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解之语法意义的理解
翻译中的语法和句法知识

翻译中的语法和句法知识关于翻译中的语法和句法知识,这是一个重要而又基础性的问题。
翻译者必须掌握不同语言的语法和句法规则,才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意思,使得目标语言中表达的意思与原文一致。
翻译中的语法和句法问题,影响着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对语法和句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语法知识在翻译中的应用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它规定了有效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语法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原文或目标语言,语法都是一种语言学规范,要翻译好一门语言必然要掌握它的语法。
译者必须根据源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转化,不能改变原文的语法和句法结构。
只有准确理解并确切翻译出原文的语法意义,才能避免翻译中的语法错误。
例如,英语和中文有着截然不同的语法结构,一些单复数,时态变化等语法规则就不一样。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为了得到准确的翻译,翻译者需要规范使用各种语法知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语态等。
同时,注意动词时态的使用,严格注意句子的主谓一致等语法问题,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语法错误和提高翻译质量。
二、句法知识在翻译中的应用除了语法,句法也是翻译中的重要内容。
中英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也有很大区别,比如英语的主宾结构和中文的主谓结构,这对翻译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转化句子,翻译者必须对句法规则有深入的理解。
例如,英语和中文在句子构造和表达方法上有许多不同。
一些文法现象可能在两种语言中呈现完全不同的现象,因此在翻译句子时,必须将这些差异性考虑在内,对文本语言信息进行正确的把握,以达到最精准的翻译效果。
此外,翻译者还应了解学习不同类型的句子和句型,例如复合句,即有多个并列或子句句子,这在翻译时也会涉及到一定的句法问题。
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影响语言的背景和语境,以及文化的背景也是翻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许多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文化背景是不同的。
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

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抽象性:语法意义是抽象的,它不直接对应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概念,而是反映语言结构中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功能。
相对稳定性:语法意义通常不会因为语境或使用场合的变化而发生大的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附着性:语法意义通常与具体的词汇意义相联系,不能脱离词汇意义而独立存在。
层级性:语法意义具有一定的层级性,一些基本的语法意义可以组合起来形成更复杂的语法意义。
系统性:语法意义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一个复杂的语言系统之中,各种语法意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可传承性:语法意义可以通过语言传承的方式从一代人传递到另一代人,使得语言的使用者可以理解和运用语法结构。
论翻译中的语义现象

出生 硬牵 强的痕迹 又 能在语 义 和文体 上完 全保 持 原文 的风 味, 真正做到艺术和科学性 相结合 。现引用《 大卫. 科伯菲尔》
中译本 的一个语篇先从语义 的纵横关系来讨论横组合关 系。
这段 文章的情境是 大卫 在母亲 改嫁后 , 小受继父 梅得 从
刘宓 庆先 生在他 的 《 当代 翻译 理论 》 书 中指 出 : 翻译 一 “ 的实质 , 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 换” 《 。( 当代翻译 理论》 4 第 l 页) 他把“ 意义 ” 概括 为 6种 : 概念 意义 、 语境意 义、 形式 意义 、 风格 意义 、 形象意义 、 文化意义 。在翻译活动 中必须全 面理解 和反映以上 6种意 义 , 因为“ 翻译 涉及 的是从形 式到 内容 、 从 语音 到语 义 、 从达意到传 情 、 语 言到文化 的多层 次 、 从 多方 位 语 际转换 ” 《 。( 当代 翻译理论》 4 第 3页 )
0 第 2 1 年 第 3期 1 1 9月 2卷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Sp 0 1 e .2 1
V0 _ 2 N . l1 o 3
论翻 译 中的语 义 现 象
温 雪 梅
( 南商务职业技术 学院 , 湖 湖南 长沙 4 0 0 ) 125
摘
要: 语言学研 究表 明, 语义与翻译的关 系甚密。本文主要研 究语 言学 家和翻 译理论 家对语 义含 义的论 述, 结合具体 并
o o rd s o i o fy u ip st n,w i h r q ie r a e l or ci g n i h c e u r sa g e td a c re t ,a d f o n
t h c o g e t rs r ie c n b o e t a r e i t o f r o w ih n ae e vc a e d n n t f c o c n o m r h oo t
语法在翻译工作中的应用有哪些

