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结构化道路检测 - 副本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搜集整理的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题目:省道S312湘潭段改建工程路线线形综合设计(K9+000-K12+000)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毕业设计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

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综合运用。

通过毕业设计达到掌握本专业有关设计方面的要领和步骤。

进一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完成各种工程图表的设计掌握本专业工程设计方面的技术知识如标准、规范、规程等。

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在现阶段,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道路已经难以满足车辆运输要求,所以拟改建省道S312湘潭段。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1、当今国内外公路建设概况(1) 国内概况目前,我国一级、二级公路还承担着近距离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主要运输任务。

中国的低等级公路发展起步晚,技术等级低,路况差、支护结构少,且公路面广、筹建资金缺乏,这些方面严重地制约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中国今后在发展高速公路为主的中远距运输体系外,也矢志不渝的发展一级、二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以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

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按照实现所有县市区30分钟上高速公路、服从国家高速公路“十二五”规划、满足主要大交通流、成线成网有序推进原则在着力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的同时,保持高速公路发展适度超前建设规模合理,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公路运输大通道,实现相邻市州间以高速公路直接连通全省100%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7200公里左右确保达到6643公里以上。

强化国省道改造按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线成网、外通内畅、有序推进的原则,优化干线公路网络布局,提升干线公路平均技术等级。

实现相邻县市、区之间至少一条二级公路连接,与周边省、市、区的省际公路通道和各市、州骨架公路网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重点景区实现通二级公路。

汽车道路试验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道路试验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设计的基本内容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采用了 GPS 接收机为设备,实施对硬件调试,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开发一套
LabVIEW 中的 USB 接口通讯进行了研究,其系统采用了主从机结构,单片机构成的从机进行数据采 集,主机通过 LabVIEW 进行编程,为使主从机通过 USB 接口进行通讯,对 USB 接口的软、硬件进行 了设计,在 VC++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动态链接库作为驱动程序,实现了 USB 设备驱动的访问。以 上这些研究各有特点,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过程当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对汽车道路试验测试系 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以满足不同的目的和需求(经济实用、功能齐全、精度高等),对探讨和促进 国内的汽车道路试验系统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院系 职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教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汽车道路试验系统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现状 国外汽车道路试验研究现状: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作为汽车整车试验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发达国家已获得广泛研究和应用。目前,汽车道路试验技术以美国、日本、德国最为先进, 已研制出各种先进的随车专用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如非接触式传感器、方向盘力角测 量仪、踏板力计、燃油流量计、GPS 速度传感器以及便携式多通道试验数据采集装置等,可进行汽 车动力性能、经济性、制动性、平顺性、操作稳定性以及道路载荷谱采集等多种汽车道路试验。日 本小野测器公司生产的 DL-3000 系列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装置能在测量现场简单、迅速、高精度 地进行多通道测量记录。美国 B&B 公司以 NI 公司的 LabVIEW 和 PXI/SCXI 为平台,开发了车内测 试系统(IVDAS),该系统的 SCXI 机箱嵌入各种信号调理模块,模块的模式由信号种内决定,各种 信号采集与处理的整合由 LabVIEW 程序来完成。英国的 Racelogic 公司研制的 Vbox 测试系统是一 款以 GPS 信号作为数据分析来源的车辆性能测试系统,除常用的速度、距离、加减速度测量外还能 记录车辆移动轨迹,并在软件的操作下,实时画出跑道或山道的场地图,搭配实际轨迹与车速、G 值等数据,可分析车辆性能与驾驶状况。目前,国际上车辆性能检测仪器正向着智能化、高精度、 便携式、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国外面向汽车道路试验主动安全性检测传感器和测试系统研发 的 公 司 主 要 有 德 国 Corrsys-Datron Sensor SystemInc. 、 瑞 士 KistlerInstrument AG 、 美 国 Michiga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 美 国 MTS SystemsCorp. 、 日 本 株 式 会 社 共 和 电 业 (Kyowa Electronic Instruments Co.Ltd)、日本株式会社小野测器(Ono Sokki Co.Ltd)等。

