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多补少(一年级)

合集下载

一年级移多补少的技巧

一年级移多补少的技巧

一年级移多补少的技巧
一年级移多补少是一门既可以娱乐,又可以益智的技巧,它是一种令人振奋的娱乐活动,且有助于孩子们在学习、思维和记忆力上取得进步。

一年级移多补少主要通过形成多边形、曲线和线段等图形,来帮助儿童玩乐、思考、发现新事物与新知识,从而培养儿童的几何思维能力,广泛提高儿童基本数学素养。

一年级移多补少活动,有利于孩子们提高自b身学习能力,培养孩子们的主观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包括处理细节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等,都能从中受益。

另外,在进行一年级移多补少活动时,孩子们还受益于建立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关系,交流思想,看到他人的成果,学习他人建议和想法。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数学能力,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最后,一年级移多补少也对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教师们在选课时,可以结合本校的特点,把课程和学生的思维模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们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思考,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思维条理和逻辑性,才能帮助孩子们习得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学习成长。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知识点——《移多补少》。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六章第二节《移多补少》。

这一节主要讲述的是如何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等式两边保持平衡。

具体内容包括移项的基本规则,如何找到需要移项的数字和符号,以及移多补少的具体操作步骤。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移多补少的操作方法,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原理,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运算。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移多补少的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移多补少的原理,我准备了一些具体的例题和相关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引入移多补少的概念。

例如,我会出示一个等式:3 + 4 = 7,然后提问学生们,如何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等式两边保持平衡。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们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到等式两边平衡的解。

在学生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移多补少的原理。

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进行移多补少的操作,并找到正确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移多补少的操作步骤和相关的例题。

我会将操作步骤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并配合具体的例题进行说明。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到等式两边平衡的解。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1. 2 + 5 = ?答案:3 + 4 = 72. 8 3 = ?答案:10 4 = 63. 7 + 2 = ?答案:9 + 1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移多补少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如果有必要,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移多补少》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移多补少”的过程。

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

2. 学会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移多补少”的实质,即通过移动元素,使得两个集合的元素数量相等。

2. 能够灵活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图片、教具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数学书、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两个集合的图片,一个集合有5个苹果,另一个集合有3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集合的苹果数量一样吗?哪个集合的苹果多,哪个集合的苹果少?”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移动苹果,使得两个集合的苹果数量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移多补少’。

”二、新课1. 教师出示一个新的例子,一个集合有6个糖果,另一个集合有4个糖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移多补少”使得两个集合的糖果数量一样。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通过移动糖果,我们可以把一个集合的糖果移动到另一个集合,使得两个集合的糖果数量一样。

这就是‘移多补少’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移多补少’的概念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延伸:1. 教师出示一道拓展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完成。

2. 学生完成后,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移多补少”的概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移多补少(一年级)课件

移多补少(一年级)课件
移多少(一年)件
•程 •程
01
课程目标
掌握移多补少的方法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如何通过移 动多的一份来补足少的一份,从而掌 握移多补少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 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学生将学 会如何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逻辑推理和 问题解决,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适用人群
一年级学生
本课程针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内容 难度适中,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 平。
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
本课程涉及到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因此适合对数学感兴趣的学 Nhomakorabea 进行学习。
课程安排
课程时长
本课程时长为8周,每周安排2次 课程,共计16次课程。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 一阶段是基础知识的讲解,第二 阶段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第三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等基本算术运算的练习题,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 计算方法。
数字认知
通过数字卡片、数轴等工 具,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的 概念和大小关系。
图形与空间感知
通过简单的图形辨识和空 间关系判断,培养学生的 空间感知能力。
进阶练习
速算练习
通过速算游戏、口算训练 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 速度和准确性。
阶段是综合练习和总结。
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学 习。同时,课程还提供了丰富的 练习题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
02
移多少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移多补少
01
移多补少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指的是将数量多的部分与数量少 的部分进行等量的转移,使得两 部分数量相等。

移多补少(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移多补少(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移多补少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含义,能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移多补少的含义。

2. 能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移多补少的含义。

2. 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学生用书。

3. 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让学生发现有些物品的数量是相同的,有些则是不同的。