语法在翻译工作中的应用有哪些在翻译工作中,语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确保信息能够准确、流畅地传递。
如果没有扎实的语法知识,翻译工作很可能会陷入混乱和错误之中。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语法在翻译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语法有助于准确理解原文。
源语言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能够为我们揭示句子的逻辑关系和重点。
比如,在英语中,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我们能够明确动作的执行者、动作本身以及承受者。
而在复杂的长句中,各种从句和短语的存在也需要依靠语法知识来理清其与主句的关系。
只有准确理解了原文的语法结构,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为准确的翻译奠定基础。
以一个英语句子为例:“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 这里的“that I bought yesterday”是一个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先行词“the book”。
如果不理解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就可能会错误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导致翻译出现偏差。
其次,语法在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习惯表达方式,翻译时必须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要求,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比如,在汉语中,动词通常没有时态的变化,而是通过时间状语来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
而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变化非常丰富。
当我们把一个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时,就需要根据句子的时态,选择合适的时间状语来表达。
例如,“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应该翻译成“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作业。
” 这里的“已经”就是根据英语的现在完成时态而添加的。
再比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在不同语言中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在英语中,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而在汉语中,通常没有这种形式上的变化。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Two apples are on the table” 应译为“桌子上有两个苹果。
语法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法在翻译中的作用语法的翻译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英美文学的学习与阅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与作用。
虽然长久以来人们把“交际”作为外语学习的目的,认为语法的翻译法已经过时,已经不被重视,但不可否认,语法翻译法在目前的外语翻译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翻译策略对英美文学的翻译与阅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所以在英美文学的阅读与学习中,语法的翻译法必须要重视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外语翻译的价值。
作为一种外语学习的方法,语法翻译法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能够提高自我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并且由此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沟通应用的水平。
所以,语法的翻译法在英美文学的学习与阅读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翻译手段。
一、语法翻译对诗歌学习的影响诗歌是英美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形式,蕴涵着作者大量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意境。
语法的翻译法对于诗歌的阅读与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在雪莱的《致云雀》中,其中,许多英语的句子突出了押韵,《致云雀》将云雀人性化,使人们从云雀的身上看到一种乐观向上、自由昂扬的形象,作者通过云雀表达一种对自然与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是雪莱浪漫主义理想的表达。
诗歌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升华了自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这种极富思想内涵的意境,通过对原文的翻译,了解押韵在诗歌中的运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理解也更深刻,不容易忘记。
了解了语法翻译在诗歌中的特点,学生就可以自己体验翻译,这样不仅积极性高,而且记忆更深刻,对原文所表达的意境也更理解。
二、语法翻译对小说学习的促进小说是英美文学的精髓所在,许多英美文学中的小说都描述了惊心动魄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意境。
对于小说的翻译,学生们在学习中可以就其中一个片段进行翻译阅读,这样就可更投入地进行学习,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句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而获得,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认识记忆更多的英语单词,而且可以了解小说所包含的背景文化与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翻译背后的逻辑原理是

翻译背后的逻辑原理是
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字表达的过程。
翻译背后的逻辑原理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 意义理解:翻译的第一步是理解源语言的意义。
这包括理解词汇的含义、句子的语法结构以及上下文的语境等。
翻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准确理解源文的意思。
2. 转换规则: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会根据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不同特点,运用一定的转换规则进行文字的转换。
这些规则可以是一对一的词语对应,也可以是根据语法结构进行调整等。
翻译者需要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语法规则,灵活运用转换规则。
3. 表达调整: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有时候直接按照简单的转换规则进行翻译可能会导致表达的误差或不自然。
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用法和表达方式,对源文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变换,以确保翻译的流畅和准确。
4. 包容变通:在某些情况下,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可能存在一些翻译困难,比如文化隐喻、语言间的语音差异等。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具备创造力和灵活性,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进行包容和变通,以解决翻译难题。
总的来说,翻译的逻辑原理是基于意义理解、转换规则、表达调整和包容变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语言知识,以实现准确、流畅和自然的翻译结果。
翻译技巧-翻译和语法分析

