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事件故障处理程序

信息系统事件故障处理程序
信息系统事件故障处理程序

运维制度及流程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2017年8月

目录3 3 3 5 6 6 7 8 8 9 9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部全体人员。 2、编制方法 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3、运维部工作职责 一、负责网站运维和技术支持 (一)根据网站运营战略和目标,负责网站整体架构、栏目、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制定和组织开发,保障网站技术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二)负责网站栏目和应用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

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三)网站设备和软件购买计划书的拟定,包括采购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会同行政部进行采购。 (四)网站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和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五)网站设备和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六)网站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网站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七)网站技术服务外包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外包开发、运行服务托管和空间域名管理。 (八)负责网站管理系统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和保存,保密口令设置后报中心主任备案,保密口令设定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保密口令每季度更新一次。 (九)负责网站新程序、新系统和网站改版升级方案技术的设计开发。 二、负责网站信息和技术安全 (一)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联络,及时处理网站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网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二)网站信息技术安全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信息技术安全保密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医院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 为防止因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而影响全院正常医疗秩序,确保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望各科室、各部门在应急情况下遵照执行。 1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报告程序 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信息科报告。信息科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站提出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记录,经核实后及时给各工作站反馈故障信息,同时召集有关人员及时进行讨论,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的,应尽快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报告院领导,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由院领导协调全院各部门工作,以保障全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2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2.1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三类: 2.1.1一类故障:由于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硬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价表目录被人删除或修改、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件和硬件发生故障等造成的网络瘫痪。 2.1.2二类故障:由于单一终端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引起系统故障。 2.1.3三类故障:由于各终端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 2.2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处理原则如下: 2.2.1一类故障——由信息科主任上报院领导,由医院组织协调恢复工作。 2.2.2二类故障——由网络管理人员上报信息科主任,由信息科集中解决。 2.2.3三类故障——由网络管理员单独解决,并详细登记维护情况。 3发生网络整体故障时的首要工作: 3.1当信息科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障时,首先是立刻报告院领导,同时组织恢复工作,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病员流量大、人员外出及医院有重大活动等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楼宇自控系统操作手册范本

楼宇自控系统使用说明 本楼宇自控系统(BA)选用施耐德的VISTA楼宇自控管理系统。整套系统由图形工作站、总线控制器及现场单元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主要构成有VISTA 5服务器工作站一台、操作工作站二台、VISTA 5软件套装一套、现场控制器及扩展模块等,能够对大楼的新风机组、空调机组、新排风机组、通风等子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达到了便于管理,节能降耗,节省人力的作用。 一、BAS管理软件的启动 BAS服务器工作站设在地下一层工程部,操作工作站分别设在地下一层工程部和地下一层锅炉房,采用VISTA 5.1系统软件及三用户客户端,运行于Windows操作平台上,实现了设备自动/手动启、停,设定值修改,设备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操作记录报告,监控参数趋势图、报警一览表及分级处理、执行或停止各项控制程序等。 二、BAS管理软件登陆 1、系统登陆: 计算机开机后,根据系统的操作程序,输入系统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hxwdgcb),密码是“哈西万达工程部”简写,系统自动登录WINDOWS平台。 2、启动BAS服务器 点击任务栏中的“开始”按钮,打开“程序”下“Schneider Electric”下的“TAC Vista Server 5.1.8”下的Server软件。或者直接双击桌面上图标,即可打开bas的软件,进入软件服务器界面。 英文系统的界面图如图1,中文的界面图如图2

图1 图2 3、进入BAS图形管理界面 在启动bas服务器界面,点击“文件”菜单,如图3;选择“启动Tac Vista工作站”后,进入管理工作站登陆界面,如图4。

图3 图4 在登陆界面相应的位置输入用户名 1 和密码1111 后,点击确定,进入工作站管理界面。如图5

公司运维服务规范

某公司运维服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运维工作有序开展,规范运维工作和人员的服务要求,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重大、关健运维事故,根据电信公司及公司维护管理办法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公司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依据,维护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的最终解释权在技术质量管理部。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四条本规定所指的系统是指公司及各部门承接的运维项目中涉及的范围,按合同约定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及保障项目正常运行的各项辅助设施。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对各部门运维分管领导、运维管理员、运维项目经理及成员等各维护岗位人员(包括各部门外包员工)的运维管理要求。 第三章运维服务要求 第六条运维岗位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服从管理,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在问题面前不推诿、不拖拉、不盲目、不蛮干,要冷静分析、沉着处理。 第七条遵照公司各项运维管理制度及客户运维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维护工作服务规范,确保人员、系统及各项设施安全。具体要求

