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肝转移病例
肿瘤科病历范文肿瘤病例分析(病理学)

肿瘤科病历范文肿瘤病例分析(病理学)1.胃癌,淋巴结、肝、肺、卵巢转移;支气管肺炎。
进展期胃癌(溃疡型);胃癌淋巴结、肝、肺、卵巢转移;支气管肺炎。
胃癌全身转移,恶病质2.良、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是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本例中胃组织肿块肉眼观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变硬,切面溃疡底部凹凸不平,镜下见大量肿瘤细胞侵及浆膜层,肝、肺、淋巴结、卵巢灰白结节镜下改变一致,说明系肿瘤转移灶3.一个是压迫,一个是与机体抢夺营养,一个是破坏原有正常组织。
4.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直接蔓延和种植转移。
本例可见典型的胃癌转移,首先表现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肺多为血行转移,卵巢为腹腔种植转移。
该患者患有胃癌,未及时发现、治疗,发生全身转移,由于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故到了晚期患者会出现恶病质,即全身免疫力低下,各脏器功能障碍,消瘦,在此基础上发生支气管肺炎也是很正常的,故其死因还是恶病质。
在汉斯出版社,大致分了这些期刊:世界肿瘤研究亚洲儿科病例研究亚洲耳鼻咽喉科病例报告亚洲妇产科病例研究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亚洲麻醉学病例研究亚洲兽医病例研究亚洲外科手术病例研究亚洲肿瘤科病例研究眼科学药物化学药物资讯医学美容医学诊断中医学生理学研究生物医学食品与营养科学有的出版社还要分得更细。
病例中的家族史要问三代有无糖尿病史。
在病历中凌天一个内容:个人生活史。
其中包括:有无运动、询问饮食习惯。
主诉:要把患者的主诉记录的非常有条理。
现病史:把发病时间有无在其他医院做过诊断,诊断的依据,有没有服药,服用的是什么药,血糖控制情况。
查体:常规项目:心脏:心界、各瓣膜口的心音。
眼:有无白内障,用眼底镜查眼底。
化验室检查项目:1.空腹血糖。
2.餐后血糖。
3.糖耐量试验。
4.胰岛素释放试验。
5.C肽值。
6.血常规。
7.尿常规。
8.血脂五项。
治疗:根据各项化验结果,拟定治疗方案。
主诉:全身皮肤散在瘀点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以四肢为甚,伴有牙龈出血,无血便、血尿及呕血,无畏寒、发热,无咳嗽。
奥施康定病例分享

对各种类型疼痛均有效 易于剂量调整 1小时内快速缓解疼痛 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奥施康定® ——自始至终,全面镇痛
• 权威学会及指南支持奥施康定首选治疗 中至重度慢性疼痛
• 全球10余年治疗中至重度慢性疼痛的成
功经验,疗效及安全性得到广泛验证
奥施康定®是治疗中至重度慢性疼痛的一线首选用药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全面动态评估
2012.9.22疼痛评估结果
• 病因:胃癌脊柱多发转肝转移、胸膜转移; • 部位:左下肢疼痛, • 加重或减轻因素:姿势改变或活动后加重,休息 平卧减轻; • 性质:麻木痛,酸痛; • 程度:数字评分4-6分(中度); • 既往治疗:奥施康定20mg/Q12h。 • 患者进食良好,口服麻仁丸帮助排便; • 与人交流能力良好,家庭社会支持佳。
病情变化
2012年9月22日出现左下肢疼痛,NRS 4-6分 颈椎、胸椎、腰椎MR:脊柱转移瘤,腹膜后 多发增大淋巴结。L2/3、L3/4、L4/5、 L5/S1椎间盘突出。
T2.3.7椎体、L1.2.3.5椎体及S2.3椎体见片状稍长T1、 稍长T2信号,T2WI抑脂系列呈稍高信号;左侧胸腔见积 液信号;腹膜后见多发结节状稍长T2信号;
病例简介
病例简介
• 2011年12月行DCF方案化疗3周期 • 2012年2月7日腹部CT示:腹腔及腹膜后多 发淋巴结转移 • 腹腔内出现新病灶,病变进展(PD) • 伊立替康+雷替曲塞 共5周期 • 2012年7月左侧背部疼痛,CT示:肝转移、 左侧胸腔少量积液
2012.8癌痛评估结果
• • • • • 病因:胃癌肝转移、胸膜转移; 部位:左侧背部疼痛; 性质:持续胀痛,偶有放电样的锐痛; 程度:数字评分7-8分(重度); 既往治疗:肌注吗啡10mg有效,但持续时间只 有3-4个小时;奥施康定20mg/Q12h,能减轻症 状,但仍有疼痛,对夜间突然疼痛加重无法应 对。 • 患者进食良好,有便秘史,口服麻仁丸帮助排 便;与人交流能力良好,家庭社会支持佳。
胃癌病历书写范文