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3

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3
3.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根据路线所处位置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状况和地质情况,分别拟定两个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方案。
4、路基的设计,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土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的大小、工程造价等,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地基处理方式。
5.路面的设计,根据路线周围的经济及建筑的可能修建情况,通过方案比选确定路面的结构层。
a ) 第一阶段, 发展起步期, 其特点是: 经济总量较小, 高速公路认知度低, 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
b ) 第二阶段, 快速发展期, 其特点是: 经济加速增长, 高速公路需求旺盛, 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c ) 第三阶段, 接近饱和期, 其特点是: 经济稳定增长, 资源紧俏,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 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参考文献
1.徐家钰. 城市道路设计.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2.许金良. 《道路勘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5
3.邢凤歧. 公路工程投资估算与概预算编制示例.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5
4.何兆益, 杨锡武. 路基工程.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11
6.在路基路面设计时进行道路排水系统及管线布置的设计。
7、根据道路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及路面面积的大小确定公交车停靠站的位置,并且进行交通标志的设计。
8、通过计算确定道路的各项工程造价及道路总造价。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公路建设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绝对数量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总量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占公路网的比重远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总量同我国人口、经济、资源的客观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高速公路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情况十分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东、中、西部各地区公路总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高等级公路数量更是相差悬殊。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000余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0%以上,中部有5000多公里,占25%左右,而西部只有3500余公里,仅占20%不到。此外,在全国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7个省中,东部地区有5个,其中山东超过2000公里,河北、广东分别超过和达到1500公里,而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省各只有一个,分别是河南和四川。

道路与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意义)

道路与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意义)
3.3————————————————-路面结构设计
3.3.1-------------------------柔性路面结构设计
3.3.2-----------------------刚性路面结构的设计
3.4——————————-路基和路面的排水工程设计
3.4.1------------------------公路排水系统设计
⑺《路线》设计手册、《路基》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二公路勘测设计院96.05;
⑻《小桥涵设计》手册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99.01;
⑼《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612]-96)工程定额站96;
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⑾《公路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雷书华,陈志君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5、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6、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具备的全局观点和经济观点;
7、通过毕业设计,使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实践化,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文献的能力,也可培养自身的独立操作能力,以及与组内成员的协作意识
3.2.2----------------------------路基稳定验算
3.2.3----------------------公路重挡土墙的设计
3.2.4------------------------公路护坡防护设计
3.2.5------------------------ 特殊地基处理方案
⑵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第一公路勘测设计院94;
⑶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4》第二公路勘测设计院95.11;

结构化道路多行道线检测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结构化道路多行道线检测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结构化道路多行道线检测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道路线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它在自动驾驶、交通监控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然而,传统的道路线检测算法存在着对道路结构较为简单的前提条件,并且对于多行道的道路线检测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针对多行道道路线检测的算法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和挑战性。

本研究旨在基于深度学习方法设计一种针对多行道道路线的检测算法,提高道路线检测的精度和鲁棒性。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 研究现有多行道道路线检测算法的特点和局限性,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

2. 建立数据集,收集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不同场景下的多行道道路线图片及其标注信息。

3.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设计多行道道路线检测模型。

模型架构采用自适应最大池化(Adaptive Max Pooling)、多分支反卷积和空洞卷积等技术,以减少模型参数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4. 采用图像处理中的Hough变换检测出多行道直线,利用人工标注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调节参数并进行评估优化,评估模型的性能和鲁棒性,并将其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实验。

5. 在不同场景下进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三、预期成果1. 设计针对多行道道路线的检测算法,提高道路线检测的精度和鲁棒性。

2. 建立多行道道路线检测数据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 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行道道路线检测模型,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4. 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参加相关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展示研究成果。

