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应用于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治疗价值评价
肝脏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附32例分析)

肝脏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附32例分析)
高启忠;王建美;罗杰国;赵殿有;王炳彦
【期刊名称】《适宜诊疗技术》
【年(卷),期】1995(000)B08
【摘要】对32例肝脏恶性肿瘤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或靶血管进行化疗栓塞,化疗药物用5-氟脲嘧啶750mg-1500mg、丝裂霉素10—
20mg,阿霉素10—30mg.或顺铂80mg.氨甲喋呤和环磷酰胺等,一般采用
三联用药。
栓塞化疗药物有40%碘化油和明胶海棉颗粒等,栓塞前后均行造影检
查了解栓塞效果。
通过血管造影发现弥漫型肝癌24例,结节型6例,巨块型2例,化疗栓塞治疗后,病情恢复好转,总有效率为90.6%以上.
【总页数】2页(P6-7)
【作者】高启忠;王建美;罗杰国;赵殿有;王炳彦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解放军155医院放射科,47S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
【相关文献】
1.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CT评价(附35例分析) [J], 鲍家启;刘爱国;胡克非;潘
志立;王悦;王龙胜;汪松;郑磊;惠锦林;沈文琴
2.原发性肝癌术后介入治疗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 [J], 李毅明;王永忠;王国东;徐
书楷;肖爱兰
3.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附32例分析) [J], 滕松刚;田野;杨雨春;李树斌;范宏宇;张
淼;戚业香
4.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附32例分析) [J], 滕松刚;田野;杨雨春;李树斌;范宏宇;张淼;戚业香
5.恶性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附32例分析) [J], 冯铁虹;温珍平;孟宪慧;王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灌注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Hee M dcl ora,0 1 V l 3A gN . 5 b i e i unl2 1 , o 3 u o 1 aJ
2 0 31
小动脉瘤形成 , 一旦 出现血 压急 剧升高 , 动脉 壁就 可能破 裂或 血液渗 出, 血液进入脑 组织 间 隙形成 血肿 。基 底节 、 丘脑 和
2 o 6 9 0 8. 1 .
脑梗死是一 种脑血管疾病 , 由脑供 血 障碍 引起脑组 织缺氧 缺血而发生软化坏死 , 形成梗死灶 。急性脑梗 死造成脑 血流受
3 迟 淑梅 , 彭悦 . 出血病 人的护理体会 . 脑 中国护理 杂志 ,0 7 46 . 2 0 , :0 4 夏 淑兰. 蛛网膜下腔再 出血 的预 防和护理. 中华现 代临床 护理 学杂
参 考 文 献
1 段超 伟 , 彩玲. 萘洛 尔联合 氯丙 嗪抢救 中暑 4 侯 普 6例. 民军 医 , 人
2 0 4 2 7 0 6, 9: 8 .
脑 出血 急性期 为挽 救患 者生命 , 持体 液平 衡 , 维 应立 刻建
立静脉通道 , 纠正水 电解 质紊 乱 , 尽快 输注 治疗药 物 。上 肢 的 大静脉易于 固定 , 是输液静脉 的好选 择 , 而下肢静 脉血流 缓慢 ,
【 要】 目的 摘
郑琳
孟艳 莉
4 例 胃癌 0
评价肝 动脉 化疗栓 塞加 药物灌 注治疗 胃癌肝 转移 患者 临床 价值 。方法
肝转移 患者均采用肝 动脉化疗栓塞加 药物 灌注治疗 , 共介入 治疗 15周期 , 1 化疗 药物 为奥沙利铂 + 一u 栓 5F , 塞剂采 用超 液化碘 油。所有患者每 次介入 治疗前 均行 增强 C T测量肿瘤 大小 , 用 R CS 采 E IT标准评价疗效 。
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
果 : 效 率 为 6 . ・ 年 、 年 生 存 率 和 中位 生 存 期 分 别 是 7 . 、 4 8 和 1 . 有 31 半 一 2 3 4 . 0 2个 月
显 著。
。
结 论 : 入 治 疗 肝 转 移 瘤 效 果 介
【 键 词】 关
肝
转 移 瘤 放 射 学 , 入 性 介
【 要 】 目 的 : 价 经 动 脉 化 疗 和 栓 塞 治 疗 肝 脏 转 移 瘤 的 临 床 效 果 。 方 法 : 5例 多种 来 源 的 肝 脏 转 移 瘤 经 一 次 或 多 摘 评 6 次肝 动脉 灌 注化 疗 和/ 栓 塞 - 视 条件 积极 处理 存在 的原 发 灶。观 察病 例 术后 肿 瘤 缩 小情 况 . 计 病 例 的 生存 时间 结 或 并 统
1 存 活 1年 余 。 例
结 果
疗 后 至 今 , 无 肿 瘤 残 留 或 复 发 征 象 , 者 情 况 良好 。 且 患
缓解 。 疗 效分 为 肿 瘤 完 全 消 失 ( CR) 例 ,肿 瘤 缩 小 j 以 上 8 O
沉 积 程 度 而 定 , 般 首 次 与第 二 次 间 隔 为 1个 月 , 后 逐 渐 延 一 以 长 。 单 纯 灌 注 化 疗 间 隔 为 2 ~ 2 d 当然 还 要 结 合 肝 功 能 及 全 O 5。 身 情 况 。有 5例 原 发 病 灶 末 处 理 的 患 者 , 介 入 后 转 移 癌 控 制 因
肝转 移 瘤介入 治疗 疗效 观察 。 图 3 术前 C 片 。 T
图 1 D A片。 S
图 2 注射 碘 油 后 撮 片 。
图 4 术 后 4月 CT 复 查 片 。 箭 示 右 肝 共 两 个 转 移 灶 。
介入治疗在胃癌以及胃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I h ru i A e t e t ny tea ea es ri l i e i 2 . mo ts te M da u vvl i ( T s 11 n tego pw t T It am n l h v rg uv a m 6 nh , h e i S ri me MS )i 2 . h r o , v t s 4 n aT
s reya ddrc ug r e t n s boa rttl a tco ug r n i t re t ame t(u ttl a sr tmy)i at cc n e . eh d : iia aaweec l ce e s y r o o g i n g sr a c r M t o s Cl c l t r ol td i n d e
交通 医学 2 1 0 2年 第 2 6卷第 3期 M dJ f o mu ia o s 0 2V 1 6N e o m nct n, 1 , o. . Q C i 2 2