包括: (一)、基本维护要求 1、遵守客户业务管理和现场管理要求。 2、周期性的维护工作应经客户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3、因故障修复、功能升级等引起的系统版本升级和割接工作应经客户测试通过后方可实施。 4、未经客户同意,各维护岗位人员不得私自对客户的在线系统进行数据变更、数据统计、应用程序变更、系统参数调整、硬件设备调整。 5、维护外包人员须经业务和管理培训,明确岗位职责,通过部门考核确认后方可上岗。在客户现场以理想公司员工身份执行维护工作,遵循各项运维管理制度。 6、定期检查所维护系统的安全状况,为客户提出合理的预防处理措施。 (二)、故障响应/处理制度 1、遵照公司(故障控制管理办法)要求,在接到故障报修通知后,及时与用户取得联系后进行排障,故障排除后填写故障修复信息。 2、各维护岗位人员应确保通讯工作24小时畅通。 3、严格执行故障处理和处理逐级上报制度。 (三)、信息记录(维护资料管理) 1、建立健全系统维护文档和记录资料库,相关资料由各部门妥

故障管理和故障处理流程规定

故障管理和故障处理流程规定 (暂行稿) 工程运维中心 二〇〇八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目的 (3) 第二章工程运维中心在95013业务维护管理中的职责 (3) 第三章 95013业务故障分类 (3) 第四章故障处理的原则: (4) 第五章故障处理时限要求。 (4) 第六章故障管理和故障报告制度 (4) 第七章故障通报制度 (5) 第八章故障处理及报告流程图 (5) 第九章工程运维中心内部处理流程 (6) 第十章外部支持流程(研发、建设和其他厂家) (6) 第十一章工程运维中心各部门及公司相关部门的责任 (7) 第十二章故障的跟踪管理 (7) 附件一:95013业务重大/严重故障分析报告 (9)

第一章目的 工程运维中心承担95013业务网络和平台日常维护工作,为规范故障管理和故障处理的工作流程,使网络和平台故障能够得到正确及时地处理,保证 95013业务安全稳定的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工程运维中心在95013业务维护管理中的职责 a)工程运维中心网管中心值班工程师和各分公司运维人员承担95013业务的日常运行监控和维护工作。 b)工程运维中心运维组负责95013平台的故障处理;各地分公司运维人员负责现场支持,并负责协调当地运营商的运维支持。 c)建立故障通报制度,如发生重大故障,应按照故障等级和故障上报流程逐级向上汇报。 d)定期召开网络质量分析会,遇有重大故障,应及时召开故障分析会。 负责全公司运维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提高运维人员的技术维护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三章 95013业务故障分类 95013业务系统和网络故障分为重大故障、严重故障和一般故障。 1.重大故障:全部业务中断 2.严重故障包括: 一种以上业务全部中断≥60分钟 一省以上业务全部中断≥60分钟 用户注册、业务受理全部中断≥4个小时 3.一般故障:除重大故障、严重故障以外的其它故障。