四、可行性分析本研究所选的结构化道路多行道线检测算法已经在多个领域有成功实践,深度学习技术在目标检测领域也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建立标注数据集和利用开源数据集对算法进行迭代优化都比较成熟,检测算法性能评估也有相应方法。

因此,从理论和技术上看,本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五、进度安排1. 第一季度:阅读相关文献,分析现有多行道道路线检测算法,并提出改进方法。

道路测量毕业设计

道路测量毕业设计

道路测量毕业设计道路测量毕业设计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毕业设计成为了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

对于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的题目通常与测量相关。

我选择了道路测量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主题,因为我对这个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

道路测量是测绘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道路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通过测量道路的地面形状、宽度、坡度等参数,可以为道路的规划和改造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道路测量还可以用于交通管理、道路安全评估和交通规划等方面。

我的毕业设计旨在研究道路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道路的测量工作中。

首先,我进行了文献调研,了解了道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测量仪器。

然后,我设计了一套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的选择、测量仪器的选用以及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我选择了一条城市主干道作为测量路线。

我使用了全站仪进行了道路的地面形状测量,同时还使用了GPS测量仪进行了道路的位置测量。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得出了道路的纵断面和横断面图,并计算了道路的长度和坡度。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道路上的交通和行人对测量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我选择了在夜间进行测量,并采取了交通管制措施。

其次,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我通过与导师和同学的讨论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深入了解了道路测量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道路测量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中的重要性。

道路的设计和建设需要准确的测量数据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够继续从事道路测量相关的工作。

我希望能够应用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提高道路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参与到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工作中,为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改善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道路测量是测绘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为道路的设计、建设和维护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介绍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首先,简要介绍了道路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分析了当前道路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最后,阐述了本毕业设计的目标和方法。

一、引言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

因此,进行道路工程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分析1. 道路拥堵问题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道路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成为当前道路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道路安全问题道路安全一直是交通领域关注的焦点。

由于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标识不清晰等原因,交通事故频发。

因此,如何提高道路安全性成为道路工程设计的重要目标。

3. 道路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道路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如何在道路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三、解决方案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等措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此外,可以考虑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从而减少拥堵情况。

2. 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加强对道路设计和施工的监督,确保道路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推动道路可持续发展在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此外,可以考虑在道路旁种植绿化植物,提高道路的美观度和环境质量。

四、毕业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对道路工程的研究,探索解决道路拥堵、道路安全和道路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希望通过本设计的实施,为道路工程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五、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道路工程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为本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完善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开题报告

完善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开题报告

完善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公路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不少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道路平整度不够,路基不稳定等,这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给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试验检测能够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公路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完善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分析现有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及原因,明确试验检测的必要性及作用。

2. 研究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方法和技术,为现有质量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

3. 探索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模式和标准化要求,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保障水平。

三、研究内容1. 公路工程质量现状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当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尤其是分析国内外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现状和管理制度的差异,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方法研究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试验检测方法和技术,包括地质勘探、材料试验等,从根本上解决公路工程质量问题。

对于现有质量问题,应针对不同的问题设置相应的试验检测方案,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模式和标准化要求研究针对现有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法规内容,探索建立适合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管理模式,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保障水平。

同时,建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化要求,确保试验检测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完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公路工程质量问题现状及原因,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2.建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为现有质量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减少公路工程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题名称结构化道路检测系统研究国内文献 20 篇开题日期 3.13 阅读文献国外文献 5 篇开题地点11#308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1.背景随着道路的迅速发展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攀升,已严重地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汽车的安全问题已被列为新世纪汽车三大问题之一(节能、环保、安全)。

注意力分散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据调查,8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员当时的反应不及所造成的。

因此,人类为了保护自身安全,一直致力于研究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如汽车防撞装置,汽车自动避障系统,智能车辆视觉导航技术的研究等。

其中视觉辅助导航是当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热点之一,而道路检测是视觉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检测是智能车辆视觉导航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发展最快、投资最多的研究方向。