[ 文章编号 ]0 6 2 4 (0 2)3 0 1— 4 1o — 4 0 2 1 0 - 2 7 0
・
21 7・
生存率为 3 %。 . 直接外科手术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2.个月 , 4 5 9 中位生存期 为 2.个 月 ,年生存率为 6%, 年生存率 0 7 1 0 3
为 3 .%, 年生存率为 44 放弃治疗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仅为 67 11 5 .%。 .个月 , 中位生存期为 43个月。 . 先介入后手术组 平均生存时间为 3 . 46个月 ,中位生存 期为 2 . 3 4个月 , 年生存率为 6 .%, 1 58 3年生存率为 3 . 5 6 %, 年生存率为 79 8 . %。 介入治疗后再行外科 手术 患者 的生存率 明显高于单独接受外科手术切除 的患者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 P O 5 。结论 : 0 介入治疗或通过介入 治疗后再行外科手术对 于晚期 胃癌有较好 的治疗效果 。 【 词】 胃癌 ; 关键 胃癌肝转 移 ; 介入治疗 ; 手术 治疗 ; 存活率
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怎么样?介入治疗是目前肝癌治疗手段之一,它是通过对人体局部麻醉,从右侧大腿根部股动脉向动脉腔内插入一细软的导管,并将该导管的末端送至肝癌的营养动脉,向肝癌内送入血管栓塞物和化疗药,达到杀死癌细胞的效果。
介入治疗技术相对比较完善,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一种手段之一。
但介入治疗对肝脏功能损伤较大,所以两次治疗间隔时间较长,且不适宜长期应用。
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不妨服用一些能够减轻治疗副作用增强身体免疫力的药物。
中药人参精华提取物人参皂苷Rh2能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力,保护正常细胞不受化疗药物的伤害,同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肝癌、胰腺癌、脑胶质瘤等多种恶性肿瘤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目前人参皂苷Rh2产品中,品牌产品今幸胶囊的含量最高,为16.2%。
另外,人参皂苷Rh2还具有抗炎止痛、改善食欲和睡眠的作用,很多患者在服用后都有不错的效果。
人参皂苷Rh2——肝癌患者的新希望在我国肝癌是一种高发的癌症,资料显示,肝癌在恶性肿瘤死亡中居第二位,号称“癌中之王”。
肝癌的起病比较隐匿,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于中晚期。
而且肝癌易发生转移,肝癌甚至在3厘米大小的时候,就可能发生转移了。
因此在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许多肿瘤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但肝癌仍然是一个凶残的恶魔。
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手术经血管的治疗和经手术的局部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中医药治疗是中晚期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对这些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治疗的主要目标。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发现,红参中含量极微的人参皂苷Rh2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凋亡。
给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人参皂苷Rh2治疗肝癌具有以下特色: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延长患者生存期。
肝癌之所以病情进展如此之快,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增殖速度远远高于正常细胞。
人参皂苷Rh2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使癌细胞的生长受抑制,并能使部分癌细胞形态及亚细胞结构向正常方向逆转,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肝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
211066749_治疗胃癌新方法——微创介入

防癌抗癌治疗胃癌新方法——微创介入朱庆云,陈川,郭跃辉,傅代全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 200135)胃癌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的常见恶性肿瘤。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胃癌人数约50万,因胃癌死亡的人数高达30万。
近些年,随着胃癌相关治疗研究速度的加快,治疗方式逐渐丰富,且治疗成功率显著提升。
其中,微创介入是一种治疗胃癌的新方式,创伤小、用药集中,在有效杀灭癌细胞的同时,避免正常细胞和组织受到伤害。
那么,微创介入是如何治疗胃癌的呢?什么是胃癌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的癌症,根据进展情况,可分为早期和进展期。
早期胃癌的癌细胞仅局限在胃黏膜层上,没有突破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
这时候,癌细胞一般不会发生转移,通过内镜就能将病变组织切除。
进展期胃癌又分为中期和晚期,这一阶段癌细胞转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对于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治愈;到了进展期,癌细胞发生了转移时,只能通过手术配合化疗、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治愈率相对较低。
胃癌治愈后,存在着一定的复发可能。
胃癌不会遗传,但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这是由于家族成员往往有着相似的饮食、作息习惯。
无论是从胃癌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来看,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农村患者高于城市患者,年老患者高于年轻患者。
传统胃癌治疗的方式内镜治疗内镜往往用于早期胃癌的治疗。
