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发展阶段:4 代(按使用的电子器件或构成元件划分)

第一代:电子管 ( 1946-1957 )

第一台计算机:1946 年、ENIAC

第二代:晶体管 ( 1958-1964 )

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 1965-1970 )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1971- 至今 )

典型代表:微型计算机

分类:

① 分为数字电子计算机

数字电子计算机分类:

用途:科学计算工程、工业控制、数据计算机

大小:巨型、小型、微型

② 模拟电子计算机 2.计算机的主要用途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 其中,科学计算是最早的应用领域,计算机早期主要用于军事

要点:理解每个应用领域的适用范围

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自动控制能力、高速运算能力、记忆能力、计算精度高、逻辑判断能力、通用性强

其中自动控制能力的基础是存储程序

另,计算机的可编程性

要点:重在理解

4.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和数据

信息是人们由客观事物得到的,使人们能够认知客观事物的各种消息、情报、数字、信号、图形、图像、语音等所包括的内容。

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属性的表示,可以是数值数据和各种非数值数据。对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能够为其处理的经过数字化的信息。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ENIAC

大型向量计算机757

图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控制器

主机: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

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

注:CPU 只能直接读写内存,不能直接读写外存,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和程序需先读到内存,才能进行处理

2.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奠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计算机都是属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运算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

控制器:指挥中心

存储器: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

内部存储器(内存或主存储器)

外部存储器(外存或辅助存储器)

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磁盘驱动器、触摸屏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磁盘驱动器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特点:

● 存储程序控制

● 程序由指令构成

●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构成

● 机器以CPU 为中心

冯·诺依曼鼠标

图1-2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3.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

内存速度快,但容量有限,CPU 可直接访问。

外存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比内存低,外存中存放的程序或数

内存

据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和处理。

存储单位:

位(bit,比特):计算机中最小存储单位,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通常用“b ”表示。

字节(Byte):8位组成一个字节,常用 B 表示,计算机中用来表示内存储器容量大小的基本单位。

字(Word):由若干个字节组成,通常把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数据的最大位数称为该机器的字长。字长越长,一次所处理的信息越多,计算精度越高。

1B =8b

1KB (千字节)=1024B

1MB (兆字节)=1024KB

1GB (吉字节)=1024MB

4.指令、程序、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的分类

指令:含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的一串二进制代码

程序: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序的指令或语句集合

软件:程序、程序运行时所需的数据以及文档

裸机:仅有硬件系统,没有安装任何软件

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

包括:用户程序、应用软件包

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

机器语言:二进制语言

能直接执行

汇编语言:采用助记符

源程序需翻译成机器语言

高级语言:面向程序

三 信息编码

1.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数值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表示,这是由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器件所决定,其好处是:运算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

十进制:

“逢十进一”,使用 0,1,2,3,4,5,6,7,8,9 共 10 个数字

二进制:

“逢二进一”,使用 0,1 共 2 个数字

八进制:

“逢八进一”,使用 0,1,2,3,4,5,6,7 共 8 个数字

十六进制:

“逢十六进一”,使用 0,1,2,3,4,5,6,7,8,9,A,B,C,D,E,F 共 16 个数字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尤其需要掌握 1 字节内二进制到十进制的换算):

表 1-1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对应关系

1 位 8 进制可以转换成3位二进制,

1 位 16 进制可以转换成4位二进制

2.理解字符编码

计算机除了能处理数字数据外,还能处理非数值的各种字符数据:如英文字母、汉字、运算符等。但在计算机中数据是用二进制表示的,所以那些数据在输入计算机之前必须进行编码。编码有很多种方法,但采用相同的编码方式,才能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计算机用户在信息的表示、交换、处理、传输和存储等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

1) 字符编码

ASCII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是常用的字符编码。采用 7 位二进制编码,可以表示 128 个字符(27 =128),最高位为 0。

表 1-2 ASCII 代码表 Windows2000操作系统

0~9 对应ASCII 码为48~57 ,A~Z 为65~90 ,a~z 为97~122 。

2) 汉字编码

针对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及机内表示内码,用连续的两个字节表示,每字节最高位为“1”。

四、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

主板

主板是固定在主机箱箱体上的一块电路板,是计算机各种部件

相互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所有的算术和逻辑运

算都是由它完成的,是决定计算速度、处理能力、档次的关键部件。

存储器:分内存和外存。

CPU 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内储速度快,但容量有限。

内存又分RAM和ROM。

ROM(只读存储器),只读而不能写入信息,常固化在芯片上,不会因断电而消失。

RAM(随机存储器),可以进行任意的计或写操作,断电内容消失,不能永久保存。

外存:软盘、硬盘、光盘、磁带以及目前极为流行的U 盘等都属于外存,是外部设备。外存的容量大,价格低廉,但存取速度慢,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

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储器是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接口:串行接口(COM1、COM2)、并行接口(打印机接口LPT1)、键盘接口、硬盘驱动器接口

总线:分芯片总线、系统总线(ISA、EISA、PCI)、外总线(SCSI、IDE、USB)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微处理器:CPU

微型计算机: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系统总线

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外围设备+电源+辅助电路+系统软件

3.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

键盘:101键、103键、105键。

鼠标:机械式和光电式,左、中、右三键或左、右二键。

显示器:

分辨率:800 × 600、1024 × 768、1028 × 1024

显示器适配器(显示卡):CGA、EGA、VGA、SVGA、TVGA 等

打印机:点阵、喷墨、激光

4.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

运算速度:是衡量CPU 工作快慢的指标,一般以每秒完成多少次完成多少次运算来度量,常用主频来表示,如1GHz。

字长:CPU 一次可处理二进制位数。字长主要影响计算机的精度和速度。字长有8、16、32和64位。字长越长,表示一次读写和处理的数的范围越大,处理数据的速度越快、计算精度越高。

主存容量:64M、128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