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合集下载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的施工及管理要点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的施工及管理要点

- 98 -工 程 技 术0 引言顶管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对交通、周围环境的干扰,具有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以及施工安全等特点。

该文以上海市宝山区陆翔路-祁连山路贯通工程Ⅱ标段为例,对超大断面矩形顶管的施工管理要点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上海市陆翔路-祁连山路贯通工程(Ⅱ标段)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大场镇,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1 km,该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以及地道工程等,其中地道工程段需要穿越顾村公园区域及现状S20外环高速线,为减少对公园环境及道路交通的影响,该工程采用顶管法与浅埋暗挖法共同施工,其中采用顶管法施工的地道段长度为445 m。

顶管段施工选用9.90 m×8.15 m 的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单条顶管一次顶进长度为445 m,共有2条平行顶管,间距约10 m。

2 技术原理顶管施工前先在预施工管道两端设置好工作井和接收井,由工作井内驱动系统中的液压千斤顶进行推进,顶管机头后方布置有中继间进行分级顶进与纠偏,使管沿着预定的路线到达接收井内设计好的位置上,最后完成管道的铺设,顶进过程中切削下来的土体经由螺旋出土机与泥水转换系统排出后处理。

该工程采用土压平衡式顶管机,在顶进过程中,利用刀盘后泥土仓内的压力和螺旋出土机排土来平衡开挖面的水土压力,顶进时对顶进面的土体进行注浆改良,排出的土为含水量较多的泥浆。

土压平衡顶管施工方法在中、大口径的管道施工中较为常见,能够在覆土比较浅的状态下正常工作,顶进时能保持开挖面的稳定,地面变形小,对于该工程的顶管施工尤为适用。

3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风险与对策3.1 顶管超大断面、超长距离顶进该工程顶管断面尺寸为9.90 m×8.15 m,单条顶进距离为445 m,在全国名列前茅,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大断面长距离顶管工程,缺乏可靠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施工风险与难度较大。

为了保证顶管正常顶进和施工安全,该工程采取:1)在顶进过程中,采用自动压浆系统(同时备有手动压浆),保证浆液压注充分,形成减摩泥浆套,降低总顶力。

顶管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顶管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顶管工程监理控制要点顶管工程监理控制要点顶管工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一般用于沿街捷跑、管廊、地铁等地下工程。

由于其施工过程与通常的管道施工不同,需要特殊的监理控制,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本文将从设计、前期准备、施工过程、验收等四个方面,对顶管工程监理控制要点进行阐述。

一、设计过程中的监理控制在顶管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符合安全施工要求。

顶管工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地表土壤的类型、承载力、地下洞室的结构、水文条件等参数,以确定最适合的施工方案。

此外,合格的监理工程师还需要关注顶管斜度、管道搭接接口,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二、前期准备过程中的监理控制在顶管工程施工之前,监理工程师需要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现场标记、试坑、排水等工作。

首先,建筑物的周围必须进行标记,清晰标识出顶管工程的范围和位置,带有足够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损坏周边建筑物。

其次,试坑施工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控制深度和大小,以避免地下水源或其它因素对施工造成干扰。

最后,在地下障碍物的排除和在穿越地下构筑物等工作中,监理工程师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工程安全造成影响。

三、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在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需要对各项施工作业进行实时监理和控制。

首先,需要按照设计方案和标准要求进行切削和开挖工作,确保管道的安全和质量。

其次,需要对顶管工程采用的液压加压和卸压设备进行检查和控制,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符合操作要求,从而保证其施工安全。

此外,在顶管的推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需要逐步监测顶管的进度,管道的质量和精度,避免因推管不力或管道变形等问题而影响施工质量。

四、验收过程中的监理控制在顶管工程最后的验收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彻底的检查,并按照验收标准审核验收文件。

此外,监理工程师还需要对工程实测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确保验收质量符合要求。

在验收中还要注意对管道的着地点和引出口等处进行规范标识,并按照安全技术要求建立验收档案,为今后的管道运营和维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大断面矩形顶管法施工易产生地面及管线沉降、顶管机姿态控制困难以及顶管机整体易后退等难题。

文章介绍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通过滨河大道范围顶管法施工方法,顶管通道外空尺寸为7.7×4.3m,内净空尺寸为6.5×3.3m,为目前全国较大断面矩形顶管,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剖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