胃癌病历书写范文1. 胃癌的病历怎样填写患者xx,男,xx岁,于20xx年x月因急剧腹痛,在当地急诊住院诊断为急腹症,胃穿孔即刻行剖腹检查,打开后发觉属于胃癌晚期,已广泛集中无法行根治性切除,仅对穿孔行修复术。
术中预备导管一根通到体外,已预备今后不能由口腔进食时,由此导管注入流食,术后告知家属愈后特别不好,生存期约2个月左右时间。
患者在当地拆线出院后,抱着最终一线盼望辗转来到北京。
在京城各大医院求治,对其诊断均全都认为属于胃癌晚期并胰腺及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已不行能再行手术切除,西医均建议其行放化疗,但效果难以确定,毒副作用是确定存在的。
经其本人及家属慎重考虑(因其在公司还有很多未尽事宜)最终打算暂缓放化疗,先选择西医中药做最终一搏初诊:动则气喘汗下,体倦明显,腰不能直面色惨白无血色,舌质淡白苔灰腻,脉沉而无力(关脉尤甚)细数,证属气虚血亏瘀毒互结,脾肾不足。
治则:补气养血,化瘀解毒,健脾和胃,健脾补肾。
方药:抗癌平丸1g/次,3次/日,西黄丸一次3g,一日2次,及富硒灵芝孢子粉胶囊一次5粒,一日2次,汤剂应用四君子汤加减及当归补血汤加减,水煎服连服一个月。
二诊:服上药一个月,患者来诉:便溏消逝,腹部憋胀明显缓解,纳可少汗,体力较前恢复腰可伸直,行如常人,已能自行驾车处理公司事务,面有红色,苔白腻,脉细有力患者信念大增,成药连续巩固医治,汤剂略作调整,连续服用。
三诊:服药两个月后诉:体重添加食欲增加,患病后食之无味犹如嚼蜡的感觉消逝,有饥饿感,身体有了活力,经服药三个月后病情仍稳定,无明显进展现仍在医治中。
2. 慢性胃炎病历填写科别:消化科主诉:有时反胃,盲目畏寒现病史(发病时间。
次要症状。
伴随症状。
诊治经过):苔薄、脉细、舌淡、纳少、夜寐不佳既往史:体格检查(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帮助检查结果:胃镜诊断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初步诊断: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医治看法:疏肝养胃兼以养血当归10g 白芍15g 柴胡5g 法半夏6g 茯苓12g 薄荷5g合欢皮10g 炒谷麦芽15g 金钱草15g 炒楂曲12g3. 女孩19岁慢性胃炎写病历报告要怎样写病历举例张学伍,男,35岁,因胃脘胀痛,嘈杂于2003年3月8日就诊。
胃癌术后出现肝脏转移还有救吗