翻译技巧翻译与语法分析译题一:What to Do About Friends Holding You BackFor the most part, you probably don't need to make any radical changes to who you hang out with. As long as you understand your friends might have jealousies about your self-improvement goals, you'll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m and deal with them.Just remember that if your friends tell you something is "impossible" for you to do or you "can't" do it, they might just be trying to save themselves from feeling hurt. Once you accomplish your goal they'll eventually adjust. Plus, you might give them the inspiration to break down their own assumptions and set "impossible" goals of their own.Any of you have great supporting friendships? Any of you notice when your friends become jealous and sabotaging?参考译文:如何应对朋友的红眼病大多数时候你不必动不动就想着换一拨在一起耍(四川话)的朋友。
语法与句法解析

语法与句法解析语法和句法是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和分析语言结构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语法和句法的含义、作用以及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语法的定义与作用语法是研究语言规则和结构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中词汇、短语、句子等的组织方式。
语法规定了一门语言的句子构成方式、单词的形态变化和词汇的用法等。
在语言学中,语法有两个主要分支:短语结构语法和依存语法。
1. 短语结构语法短语结构语法是一种描述句子的成分和它们之间关系的语法理论。
它通过短语结构规则来分析句子的组成结构,这些规则说明了句子是如何由词汇和短语组合而成的。
短语结构语法通常使用语法树来展示句子结构,其中树的分支代表了不同的短语,树的叶子代表了词汇。
2. 依存语法依存语法是一种基于语言单位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句子结构的语法理论。
依存语法认为句子中的每个成分都与其他成分存在某种依存关系,通过这些依存关系可以构建出整个句子的结构。
依存语法通过依存关系图来表示句子结构,句子中的每个单词都被赋予一个头部,并且与其他单词的依存关系通过有向弧线进行表示。
二、句法的定义与作用句法是语法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句子的结构和组成方式。
句法关注的是句子中成分的类别、顺序、功能等。
句法分析是指对句子进行结构上的分析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句法分析可以分为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和基于统计的句法分析。
1. 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是通过应用预定义的句法规则来分析句子的结构。
这种方法需要事先定义好一系列的句法规则,然后根据这些规则去分析句子的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虽然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它在处理复杂句子和多义词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2. 基于统计的句法分析基于统计的句法分析是一种利用大规模语料库进行句法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统计语言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来推测句子中的句法结构。
基于统计的句法分析方法不需要事先定义句法规则,而是从语料库中学习并总结句法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理解之语法意义的理解1.语法的定义Grammar:a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and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units such as words and phrase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sentences in the language. It usual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meanings and functions these sentences have in the overall system of the language. --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DAL)语法它介于语音学(phonology)和语义学(semantics)之间,包括形态学(即词形研究)和句法学(即对词组成较大结构的连结方式的研究)。
--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2.Morphology2.1 定义: the study of morphemes and their different forms (allomorphs), and the way they combine in word formation. For example, the English word unfriendly is formed from friend, the adjective-forming suffix -ly and the negative prefix un-. --LDAL英语的构词方法主要有:inflecting(变形),deriving(派生),conversing (转类),compounding(合成),abbreviating(缩略)[含acronym(字母缩略, eg. NATO),clipping(截短缩略, eg. exam, flu, fridge, maths),blending(紧缩, eg. smog, brunch),等等]。