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 案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上饶县交通警察大队 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一、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公安交警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止因电脑硬件、软件、网络故障而产生的大队业务、网络使用的瘫痪,特制订上饶县交警大队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方案。 二、信息系统故障等级划分 1、一级故障 信息系统发生故障,预计将或已经严重影响大队各窗口单位、业务单位相关业务中断1小时以上,并预计4小时以内无法恢复的,具备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即定义为一级故障。 1.交警指挥大楼至支队公安网出现线路和设备故障; 2. 交警指挥大队内部网络出现故障; 3.大队计算机房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等外围保障设施出现严重故障; 6.病毒攻击造成大队网络专网中断或传输效率明显下降,关键业务系统不能正常提供服务; 7.病毒攻击造成大楼各网络感染客户端设备10台以上,导致关键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不能正常提供服务; 8.利用技术手段,造成业务数据被修改、假冒、泄漏、窃取的信息系统安全事件。 2、二级故障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定义为二级故障。 1.故障发生后,影响到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速度变慢,但未影响车管等主要业务现场。 2.故障发生后预计在2小时以内恢复。 3、三级故障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定义为三级故障。 1.故障发生后,可随时应急处理,不会影响的系统全面运行,但是一种隐患。 一级和二级故障为重大故障;三级故障为一般性故障。 二信息系统故障处理程序 1、故障的发现 信息中心人员在发现故障或接到故障报告后,首先要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和发现时间,以及发现部门、发现人,对故障的等级进行初步判定,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故障的处理 1.信息中心科室为故障处理部门,故障处理部门领导负责通知和落实相应岗位人员到出现故障科室部门,应先询问了解设备和配置近期的变更情况,查清故障的影响范围,从而确定故障的等级和发生故障的可能位置。 2. 对于重大故障按照的故障升级上报要求进行上报,并在处理过程中及时向主管关领导通报故障处理情况。 3. 对于一般性故障按照的故障升级上报要求进行上报,并在处理过程中及时通报故障处理情况。

自控系统及仪表技术规范书

自控系统及仪表技术规范书 一、总则 二、一般要求 三、自控系统技术规定 四、自动化仪表技术规定 五、防雷、接地技术规定 六、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 七、附表

1.总则 1 本技术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XXXXXXXX自控系统及仪表订货招标 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单位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3 如果投标单位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单位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及附表中说明。 4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单位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应按较高的技术标准执行。 5 投标单位应对整个产品负全部技术责任,应按本技术规定的要求完成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现场安装、现场调试、可靠和有效的设备试运行、培训设备的运行及维修人员、提交图纸和资料、售后服务等、以及所有其它为完善安装运行所必要的项目,所有这些不管是否在本规定或设备清单上明确过,投标价格应看作为已包括所有这些项目。 6投标单位应承担在执行合同过程中与土建及其它设备配合等方面的技术协调,对工作适当安排。所有安排必须取得招标单位的书面同意。如果发生争议,应由招标单位裁决,各方都应遵守,并不得藉此要求增加费用或延长工期。投标单位应负担全部义务和责任,以完成招标单位的所有安排或指示工作。 7 本技术规范书将作为合同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8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视具体情况及时协商确定。 2.一般要求 本部分所述,是对自控标书中的“技术规定”的各方面的总阐明,承包商及设备制造商应遵循本部分的要求以及各分项技术规定的要求。 2.1工程范围 供货范围内的主要自控设备见“主要自控仪表设备表”。各参标单位在投标报价中对“主要自控仪表设备表”未明示的工作内容部分要综合考虑在投标报价时涵盖。 供货范围包括: 本招标书自动化仪表及自控系统的供货范围应满足招标书要求,包括: ●整个经一路泵站的全套控制设备及相关配套软件(含配套软件的二次开发、图控组 态等); ●全套自动化仪表检测设备(含专用电缆、附件、连接件、安装等); ●自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和工程验收。 施工范围包括:

问题与故障处理流程图

NGBOSS3.0系统问题及故障管理流程 1、相关概念 1)问题定义:问题是一个或多个不知原因的事件。 2)问题与故障(或突发事件)的关系:当问题的影响符合故障(或突发事件)定义 标准时,问题即形成故障(或突发事件)。 3)故障处理小组:故障处理小组由各业务流的故障牵头处理人组成,共同完成故障 管理相关工作。目前业务运营中心故障处理小组包括话单流陈霞、订单流张嘉琦、账务流刘华、热线支持组马立娜及值班组阴衍亮。 2、故障处理 一、角色及职责定义 1)故障上报人 ●根据故障上报标准判断为故障后,第一时间按要求发出报告邮件,并电话通 知故障分派员。 ●对于符合故障或突发事件定义的问题,逐层升级至本部门主管经理;未达到 标准的通知主管,由主管酌情升级。 ●对于故障或突发处理过程中未按时限回复进展情况,由故障上报人直接升级 至故障分派员。 ●对于发生的故障,统一按业务运营中心内部要求进行登记。 ●故障上报人由业务运营中心50000号值班班长及运维组人员担当。 2)故障分派员 ●接收故障上报人的报障邮件和报障电话通知。