目前的道路识别研究主要也是针对结构化道路,这是由于结构化道路的颜色、纹理、道路标识等特征都是统一的, 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近十几年来,面向结构化道路的高速导航的研究中,机器视觉道路理解技术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

2.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道路检测问题从70 年代就开始被关注,迄今已研究出各种各样的算法。

结构化道路一般是指高速公路和部分结构化较好的公路,这类道路具有清晰的车道线和道路边界。

因此,针对它的道路检测问题可以简化为对车道线或道路边界的简化问题,这方面的算法趋于成熟。

这些算法主要分为基于特征和基于模型两类。

基于特征的方法主要通过提取和定位道路的某些特征来检测道路,这些特征可以是道路的颜色、纹理、道路边缘的方向和长度[1 ]、车道边缘的频域特征等。

基于模型的方法则是先建立道路的参数模型,然后通过图像分析确定模型参数,从而得到关于道路的全部信息。

这类方法主要在于模型的不同,比如使用直线模型、B-Snake 曲线模型[2 ]、统计模型等。

另外,也有人针对提高处理速度,进行了一些并行算法方面的研究。

对于道路检测与跟踪的视觉系统[3-4],国外较成功的视觉系统实例如下:1.GOLD 系统 GOLD 系统是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 ARGO 智能车上的视觉系统,是基于道路平坦假设。

ARGO 智能车根据 GOLD 系统的输出能自动控制方向,实现道路的跟踪。

同时,该系统的缺点是当太阳光在挡风玻璃反射时,影响了安装在玻璃后的摄像机采集的图像的饱和度。

2.RALPH 系统 RALPH 系统是美国 CMU 的 Navlab5 实验车上的视觉系统,是基于道路平坦假设以及使用平行于道路的特征,例如:车道线、车辙、道路边界等。

优点是该系统的鲁棒性能很好,能够在车道线欠佳的情况下进行道路跟踪,因此也适用于非结构化的道路检测。

缺点是系统太庞大以致检测反应的速度较慢。

3.RDT 系统 RDT 系统是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 VaMP 实验车上的视觉系统,该系统使用回旋曲线模型检测车道线,通过卡尔曼滤波器[5]跟踪道路的动态模型。

优点是能够实现车道保持、换道操作和纵向控制等功能。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视觉导航展开研究和探索,例如,清华大学的THMR-V,国防科技大学的CITAVT-IV 等。

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依旧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去研究。

目前,我国有很多 ITS 项目正在研究、策划和实施之中,其中,有些项目是和国外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研究的,这样可以加速我国交通系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基于机器视觉的道路跟踪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

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正从探索性试验阶段逐渐转向系统性能提高阶段, 并向实用化, 产品化迈进。

全天候, 多路况环境下的高可靠性道路跟踪将是今后研究的目标。

目前大多数系统使用可见光摄像机, 仅能工作在白天, 夜间基本失效。

而夜间却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段, 最需要智能车辆导航。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来实现夜间的车辆导航, 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但其造价昂贵, 而且成像质量尚未能令人满意, 离实用还有一段距离。

在城市交通环境中, 交通信号和路标检测是智能车辆导航研究中一个新的热点。

可靠性一直是道路跟踪系统追求的目标, 是系统能否实用化, 产品化的关键。

为了提高可靠性, 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始采用融合技术, 包括硬件上的多传感器融合和软件上的多算法融合。

除了视觉传感器, 同时使用激光测距仪, 毫米波雷达等主动测距设备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在算法上, 同时使用多种检测算法, 采用投票或模糊推理的方法决定最终检测结果。

3.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道路检测是智能车辆视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障碍物检测与跟踪的基础。

结构化道路(structural Road):结构化道路指道路上有明显的道路标记,且这些标记具有较强的几何特征,道路路面主要是由这些标记界分确定的,如高等级公路上道路中间黄色的连续标志线或白色的间断标志线以及两旁白色的连续标志线;由于时间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构化道路检测技术;包括图像采集系统软硬件实现、结构化道路检测算法的设计与验证。