关键词: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引言顶管技术由于断面利用率大、覆土浅、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城市交通人行地道、地下共同沟、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

目前,小断面(3m×5m左右)矩形顶管隧道,主要应用于共同沟、电力隧道、水利隧道以及小型地下通道、地铁车站出入口等建设,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但大断面(5m×9m左右)矩形顶管隧道在国内应用较少,尤其是大断面(7.5m×10.4m)的矩形顶管隧道,因存在顶管顶进施工技术、地面沉降控制、管节制作运输等诸多困难,之前尚无应用先例。

本文结合郑州市中州大道下穿隧道工程,详细介绍了大断面矩形顶管掘进施工的关键技术。

1概述顶管法是一种类似于盾构法的地下工程非开挖管道铺设技术,采用顶管掘进机成孔,将预制成形的管道从顶进工作井顶入,形成连续衬砌结构的管道铺设技术。

整个控制系统以土压平衡为工作原理,通过大刀盘及仿形刀对正面土体的全断面切削,通过注入土体改良泥浆加强土体稳定性,改变螺旋机的旋转速度及顶进速度来控制排土量,使土压仓内的土压力值稳定并控制在所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内,从而达到开挖切削面的土体稳定。

2顶进施工关键点的控制2.1掘进机进、出洞施工技术2.1.1顶管出洞段施工顶管机顶出洞圈至顶管机切口距工作井6m范围为出洞段。

顶管的出洞过程即为搅拌桩内拔除H型钢和顶管机头经过出洞段加固区并进入原状土体的过程。

在洞圈内的H型钢全部拔除后,应立即开始顶进机头,由于正面为全断面的水泥土,为保护刀盘,顶进速度应放慢。

大截面矩形顶管全过程施工管理要点

大截面矩形顶管全过程施工管理要点

城市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全过程管理要点摘要:郑州市新郑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机场北站一号出入口人行通道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

顶管施工上方各类管线较多,且位于城市快速路下方,施工过程和管线保护难度大。

本文从顶管机选型、管线调查、顶进施工、管线保护、测量监测等方面对顶管施工全过程管理要点进行了整理,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矩形顶管、管线调查保护、顶管施工、施工测量与监测。

1.工程概况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工程(郑州段)的机场北站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太湖路与华夏大道交叉路口,沿华夏大道设置。

机场北站1号出入口顶管工程管节外部尺寸为7000mm×5000mm,内空尺寸为6000mm×4000mm。

区间长度53.4m。

顶管区间范围内地质情况如下:第③31C层粉砂:厚度2.00~8.70m,平均4.78m;层底高程139.31~146.51m,平均143.96m;层底埋深4.90~12.00m,平均7.55m。

第③31层黏质粉土:厚度1.00~9.00m,平均3.96m;层底高程138.85~143.71m,平均141.00m;层底埋深7.70~14.00m,平均10.52m。

第③41层粉砂:厚度1.00~2.70m,平均1.72m;层底高程138.32~141.56m,平均140.02m;层底埋深10.00~13.00m,平均11.42m。

据现场钻探,地下水位位于顶管截面下方1m以下。

2.顶管机选型顶管机选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与土质相适应原则。

(2)与施工条件相适应原则。

(3)确保施工安全的原则。

(4)施工经济性原则。

本工程顶管顶进采用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刀盘切削土体,并在土仓内进行土体改良形成流塑性渣土,通过两套螺旋机控制出土量来平衡水土压力,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7.0m×5.0m矩形顶管机刀盘布置图3.工程周边环境调查3.1建(构)筑物、管线情况顶管区间顶部为城市快速路华夏大道,车流量特别大、且重型车辆较多。

顶管施工监理要点有哪些详解

顶管施工监理要点有哪些详解

顶管施工监理要点有哪些?(1)对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和审查,特别对机的类型、主千斤顶、管材的强度与接口形式、洞口构造、中继环的设置、压浆孔的布置、稳定土层的措施、环境监测及工程保护措施等应作重点审查。

施工方法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2)对确定的顶管施工方法,应重点了解该机具的性能,特别是对顶管穿越土层特性的适应性,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类似工程顶管施工的实际经验。