●根据故障情况,以邮件及电话方式指定故障处理牵头人。 ●根据故障牵头人要求,协助故障牵头处理人进行故障处理,跟进处理步骤, 监督执行。 ●故障分派员由值班组人员担任。 3)故障处理牵头人 ●牵头处理故障分派员分派的故障。 ●指派故障涉及的各部分人员协助进行故障处理,如有必要,可要求相关人员 现场支持。 ●跟踪整个故障处理过程,做好记录,评估各步骤的完成情况。 ●组织BMCC相关人员和相关厂商人员进行故障处理方案的制定,掌控整个过 程。 ●监督故障处理各重要步骤的执行,做好资源调度,在异常问题及时升级至相 关领导,协助完成资源调配。 ●在原因明确后、方案确认后、方案实施关键点完成后及时通报故障最新进展, 直至故障解决。。 ●根据故障处理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故障处理情况。 ●与对外信息发布人及时沟通,协商确认对外发布口径。 ●记录问题处理过程,登记故障问题管理列表中的相关处理信息。 ●负责故障处理完成后,整理并填写故障分析报告,并按时提交。 ●总结及优化类似故障的处理步骤,为后续故障处理提供依据。 ●根据故障管理员的要求组织故障分析会、故障分享会,对故障进行总结分 析。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得 为有效防范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得风险,预防与减少突发事 件造成得危害与损失,建立与健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计算机技术与医院业务应急处理与保障能力,确保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 (二)编写依据 根据《湖南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与 有关信息系统管理得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医院得实际,编制木预案。 (三)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严密组织、协同作战、快速反应、保障有力(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计算机网络及各类应用系统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得总体要求,成立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与协调全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得应急保障工作。 1.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由院长担任。

副组长由相关副院长担任。 成员由信息中心、院办、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医保办、总务科 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应急小组日常工作由医院信息中心承担,其她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2。领导小组职责: (1 )制定医院内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2)做好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3)协调医院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得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协调与软件、硬件供应商、线路运营商之间得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4)组织医院内部及外部得技术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报告程序 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信息中心报告?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站提岀得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记录,经核实后及时给各工作站反馈故障信息,同时召集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得,应尽快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得,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在网络不能运转得情况下由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全院各部门工作,以保障全院医疗工作得正常运转。 四、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故障发生得原因与性质不同分为三类与其它故障: 一类故障:由于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

信息系统(设备)故障处理制度

信息系统(设备)故障处理制度(试行) (2018年8月版)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的故障申告、受理、处理和修复后业务验证等日常维护支撑和管理工作,保证故障申告、受理、处理和业务验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工作流程、相关要求以及考核指标,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所指信息系统包括:机房环境、配套网络、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 第二章故障处理流程 第二条信息系统的分类 将信息系统分为重要信息系统和非重要信息系统两类。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撑公司重要业务,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的信息系统。包括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且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处理类、渠道类和涉及客户风险管理等业务的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机房和网络等基础设施。非重要信息系统是指除重要信息系统之外的信息系统。 第三条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据信息系统故障的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将信息系统故障分为重大故障、较大故障、一般故障三个级别。当故障满足多个级别的定级条件时,按最高级别确定故障级别。 重大故障(一级): 由于线上系统服务宕机,系统的操作性能严重降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对业

务运作造成重大影响。 较大故障(二级): 由于系统操作功能受损,使业务运作中的某一部分功能受到不良影响,但其它部分业务功能仍可正常运作,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 一般故障(三级): 由于系统的操作性能(效率)降低,业务运作的受到不良影响,但业务功能应用仍可正常工作,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业务无性能不足达1个小时(含)以上; 第四条执行标准 本制度由负责解释和修订,自发文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五条组织及职责,故障管理实行-两级管理体系 本制度涉及的相关组织有信息系统故障申告部门、受理部门、处理部门。 1、申告部门包括、分支机构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部门。申告分为、和三个层面。申告到层面能够解决的故障和问题,无须上报层面,在层面归口解决,解决不了的再上报层面解决。 2、受理部门分为和两个层面。原则上,负责故障受理和预处理,各负责级故障受理和预处理。 3、处理部门分为和两个层面。原则上,负责上报到的故障处理;各负责级的故障处理;科技联系人负责级的简单故障处理。 申告部门职责 1.负责将发现的系统故障以及问题、建议提交到故障受理部门。 2.负责在故障处理过程中与故障处理部门进行沟通。 3.负责对已修复的故障进行业务验证,在业务验证通过后及时关闭故障。 受理部门职责