胃癌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此疾病严重伤害患者的健康,对于胃癌患者来说,及时接受治疗才是关键。
目前,胃癌的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
然而,即使是根治性手术也无法彻底清除机体内癌细胞,致使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较高,如临床上常有一些胃癌患者在术后发现肝脏转移,“胃癌术后出现肝脏转移还有救吗”也因此受到一些人的关注。
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手术只能尽可能切除原发灶及周围可见的大小癌灶,却无法清除已离开原发灶循环或潜藏于他处的微小癌灶、癌栓和癌细胞。
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加上手术导致血管受损,因而给残留癌细胞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创造条件。
加上因手术创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更给这些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形成能够被查出的肝转移灶。
肝脏是人体重要脏器,因而出现病变后往往会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肝脏转移也一直是胃癌手术失败,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患者就没救了。
此时,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往往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因而胃癌术后出现肝脏转移时切勿轻易放弃。
胃癌术后出现肝脏转移时,病情往往已属晚期。
对于术后出现孤立性肝转移且未合并肝外转移,且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可实施肝转移病灶根治性切除术,但能否改善患者生存时间在医学界存在一定争议。
目前临床上对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多采取以全身性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易出现耐药性问题,常常影响化疗效果及进程。
在对中药抗癌研究中发现,一些中药除了可通过抑杀癌细胞发挥直接抗癌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增强机体敏感性,提高化疗疗效,发挥间接抗癌作用。
此外,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等中药还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有助于治疗安全、顺利地进行。
因此,目前中医治疗已成为胃癌术后肝转移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患者,中医治疗甚至可以起到主导作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位于河南省会郑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一家始终专注于中医,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
病理病例分析题

尸体解剖xx死因-病例分析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
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胃癌肝转移治疗方法的探讨

胃癌肝转移治疗方法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胃癌肝转移患者34 例,其中男性18 例,女性16 例,年龄24-67 岁,从确诊胃癌到肝转移时间为 3-9 个月。
其中1.胃癌肝转移灶切除15 例,其中因家属要求或者病情分析后,手术患者有胃癌肝单叶或孤立转移灶患者,有肝多发转移灶患者;2.胃癌术后选择介入化疗——肝局部灌注化疗19 例。
肝转移灶切除组中位生存期20 个月,其中单叶或孤立转移灶切除中位生存期为26 个月,多发转移灶切除中位生存期为10 个月,两者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组局部灌注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9 个月。
局部灌注化疗组与转移灶切除组相比较,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单叶或孤立转移灶切除患者相比,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转移灶切除相比较,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胃癌肝转移患者针对肝转移灶进行介入治疗能延长生存期。
胃癌肝单叶或孤立转移灶可选择切除治疗,肝多发转移灶手术切除目前无明显优势,可选择局部灌注化疗。
目前肝脏介入治疗以取得较多的临床经验,成为胃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胃癌肝转移;局部灌注化疗;转移灶切除;肝介入治疗胃癌虽然概率较低,但是一旦出现,特别是后期不堪设想。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隐匿,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如饱胀,嗳气,食欲不振等,人们常常忽略此些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等到症状严重,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进行性贫血等。
胃癌溃烂而引起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等。
胃癌疼痛常为咬啮性。
胃癌肝转移的情况出现,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症状,如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才发现并去就诊,结果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
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案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脏转移灶,可考虑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
5.综合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采取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放疗和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监测: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评估治疗效果。
六、结论
胃癌肝转移的治疗需遵循综合评估、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协作和遵循指南的原则。针对不同患者,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以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监测: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评估治疗效果。
2.实验室检查: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了解病情变化。
3.症状评估: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变化,评估生存质量。
五、治疗策略调整
1.根据治疗监测与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对于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可继续当前治疗方案;若治疗反应不佳,需考虑更换治疗方案或采取其他治疗手段。
2.实验室检查: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3.症状评估: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变化,评估生存质量。
五、结论
胃癌肝转移的治疗需遵循综合评估、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协作和遵循指南的原则。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案
第1篇
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案
一、背景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胃癌的病程中,肝脏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针对胃癌肝转移的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肝转移53例治疗探讨