其中结构化道路边缘检测以及基本路面标志的识别拟采用基于边缘提取的特征跟踪方法。

重点研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6-8],介绍图像预处理的意义,介绍图像阈值分析方法。

分析了现有的道路检测算法,对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一些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到实际的图像处理中。

介绍了边界识别的基本概念,选取一种性能比较优越的算法对图像进行了特征提取和边缘检测,然后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到具有连续清晰的边缘线的图片。

提高了检测系统的鲁棒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基于道路检测技术的驾驶员辅助驾驶系统或预警系统,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压力和疲劳程度,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效率。

其次,视觉导航[9-12]中的道路检测技术可以用来提高智能巡航控制中跟踪引导车辆的精度,使车辆的队列自动驾驶系统更加可靠。

再者,可以将道路检测技术和其他技术相结合,提高系统性能如视觉传感器导航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适应巡航,辅助人们把车开得又快又稳!安全可靠;汽车夜间行驶时,如果装上红外摄像头,就能实现夜晚的汽车安全辅助驾驶。

参考文献:[1] Lai AHS, Yung NH C. Lane detection by orientation and leng th discrimination [ J] .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cybernetics,2000, 30 ( 4) : 539 548.[2] Wang Y, Teoh EK, Shen DG. Lan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using B Snake [ J ] .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 2004, 22( 4) : 269280 .[3]苗冬霜.基于单目视觉的道路检测与跟踪的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06:2-55.[4] 廖传锦,黄席樾,柴毅.基于边缘提取和特征跟踪的道路检测算法.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1):61-64[5] 刘富强,田敏,胡振程.智能汽车中基于视觉的道路检测与跟踪算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1535-1541.[6]郝文化,田蕾,董秀芳.MATLAB 图形图像处理应用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112-153.[7]陈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算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李茂民.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研究及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09.12[9] 张莹,视觉导航系统中道路检测算法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6[10] 陶丽媛.基于动态图像的道路检测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11] [4] 孙涵, 任明武, 唐振民, 杨静宇.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导航综述[D].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2005[12] 邓剑文,安向京,贺汉根.基于道路结构特征的自主车视觉导航.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2(4):415-419[13] 侯德鑫,曹丽. 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的道路检测方法[D]. 清华大学自.2006[14] ZENG Zhi-Hong. Lane Detection and Car Tracking on the Highway.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03,29(3):450-456[15] 徐友春,王荣本,李克强,赵玉凡,一种基于直线模型的道路识别算法研究,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4,9(7):858一864[16] 王荣本,游峰,崔高健等,基于计算机视觉高速智能车辆的道路识别,计算机工用,2004.26:18一21[17]李欣,李宏东,顾伟康等,一种结构化道路环境中的视觉导航系统,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36(6):630一633[18]张伟.智能车辆中的道路检测:[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5[19]Mareos Nieto,Luis Salgado.Stabilization of Inverse Perspective Mapping Images based on Robust Vanishing Point Estim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 Istanbul.Turkey. June 13-15.2007.[20]张宇腾,杨明,王春香. 基于主动视觉的智能车道路跟踪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8月.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第一步,通过CCD摄像机和图像采集卡获取车道图像。

第二步,为了提高本系统的检测质量及准确度,首先对拍摄的道路图像进行图像的预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图像去除了图像在获取、转换和传输中产生的噪声,增加和增强了可检测的信息。

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灰度化、图像滤波和图像二值化。

图像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提取图像的边缘,摄像机和采集卡获取的是彩色图像,彩色图像包含信息量大,处理速度较慢,系统需要对其进行灰度化。

为增强图像整体对比度的效果,进行直方图均衡化,经过直方图均衡化后许多细节可以很容易的看清楚。

第三步,车道线检测与识别算法。

车道线包括道路的边界线和车道的分隔线。

目的就在于提取图像中的车道线信息,也就是一些线条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