自控系统SCADA信息安全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SCADA系统信息安全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1、 PLC通讯中断 ................................................. - 2 - 2、站控机中毒导致工程运行不正常或不能启动 ....................... - 3 - 3、站控数据不更新............................................... - 6 - 4、第三方设备通讯故障........................................... - 8 - 5、 RCI自动停机 ................................................ - 10 - 6、由于RCI需要轮询点数过多导致的故障 .......................... - 12 - 7、阀室数据上传故障............................................ - 14 - 8、甪直站调压橇压变PT5802传输数据错误的故障处理 ............... - 17 - 9、压气站HIMA ERROR故障分析和处理报告 ......................... - 19 - 10、控制网组网不正常........................................... - 43 - 11、 ANYBUS COMMUNICATOR与ESD系统通讯中断...................... - 46 - 12、 I/O模块通讯故障............................................ - 48 - 13、 AB PLC系统ETHERNET冗余网络通讯A网失败后B网不能工作...... - 49 - 14、北调无法看到ESD系统中的模拟量 ............................. - 54 - 15、通讯服务器冗余配置失败..................................... - 55 - 16、配置路由器时在配置界面上出现乱码 ........................... - 60 - 17、 DDN通讯中断 ............................................... - 61 - 18、站场与北调的通讯频繁闪断................................... - 62 - 19、路由器用户名、密码失败,无法登录及配置 ..................... - 62 - 20、第三方设备与上位机通讯无法建立或通讯不正常 ................. - 64 - 21、机柜间到站控室的1#光纤不通................................. - 70 - 22、 HIRSCHMANN交换机IP地址设置................................ - 72 - 23、交换机及路由器对应端口通讯方式配置 ......................... - 78 - 24、洛阳分输站与北京调控中心通讯中断 ........................... - 84 -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8615209364.html, 好好学习社区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信息系统的故障申告、受理、处理和修复后业务验证等日常维护支撑和管理工作,保证故障申告、受理、处理和业务验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工作流程、相关要求以及考核指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信息系统包括:机房环境、配套网络、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 第三条 信息系统的分类 将信息系统分为重要信息系统和非重要信息系统两类。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撑重要业务,其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或关系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信息系统。包括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且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处理类、渠道类和涉及客户风险管理等业务的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机房和网络等基础设施。 非重要信息系统是指除重要信息系统之外的信息系统。 第四条 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信息系统故障的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将信息系统故障分为特别重大故障、重大故障、较大故障、一般故障四个级别。当故障满足多个级别的定级条件时,按最高级别确定故障级别。 (一)特别重大故障(一级) 1.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本行两个(含)以上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6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 2.两家(含)以上同时发生二级信息系统故障。 (二)重大故障(二级) 1.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本行两个(含)以上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 2.由于非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本行两个(含)以上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6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 (三)较大故障(三级)

DCS控制系统中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DCS控制系统中常见故障及处理 DCS控制系统中常见故障及处理 (1) 一、引言 (2) 二、DCS系统概述 (2) (一)DCS系统产生和发展 (2) (二)DCS系统特点 (3) 三、DCS控制系统故障分类 (3) (一)硬件故障 (3) (二)软件故障 (4) (三)人为故障 (4) (四)仪表人员工艺流程不熟造成的故障 (4) 四、DCS系统故障防范措施 (5) (一)DCS系统运行与管理 (5) (二)UPS电源防范措施 (5) (三)DCS系统抗干扰措施 (5) (四)DCS系统防病毒措施 (6) (五)联锁切投管理制度 (6) 五、参考文献: (6) 单位: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刘勇 编辑时间:2009年5月25日