出现肉眼可见的黏膜内分化癌、没有发生溃疡,或黏膜内分化癌的直径小于3 cm、有溃疡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内镜的方式进行治疗。
内镜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相比,优势在于创伤较小、并发症少、恢复速度快、治疗费用低,且治疗效果和手术相当,5年生存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最传统也是最成熟的胃癌治疗方式,可以分为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手术两种。
根73防癌抗癌治性切除主要是对肿瘤及受侵害的器官进行充分切除,对区域的淋巴结彻底清理,完全杀灭腹腔内脱落的癌细胞。
非根治性手术包括了姑息手术和减瘤手术,适用于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
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进展汤卫国;胡博;付佩尧;徐泱【摘要】除对少数恶性肿瘤肝转移(如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已初步形成规范外,绝大多数恶性肿瘤肝转移目前仍无广为认可的治疗指南.但随着各种治疗手段的进步及综合应用,使很多原来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一定延长.本文概要介绍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进展.【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7(038)015【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恶性肿瘤肝转移;治疗;进展【作者】汤卫国;胡博;付佩尧;徐泱【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R730.5对绝大多数恶性肿瘤肝转移,目前均没有公认的治疗规范。
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与原发肿瘤的类型、位置、恶性程度、肝转移范围以及有无肝外转移等密切相关。
由于肝脏有丰富的血供和独特的解剖学特点,晚期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发生肝转移非常常见。
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已初步形成规范外,绝大多数恶性肿瘤肝转移目前仍无公认的治疗规范可循。
但随着各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等手段的进步及综合应用,使很多原来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一定延长。
本文概要介绍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当原发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时,其本身已属Ⅳ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一旦发现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即已不再适合手术治疗。
此时以化疗、介入和免疫治疗等保守治疗为主,患者的生存期一般较短。
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及肝切除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也开始用于部分符合一定条件的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且临床证实他们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
1.1 肝转移灶的手术指征对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可施行手术治疗:①原发肿瘤灶能或已经切除;②根据肝转移灶的大小、个数、位置和范围判断,肝转移灶可完全切除(切缘阴性),且余肝功能正常、余肝体积≥30%(达到50%较安全);③全身状况允许,心、肺、肾功能良好,没有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灶[1]。
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分类与ICD编码案例分析

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分类与ICD编码案例分析
李媛;王洪涛;张炜浩;李良
【期刊名称】《现代医院》
【年(卷),期】2024(24)2
【摘要】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手术、消化系统手术和一些诊断性、治疗性操作,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修订版)一书,相关的病案首页手术编码操作集中在第九章心血管系统手术、第十一章消化系统手术及第十八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相关章节。
通过病案编码员阅读手术记录,提取手术步骤,进而查找到正确手术操作编码及其排序,已成为目前介入手术病案首页填写的难点。
按照目前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分类,主要以“动脉造影术”“栓塞”“灌注”“植入”“破坏”及“消融”为主导词进行查找。
【总页数】4页(P215-218)
【作者】李媛;王洪涛;张炜浩;李良
【作者单位】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23.1
【相关文献】
1.食管原发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两套亚分类选择的讨论
2.皮肤恶性肿瘤手术ICD 编码及对患者住院的影响分析
3.2016-2018年某院恶性肿瘤病案中ICD-10编码
者发病及死亡情况的调查分析4.正确运用ICD—10进行恶性肿瘤分类编码5.DRG 背景下某医院恶性肿瘤放化疗ICD编码问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治疗应用于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治疗价值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患者时使用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收集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患者共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