2.2 例句1)What I’ve tried to do in my experiences is expose them to everything that I’m doing, because if that’s something they’d l ike to do one day,that’s great.2)They can be anything they want to be.3)But I have always believed I couldn’t be outworked.4)So I started washing cars there anyway.5)I wanted to work at a Rolls-Royce dealership, but the owner said there were no openings.6)The Internet can make the news more democratic, giving the public a chance to ask questions and seek out facts behind stories and candidates, according to the head of the largest US on-line service.7)―You don’t have to buy a newspaper and be confined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at paper anymore,‖ Sam Meddis, on-line technology editor at USA Today, observed about the variety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computer users.3. Syntax:the study of how words combine to form sentences and the rules which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我们可以将句法分为简单句句法和复合句句法。
3.1 简单句的语法意义简单句的第一大特点是,词要区分词性,名、动、形、副、代、数、介、连词等,不同的词性有不同的语法特点,扮演不同的语法角色或成分。
例如:名词有数、特指和泛指等标记,在句中主要担当主语、宾语、有时可作定语;动词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之分,前者在句子中担当谓语,要有时、体、态、语气等标记;非谓语动词不能做谓语,但可以有体、态、语气的标记,常有三种形式:动名词短语(相当于名词的语法功能)、分词短语(分-ing和-ed两种形式,主要作定语或状语)、动词不定式短语(既可做主语、宾语,也可做定语,还可做[目的/结果]状语等)简单句的第二大特点是句子必由两部分构成:主语+谓语,主语由名词词组或相当于名词的结构担当;谓语由动词词组担当。
名词词组可进一步分出核心名词、修饰语(定语)、同位语、主语补语/表语等;动词词组又根据动词的不同特性(连系动词、及物/不及物动词等)派生出不同的句型结构(五大或七大句型),根据谓语动词的具体要求,谓语里可能进一步包含宾语(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宾语补语、状语等,状语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不同的状语(时间、地点、方式、对比等)。
英语简单句七大句型:S + VS + V + CS + V + AS + V + OS + V + O + CS + V + O + AS + V + O1 +O23.2 复合句的语法意义复合句主要分为两类: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
当然,情况还可以进一步复杂化,即并列复合句的各分句可能又包含并列句或主从句;主从得合句的各分句也可能又包含并列句和主从句。
所以,从理论上讲,一个英语的复合句可以无限的延长,只是在实际使用中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句子。
不管一个英语复合句如何长,但每一个分句都有自己的定位,因此,分析复合句的语法意义就是要确定每一个分句在整个复合句中所处的地位。
只有把它们的语法意义或关系弄清楚了,我们才有可能去进一步弄清整个句子的理性意义或所指意义。
3.3 例句1)I’m blessed to have four children, my two oldest of which are girls—Amanda, who just turned 13, and Daniella, who turns 11 this month.2) They can go as far as their talent and their work will take them.3) I worked until five or six o’clock on school days and put in 12-hour days during the summer as a prepper.4)I acquired a very strong work ethic from my parents, both of whom lived through the Great Depression.5) They couldn’t understand people who didn’t work regularly.6) He forecast increase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n-line in this year and in 2000 with politicians able to answer directly to the public –an opportunity to increase voter turnout and for politicians to raise funds from the public.7) ―But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still in the future,‖Steven Case, chairman of America On-line, told a recent meeting on Journalism and the Internet sponsored by The Freedom Forum, though other speakers say the new technology of computers is changing the face of journalism, giving reporters access to more information and their readers a chance to ask questions and turn to different sources.8)Because she had, at thirty-four, considerable strength of character -- except that, these days, she was always eating -- and because, also, she was a woman of strong religious faith, a woman who, in her years of churchy work and teaching at the high school, had made scores of close, for the most part equally religious, friends, with whom she regularly corresponded, her letters, then theirs, half filling the mailbox at the foot of the hill and cluttering every table, desk, and niche in the large old house -- friends who now frequently visited or phoned -- she was able to move step by step past disaster and in the end keep her family from wr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