关键词:分散控制系统主控领域 论文摘要: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工业自控系统计算机的要求业越来越高,只有功能强,可靠性高,有更好的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灵敏行高的高精密的自控系统才能更好的保证和提高化工行业的产量和质量.真正实现无人职守。目前,分散控制系统(DCS)以先进的技术、丰富的控制功能、可靠的工作性能等优势,占据了大、中型化工生产企业及石化行业的主控领域。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DCS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的处理办法做介绍,供大家参考论证。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既4C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型过程控制系统—DCS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由于采用“管理集中、控制分散”的设计方法,也称为集散控制系统,它彻底避免了集中控制系统中因中心计算机故障而导致整个过程控制系统瘫痪的现象,将危险分散,系统各部分的故障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因而具有更高的安全可靠性,可分布于较大地域,能进行大型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模拟量数据处理功能和运算功能强,能胜任大型和控制状况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而且还可以实现在线优化、实时调度、统计管理等功能。已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等大型工业领域。随着工业发展的需求,合成、煤造气在很多重要参数和控制手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造气的灵魂分散式控制系统(简称DCS系统)实现了过程控制、过程管理的现代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DCS系统出现异常,将会使系统失控,出现不可预知的事故,甚至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二、DCS系统概述 (一)DCS系统产生和发展 1975年至80年代前期为第一代产品。1975 年美国最大的仪表控制公司霍尼韦尔首次向世界推出了它的综合分散控制系统TDC—2000 (Total Distributed Control -2000) , 这一系统的发表, 立即引起美国工业控制界高度评价, 称之为“最鼓舞人心的事件”。世界各国的各大公司也纷纷仿效, 推出

信息系统的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基本原则: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人,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故障的应急响应工作。 二、日常准备工作 (一)、软资源备用:对重要信息资源需要有足够备份,并将备份存放于攻击和灾害不能及的地方。 (二)、设备备用:在工作现场有主板、硬盘、光驱、网线等备件,以及备用的外部设备。 (三)、电源备用:配置不间断UPS电源。不间断电源可在断电后维持工作3小时以上。 (四)、重要或大型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和信息安全产品采用双机热备份。 三、应急处理流程 信息管理科人员在监控过程中发现或收到其他部门反馈不能正

常使用办公或业务应用系统等故障事件,相关软件、硬件的技术人员立即行动,初步查明原因(电力、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系统软件等),并向科室、部门相关领导汇报。 部门领导在听取情况汇报后,根据事件的范围、影响和紧急程度启动相应的专题预案。如果没有相应的专题预案,要根据情况迅速采取措施抑制事件的扩散,恢复系统运行。 信息管理科尽快通过OA、电话、短信平台、网上销售系统网站等方式向各科室、各分厂下发《应用系统暂停通知》或公告。各部门、各分厂要做好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后的应急安排,尽力减小对公司正常业务的影响。 信息管理科人员进一步落实故障原因,根据事件的范围、影响程度,采取应急措施,尽快恢复系统运行。 信息管理科在对系统完成修复后,在完成测试的基础上,经请示相关领导进行系统的启用,同时通过OA、网上销售系统网站、电话等向各部门、各分厂发布系统恢复公告。 四、事件分类 事件类型按照各种突发紧急事件的影响范围,将史丹利网络与信息系统事件分成全局事件(总公司核心信息系统因电力、网络、软硬件等故障原因,导致全厂信息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和区域事件(SAP、网上销售系统、OA、BO、用友等系统故障,导致局部范围内的业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五、全局事件处理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检验科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建立和健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计算机技术和检验科业务应急处理和保障能力,确保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 二、编制依据 根据《内蒙古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医院的实际,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各类应用系统 四、组织机构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的总体要求,成立检验科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检验科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一)人员构成: 组长:田永丽 副组长:李阳,段弘张建强凌海峰

成员:何斌兰宁王元霞李建雄邓小英董敖渤贾姝洁 段立志刘晶 (二)工作职责: (1)制定检验科内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2)做好检验科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3)协调医院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协调与软件、硬件供应商、线路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4)组织医院内部及外部的技术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 (一)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报告程序 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信息中心报告。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站提出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记录,经核实后及时给各工作站反馈故障信息,同时召集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的,应尽快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由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全院各部门工作,以保障全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三类和其它故障:

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上饶县交通警察大队 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一、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公安交警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止因电脑硬件、软件、网络故障而产生的大队业务、网络使用的瘫痪,特制订上饶县交警大队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方案。 二、信息系统故障等级划分 1、一级故障 信息系统发生故障,预计将或已经严重影响大队各窗口单位、业务单位相关业务中断1小时以上,并预计4小时以内无法恢复的,具备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即定义为一级故障。 1.交警指挥大楼至支队公安网出现线路和设备故障; 2. 交警指挥大队内部网络出现故障; 3.大队计算机房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等外围保障设施出现严重故障; 6.病毒攻击造成大队网络专网中断或传输效率明显下降,关键业务系统不能正常提供服务; 7.病毒攻击造成大楼各网络感染客户端设备10台以上,导致关键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不能正常提供服务;

8.利用技术手段,造成业务数据被修改、假冒、泄漏、窃取的信息系统安全事件。 2、二级故障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定义为二级故障。 1.故障发生后,影响到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速度变慢,但未影响车管等主要业务现场。 2.故障发生后预计在2小时以内恢复。 3、三级故障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定义为三级故障。 1.故障发生后,可随时应急处理,不会影响的系统全面运行,但是一种隐患。 一级和二级故障为重大故障;三级故障为一般性故障。 二信息系统故障处理程序 1、故障的发现 信息中心人员在发现故障或接到故障报告后,首先要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和发现时间,以及发现部门、发现人,对故障的等级进行初步判定,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故障的处理 1.信息中心科室为故障处理部门,故障处理部门领导负责通知和落实相应岗位人员到出现故障科室部门,应先询问了解设备和配置近期的变更情况,查清故障的影响范围,从而确定故障的等级和发生故障的可能位置。

自动控制系统应急预案

自动控制系统应急预案 总则 一为及时、有效、迅速地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失灵事件,避免控制系统失灵导致机组非停或可能造成的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制定控制系统应急预案。 二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设备安全为目标,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长效管理的应急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本方案所称自控系统是指在我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系统(PLC)。

目录 1 系统电源全部失去应急处置预案 2 操作员站全部失去监控且无后备监视手段应急处置预案 3 控制系统网络瘫痪应急处置预案 4 控制系统冗余服务器故障应急处置预案 5 系统单路电源失去应急处置预案 6 网络失去冗余应急处置预案 7 系统重要I/O设备(模件、模块)故障应急处置预案 8 服务器失去冗余应急处置预案

1系统电源全部失去应急处置预案 故障现象 (1)运行检查 1)全部操作员站显示黑屏且独立控制系统供电电源失去报警装置发生声音报警。 2)全部服务器停止工作。 3)全部交换机停止工作。 4)全部I/O控制站停止工作。 (2)热控检查 1)工程师站电源失去,显示器全部失电显示为黑屏。 2)电子间内电源柜电源失去,电源指示为零。 3)控制系统所有模件柜指示灯熄灭,主机柜内控制器电源、交换机、控制器的所有指示灯均熄灭。 故障可能的原因 (1)保安段电源失去。 (2)UPS电源失电。 (3)电源切换装置。 故障分析及后果 全部操作员站失去操作与监视,全部控制器停止工作,造成失电控制器所涉及的设备拒动或误动,导致机组跳闸,甚至因设备拒动或误动而损坏设备。 维护处理