(3)对采用的顶管施工方法,其可能产生的地表变形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应督促施工单位预先做出分析、估算,应符合合同规定的保护环境的要求。

当预计影响程度难以确保对地面建筑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进行监测和保护,必要时对建筑物、地下管线,可采取停止使用、限制使用、拆除、搬迁等措施。

(4)顶管设备必须经维修保养,检验合格后方可进人施工现场。

开顶前对顶管全套设备及各类机具均应进行单机、整机联动及模拟操作,确认正常后方可投人使用。

顶进中应有专人例行保养。

顶管质量监理工作要点有哪些?现场施工条件,审批开工申请单。

2、检查工作坑开挖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基坑排水的边坡支护。

检查工作坑平面位置及开挖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处理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检查工作坑结构工程的内容可按排水水泵房的监理要求进行。

4、检查工作坑回填土夯实情况,其密实度是事符合设计要求。

5、检测顶管后背施工质量、主要包括垂直度、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等。

6、检测导轨高程及其中线位置,审查导轨安装是否牢固。

7、检查顶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其主要内容有:(1)顶管设备是否按施工方案配置状态是否良好。

(2)顶管设备能力是否满足顶力计算的要求,千斤顶安装位置、偏差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3)检查对降低地下水位、下管、出土、排泥等工作是否按施工方案准备。

(4)当顶管段有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不良状况时,影响沿线附近有关建(构)筑物的基础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准备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顶管施工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顶管施工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顶管施工质量监理工作要点顶管施工是一种在城市地下管道建设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具有快速、经济、无振动、对地面影响小等优点。

然而,由于施工方式独特,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监测和监理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文将从顶管施工质量监理的角度,并介绍一些要点。

一、顶管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点1.选择合适的顶管机和管道:顶管机必须能够满足管道长度、直径、管材质量的要求。

此外,管道要选择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合格产品。

2.合理设置监测点和监测时间:设置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环境、构筑物和地下管道等监测点,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工作特点合理设置监测时间。

需要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安全施工。

3.注意机身稳定性:顶管施工机的稳定性对整个顶管施工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对机身内部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及合理设置路基支撑,使机身保持平稳运行是保证顶管施工质量安全的关键。

4.注意管道搭接:顶管施工管道采用搭接方式,要求搭接长度符合规范。

搭接平整度的要求,搭接处填填实程度等要通过监测手段进行控制。

需要定期检查管道开挖面土方回填质量,保证管道埋深的准确性、施工质量和可靠性。

二、顶管施工质量监理要点1.监理人员应了解施工工艺和设计要求,负责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对顶管机的日常维护和操作进行监督。

特别是安全设施和保护设备,监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并通知施工方进行处理。

3.监管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振动、排放、污染控制等方面,防止环保问题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4.对顶管施工过程中的物资进场、材料使用、质量验收等方面负责监督,防止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物资,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5.监管顶管摩擦系数的测定和调整,保证摩擦系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避免损坏顶管机。

三、顶管施工是一种具有高效性和经济性的工程施工方法,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细致的监测和监理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地下挖掘大型矩形隧道时常用的施工方法。

它主要通过在隧道前方设置顶进井,在井内完成隧道顶部的施工工作,然后再向两侧挖掘,并在挖掘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

以下是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的要点。

1. 井眼设置:首先需要在隧道的前方设置一个顶进井(或称顶送井),这个井眼是施工的起点。

井眼的位置和尺寸应根据具体情况,如隧道的设计要求、地质条件等来确定。

井眼需要加固,保证其稳定性。

2. 顶进设备:在顶进井中设置顶进设备,这包括顶进机、顶进导轨、支撑设备等。

顶进机的选择应根据隧道的尺寸和施工要求来确定,常见的有履带式顶进机、盾构机等。

导轨的作用是引导顶进机前行,确保隧道的准确施工。

3. 施工参数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顶进机的工况情况来调整施工参数。

包括推进速度、土压力、注浆压力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4. 顶板施工:施工开始后,顶进机将从井眼向前推进,同时进行顶板的挖掘和支保作业。

挖掘过程中需要及时排除岩石碎屑,保持隧道的清洁。

支护作业要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如液压支撑、钢拱等。

5. 横向挖掘:顶板施工完成后,顶进机开始进行横向挖掘,从顶板向两侧挖掘。

横向挖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对旁边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挖掘的安全,如监测变形、加固措施等。