2. 提问:如果我们要让物品的数量相同,应该怎么办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移多补少。

二、探究1. 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物品的数量,如5个苹果和3个橘子。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苹果的数量比橘子多,需要将一些苹果移动到橘子这边,使两边的数量相同。

2. 让学生动手操作,将苹果和橘子进行移多补少,使两边的数量相同。

3. 引导学生总结移多补少的方法:将数量多的一边移动一些到数量少的一边,直到两边的数量相同。

4.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8个铅笔,小红有6个铅笔,怎样让他们的铅笔数量相同?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如:- 小华有10个糖果,小刚有7个糖果,怎样让他们的糖果数量相同?- 小丽有12个贴纸,小强有15个贴纸,怎样让他们的贴纸数量相同?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1. 出示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如:- 小明有10个铅笔,小红有6个铅笔,小华有8个铅笔,怎样让他们的铅笔数量相同?- 小丽有12个贴纸,小强有15个贴纸,小华有9个贴纸,怎样让他们的贴纸数量相同?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移多补少的方法。

2. 强调移多补少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年级数学移多补少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移多补少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移多补少应用题题目 1小明有 10 个苹果,小红有 6 个苹果,小明给小红几个苹果,两人的苹果就一样多?解析:小明比小红多 10 - 6 = 4 个苹果,将这 4 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4÷2 = 2 个,小明给小红 2 个苹果,两人就一样多。

题目 2哥哥有 18 颗糖,弟弟有 10 颗糖,哥哥给弟弟几颗糖,两人的糖就一样多?解析:哥哥比弟弟多 18 - 10 = 8 颗糖,8÷2 = 4 颗,哥哥给弟弟 4 颗糖,两人就一样多。

题目 3小丽有 15 朵花,小美有 9 朵花,小丽给小美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解析:小丽比小美多 15 - 9 = 6 朵花,6÷2 = 3 朵,小丽给小美 3 朵花,两人就一样多。

题目 4第一组有 12 个小朋友,第二组有 8 个小朋友,从第一组调几个小朋友到第二组,两组的小朋友就一样多?解析:第一组比第二组多 12 - 8 = 4 个小朋友,4÷2 = 2 个,从第一组调 2 个小朋友到第二组,两组就一样多。

题目 5篮子里有 20 个鸡蛋,甲篮有 12 个,乙篮有 8 个,从甲篮拿几个鸡蛋到乙篮,两篮鸡蛋就一样多?解析:甲篮比乙篮多 12 - 8 = 4 个鸡蛋,4÷2 = 2 个,从甲篮拿 2 个鸡蛋到乙篮,两篮就一样多。

题目 6小明有 16 支铅笔,小红有 8 支铅笔,小明给小红几支铅笔后,两人铅笔数量相等?解析:小明比小红多 16 - 8 = 8 支铅笔,8÷2 = 4 支,小明给小红 4 支铅笔后,两人铅笔数量相等。

题目 7果园里苹果树有 17 棵,梨树有 9 棵,要使苹果树和梨树一样多,需要从苹果树移几棵到梨树?解析:苹果树比梨树多 17 - 9 = 8 棵,8÷2 = 4 棵,需要从苹果树移 4 棵到梨树。

题目 8明明有 22 个气球,亮亮有 14 个气球,明明给亮亮几个气球,他们的气球就一样多?解析:明明比亮亮多 22 - 14 = 8 个气球,8÷2 = 4 个,明明给亮亮 4 个气球,他们的气球就一样多。

一年级移多补少教案

一年级移多补少教案

一年级移多补少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移多补少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移多补少”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表示理解“移多补少”的过程。

3.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纸板/白板、彩色粘纸、图形卡片、计数器等。

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计算机/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张图形卡片,上面有一组图形(例如:5个圆圈)。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卡片并提问:“这里有几个圆圈?”学生回答:“有5个圆圈。

”3. 继续提问:“如果我们把其中2个圆圈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现在有几个圆圈?”学生回答:“有3个圆圈。

”4. 解释:“这个过程叫做移多补少,我们移动了2个圆圈,所以现在少了2个圆圈。

”教学主体: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组图形卡片和计数器。

2.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组图形卡片,并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3. 引导学生在纸板/白板上绘制相同的图形,并标记出初始数量。