发性 胃癌 中伴肝 转 移 的 5 3例病 人 的 临床 资料 。对 其 中施 行 同 时性 胃癌 肝 转 移 灶切 除 术 ( 除组 ) 1 切 的 8例 和仅 行 胃癌 切 除 术 而
未行肝转移灶切除术( 未切除组) 5例的术后生存时间进行 对比。结果 的3
年、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5 .%、7 6 88 1.%和 0 未切除组 术后 1年、 ;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 5. %、5 2 7 6 1.%和 0 。两组术后 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0 ) P> .5 。结论 胃癌肝转移施行 同时 胃癌肝转移病灶切除术并不能有效改善病人 的预后。
【 关键词 】 胃癌
肝转移
外科治疗
预后
d i1 . 9 9 j is . 6 1—3 2 2 0 0 . 1 o :0 3 6 / .sn 1 7 3 X. 01 . 5 0 5
胃癌发病率 在当前世 界常见恶性肿瘤 中占第 4位 , 亡 死 率 占恶性肿瘤 的第 2位 J 。肿瘤 复发及转 移是影 响其预后 的主要原因 , 早期 胃癌 患者 即使经 根治性 手术 仍有 5 %左 0 右术后因各 种复 发和转移导致 治疗失败 。其 中 胃癌 肝转移 的发生率较高 , 占 5 一2 %【 , 晚期 胃癌 患者死 亡 的 约 % 9 2是 J 最主要 原因。结直肠癌肝 转移肝切 除术的作用 经被广 泛接 受, 但是 胃癌肝转 移肝切 除术 的意义仍存在争议。尽管文献
现代医院 21 00年 5月第 1 0卷 第 5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e H si l y2 1 o 0N dm opt 00V l o5 a Ma 1
胃癌 肝 转 移 5 例 治疗 探 讨 3
李英海 赵 楚雄 洪楚原 梁国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步如何处理?
• 诊断? IIIc pT4aN3M0
• 补充病史? • 化验: • 检查: • 治疗:方案?时间?
后续治疗情况
• 2004-10 开始mFOLFOX6方案化疗6周期 • 末次2005.2 • 定期随访? • 2009.1 CEA 10.8ng/ml。 • 2009-2查胸腹部CT
隔淋巴结转移,疾病进展(PD)
2011-2CT
下一步治疗方案?
• 1、继续原方案联合化疗 • 2、维持治疗 • 3、姑息放疗+维持治疗 • 4、观察
治疗经过
• 2011.2-2011.5 PTX+CAPE化疗4个周期 • 2周期评效SD,4周期PD
2011-2
2011-4
2011-6
下一步治疗方案?
胃癌治疗病例
病例摘要
• 男,54岁,既往体健 • 主因“胃癌根治术后3周”于2004-10入院 • 胃镜示贲门胃底菜花样肿物,病理示低分化腺癌 • 2004.9.21行胃癌根治术 • 术后病理:贲门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大小3*2cm,
侵透浆膜,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9/22,断端 (-)。 HER-2 (-)
• 1、继续原方案联合化疗 • 2、换方案?
治疗经过
• 2011.6 贝伐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3周期, 评效缩小SD
治疗经过
• 末次化疗09.5,此后定期复查 • 2010.3(肝脏术后8m)发现右肺转移灶较前
增多变大
2009.5
2010.3
下一步治疗方案?
• 1、观察 • 2、继续原方案化疗 • 3、放疗 • 4、维持治疗
治疗经过
• 2010.3-2010.5:PTX+CAPE 4cs,评效PR • 肿瘤标志物正常 • 2010.6-2011.2:希罗达单药维持治疗 • 2011.2胸CT示:右肺上叶新发转移结节及纵
治疗方案选择
1. 化疗
2. 手术
5-FU S-1
3. 放疗
CAPE
4. 其他?
CDDP OXA PTX DXT IRI EPI
靶向 药物
后续治疗经过
• 2009.3-2009.5:PTX+CAPE化疗4cs • 2周期肝肺M灶评效PR,4周期维持PR • 消化道反应I度,骨髓抑制I度,手足麻木I度 • 肿标:CEA 5.52ng/ml,CA199 22.23U/ml正常
(化疗前) (化疗前)
(化疗后) (化疗后)
下一步治疗方案?
• 1、联合化疗 • 2、手术 • 3、放疗 • 4、维持治疗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右肝S7)肝组织内见中分化腺癌浸润,大小2.5*2.5*2CM, 脉管癌栓(-) ,切缘(-)。IHC:CK20 (-),CK7 (-) ,CK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