6. 顶进施工效果检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顶进施工效果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地表沉降情况、顶进机的工况等。

通过检查来评估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7. 顶进施工完工:当顶进机完成横向挖掘后,即可认为顶进施工完成,可以开始后续的施工工作,如顶板毛刺处理、支护结构加固等。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挖掘方法,通过合理的施工参数和措施,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效果。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

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要点隧道是现代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则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之一。

矩形隧道是指隧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而顶管顶进施工技术则是指在地下施工时,先进行地表切割,然后从地表向下推进隧道顶管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对于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来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进行隧道顶管的顶进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试验。

勘察要求对地质、水文、地下管线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各种地质灾害和水文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试验,在试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各种设备和工艺进行充分的验证,确保可以适应实际的施工环境和要求。

在进行顶管顶进施工时,需要对隧道顶部进行加固和支护。

由于顶管顶进施工是从地表向下推进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在顶进施工前要对顶部进行加固和支护,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加固和支护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隧道结构进行选择,比如可以采用钢架支撑或者喷射混凝土等方式,来确保顶管施工的安全性。

顶管顶进施工需要充分考虑隧道内的通风和排水。

在进行顶管的顶进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的通风和排水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进行大断面矩形隧道的顶管顶进施工时,隧道内部空间较大,通风和排水更加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隧道内的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施工中的工作环境和人员安全。

隧道内的施工设备和机械也是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的重要技术要点之一。

在进行隧道施工时,需要使用各种专业的施工设备和机械,比如盾构机、液压钻机、岩石卸载机等。

这些设备和机械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这些设备和机械,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管理建 筑 技 术 开 发·82·Building Management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第46卷第14期2019年7月在现实城市建筑顶管技术的应用中,通过基于宁波地铁3号线地下人行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项目,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难点施工方案,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对宁波市内地铁大断面矩形顶管技术应用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研究总结,为综合城市建设此类项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对建设地下顶管工程关键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也为今后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1 案例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等技术数据(1)工程概况:宁波地铁3号线体育馆站D 号出入口距离房屋最近约4.66 m 。

顶管段通道总长35.5 m ,主通道采用顶管法施工;横穿中兴路,顶管工程采用站内始发–站外接收方式施工,工作井在车站内,接收井在中兴路的东侧,由西向东顶进。

工作井内径尺寸10.1 m×10.1 m ,接收井内径尺寸10 m×5.8 m 。

管节相关数据:断面7.5 m×4.3 m ,壁厚500 mm ,长1.5 m ,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P10,接口采用F 形 承插式,矩形管节四周设置注浆孔。

顶管覆土5.47 m ,正坡,坡度0.5%。

采用大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进行掘进施工。

(2)设计加固概况:接收井采用4排850@600双轴搅拌桩加固,桩长地面下16 m ,加固区域宽度2 400 mm ,接收井进洞口采用800@1 000 mm 钻孔灌注桩,桩长24 m 。

始发井坑外采用4排800@500高压旋喷桩加固,桩长地面下15 m ,加固区域宽度3 150 mm 。

(3)水文地质:D 号出入口顶管段埋深约5.4 m ,主要位于①3淤泥质粘土、②2T 层淤泥中。

(4)管线情况:1)一根雨水管道/混凝土700,覆土深度为1.9 m ,距管顶净距为2.88 m ,顶进距离为20.72 m ;2)1条污水管道/混凝土300,覆土深度3.672 m ,距顶管净距1.327 m ,顶进距离为20.72 m ;3)1条给水管道/铸铁800,覆土深度1.05 m ,距管顶净距3.627 m ,顶进距离为23.54 m ;4)1条给燃气道/钢DN237,明覆接收井场地内,顶进距离为26.184 m ;5)110 kV 电力管线/1 100×600埋深0.70 m ,距管顶净距4.7 m 。

顶进距离为29.68 m 。

2 施工过程监理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2.1 监理控制措施由于本工程采用站内始发–站外接收的施工方法,因此顶管始发钢平台的施工质量为控制主要内容,其监理控制措施为:测量放样的定位;钢支撑连接固定;钢支撑平面位置设置及高程整平;钢平台抗侧移控制;通过钢平台的防侧移及钢平台整体受力体系稳定性控制,最终使钢平台为一整体。