运维管理制度

运维管理制度 XXXXXX有限公司2014年5月18日

目录 引言 (1) 1、总则 (2) 2、编制方法 (2) 3、运维部工作职责 (2) 3.1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 (2) 3.2.平台信息和技术安全 (3) 4、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4) 4.1运维服务管理对象 (4) 4.2运维系统功能框架 (4) 4.3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5) 4.3.1项目负责人 (5) 4.3.2项目经理 (5) 4.3.3技术主管 (6) 4.3.4服务台 (6) 4.3.5网络管理员 (7) 4.3.5应用、数据库管理员 (7) 4.3.7终端管理员 (7) 4.4运维服务流程 (8) 4.4.1项目运维服务工作流程图 (9) 4.4.2服务台 (9) 4.4.3事件管理 (10) 4.4.4工单管理 (10) 4.4.5问题管理 (10) 4.4.6变更管理 (10) 4.4.7配置管理 (11) 4.4.8知识库管理 (11) 4.4.9统计及工作报告 (11) 5、运维服务内容 (11) 5.1服务目标 (11) 5.2IT资产统计服务 (12) 5.3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 (12) 5.4主机、存储系统运维服务 (13) 5.5数据库系统运维服务 (13) 5.6中间件运维服务 (14) 5.7终端、外设运维服务 (14) 6、应急服务响应措施 (14) 6.1应急预案实施基本流程 (15) 6.2突发事件应急策略 (15) 7、服务管理制度规范 (16) 7.1服务时间 (16) 7.2行为规范 (16)

001-2 办公信息系统协同管理及协同数据交换策略研究运维制度引言 本文件是依据《XXXXXX系统协同管理及数据交换策略研究》分任务要求,完成“运维制度”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参照国际国内标准有: ITIL/ISO20000标准 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 GBT 28827.3-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结合XXX课题应用实施及运维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编制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本文分为7章内容分别为: 1.总则 2.编制方法 3.运维部工作职责 4.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5.运维服务内容 6.应急服务响应措施 7.服务管理制度规范等内容。

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应对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系统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处理预案。 第二条本处理预案所称的信息系统,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计算机软件、社会保险数据等组成。 第三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为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网络故障事件、软件系统故障事件、灾难性事情、其他事件等八类事件。 (一)网络攻击事件: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利用信息系统的配臵缺陷、协议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击对信息系统实施攻击,并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二)信息破坏事件: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造成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被篡改、假冒、泄漏等而导致的事件。 (三)信息内容安全事件:利用信息网络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不良信息内容的事件。

(四)网络故障事件:因电信、网络设备等原因造成大部分网络线路中断,用户无法登录信息系统的事件。 (五)服务器故障事件:因系统服务器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六)软件故障事件:因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七)灾害性事件:因不可抗力对信息系统造成物理破坏而导致的事件。 (八)其他突发事件:不能归为以上七个基本分类,并可能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第四条按照造成信息系统的中断运行时间,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级别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I级)。 (一)一般(IV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2小时以内的故障; (二)较大(I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2小时以上、12小时以内的故障; (三)重大(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的故障; (四)特别重大(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24小时以上的故障。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自控系统操作手册

自控系统操作说明 2018年3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1.自控系统的构成 (3) 1.1网络结构 (3) 1.2.中控室设备配置 (4) 1.3.PLC设备配置 (4) 第二章上位操作说明 (5) 2.1.启动和登录系统 (5) 2.2.系统控制画面简介 (5) 第三章注意事项 (17) 3.1.计算机的维护清洁 (17) 3.2.计算机的故障处理 (17)

第一章系统概述 本项目共有28个PLC主站,其中19座污水泵站PLC站为新建,3座污水泵站PLC 已有(需上下位机编程、与设备信号连接、调试),6座站PLC系统已建好(需上位机编程)。在中控室设置有2台上位工业监控计算机。通过VPN网络监控28座污水提升泵站,实现所有泵站的无人值守能自动,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1.自控系统的构成 1.1网络结构 每个提升污水泵站建立一个PLC站(已有的除外)。现场 PLC 分别与现场电气控制柜信号连接,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仪表参数,电气参数和机电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将采集到的数据、信号送到现场PLC柜,再通过VPN网络,最终显示在中心控制室上位机。各控制站配置一套UPS不间断电源,控制站停电后仍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中控室上位机并设置了断电报警功能,让中控室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内及时关注停电泵站情况。

1.2. 中控室设备配置 中控室内设置有;2台两台操作站互为备用,正常工作时,两台计算机独立、并行运行,操作及状态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同步进行,分别记录。任何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台计算机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各计算机的IP地址为: 操作站 OP1 :10.100.11.96 OP2 :10.100.11.102 上位软件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用户登录 ?泵站网络状态 ?集水井液位实时显示及控制 ?生产过程监视及控制 ?报警显示、记录及打印 ?实时曲线、历史曲线 ?参数设置 ?报表处理及打印 1.3. PLC设备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