拉强度(比钢高 6倍)、高弹性模量和低密度(还不到钢的 1/4),以及耐腐蚀、耐高温、不变形、导 热、导电性好、耐辐射等。碳纤维的缺点, 比较脆、怕受压和剪切(怕打结)、不耐氧 化。碳纤维主要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二)成网
成网是将纤维形成松散的网状结构材料(纤 网)的工序。
非织造布的成网方法主要有干法成网、湿法成网 和聚合物挤压法成网三类。
(三)加固
加固是使纤网具有一定的强度而形成非织造 布的工序,对非织造布的强度、性能和外观等方 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非织造布的加固方法主要 有机械加固、化学粘合和热粘合三类。
三、非织造布生产的工艺流程
非织造布的制造原理不同于传统的纺织加工工艺,其 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准备成网加固烘燥后整理成卷 (一)原料准备 非织造布所用的原料主要为纤维或高分子聚合物、粘
合剂、后整理用试剂等, 纤维是形成所有非织造布的基础,可以是天然纤
维或化学纤维 ,成网之前纤维必须经过开松、除杂、 混合、加油润滑、喷洒除静电剂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