4. 让学生在纸板/白板上移动一些图形,并记录移动的数量。

5. 引导学生计算移动后的图形数量,并用彩色粘纸补充到相应位置。

6. 给予学生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确保每个小组都能理解和运用“移多补少”的概念。

展示和总结:1. 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图形卡片和纸板/白板上的图形变化。

2. 引导学生总结“移多补少”的过程和规律,例如:“移动了几个图形,就需要补充几个图形。

”3. 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移多补少”的概念,例如:“如果我们在果盘里有5个苹果,我们拿出2个吃了,那么果盘里还剩下几个苹果?”拓展活动:1. 给学生分发一些简单的“移多补少”问题,并让他们独立解决。

2. 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移多补少”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解决方法。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移多补少”的概念,以及是否能正确计算和解决问题。

2. 收集学生完成的图形卡片和纸板/白板上的记录,评估他们对“移多补少”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智慧广场:《移多补少》(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智慧广场:《移多补少》(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智慧广场:《移多补少》(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统计与概率》中的《移多补少》。

该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多与少的概念,学会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解未知数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移多补少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原理,能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移多补少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移多补少的操作材料。

2. 学具:学生操作卡片、计数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未知数量。

2. 讲解移多补少的方法:讲解移多补少的原理,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解未知数量。

3.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移多补少的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4. 演示操作: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演示移多补少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卡片,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移多补少的方法1. 观察比较2. 找出多与少3. 移动多补少4. 求解未知数量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1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他们一共有25个苹果。

(2)有一堆珠子,其中红色珠子比蓝色珠子多3个,如果从红色珠子中拿出2个给蓝色珠子,请问现在红色珠子和蓝色珠子各有多少个?答案:红色珠子有7个,蓝色珠子有5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移多补少的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移多补少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找零、分配物品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差 2 个
6-2 = 4(个)
练一练 第一行:
第二行:
如果从第二行移三个
到第一行,两行的
就 ?
同样多了。请你画一画,第二行应画几个
移3个 相差 6 个
3 +3 = 6(个) 4+6 = 10(个)
练一练
如果从第二行移一棵树到第一行,两行树就 一样多了,第二行应该画几棵树? 1 +1 = 2(棵)
你知道吗?
多2移1,多4移2,多6移3,多8移4,
多10移5…… 反过来:移1多2 ,移2多4 ,移3多6 ,
移4多8 ,移5多10 ……
移多补少 中的学问
哪一排的大象多?多几只? 要使两排的大象一样多,应从第一行中移几只到第二排?
移多补少 中的学问
相差 4 只 移2只
从第一排多出来的数中移一半给第二排, 也, 芳芳给阳阳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 样多?
从芳芳多出来的数中移一半给阳阳, 也就 是移3朵,两人就一样多了。
相差 8 个 移4个
练一练
相差 4 只 移2只 从第一排移(
2)只小狗到第二排,两排小狗就一样多了。
解决问题
小男孩拿( 3 )个苹果给笑笑, 两人的苹果就一样多。
16-10 = 6(个) 3 3
相差 6 个 移3个
画一画
第一行:
第二行:
如果从第一行移一个 到第二行,两行 的 就同样多。请你画一画,第二行应 画多少个 ? 移 1 个 1 + 1 = 2(个)
移1棵 相差 2 棵
7棵
5 +2 = 7(棵)
摆一摆,算一算:小明有多少枚邮票?
我送给你4枚,我 们的邮票就一样多
我有邮票5枚
移4枚 相差 8 枚
4 +4 = 8(枚)
5+8 = 13(枚)
你知道吗?
移多补少就是把多的那组多出来 的数目分成相同的两份,然后把其中 的一份补给少的那一组,这样两组的 的个数就会同样多。
相差 6 朵 移3朵
一(2)班第一小组有图书13本,第二小 组有7本。第一小组借给第二小组几本, 两组的图书一样多?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3 3
相差 6 本 移3本
第一行摆11个,第二行摆3个,
怎样移动使两行同样多?
第一行
第二行
从第一行多出来的数中移一半给第二行, 也就是移4个,两行就一样多了。
4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