(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将两组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
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97%,X2=6.331,P=0.012;观察组的2年生存
率为6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3%,X2=6.271,P=0.013。
结论:在胃癌及
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
应用。
【关键词】胃癌胃癌肝转移介入治疗治疗效果
胃癌属于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通常较为轻微,部分患者甚至没有明显的自觉
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在胃癌的治疗过程中,复发和转移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极
大的影响[1]。
肝转移在胃癌患者当中最为常见,发生率高达20%,也是导致晚期
胃癌患者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的主要因素[2]。
在本次研究中,对胃癌及胃癌
肝转移患者采用了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患者共78例,按
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在40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5±6.7)岁;病理分型:14例中分化腺癌,13例高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胃癌
原发部位包括:22例胃窦部,13例胃体,4例胃底部。
观察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在41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9±6.4)岁;病理分型:15例中分化腺癌,12例高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胃癌原发部位包括:23例胃窦部,12例胃体,4例胃底部。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将5-Fu化疗方案作为治
疗基础,对患者皮股动脉进行穿刺,并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包括5-Fu、奥沙
利铂和亚叶酸钙,剂量分别为500mg/m2、130 mg/m2以及300mg。
给予病灶供
血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为5-Fu和超液态碘油乳化剂,剂量分别为250mg、5mL-15mL,保证病灶的完全填塞。
在介入治疗第二天,给予患者500 mg/m25-Fu、
300mg亚叶酸钙静脉滴注,连续治疗4天。
1个周期为3周,在完成后对患者的
血象、肝功进行复查,并评估其是否接受下一周期的治疗。
若患者无异常,应连
续治疗6个周期;若患者病情发展或者无法耐受,应立即停药。
1.3 评价指标
将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处理数据,过程中计量资料由t检验,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若P
<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均更高,差异显著,P均
<0.05。
见表1。
3 讨论
大部分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虽然外科胃切除手术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干预方式,但是术后患者基本都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而肝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形式[3]。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39例胃癌患者及胃癌肝转移患者采用了介入治疗,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97%,X2=6.331,P=0.012;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为6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3%,X2=6.271,P=0.013。
介入治疗指的是通过对应血管在患者病灶当中注入相应的治疗药物,从而增加肿瘤及其周围淋巴细胞当中的药物浓度,相较于口服给药或者静脉给药而言,这样的给药方式能够提高至少20倍的药物浓度,而且具有疗效持久、作用集中等优势[4]。
另一方面,通过介入治疗,还能够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在肾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当中的代谢损耗,避免患者血液当中药物与蛋白质分子相结合而对药效产生的影响,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患者预后更佳[5]。
综上所述,在胃癌及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鹏,朱旭,杨仁杰,等.72例胃癌肝转移化疗后进展的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09):742-746.
[2] 宗登伟,郭晨阳,黎海亮,等.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灌注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J].河北医药,2011,33(15):2301-2303.
[3] 陈凛,郗洪庆,申伟松,等.积极开展对胃癌肝转移的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02):101-104.
[4] 孙卫东,任普海,冯晓峰,等.介入治疗在胃癌以及胃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交通医学,2012,26(03):217-220.
[5] 冯涛聚,王炜,李付涛,等.68例胃癌肝转移瘤进展期患者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