2.2 顶管机及管节吊装监理控制措施(1)始发顶管机及管节吊装方案的专家评审及审批流程的控制;(2)始发区域履带吊场地硬化,满足设计要求;(3)吊机作业半径的控制;(4)顶管机吊耳处连接到位的控制;(5)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2.3 顶管推进施工监理控制措施(1)止水装置安装控制措施:由于洞门与管节间存在着一定的缝隙,如果加固效果不好,在顶管推进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施工前在洞圈上安装橡胶止水装置,即在洞门圈一周范围内安装橡胶密封圈并用钢板合页固定,在顶管推进中可适当进行调节,保证密封不透水。

(2)洞门凿除控制措施:洞门凿除之前,将在洞门范围内的连续墙上施打9个100 mm 探测孔观察,探测孔的深度约为1 m ,用开孔器开口,开孔器固定在围护结构上面,孔开好以后,观察探孔内的渗漏水情况。

若孔内没有水流出,则可以开始凿除围护结构。

若孔内有连续地流水,快速采取封堵措施,并在坑外采取注浆措施,至无水流出后,再凿除围护结构。

(3)顶管出洞控制措施:为保证顶管机正常出洞,推进前需对顶管机头内的刀盘间的空隙进行填实,以确保推进时前方路面不至于塌陷,另为防止顶管机进入原状土后下沉的现象,应适当的提高顶管机的推进速度,以保证前方路面不至于沉降较大。

(4)止退装置安装控制措施:顶管在开始顶进阶段因顶管前方土压力远大于顶管管壁与土体的摩擦力,因此在拼装管节时须固定已完成的管节,即须采取止退装置,否则可能造成顶管前方路面塌陷,造成交通事故及管线事故,顶管贯通后,止退装置须在全部管节采用钢板拉结完成后才能拆除。

(5)顶进推力控制措施:根据顶管外壁与土的摩阻力、顶管的顶进长度、顶管与与土层的阻力设定初始顶推力和最大顶推力,在顶管机机头进入原状土且正面土压力没有形成[摘 要]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矩形顶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需要对地面空间进行重大改变,不妨碍交通、短期工作、建筑安全以及较低的综合成本。

研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是施工要求,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顶管法施工;地面沉降控制;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TU 9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3X (2019)14–0082–02Key Points for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ntrol of LargeSection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Yang Shou-jun[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the application of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s small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make major changes to the floor space ,without impeding traffic ,short-term work ,building safety and lower overall costs. Studying the large-section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is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ground subsidence control ;ke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监理控制要点杨守钧(上海地铁咨询监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收稿日期:2019–04–15作者简介: 杨守钧(1970—),男,上海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站内始发–站外接收顶管法施工监理控制。

建筑管理建 筑 技 术 开 发·83·Building Management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第46卷第14期2019年7月目前盾构法已成为我国城市地铁隧道建设的主要方法,在其大面积推广的同时,许多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

因为地铁盾构施工涉及众多方面,且其施工位置特殊,故拥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需大力提倡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积极推动我国的地铁建设。

本文结合地铁盾构施工的特点,对施工中的风险和控制措施,进行重点分析。

1 盾构法施工工艺盾构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盾构始发与接收施工和盾构[摘 要]随着城市交通日渐拥挤,地铁轨道交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盾构法是地铁施工的主要方法,但是盾构法施工过程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着安全风险。

目前大量的施工事故以及理论研究表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方面,对盾构法的定义进行阐述,并详细分析了盾构法施工特点和盾构法施工工艺,另一方面对具体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TU 99;U 2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3X (2019)14–0083–02Safety Risk Management of Subway Shield ConstructionHan Rui-feng[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congestion of urban traffic ,subway rail transit has gradually entered people's field of vision. The shield method is the main method of subway construction ,bu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hield method may lead to safety accidents and there are safety risks. At present ,a larg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accident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indicate that w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nd reduce accidents. On the one h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shield method is expounded ,and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ield method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hield method are analyzed in detail.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rmation caus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afety risk of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sit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n the specific problem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a targeted solution is proposed.[Keywords ]subway ;shield construction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韩锐锋(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20)收稿日期:2019–04–16作者简介: 韩锐锋(1987—),男,甘肃静宁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盾构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